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广药10预医更新整理版)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广药10预医更新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1、事业(cause)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其运行应由国家提供经费补助的社会公共事务。

卫生事业:是国家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60—-10%,65---7%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需求的一门学科。

一、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1.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人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2.卫生服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3.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二、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而福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制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我国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三、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道路的内容:1.方向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本质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3.方针即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4.体制即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四版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四版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四版重点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卫生系统运营管理和卫生政策制定的学科。

第四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卫生系统组织与管理:卫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才能确保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强调了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卫生政策与规划:卫生政策和规划是卫生事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四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介绍了卫生政策的制定过程、决策原则和实施方法,以及卫生规划的编制和评估方法。

同时,也强调了卫生政策与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3. 卫生服务质量与安全: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

第四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探讨了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卫生服务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措施。

同时,还介绍了卫生服务质量改进和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案例。

4. 卫生经济与财务管理:卫生经济和财务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四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介绍了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卫生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探讨了卫生经济与财务管理在卫生政策制定和卫生系统运营中的应用。

5. 卫生信息管理与技术应用: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在卫生事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介绍了卫生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同时,还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等方面。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四版的重点是卫生系统组织与管理、卫生政策与规划、卫生服务质量与安全、卫生经济与财务管理以及卫生信息管理与技术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提高卫生事业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进卫生服务的质量。

最新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最新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卫生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简称,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的学科。

4、卫生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指导性的问题2)研究政府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的主要职能和这些子系统的管理3)研究卫生事业各职能领域带有共性的问题5、卫生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确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专家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数量特征来表现社会卫生事物关系和事物发展的研究。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验研究法(单项实验研究和综合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

第二章:中国卫生事业概述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危害。

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3)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初步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

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卫生事业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管理理论、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律、卫生规划、卫生统计学等。

下面是对《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卫生管理理论卫生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理论,包括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思想和方法等。

其中,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卫生管理的目标、原则、任务和职能等;管理思想包括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全过程管理等;管理方法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

二、卫生政策卫生政策主要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管理和干预措施。

卫生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原则、策略和政府的职能等。

其中,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公平和公正、保障人民健康等;卫生政策的政府职能主要包括卫生监管、卫生投资和卫生资源配置等。

三、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卫生成本与效益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资源的经济性、卫生服务的市场化、卫生成本与效益的评估等。

其中,卫生资源的经济性主要包括卫生资源的稀缺性、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卫生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等;卫生服务的市场化主要包括卫生服务的价格、收费方式和市场竞争等;卫生成本与效益的评估主要包括成本分析、效益评价和经济评估等。

四、卫生法律卫生法律主要研究卫生事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卫生法律的核心内容包括卫生法律制度、卫生法规和卫生法律责任等。

其中,卫生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卫生法律的组织体系、法律规范的制度和卫生法律的体系等;卫生法规主要包括卫生法律的法规层级、法律责任的内容和卫生法律的适用范围等;卫生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卫生违法责任、卫生事故责任和卫生侵权责任等。

五、卫生规划卫生规划主要研究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人卫第六版 卫生事业管理学 部分重点 自己总结 昆医

人卫第六版 卫生事业管理学 部分重点 自己总结 昆医

1.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特点:①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③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④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基本观念:①以人为本的观念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③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④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2.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对应关系、交换关系、影响关系。

约束机制的四方面:权利约束、利益、责任、社会心理约束。

管理方法分类:①按原理分: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社会心理学方法②按方法使用的普遍程度:一般管理方法和具体~。

③按方法的定量化程度: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

3.管理科学的特点:①管理科学的核心就是寻求决策的科学化。

②注重定量分析,认为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③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4.管理的基本职能:①计划于决策。

②组织与人员配备。

③控制与协调。

④激励与领导。

5.健康组织体系:广义,包括健康管理体系、健康提供体系、以及其他一切与健康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即健康行政、健康服务和健康第三方组织。

狭义,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6.我国行政层级划分:中央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市设区)、地区专置(省的派出机构)--县、自治州、县级市--乡(镇)7.政府职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负有的职责和多发挥的功能。

8.卫生部内部机构的15个职能司局:办公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策法规司、卫生应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农村卫生管理司、卫生监督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医政司、疾病预防控制局、科技教育司、国际合作司、保健局、直属机关党委、离休干部局。

9.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特点:①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特点:从原来的市、区及街道三个医疗层级转化为了社区服务为主的体系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层级。

最新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最新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重点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3.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对象: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政策、资源、组织、系统、行政和绩效,这些构成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要素。

内容:①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②卫生组织体系③卫生政策④卫生行政管理⑤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4.卫生事业的特点①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③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④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5.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①优化卫生政策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③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④提升卫生系统功能6.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①以农村为重点②预防为主③中西医并重④依靠科技与教育⑤动员全社会参与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服务第三章卫生管理常用研究方法1.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2.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

它主要依赖于研究这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管经验判断,相应的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摄像进行验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变的观念。

3.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①观察法②访谈法③专题小组讨论④选题小组讨论⑤文献分析⑥德尔菲法新进展:①swot分析②利益相关者分析法③政策研究情景分析④循证政策分析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1.卫生组织体系:是指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期末重点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期末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期末重点第一章绪论卫生系统的具体功能剖析:【简答、填空】●提供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既包括医疗服务,也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控等内容。

●提供医疗保障:卫生系统提供医疗保障的功能涵盖筹资、建立资金池、提供和购买服务三个方面。

●资源筹措: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可用性卫生资金总额。

确定卫生总费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短时间内社会发展目标。

●管理:在卫生系统功能定位中,管理占据着特殊地位,不仅直接作用于其他3个功能,也对所有结果起到了直接或间接作用。

卫生事业的概念:【名解】卫生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地从事的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落脚点是“社会公益事业”,而福利性只体现在“一定福利政策”这个层面。

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三件法宝:【填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名解】卫生事业管理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卫生事业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本书中所探讨的卫生事业管理,主要偏重于中观层面的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卫生保健学引入中国。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名解】卫生工作方针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是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四大方针基本内容:【简答】1、面向工农兵面向工农兵明确了卫生工作的方向和服务对象问题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3、团结中西医团结中西医是指把中西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团结起来,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4、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是指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行动起来向疾病作斗争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简答】1、以农村为重点农村卫生工作是中国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的第一个重点2、预防为主预防保健是中国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的第二个重点3、中西医并重振兴中医药中国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的第三个重点4、依靠科技与教育依靠科技与教育是卫生工作的基本策略之一5、动员全社会参与动员全社会参与是卫生工作的又一项基本策略,它是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方针的发展和完善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国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卫生工作的核心卫生发展战略的概念:【名解】卫生发展战略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对关于卫生事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卫生事业管理学 重点手动整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 重点手动整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卫生事业一、概念: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二、性质:1. 是社会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服务成本需要得到合理补偿2. 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社会、市场也应该并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三、特点: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四、地位和作用:是健康的保证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建设发展相辅相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一、概念卫生事业管理(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最佳卫生服务提供给全体居民,而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1. 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研究方法:体现了多学科交叉与结合2. 过程计划:卫生事业管理的首要职能和卫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等。

组织:包括卫生组织体系、开展组织活动控制:卫生与健康的发展需要进行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3. 客体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相关人员卫生系统活动:服务提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制度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社会卫生措施: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划、卫生行为4. 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方式三、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成就: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挑战:人民健康需求发生变化(老龄化、健康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疾病谱变化)要求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新技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出卫生应急管理更高要求国际环境和全球卫生带来的挑战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学定义: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及简答题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及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卫生事业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卫生事业具一定公益性质;目的是增进社会成员健康。

二、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 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发挥作用。

四、卫生事业管理1、概念: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将最佳卫生服务提供给全体居民,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3、卫生事业管理的客体:①卫生组织体系;②卫生系统活动;③社会卫生措施4、五、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1、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卫生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与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2、学科特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强,是一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直至相交叉的应用型学科。

3、相关学科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公共政策学财务管理学4、管理的本质:协调第三章卫生规划一、卫生规划,是一种按卫生事业的客观规律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速度和规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事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二、区域卫生规划1、概念: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卫生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简称,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的学科。

4、卫生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指导性的问题2)研究政府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的主要职能和这些子系统的管理3)研究卫生事业各职能领域带有共性的问题5、卫生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确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专家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数量特征来表现社会卫生事物关系和事物发展的研究。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验研究法(单项实验研究和综合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

第二章:中国卫生事业概述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危害。

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3)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初步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

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初对居民实施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卫生保健,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环节。

卫生人力资源:指在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在职职工,以及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等在农村工作的医疗卫生工作者。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指对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进行控制的过程。

(书上没有相关定义,只有卫生服务质量)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的为保障社会公众的健康,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机构团体以及个人有组织的向社会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等公共服务的行为和措施一案三制:“一案”是指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三制”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基本框架。

卫生应急管理:是包括对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整个卫生应急工作的计划、组织、领导、实施和评价等活动的总称卫生组织体系:是指由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卫生规划、卫生立法等形式,已恢复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组织群构成的组织。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超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超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超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卫生事业一、卫生事业的概念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2.卫生行业是指卫生服务机构的总称,包括与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直接相关的组织机构(医院、CDC),也包括与医疗保健服务存在间接关联的组织机构(医学研究机构)二、卫生事业的性质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1、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2、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三、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设计卫生制度和政策并管理、提供资源上的帮助)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四、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一、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一)、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具体由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本不断进入卫生服务领域在政府与企业之外,以各种非盈利组织为主要形式的卫生服务组织成为重要部分。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过程1、计划2、组织3、控制(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三)、卫生事业管理的客体1、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机构及其相关机构;卫生人员及其相关人员2、卫生系统活动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3、社会卫生措施卫生筹资、卫生支付、卫生组织、卫生规制、卫生行为(四)、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1、卫生人力资源管理2、卫生信息管理3、药品管理4、中医药管理5、医学教育和科技管理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三、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20世纪50年代的四大原则: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20世纪80-90年代初的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城乡兼顾、中西药结合3、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四、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6.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二)、卫生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1.人民健康需求发生变化,对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并发挥其功能提出新要求人口老龄化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多样化和层次化)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对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公共卫生体系仍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仍为问题焦点,促发体制改革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仍任重道远药品供应体系尚需优化3.突发事件频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仍不完善第三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一、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第一篇:卫生事业管理重点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P12、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P33、我囯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正: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成员参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P54、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组织体系。

3)卫生政策。

4)卫生行政管理。

5)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P95、定性研究的特点(哪些情况适用于定性研究):1)主要回答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帮助对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

2)产生新想法的工具,形成假设,为问卷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

3)关注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

4)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

P465、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德尔菲法P476、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卫生管理研究主题的确定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卫生管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因素的多样性,卫生管理研究中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卫生管理研究既要研究总体、也要研究个案,研究结果的实践和时代意义,研究必须探究事实真相。

P647、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

P698、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卫生部,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行政机构改革内容:职能转变、机构转变、管理方式转变、移交、委托部分职能、管理方式从计划、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手段。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做法:建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赋予群众性卫生组织越来越多的权利。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题库含答案(终极完全版)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题库含答案(终极完全版)

ACDBB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A. 组织的技术问题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A. 广、快、真、准B. 广、快、真、精C. 广、快、精、准D. 广、真、精、准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A. 标准需求B.表达需求C. 相对需求D.认识到的需求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B. 人群生物学基础C. 人群社会学基础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 适宜度评价B. 恰当性评价C. 进度评价D. 结果评价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A. 一级医疗事故B. 二级医疗事故C. 三级医疗事故D. 四级医疗事故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D.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A. 财B. 人C. 时间D. 信息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A. 年每千人住院天数B. 两周患病率C. 每千人口医生数D. 每千人两周就诊次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A. 三级医疗事故B. 四级医疗事故C. 一级医疗事故D. 二级医疗事故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A. 固定成本B. 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 直接成本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A. 家庭调查B. 社区调查C. 社区诊断D. 居民患病调查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A. 低水平广覆盖B.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C. 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D. 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A. 系统原理B. 整分合原理C. 封闭与开放原理D. 弹性原理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A. 卫生筹资水平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C. 国家财政投入D. 卫生发展水平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A. 随机实验研究B. 自然实验研究C. 现况调查D. 抽查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行政决策机关B. 行政执行机关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 大众传媒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26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为建立与维持公共秩序、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为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们健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的综合,包括制定卫生政策、筹集和分配资源、建立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卫生保障制度、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协调社会各方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卫生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简称,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卫生事业管理实践的学科。

4、卫生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指导性的问题2)研究政府在公共卫生事务中的主要职能和这些子系统的管理3)研究卫生事业各职能领域带有共性的问题5、卫生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是关于事物性质的研究,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判断,确定被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

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有专家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观察法(参与式和非参与式)、访谈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等。

定量研究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到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数量特征来表现社会卫生事物关系和事物发展的研究。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实验研究法(单项实验研究和综合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法。

第二章:中国卫生事业概述1、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危害。

2)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3)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初步健全了卫生服务体系。

4)重视中医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1)第一章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健康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 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 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卫生方针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基本矛盾:1.国际范围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我国落后经济状况的矛盾;2.城乡矛盾3.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矛盾;4.工农群众人数众多与自身资源缺的矛盾。

5.问题的复杂性与智力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6.卫生事业管理者的社会目标与自身利益的矛盾。

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概述: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指卫生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

卫生行政组织的含义:卫生行政组织是在卫生工作方面行使国家政权的公务机关,它执行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对卫生事业进行管理,在公务人员的集体意识支配下,经由职权、职责分配构成的具有层级与分工结构的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由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旗)卫生局构成其他健康相关的行政组织:中医药管理组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组织爱国卫生运动组织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组织劳动个社会保障组织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设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医学科研机构药品生产、检验机构城市卫生机构我国大城市卫生网一般分三级,即市、区及街道三级;在一般中小城市分两级,即市和街道两级。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事业管理学重点卫⽣事业管理(6⽉18⽇15W周四上午9:00-11:00,2204)⼀、名词解释1.卫⽣事业:泛指为增进⼈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民健康为⽬的,对卫⽣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法的⼀种发展,采⽤匿名⽅式通过⼏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然后将他们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再反馈给各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

如此反复,意见逐渐趋于⼀致。

4.临床路径:⾸先按病种、病情进⾏分类,然后对每⼀类制定规范的诊疗⽅案,形成规范的医疗路径。

5.卫⽣规划:是⼀个过程,在这⼀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群的卫⽣服务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种最有效的⽅式去满⾜这些健康需要的过程。

6.区域卫⽣规划:是在⼀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结构、地理环境、卫⽣与疾病状况、不同⼈群需求等多⽅⾯因素,来确定区域卫⽣发展⽅向、发展模式与发展⽬标,合理配置卫⽣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机构,使卫⽣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的整体发展。

7.卫⽣筹资:是指为各项卫⽣活动筹资所⽤资⾦,以及合理配置和利⽤这些资⾦。

8.卫⽣⽀付:是指卫⽣市场在交易过程中资⾦从⼀⽅转移⾄另⼀⽅的过程。

9.按项⽬付费:属后付费的传统形式,其特点是医院收⼊与提供的服务项⽬数量直接相关,即总费⽤=∑(服务项⽬费×项⽬价格)。

10.总额预付:属于预付制,由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供⽅协商,确定供⽅⼀年的年度总预算额,医疗保险机构在⽀付供⽅费⽤时,依此作为最⾼限额,相当于对供⽅设⽴了⼀个封顶线。

11.按⼈头付费:属于预付制,该⽀付⽅式以注册的个⼈为⽀付单元,固定⽀付⼀定时间内(⽐如1年内)的所有服务费⽤。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基本知识1.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具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2.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有高度复杂性)3.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政策,是制定各项具体的卫生政策的依据和原则,是指导领域、部门工作的全局性政策。

P5 20世纪50年代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4.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由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P69 卫生组织体系还可以从层级和职能设置的层面进行不同的划分5.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由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旗?)卫生局构成。

盟和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两级行政区,盟为市级,旗为县级。

6.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设置按照服务职能,目前卫生服务组织主要包括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等机构7.卫生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通常是指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政府部门建立的组织。

相对于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以外的由各种非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自发组建的非政权性质的社会团体,如学会、协会。

学会由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学术性团体(代表中华医学会)。

协会由卫生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产业性经济团体(代表中国医院协会)8.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和阶层,我国构筑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1)基本医疗保险2)补充医疗保障制度3)商业性医疗保险4)医疗救助5)农村医疗保障9.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1)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3)商业保险模式4)储蓄医疗保险模式5)拓展的其他保险模式(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10.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原则1)协调发展的理念2)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系统的理念4)目标和过程的理念11.卫生服务规划工作过程中规划的步骤1)背景分析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利用2)拟订目标3)修正目标分析环境、分析资源、SWOT分析4)制定战略5)实施战略各部门协作关系、完成规划活动的人员、经费支持、时间进度6)监测评估12.卫生服务规划的评价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2)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13.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巷,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事业管理(6月18日15W周四上午9:00-11:00,2204)一、名词解释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发展,采用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然后将他们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再反馈给各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

如此反复,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4.临床路径:首先按病种、病情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形成规范的医疗路径。

5.卫生规划: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的过程。

6.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7.卫生筹资:是指为各项卫生活动筹资所用资金,以及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金。

8.卫生支付:是指卫生市场在交易过程中资金从一方转移至另一方的过程。

9.按项目付费:属后付费的传统形式,其特点是医院收入与提供的服务项目数量直接相关,即总费用=∑(服务项目费×项目价格)。

10.总额预付:属于预付制,由政府或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供方协商,确定供方一年的年度总预算额,医疗保险机构在支付供方费用时,依此作为最高限额,相当于对供方设立了一个封顶线。

11.按人头付费:属于预付制,该支付方式以注册的个人为支付单元,固定支付一定时间内(比如1年内)的所有服务费用。

12.按病种付费:是以某个疾病治疗方法的主操作为基础根据事先确定的临床治疗方案,将特定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额包干,支付方据此支付,结余归医院,超支不补。

13.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4.卫生服务营销: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和需要,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15.卫生人力资源:又称卫生人力,是指在各类卫生机构中从事和提供卫生服务相关工作额一切人员,主要指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也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支持人员。

16.卫生人力绩效考核: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17.反应性:是指卫生系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合理期望的程度,这个期望并非是对医疗结果的期望,而是指病人在享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对非医疗结果的各种期望。

18.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

19.卫生系统绩效:指在给定的卫生资源下,一个国家的卫生系统对于自己有责任承担的卫生系统三个总目标的实现程度。

20.可及性:是用来测量某人群获得其所需要的卫生服务的程度。

21.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22.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基本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2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对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

24.全科医疗: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人性化的服务,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是医疗保健系统的基础。

25.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一种最基本的、普遍的服务,是由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26.卫生部门改革:促进国家卫生政策、规划和实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

分析法:通过政治的(p)经济的(e)社会的(s)技术的(t)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二、单选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从建国以来一直以预防为主。

P82.定性资料研究方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PEST分析法、情景分析法、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综合指数、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3.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为优势,W为劣势,O为机会,T为威胁,其中S、W为内部因素,O、T为外部因素。

P524.卫生规划的原则:目标原则和过程原则、协调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原则。

5.卫生规划步骤: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

背景分析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提供和卫生服务利用。

6.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组成(主要是老年人口比例)、医疗质量、预防保健、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行为心理因素。

7.影响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因素: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健康状况、供给状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8.监测或评价的主要内容:适合程度评价、足够程度评价、进度评价、效率评价、效果评价、影响评价。

(具体判断哪个指标是哪个评价)见P71-729.卫生组织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如卫生部、卫生厅;卫生服务组织:如医院、诊所、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卫生科研机构;卫生第三方组织,如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国际卫生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0.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可划分为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城市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区域医院组成的两级卫生服务网络。

农村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是以县级卫生服务组织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P88-89 图5-3与图5-411.卫生筹资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包括改善健康水平,筹资的风险保护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卫生筹资的中间目标包括卫生公平性、风险保护、质量和效率、费用控制及可持续性。

12.卫生公平性包括垂直公平性和水平公平性。

在筹资方面,垂直公平性是指支付能力越高的人其支付水平越高,水平公平性是指具有相同支付能力的人支付相同的医疗卫生费用。

在服务利用方面,垂直公平性是指具有较高卫生保健需要的人能够获得较高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公平性是指具有同等卫生保健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13.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财政能力、政府治理模式、管理能力。

14.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筹资渠道为三类,即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政府卫生支出指各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补助、卫生和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实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等各项事业的经费。

社会卫生支出指政府支出外的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医疗保障支出、商业健康保险费、社会办医支出、社会捐赠援助、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在接受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现金支付,包括享受多种医疗保险制度的居民就医时自付的费用。

15.卫生筹资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保险、自费支付和社区筹资。

16.供方支付方式的三个核心要素:支付单元、支付标准和结算的时间点。

17.对卫生机构的支付方式有分项预算、按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的预付制(DRGs-PPS)、按绩效付费等。

18.医疗服务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控制费用、强化管理、转换机制、实现多赢。

19.卫生服务质量三个层次:结构(基础质量,即硬件结构)、过程(环节质量,即具体步骤与经过)、结果(终末质量,即卫生服务对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20.全面质量管理特点:三全一多,即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和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21.PDCA循环法: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22.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管理模式,客户需求导向管理模式,供求互动导向管理模式,整体质量管理模式P136-14023.卫生服务质量缺陷:1)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存在差异2)管理人员确定的质量标准与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之间存在差异3)管理人员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4)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机构在营销活动中宣传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5)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或实际经历的质量与顾客期望的质量不同。

(了解原因)P145-14624.社会营销管理过程的步骤:分析社会营销环境;调查和选择目标人群;设计社会营销战略;计划社会营销组合方案;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估社会营销活动。

P154图9-125.社会营销的组合包括七要素:产品、价格、地点或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又称7P营销组合。

26.卫生人力资源特点: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开发过程的连续性、知识密集性。

27.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可根据其管理过程分为九个具体环节:工作分析,人员规划,人员的获取、甄选与聘任,激励,绩效管理,薪酬组合与福利安排,人员培训与开发及组织学习,员工关系与人事争议处理,生涯管理与接任者计划。

其中最核心的是获取、激励、绩效管理与开发。

28.预测卫生人力需求量的方法:卫生需要法;卫生需求法;服务目标法;卫生人力/人口比值法;标准工时法;工作任务分析法。

29.卫生系统的绩效目标:促进健康(首要目标)、增强反应性以及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30.传统的健康状况衡量指标: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预期寿命等为代表的生命统计指标,以及以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及残疾率等为主的反映人群发病、患病、感染、残疾情况的疾病统计指标。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减寿人年数——PYLL,亦称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寿命年)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是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健康期望寿命——亦称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