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三章_信用与信用形式
3.信用的内容:信用主体通过直接信用
或间接信用建立起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方具有 按期索回本息的权利,一方具有支付本息的义务。
4.时间间隔:先贷后还,经过一定的时间
间隔,受信人偿还本息后,信用行为结束,具有 一定的风险性。
5.信用载体:记载信用内容或关系的凭证,
如商业票据、股票及债券等,是货币资本运动的 运载工具。
3.现代信用:与资本主义信用一样,也是借贷行为、 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但信用范围更广,跨越地域界限,向 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特别是电子货币出现后,信用形式也 更加抽象,并且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四、 信用的基本要素
1.信用主体:信用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包括 法人和自然人。转移资产的一方为授信人,接受 的一方为受信人。授信人通过授信取得在一定时 间内向受信人收回货币或其他服务的权利,受信 人则有偿还的义务。二者经常在双重的。 2.信用客体:信用行为的交易对象,是授信 方的资产。以货币或商品形式存在,可以有形, 也可以无形。
案例分析 ——借贷20万 三年“滚”成40万
刘某与张某为多年好友,2009年3月,刘某做生意向张某借 款20万元,两人约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借款1年。1年后 刘某因生意亏损一直没有将借款还上。2010年4月,张某与刘某 商议,由刘某重新写一张借据,除了写明20万元借款本金外,还 要注明支付利息20万元,共计40万元。刘某因长期未还款心中有 愧,就按张某的要求打下欠条,并承诺年底还清,但直至2011年 底,刘某仍未还款。张某便将刘某告上法庭。 城关区法院审理认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自行约定 利息,但借款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 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据此判决刘某偿还张某借 款20万元,利息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计算。
3第3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一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体系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道德范畴的信用: 道德范畴的信用:指诚信 经济范畴的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指建立在信任基础 上以还本 借贷行为。 付息为条件的 借贷行为。
原理4.1 原理4.1
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确立的必要条 件,利率从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导信用关系的发展
☆含义及其形式
消费信用是企业、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或其他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直 接用于消费的信用,主要形式包括赊销、分期付款、 接用于消费的信用,主要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 赊销 消费贷款。 消费贷款。 ☆消费信用的作用 ▲改善人民生活 ▲促进经济增长 ▲配合改革的进行 ▲优化银行资产结构 ▲盲目地过度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消费信用在国内外的发展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五、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 国际信用: 国 际 信 用
国 外 借 贷 出口信贷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国际融资租赁 国外直接投资(FDI) 国外直接投资(FDI)
第三节 信用体系
一、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
含义及特点:是银行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含义及特点:是银行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 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 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上的限制; ▲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上的限制; 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 ▲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 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银行信誉度和稳定性高, ▲银行信誉度和稳定性高,克服了商业信用能力上的 局限。 局限。
宁波大学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劣币驱逐良币律(格雷欣定律)答:2.价值尺度答:商品要求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从而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这一尺度即是价值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这种职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的时候,商品的内在价值就异化为外在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
3.流通手段答: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商品是被卖者携进交易过程并力求将它换成货币;而买者一旦用货币换进商品,商品就会退出交易过程——或用于消费,或用于经营。
而在商品进进出出的同时,货币是处于这一过程之中并作为交易的媒介为交易服务。
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商品流通。
而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被称为购买手段、交易媒介。
4.支付手段答: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有时要买,却一时手头没有货币;同时也有想卖却一时卖不出去(即没有货币来买)的情况。
买,手头无货币,可寻觅接受延期支付条件的卖主;卖,找不到手头有货币的买主,降而求其次,允诺承担延期支付义务的买主也是次优的选择。
于是,就产生了有利于买卖双方的赊买赊卖行为。
赊买赊卖,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此时,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金币本位制答: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铸币制度。
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限制铸造而且不具备无限法偿能力;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银行券可以自由的兑换为金铸币;黄金的自由输入输出,保证了各国货币对外比价的稳定。
6.金块本位制答:金块本位制,是说达到一定金额的银行券可兑换为金块。
该本位制时期,国家停止金铸币流通、银行券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入。
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
金融学第三章信用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03
古代信用
现代信用
信用发展趋势
在古代社会,信用主要以口头承诺和简单 借贷的形式存在,缺乏制度保障和规范化 管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流通的扩大, 现代信用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现代信用 以银行信用为主导,包括商业信用、消费 信用等多种形式。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未 来信用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 化,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发展
未来,信用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市场规模将持 续扩大,信用产品将更加多样化;二是市场监管将更加严格 ,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市场创新将更加活跃,以适应 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06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的定义与类型
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无法按照合约规定履行义务,导致金融机构或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 。
经济增长。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概念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借助信用工具向国内外筹集资 金的一种形式。
国家信用的特点
国家信用具有主权性、政策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它以国家主权为后 盾,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
国家信用的作用
国家信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弥补财政赤字,调节 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02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的概念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交 易双方通过赊销、预付等方式提
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分 散性的特点。它依赖于交易双方的 信任和合作关系,没有固定的格式 和规则。
商业信用的作用
商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 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商 品的销售和资金的周转,提高交易 效率。
第3章 信用与利息 《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3.3 信用工具 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作为信用关系的载体,它是一种 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的载明资金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等的 合法凭证。
3.3 信用工具 3.3.1 信用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3.2 信用形式
3.2.1 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及其特点 ➢ 概念: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
的信用。 ➢ 种类:其具体形式有赊销商品、分期付款、委托代销、预付定
金、预付货款等,归纳起来主要有赊销和预付两大类,其中赊销 是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
3.2 信用形式
3.2.1 商业信用
由借者和贷者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主要由下列要 素构成:
债权债务
信用工具
时间间隔
利率
3.1 信用概述 3.1.2 信用的经济功能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对经济的影响之大,功能之强,是我们 有目共睹的。信用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社会 资源的有 效配置
节约流通 费用,提高 资金的使
(1)货币市场工具
01
02
支票
支票是由出票人(活期 存款的存款人)签发的、 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 的银行在见票后从其账 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收 款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 支付命令书
本票
本票或称期票, 是由债务人对债 权人发出的承诺 自己在一定时期 内无条件支付款 项的债务证书
3.3 信用工具 3.3.2 信用工具的种类
背书:票据的收款人或持票 人为了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 给第三者而在票据的背面签 名盖章的行为。
信用试题汇总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信用是一种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信用工具是指用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信用工具主要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的使用者所收取的报酬。
利息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等。
当代主要的利率理论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一、填空题1.当货币执行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2.按照信用资金的来源划分,国家信用包括和两种。
3.以利率在借贷期限是否变动可将利率划分为和两种。
4.消费信用的两种形式是和5.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的金额的支付命令书,经付款人承兑后方有效的票据。
6.利率的最高界限是7.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可以划分为和8.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多数浮动利率都以为参照指标而规定其上下浮动的幅度。
9.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由和两个因素决定。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是、和。
11.按照债券的票面形式,可以分为和。
12.在计算利息额时有两种方法,一是,二是。
13.商业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而银行信用所提供的资本是。
14.信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和等。
15.中央银行采取一些手段措施来影响利率水平,其常用方法主要有、和等。
16.无担保品的债券又叫,发行全凭公司信用,无任何抵押品。
17.按照发行方式分,国家信用可分为和。
18.消费信用可以直接采取,也可以采取。
其中,分期付款和信用卡就属于。
19.消费贷款一般可以分为和。
20.租赁信用主要有、和。
21.是指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第三章 信用
本章共四节,重点了解和掌握: ① 信用的含义 ② 现代经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及其信用 工具.
1
第一节
一、含义、特征 (一)含义
信用
信用(Credit)狭义,是以偿付本息为条件的 价值单方面让渡。广义,借贷活动的总称。
(二)特征
1.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 2.偿还时需支付利息。
2
二、信用如何产生 (一)从逻辑上推论,社会分工、 剩余产品、私有制出现是借贷关系存 在的前提条件。 (二)信用与货币自古以来就存在 紧密的联系,但从逻辑上很难推导出 谁能成为谁的前提条件。
24
(四)、消费信用:Consumption
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 用于购买消费品的信用。 1、消费信用的形式 信用卡——短期消费信用 分期付款——中期消费信用 消费信贷——长期消费信用(耐用消费品 贷款、住房贷款、教育助学贷款、汽车贷 款、旅游贷款等) 2、我国的消费信用
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方式比较: 1. 增税:公众反对,立法程序 2.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通货膨胀预期 赤字货币化 3.发行国债:公众支持,购买国债可获得 收益;货币支配权和购买力的转移,不会 引起货币投放的增加
23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1、国家信用有时可以动员银行信用难以动 员的资金。 2、国债筹集的资金比较稳定,而银行存款 的稳定性则较差。 3、两者的利息负担不同。国债利息由纳税 人承担,而银行贷款的利息则由借款人承 担。
32
出口信贷
定义:出口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 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 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特点:(1)附有采购限制,只有用于购买贷款国的 产品,而且都同具体的出口项目相联系;(2)贷款 利率低于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利差由贷款国政府补 贴;(3)属于中长期信贷,期限一般为5-8年,最 长不超过10年。 具体形式:买方信贷、卖方信贷
第三章 信用
• 高利贷使得资本家融资成本上升,限制工商业发展和投资 规模的扩大。若高利贷资金用于消费,那么借款人偿还债 务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或卖掉自己的 财产。 • 爱德华六世重新禁止征收利息,1571年伊丽莎白一世又 将这一禁令取消了。从此以后,不是高利贷性质的利息限 度逐渐下降。詹姆士一世时期的1624年为8%,查理二世 时期的1660年为6%,安妮女王时期的1713年为5%。 1668年,东印度公司董事桥赛亚·蔡尔德爵士主张将6%下 降至4%,以求能像荷兰人那样廉价地获得资本。
• 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 积极作用:生产和流通过程比较顺畅,促进商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 局限性:信用规模受限制;信用方向受产业链限制。 • (2)银行信用(商业银行信用) • 特点:借贷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 优点:聚集社会小额资金满足大额资金需求;聚集短期资金满足长期 资金的需求;降低小额资金者的交易成本;不受产业链影响。 • 银行承兑汇票
• (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定义: • 直接融资:资金需求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金融工具(金融 票据)直接从资金供给者处融通资金。资金需求者与资金 供给者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 间接融资: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间有金融中介。资金 供给者(债权人)与金融中介(债务人)构成借贷关系; 金融中介(债权人)与资金需求者间构成借贷关系。
• • • •
(3)信用中介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 (4)信用担保人 为借款人提供信用担保。当借款人无力偿还本息时,由信 用担保人代为还本付息。但对被担保人有代位求偿权。信 用担保机构、政府。实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5)信用评级人 • 在直接融资市场,对借款人之信用状况作出客观公正评价, 以便于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合理的贷款条件。信用评级公 司,比如穆迪、标准普尔等。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信用}
04
信用的历史发展
信用的起源
信用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当时主要用于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中的借贷行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抵押贷 款。
中世纪欧洲的商业贸易中,信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国 际贸易的发展。
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
现代信用制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和金 融市场逐渐兴起。
货币银行学-第三章 信用
目录
• 信用的定义与分类 • 信用工具 • 信用的作用 • 信用的历史发展
01
信用的定义与分类
信用的定义
01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
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
件的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02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信用不是直接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易,而是通过购买、
信用的消极作用
引发经济泡沫
过度信用可能导致资产价格 泡沫,如房地产泡沫、股市 泡沫等,对经济稳定造成威 胁。
增加金融风险
过度依赖信用可能会导致金 融体系的风险积累,一旦信 用链条断裂,可能会引发金 融危机。
通货膨胀压力
过度信用会导致货币供应量 增加,从而增加通货膨胀的 压力。
道德风险
在信用体系中,由于借贷双 方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道 德风险问题,如借款人过度 借贷、贷款人过度放贷等。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 的快速发展,信用制度不断创新和完 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的 金融服务。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 的完成,信用制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 用,各种金融机构和信用工具不断涌 现。
黄达《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圣才出品】
第3章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3.1 复习笔记一、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1.信用的概念(1)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2)特点:信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方有权取得利息,借方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
(3)信用关系建立的三要素: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做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差;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定的凭据——信用工具。
2.信用的产生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从商品货币关系看,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起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济前提是同源的,但不具有逻辑的先后关系。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自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的体现。
3.信用形式信用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存在,前者在自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后者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货币借贷成为信用最主要的形式。
二、利息1.利息的含义利息是货币所有者(或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者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或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
利息对于债务人来说,是借入货币或者货币资本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利息从来源上看,是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一部分,即利息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补偿由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这两部分组成。
2.利息的实质马克思论证了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利润在贷放货币资产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以剩余价值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以及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3.收益的资本化(1)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①含义:无论贷出资金与否,利息都被看作是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可能取得或将会取得的收入。
②表现:利息率成为一个尺度,即如果利润率低于利率,则不应该投资。
③原因(马克思的观点):首先,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同,一旦人们忽略借贷过程创造价值这个实质内容,而仅注意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可带来利息这一联系,便会形成货币资本自身天然具有收益性的概念。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3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圣才出品】
第3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一、概念题1.信用答: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偿还性和付息性是其基本特征。
信用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第二个职能是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
信用是一种动员暂时闲置资金的行为,在这种借贷行为中,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资金的使用权发生了转让,从而使各主体可支配的资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信用没有自己独立的资金可分配领域,而是与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重叠,是建立在前两次分配基础之上的第三次资金分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收缩则做相反操作。
流通中的现金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提款获得增加。
因此,无论是从中央银行层面,还是从商业银行层面来讲,信用活动本身都包含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创造货币的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的信用行为。
2.消费信用[北京师范大学2000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答: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
从授信对象来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使用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
从信用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方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分期付款是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一部分货款,其余部分要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偿还,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 高利率
高利率水平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借贷的明显特征,由当时的经济条件决 定。阶级构成:一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二是奴隶主和封建主。受伤 患病、天灾人祸,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借。 中间的商人阶层,经商,放贷债主,也拆借作为运营资本,官府也有向 商人贷款政策,说明,信用对于支持商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家需要货币资本,利率高不能承受,新兴 资产阶级斗争,使借贷关系服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利率降到资本能 获利的利率水平之下。降低利率法令一时、地起作用,动摇高利贷根 基的是,商品货币关系的极大扩展形成大量货币资本供给,使大量借 入需求得到满足。高利贷并未消失,落后国,发达工业国。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 债、usury、高利贷
经济生活中借贷行为,我国古代称为“债”,是一个中性词;西方称为 “usury”,中性、贬义用法,高利贷是“usury”的定型译文。对前 资本主义信用关系,现在很少用“债”概括,用“usury”译文“高利 贷”概括,可理解为利息高的借贷。《白毛女》黄世仁、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即贬义词,但将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统 作贬义认识不符历史实际。
半殖民地半封建,高利贷广泛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中国 共产党农村政策概括“分田废债”。抗战时期,改为“二五(产量25%为度交租)减租, 分半(借债利率每月1.5%为度)给息”。建国前后土改中,废除农民所欠地主、富农、 高利贷债务。不是农民间的债务关系。简单制止借贷要求。使公开放债停止,借 钱农民暗中支付更高利息。土改后,借贷自由,利息商定,政府不干涉。
• 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国内外各单位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直接发生,绝大部分通过各种金融机 构媒介形成。如盈余存入银行;赤字贷款。 金融机构媒介,经营收入、支出,可能盈余、赤字,与非金融单位相同。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年初银行收紧贷款 民间借贷利率暴涨
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 5.31%,六个月为4.86%,一至三年则为5.4%,而 根据目前民间资金行情,按照借入100万元计 算,5%的月息,即每月还5万元,6个月还30万元, 民间6月期短期利率为30%,是基准利率的6倍。
金融机构
信用
还本付息
盈余单位: 企业 政府 个人
金融机构
债务
注:资金由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调动
的方式有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资金
金融机构
资金
资 金
盈余单位 资金 金融市场 资金 赤字单位
直接融资
资金流量分析
1. 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分 部门的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
商业信用的合同化、票据化使分散的商 业信用统一起来。
第二章40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授信规模 限制
受企业资金规模的限制,大规模的生产建设项目资 金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解决;
②单向性
③信用范围 狭窄
单方向的债务债权关系,授信方提供的商品是受信 方的生产和经营要素,一般只能是上游企业向下游 企业提供信用,而不是相反。棉花厂 纺纱厂 织 布厂 服装厂
2. 模型依据的恒等式: Y = C + I + X-M
3. 资金流量模型:
资金流量分析
第三章 信 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节 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
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9
第三章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盈余与赤字
1. 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都时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 收大于支 ——盈余;收不抵支 ——赤字。
2. 任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收支盈余,都同时意 味着对应经济行为主体的负债; 任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收支赤字,都同 时意味着对应经济行为主体的资产。
2. 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之间是有 区别的,消费决定储蓄
3. 可支配货币收入分割为消费与储蓄的规律: “预算约束”与“跨时预算 信用关系中的企业、政府和国际收支(国外部门)
1. 信用关系中的企业:资金融入者;
2. 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2)8
第三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1.借贷行为的信用,包括守信与失信。 2.经济过程中所有行为的整体来看,守信与失信这两个 侧面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的。 3. 在信用领域建立制度化的约束机制,完善约束信用 经济行为的法制建设等等。 4.重建诚信
(2)9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以上这些情况,制约经济发展,比如银行惜贷、企业之 间不敢建立信用联系,从而增大交易成本。
资金互助合作社案例
案例1:2012年10月中旬,江苏连云港灌南县两家农民资金 互助合作社负责人由于资金窟窿被迫自首,致使农户血本 无归。
案例2:2014年1月23日,江苏盐城多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关闭,合作社管理人跑路,造成众多储户存款无法兑付, 不少人的生活由此陷入困境。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三章 目录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1)2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3
第三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1. 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 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 如果讲的是经济范畴,与之相当的是 “借贷”、是“债”,等等。
(2)15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当前的“民间借贷”
1.民间借贷包括两部分:自发产生的借贷、无固定组织形 式
2. 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一个关键界限、一 个重要指标、一个流行观点)
一个关键界限: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的利率水平, 主要是否大大超出法定利率水平。
一个重要指标:运作模式是否符合现代信用的运作模式, 民间借贷不属于现代信用的运作模式。
(2)24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2)25
第三章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
1. 典型的商业信用,是作为卖主的企业以赊销方式对 作为买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 在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 和借贷: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已 经完结,就与通常的现款买卖一样;而在此之后, 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票据流通的局限性。
(2)28
第三章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的两个特点: .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借贷对象直接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2.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突破方向性、突破借贷规模、突破借贷期限
(2)29
第三章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1. 中国古代典籍,孟尝君放债、《管子》。 2. 西方苏美尔人的农业信用、《汉莫拉比法
典》。
(2)6
第三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是如何产生的
1. 逻辑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 提条件。
2.其所以出现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满足在不同所有者 之间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剂的需要。
3.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 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2)26
第三章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票据和票据流通
1. 本票与汇票 ——期限不超过 1年。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方才有效;
2. 票据是很重要的流通手段,可以通过“背书” 或“背签”转让第三方。
(2)27
间接融资:资金所有者 银行 资金需求者
银行即使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也是资金 所有者的债务人。
第三章第五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国家信用
1. 国家从国内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内债;从国外以借 入方式筹款是外债。
2. 在国家信用中,中国的统治者对百姓 ——特别是 对农耕贷放,是持续几千年的国家理财政策,极 具特点。
3. 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库发行的债券,称为国 库券。
(2)32
第三章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消费信用
1.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 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 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 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2)10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债、usury、高利贷 高利率
1.高利贷的特点 ——高利率:极高的利率是界定 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为具 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2)34
课堂讨论: 为什么我国会出现信用缺失?
如何建立有效的信用秩序?
材料:目前我国市场上存在大量失信行为,严重的破坏了 “信用”联系,受到社会关注。首先受到关注的是企业相 互之间拖欠的全面延展,企业之前互相拖欠,称之为“三 角债”,随之,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受到国内外的密切注 视,企业相互拖欠的同时,必然也对银行贷款不能按时还 本付息。使社会担心的是,不遵守承诺的坏风气也扩散到 借贷关系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企业间签订的 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履约率较低,能够得到一定程度 执行的合同平均还不到70%,有的地方甚至不到20%。
案例2: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倒闭、挤 兑风波频发。很多合作社都是经县市农办批准设立的,且 当地乡镇政府都作出了“担保承诺”。然而,一旦合作社 出事,担保承诺却难以兑现。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如2008年长荡镇农民资金互助合 作社贷款担保吃官司,利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非法经营 地下钱庄等,都给资金互助社的入股社员带来极大的损失, 更严重的甚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开展农民资金 互助合作,的确为民间资本提供了一条从“地下”转入 “地上”的渠道。
(2)11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历史上对高利贷的态度
1. 西方历史上的主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 政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流:谴责贷者;救助借 者;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反对借贷。
(2)12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
1. 不是纯粹反对借贷关系,而是要使 借贷关系服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1. 商业信用的作用:促进生产和流通过程顺畅, 润滑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方才有效;
2.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有两方面:第一,商业信用 规模大小以产业资本规模为度;第二,具有严 格方向性,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信用。
3. 国外部门——盈余赤字互见,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 表上;
信用关系中的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它们有 自身的经营收支,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 介,它们还有资金聚集和运用的债权债务对比;这 是调剂资金功能的反映。
(2)23
第三章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信用关系中的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它们有 自身的经营收支,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 介,它们还有资金聚集和运用的债权债务对比;这 是调剂资金功能的反映。
(2)17
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2)18
第三章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经济”
1.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经济可以称之为“信用经 济”。为什么?理由是债权债务关系无所不在,相互交织, 形成网络,覆盖着整个经济生活。 2.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它的债务负担之大如同它的财富之 多一样地出名。2007年,美国债务总额为48.8万亿美元,相 当于GDP13.8万亿美元的3.536倍。2010年末,美国债务总 额为52.8万亿美元,相当于GDP14.5万亿美元的3.64倍。 2015年,或破19万亿美。
(2)20
第三章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国际收支
将具有相同经济活动性质的经济行为主体 分别归类,划为部门;一般划为四部门:
⑴ 个人部门; ⑵ 企业部门; ⑶ 政府部门; ⑷ 国外部门;
(2)21
第三章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1. 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国家 中,通常是大多数年份盈余,从而是货币的主 要贷出者。
(2)36
民间资本之“地下钱庄” 案例1 非法洗钱:广东梁建辉地下钱庄在2001 年2月至6月间非法买卖港币约15.7亿元,福建 莆田方建峰地下钱庄在2001年至2002年非法买 卖外汇近1亿美元。2002年公安机关破获山东 威海“11.14”特大跨国非法买卖外汇案,查明 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美元。广东汕头许鹏展地 下钱庄仅2001年3月至8月非法买卖外汇近5.4 亿港元。近年来地下钱庄呈明显的扩展之势, 分布态势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触角已延伸 至中国的内陆地区,新疆、河南、山西等地均 发现了不同类型的地下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