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 诊 危 重 症 患 者 院 内 转 运 共 识PPT课件

急 诊 危 重 症 患 者 院 内 转 运 共 识PPT课件
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
第19页/共53页
转运设备 • 重症转运床(重症转运床除具有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还应 该能够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 设备、药品等;转运床应与救护车上的担架系统匹配) • 专业转运救护车; • 院内转运设备:便携式监护仪、简易呼吸机、负压吸引装 置、输液泵、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裕30分以 上);其中气道管理、氧气供应、生命体征监护所需设备 要特别强调(所有设备应该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 于患者水平面 • 药物:基本的复苏用药,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急救药品和维持生命征所需药品必须准备充分。根据病情 配备相应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应作好运送途中以下情况的 准备:颅内压增高子宫收缩无力肾上腺功能障碍麻醉剂抑 制
指南的内容 • 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 转运护送人员; • 转运设备; • 转运方式的选择; • 转运前准备; • 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 转运交接; • 转运质控与培训; •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 • 转运人员的安全;
第16页/共53页
转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与知情同意 • 评估转运的获益和风险
• 护送人员必须记录转运途中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监测指标、接受的治疗、突发事件及处理措施等,并记 入病历;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 尽 可 能 保 持 原 有 监 测 治 疗 措 施第的26页连/共续53性页
转 运 交 接 • 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重要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
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第28页/共53页
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 虑 • 必须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ICU危重病人的转运-ppt课件

ICU危重病人的转运-ppt课件
一 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1、无医生陪同 2、缺少专业医生插管 3、氧气供应中断 4、静脉通路不足 5、无心电监护
6、… …
重症医学——2010 刘大为 邱海波
控制和降低院内转运风险的关键
二 正确评估转运必要性
取决于转运利益与风险的综合评估
将要进行的检查、治疗和救治与预后无密切关系,则重新 评估转运的必要性
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控制和降低转运风险的关键是计划、人员
和设备 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监控是安全转运
的重要内容
转运重点提示
1 多与床位医生沟通商量。 2 有计划、有策略准备仪器设备,妥善处理
各类管路;只留下重要的、必须的。 3 提前通知家属。 4 吸痰后待心率呼吸饱和度平稳再转运。 4转运中注意站位,以能看到脸色,监护或
2.保持原有的治疗 和监护
3.防止意外发生
转运后护理
1. 与病房护士的 交接
2. 回ICU后的处 理
各种导管的处理
【导管安全原则】 确保通畅、妥善固定 标记在位 、防止感染
静脉置管和动脉置管
肝素封管后妥善固定
气管插管和气管套管
1. 妥善固定导管 2. 吸净分泌物 3. 评估自主呼吸情况,
选择给氧方法
ICU危重 病人的院内转运
内容
概述 患者转运目的 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控制和降低风险的关键 如何转运 转运的质控与培训 小结
概述
危重病患者:指来自临床科室的呼吸、循 环、代谢等某些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 或可能发生急性功能不全、随时可能发生 生命危险的病人。
《危重病护理学》 方强
患者转运目的
需全程记录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转运风险
转 运 危 重 患 者 有 可 能 增 加 死 亡 率 与 伤 残 率

ICU病人转入转出及外出检查流程PPT课件-PPT文档

ICU病人转入转出及外出检查流程PPT课件-PPT文档

意识障碍的程度
③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 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 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 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 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 谵妄或躁动。
Ⅳ级:病人不能做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时也有心悸、气短、 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并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五 检查用药情况
输液通路是否通畅 输入液体种类 速度 浓度 药物并做好标记和记录。 掌握用药情况,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
六 检查各种引流管道
种类、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色、形状、及时记 录。管道做好标记。
清醒病人:
1.护士到电梯门口迎接病人,与送诊护士共同将病 人推至床旁,进行交接班。检查病人皮肤情况。 2.连接监护仪,做自我介绍,介绍主管医生,科 主任及护士长,环境及探视陪伴制度。
转入病人流程:
3.协助病人更衣,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告知ICU 谢绝探视的必要性,请家属穿好鞋套到医生办公室 等候,请家属填写通讯录。 4.告知家属患者所需的物品,比如湿纸巾,抽纸, 成人护理垫,面盆,毛巾,香皂,微波炉碗,吸管 等。 5.新病人建立病历,转入病人检查病历,并书写 ICU护理记录。 6.观察病情、执行医嘱并记录。
四 全面评估病人
(一)一般检验结果
血糖 :一般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 血气分析:PH 7.35-7.45,均值7.40
Pa02:90-100mmHg PaCO2 35~45mmHg BE:±3 mmol/L 电解质 K 血清钾 3.5-5.5 mmol/L Na血清钠 135-145 mmol/L Cl血清氯 96-108 mmol/L 肾功能 BUN 2.1-7.9 mmol/L;血肌酐44-123 mmol/L及尿量的观察.

危重患者转运ppt课件

危重患者转运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9%
5%
31%
4%
41%
因此,总结转运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素 及相应措施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6
庄一渝,虞曹琴.ICU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J].中华护理杂志,2012,3 (7):509-511
可编辑课件PPT
为什么转运病人会 带来如此多的风险
7
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因素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
急诊科 侯亚楠
1
可编辑课件PPT
转运分类
运用转运床 来完成转运
转运
院内转运: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 院际转运: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的转运
综合考虑,包 括陆路转运、
飞行转运
2
目录
可编辑课件PPT
1
转运的评估
2
转运前的准备
3
转运中的护理
4
突发事件的处理
5
转运后的护理及拓展
通路
必要时,转运前应保持两条通畅的静脉通路。
循环 指标
低血容量患者难以耐受转运,转运前必须控 制活动性出血等导致低血容量的病因,进行 有效的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
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收缩压(SBP) ≥90mmHg,平均动脉压(MAP) ≥65mmHg】 后方可转运。
3
可编辑课件PPT
院内转运的目的
简言之:转运使为了寻求更加治疗的可能性,以 期望更好的预后
4
白洁.护士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认知及相关经历调查,护理学杂志 [J],2015(30)68-70
急诊患者院内转运途径
手术室
急诊
病区

ICU收治及转出指征ppt课件

ICU收治及转出指征ppt课件
心绞痛类型
发作时ST↓幅度
持续时间 <20min <20min
TnT/TnI 正常 正常或轻 度升高
低危险组

初发,恶化劳力型,无静息时发作 A:1个月内出现的静息绞痛,但48小时 内无发作者(多数由劳力型心绞痛) 进展而来 B:梗死后心绞痛
≤1mm
>1mm
中危险组
高危险组
A: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 B:梗死后心绞痛





(6)具有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之一(1+1): 胸痛: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剧烈胸痛,呈刺痛、撕裂样或刀割 样疼痛,病人往往不能忍受,此时大汗淋漓,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休克: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精神紧张或晕厥,四肢末端湿冷 胃肠道症状:若夹层波及主动脉远端,病人可有腹痛,呕吐,呕血及便血。 其他:血肿压迫临近脏器而出现相应器官受压的症状,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肢体 无脉或脉搏减弱 辅助检查:X线表现、心血管造影表现、CT表现、MRI表现 (7)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常引起严重和迅速的瓣膜损害,造成主动脉瓣和二尖瓣返流; 演变成难治性心力 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或再发者 多个器官和组织的转移性感染和脓肿的出现;形成瓣膜口狭窄,可出现严重的 血流动力障碍 (8)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层中属中高危组患者:






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 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其它脑机能障碍的症状:如失语、偏瘫等; 实验室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诊断已明确时禁作),细胞和蛋白含量也可 增高。脑电图可见弥散慢波或/和癫痫性放电。颅脑CT扫描可见因脑水肿所致 的弥漫性的白质密度降低。 (3)高血压危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血压显著增高: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10mmHg以上;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征象:发热感,多汗,口干,寒战,手足震颤,心悸等; 靶器官急性损害的表现: 视力模糊,视力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胸闷,心绞痛,心悸,气急,咳嗽,甚至咯泡沫痰;尿频,尿少,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一过性感觉障碍,偏瘫,失语.严重者烦躁不安或嗜睡 (4)急性心功能不全或衰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包填塞( 心脏压塞) (5)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可疑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持续并伴有急性心梗早期心电图变化)

ICU危重病人的转运教学课件ppt

ICU危重病人的转运教学课件ppt

通知相关科室
提前通知目的科室,确保接收病人 的准备。
确认救护车及随行医护人员
确认救护车的状况良好,并安排随 行医护人员。
转运中的规范化操作
病人安全
监测生命体征
确保病人安全转运,固定好病人及各种管道 ,防止脱落。
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 血压、心率、呼吸等。
做好记录
保持通讯畅通
详细记录转运过程中的情况及处理措施。
需要多学科协作
高风险病人的转运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包括急诊科、重症医学科、 心血管科、神经科等,需要多学科联合制定转运方案。
特殊环境下的转运
特殊气候条件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如暴雨、大雾、高温等,需要进 行特殊的转运安排,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度。
特殊地理环境
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如山区、沙漠、海洋等,需要进 行特殊的转运安排,包括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和路线、 应急救援等。
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加强人员培训
未来应加强ICU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应变能力,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增加人员配备
为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未来应增加ICU医护人员的配备数量。
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未来应加强ICU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同时,新技术如远程 监控、5G等技术也可以应用于ICU病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转运的意义
转运可以及时将危重病人转移到具有专业设备和技术的科室 或部位,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转运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病人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并发症或需要紧急手术等情况下需要进行转运。
禁忌症

病人转入转出流程 PPT课件

病人转入转出流程 PPT课件

原科室,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意外发生。
到病房后同病房医生护士
由转入科室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与ICU
医护人员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
交接病人在ICU期间病情,用药,治疗
及护理,交接吸氧流量,输液速度,各种 引流性质量,病人皮肤情况。
病房护士确认后,在《监护室与病房交接
两条毛巾,手纸,尿垫,水杯,吸管等。
告知家属监护室探视时间(每日下午
3:30-4:00),家属自备口罩。
终于接完病人了
ICU病人外出检查流程
• 核对医嘱及检查申请单,确定检查时间 • 根据病情备好外出检查物品(如外出备用 药箱、氧气袋、必要时备好气管插管、喉 镜、简易呼吸器等) • 外出检查前检查各管路:输液管路(液路 通畅、各泵入药物的管理、暂停CVP、ART )、胃管(暂停肠内营养)、尿管(倒掉 尿袋尿液、夹毕尿袋)、各引流管(倒掉 引流液、夹闭引流管)。
将转运板放在转运床大单下。
由护士、医生、护理员、共同将病人转运至监
护床上。
将转运板从病人身下撤出,监护床归位,将转
运床推出病房。
ICU病人转入流程
连接各种管路:
脱开病人简易呼吸器,将气管插管导管与呼
吸机连接。 取心电监护导线,连接血样饱和度指夹,绑 上无创血压袖带并测血压,连接心电胸部导联。 整理病人输液管路,将外周静脉与中心静脉 分开。 询问手术医生病人有何引流管,整理并标注 各种引流管名称。 连接各种压力监测。
ICU病人转入流程 接到病人转入通知:
询问病人诊断,病人简单病情,根据病
情做好接收准备。
开心电监护仪。 向呼吸机湿化瓶中添加灭菌注射用水,
开呼吸机,调节呼吸机参数。
ICU病人转入流程

重症患者转运的专业实践ppt课件

重症患者转运的专业实践ppt课件

空中飞机转运
指南到实践的关键点
桥梁4: Mpre-teansfer check and adherence to standard protocols during the transfer will help keep the entire process smooth and event free.
院内转运--随从人员
• 至少由两人陪同。 • 其中一名是具备危重病护理资格,并经过了为胜 任转运所进行的基础培训和专项训练的护士。 • 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时,由医师陪同,该医师应接 受过气道管理培训、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危重病 治疗培训或其它同类培训。
——意见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
转运过程的文档和转运的医疗记录及调查报告非常重要, 维持治疗的连续性和合法性。
如何落实重症病人转运
步骤 • 1. Decision: 决定: • 2. Planning: 计划: • 3. Implementing: 实施: • 4. Monitoring During the Transport: 转运期间监测:
(1)Bel l i ng an G , O l ivi er T , B atson S , et a1. Comparison of a specialist retrieval team with current United Kingdom pract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tensive Care Med , 2000 , 26 : 740— 744.
最低要求的转运设备
必备设备 • 便携监护仪( 或标准血压计) 、简易呼吸器、氧气源、除 颤仪、面罩、鼻/咽通气道、各种型号气管导管、吸氧管、 吸痰管、心电极片、脊柱固定设备、吸引设备、环甲膜穿 刺针、外科消毒用品、穿刺用品、套管针( 各种型号) 、 三通、输液器、输血器、胶带、照明设备 有条件应具备设备 • 呼气末CO 2 监测、便携式呼吸机、成人/儿童呼吸回路、 输注泵、气管切开手术器械、动脉导管和监测设备、动脉 导管、加压输液器、同步起搏系统、血糖仪及试纸、血气 分析仪及试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转出转入标准及流程
主讲人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1
主要内容
• 1、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 2、转出及转入指症 • 3、转出及转入工作流程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2
一、重症医学科收治标准
• (一)急性可逆性疾病 • (二)高危病人 • (三)慢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期病人 • (四)急慢性疾病出现不可逆性恶化
通知医生
转运患者, 脱去衣裤及 各种饰物
上心电监 护及给氧
抽血化验, 执行医嘱
向患者及其家属 解释相关制度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评估全 身,固 定管道
测量生命体 征,完善记 录
12
重症医学科转出工作流程
同意转科后
联系床位 医生下达 转科医嘱
准备工作
妥善防止放置各 种引流管,去除 心电监护等,保 持输液通畅
随时观察
患者准备: 解释沟通,通知 家属,科外患者 去除所有管路
物品准备: 整理患者日常用 品,自备药物, 及给类检查报告
药物准备: 整理患者所有的 用药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病历护理记录单 准备:书写护理 记录小结,整理 记录单顺序,检 查病历
13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14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10
• 12、重症感染、败血症
• 1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转出指症:原发病得到控制,各项检查正 常
• 14、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等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11
重症医学科病人转入转出流程
病人转入重症医学 科流程
收到入科通知 通知医生
新病人准备 (准备相应药 物及物品)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3
重症医学科收治病种的范围:
• 1、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 • 2、各类型休克 • 3、急性呼吸衰竭 • 4、慢性 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 • 5、急性肺损伤/ARDS • 6、重症哮喘 • 7、急性冠脉综合征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功能衰竭 • 9、严重心律失常 • 10、血压危象 • 11、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 • 12、重症胰腺炎 • 13、大出血 • 14、严重创伤、多发伤无急诊手术指症 • 15、急性神经系统损伤等
15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16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9
多发伤诊断标准
受伤部位 颅脑损伤 损伤 胸部损伤 腰部损伤 盆骨损伤 上肢 下肢 软组织损伤
伤情 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颅底骨折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 气胸、血胸、连枷胸、心或纵膈气肿 腹腔内脏器损伤 伴有腹膜血肿而致休克 肩胛骨或长骨骨折 长骨骨折 伴有广泛的挫伤或撕裂伤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5
二、重症医学科转入及转出标准
• 1、心脏呼吸骤停复苏成功后 • 抢救成功后可收入 • 转出指症:生命体征平稳、不需要呼吸、
循环等参数监测,不需要呼吸机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6
• 2、各类型休克 • 有休克表现及各类型休克(低血容量型、心源性、过敏性
等)
• 转出指症:休克得到纠正 • 3、重大高危手术 • 手术室中大手术围手术期 • 转出指症: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 4、急性肺损伤/ARDS • 转出指症:呼吸功能改善,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不需
• 8、重症胰腺炎 • 9、大出血 • 转出指症:经观察24~72小时生命体征稳定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8
• 10、严重多发伤
• 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有窒息史、呼 吸异常,心脏骤停,GCS评分<8分,意识障 碍等
• 转出指症:生命体征平稳
• 11、急性重症肌无力
• 转出指症:呼吸机无力得到缓解,无需呼 吸机机械通气
要呼吸机
• 5、急性心功能衰竭 • 转出指症:症状得到控制,不需要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 • 6、严重心律失常 • 转出指症:心律失常基本控制
重症医学科转出转入工作流程
7
• 7、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 • 尿量为少尿或无尿,血钾>6.omml/L,血肌
酐、尿素氮急剧增高
• 转出指症:相关症状以控制,病情稳定需长 期透析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