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园林史论文
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论文
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论文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论文一、西方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情况1.1古典园林的设计方式及发展过程西方古典园林的功能极为丰富,包括生产功能、遮荫功能、游乐功能、赏玩功能、装饰观赏功能、空间组织功能、环境生态平衡并可以作为建筑材料。
因此,设计者需要将自然引入庭院,美化环境,提高绿化程度及环境的活力,并充分利用植物景观的蒸腾作用及遮荫效果,调节局部的气候,提高空气湿度,吸收热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植物逐渐代替了建筑材料,各种建筑材料制作的园林建筑、墙体或者砖石建筑的室外空间逐渐减少,植物景观数量增加,也属于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
如果庭院需要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则可以适当种植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包括水果、蔬菜、鲜花等,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功能。
现代西方园林修剪技术逐渐的进步与发展,也明显地体现出了景观植物造型的装饰功能。
园林景观的各种功能设计逐渐完善,展现出了设计者对于美学的.理解。
在空间组织方面,灵活地将各种种植方式有机结合,包括列植、间植等,创新设计手法对于林荫大道、遮荫散步道、幽深小径等道路实施改进措施,强化遮荫功能,调节小气候。
1.2西方现代的园林设计发展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相较传统有了较大变化,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也随之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经历了许多个发展阶段,包括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景式园林风景、风景园艺式园林及现代园林。
在该过程中,人们对于植物景观功能要求不断出现变化,使得设计手法更加丰富多样。
在传统园林的基本功能上,有衍生出了环境生态功能,因此,在设计上,更加突出乡土特征的植物、归化植物,其生境景观等元素构成的自然景色。
设计者会在城市的花园中设置自然保护区域,其中的植物则是具有当地特色且未经驯化的美丽植物,表现出不同的景观印象,包括沼泽、荒野、草原等自然景观,构造生态型园林。
该园林植物设计方式被许多国家的设计师应用于实践的活动中,包括草原风格浓郁的林肯纪念园,即是充分利用了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植物逐渐生长稳定,各类草原植物均会得到一定的生长空间,且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养护工作,成本较低。
MLA西方园林史课程作业论文——勒诺特尔的法兰西古典园林浅述
西方园林史课程作业:题目:勒诺特尔的法兰西古典园林浅述姓名:课程教师:班级:MLA学号:日期:勒诺特尔的法兰西古典园林浅述摘要:以勒诺特尔为代表的法国古典园林的出现,标志着单纯模仿意大利造园形式时代的结束,同时法国的造园艺术成为在欧洲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一、17世纪的法国古典园林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呈明显的海洋性气候。
国土平面呈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地,大部分为平原地区。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为多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7世纪下半叶,法国路易十四大帝登基,强化中央集权,将法国建成了在欧洲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绝对军权发展到了顶峰,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为这一时期的法国古典主义文戏剧、美学、雕塑、建筑、园林、绘画等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使之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安德烈·勒诺特尔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ôtre,1613年3月12日-1700年9月15日)出生于巴黎的造园世家,祖父是宫廷园艺师,在16世纪下半叶为丢勒里公园设计过花坛。
其父让·勒诺特尔(Jean Le Nôtre)是路易十三的园林师,曾与克洛德·莫莱合作,在圣日耳曼昂莱工作,1658年后成为丢勒里宫苑的首席园林师,去世前是路易十四的园林师。
勒诺特尔13岁进入西蒙·伍埃的画室学习,画家勒布朗和建筑师芒萨尔的设计风格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在离开画室之后,他跟随父亲在丢勒里花园里工作。
1635年勒诺特尔成为路易十四之弟、奥尔良公爵的首席园林师,1643年获得皇家花园的设计资质,两年后成为国王的首席园林师,1653年获得皇家建造师的称号。
1656年,勒诺特尔开始建造财政大臣尼古拉斯·富凯的沃勒维贡特庄园,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样式,成为法国园林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是古典主义园林的杰出代表。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
西方园林发展历史话说起来,西方园林这事儿,可真够悠久的,仿佛从老早老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自家院子捣鼓得漂漂亮亮的。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西方园林的那些事儿,就像翻开一本泛黄的老相册,一页页地回味那些绿意盎然、匠心独运的美好时光。
一开始啊,西方园林就像是小孩儿的涂鸦板,简单直接,却也充满童趣。
古埃及人,嘿,他们可真会玩儿,把园林搞得跟神庙似的,庄严又神秘,金字塔旁边那片绿意,你说是不是挺有范儿的?古希腊人就更讲究了,他们爱搞对称美,花园两边,树啊花啊,得长得一模一样,看着就舒服,跟咱们说的“成双成对”似的。
到了古罗马时代,园林就开始往大了搞,那场面,啧啧,简直就像是把整个大自然都搬进了自家后院。
皇帝老儿们有钱任性,园子里不仅有山有水,还有动物园呢!想象一下,一边喝着葡萄酒,一边看狮子老虎悠闲散步,这日子,美得不要不要的。
中世纪一来,嘿,园林就低调多了,可能是因为战乱频繁,大家都没心思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了。
不过,修道院里的园林倒是挺有特色的,僧侣们喜欢种点草药啊、蔬菜啊,自给自足,还挺环保的。
那时候的园林,就像是一股清流,静静地流淌在乱世之中。
文艺复兴一来,西方园林可就算是迎来了春天。
意大利人这回可算是玩出了新花样,他们喜欢把园林搞得像画一样,各种雕塑啊、喷泉啊,摆得那叫一个讲究。
花园里的路,得弯弯曲曲的,像迷宫一样,让人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哈哈,这可真是“别有洞天”啊!英国佬也不甘示弱,他们搞了个“自然式园林”,讲究的是自然美,树啊花啊,得按照它们自己的意愿长,不能硬来。
园子里还得有条小河,水得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鸭子游来游去,那叫一个惬意。
这种园林风格,就像是咱们说的“随遇而安”,让人看着就放松。
到了近现代,西方园林就更加多元化了。
美国人喜欢搞大草坪,一家老小在上面野餐、踢球,其乐融融。
法国人呢,就喜欢搞点浪漫的,花园里得有点爱情的味道,像是什么玫瑰花墙啊、心形花坛啊,看着就让人心动。
现在啊,西方园林已经不仅仅是观赏用的了,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体现。
西方史学发展与园林演变论文
西方史学发展与园林演变论文摘要:园林的发展,每一次样式的创新,每一次园林风格的产生,无不是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潮相互作用的结果。
传承至今的经典园林案例,都有其创作的背景和深刻的历史故事与逻辑。
关键词:西方史学;园林史1.史学的定义史学的定义从内涵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广义的“史学”和狭义的“史学”。
广义的“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
包括:完全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历史狭义上的史学史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附属观念相态的统一体。
就园林来说,由于园林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是就是因为这样,作为一个园林设计者更应该去了解自己学科的发展,去深刻体味园林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点与原因,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今后园林设计和演变的方向有一个更为精确的把握。
2.西方史学发展对各时期园林的影响西方史学源远流长、恢宏博大,从古代到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转变,这每一次转变的过程中,西方园林也随之不断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
2.1第一次转折:西方史学第一次西方史学的转折发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
是以希罗多德“社会文化史”和修昔底德“政治军事史”为代表的古典史学的确立。
其主要是将历史与神话分离,产生了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和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主要指的是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这些地区由于雨水、森林和耕地面积较为稀少,与人们理想中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相差甚远,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便不断从自然界中汲取知识与资源,探索最适宜生产生活的模式。
为此,当时的园林形式以果木园、菜园为代表,并且在选址上十分注重自然条件,便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2.2第二次转折:基督史学这一时期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直至公元14世纪。
园林史结课论文
园林史结课论文艺术与园林发展的关系学号11311022姓名陈健欣论文题目:艺术与园林发展的关系摘要:艺术的发展和园林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我试图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第一次大爆炸时期和20世纪艺术向极简主义发展两个时间点探究园林风格的发展和艺术的关系。
并最后加上我自己的心得。
关键词:文艺复兴,极简主义,意大利地台,凡尔赛宫正文:我认为园林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使相辅相成的,就像建筑风格流派会分为古建主义和现代主义一样。
园林一定在某个特定时期呈现某种风格,到现在呈现为多元化现代性园林。
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景观,音乐、文学等(前四项联系比较紧密)如果细分的话园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园林史自然也是园林艺术发展史。
所以就要探索园林发展与艺术的关系,就要求我们从宏观出发,纵向的挑取几个重要的时间段来仔细研究。
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第一次从中世纪宗教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创造力。
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同时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这样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早期到16世纪末的衰落,整整三个世纪中,欧洲园林迎来了理性美学造园的新时代。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兴起的,而我们研究文艺复兴园林也是从意大利地台开始。
地台的产生起初是为了适应山地、丘陵地形。
政治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加上文艺复兴的中心,使得地台这一造园元素迅速的发展起来。
同时,随着时期的不同,地台形式在文艺复兴初期、中期和后期有了一定的演变。
从早期的简洁到中期的丰富再到后期的装饰过分。
其代表作分别为卡斯特洛别墅园(Villa Castello)、爱斯特别墅园(Villa D‘Este)、和波波里花园(Bobole Garden).这三个作品在课上都有分析过造园元素:轴线、水景等,就不再细细分析,可以看出地台的在文艺复兴初期,台地园内的水池外形多以简洁的几何形为主,如矩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水流依地形变化形成瀑布、喷泉、阶梯水等常规水景。
西方园林艺术赏析论文
西方园林艺术赏析论文2010级农林经济管理一班王东学号:20103425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大概讲述了世界园林的发展史、西方各个国家不同时期园林的不同特色与风格,期间还给用PPT给我们欣赏了它们的图片。
风景式园林比规整式园林,在园林与天然风致相结合,突出自然景观方面有其独特的成就。
但物极必反,却又逐渐走向另一个完全极端即完全以自然风景或者风景画作为抄袭的蓝本,以至于经营园林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所得到的效果与原始的天然风致并没有什么区别。
看不到多少人为加工的点染,虽本与自然但未必高与于自然。
这种情况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因此,从造园家列普顿) 开始又使用台地、绿篱、人工理水、植物整形修剪以及日冕、鸟舍、雕像等的建筑小品;特别注意树的外形与与建筑形象的配合衬托以及虚实、色彩、明暗的比例关系。
甚至有在园林中故意设置废墟、残碑、断蝎、朽桥、枯树以渲染一种浪漫的情调,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
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
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中西方园林史论文
基于比较视角的中外园林景观分析摘要:从中西方的园林发展史中来观望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主要从园林的文化、布局、建筑以及中西方在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来突显出中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历史文化、差异正文: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我们很难分出中法园林孰高孰低,现在就从比较的视角对中西方园林景观做出一个浅析。
中西方园林体系概述东方体系: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图1 中国古典园林图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桥西方体系: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西方园林史结课论文
自然式风景园的如画性【摘要】:本文通过对18世纪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中如画园林的介绍与分析,从而准确聚焦18世纪英国园林,跨越时间与空间,解读18世纪英国的如画园林。
【关键词】:自然风景园;如画式;风景画;如画性【正文】:1.如画式的产生在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突出自然美的发展进程中,“如画式”成为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概念, 并在18世纪后期由英国传向了欧洲更多国家。
在园林艺术的传播中,“如画式”意味着人们对成熟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一般理解,也表明着同风景画相关的造园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但从历史情况看,它的含义很难一言以蔽之, 应注重它所在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它在实践进程中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对它加以理解。
Picturesque一词源于意大利语Pittoresco,原指意大利一种同雕版绘画相关的绘画技术, 17世纪其与自然景观之间有了密切联系,意味着其更直接地在绘画中模仿和描绘自然。
Picturesque在法国传播时被演化成Pittoresque, 代表风景画技法。
17世纪晚期传到英国,由风景画到景观创造, 并伴随着“远离传统”等含义,成为现在的Picturesque同英国园林追求自然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汉语译为“如画式”,其经历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自16世纪末以来,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发展的主流。
经验哲学否定理性思维的至高无上,强调感官体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领域,它反对古典主义的几何数理教条,促进了审美变革中的自然美意识,肯定了人类浪漫情怀在艺术中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新兴资产阶级迅速成长中, 规则式园林艺术成为旧社会形态的体现者。
其在审美体验和生活环境中追求自然美, 逐渐成了时代先进意识的体现。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 著名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将基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走向18世纪的英国园林艺术逐渐要求摆脱几何教条的束缚,向大自然的自由绚丽开放。
国外庭院发展历史论文
国外庭院发展历史论文在古代,庭院是建筑和园林的一部分,其形式和功能因国家和文化而异。
古埃及的庭院通常由大理石或花岗岩铺成地板,周围有花园,种植着各种香料和草药。
在希腊和罗马时代,庭院通常用作休息和社交的场所,有时还用于举办宴会和其他活动。
在中世纪欧洲,庭院成为教堂和修道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举行仪式和举办宴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庭院的发展逐渐融入到建筑和园艺的整体规划中。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庭院被设计成对称美观的花园,通常由对称的草坪、花圃和水池组成。
在18世纪的法国,庭院成为宫廷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规模和设计都达到了极致。
直到今天,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城市,庭院仍然被视为豪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花园和露台的延伸,用于休闲和社交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庭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有所不同。
在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庭院历来被视为艺术的一部分,其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在中东地区,庭院则常常被设计成私密的空间,用于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
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庭院的设计常常受到当地的气候和文化的影响,兼顾了生活和休闲的需要。
总之,庭院的发展历史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对生活空间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在今天的世界,庭院作为建筑和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庭院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庭院以及绿色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许多城市居民渴望拥有一个私人的庭院空间,以逃离喧嚣、放松身心,并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玩耍。
同时,庭院的发展也受到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
许多人开始重视庭院的生态环境,关注植物选择、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建造。
一些先进的庭院设计也开始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回收利用的原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当代社会,庭院也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质和个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许多人借助庭院设计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打造独特的风格和氛围。
中外园林史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结课论文题目:中外园林之差异姓名:学院:专业:班级:2012级2班学号:20125808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5年1月1日2010年 1 月1 日伊索拉·贝拉庄园与布伦海姆庄园的对比摘要:伊索拉·贝拉庄园又称贝拉岛花园,是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经典之作,是现存的唯一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将意大利台地园与巴洛克风格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布伦海姆庄园又称丘吉尔庄园,布伦海姆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园林建筑之一,是英伦三岛最大的私人庄园,宫殿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成功地使一座意大利宫殿完美地融于英式的园林中。
关键词:伊索拉·贝拉庄园;布伦海姆庄园;台地园;自然风景式;巴洛克正文伊索拉·贝拉庄园又称贝拉岛花园,建造在意大利波罗米安群岛中的第二大岛上,离马杰奥湖西岸有600多米,距西岸的斯特莱萨镇1.5千米,是现存的唯一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湖上庄园,原先是由美丽的岩石构成的荒岛,名为伊索拉·马托勒的第一大岛上过去也建有台地园,后来逐渐荒芜并消失了。
庄园从1632年由卡洛·博罗梅奥第三代伯爵开始营造,直至1671年才由其子第四代伯爵维塔利阿诺完成。
庄园以卡洛·博罗梅奥伯爵之母伊索拉·伊莎贝拉的名字简称命名。
参加设计建造的有建筑师卡洛·封塔纳和水工师莫纳,雕塑及其他装饰由维斯玛拉和西蒙奈塔承担。
布伦海姆庄园又称丘吉尔庄园,位于英国科兹沃兹最东面的一个小镇伍德斯托克镇。
布伦海姆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园林建筑之一,是英伦三岛最大的私人庄园,198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十八世纪初,安妮女王为了表彰马尔伯勒公爵率领英军在布伦海姆击败当时路易十四世所向披靡的“太阳之师”的功勋,把伍德斯托克赏赐给了他。
从此,伍德斯托克由皇家的园林,变成了马尔伯勒公爵的私人领地。
布伦海姆庄园从十八世纪初即开始修建,约翰·范布勒被委任为公爵宅邸的设计师,整个宫殿的建设几乎延续了三十年,占地面积达2100英亩。
我的西方园林史
2
、罗马别墅花园
罗马继承古希腊的传统而着重发展了别墅园( Villa Garden )和宅园这两类, 别墅园的修建在郊外和城内的丘陵地带,包括居住房屋、水渠、水池、草地和 树林。当时的一位官员和著作家的 Pliny 对此曾有过生动的描写:“别墅园林之 所以怡人心神,在于那些爬满常春藤的柱廊和人工栽植的树丛;晶莹的水渠两 岸缀以花坛,上下交相辉映。确实美不胜收。还有柔媚的林荫道、敞露在阳光 下的洁池、华丽的客厅、精制的餐室和卧室 ……. 这些都为人们在中午和晚上提 供了愉快安谧的场所。庞贝( pompei )古城内保存着的许多宅园遗址一般均为 四合庭院的形式,一面是正厅,其余三面环以游廊,在游廊的墙壁上画上树木、 喷泉、花鸟以及远景等的壁画,造成一种扩大空间的感觉。
朗特、艾斯塔、法尔尼斯、迦兆尼
公元十七世纪 法国的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
十七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传入法国。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 的河流湖泊。法国人并没有完全接受台地园的形式,而是把中轴线对称均齐的整齐 式的园林布局手法运用于平地造园 。 法国的园林艺术在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生了成熟的作品﹐对欧洲各 国有很大的影响。它的代表作是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建于1656~1671)和凡尔赛 宫园林﹐创作者是A.勒诺特尔。这时期的园林艺术是古典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所以 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以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 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公元前五百年 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宅园
1、
古希腊的雅典பைடு நூலகம்邦
古希腊由许多奴隶制的城邦国家组成。公元前五百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完 善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的空前繁荣,园林的建设也很兴盛。古 希腊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原为体育竞 技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 渠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到处陈列着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大理石雕像,林荫下设置 坐椅。人们不仅来此观看体育活动,也可以散步、闲谈和游览。政治学家在这里发 表演说,哲学家在这里辩论,为此而修建专用的厅堂,另外还有音乐演奏台以及其 他公共活动设施。但这种颇似与现代“文化休息公园”的公共园林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随着古希腊民主政体的衰亡而逐渐消失。第二类是城市的住宅,四周以柱廊围绕成 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 例如德尔菲圣山( The Mountaiin Sanctuary of Delphi )。
西方园林史结课论文设计
自然式风景园的如画性【摘要】:本文通过对18世纪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中如画园林的介绍与分析,从而准确聚焦18世纪英国园林,跨越时间与空间,解读18世纪英国的如画园林。
【关键词】:自然风景园;如画式;风景画;如画性【正文】:1.如画式的产生在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突出自然美的发展进程中,“如画式”成为一个重要的园林景观概念, 并在18世纪后期由英国传向了欧洲更多国家。
在园林艺术的传播中,“如画式”意味着人们对成熟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一般理解,也表明着同风景画相关的造园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但从历史情况看,它的含义很难一言以蔽之, 应注重它所在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它在实践进程中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对它加以理解。
Picturesque一词源于意大利语Pittoresco,原指意大利一种同雕版绘画相关的绘画技术, 17世纪其与自然景观之间有了密切联系,意味着其更直接地在绘画中模仿和描绘自然。
Picturesque在法国传播时被演化成Pittoresque , 代表风景画技法。
17世纪晚期传到英国,由风景画到景观创造, 并伴随着“远离传统”等含义,成为现在的Picturesque同英国园林追求自然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汉语译为“如画式”,其经历了英国自然风景园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自16世纪末以来,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发展的主流。
经验哲学否定理性思维的至高无上,强调感官体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领域,它反对古典主义的几何数理教条,促进了审美变革中的自然美意识,肯定了人类浪漫情怀在艺术中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新兴资产阶级迅速成长中, 规则式园林艺术成为旧社会形态的体现者。
其在审美体验和生活环境中追求自然美, 逐渐成了时代先进意识的体现。
17世纪的许多英国哲人文豪竭力讴歌自然, 著名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将基督教的理想天国伊甸园描绘成风光旖旎的自然园地,集中体现了对自然美的高度崇尚和向往。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走向18世纪的英国园林艺术逐渐要求摆脱几何教条的束缚,向大自然的自由绚丽开放。
西方园林史论文
唯理至上与“伟大风格”——浅谈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摘要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17世纪下半叶臻于成熟,是法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断创新而达到的巅峰。
她是唯理至上与路易十四“伟大风格”的完美融合,是规则式园林发展的最高峰;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法兰西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她以独特的魅力折服了世人,巍然屹立于世界园林之中。
本文将简要说明法国文艺复兴园林以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沃勒维贡特庄园和凡尔赛宫苑重点论述成熟时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关键词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理性伟大风格当文艺复兴的触角还未延伸至法兰西大地,法国园林还处于寺院或贵族庄园高大的墙垣及壕沟之中,规模狭小、空间封闭、形式简单、植物材料单调。
但用来分隔空间、美化庭院的植物造型艺术已十分流行。
当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浪潮蔓延至整个欧洲,欧洲各国的园林也受到了意大利园林潜移默化的影响。
法国也不例外。
当15世纪的法国人亲眼目睹意大利园林的壮观华美时,不禁感叹:“园中充满了新奇美好的东西,如果有亚当和夏娃,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了。
”这激起了法国人赴意大利学习的热情,崇尚创新精神的法国人汲取意大利园林的精髓,并结合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属于法兰西民族的园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对法国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园要素和手法上。
第一,园中建筑元素的装饰作用收到重视,由建筑师设计的石作代替了过去由园丁制作的木格子小品;第二,园中出现了图案尚比较简洁的模纹花坛;第三,出现了意大利园林中常见的洞府、壁龛。
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意大利园林的成熟,它对法国园林的影响扩展到了园林的布局上:将花园和府邸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是将二者割裂开来。
自16世纪下半叶起,在意大利园林的深刻影响下,并经过法国造园师的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法国园林稳步成长着。
此时,意大利的造园手法已被运用得很娴熟,如何充分体现本民族特有的元素成为法国造园师们探索的方向。
到了16世纪末,出现了一批倡导园林艺术更新的造园先驱,使法国园林逐渐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
东西方园林鉴赏论文1000字一、背景1. 地理: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园林景观。
2. 园林发展:18世纪前,英国发展规则式园林,受他国影响很大——而后发展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达到鼎盛期,影响甚大。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英国规则式园林:汉普顿宫苑、墨尔本庄园、牛津大学植物园(英国最早的植物园)、农萨其宫苑(16世纪英国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宫殿)汉普顿宫苑:都铎王朝时期最重要的宫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英国并无郊外的大型庄园。
分为实用园、游乐园两部分。
密园一端连接的池园是园中现存最古老的庭院。
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是英国规则式风景园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师,两人是墨尔本庄园的设计者。
英国规则式园林特征:(简答&论述)1. 未能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未能反映英国本土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
受他国的影响:①意大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水景、绿色雕刻、植物迷宫、柑橘园捣得运用上。
②法国勒诺特尔的影响——出现追求宏伟壮观的造园倾向。
影响较小。
③荷兰园林的影响——更精巧细致。
2. 英国式的处理手法:①主要体现在局部构图和造园要素上。
结园、花坛、草坪中的园路都是设计重点。
②手法的革新;对花卉装饰的运用。
③园林建筑小品:回廊、园亭、日晷、门柱等。
三、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1.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因:(简答&论述)①哲学思想的转变:出现牛顿宇宙观和洛克经验主义,促使启蒙运动中产生自然主义,为自然式园林奠定了美学基础。
②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古典主义园林遭到抛弃,出现新型资产阶级整治庄园。
③民族主义艺术观:光荣革命后,英国造园家努力摆脱他国影响,寻找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④社会经济的影响:圈地运动导致乡村风貌改观。
因航海造船、修缮房屋缺树,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兴起园艺热潮。
英国自然条件丘陵为主,无法形成古典主义大轴线,气候利于植物生长,而整形式园林养护费用高。
⑤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认为幸福就蕴含在自然框架之中。
论西方园林景观起源
第一章西方园林的起源类型要想明确园林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或以何种形态界定其起始点,这也许是个没有答案的历史问题。
但是,从对人类起源和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索及研究成果中,我们仍能获得许多启发,查找到相关的资料,并从中寻找出早期园林景观起源的线索。
在寻找西方园林的最早形态时,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发现“植物群的园林”,因为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自然的植物群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园林”。
它应该含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哪怕是最接近原始状态的“植物群”,也一定要有经过人的选择、改造的特征,或者人类将自然中美妙的自然景观移植到园林中,并与人的生活产生互动的关系。
本文试图描述最初园林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各种园林形态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主要因素。
西方园林的起源是多元的,就最初的园林景观类型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圣苑:圣苑作为吉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的祭祀圣地,都建有规模宏大的建筑和大面积的树林、水池,成为现代城市公园广场的早期模式。
图卜I古代埃及壁画图卜l中反映着古代埃及人对生活环境的理解:神庙与住宅、农田与水池、花园与果树、祭祀与娱乐。
早期的园林是从培育树木开始的。
在地处沙漠地带又炎热干旱的埃及,人们对生命的渴求和对绿洲的营造世代相传。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先民,都把树木视为对神灵及祖先表达崇敬之情的载体,大片的树木成为圣苑的附属地,古埃及用大量棕榈和埃及榕将圣苑围合封闭,就连用以支撑巨大建筑的柱体也装饰成树木式样(图卜2)。
图卜2古埃及植物形石柱与埃及有所不同的是,两河流域的冲击平原上气候湿热,不乏茂密的丛林,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世代靠树林生活取食,避灾避难。
树林就是人们的庇护所,并且在建造圣苑时也要为守护神种上树木,营造出森严肃穆的气氛。
二、宫苑:(一)底比斯的法老宅院作为西方宫苑的早期代表,古埃及底比斯的法老宅院很有特色。
以高墙围合宅院,以矮墙进行园内分隔,各园多有格栅、棚架、水池、亭廊,布局主要以矩形为主,用地较为紧凑,园内以栏杆树木分隔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理至上与“伟大风格”——浅谈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摘要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17世纪下半叶臻于成熟,是法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不断创新而达到的巅峰。
她是唯理至上与路易十四“伟大风格”的完美融合,是规则式园林发展的最高峰;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法兰西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她以独特的魅力折服了世人,巍然屹立于世界园林之中。
本文将简要说明法国文艺复兴园林以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沃勒维贡特庄园和凡尔赛宫苑重点论述成熟时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关键词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理性伟大风格当文艺复兴的触角还未延伸至法兰西大地,法国园林还处于寺院或贵族庄园高大的墙垣及壕沟之中,规模狭小、空间封闭、形式简单、植物材料单调。
但用来分隔空间、美化庭院的植物造型艺术已十分流行。
当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浪潮蔓延至整个欧洲,欧洲各国的园林也受到了意大利园林潜移默化的影响。
法国也不例外。
当15世纪的法国人亲眼目睹意大利园林的壮观华美时,不禁感叹:“园中充满了新奇美好的东西,如果有亚当和夏娃,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了。
”这激起了法国人赴意大利学习的热情,崇尚创新精神的法国人汲取意大利园林的精髓,并结合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属于法兰西民族的园林。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对法国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园要素和手法上。
第一,园中建筑元素的装饰作用收到重视,由建筑师设计的石作代替了过去由园丁制作的木格子小品;第二,园中出现了图案尚比较简洁的模纹花坛;第三,出现了意大利园林中常见的洞府、壁龛。
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意大利园林的成熟,它对法国园林的影响扩展到了园林的布局上:将花园和府邸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是将二者割裂开来。
自16世纪下半叶起,在意大利园林的深刻影响下,并经过法国造园师的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法国园林稳步成长着。
此时,意大利的造园手法已被运用得很娴熟,如何充分体现本民族特有的元素成为法国造园师们探索的方向。
到了16世纪末,出现了一批倡导园林艺术更新的造园先驱,使法国园林逐渐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
法国园林的古典主义时期大至可分为两个阶段:以克洛德·莫莱和雅克·布瓦索为代表的早期古典主义阶段和17世纪下半叶以安德烈·勒诺特尔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的成熟阶段。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根植于理性主义哲学。
理性主义哲学认为一切科学是一个归纳系统,反映在园林中,就是一切都经过仔细研究和推敲,尽可能避免偶然性景物或出乎意料的效果。
理性主义哲学反映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割据的不满。
他们向往更加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
古典主义的早期阶段带有一些颂扬专制王权的色彩,资产阶级希望由国王统一全国,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而古典主义的成熟阶段更是加重了“王权”的思想,君主被看做是“理性”的化身,一切艺术都要把颂扬君主当做最高任务。
此时资产阶级唯理主义的古典主义已转变成专制君主的宫廷文化的古典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充满了规则、明晰、严谨的理性主义色彩和恢弘雄浑的君王气概。
在法国园林的古典主义时期,理论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它们凝结了法国造园家的智慧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精髓,体现了法国理性主义思想的光辉,彰显了法兰西民族勇于探索、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
即使现在来看,也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早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克洛德·莫莱在其著作《植物与园艺的舞台》中提到花坛的构图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克洛德·莫莱本人开创了刺绣花坛。
这种刺绣花坛用黄杨做花纹,除保留花卉外,还大胆使用彩色页岩和砂子作底衬,装饰效果更为强烈。
刺绣花坛在以后的园林如沃勒维贡特庄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法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种刺绣花坛反映了法国人对自然的态度,他们眼中的植物只是有各种颜色和表质的材料,他们欣赏的不是植物本身之美,而是植物所形成的几何图案之美。
另外,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在花坛构图布局上,克洛德·莫莱主张把花坛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图,并在原来几何式构图的基础上,使之成为更加富有变化、更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追求壮丽与灿烂。
因此,在看似理性、严谨、规整的布局中也有丰富的变化,丝毫不呆板单调。
克洛德·莫莱的儿子安德烈·莫莱开创了“花境”,并在其著作《愉快的花园》中完善了其父对于花园总体布局的设想,更接近路易十四的“伟大风格”:。
此外,他还提出了递减的原则:随着离宫殿的远去,花园中景物的重要性和装饰性应逐渐减弱;花园是建筑和自然的过渡部分。
我认为这实际上是透视原理的应用。
在透视原理上,安德烈·莫莱等古典主义者并不像意大利巴洛克风格那样刻意追求更加深远的透视幻觉,而是寻求视线上景物之间比例的和谐。
这体现了法国人民的创新。
早期古典主义的另一杰出代表人物雅克·布瓦索的著作《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是古典主义最为重要的理论著作。
其之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如同计成的《园冶》之于中国古典园林。
早期法国古典主义造园家的思想为古典主义园林的成熟创造了条件。
安德烈·勒诺特尔汲取前人有关古典主义造园思想,把古典主义的造园原则运用得出神入化,并将古典主义的灵魂——路易十四的“伟大风格”融入到作品中,使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臻于成熟。
勒诺特尔的代表作品沃勒维贡特庄园和凡尔赛宫苑均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成熟时期的杰出代表。
其中,沃勒维贡特庄园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走向成熟的标志。
勒诺特尔善于给王宫“造成羡慕煞人的环境,它的比例推敲得很细致,它的格调无懈可击,它使人觉得伟大君主的气质一直影响到周围的自然物上去了”。
下面我就结合安德烈·勒诺特尔的一些具体作品来论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成熟时期的典型特征。
第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大”,是“伟大风格”体现在园林的规模和尺度上的结果。
从规模上,沃勒维贡特庄园纵横轴有一千米长,凡尔赛宫苑纵轴达到三千米。
配合宏大的规模,园中各要素如道路、台阶、花坛等的尺度也较大,如凡尔赛宫苑中轴上的大台阶宽达50米。
宏大的规模尺度反映了当时君王唯我独尊的气概和浩浩王权思想。
第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又一典型特征是虽大但有节制、有分寸感。
园林突出表现的是它总体布局的丰富与和谐,避免堆砌各种造园要素,使园林最终呈现出洗练明快、典雅庄严。
如凡尔赛宫苑规划面积1600 公顷,现存面积800 多公顷,其中花园l00 公顷,植篱46 公里,植树20 余万株,水面44公顷,其中十字形大运河面积23 公顷,周长5.57 公里,雕像2100 多座,喷泉50座,大小道路20多公里,轴线两侧皇家林荫大道长330米,宽45米[10]。
勒诺特尔在此用少数几个要素,通过尺度或数量的表达以烘托主题,控制园林的巨大尺度空间,形式简洁规整,创造出了特别的景观效果。
第三,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追求宏大壮丽的气派,这是“伟大风格”体现在总体布局上的结果。
府邸和广阔的花园没有树木,显得壮丽宏伟,充分体现出恢弘的王者气概。
府邸在远处苍莽的林园的衬托下舒展、平和、稳重。
第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理性严谨的中轴线也是其典型特征。
府邸是全园的中心和制高点,统率一切,中轴线便自府邸向前通过干道伸向城市,向后穿过花园伸进林园。
这条轴线构成了全园的中枢,园路、花园、树林、水壕沟等都绕其展开,形成一个整体。
然而与意大利园林不同的是,这贯穿府邸、花园,并一直延伸至林园的中轴线不是单纯的几何轴线,而是艺术中心,宽阔而富有装饰,最华丽的花坛、喷泉、雕塑等集中在中轴线上。
除此之外,还有数条次要轴线和横轴采用完全对称;一般小路和小径以及外围的林园则不讲求对称,只要对中轴保持均衡和适当的尺度即可。
整个园林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的几何格网中,将绝对集中的王权以理性规则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在沃勒维贡特庄园中,府邸位于北部,坐北朝南;建筑基座略微抬高,四周环以水壕沟,围以石栏杆,是法国传统造园手法的延续。
府邸的出入口位于府邸北面,入口有一椭圆形广场,从广场向外辐射出数条林荫大道。
花园位于府邸南部,由北向南逐渐延伸。
从府邸上可清晰地看到绵长的中轴线伸向远方。
这让我自然地想到了安德烈·莫莱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花园总体布局的设想:宫殿须建造在突出的位置上。
首先在宫殿前以2-3排行道树构成壮观的林荫大道,出入口是宽阔的的半圆形或方形广场,然后在宫殿后面布置刺绣花坛,一边在宫中欣赏到花坛的全貌。
由此可见,安德烈·勒诺特尔的成功是建立在前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
庄园的数条横向轴线中,第一段花园结束处的一条东西向的小水渠是第一条重要横轴,第二段花园结束处的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运河是第二条重要横轴。
以大运河作为全园主轴之一的做法是勒诺特尔的独创,后成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最典型的水景要素。
再如凡尔赛宫苑中,台地上的宫殿成为全园的制高点,从宫殿向西望去是壮观的中轴线,轴线两侧是林园,边缘高大的树木整齐统一,整个轴线不但有长度和宽度,而且有高度,形成了立体化的中轴线。
这一中轴线表现了太阳神阿波罗从其诞生到驾车巡游天穹的全过程,其艺术主题是歌颂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的[13]。
可见,轴线既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形象图解,同时也是一条跌宕起伏的景观线[14]。
第五,法国园林是建筑化的园林,P100第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花园的布局上遵循了安德烈·莫莱的递减原则。
府邸是全园的主体,其近处的花坛最为重要,装饰得最细致,越远则重要性和装饰性就逐渐减弱,直到最远处的林园,以自然野趣为主,几乎完全没有装饰。
如在沃勒维贡特庄园中,花园被分为三大段落,第一段以围绕府邸的刺绣花坛为主,人工性和装饰性极强。
花园的中心是一对刺绣花坛,红色砂石衬托着黄杨纹样,图案清晰,色彩对比强烈;角隅处点缀着紫衫造型及各种瓶饰。
要说的是,这种对植物的巧妙运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不多见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大多追求其自然意趣,而不会像法国园林将其修剪成各种图案。
因为法国人崇尚理性主义的美学观念,自然的不经过人为加工的东西是不美的,因此植物必须修剪成几何形式,统一到整体构图中。
花园的第二段以草坪花坛结合水景,重点是喷泉和水镜面等水景,装饰性减弱;第三段以树林草地为主,点缀喷泉和雕塑,充满自然野趣。
至于花坛的构成,前面已经提到过,丰富的变化统一于规则的几何构图中。
花园是建筑化的,不仅表现在花园的平面构成以及花坛、水池等要素的的几何图形上,而且表现在植物材料的修剪整形上。
反映了古典主义美学的核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变化的统一。
第七,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常运用台地造成地形的变化。
与意大利台地园不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地势较为平坦,台地非常宽,几层高差不会给游人带来太强烈的印象。
相对于广袤的面积,可基本看作是平面布局;而意大利台地园在陡坡上,有几层狭窄的台地组成,有些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