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与康复护理
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施治与康复护理慢性肝炎是指肝脏长期受到病原体、药物、酒精等因素的侵害,导致炎症持续存在的一种肝病。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慢性肝炎主要由湿邪、毒邪和气滞血淤等因素引起,具有明显的辨证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炎,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调节肝功能,并促进康复。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合理的康复护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医辨证施治1. 湿热内蕴型湿邪蕴结于肝经,常见临床表现为上腹胀满,大便稀软黄色或带有粘液,舌苔厚腻等。
中医治疗这种类型的慢性肝炎应以清利湿热为主要目标。
常用方剂如龙胆泄火汤和五味龙胆汤等,可清利湿热,改善肝脏功能。
2. 气滞血淤型气滞血淤型慢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胸闷、乳房胀痛、舌质紫暗等。
中医治疗应以疏肝解郁,活血化淤为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柴胡加芍药汤和逍遥散等,可以舒缓肝脏压力,促进气机畅通。
3. 肝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慢性肝炎多见于长期的疾病过程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后,表现为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舌红少津等。
中医治疗应以益肝养阴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和大枣泡参饮等方剂。
这些药物具有滋养肝肾阴精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二、康复护理1. 合理饮食保健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非常重要。
首先,要避免食用辛辣、过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和煎炸食品等。
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鱼、禽肉和豆制品等。
此外,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E 等抗氧化剂也有助于肝脏的康复。
2. 注意休息和锻炼慢性肝炎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安排。
适当的休息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减轻肝脏的负担。
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调节体内气血流通。
3. 心理疏导与自我调节慢性肝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压力和沮丧。
因此,在康复期间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和疏导。
可以通过音乐疗法、冥想和呼吸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并改善情绪状态。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12 忽视扶正 .
中医学认为 “ 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 , 正气存
星篓承气汤化裁。笔者认为痰热腑实者 , 其本亏虚之体 , 又有结 聚之实 , 通腑 泻下必耗津伤气 , 故多为暂用之法 , 不宜久服 , 以免
伤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 。
内, 邪不可干” 慢性病毒性肝炎 的主要矛盾是正气虚为主, 。 治疗
2 1 肝胆 湿热 .
主症 : 恶心厌 油、 纳呆 、 腹胀 、 大便黏臭不爽、
小 便 黄赤 短 涩 , 见胁 痛 、 热 、 滑 数 、 苔 黄 腻 。若 湿热 蕴 久 或 低 脉 舌 化火 , 可 见 口臭 口苦 、 角 口燥 、 则 唇 心烦 难 寐 、 大便 秘 结 、 便 灼 小 热 、 胁 灼 痛 、 数 大 、 苔 黄腻 而起 芒 刺 。治 法 : 利 肝 胆湿 右 脉 舌 清 热 。 方 : 陈 3 g 蒲 公 英 2g 白茅 根 3 g赤 芍 1g丹 皮 1g 处 茵 0, 0, 0, 0, 0, 车前 子 2 g郁 金 lg 六 一 散 1 g藿 香 1g 0, O, 5, 0。
康 复 作 用 , 为针 灸 可 以活 血通 络 。 临 床 证 明 , 灸 、 认 经 针 中药 以及
2 2 肝 胃不和 .
主症 : 胸胁胀满或窜痛 、 嗳气呃逆 、 灼心吞酸、
纳 呆 脘胀 或疼 痛 , 或恶 心 呕 吐 、 苔 白 、 弦 。 法 : 肝 和 胃 。 舌 脉 治 平 处
完 谷 不 化 、 呆 口淡 , 子 经 期不 准 、 纳 女 头晕 乏力 、 弦缓 、 质 淡 脉 舌 或 暗 红 、 薄 白。 法 : 脾 疏 肝 。 方 : 柴 胡 1 g党 参 2g 白 苔 治 健 处 醋 0, 0,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一、疾病诊断慢性乙肝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侵入血分,内伏于肝,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病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不洁(节)、思虑劳欲过度有关。
本病病程较久,缠绵难愈。
常见胁痛、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目黄、尿黄等症状,部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
病程超过6个月,症状持续和肝功能异常者,即为本病。
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湿热蕴结证证候:身目黄染,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口干苦或口臭,脘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胁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组方:茵陈15~30g,栀子10~15g,制大黄6~15g (后下),滑石15~30g,石菖蒲15g,黄芩12g,车前草15g,射干9g,连翘9g,藿香10g。
中成药:乙肝清热解毒胶囊、肝泰舒胶囊、龙胆泻肝丸、茵胆平肝胶囊、鸡骨草胶囊、叶下珠胶囊、鸡骨草肝炎颗粒、茵栀黄颗粒、垂盆草颗粒等、双虎清肝颗粒等。
2、肝郁气滞证证候:两胁胀痛,善太息,得嗳气稍舒,胸闷腹胀,情志易激惹,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方:陈皮10g,柴胡12g,川芎15g,香附12g,枳壳12g,白芍15g,甘草6~9g,苏梗9g,丹参15g。
中成药:柴胡舒肝丸、逍遥丸、舒肝丸、丹芩逍遥合剂等。
3、肝郁脾虚证证候: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嗳气,口淡乏味,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逍遥散加减。
组方: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薄荷6g(后下),甘草6g,生姜3~6g。
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论文
探讨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摘要】慢性肝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从属中医“胁痛”、“黄疸”、“虚劳”以及“郁证”等疾病的范畴。
以下本文简单介绍了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并对该疾病的中医治疗进行探讨。
【关键词】慢性肝炎;中医治疗;发病原因【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98-011 引言根据古代的中医理论研究,慢性肝炎具有的临床表现及症状均从属中医“胁痛”、“黄疸”、“虚劳”以及“郁证”等疾病的范畴。
古今中外,多数学者均在深入研究慢性肝炎的病理及病原学,而我国传统中药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还处于初步探究的阶段,因此,在古代医学的各种类型上并无慢性肝炎的病名[1]。
慢性肝炎包括慢性的迁延性肝炎与慢性的活动性肝炎两种类型,是由于体内湿热的停留时间过长、情绪郁闷而造成正气虚弱、邪气入侵,最终导致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气血淤积等。
2 慢性肝炎的发病因素2.1 长期卧病及气血、肝血淤积首先体内的肝气淤积而使肝气无法畅通,体内的机能运行不畅,造成体内的毒素难以正常排出,进而引起气血淤积、肝血受阻。
其次,这种疾病的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症状多变等,少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显著,通常表现为全身乏力、饮食不畅、腹痛、腹胀等症状。
第三,病患经常感到肝脏部位疼痛,肝脏肿大,用手轻轻按压便疼痛剧烈,特别是当病患出现疲劳时,以上的病症均会加剧。
对此,根据上述的描述得知,慢性肝炎的发病原因就是体内的正气虚弱、邪毒滞留所致。
2.2 过度操劳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过度操劳,将使体内的正气逐渐衰退。
加上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最终造成体内的残留毒素无法彻底排出。
湿气受阻、脾气虚弱等均是慢性肝炎发作的重要病因,对此,健脾利湿则是治疗慢性肝炎的首要选择。
利用茯苓、党参、大枣以及陈皮等药材一同煎熬服用,有助于恢复脾气、健脾。
而金钱草、黄芩、黄连及茵陈等则是清热利湿的首选药物。
患者长期卧病,机体的各脏器均有所损伤、肝肾阴虚等,因此,在给予中药治疗同时,应结合病患的病情,适当添加养阴柔肝、滋补肝肾等中药。
慢性肝炎的治疗
(1)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能传递特异性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剂量为2~4mg每周2次,注射于上臂内侧或腹股沟淋巴结远侧 皮下,3~6个月为1疗程。
第 20 页
(2)特异性转录因子能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剂量为每次2~ 4单位,每周2~3次,注射部位同上。
第 21 页
(3)普通转移因子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剂量及注射部位与特异性转移因子相同。
第 4页
3.抗病毒药物治疗
第 5页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 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 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可使约1/3患者 血清HBVDNA阴转,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DNA聚合 酶活力下降,HCVRNA转阴,但停药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标又逆 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 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 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第 12 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中医中药治疗
第 13 页
(1)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原则为去邪、补虚及调理阴阳气血。 湿热未尽者可参照急性肝炎治疗;肝郁脾虚者宜疏肝健脾,用 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用一贯煎加减;脾肾阳 虚者宜补脾肾,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等;气阴两虚者宜气 阴两补,用人参养荣汤加减;气滞血瘀者宜调气养血,活血化 瘀,用鳖甲煎丸加减。
第 30 页
(4)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药物:胰高糖素(1mg)及普 通胰岛素(10U)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
第 31 页
(5)其他:肝泰乐、维丙胺、肝必复等可酌情选用。
慢性肝炎的偏方
慢性肝炎的偏方慢性肝炎这种疾病主要是以慢性乙肝最为常见,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生活中吃了一些不好的油或者不健康的食物,导致体内的肝脏无法正常的排出毒素影响的。
面对慢性肝炎这种疾病,患者可以在生活中采用一些民间偏方去治疗它,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控制慢性肝炎的恶化,对于治疗的效果是有帮助的。
★偏方一【组成】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田基黄各30克,太子参、茯苓、黄芪各18克,白芍、女贞子各15克,糯稻根须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消症、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偏方二【组成】北柴胡9~15克,炒黄芩、炒川楝子各9~12克,制半夏10~12克,草红花9~12克,白蒺藜9~12克,皂角刺32.6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或黄草)9~10克,焦四仙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9~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白天与睡前各服1次。
【功用】疏肝健脾,调和气血。
【主治】长期右胁(或两胁)隐痛、脘闷腹胀、食思缺乏、胁下痞块(肝脾肿大)、倦怠乏力、小便发黄、大便欠爽或溏软、舌质红或有瘀斑,舌苔白或黄,脉弦或弦滑或兼数等症状者,均可使用。
可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胆道感染等疾病出现上述症状者★偏方三【组成】北沙参、白芍、川续断、菟丝子、女贞子各15克,五味子、首乌、黄精、当归各12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慢性、迁延性肝炎,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肝肾阴虚者。
证见腰腿酸软无力、劳累则肝区痛、睡眠多梦、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有时盗汗,舌净无苔,或舌质稍红,脉沉细弦。
对于慢性肝炎这种疾病,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采用文章介绍的治疗方法去治疗它,但是不能够只依靠偏方去治疗慢性肝炎,因为无法完全的治愈它,所以患者在生活中海应该要多去医院接受检查才可以更好的摆脱慢性肝炎的影响。
中医医案——慢性肝炎(三)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用四逆散治愈胁痛六例病案一:徐某,男,37岁。
初诊:1975年3月6日。
主诉及病史:1965年患急性肝炎,经治未能痊愈,逐渐转成慢性肝炎。
诊查:右胁常痛,口苦,咽喉干燥而不欲饮水,尿黄,头昏痛,失眠,神疲肢倦,少气,食少不香,大便溏,舌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投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味。
处方:柴胡三钱枳实三钱白芍五钱甘草三钱党参五钱焦白术五钱云苓五钱青陈皮各三钱山楂五钱六神曲三钱谷麦芽各五钱丹参五钱元胡索三钱川楝子三钱连服药12剂,右胁痛止,诸症全除,食增神旺。
病案二:刘某,男,48岁。
初诊:1974年9月23日。
主诉及病史:患慢性肝炎,右胁时痛,脘腹胀满,腹中有包块时聚时散,不思食,大便不畅,寐少梦多。
诊查:舌苔薄白微黄,脉象左弦右弱。
处方:柴胡三钱枳实三钱白芍五钱甘草三钱党参五钱焦白术三钱云苓五钱陈皮五钱青皮三钱丹参一两山楂一两六神曲三钱谷麦芽各五钱二诊:服上方药5剂,胃脘胀减,知饥食香,腹中包块很少出现,寐安梦少。
但右胁仍痛,守上方加重白芍为一两。
三诊:再服上方药6剂,右胁痛减,脉弦见退;腹胀,行走时则消而静坐时则作。
守上方加大腹皮三钱。
四诊:再服上方药7剂,腹胀大减,夜卧有时右上腹隆起气包作响,揉按则消。
昨起稍有感冒,微恶风寒,守上方加防风三钱,生黄芪五钱。
五诊:再服上方药7剂,胁痛渐除,腹胀渐消,未再发生包块,仍守上方加减以善后。
病案三:杨某,男,36岁。
初诊:1963年3月16日。
主诉及病史:患慢性肝炎,右胁时痛,劳累后尤甚,头晕神疲肢倦,纳差,食少,泛酸,脘腹时胀,大便时结时溏,小便如浓茶。
诊查:舌根苔黄腻,脉细弱。
治法:投以四逆散合异功散加味。
处方:柴胡三钱枳实一钱半白芍三钱甘草三钱党参三钱焦白术三钱赤茯苓三钱麦芽五钱甘露消毒丹一两(布包入煎)连服药6剂,脘腹胀减,食欲渐振,惟胁痛依然。
中医医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滋肾生肝饮与一贯煎合方加味治疗乙型肝炎合并经闭病案:周某,女,34岁,2014年10月29日。
主诉:乙肝病史10年,闭经半年。
病史:患乙型病毒性肝炎10年,曾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与保肝药。
肝功能时好时坏。
后经中药治疗,更医数人亦无明显效果,近半年月经闭止。
经妇科用黄体酮等药物治疗,月经仍未来潮。
初诊:体瘦颧红右肋隐痛腰膝酸软无力。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失眠多梦劳累后加重。
平时眼目干涩。
舌嫩红舌体瘦,脉沉细。
化验单肝功:ALT84IU/L;二对半: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HBV-DNA定量≤105。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中医诊断:肝肾阴虚,肝郁络伤。
辨证审机:肝病日久,肝阴暗耗,肾阴亦伤,肝络失荣,滞而不畅。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补肾,和营通络。
方药:滋肾生肝饮与一贯煎合方加味生地20克枸杞子15克牡丹皮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北沙参20克泽泻10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麦冬15克广郁金10克泽兰15克茜草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
七剂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二诊:2014年11月5日。
患者服药七剂,无明显好转与不适感觉。
唯觉服药后腹胀,纳食不佳,体瘦颧红,舌嫩红体瘦少苔,脉沉弦细。
肝肾阴虚未复,络脉滞而未畅,胃纳脾运馁而未健。
治法:柔肝滋肾,益胃运脾,和营通络。
原方减茯苓、泽泻、牡丹皮,加佛手、谷芽、鸡内金。
生地20克枸杞子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当归15克北沙参20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麦冬15克广郁金10克泽兰15克茜草10克佛手15克谷芽20克鸡内金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
七剂每日一剂,煎两次,早晚温服。
三诊:2014年11月12日。
患者服药七剂后感觉右肋隐痛消失,腰酸腿软亦有明显改善,腹胀减轻,较以前有食欲。
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与调养
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与调养发布时间:2021-08-23T07:46:17.85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7月7期作者:蒋光清[导读] 乙肝相关性肾病、肝性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等,要想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控制好肝病。
广安市前锋区观塘中心卫生院 6385501、什么是慢性肝炎?该疾病就是因为各种病因导致的,病程最少维持半年及以上的肝脏坏死及炎症,例如,服用肝毒性药物、感染肝炎病毒、长时间饮酒等。
临床上会有相应的症状、体征,患者肝生化检查产生异常,也可以是没有显著的症状,只有肝组织炎症及坏死。
病程具有持续进行性或是波动性的特点,若是不合理的治疗,一些患者就会发展成肝硬化。
从临床表现角度来说,如果是轻度和中度:早期疾病的典型症状并不明显,没有特异性,还具有波动性间歇性,也有可能多年没有疾病的症状。
大多数患者会感到胃部不适以及易疲劳,但是没有引起重视,以为是胃病;临床上常见隐匿性肝硬化患者,在产生肝硬化前,并未感到显著的不适,也未实施常规体检,让病情不断加重,逐渐发展成肝硬化;少数患者会产生腹胀、恶心、黄疸的症状,然而结合症状,无法有效的判断出疾病的严重度。
如果是慢性肝炎重度和慢性重度肝炎:患者的尿色呈现出进行性加深,皮肤巩膜黄染不断加深,食欲不断下降,就代表着病情加重,应谨慎重型肝炎。
该疾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乙肝相关性肾病、肝性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等,要想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控制好肝病。
2、慢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辩证治疗。
该疾病一般是因为病毒导致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所以,治疗也比较复杂,不能只是单一的扶正或是解毒,应该依据舌脉诸症,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该疾病的病理本质就是淤、湿、毒、虚,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划分成三大证型实施治疗。
第一,气阴不足淤毒型。
常见的症状是头昏、手足心热、两肋隐隐作痛、双目干涩、疲乏、脉细弱,治疗主要是益气养阴、化瘀解毒。
第二,气血阻滞淤毒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ZHONG YI ZHONG YAO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而致脾肾阳虚;或湿热蓄积日久,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涉及中医证毒(HBV)感染引起,以肝脏炎症入血入络,出现气滞血瘀或瘀血阻型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评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
络,最终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价,结果显示出现频次居于前8位中医古籍中无“肝炎”病名,但根阴阳失调。
湿、热、毒、瘀、痰等的证型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应属中病理产物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可互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医的“疫毒”、“黄疸”、“胁为因果,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和迁延胆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
其痛”等病证范畴。
不愈。
中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两种证型在一、病因病机二、常见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位列主要的证乙肝病毒为疫毒之邪,首犯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在病因病机型,且二者也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肤,入于血分,深藏于肝。
肝为五和临床症状基础上,根据1991年最常见相兼证型。
脏之一,五脏藏精气而不泻,若邪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三、辨证施治伏于肝,则难自净,是以难治。
乙会天津会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鉴于慢肝病毒发于外则表现为湿热,湿热标准(试行)》,慢性迁延性肝炎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以肝胆湿热和疫毒之邪内侵,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分为五个证型:肝郁脾虚两种证型为主要证型,我失调,气机郁滞,横逆犯脾;脾失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们提出以“清热利湿”、“疏肝实健运,易生痰湿,湿邪再困脾土,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
脾”为主线,再根据不同证型的兼呈脾虚肝旺之象;久病累及于肾,有学者对国内外近40年来有关中挟症候,虚实轻重,适当加减,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李芹(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主任医师) 钟琳(医师)53. All Rights Reserved.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辨湿热轻重、辨三焦部位,灵活脾……。
治慢性肝炎有奇方
治慢性肝炎有奇方一、治慢性肝炎有奇方乙肝患者被称为“乙等公民”。
这是由于传染性强而主流医学治疗束手无策而引起的,人们往往淡肝色变。
祖国医学把肝炎归于肝著症。
因邪热湿浊淤积于肝,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久成疫毒而为慢性传染性肝炎。
我早年的师傅是一民间草药郎中。
专冶肝炎,方圆闻名。
曾追随他一年多,别无所学,只传得一方,治肝炎效如桴鼓。
才知浪费一年时间也不算虚此行。
许多所谓中医师承的陋习就是不学无术。
抱一秘方终守一生不轻传,我不愿做这种啃方族。
现把药方帖上来,供有缘人参考。
也算是发扬光大中医添一砖瓦。
方如下:玄参20克、川贝30克、麦芽30克、郁金15克、枫斗30克、余甘子10克、桑堪20克、青叶胆15克、功劳木15克、蛇胆3个阴干,金盏菊8克上药共研磨成粉,做成药丸如梧桐果大,一日三丸。
3、5月必良效。
不再复发。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枫斗“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成书于一千多年前的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将枫斗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枫斗“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
枫斗生长于悬崖峭壁之阴处,古人常悬索崖壁或射箭采集。
枫斗常年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作为养生极品,自古以来深受皇宫贵族的青睐。
《中国药学大词典》称枫斗“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说他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中药名称】余甘子【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油柑子【来源】《中国药典》--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
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中药名称】青叶胆【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的干燥全草。
秋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晾干。
8大中成药治慢性肝炎
家庭医药 2016.0650·传统医学用药之道慢性肝炎病情复杂、病程绵长,常常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终使人体正气亏损,气血失调,肝肾不足。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肝炎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肝组织损伤和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所致。
相比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无疑更有针对性,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比中药汤剂煎煮起来相对复杂和费时,中成药服用方便更受欢迎。
中成药因参合组方机理精准,与慢性肝炎病证病机契合,辨证用药后往往都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并且,中成药还不受说明书上所列单一病证的限制,而这也正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肝中成药主要有8种,建议患者辨证选用。
1.肝苏颗粒:为棕黄色颗粒,味微苦,有降酶、保肝、退黄、健脾等主要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治疗,能起到降低转氨酶、黄疸指数的作用。
一般建议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小儿则需酌量减少。
2.双虎清肝颗粒(冲剂):气香,味微苦,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等功效。
临床上,双虎清肝颗粒主要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差、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黏滞不爽或臭秽,或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可以抑制乙肝病毒DNA 的复制,具有明显的降转氨酶的作用,在较短时间内能使转氨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不易反跳;还能促使乙肝病毒标志阴转,抗体阳转。
本品需开水冲服。
每次1~2袋,每日2次,或遵医嘱。
3.健肝乐颗粒(冲剂):微苦,具有养血护肝、解毒止痛等功效,有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以及改善各类肝炎临床症状的作用。
该药主要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开水冲服,每次15克,每日2次,12岁以下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4.鸡骨草胶囊:方含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牛至、鸡骨草、白芍、大枣、栀子、茵陈、枸杞子等中药,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的功效。
名中医治慢性肝炎十八个秘方
名中医治慢性肝炎十八个秘方治慢性肝炎秘方(18首)44.1二甲调肝汤【来源】何炎燊,《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组成】炒山甲15克,鳖甲24克,三七6克,丹参15克,茵陈、田基黄各30克,太子参、茯苓、黄芪各18克,白芍、女贞子各15克,糯稻根须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消症、活血、清热、益气、养阴。
【方解】此方经长期临床实践、多次修订而成,乃“奇之不去则偶之”,所谓复方是也。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多是迁延日久,病机错综复杂,既有邪毒深入血络,久郁成症之实证,又兼见肝阴暗耗、脾气受损之虚证,故用药宜各方照顾。
且久病虚羸,不耐猛峻之剂,过寒过温,偏攻偏补,皆足致变。
本方取山甲、鳖甲血肉有情之品,入肝络以通其瘀滞,以缓消其症;三七、丹参活血而不伤正,以通其瘀滞;茵陈、田基黄善能清肝搜邪,且清而不克,此六者所以治其实也。
益脾气选用太子参、茯苓之甘平,以济黄芪之温;养肝阴选用白芍、女贞之中和,而避归、地之柔腻;又用糯稻根须,既是稼稻养脾之品,又“得水土之气最全,能清阴分燔灼之热”者(语见《叶案存真》),参与其间,此六者所以护其虚也。
本方特点是性质和平,利于久服,无不良副作用。
以此为基础,随证加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颇有实效。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加减】内热盛、口苦便秘者,去黄芪,加虎杖、栀子各12克;里湿盛、便溏、腹满痛者,去女贞子,加苍术9克,厚朴6克;胁痛隐隐,痞闷不舒者,加柴胡12克,郁金9克;胁痛阵发,如刺如锥者,加川楝子、元胡各9克;气分偏虚、面黄、倦怠、短气,纳差者,加白术12克,怀山药24克;阴分偏虚,口干、舌燥、虚烦火升者,加玉竹24克,麦冬12克;有腹水者,茯苓增至30克(用皮肉各半),加车前子15克,砂仁6克,茅根30克。
【疗效】临床屡用,颇具效验。
44.2燮枢汤【来源】焦树德,《中医杂志》(4)1984年【组成】北柴胡9~15克,炒黄芩、炒川楝子各9~12克,制半夏10~12克,草红花9~12克,白蒺藜9~12克,皂角刺32.6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或黄草)9~10克,焦四仙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9~15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138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黄衍周重庆市开县中医院(405400)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多发传染性疾病,本文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对肝脾两虚、湿热瘀毒型从调养肝脾、清化湿热瘀毒法进行辨证用药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理念。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疗法;调养肝脾;清化湿热瘀毒TC MTr eat m ent f or C hr oni c H epat i t i s BH uang Y anzhou TC M H os pi t al of K ai xi an,C hongqi ng,405400A bs t r act:C hr oni c hepat i t i sB i s a m ul t i pl e i nf ect i ous di s ease i n cl i ni c.In t hi s pas s age,w e appl y di agnos i s and pres cri pt i ont herapy f r om t he i m pr ovem ent of l i ver and s pl een and el i m i nat i on of s t agnant bl ood and poi s on accor di ng t o basi c t heor y of T C M and cl i ni cal exper i ence,w hi ch pr ovi de a new t r eat m ent concept.K ey w or ds:V i r al hepat i t i s B;T C M t r eat m ent;Im pr ove l i ver and s pl een;El i m i nat e s t agnant bl ood and poi s on m et hod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有广泛的流行性、传染性,且有大量的病毒携带者,是发病的潜在对象,并与肝硬化、肝癌有密切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病治疗
参、 生地 各 1g 孺 莶草 3 g 甘 草 5 。② 5, 0, g
肝 肾阴虚、 水湿 内停证 : 症见腹胀 、 下肢水 肿、 小便短 少 不 利 、 口干 不 思 饮 、 五心 烦 热、 失眠少寐 、 舌红 无苔、 脉沉 细。治宜滋 阴利水 、 清热消肿 、 方用猪苓汤加减 : 猪苓 1g泽 泻 2 g 茯 苓 3 g 滑 石 3 g 阿 胶 5, 0, 0, 0, 1 g 烊化 ) 车前 草 3 g菌 陈 1 g旱 莲草 0( , 0, 5,
22 0 山东 临 朐 县 中 医 院 6 60 关键 词 慢 性 乙型 肝 炎 中 医 药 疗 法
根 据 19 9 1年 中 国 中医 药 学 会 内科 肝
病专业 委 员会 天 津会 议 《 毒 性 肝 炎 中 病
医辨证标 准》 , … 结合慢 乙肝 的临床 证候
特点 , 分型论治如下 。 湿 热蕴 结型 : 乙肝 活动期 由于湿热 慢 羁留, 余毒难 清 , 气耗 伤 , 虚 为本 , 正 正 邪 毒 为标 。根 据临 床湿热 孰轻 孰重 比例可 分 以下 2型 : ①热 毒炽 盛 ( 重于湿 ) : 热 证 低热 、 目俱 黄、 身 恶心厌 油 、 口干 口苦 、 心
示 我 国 1 9岁 人 群 乙肝 表 面 抗 原 携 带 —5
主 。常用茵 陈蒿 汤合 柴胡解毒汤加减 : 柴
胡 9 , 芪 9 , 陈 1 g 栀 子 1 g 大 黄 g黄 g茵 5, 2,
9 , 茯 苓 3 g 草 河 车 1 g 白 花 蛇 舌 草 g土 0, 0,
大 , 中医瘾积 、 属 血臌范 畴。症 见朱砂掌 , 蜘蛛痣 , 面色晦暗 , 牙龈 出血 , 舌质紫 暗或 有瘀点 、 斑 等 血瘀 征象 。此 因病 久 邪 瘀
祖传治疗慢性肝炎的秘方
祖传治疗慢性肝炎的秘方1、祖传治疗慢性肝炎的秘方:荞面:1两黑矾:5钱辣椒面:5分红枣10个去核并烧糊金不换墨1钱,最主要的是金不换墨一定要买真的,还有黑矾一定要在老中医指导下买。
其实这副药看是简单,(那是70年前,民风淳朴,没有造假)但现在造假太多,比较难配!做法:将以上药物研成细面,炼蜜为丸,(把蜂蜜煮熟,用蜂蜜把以上药物活成药丸)药丸如绿豆大小即可,每天早中晚三次服用,白开水服用,每次吃十几粒!如果患者眼珠发黄了,此药无效!此药方希望为广大有需要的众生解除病苦,但不可以用于牟利。
否则因果很严重!切记!服用此药禁忌吃生,冷,硬的东西,禁忌海鲜,或杀生活物!这个药方是按疗程的,不是保健品,呵呵!不可以长期服用!是药三分毒!按着我家药谱上事例记载,一般2-3个疗程就可痊愈!最后提醒您一下,买药最好到正规百年老字号比如同仁堂等大药房去买!有两味药:黑矾,金不换墨最好像医院的老中医咨询一下!!!!!!切记!!!一般的乙肝黄疸患者,日常可常用茵陈泡茶喝,味苦而凉,清热退黄,长期坚持可见效。
另外像槟榔、肉桂、山楂、桔梗这些平时炖汤凉拌或做小零食吃都可,对肝炎乃至肝腹水患者均有益处。
2、治疗妇女不孕症的药方:暖宫丸坤草(坤草就是益母草):2两祁艾炭(祁艾炭就是药房的艾炭。
):1两半酒芍:2两当归:5钱川羌活:2钱半香附:2钱半广木香:2钱半附神(附神就是一种中药,还有一种叫茯神木的中药,千万别弄混了!他们不是一回事!!!):2钱半做法:将以上药品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参考我第一个药方做法),每丸约3钱重。
早中晚各一丸。
用黄酒服用。
如无黄酒白开水也可以。
说明:此方专治疗妇女不孕症,对于输卵管闭塞(不通),月经不调引起的不孕症有特效。
对于由男方生理原因或女方生理原因(生理缺陷)等,则没有效果!在服药的前3天,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现象,这是正常反应,等服用一周后,会逐渐适应。
如果仍然出现上述症状,药可停止服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日永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
山于病毒的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化感染,致成慢性乙型肝炎(CHB)。
LI前西医尚未能找到理想药物,疗效没有突破进展。
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各地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本文用中医理论,根据其发病特点,认为本病病因病机是湿热为患,湿阻脾运;湿热相搏,耗伤肝气、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脾运再损,常见肝郁脾虚之候,外病及肾,脾肾阳虚。
经研究,本病证型基本归纳为湿热、脾虚、肝郁、阴虚、血瘀五个证型,对指导治疗本病有较好参考意义。
证型本质研究认为,各证型的变化与现代医学化验检查有相关性。
治法上,本病表现岀脾肾不足,湿热内蕴,故确立“健脾、补肾、清余邪”之法。
健脾重在实脾,用健脾化湿与运脾消导;补肾重在温补肾阳,注意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余邪”包括湿热、血瘀,清湿热不宜过于寒凉,活血祛瘀不宜过于破败。
用此法,基本方用茵陈四苓散加黃罠、桑寄生、仙灵脾、半枝莲(或苦味叶下珠)、白背叶根、丹参、山楂子等,治疗e-抗原阳性95例乙型肝炎患者,半年至一年,疗效较好,且有33例e-抗原转阴,转阴率34・75%o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
全世界慢性HBV 感染者约有3亿,其中大部分在亚洲地区。
我国人群中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o而慢性乙型肝炎(CHB)迁延不愈,乂可发展为肝硬变甚至肝细胞癌。
显然,积极治疗HBV感染,阻抑其向肝硬变和肝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颇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导致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的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众多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如其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I , CDs, CD>, CDt/CDs比值下降,IL-2 (白介素-2)下降,sIL-2R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升高等,且HBVDNA ( + )者较HBVDNA (-)者变化更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乙型肝炎
病因 病机 辨证特点
辨证分型 治疗原则
病因
湿热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 “湿热相搏,……民当病瘅”。明确指出 湿热为黄疸的病因。
疫毒说:《沈氏尊生·诸病源流》说:“有 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 人最急,蔓延亦烈。”又如《诸病源候 论·急黄候》指出“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 发黄。
或茵陈术附汤
中草药有效成分
甘草甜素:减轻症状、抗炎和降低转氨酶 山豆根提取物:降低血清ALT,抑制HBV-DNA 猪苓多糖:促进肝细胞再生 苦参素:对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冬虫夏草多糖
单味中草药
抗病毒:山豆根、虎杖、大黄、贯众、黄芩、蚤休等 恢复肝功能:鸡骨草、垂盆草、水飞蓟、龙胆草、虎杖等 利胆退黄:茵陈、黄芩、大黄、栀子、青蒿、金钱草等 改善蛋白代谢:人参、黄芪、当归、灵芝、冬虫夏草等。 抗肝纤维化:丹参、桃仁、防己、三七、鳖甲、莪术等。 抗突变:蚤休、山慈姑、半支莲、莪术、苦参、夏枯草等 调节免疫:仙灵脾、巴戟天、黄芪、白术、首乌等。
谢谢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出自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这份离 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是:“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 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 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意思就 是:我们好聚好散吧
或许,当一段不知疲倦的旅途结束,只有站在终点的人,才会 感觉到累,其实我一直都明白,能一直和一人做伴,实属不易。
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 “如果我用
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恐怕你早已 离去!” 这句话,适合任何关系 ! 凡事换个角度,假如你是我,未必 能有我大度。
男人是条狼, 选对了保护你, 选错了折磨你!
女人是条蛇,选对了缠着你, 选错了毒死你!
朋友是条路, 选对了帮着你, 选错了绕死你!
真诚的人,走着走着,就走进 了心里。虚伪的人,走着走着,就 淡出了视线。
茫茫人海,有多少人能风雨邂逅?尘缘万千,有多少人能相 依相伴?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守候,不是所有的情缘都能拥有, 事不出,不不知谁近是谁远所。人有不品的,不爱知谁浓,谁淡都! 能携手同行,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写下完 美的结局…… 利不尽,不知谁聚谁散。人不穷,不知谁冷谁暖!
水不试,不知哪深哪浅,人不交,不知谁好谁坏!
瘀血阻络证 脾肾阳虚证 正虚邪恋证
治疗原则
扶正: 条理气血阴阳,肝脾肾功能。
驱邪: 1.清热解毒 2.疏肝理气 3.活血化瘀,软坚化核。
具体方法: 1.辨证论治 2.中草药有效成分 3.单味中草药
辨证论治
湿热中阻——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肝郁脾虚——疏肝健脾——逍遥散+六君子汤 肝肾阴虚——滋肾柔肝——一贯煎 瘀血阻络——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脾肾阳虚——健脾温肾——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
辨乏力
湿热乏力 身体困重,困倦乏力。
脾阳虚衰乏力 四肢不温,肌萎困乏。
肝肾阴虚乏力 腰酸乏力,足跟疼痛,甚则眩晕欲仆。
辨胁痛
湿热胁痛以胀痛为主,时而掣痛,动之加重。 气滞胁痛以窜痛为主,痛无定时,时痛时止。 郁热胁痛以闷痛为主,有灼热感。 血瘀胁痛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触之坚硬。 气虚胁痛以坠痛为主,托举舒适,久立加重。 血虚胁痛以隐痛为主,劳累加重,卧床减轻。
慢乙肝 活动期
肝胆湿热 疫毒蕴结
病机
慢乙肝相 对稳定期
湿阻阳遏 肝郁脾虚
肝肾阴虚 瘀血阻络
肝硬化
肝脾肾阴阳 气血俱虚 痰瘀水互 结而鼓胀
血臌(肝癌)
辨证特点
辨黄疸 辨乏力
辨胁痛 辨腹胀
辨黄疸
阳黄:黄色鲜明如桔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 血虚发黄疸:黄色萎淡 瘀血黄疸:色黄夹赤缕红斑 肾虚黄疸:色黄兼青,甚至黎黑为“女劳疸” 瘟毒黄疸:则色败肌血丑。
辨腹胀
湿困腹胀: 不分早晚,不分空腹与饭后,常呈持续性闷胀
食积腹胀: 多在饭后加重,矢气恶臭,吐泻则减。
气滞腹胀: 时轻时重,生气加重,嗳气或矢气则轻,叩之如鼓
脾虚腹胀 多在午后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则减轻。
火衰腹胀 多在下腹,遇冷加重,暖肝郁脾虚证 肝肾阴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