上海教育版地理六年级上册《东方文明古国——印度》1

合集下载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共21张PPT) (1)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共21张PPT) (1)
孟买、新德里、 班加罗尔 加尔格达
铁、煤、锰 棉花 黄麻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
返回
印度的宗教
印度教(Hinduism)是印度本土占统治 地位的正统宗教,目前印度80%以上人 口都是印度教信徒,印度教的前身为婆 罗门教 。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目前在印度有100多万信徒。相传公元前 6世纪由北印度释牟尼创立,以其称号佛 陀(Buddha,觉悟者)命名。
文明古国印度国名国名印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india首都首都新德里新德里newdelhinewdelhi面积面积29812981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人口人口103103亿亿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大国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位置与范围印度的位置观察印度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
文明古国——印度
国名
人口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人口增长造成的人均耕地减少已威胁到印度的 粮食安全。1960年印度的人均耕地为0.21公顷, 到1999年人均耕地已减少到0.10公顷,减少一 半还多。预计到2050年,人均耕地将只有0.07 公顷。1951年至1996年45年间,印度的谷物产 量增长了2倍,但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被大量 人口的增长所抵消,人均谷物增长量只有35%。 前不久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专家预测,到 2020年印度的粮食生产将达到饱和状态,谷物 短缺会达到0.36亿至1.42亿吨。
丰富多彩的印度文化
课后思考
为什么印度能够 成为四大古国之一?
印度大部分领土位于什么纬度?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观察
印度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主页
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亿) 14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PPT课件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PPT课件



尼泊尔
雅不丹


孟缅
南 亚 地 区
20



拉 国

阿拉伯海
10



70
代 夫
孟加拉湾
斯里兰卡

90洋
印度国旗意义
勇敢 献身 自我牺牲精神
印度的宗教
印度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锡克教 佛教 犹太教
印度是个信奉不同宗教的国家,其中信奉印度 教的人口占80%以上。
印度的人口
印度人口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仅有的 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之一。
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人口/亿) 12
10
10.1
8.5 8
6.9
6
5.5
4.4 4 3.6
2
0
1951年 1961年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0年
(印度人口的增长)
印度人口以每年 2000万的速度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食组 织推算,到2040年, 印度将超过中国成 为世界人口第一大 国。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概况
• 国名 印度共和国 • (The Republic of India) • 面积 298.1万平方千米 • 人口 11.7亿(2010年) • 首都 新德里 (New Delhi)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 度
60
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
灿烂的文化
吉祥痣 纱丽、托蒂
耍蛇 饮食文化
新德里
旧德里
孟买——印度的 好莱坞
印度国旗意义
信心 人类生产力
地形

2.3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教案)

2.3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教案)

2.3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点评老师:一、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会阅读印度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印度工农业分布图;会举例说明印度的人口、民族、宗教、建筑的特点,感受印度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读图说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国、世界第二大人口国;通过分析印度地形、及农作物种类,解释印度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原因;通过阅读印度工业分布图,能独立在地图上标识出印度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城市并概括该国的工业发展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印度有不少地理、历史特征与我国相似,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怎样做到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读图,了解印度是农业生产大国,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工业部门分布与工业原料地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印度地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印度馆引出西游记取经的故事,引入佛教发源地天竺(古代印度地区)。

设置情境:根据西游记的人物,设计改编的关于学习印度的游戏“南游记”。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进入游戏学习。

投影课件: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天竺国。

引出课题: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投影课件:第一关地点:孟买——印度的好莱坞任务:调查印度人口的情况。

教师指导:从印度的民族服饰和官方语言切入,使学生了解印度的民族和风俗。

学生活动:通过比较“印度和中国的2000年人口数据表”和分析“印度和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图”,辩论印度的人口将来会不会超过中国的人口?获得新知: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投影课件:第二关地点:孟买、加尔各答任务:调查印度工农业的情况。

学生活动:读“印度地形”图,了解印度的主要地形,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耕地,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结合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知道印度是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

指导读图:读《世界地理图册》9页“印度工农业分布”图,利用电子白板分组在演示屏上圈示找到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和主要工业部门。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印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国,拥有着奇特的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传统。

在举世化的今天,了解印度文化对于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举世视野的拓展至关重要。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印度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热情。

二、作业设计目标1. 了解印度的历史渊源,掌握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2. 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掌握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基本观点;3. 了解印度的地理特点,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4. 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内容1. 华丽的印度——印度地理特点展示要求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让同砚们对印度的地理环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千年古国——印度历史渊源探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钻研,并撰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份PPT,展示给全班同砚。

3. 南亚明珠——印度文化之美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印度传统节日或文化活动,制作一份海报或小册子,介绍该节日或活动的来历、庆祝方式等。

4. 奇奥的崇奉——印度教与佛教探索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网络搜索,了解印度教、佛教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5. 融入印度——印度文化体验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印度文化元素,如印度舞蹈、瑜伽等,自行进修并展示给全班同砚,可以是视频展示、现场表演等形式。

四、评判方式1. 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和完备性;2. 表达形式的创意和多样性;3. 对印度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否深刻。

五、作业设计实施步骤1. 教师介绍印度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基本知识;2. 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并进行独立钻研;3. 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展示和交流;4. 教师对作业进行评判和反馈。

六、作业设计效果通过这个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印度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石油加工业
电子电器工业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宗教: 印度教、 伊斯兰教、佛教。 印度妇女的传统服装: 纱丽
纱 丽 ︱
印 度 妇 女 传 统 服 装
读一读:书本P46内容
印度婚礼
读一读:书本P47页内容
泰姬陵
主要城市:
新德里
加尔各答 孟买 “印度的好莱坞”
读:地理图册P9
印度的农场
印度的集贸市场
马路上悠闲的牛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牛最 多的国家,有三亿多头, 约占世界的1/5。 读一读:书本P45页内容
印度工业
新德里 加尔各答 孟买
想一想: 印度有哪些 主要工业部 门、主要工 业城市?书 本P46
班加罗尔
读:地理图册P9
麻 纺 织 工 业 棉 纺 织 工 业public of India
面积 298.1万平方千米 人口 10.3亿 首都 新德里 New Delhi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多民族国家
主要语言是印地语 和英语
恒河洗礼
德 干 高 原
印 度 是 亚 洲 耕 地 最 多 的 国 家 。
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教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教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⑦ 印度的发展挑战: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贫困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对经济发展和民生带来挑战。
课后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印度的地图,标注主要城市、河流和地形。
(2)总结印度的气候特点,并解释其对农业和经济的影响。
(3)列举印度的三大河流,并描述它们对印度的重要性。
3.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印度的河流、气候特点和社会制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对印度发展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城市等,对于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印度的历史和文化,对于印度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色有一定的认识。
2.2东方文明古国 --- 印度教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2.2东方文明古国 --- 印度教案2023-2024学年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印度的主要河流和气候特点;
3. 印度的主要城市和经济状况;
(5)题目:请根据课堂所学,绘制印度的地图,标注主要城市、河流和地形。
答案:略(具体答案因学生回答而异)。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于印度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愿意了解印度的文化特色和社会制度。在地理学习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地图和其他工具认识和分析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学案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学案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学习目标】1.抓住印度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这一主要特点,纵向深入,以诱发学生去思考人口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2.了解印度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形成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及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培养。

3.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认同抗灾减灾任务的艰巨性。

【学习重难点】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读印度的地图,进行印度邻国的空间定位;了解印度地形类型的分布特点。

3.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课堂设计思路和策略1.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2.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3.通过小组合作熟练掌握印度的地形和气候。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内容学习人口第二的大国。

1.印度是_______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_____亿,仅次于_____,居世界第_____位。

北部_____2.印度由三部分组成中部_____南部_____3.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_部,东临______,西临______,南临_______。

学习任务二:阅读内容学习水旱灾害频繁。

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_______带和______带,以______气候为主。

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对印度人民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

二、小组内展示交流(用红笔修改错误处并熟记该内容)三、重点展示探究一:1.试一试在图上辨认出印度的轮廓。

2.在图中自己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画印度的地形、周边的海域、所临的国家、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3.与本小组成员讨论,并熟记该部分内容。

探究二:认真分析印度的季风示意图。

A图: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印度受来自______的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的______风,是印度的______季;B图:每年6月至9月,印度受来自______的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的______风,是印度的______季。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印度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2. 理解印度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3. 探讨印度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印度的历史沿革1. 印度的早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2. 古代印度:莫亚、孔雀王朝等王国的兴衰;3. 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4. 印度的中世纪历史:德里苏丹王朝、莫卧儿帝国等;5.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6. 印度的独立和发展。

二、印度的文化遗产1.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2. 印度的语言:印地语、英语等;3. 印度的文学:梵文文学、尼泊尔文学等;4. 印度的艺术:雕塑、绘画、音乐等;5. 印度的建筑:泰姬陵、卡拉瓦蒂寺等。

三、印度的风俗习惯1. 印度的饮食文化:辛辣食物、素食主义等;2. 印度的服饰文化:萨里、库尔塔等传统服装;3. 印度的节日:排灯节、色彩节等传统节日;4. 印度的婚姻习俗:包办婚姻、嫁妆等传统风俗。

导学活动:一、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印度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钻研,并向其他小组做简短汇报。

二、观看视频观看有关印度历史和文化的纪录片或短片,了解更多关于印度的信息。

三、展示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关于印度历史、文化和风俗的展板或PPT,展示给全班同砚。

四、互动问答老师出题,让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对印度的了解和印象。

五、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印度的文章,包括印度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内容。

导学评判: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印度这个东方古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世界各国多样性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性,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印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被称为东方文明古国之一。

其奇特的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遥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印度这个奇奥而美丽的国家,本次作业设计将以《东方文明古国——印度》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索印度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二、设计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政治体制;2.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3.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4.激发学生对印度的兴趣,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三、设计内容1.任务一:印度地理文化展示要求学生通过PPT、海报、手绘地图等形式,展示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内容,同时介绍印度的历史沿革和政治体制。

2.任务二:印度宗教文化探究要求学生选择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通过小组讨论、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该宗教的起源、崇奉、仪式等内容,并结合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3.任务三:印度传统节日体验要求学生选择印度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排灯节、色彩节等),通过制作节日小册子、手工制作节日装饰品等形式,介绍该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及意义,并可以尝试制作传统印度美食。

4.任务四:印度民俗习俗观察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印度的民俗习俗(如印度婚礼习俗、印度传统服饰等),通过实地观察、采访印度朋友等方式,了解该习俗的背景、意义及传承情况,并撰写观察报告。

四、设计评判1.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任务,展示出对印度文化的浓厚兴趣;2.表现力:学生的展示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观点独到;3.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展现出团队合作精神;4.创新性: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展现出创造力,提出奇特见解,做出新颖作品。

五、设计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对印度这个奇奥而美丽的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造力。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共27张PPT)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共27张PPT)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需较多的水,上述 地区是平原且降水充足。
小麦、棉花耐旱能力较强, 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 气。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 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东北部
雨水充足,有排水良 好的低山坡。
黄 麻 恒河三角洲
1、资源丰富
印度的资源丰富,拥有发展轻重工业的多种原料。
印 棉、麻纺织工业原
料充足;煤、铁、锰、
度 铝土和云母等矿产资 的 源丰富,许多特产的 工 产量居世界前列。 业 印度独立后,依靠
自己的力量发展了民 族工业,其中电力、 钢铁、机械等工业发 展迅速;现在核能、 电子、航天等新兴工 业也有一定规模。
2.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水稻和小麦是印 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产量均居世界前 列.
二、印度是世界的农业大国
印 1、经过长期的开垦和耕作,印度约一有半国土辟为耕 地,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度 的 印度主要的粮食作
物是水稻和小麦。
农 业 水稻主要分布在降
水较多的东北部和半岛 东西两侧沿海地区。小 麦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 的西部。
三、发展中的印度民族工业
2、工业分布
印 (1)以加尔各答市为中心的工业区,是印度发展最早 的工业区。

主要是麻纺工业和
的 钢铁工业、机械制造
工 工业。加尔各答及其 附近地区,是世界上
业 最大的黄麻、茶叶产
地,加尔各答是印度
最大的城市和重要海
港。
三、发展中的印度民族工业
(2)孟买是历史悠久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印度最大的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东方文明古国――印度》说课稿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东方文明古国――印度》说课稿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东方文明古国――印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教材名称: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章节:东方文明古国――印度2. 教材内容概述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古老而丰富的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通过学习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让学生对印度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更全面的认识。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国家。

•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及其特点。

•了解印度的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语言特点。

•了解印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地图等工具,准确标出印度在亚洲的位置。

•能够描述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

•能够运用简单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印度的人口分布情况。

•能够通过相关材料,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和理解印度在亚洲的地理位置。

•掌握印度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对比的概念。

•学生对不同宗教信仰和语言特点的接受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过程阶段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对印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印度在地球上的哪个位置吗?阶段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地图展示,教授印度在亚洲的位置,及与邻国的边界情况。

•介绍印度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等特点。

阶段三:讨论与分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根据提供的材料,讨论印度的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语言特点。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从讨论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展示。

阶段四:历史发展与文化特色(15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介绍印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的宗教和语言?阶段五:知识总结(5分钟)•总结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历史发展。

•带领学生思考:印度和中国有哪些相似之处?2. 教学方法•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展示印度的位置和边界情况。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上册地理《东方文明古国――印度》PPT电子课件

上海教育版六年级上册地理《东方文明古国――印度》PPT电子课件
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B
C
北部
中部
南部
2.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西游记
我们怎么去印度?
印度地理位置
北半球印度半岛南亚地区濒临印度洋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观 察
印度有哪些主要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
中部:恒河平原
南Hale Waihona Puke :德干高原首都——新德里新德里街头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你认为印度人口会超过中国吗?
印度具备了么?
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部具备,所以是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
小链接:粮食作物: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经济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
印度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为什么粮食的出口量却很少呢?
从图中找出印度所在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大家看图说一说印度各月气温都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印度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多?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再来看看乞拉朋齐,是一样的情况。从3月至10月的八个月的降水量占了乞拉朋齐每年平均降水量的98%;6月和7月两个月的降水量就要占到总降水量的47.7%。在11月至2月的四个月中的降水量很少。由于土地贫瘠干旱,当地也没有储存雨水的水库,以及近期的气候变暖、污染、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因素,干季时,当地的居民甚至要通过步行从数千米外的地区运水来维持生活。
纬度位置:8°N~34°N(北回归线穿过)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中 国
孟加拉国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 印度》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 印度》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方文明古国印度》是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印度的发展状况。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基本概况,提高对印度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基本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印度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对印度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发展状况,提高对印度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地图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印度的发展状况。

2.突破策略:通过图片、地图、资料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发展状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印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发展状况。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印度地图、图片、资料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实验器材:如有需要,准备相关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印度的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印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

通过地图、图片等方式展示印度的自然地理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5分钟)分析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宗教、语言等。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ppt课件1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2.2《东方文明古国——印度》ppt课件1

古代巴比伦故事
• 相传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海 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 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祗,到安沙尔和基沙尔时, 他们又生出天神安努和地神埃阿,于是宇宙出现了最初的几代神灵。随 着神灵逐渐增多,众神发生争端,提亚玛特和阿普苏日益感到自己的势 力在缩小,于是他们决定惩治众神。可是阿普苏并不满意提亚玛特的计 划,决心将众神干尽杀绝。当众神得知这一秘密消息,便在埃阿神带领 下,杀了阿普苏,埃阿神因此成了众神之首。不久,埃阿神喜得贵子玛 尔都克,他生来便与众不同,浓眉大眼,身强力壮,埃阿神又赋予他一 切智慧和力量。后来阿普苏的儿子为报父仇,开始向天地神挑战,提亚 玛特也前去助阵。天神与之交锋初战告负,决定让玛尔都克一展威风。 玛尔都克欣然应允,并做了众神的统治者,他不负众望,英勇作战,一 举歼灭来犯者,并亲手切断提亚玛特的腰身,用她的上身筑成苍穹,用 她的下半身造出大地。而后他又杀死了提亚玛特的一个辅助神,用他的 血造出了人类,并规定人的天职便是侍奉众神。这样玛尔都克终于建立 起巴比伦王国,他则成为天国之主,众神之王。
古代巴比伦文明世界之最
• 巴比伦文明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诸多世界之最,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有最早的学校、最早的献 媚事例、最早的少年犯罪、最早的“神经战”、 最早的两院制议会、最早的史学家、最早的减税 事件、最早的法典和立法者、最早的判例、最早 的药典、最早的太阴(月)历、最早的林荫园艺 实验、最早的宇宙进化论和宇宙论、最早的伦理 标准、最早的犹太民族的“约伯”酋长、极其恶 劣的气候环境诞生了最早的格言和谚语,这里诞 生了最早的《伊索寓言》、最早的文学辩论、最 早的圣经故事和复活故事、最早的神话传说、最 早的人类英雄史诗、最早的情歌、最早的图书馆 目录、最早的车轮和最早的战棋……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精品教学课件.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精品教学课件.

加罗尔、新德里 为什么印度的牛地位这么高?
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
印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 印度宗教 • 印度的服饰 • 印度的建筑 • 印度的城市
印度宗教
• 80%以上的人信奉印度教 • 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
恒河洗礼
纱丽----印度传统服装 吉祥痣
美丽壮观的泰姬陵
忌用浴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浴盆中的水不流动,是不吉利的。
白色代表了真理与和平。
孟买是印度最大
中心
据传当年沙贾汉听闻爱妃先他而去的消息
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就弑兄杀弟篡位,他也被
印度是世界养牛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的1/5.
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产粮国之一
白色代表了真理与和平。
印度的牛,真 “牛”!

泰 姬 陵 的 主穆 人莫 公泰

泰姬玛的棺木 哈 尔
·
新德里是印度的 首都 .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麻纺织中心,也是
印度共和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孟买是印度最大 棉纺织 中心
孟买还以电影业著称
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就弑兄杀弟篡位,他也被
它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 游客须尊重当地风俗,在参观清真寺和神庙时,进寺(尤其是清真寺)必须脱鞋 。
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把“好 4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其中:平原约占43%,台地和缓丘地约占28%,山地占11%,对农业发展是否有利?
半边黑色 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
孟买是印度最大
中心
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 纱丽----印度传统服装 吉祥痣

+国家篇2.2印度课件-2024-2025学年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

+国家篇2.2印度课件-2024-2025学年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


干③


孟加拉湾
在图册P8找一找 序号①②③分别对应什么
地形区?
北部 中部 南部
山地——高大的 喜马拉雅山脉
平原——广阔的 平坦的恒河平原
高原——低缓的 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黑土
在高原地区,因古代有 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 经过风化形肥沃的黑土, 适宜种植棉。
找一找,印度有哪些著名 的河流?
标一标,恒河的流向?
印度的纬度位置高还是低? 其纬度位置与热量有何关联?
答:纬度位置低,热量充足
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气温/℃ 30 25
20 15
300
10
5 20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南亚旱1月季风向 南雨亚7季月风向
高 ①

高 阿 拉 伯 海
恒河②平原
耕地面积 1
0.66










粮食产量 1
0.61










国内生产总值 1
0.13










农 农业
在印度,你最有可能吃到的食物有哪些?
印度传统食物:咖喱饭
印度传统食物:薄面饼“恰巴提”
70°E 30°N
10°N
90°E
绝对位置
纬度:10°N—30°N 经度:70°E—90°E
美国 3.2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 度
60
70
30
巴基斯坦
80
9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尼泊尔
雅不丹


孟缅
南 亚 地 区
20



拉 国

阿拉伯海
10



70
代 夫
孟加拉湾
斯里兰卡

90洋
印度国旗意义
勇敢 献身 自我牺牲精神
印度的宗教
印度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锡克教 佛教 犹太教
中国和印度的相似之处
• 人口大国 • 文明古国 • 发展中国家 • 经济发展
• 设计一份介绍印度的宣传稿或是旅游宣传口号
——探寻不可思议的印度,你准备好了吗?
0.15
0.1 0.05
0 1951年 2000年
人均耕 地面积
东南亚水稻
墨西哥矮株小麦
印度的工业
思考
品 有 什 么 关 系 工 业 区 接 近 原 料 产 地
孟 买 和 加 尔 各 答 工 业 与 其 附 近 的 农 产
孟 买 、 加 尔 各 答 、 班 加 罗 尔 的 工 业
印度国旗意义
发展之轮
自然条件
? 人国“绿在口色2革0大世命纪”6前0后年印需代度求,粮粮印食度食产进量?多与行人“均绿供耕色地应革比?不命较”足图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0年
1987年
引0.5 0.45
种0.4 0.35 0.3
0.25 产量 0.2
《东方文明古国——印度》 1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印度概况
• 国名 印度共和国 • (The Republic of India) • 面积 298.1万平方千米 • 人口 11.7亿(2010年) • 首都 新德里 (New Delhi)
印度是个信奉不同宗教的国家,其中信奉印度 教的,是世界上仅有的 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之一。
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人口/亿) 12
10
10.1
8.5 8
6.9
6
5.5
4.4 4 3.6
2
0
1951年 1961年 1971年 1981年 1991年 2000年


德干高原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 旱雨两季 雨季:6月-9月
旱季:10月-次年5月
冬季风向
夏季风向
印度的农业
农业生产大国
印度一半以上的土地是耕地,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印度 中国
面积
298万 (第七)
960万 (第三)
耕地面积
160万 128.2万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印度半岛东北部和 沿海平原地区
旁遮普族
2.3
语言 印地语 印地语 孟加拉语 古吉拉特语 加拿达语 马拉亚拉姆语 旁遮普语
印度国旗意义
纯洁 真理
印度十大古迹——泰姬陵
灿烂的文化
吉祥痣 纱丽、托蒂
耍蛇 饮食文化
新德里
旧德里
孟买——印度的 好莱坞
印度国旗意义
信心 人类生产力
地形
印度有哪些主 要地形区? 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平原
德干高原西北部和 恒河上游地区
高原、山地
丰富的地区 较少的地区
印度农业发展的条件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地形 平坦
恒河平原,德干 高原,黑棉土
土壤 肥沃
有比较明 显的雨季
地处热带 、亚热带
雨量丰 热量丰
雨热 气候 丰富
恒河等河流
水源 充足
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耕地 广阔
人口大国
劳动力 充足
农业 生产
有 利 条 件
(印度人口的增长)
印度人口以每年 2000万的速度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食组 织推算,到2040年, 印度将超过中国成 为世界人口第一大 国。
印度人是属于白种人还是黑种人?
民族“博物馆”
民族
人口所占百分比
印度斯坦族
46.3
泰卢固族
8.6
孟加拉族
7.7
古吉拉特族
4.6
加拿达族
3.87
马拉亚拉姆族
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