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金属件、铸造件PT(渗透)着色探伤流程

金属件、铸造件PT(渗透)探伤流程一、PT探伤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①.预清洗(罐体颜色为黄色);②.施加渗透剂(罐体颜色为红色);③.去除多余的渗透剂(罐体颜色为黄色);④.自然干燥;⑤.施加显像剂(罐体颜色为蓝色);⑥.观察并进行评定。
二、渗透检测操作方法1、表面准备和预清洗:先采用洗涤剂水溶液(洗涤剂水溶液温度要求70℃左右)清洗除被检区表面的油污、污垢等(若被检区表面生锈,须打磨清除),晾10分钟后,再用清洗剂(罐体颜色为黄色)去除被检区表面残留洗涤剂等干扰渗透的杂物。
2、喷涂渗透剂(罐体颜色为红色):对被检区表面喷涂渗透剂,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被检表面湿润状态。
3、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低于10℃时,渗透时间应不少于25分钟。
4、去除多余的渗透剂:用干净抹布将被检区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擦掉,再将少许清洗剂(罐体颜色为黄色)喷在抹布上沿着一个方向擦试,不得往复擦试。
5、干燥:被检区表面不得大于50℃,应采取自然干燥方法,并必须彻底干燥。
6、喷涂显像剂(罐体颜色为蓝色):6.1先手握显像剂罐体(罐体颜色为蓝色)摇动,以保持显像剂处于悬浮状态,然后再喷涂在整个被检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薄膜。
6.2喷涂显像剂时,喷嘴应距被检表面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形成夹角30~40°为宜。
6.3显像时间一般不少于8min。
7、观察判定探伤结果:7.1观察显示应在喷涂显像剂后8~20分钟内进行。
如果自然光线不足,可用不小于300瓦的白炽灯近距离照在被检部位进行观察。
7.2辨认细小显示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观察。
必要时应重新进行处理和渗透检测。
8、后清洗工件检测完毕后应进行后清洗,以去除对工件有害的殘留物。
三、PT探伤显示的分类和记录1、小于0.5mm显示不计,除确认显示迹痕是由外界因素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以外,其它任何大于或等于0.5mm的显示迹痕均应作为缺陷处理。
CZ06-06 着色法渗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

ZJ/CZ 06-06 版号/修改状态1/0着色法渗透检测安全操作规程ZJ/CZ 06-061、范围本操作规程规定了着色法渗透检测实施过程中防火、防中毒等操作安全要点。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采用着色渗透法检测焊缝及零部件时的安全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操作规程。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操作规程。
JB/T 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 4109-2005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ZJ/GC 04-06 《承压设备渗透检测及质量分级工艺规程》ZJ/GC 09-05 《管道及常压储罐焊接接头渗透检测工艺规程》3、工作程序3.1 技术人员在编制渗透检测工艺时,在满足检测要求的条件下优先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着色渗透剂配方。
3.2 实施着色法渗透检测人员应为经过培训的PT持证Ⅱ级人员。
实施检测时,应遵循渗透检测工艺卡和相应的通用工艺规程(ZJ/GC04,ZJ/GC09)的规定。
3.3对大批量受检零部件或大面积受检部件进行预清洗时,尽量不采用有机溶剂,可采用洗涤剂或其他擦拭方法。
3.4 用溶剂清洗和施加着色渗透液尽量不采用喷涂,可分别采用蘸液擦涂和刷涂、浇涂等方法。
3.5 检测场地应通风良好,禁止吸烟和动火。
3.6渗透检测实施完毕后,应将受检件擦拭干净。
检测过程中擦拭渗透剂用后的纸、布应收集一起连同用完的渗透剂喷罐,由专人负责作填埋处理。
4、记录ZJ/JL 111 着色渗透检测擦拭废纸废布和废罐处理记录编制:审核:批准:2006-07-18发布2006-07-26实施。
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背景着色探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其通过观察被检测物表面被涂敷上着色探伤剂后的颜色变化,从而检查物体的表面缺陷。
着色探伤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检测物体的表面缺陷,而且可以区分缺陷类型和程度。
但是,着色探伤剂的使用也存在相关风险,包括安全和环境风险。
因此,必须在使用和操纵着色探伤剂时遵循特定规程和操作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规程:1. 储存着色探伤剂必须在干燥、温暖的房间中储存,并避免接触空气、水或其他液体。
在储存时必须注意防潮,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维持着色探伤剂的质量。
2. 传递在传递着色探伤剂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着色探伤剂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振动或震动,以免对着色探伤剂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传递着色探伤剂时必须将它们放在密封容器中,以避免泄漏或污染着色探伤剂应该根据国家规定和地方环保规定正确处理或丢弃。
使用着色探伤剂后产生的废物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将污染物泄漏到环境中。
4. 使用在使用着色探伤剂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则:•必须使用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服或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只能在安全操作区域使用并只能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使用•必须避免将着色探伤剂溅入眼睛或口中5.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着色探伤剂不应在火源附近使用,以避免着色探伤剂的燃烧或爆炸•如着色探伤剂被吞食,必须立即就医保养规程正确的保养着色探伤剂是必要的,以下是保养规程:1. 盘存着色探伤剂应以确保其储存在湿度和温度适中的区域,以免造成品质损失。
在盘存时应避免着色探伤剂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
在使用着色探伤剂时,必须使用均匀的着色探伤剂厚度,避免出现着色探伤剂团块。
需要避免使用含钠的着色探伤剂,以防止产生内部腐蚀。
3. 清理在使用着色探伤剂后必须对设施进行清理,以防止污染。
4. 实验室检查需要从每批生产中抽样检测,并进行实验室测试。
这些测试应涵盖各个方面,包括着色探伤剂的性能、理化类和微生物转化。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一、概述
渗透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表面缺陷的检测。
为了保证渗透探伤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和遵守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二、操作规程
1. 工作前的准备
在进行渗透探伤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探伤液,并确保其密封良好,避免
渗漏。
- 准备好清洁表面的工具和材料,确保待检测表面干净、无污染。
- 确认使用的设备和仪器处于良好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验和
维护。
2. 操作过程
- 清洁表面:先用清洁剂清洗被检测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
以保证探伤液的渗透和表面缺陷的显现。
- 涂覆探伤液:将探伤液均匀地涂覆在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以确保探伤液能够渗透到表面缺陷中。
- 清洗表面:将多余的探伤液擦拭干净,避免产生误判。
- 施加显色剂:将显色剂均匀地涂布在表面上,使渗透液在表面缺陷处显现出颜色变化。
- 观察和记录:对显现的缺陷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缺陷的大小、形状、位置等。
3. 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探伤液和清洗剂。
-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外部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 对于高毒性或易燃的探伤液,操作人员要格外小心使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以上就是关于渗透探伤操作规程的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以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着色渗透探伤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使用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二、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探伤剂: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着色渗透探伤剂,如水溶性、可清洗型或高温型等。
2. 准备表面:确保被检测表面干净、无油污、无涂层等,以提高探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工具:准备好喷雾器、刷子、布料、洗涤剂、水源等工具和设备。
三、涂覆渗透剂1. 清洗表面: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被检测表面,去除杂质和污垢,确保表面干净。
2. 涂覆渗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确保整个表面都被涂覆到。
四、渗透时间1. 等待时间:根据渗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渗透剂充分渗透到被检测材料中的裂纹和缺陷中。
2. 渗透时间: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渗透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1小时不等。
五、渗透剂的清除1. 温水清洗:使用温水冲洗被检测表面,将多余的渗透剂冲洗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2. 除去残留:使用布料或刷子,除去表面上残留的渗透剂,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六、施加显像剂1. 涂覆显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显像剂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形成可见的反应。
2. 等待时间:根据显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显像剂充分反应和显像。
七、观察和评估1. 观察反应:使用裸眼或辅助工具,观察被检测表面上的反应情况,如颜色变化或暗斑等。
2. 评估缺陷:根据反应情况,判断并评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情况,确定是否合格。
八、记录和报告1. 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反应和评估结果记录下来,包括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等信息。
2. 编写报告: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写探伤报告,包括被检测材料的信息、探测方法和结果等,以供后续分析和处理。
着色渗透探伤检验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检验规程(ISO9001-2015/IATF16949)1.0目的:1.1本规范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阀门表面的着色渗透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1.2本规范可用于产品的工序检验和最终检验。
2.0引用标准ASTME165ASMEB16.34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0探伤人员:应符合API6A和JB4730-2005中4.3条有关规定,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II或III资格。
4.0一般要求4.1取样(APISpec6A产品)4.1.1在最终热处理和机加工后,完工零件的所有润湿表面和所有密封面以液体渗透法检验。
4.1.2每件完工零件的所有接近的表面均应检查。
4.2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a、预清洗;b、施加渗透液;c、清洗多余的渗透液;d、施加显像剂;e、观察及评定显示迹痕。
4.3渗透检测剂(1)种类: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2)渗透剂的质量控制a、在每一批新的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作为样品保存起来,作为参照基准。
贮存温度为15~50,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b、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低温处保存。
c、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进行校验。
d、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做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e、各种渗透剂对比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报废。
(3)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对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
4.4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应符合JB4730-2005中12.3.3的要求。
4.5表面准备(1)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2)被检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值为12.5μm。
但对不能打磨的工件可适当放宽。
(3)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四周向外扩展25mm。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着色渗透探伤剂易燃、有毒,因此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
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探伤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远离火源。
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并不是边操作边饮食。
2 实施探伤前、必须用镀铬试块检验探伤剂的灵敏度,检验探伤剂是否失效。
3 探伤面积及其25mm范围内邻近区域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影响渗透剂渗入的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
4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加渗透剂。
5 渗透剂应均匀的喷洒于探测面,探测面的温度在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
6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
7 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使用前应充分摇晃,喷洒距离一般为300~400mm,喷洒角度为30deg;~40deg;。
显像时间不应小于7min。
8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
1000Lx。
9 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污水酒精混合液体的密封容器中保存。
渗透探伤作业规范

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s渗透探伤作业规范编制:日期:2019年02 月 20 日审核:日期:2019年02 月 25 日批准: 日期:2019年 03月 01 日受控状态:分发号:2019年 03月 01 日发布 2019年03 月 02 日实施渗透探伤作业规范页次Page 1 of 21一般要求:1.1凡工艺中要求有着色探伤的部位,应采用着色探伤。
1.2渗透探伤用溶液2渗透探伤的基本操作程序2.1前处理探伤前,应对受检查面及附近30mm范围进行清理,不得有污垢、锈焊渣、氧化皮及等。
当受检表面妨碍显示时,应打磨或抛光处理。
2.2预清洗喷渗透剂之前,需清洗受检表面,如用布干擦,再用“清洗剂”将受检表面洗干净,然后烘干或晾干。
2.3渗透在经过前处理(清洗)的受检部位,均匀地喷涂渗透剂,喷咀距受检表面宜在30mm以上,压力大时,至少应在50mm以上。
渗透剂必须湿润全部受检表面,使其保持不干状态15分钟左右,若为探测细小的缺陷、可将工件预热到40℃-50℃,然后进行渗透。
2.4清洗在施加的渗透剂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先用布擦去多余的渗透剂红色痕迹,然后用适量的清洗剂清洗(注意不要把缺陷里面的渗透剂洗掉)再用干净的布擦干。
2.5显像清洗后,在受检表面均匀地喷涂一层薄薄的显像剂,厚度为0、5-0、7mm,保持15分钟后进行观察。
2.6检查用肉眼观察,当受检表面有缺陷时,即可在白色的显像剂上显示红色痕迹图像,(注意确定此痕迹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如无法确定,则应进行复检或对该部份进行放大观察)。
2.7对比试块采用铝合金对比试块或镀铬对比试块,(试验过的零件,如具有永久性记录的已知缺陷,也可做对比试块。
)渗透探伤作业规范页次Page 2 of 22.8验收标准a.无任何相关线性显示。
b.无任何主要尺寸等于或大于3/16(5mm)的相关圆形显示。
c.在同一直线上不得有四个或四个以上间隔小于1/16in(1.6mm)(边至边)相关圆形显示。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着色渗透探伤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发现和评估工件表面的裂纹、夹杂、毛孔等隐蔽缺陷。
然而,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准备工作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着色渗透探伤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操作,避免有机溶剂引起的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2.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试剂。
包括着色剂、溶剂、渗透剂、背景亮度表等。
3.对工件进行准备。
清除表面油污、腐蚀物等杂质,确保工件表面干燥和平整。
渗透处理1.将渗透剂涂刷在工件表面。
应均匀涂刷,确保所有检测区域被完全覆盖。
2.将工件露置在室温下,使渗透剂在渗透时间内充分渗透到缺陷内部。
3.清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避免对后续着色、镜检等操作产生干扰。
着色处理1.将着色剂均匀涂布于工件表面,稍等片刻让其充分滲入缺陷内部。
2.擦拭掉表面多余的着色剂。
3.在室温下让着色剂在表面停留数分钟。
清洗处理1.用清洁溶剂(例如酒精)清洗表面。
2.用干净的清水清洗表面,确保表面的溶剂已经被清除。
镜检处理1.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紫外灯对着色后的工件进行检查。
2.使用背景亮度表判断缺陷的大小、形状、数量等信息。
3.根据实际情况,对检出的缺陷进行判定和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着色剂、渗透剂等试剂应储存在安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火源、电源、铁质物品接触。
2.在处理试剂、涂料等操作时,应配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例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
3.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4.如发生溶剂泄漏、着火等意外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扑灭火源,若无法控制,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并疏散人员。
5.对于未经合格培训的人员禁止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
6.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机车零部件渗透(着色)探伤作业指导书

25mm。
5
清洗
溶剂蒸汽
除油和溶
剂液体
对被检零部件进行清洗处理,采用化学方法,有碱洗、酸洗的方法和溶剂去除。
清除零部件表面所有污染。
6
渗透
渗透剂
1. 在零部件被检部位均匀喷洒渗透剂,保证渗透剂将工件被检部位全部湿润充分渗透。
2.渗透时间取决于渗透剂的种类、被检工件的材质、预测缺陷的种类及大小以及被检零部件和渗透剂的温度。
3.用溶剂去除时,不应加热试块,自然干燥或用布或纸擦干。
7.2.5速干式显像剂渗透性强,宜采用刷涂或喷涂的方法,不可在溶剂中浸渍;
4.在施加显像剂后7min~30min 之间进行。试块上裂纹缺陷显示应清晰、完
整。
7.2.7校验结束后,将试块上的显像剂等去除干净。
1根据渗透液种类、温度等条件选择渗透
时间,在15℃~50℃范围内渗透时间为10min~25min;在3℃~15℃的范围内应根据灵敏度校验 工件预处理 探伤检测显像分析探后处理探伤记录与报告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超过50℃或低于3℃时,则应根据渗透剂的种类和试块的温
1.9 润湿性:将渗透剂喷涂到发亮的铝板表面,涂层薄而均匀,5min~8min
后观察,渗透液膜层不应收缩,且不应形成气泡,所有渗透液应很容易润湿铝板表面。
2 清洗剂
2.1 颜色:液体颜色应是无色或淡黄色。
2.2 密度:在环境温度20℃的条件下,其密度应在0.7g/cm3~1.0g/cm3 范围内。
2.3 腐蚀性:按TB/T 2047.2—2011 文件中5.7 规定的检测方法,目视观察试
11
探后处理
不合格品:裂损部位用箭头进行示意标识,并用红色油漆在部件上标注“X”,隔离放置。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渗透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为了确保渗透探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渗透探伤的操作规程。
1. 设备准备在进行渗透探伤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包括渗透剂、显像剂、清洗剂、喷枪、进料器、刷子、照明设备、放大镜等。
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校准。
2. 表面准备在进行渗透探伤前,需要对待测试的表面进行准备。
首先,清洁表面,确保其没有油脂、污垢和涂层等影响渗透液的附着性。
可以使用适当的溶剂和清洗剂进行清洁。
然后,进行粗糙化处理,以增强渗透液的渗透性能。
最后,确保表面完全干燥,避免水分影响渗透液的检测结果。
3. 渗透液应用将适当类型和粘度的渗透液应用在待测试表面上。
可以使用喷枪、刷子等方法进行涂覆。
确保渗透液均匀地覆盖整个表面,并确保渗透液的涂覆层厚度符合要求。
4. 渗透时间在涂覆渗透液后,需要等待一段适当的时间,使渗透液有足够的时间渗透入缺陷中。
渗透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材料和缺陷的特性而定,一般在15-30分钟之间。
5. 渗透液清洗渗透液的渗透时间结束后,需要将多余的渗透液清洗掉。
可以使用清洗剂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洗,确保将表面的渗透液完全清除,以减少对显像剂的干扰。
6. 显像剂应用将适当类型和粘度的显像剂应用在经过渗透液清洗的表面上。
同样可以使用喷枪、刷子等方法进行涂覆。
确保显像剂均匀地覆盖整个表面,并确保显像剂的涂覆层厚度符合要求。
7. 显像时间在涂覆显像剂后,需要等待一段适当的时间,使显像剂有足够的时间渗透入缺陷中并形成可见的指示。
显像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缺陷的特性而定,一般在15-60分钟之间。
8. 缺陷检测在显像时间结束后,使用适当的照明设备和放大镜等工具,对材料表面进行缺陷检测。
观察和记录缺陷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察缺陷时,要注意避免光线和视角的干扰,以减少误判和漏检。
9. 结果评价根据缺陷的特征和检测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着色渗透检测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1.1着色探伤剂:检查渗透剂(红)、清洗剂(黄)、显像剂(蓝)有无漏气、过期、膨胀,是否于通风干燥温度范围在10-50℃的环境中避光保存,渗透检测探伤剂的存放条件必须达到上述的要求。
1.2操作环境:温度在10-52℃范围内,通风良好且周围没有火源。
光线充足,白光照度≥500lux。
2. 操作程序2.1预清理2.1.1待测的焊缝、铸件必须经过酸洗处理,以确保其表面无氧化皮、油污、夹渣、夹砂等影响表面性能的缺陷。
2.1.2待测的产品检查无误后,用水冲洗产品的待检处(焊缝为焊缝±50mm,铸件为整体或者冒口打磨区等容易出现缩松的区域),冲洗完毕后倾倒清洗剂,用干净的布沿一个方向反复擦拭,直至待检面光洁。
2.2 渗透2.2.1进行渗透之前请确保待检产品处于干燥的状态,并且待检面光洁无污染。
2.2.2在待检面上均匀施加渗透剂,确保渗透剂覆盖待检面范围边缘延伸30mm处。
2.2.3渗透时间控制在10-15min,在渗透时间内确保渗透剂保持湿润。
2.3清洗2.3.1达到渗透时间后用干净的布或纸沿同一方向将待检面多余的渗透剂擦掉。
2.3.2待检面大部分渗透剂擦除干净后,将清洗剂喷在干净的布或者纸表面,沿一个方向反复擦拭待检面,直到待检表面完全没有渗透剂残留。
2.3.3对于整体检测的大型铸件,可以用水冲洗渗透剂,水压不超过340kPa,冲洗角度最好控制在30-40°,一直冲洗到整体无渗透剂残留为止。
2.4干燥2.4.1 对于焊缝等部分位置检测的、用清洗剂清洗的产品,可以直接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干燥的过程中确保无杂物落在待检面上。
2.4.2对于用水冲洗的产品,可以用风机烘干,热风温度不超过70℃,一直干燥至表面无水渍即可,禁止干燥太长时间2.5显像2.5.1干燥完毕后即可进行显像操作,施加显像剂之前要先摇匀。
2.5.2对于焊缝和部分检测的铸件,施加显像剂时角度控制在30-40°,喷嘴距待检面300-400mm,沿一个方向施加一次显像剂即可。
着色渗透探伤检验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检验规程(ISO9001-2015/IATF16949)1.0目的:1.1本规范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阀门表面的着色渗透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1.2本规范可用于产品的工序检验和最终检验。
2.0引用标准ASTME165ASMEB16.34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0探伤人员:应符合API6A和JB4730-2005中4.3条有关规定,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II或III资格。
4.0一般要求4.1取样(APISpec6A产品)4.1.1在最终热处理和机加工后,完工零件的所有润湿表面和所有密封面以液体渗透法检验。
4.1.2每件完工零件的所有接近的表面均应检查。
4.2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a、预清洗;b、施加渗透液;c、清洗多余的渗透液;d、施加显像剂;e、观察及评定显示迹痕。
4.3渗透检测剂(1)种类: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2)渗透剂的质量控制a、在每一批新的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作为样品保存起来,作为参照基准。
贮存温度为15~50,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b、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低温处保存。
c、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进行校验。
d、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做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e、各种渗透剂对比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报废。
(3)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对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
4.4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应符合JB4730-2005中12.3.3的要求。
4.5表面准备(1)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2)被检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值为12.5μm。
但对不能打磨的工件可适当放宽。
(3)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四周向外扩展25mm。
渗透探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渗透探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使用的渗透检测剂必须是同族组,否则不得混合使用。
2、渗透检测时,应保证环境温度在15℃~50℃之间,以保证渗透
检测的灵敏度。
3、工件表面预处理时,可用手纸、布或毛巾用清洗剂进行操作。
4、喷涂渗透剂时,要保证剂层适度、均匀,并在渗透过程中的始
终保持湿润状态。
5、去除表面多余渗透剂时,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的布、手
纸或毛巾按序擦洗,不得用清洗剂喷罐直接喷洗工件表面,以防过清洗。
6、喷涂显像剂之前,应将罐内溶剂充分搅拌摇均,显像剂施加应
薄而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面积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面夹角为30度-40度。
7、渗透检测剂为易燃物质,保管和操作时应远离火种,避免发生
火灾。
8、渗透检测剂有微毒,操作时应背对风向,以防中毒。
批准:审核:编制:。
着色渗透探伤工艺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工艺规程1 适用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各种材料着色渗透探伤的一般方法和检测工艺。
1.2 本规程适用于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及军工产品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着色渗透探伤。
1.3 本规程不适用于陆用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着色渗透探伤。
2 引用标准JB/T6064-92 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ZBJ04005-87 渗透探伤方法ZBJ04003-87 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方法JISG2343-78 渗透探伤试验方法及缺陷指示花纹的等级分类AWS D1.1-2001美国焊接协会无损检验标准3 探伤人员3.1 从事着色渗透探伤人员的视力,校正后应不低于1.0,并不得有色盲和色弱。
3.2 从事着色渗透探伤人员应具有国内外各个船级社互相认可的n级以上资格证书。
3.3 从事着色渗透探伤人员应了解各种材料性能和现场工作状况。
4 着色渗透探伤剂4.1 探伤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一般使用溶剂去除型或水洗型喷罐式。
4.2 使用的着色渗透探伤剂应是技术监督检验鉴定认可的配套产品。
4.3 探测同一产品部件,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个型号系列配套的着色渗透探伤剂。
不允许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探伤剂混合使用。
4.4 着色渗透探伤剂必须具备良好的检测性能,对工件无腐蚀氧化作用、对人体无伤害。
并符合ZBJ04003—87《控制渗透探伤材料质量方法》的规定。
4.5 检测镍基合金、奥氏体钢、钛合金、铝合金及铜合金材料时,着色渗透探伤剂中的氯、氟和硫的含量不得超过规定要求。
5 对比试块5.1 对比试块应符合JB/T6064—92《渗透探伤用镀铬试块技术条件》的规定。
5.2 对比试块主要用于验证探伤工艺方法和着色渗透探伤剂性能及灵敏度等综合性能。
5.3 对比试块使用后,要进行全面清洗.通常用丙酮和乙醚仔细擦洗,然后放入盛有丙酮和无水酒精混合液(比例为1:1)的密闭容器中浸泡保存或用其它等效方法保存。
6 着色渗透探伤方法一般应采用水洗型和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探伤方法,即湿式探伤法。
着色渗透探伤剂操作步骤:

着色渗透探伤剂操作步骤:1、预清洗: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氧化皮、铁锈、浮锈、油脂等)清洗干净,打开渗透通道。
2、渗透:放置5-10分钟待工件和试块表面干燥后,用渗透剂对已处理干净的工件表面均匀喷涂,喷嘴应距工件和试块表面 20-30mm,渗透时间应根据使用说明,一般为5-15分钟,这期间应保持探伤面被渗透剂充分湿润3、清洗:用清洗剂或水(水压≤1.5kg/cm2)将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擦洗干净,.擦去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4、显像: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已干的被检工件保持距离150mm-300mm 处均匀喷涂。
5、喷涂显像剂后,片刻即可观察缺陷。
6、检查完毕,用清洗剂擦洗去除显像剂。
渗透着色探伤剂使用注意事项1) 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制。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应使用DPT-5清洗剂去除。
2) 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DPT-5着色渗透探伤渗透温度为15~50℃范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3) DPT-5着色渗透探伤一般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4)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净布擦干、压缩空气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干等方法。
在ZB.J04005-87中规定:被检物表面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2℃范围内。
5)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
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显像时间为10~30分钟,显像剂厚度为0.05~0.07毫米。
6)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在显像后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被检零件上的照度至少达到350勒克斯。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

引言概述: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焊缝中是否存在裂纹、表面缺陷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焊缝着色渗透探伤的应用。
正文内容:
1.焊缝着色渗透探伤的原理
1.1渗透探伤原理
1.2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原理
2.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操作步骤
2.1表面清洁处理
2.2涂布着色剂
2.3涂布渗透剂
2.4渗透时间
2.5清洗和干燥
3.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注意事项
3.1实验器材和试剂的选择
3.2操作环境的要求
3.3操作人员的要求
3.4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3.5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解释
4.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
4.1着色剂的表现
4.2渗透剂的表现
4.3观察光源的选择
4.4实验结果的判定标准
4.5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5.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的应用领域
5.1压力容器领域
5.2建筑工程领域
5.3车辆制造领域
5.4航空航天领域
5.5核工业领域
总结: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便捷、结果可靠。
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选择适合的试剂和仪器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同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通过对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结果的判
断,可以及时发现焊缝中的缺陷,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验在压力容器、建筑工程、车辆制造、航空航天和核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一)着色探伤操作中使用的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处,并由表面探伤部门负责保管,表面探伤作业人员按照需要合理领用,现场不得超量堆放,不得随意外借。
(二)探伤现场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远离火源和热源,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应特别注意作业点上方及10米范围内严禁有焊接、气割等动火作业。
(三)操作者应戴乳胶手套和防护口罩,避免皮肤长时间或多次接触探伤剂。
注意自身的个体防护。
(四)在密闭空间内,如密闭的封头、内部空间狭窄的筒体内作业时,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审批单》,作业前关闭焊机电源,防止焊把钳和搭铁线打火产生明火,检查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作业时应使用排风扇强制通风,不得一人在容器内作业,应设监护人。
(五)作业完成后,用过的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空罐与抹布应一同收回,不得随意丢弃在现场,由表面探伤部门负责对空罐残余放空统一处理。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洁表面:首先,需要将待检测的表面彻底清洁,以去除表面的杂质、污垢和油脂。
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和清洗工具进行清洗,并用干净的水进行冲洗。
2. 涂覆渗透液:将着色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待检测的表面上,一般采用刷涂、滴涂或浸渍等方式。
确保渗透剂能够充分进入潜在的裂缝、裂纹和缺陷中。
3. 渗透时间:根据渗透剂的类型和工作要求,设置适当的渗透时间。
一般的渗透时间为15-30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 渗透剂残留清除:渗透时间结束后,使用清洗剂和清洗工具彻底清洗待检测表面上的渗透剂。
可以使用清洁刷、喷淋或冲洗等方式进行清洗。
确保将渗透剂残留物完全清除,以免影响后续检测结果。
5. 着色剂涂覆:将着色剂均匀地涂覆在待检测的表面上,覆盖整个渗透剂区域。
着色剂的颜色应与渗透剂形成对比,以便于观察和评估。
6. 观察和评估:着色剂涂覆后,进行观察和评估。
可以使用肉眼、放大镜或特定的光源来检查表面上是否有渗透剂被吸收和细节是否清晰可见。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判断是否有缺陷或裂
纹存在。
注意事项:
- 相关人员需要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尤其是手套和眼镜,以防止渗透剂对皮肤和眼睛的损伤。
- 每个步骤都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操作。
-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时需要注意产品的保存和使用期限,以免影响其效果和可靠性。
- 部分特殊材料或特殊工况下,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使用其他特殊型号的渗透剂。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着色渗透探伤是一种常用于检测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表面裂纹、缺陷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为了确保渗透探伤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着色渗透探伤工作。
2. 安全准备2.1 着色渗透探伤工作区应保持清洁,无杂物,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2 检测区域应进行充分防护,确保周围人员不会受到渗透剂的污染。
2.3 操控设备和仪器应经过合格维修并保持良好状态。
3. 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3.1.1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工作服等。
3.1.2 清洁待检测表面,确保无任何污垢。
3.1.3 检测前进行设备的功能性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2 渗透剂涂布3.2.1 将渗透剂倒入涂布器中。
3.2.2 均匀地涂布渗透剂于待检测表面,确保渗透剂能够充分渗透。
3.2.3 根据渗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时间,使渗透剂充分渗透。
3.2.4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3 发展剂施加3.3.1 将发展剂均匀地喷洒于已涂布渗透剂的表面。
3.3.2 根据发展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时间,使表面的裂纹和缺陷显现出来。
3.4 清洗和评估3.4.1 使用适当的溶剂或清洗剂,将已发展的表面清洁干净,以便进行评估。
3.4.2 根据检测要求,评估表面的裂纹和缺陷,记录和报告检测结果。
4.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方法,严禁擅自调整设备参数。
4.2 渗透剂和发展剂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4.3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渗透剂和发展剂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4.4 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火源和明火,防止渗透剂和发展剂引发火灾。
4.5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措施。
5. 应急处理5.1 皮肤接触5.1.1 操作人员如发现渗透剂或发展剂接触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5.1.2 如接触面积较大或有不适感,应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着色渗透探伤剂易燃、有毒,因此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
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探伤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远离火源。
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并不是边操作边饮食。
2 实施探伤前、必须用镀铬试块检验探伤剂的灵敏度,检验探伤剂是否失效。
3 探伤面积及其25mm范围内邻近区域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影响渗透剂渗入的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
4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加渗透剂。
5 渗透剂应均匀的喷洒于探测面,探测面的温度在
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
6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
7 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使用前应充分摇晃,喷洒距离一般为300~400mm,喷洒角度为30~40。
显像时间不应小于7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