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能量衡算

合集下载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2021/3/8
23
196#不饱和聚酯树脂配方设计
原材料名称 1、2-丙二醇 一缩二乙二醇
顺酐 苯酐 苯乙烯 对苯二酚 石蜡 环烷酸铜
规格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8%Cu含量)
配比 0.965克分子 0.138克分子
0.5克分子 0.5克分子
33% 0.009% 0.018% 0.0118%
分批操作(间歇操作)的设备,当终点时,物料全 部排出则系统内物料积累为零,对于稳定连续操作, 系统物料累积量亦为零。在此情况下,上式可写成: ∑G进=∑G出+∑G损
2021/3/8
6
车间收率和阶段收率
➢ 在作整个车间的物料衡算时,常需要用车间 总收率、阶段收率这些基本概念。
车间收率和车间产品及原料消耗关系如下:
配料M-旁路物料R=反应物N
2021/3/8
22
物料衡算的基本要素
➢一个独立方程,可以解出一个未知 数。若已知配料M和反应物N,则可 求出旁路的物料量R。同样,可以把 配料、分离工序单独分割作为衡算 系统,若有必要,也可以把 B1C2C3B4包围的部分作为衡算范围。
➢对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工序都要进行 物料衡算时,若绘成表格形式,则 可方便地进行计算。
3
➢物料衡算也是能量衡算、定型设备 选型、非定型设备工艺计算和其他 工艺计算的基础。通过物料衡算可 以算出各工段所处理的物料量(各组 分的成分、重量和体积),便可以定 出生产过程所需设备台数、容量和 主要尺寸以及计算管道尺寸等。所 以物料衡算是复合材料工艺计算的 重要部分。
2021/3/8
4
➢ 物料衡算可分操作型计算和设计型 计算。
2021/3/8

化工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五节无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衡算

化工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五节无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衡算

第五节 无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衡算
二、相变过程的热量衡算 气化和冷凝、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这类相变过程
往往伴有显著的内能和相态变化,这种变化常成为过程热 量衡算的主体,不容忽略。相变过程的热量变化体现在物 系的相态发生变化而非温度的变化,进行热量衡算时需要 利用相变热的数据。
1.相变热 在恒定压力和温度下,1mol的物质发生相态变化时
H 4
C p(甲苯,液()110.8-10)
H

v(甲苯)
C dT 323
384 p (甲苯,气)
42780kJ kmol 1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计算》
第五节 无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衡算
将计算填入进出口焓表
物质 苯(液)
n 进/kmol H m,进, / (kJ·kmol-1)
0.5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计算》
第五节 无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衡算
将数据或表达式代入: H1 H 3 H 2 H 4 有: 2688000 0 784000 25116 (T4 30)
解得: T4=105.8℃
所以富吸收油的出口温度为 105.8℃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计算》
0
n 出/ kmol H m,出/ (kJ·kmol-1)
0.259
5338
甲苯(液)
0.5
0
0.389
6280
苯(气)


0.241
37600
甲苯(气)


0.111
42780
总能量衡算
Q=ΔH=Σn出H m,出-Σn进H m,进 =(0.259×5338)+(0.389×6280)+(0.241×37600)+(0.111×42780)-0 =17630 kJ·kmol-1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三节 能量衡算


两大类问题:主要涉及物料温度与热量变化的过程

-冷却、加热、散热
系统对外做功,系统内各种能量相互转化

-流体输送
第三节 能量衡算
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能被创造。在给定的过程中,能量 会发生形式上的改变
能量输入输出的方式:
1 流体携带能量进出系统
——开放系统
2 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 (热,功) ——封闭系统
(2.1.13)
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
(2)摩尔分数
组分A的摩尔数
(2.1.14)
组分A的摩尔分数
混合物的总摩尔数

当混合物为气液两相体系时,常以x表示液相中的 摩尔分数,y表示气相中的摩尔分数
组分A的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
(2.1.15a)
(2.1.15b)
第一节 常用物理量
3.质量比与摩尔比 (当混合物中除组分A外,其余为情性组分时)
(1)求污泥产量 以沉淀池和浓缩池的整个过程为衡算系统,悬浮物为衡算对
象,因系统稳定运行,输入系统的悬浮物量等于输出的量。
第二节 质量衡算
ρ2 ρ0
输入速率 输出速率
ρ4 ρ3
ρ1
=22.5(m3/d) =4977.5(m3/d)
第二节 质量衡算
(2)浓缩池上清液量
取浓缩池为衡算系统,悬浮物为衡算对象
第三节 能量衡算
三、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
封闭系统-与环境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大气层、封闭的系统等
(2.3.4)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等于内部能量的积累
对物料总质量进行衡算
内部能量的变化表现为?
第三节 能量衡算
三、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热量衡算第三节过程的热效应第四节热量衡算举例第五节加热剂、冷却剂及其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5.1 概述5.1.1 能量衡算的目的和意义计算过程能耗指标进行方案比较,选定先进生产工艺。

能量衡算数据是设备选型和计算的依据;是组织、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5.1.2 能量衡算的的依据及必要条件依据为能量守恒定律条件:物料衡算的数据,相关热力学物性数据。

5.1.3 能量守恒的基本方程输出能量+消耗能量+积累能量=输入能量+生成能量5.1.4 能量衡算的分类单元设备的能量衡算和系统的能量衡算5.2 热量衡算5.2.1 热量平衡方程式Q —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kJ ;Q2—加热剂或冷却剂传给设备及所处理物料的热量,kJ ;Q3 —过程的热效应,kJ;(注意符号规定)Q4—物料带出设备的热量,kJ ;Q5—加热或冷却设备所消耗的热量或冷量,kJ ;Q6 —设备向环境散失的热量,kJ。

注意各Q勺符号规定Q为设备的热负荷。

若Q为正值,需要向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提供热量; 反之,表明需要从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移走热量。

对间歇操作,按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算Q的值,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设备热负荷的设计依据。

522 各项热量的计算1、计算基准一般情况下,可以0C和1.013 105Pa为计算基准有反应的过程,也常以25C和1.013 105Pa为计算基准。

2、Q或Q的计算无相变时物料的恒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常用多项式来表示:若知物料在所涉及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恒压热容,贝心3、Q的计算过程的热效应由物理变化热Q和化学变化热Q两部分组成物理变化热是指物料的浓度或状态发生改变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若过程为纯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如固体的溶解、硝化混酸的配制、液体混合物的精馏等,则Q C= 0 。

化学变化热是指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可根据物质的反应量和化学反应热计算。

4、Q的计算稳态操作过程Q 5= 0非稳态操作过程由下式求QQ=' GC (T2-T1)G-设备各部件的质量,kg;G—设备各部件材料的平均恒压热容,kJ kg-1「C-1;T1—设备各部件的初始温度,C;T2—设备各部件的最终温度,C。

能量衡算方程式(伯努利方程)

能量衡算方程式(伯努利方程)

p1V1 m
p1 1
p1
1
2.理想流体的伯努力方程
◆理想流体,无摩擦力,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位能+动能+压强能=常数
◆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gz1
1 2
u12
p1
gz2
1 2
u22
p2
gz p u 2 常数
2
---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
3.讨论 ◆机械能守恒与转换方程 意义:流体的各种机械能形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
g
u22 2
Hf
位压头 静压头 动压头 有效压头 压头损失
◆以单位体积位衡算基准,有:
gz1
p1
g
u12
2Hale Waihona Puke Ptgz2p2
g
u22
2
Pf
例:用泵将贮液池中常温下的水送到吸收塔顶部,贮液池 水面保持恒定,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输水管的直 径为Φ76×3,排水管出口喷头连接处压强为61500Pa,送 水量为34.5 m3/h,水流经全部管路(不包括喷头)的能量 损失为160 J/kg,试求泵的有效功率。又知在泵入口处安装 了真空表,真空表距水面高2m,从贮液池水面到真空表段 管路的能量损失为50 J/kg,试求真空表的计数。
1.5
2m
/
s
hf 40J / kg
代入上式, 得W=128.41J/kg
)2 u2
0.25u2
u12 u22 (0.25u2 )2 u22
2
2
g(z2
z1)
u22 2
p2
p1
h f
u2 10.57m / s
Vs
u2 A2
10.57

第五章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设备工艺计算与选择

第五章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设备工艺计算与选择

补充说明1: 生化反应器工艺设计的要点 (a)反应器选型
确定反应器的结构类型、操作方式、 传递和流动方式等。
一般可根据酶或细胞中生化反应的动力学 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形式; 结合动力学和反应器两方面特性来确定操 作方式和优化的操作设计等。
反应器工艺设计的要点
(b)设计反应器的结构、确定各种结构参数。
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内动能.它 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 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内势能.它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补充说明:能量的形式和概念
4.热量(Q) 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相接触或靠近,热量从热(温 度高)的物体向冷(温度低)的物体流动,这种 由于温度差而引起交换的能量,称为热量。
2.任务
参见P104 主要是确定车间内所有工艺设备的台数、型式和主 要尺寸。
(二)设备设计与选型的原则
物料衡算是设备选型的根据,而设备选型则要符 合工艺的要求。 设备选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和体现生产水平 的标准,又是工艺布置的基础,并且为动力配电, 水、汽用量计算提供依据。
选型原则 如下(P104书上为8点):
注意: 第一,热量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是传递过程中的 能量形式; 第二,一定要有温度差或温度梯度,才会有热量 的传递。
补充说明:能量的形式和概念
5.功(W) 功是力与位移的乘积。 在化工中常见的有体积功(体系体积变化 时,由于反抗外力作用而与环境交换的 功)、流动功(物系在流动过程中为推动 流体流动所需的功)以及旋转轴的机械功 等。
如:混合物分离过程(超滤)
说明
对于连续不稳定过程,由于该过程内物料 量及组成等随时间而变化,因此,物料衡 算式须写成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微分方程, 表示体系内在某一瞬时的平衡。

化工热力学-第五章

化工热力学-第五章
Q可
T
QR
T
据热一律 dH Q WS 可逆过程 dH QR WSR dH QR WSR 同除 T 得: QR dH WSR
T T T
dS
又 ∵
WSR VdP
=nCpdT
V nRT P
T

T

T
对理想气体: dH

dS
nC p
2

积分:
δm1=δm2=dm
1 2 (C2 -C12) 2
(H2-H1) δm+
δm+g(Z2-Z1) δm-δWs-δQ=0 (5-13)
1 2 H C gZ Q Ws 2
注意:
1).单位要一致,且用SI单位制.
H,Q,Ws—能量单位,J/Kg C—m/s
流量G—Kg/h(min.s)
V2
P2
?
对于可逆总功
WR PdV P2V2 P1V1 Ws
V1
Ws WR P2V2 P V1 PdV P2V2 P1V1

积分式
d(PV)=PdV+VdP
P2V2
d ( PV ) P V
2 2
P1V1 PdV VdP
P1V1

Ws PdV PdV VdP VdP
2.

能量平衡方程一般形式
C2 E U gZ 2 代入(A)式,整理,得到
H=U+PV
2
2 C1 C2 (H1 gZ1 )m1 ( H 2 gZ 2 )m2 Q Ws 2 2
可逆 > 不可逆

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

3.4烷基化反应工段
3.4.1反应器HECHENG1
物料 温度/℃ 压力/bar 气相分率 反应器HECHENG1能量衡算表 MIX5 460.0 1.000 1.000 PRO1 460.0 1.000 1.000
摩尔流量 /(kmol/h) 质量流量/(kg/h) 体积流量/(m3/h) 焓 值/(Gcal/h) ΣHin/(Gcal/h) ΣHout/(Gcal/h) Q/(Gcal/h) W/(Gcal/h) ΔE/(Gcal/h)
3.4.3甲醇分流器FENLIU1
物料 温度/℃ 压力/bar 气相分率 摩尔流量/(kmol/h) 质量流量/(kg/h) 体积流量/(m3/h) 焓值/(Gcal/h) ΣHin/(Gcal/h) ΣHout/(Gcal/h) Q/(Gcal/h) W/(Gcal/h) 甲醇分流器FENLIU1能量衡算表 JIACHUN1 JIACHUN2 JIACHUN4 300.0 300.0 3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620.OOO 319.982 300.018 19866.1392 10252.9144 9613.22476 29545.2211 15248.2886 14296.9325 -27.532795 -14.209676 -13.32312 -27.532795 (JIACHUN2+ JIACHUN4)=-27.532796 -0.000001 0
能量衡算
1.概述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物料在不同单元间发生质量传递的同时,也伴随着能量 的消耗、释放和转化。其中能量变化可以通过能量衡算确定。能量衡算是以热力 学第一定律为依据, 对生产过程或设备的能量平衡进行定量的计算,计算过程中 要供给或移走的能量。能量是热能、电能、化学能、动能、辐射能的总称。化工 生产中最常用的能量形式为热能,故化工设计中经常把能量计算称为热量计算。 (1)确定传热设备的热负荷:为设计传热型设备如反应器、结晶器、塔式 设备、输送设备、压缩系统、分离等设备的形式、尺寸、传热面积等,以及各种 控制仪表等提供参数; (2)确定单位产品的能耗指标; (3)为非工艺专业(热工、电、给水、冷暖)的设计提供设计条件等

第五章能量衡算习题解答

第五章能量衡算习题解答

5-1 压力为1.5MPa ,温度为320℃的水蒸气通过一根内径为75㎜的管子,以-13m s ⋅的速度进入透平机。

由透平机出来的乏气用内径为25㎜的管子引出,其压力为35kPa ,温度为80℃。

假定过程无热损失,试问透平机输出的功率为多少?【解】:查593K 和353K 过热水蒸气焓值,-113255.8kJ kg h =⋅,-122645.6kJ kg h =⋅ 由 3-13-11176.5cm g 0.1765m kg V =⋅=⋅313-124625 4.625m kg V cm g -=⋅=⋅进口截面积 ()22210.0750.00442m 44A D ππ==⨯=-11130.004420.0751kg s 0.1756u A m V ⨯===⋅、 m V A u V A u ==111222-122220.0751 4.6257.08m s 0.254m V u A π⋅⨯===⋅⨯ -1212645.63255.8610.2kJ kg h h h ∆=-=-=-⋅ 忽略位能变化,则 0z ∆=()2223-1117.0831020.563kJ kg 22u -∆=-⨯=⋅212s q w m h u ⎛⎫+=∆+∆ ⎪⎝⎭()-10.0751610.220.56347.37kJ s 47.37kW s w =-+=-⋅=-5-2 有一水泵每小时从水井抽出1892kg 的水并泵入储水槽中,水井深61m ,储水槽的水位离地面18.3m ,水泵用功率为3.7KW 的电机驱动,在泵送水过程中,只耗用该电机功率的45%。

储水槽的进、出水位的质量流量完全相等,水槽内的水位维持不变,从而确保水作稳态流动。

在冬天,井水温度为4.5℃,为防止水槽输出管路发生冻结现象,在水的输入管路上安设一台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使水温保持在7.2℃,试计算此加热器所需净输入的热量。

【解】:流动体系由水井、管路、泵、加热器和储水槽组成。

化工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六节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

化工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六节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
1.00 2.50
0 0 0
3.50
出料/(kmol∙h-1 )
0.25 1.50 0.5 0.25 2.50
5.00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计算》
第六节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
解:分析反应过程,反应过程为复杂反应,所以选择 第二种基准进行能量衡算。
基准:计算时间基准为1h,温度基准 25℃各元素稳 定单质。 由已知物料流量表,画出流程示意图
求反应器出口产物的温度。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计算》
第六节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
解:由题意进行简单的物料衡算后将得到的结果示于流程示意图
100mol C2H5OH(g) 300℃
反应器
70mol C2H5OH(g) 30mol CH3CHO(g) 30mol H2(g) T=?℃
基准: 物料基准 100mol乙醇进料 温度基准 第一种基准 25℃,C2H5OH(g),CH3CHO(g),H2(g)
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计算》
第六节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
1.换热式反应器的热量恒算 例5-15:甲烷和水蒸汽在反应器中反应,生成H2、
CO和CO2。物料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设进料和出料均 为500℃。求为保持反应器恒温所需的加热量。
组分
CH4 H2O(气)
CO CO2 H2 共计
进料/(kmol∙h-1)
=-96260kJ kmol 1
CO2:查 (Hθf)CO2 (g)=-393.7kJ kmol1

C p,m(500℃)=45.11kJ kmol 1 K1
H(CO2 )
(H )θ f CO2 (g)
C p,m(500℃) (773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最后,由CO2和H2O平衡得: F5,CO2=129mol/h;F5,H2O=628-127=501mol/h
➢ 2计算反应器1的反应速率;然后计算物流4的组成
由反应速率的定义式得:
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式中 为F I物i,输 质 的出 F 转i,输 化率/入 ; i Fi,输入i / i
已知反应 i器1中CO的转化率为0 80,由此得反应器1的反
分多个衡算体系; 此时,必须选择恰当的衡算体系,
这是很重要的步骤。不然会使计算繁琐,甚至无法
求解。
4 3.1 混合过程
例1 一种废酸;组成为23%质量%HNO3,57% H2SO4和20%H2O,加入93%的浓H2SO4及90%的 浓HNO3,要求混合成27%HNO3及60%H2SO4的混 合酸,计算所需废酸及加入浓酸的质量;
边界线Boundary Line围起来的区域构成衡算范围;
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 (计算分子量)
(3)确定计算任务,确定过程所涉及的组分, 明确哪些是已知项,哪些是待求项,如年产量 生产能力、年工作日、产率、产品纯度要求等。
(4)选择计算基准
5收集计算需要数据资料 (6)列出物料衡算方程式,进行物料衡算 列出过程的全部独立物料平衡方程式及其他相
应速率:
r=
=0.80.2×100 + 0.5×214 =
101.6Fm,输o入 l/h/
物流4中每一物流的流率
已知r后;物流4中每一物流的流率可以用物料衡算求得, 即:
N2平衡: F4,N2=0 78×100=78mol/h CO平衡: F4,co=127 – r=25.4mol/h H2O平衡: F4,H2O=628 – r=526.4mol/h CO2平衡: F4,CO2=2 + r=103.6mol/h H2平衡: F4,H2=107 + r=208.6mol/h

第五章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第五章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3) 冷麦汁量为: 584.92×(1-0.075)=541.05L
(4) 发酵成品液量: 541.05×(1-0.016)=532.39L
(5) 清酒量(过滤)为:532.39×(1-0.015)=524.41L
(6) 成品啤酒量为: 524.41×(1-0.02)=计算方法
(三) 用气量的衡算 (一)“单位产品耗气量定额”估算法
(二)用气量的计算法
谢谢观赏!
2020/11/5
59
图中用简单的方框表示过程中的设备,用线条和箭头表示每个流股的途径和流向。并标 出每个流股的已知变量(如流量、组成)及单位。对一些未知的变量,可用符号表示。
(四)计算步骤
③ 选定计算基准,一般以吨/日或kg/h为单位。 ④ 列出物料衡算式,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一些只有物理变化、未发生化学反应的单元操作,如混合、 蒸馏、干燥、吸收、结晶、萃取等,这些过程可以根据物料衡算式,列出总物料 和各组分的衡算式,再用代数法求解。 对于有化学反应的单元操作,可以采用化学反应式进行衡算。
第二节 能量衡算
在食品工厂生产中,能量的消耗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是衡量工艺过 程、设备设计、操作制度是否先进合理的主要指标之一。
能量衡算的基础是物料衡算,只有在进行完物料衡算后才能做能量衡算。
(一)热量衡算 (1)热量衡算的依据
(2)热量衡算的依据
(3)热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热量衡算实例— 棉籽油热量计算实例
由上述可得100kg混合原料可制得的热麦汁量为:
(73.16÷12)×100=609.66(kg)
又知汁在2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4,而100℃热麦汁比20℃时的麦汁 体积增加

第五章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五章 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传递参数—如粘度、扩散系数、导热系数等。
2020/4/23
8
化工基础数据获取方法
查手册或文献资料 估算 用实验直接测定
2020/4/23
9
2. 工程性资料的收集:
(1) 气象、地质资料。 (2) 公用工程的消耗量, 辅助设施能力。 (3) 总图运输、原料输送方式、储存方式。 (4) 上、下水资料。 (5) 配电工程资料。 (6) 仪表自控资料等。
对有化学反应的过程,应写独立的反应方程 式或独立反应数。例如碳与氧的燃烧过程 :

C O2 CO2
C
1 2
O2
CO
CO
1 2
O2
CO2
② ③ ④
CO2 C 2CO
这4个反应是否是独立的呢?如何判断呢?
2020/4/23
24
❖ 反应过程中,若有m种元素和n个组分参与反应时
,独立反应数为: N反应=n-m 上例中,m=2, n=4 ∴ 独立反应数: N反应= 4-2=2
n
yi 1
i 1
返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
例 从气体中回收丙酮的装置
变量和设计变量
2020/4/23
32
进入系统的物流为两个,离开系统的物流为三个, 其中一个已知物流量,四个物流是未知的。 可列出总物料平衡式:
1200 F2 F3 F4 F5
各组分平衡式:
丙酮: 0.0295F2 0.99F4 0.05F5 水: 1200 0.01F4 0.95F5 空气 : 0.9705F2 F3
3、按衡算范围 分为单元操作过程(或单个设备)和全流程的两 类物料衡算;
2020/4/23
18
物料衡算程序
1.确定衡算的对象、体系与环境,并画出 计算对象的草图。

化工计算电子课件第五章能量衡算

化工计算电子课件第五章能量衡算
对于没有功的传递(W=0),并且动能和位 能可以忽略不计的设备,如换热器,连续稳定流 动过程的能量衡算主要就体现在热量衡算,且化 工生产中热量消耗是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例如 一套年产25万吨乙烯的裂解装置,采用柴油作裂 解原料时,总能量消耗约为1.314×109 kJ·h-1,其 中90%以上的能量消耗就是体现在热量消耗上。 因此,化工过程中的能量衡算主要是热量衡算。
第二,一定要有温度差或温度梯率,才会有热量 的传递。
第三节 几个与能量衡算有关的重要物理量
三、焓(H) 对于焓的定义在第二章化工常用基础数据的有关章节
中已做了介绍。 焓与内能一样,都是热力学函数中的状态函数,这种
状态函数与过程的途径无关,只与所处的状态有关。 既然焓是用来表达流动系统中能量的适当形式,为了
第四节 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
2.热量衡算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⑴热量衡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在设计时,根据给定的进出物料量及已知温度
求另一股物料的未知物料量或温度,常用于计算换热设备 的热物料(如蒸汽等)用量或冷物料(如冷却水等)用量。 另一种是在原有过程或装置上,对某个设备,利用实际测 定(有时也需要作一些相应的计算)的数据,计算出另一 些不能或很难直接得到的数据(主要是热量或能量),由 此对设备作出能量利用上的评价。
H1 H3 H2 H4
· 式中 ΔH1, ΔH3—分别为贫油和富油进入换热器时和基准态比较所具有的焓变,kJ h-1
ΔH2, ΔH4—分别为贫油和富油离开换热器时和基准态比较所具有的焓变,kJ·h-1
由已知,有焓变计算式 H nC p,mT ,代入数据得:
ΔH1=10000×2.240×(150-30)=2688000kJ·h-1 ΔH2 =10000×2.240×(65-30)=784000kJ·h-1 ΔH3 =12000×2. 093×(30-30)=0 ΔH4 =12000×2. 093×(T4 -30 )=25116(T4 -30 )

第5章 能量衡算

第5章 能量衡算
H2O摩尔数n/mol 积分溶解热Hs/kJmol-1 H2O摩尔数n/mol 积分溶解热Hs/kJmol-1
0.5 1.0 2 3 4 5 6 8 10 25
15.74 28.09 41.95 49.03 54.09 58.07 60.79 64.64 67.07 72.35
50 100 200 500 1000 5000 10000 100000 500000
5.2.1 热量平衡方程式
由式 (5-1)可求出 Q2,即设备的热负荷。若 Q2 为正值, 表明需要向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提供热量,即需要加 热;反之,则表明需要从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移走热 量,即需要冷却。此外,对于间歇操作,由于不同时
间段内的操作情况可能不同,按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
算Q2的值,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设备热负荷的设计依据。
(5-6)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4) Q5的计算
5
对于稳态操作过程, Q 式计算
0 ;对于非稳态操作过
(5-7)
程,如开车、停车以及各种间歇操作过程,Q5可按下
式中G—设备各部件的质量,kg;Cp—设备各部件 材料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1oC-1 ; t1— 设备各部件 的初始温度,oC;t2—设备各部件的最终温度,oC。
0.5 1.0 2 3 4 5 6 8 10 25
15.74 28.09 41.95 49.03 54.09 58.07 60.79 64.64 67.07 72.35
再如,盐酸的积分溶解热可用下式估算
50.158n H s 22.5 1 n
n——溶解1mol HCl的H2O的摩尔数,mol。
(5-15)
式中 Hs——盐酸的积分溶解热,kJ(mol HCl)-1;

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

设定进入锅炉的H2O为0.4kg,则进入锅炉的CH3OH为1kg. 查表可得各物料在进出口状态下的热物理参数,见下表
H2O 压力 进口 4.5atm 温度 20℃ 焓值 365kj/kg 温度 450 ℃ CH3OH 焓值 6615kj/kg
出口
4.5atm饱 和
2715kj/kg
T=?
h=?
因为是绝热过程,则有∑(h*u)进= ∑(h*u)出,则
Q1 Q2 Q3 Q4 Q5 Q6
物料带 进体系 的热量
加热剂(或冷却 剂)与设备交换 的热量
过程 反应热
物料从体 设备自身 系带走的 消耗的 散热损失 热量 热量
9
• 在有轴功率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物料的机械功,下面通过 下边典型的化工工艺物料流动的简图,说明一下有轴功率情况 下的能量衡算公式:
能量衡算
•能量衡算的定义 •能源的几种主要形式 •能量衡算的主要任务 •能量衡算式 •热量衡算 •过程的物料及能量衡算
1
能量衡算的定义
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对生产过程或设备的 能量平衡进行定量的计算,计算过程中要供给或移 走的能量,称之为能量衡算。能量是热能、电能、 化学能、动能、辐射能的总称。化工生产中最常用 的能量形式为热能,故化工设计中经常把能量计算 称为热量计算。

H v
8.319Tb (3.978Tb / Tc 3.938 1.555ln Pc ) 1.07 Tb / Tc
J/mol
• 3、反应热
• 恒压反应热(焓) 在恒温恒压下,反应物按照化学计量式完全反应,物料 在反应前后的焓差被称为恒压反应热或反应焓,以ΔHr表示 。 恒容反应热 在恒温恒容下,反应物在温度T时按照化学计量式完全 反应,物料在反应前后的内能的变化被称为恒容反应热, 以ΔUr(T)表示。

能量衡算化工原理课件

能量衡算化工原理课件

总机械能 Et
机械能衡算方程 (柏努利方程)
或写成
z1
u1
2
2g

p1
g
静 压 头
he z 2
u2
2
2g

p2
g
hf
每 一 项单 位均 为 m
位 头
动 压 头
外 加 压 头
压 头 损 失
5
gz 1
u1 2
2

p1

w s gz 2
u2 2
2
p2Fra bibliotekwf机械能衡算方程(柏努利方程)讨论: (1)适用条件:不可压缩、连续、均质流体、等温流动
134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方程一机械能衡算方程习题课幻灯片3目录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质量守恒三大守恒定律随时间的变化率控制体内总能量的能量速率输出控制体的能量速率输入控制体对于控制体能量衡算方程为
幻灯片3目录
1.3.4 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方程
一、机械能衡算方程 习题课
1
1.3.4
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方程
(2)对静止流体 gz 1
p1

gz 2
p2

--------静力学方程
Q 换热器 2 2
(3)若流 动系 统无 外加 轴功 ,即 w s=0, 则
Et 1 Et 2 w f
由于 w f>0,故 Et 1 > Et2
这说明流 体能自动从高( 机械能) 能位流向低(机械能)能位
z1 1 1 泵 Ws
p 2 ( 表) 14 . 13 9 . 81
1m
z2
g

1 . 44 m

化工计算-能量衡算_OK

化工计算-能量衡算_OK
L=0.648kmol
41
• (2)能量衡算 基准:苯(液)10℃,甲苯(液)10℃ 忽略混合热,总焓等于各组分焓的和。 查得:
CP(苯,液)=62.55十23.4×10-2T kJ/kmol·K CP(甲苯,液)=157kJ/kmol·℃(0—50℃) =165kJ/kmol·℃(0—100℃)
28
连续稳定体系的总能量衡算
• 每小时500千克蒸汽驱动涡轮。进涡轮的蒸汽为44atm、450℃,线速度为60m /s,蒸汽离开涡轮的部位在涡轮进口位置以下5m,常压,速度为360m/s。 涡轮作轴功700kW,祸轮的热损失佑计为104kcal/h,计算过程焓的变化(kJ/ kg)。
29
流程图
500kg/h
42780kJ/ mol
44
总能量衡算 Q=ΔH=Σn出H出- Σn进H进 =17630kJ/mol
45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衡算
• 第一种基准: 如果已知标准反应热,可选298K,1atm 为反应物及产物的计算基准。
H
nARH
0 r
A
输出 ni Hi
输入 ni Hi
• 第二种基准:已组成反应物及产物的元素,在25℃, 1atm时的焓为零,非反应分子以任意适当的温度为基 准。
12
能量衡算的基本步骤
1. 建立以单位时间为基准的物料流程图(衡算表) 2. 标明物流的温度、压力、相态、组分的焓值 3. 选基准温度(0℃或25 ℃) 4. 根据热量的基本衡算式列热量衡算式并求解 5. 列热量衡算表
13
相变过程的能量衡算
• 相变热 – 汽化潜热(ΔHv) – 熔化潜热(ΔHm) – 升华潜热(ΔHs) 相变热随相变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很微小,可以近似看作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能量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热量衡算第三节过程的热效应第四节热量衡算举例第五节加热剂、冷却剂及其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5.1 概述❖5.1.1能量衡算的目的和意义❖计算过程能耗指标进行方案比较,选定先进生产工艺。

❖能量衡算数据是设备选型和计算的依据;❖是组织、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5.1.2能量衡算的的依据及必要条件❖依据为能量守恒定律❖条件:物料衡算的数据,相关热力学物性数据。

❖5.1.3能量守恒的基本方程❖输出能量+消耗能量+积累能量=输入能量+生成能量❖5.1.4能量衡算的分类❖单元设备的能量衡算和系统的能量衡算5.2 热量衡算❖5.2.1热量平衡方程式❖Q1—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kJ;❖Q2—加热剂或冷却剂传给设备及所处理物料的热量,kJ;❖Q3—过程的热效应,kJ;(注意符号规定)❖Q4—物料带出设备的热量,kJ;❖Q5—加热或冷却设备所消耗的热量或冷量,kJ;❖Q6—设备向环境散失的热量,kJ。

❖注意各Q的符号规定❖Q2为设备的热负荷。

若Q2为正值,需要向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提供热量;反之,表明需要从设备及所处理的物料移走热量。

❖对间歇操作,按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计算Q2的值,并取其最大值作为设备热负荷的设计依据。

5.2.2 各项热量的计算❖1、计算基准❖一般情况下,可以0℃和1.013⨯105 Pa为计算基准❖有反应的过程,也常以25℃和1.013⨯105Pa为计算基准。

❖2、Q1或Q4的计算❖无相变时物料的恒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常用多项式来表示:❖若知物料在所涉及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恒压热容,则:3、Q3的计算过程的热效应由物理变化热Q P和化学变化热Q C两部分组成❖物理变化热是指物料的浓度或状态发生改变时所产生的热效应。

若过程为纯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如固体的溶解、硝化混酸的配制、液体混合物的精馏等,则 Q C=0 。

❖化学变化热是指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可根据物质的反应量和化学反应热计算。

4、Q5的计算❖稳态操作过程 Q5=0 ❖非稳态操作过程由下式求Q5❖Q5=∑GC P(T2-T1)❖G—设备各部件的质量,kg;❖C p—设备各部件材料的平均恒压热容,kJ⋅kg-1⋅℃-1;❖T1—设备各部件的初始温度,℃;❖T2—设备各部件的最终温度,℃。

❖与其他各项热量相比,Q5的数值一般较小,因此,Q5常可忽略不计。

5、Q6的计算❖对有保温层的设备或管道,αT可用下列公式估算。

(1)空气在保温层外作自然对流,且T W<150℃❖在平壁保温层外,αT=9.8+0.07(TW-T)❖在圆筒壁保温层外,αT=9.4+0.052(TW-T)❖(2)空气沿粗糙壁面作强制对流❖当空气流速u不大于5m⋅s-1时,αT可按下式估算❖αT=6.2+4.2u❖当空气速度大于5m⋅s-1时,αT可按下式估算❖αT=7.8u0.78❖(3) 对于室内操作的釜式反应器,αT的数值可近似取为10 W⋅m-2⋅℃-1。

5.2.3 衡算方法和步骤❖1、衡算方法和步骤❖(1) 明确衡算目的,如通过热量衡算确定某设备或装置的热负荷、加热剂或冷却剂的消耗量等数据。

❖(2) 明确衡算对象,划定衡算范围,并绘出热量衡算示意图❖(3) 搜集有关数据❖由手册、书籍、数据库查取,由工厂实际生产数据获取,通过估算或实验获得。

❖(4) 选定衡算基准❖同一计算要选取同一基准,且使计算尽量简单方便。

❖(5)列出热量平衡方程式,计算各种形式的热量。

❖(6)编制热量平衡表❖并检查热量是否平衡❖(7)求出加热剂或冷却剂等载能介质的用量❖(8)求出单位产品的能量消耗定额、每小时、每天及每年的消耗量。

2、热量衡算中注意的问题❖(1)确定系统所涉及的所有热量和可能转化成热量的其他能量,不得遗漏。

❖(2)确定计算的基准,有相变时必须确定相态基准,不要忽略相变热。

❖(3)Q2>0表示需要加热,Q2<0表示需要冷却。

间歇过程,各段时间操作情况不同,应分段进行衡算,求出不同阶段的Q2。

❖(4)计算时,尤其由手册查得数据时,要使数据正负号与公式规定一致。

❖有时须将物能衡算联合进行方可求解。

5.3 过程的热效应❖5.3.1物理变化热❖常见的有相变热和浓度变化热。

❖1、相变热❖相变在恒温恒压下进行,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相变热。

❖各种纯化合物相变热可从有关手册、文献中查得,但应注意相变热的单位及正负号。

一般热力学数据中的相变热以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也可由经验式计算(1)汽化热❖1)由已知温度的汽化热求另一温度的汽化热3)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T1、P1下的汽化热求T2、P2下的汽化热(2)熔融热❖K1、K2值可由下表查取2、浓度变化热❖恒温恒压下,溶液因浓度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热效应,称为浓度变化热。

以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热最为常见。

❖(1)积分溶解热❖恒温恒压下,将1摩尔溶质溶解于n摩尔溶剂中,该过程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积分溶解热,简称溶解热,用符号∆H s表示。

❖若溶质溶解时不发生解离作用溶剂和溶质间无化学作用(包括形成络合物)可按下述原则求溶解热❖溶质是气态,则溶解热为冷凝热。

❖溶质是固态,则溶解热为熔融热。

❖溶质是液态,形成理想溶液,溶解热为零;非理想溶液表5-1 25℃时,H2SO4水溶液的积分溶解热注:表中积分溶解热的符号规定为放热为正、吸热为负。

硝酸的积分溶解热可用下式估算❖盐酸的积分溶解热可用下式估算(2)积分稀释热❖恒温恒压下,将一定量的溶剂加入到含1摩尔溶质的溶液中,形成较稀的溶液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称为积分稀释热,简称稀释热。

❖两种不同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之差就是溶液由一种浓度稀释至另一种浓度的积分稀释热。

例如,向由1mol H2SO4和1mol H2O组成的溶液中加入5mol水进行稀释的过程可表示为❖由表5-1可知,1mol H2SO4和6mol H2O组成的H2SO4水溶液的积分溶解热为60.79 kJ⋅mol-1,1mol H2SO4和1mol H2O组成的H2SO4水溶液的积分溶解热为28.09 kJ⋅mol-1,则上述稀释过程的浓度变化热或积分稀释热为例5-1 在25o C和1.013⨯105Pa下,用水稀释78%的硫酸水溶液以配制25%的硫酸水溶液。

拟配制25%的硫酸水溶液1000kg,试计算:(1) 78%的硫酸溶液和水的用量;(2) 配制过程中H2SO4的浓度变化热。

❖解:(1) 78%的硫酸溶液和水的用量.画出流程示意图,划定体系,取1000kg25%混酸为基准,设 G H2SO4为78%的硫酸溶液的用量,G H2O为水的用量❖(2) 配制过程中H2SO4的浓度变化热❖配制前后,H2SO4的摩尔数均为配制后H2O的摩尔数变为同前由表5-1得根据盖斯定律5.3.2化学变化热如,氢与氧的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进度变为1mol,过程的化学变化热为❖可见,反应进度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但过程的化学变化热不变。

1、由标准生成热计算标准反应热❖2、由标准燃烧热计算标准反应热3、非标准条件下的反应热❖若反应在T℃下进行,且反应物和产物在(25~T)℃之间均无相变化,则可设计如下途径完成该过程若某反应物或产物在(25~t)o C之间存在相变,❖应注意物质的相态不同,其C p值也不同5.4热量衡算举例❖例5-2 物料衡算数据如表4-3所示。

已知加入甲苯和浓硫酸的温度均为30℃,脱水器的排水温度为65℃,磺化液的出料温度为140℃,甲苯与硫酸的标准化学反应热为117.2kJ mol-1(放热),设备(包括磺化釜、回流冷凝器和脱水器,下同)升温所需的热量为1.3×105kJ,设备表面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为6.2×104kJ,回流冷凝器中冷却水移走的热量共9.8×105kJ。

试对甲苯磺化过程进行热量衡算。

表4-3 甲苯磺化过程的物料平衡表解:热量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磺化过程中的补充加热量。

可取甲苯磺化装置(包括磺化釜、回流冷凝器和脱水器等)作为衡算对象。

此时,进、出磺化装置的物料还应包括进、出回流冷凝器的冷却水(参见图3-11),其带出和带入热量之差即为回流冷凝器移走的热量。

若将过程的热效应作为输入热量来考虑,则可绘出如图5-1所示的热量衡算示意图❖有关热力学数据为:原料甲苯的定压热容为1.71 kJ⋅kg-1⋅℃-1;98%硫酸的定压热容为1.47kJ⋅kg-1⋅℃-1;磺化液的平均定压热容为1.59 kJ⋅kg-1⋅℃-1;水的定压热容为4.18kJ⋅kg-1⋅℃-1。

图3-11 连续脱水方案则热量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取热量衡算的基准温度为25℃反应中共加入98%浓硫酸的质量为1100kg,其中含水22kg。

若以SO3计,98%硫酸的质量分率为80%。

由式(5-13)得反应结束后,磺化液含硫酸35.2kg,水21.4kg。

以SO3计,硫酸的质量分率为50.8%。

则❖反应消耗的甲苯量为979kg,则❖磺化过程需补充热量2.16⨯105kJ。

❖列出甲苯磺化过程热量平衡表:例5-3 物料衡算数据如表4-4所示。

已知乙醇的进料温度为300℃,反应产物的温度为265℃,乙醇脱氢制乙醛反应的标准化学反应热为-69.11kJ⋅mol-1(吸热),乙醇脱氢生成副产物乙酸乙酯的标准化学反应热为-21.91kJ⋅mol-1(吸热),设备表面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可忽略不计。

试对乙醇脱氢制乙醛过程进行热量衡算。

❖有关热力学数据为:❖乙醇的定压热容为0.110kJ⋅mol-1⋅℃-1;❖乙醛的定压热容为0.080kJ⋅mol-1⋅℃-1;❖乙酸乙酯的定压热容为0.169kJ⋅mol-1⋅℃-1;氢气的定压热容为0.029kJ⋅mol-1⋅℃-1。

❖表4-4 乙醇催化脱氢过程物料平衡表解:由例4-7可知,过程为连续过程,对该过程进行热量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反应过程中的补充加热速率。

依题意,取反应器为衡算对象,绘出热量衡算示意图❖则热量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由于是连续过程,则Q5=0;依题意知Q6=0。

取热量衡算的基准温度为25℃,则❖过程的热效应Q3主要为化学变化热,即由乙醇脱氢制乙醛的化学变化热为❖乙醇脱氢生成副产物乙酸乙酯的化学变化热为Q4由四部分组成,其中未反应乙醇带走热量为❖乙醛带走热量为氢气带走热量为故反应过程所需的补充加热速率为1.148⨯106kJ⋅h-1。

编制乙醇催化脱氢过程热量平衡表5.5加热剂、冷却剂及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5.5.1常用加热剂和冷却剂❖常用加热剂有热水、饱和水蒸汽(低压、高压)、导热油、道生液、烟道气和熔盐等;❖常用冷却剂有空气、冷却水、冰和冷冻盐水等。

❖1、加热剂和冷却剂的选用原则❖①在较低压力下可达到较高温度;❖②化学稳定性高;2、常用加热剂和冷却剂的性能特点和物性参数见表5-4❖③无腐蚀;❖④热容量大;❖⑤冷凝热大;❖⑥无火灾和爆炸危险;❖⑦无毒性;❖⑧温度易于调节;❖⑨价格低廉;❖⑩传热能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