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网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拟研究展望

合集下载

河道全过程水动力、水质模型

河道全过程水动力、水质模型

河道全过程水动力、水质模型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水动力模型。

水动力模型通常用来模拟河
道中水流的速度、流量、水位、流态等动态变化。

这些模型可以基
于雷诺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流体力学原理,结合地形、河道
断面特征、边界条件等参数,来模拟河流中水流的运动。

通过水动
力模型,我们可以预测洪水、河道泥沙输移、水力结构物对水流的
影响等,为水利工程设计和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水质模型则是用来模拟河道中水质的变化过程。

这些模
型可以基于质量守恒方程、溶解氧平衡方程、营养盐循环方程等水
质反应动力学原理,结合污染物输入、河流混合、水生态系统作用
等因素,来模拟河流中水质的时空分布变化。

通过水质模型,我们
可以预测污染物扩散、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水质改善措施效果等,为环境监测和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综合考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我们可以全面理解河道系统中水
流运动和水质变化的复杂过程。

这些模型的建立需要依靠大量的实
测数据和对河道系统的深入理解,同时也需要不断验证和修正,以
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常
常结合使用,为河道管理、水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湖泊作为重要的水体资源,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湖泊水动力研究中,水动力模型的应用已经成为关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湖泊的水流和水质运动规律,为湖泊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将围绕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湖泊水动力模型的基本原理湖泊水动力模型是用来描述湖泊水流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水流运动方程、湖泊边界条件和湖泊水质模拟等内容。

其基本原理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通过对这些基本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湖泊水流速度场和水质分布规律。

湖泊水动力模型还需要考虑湖泊地形、气象条件、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以建立更加准确的模型。

在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实地观测等。

实验研究是指通过实验室水槽或湖泊模拟池等设施进行模拟实验,以获取湖泊水动力参数和湖泊水质信息。

数值模拟是指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湖泊水动力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湖泊水流和水质分布等信息。

实地观测则是直接在湖泊中进行水动力参数和水质监测,获取湖泊实际的水动力和水质数据。

这些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体系。

1. 水动力参数的研究湖泊水动力模型中的水动力参数是描述湖泊水流特性的重要参数,包括湖泊底摩擦系数、湖泊混合系数、湖泊底面粗糙度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不断改进湖泊水动力参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湖泊水动力参数的实地观测也为模型的验证和修正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2. 水流动态模拟湖泊水流动态模拟是水动力模型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湖泊水流速度场和流向、湖泊湛怀模拟等。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地观测,研究人员不断改进湖泊水流动态模拟的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工具,实现对湖泊水流动态的更加精细的模拟和预测。

河流水动力学与水质模拟方法研究

河流水动力学与水质模拟方法研究

河流水动力学与水质模拟方法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变得日益重要。

河流的水动力学和水质模拟方法研究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河流水动力学和水质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挑战和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河流水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水动力学是研究水在河流中运动的科学,它关注着水流的速度、水位和水压等变化规律。

通过水动力学模型,人们可以模拟能够有效预测洪水、泥沙运移、河道变形等事件。

目前,常见的水动力学模型包括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

其中,一维模型适用于直线或弯曲较小的河流段,二维模型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河流段,而三维模型则可应用于高度复杂的河道网络。

然而,河流水动力学模拟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模型参数的确定。

模型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大量的实地或实验数据来进行调整和验证。

其次是模型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由于河流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和空间变化特征,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很高,需要采用高性能计算方法和优化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此外,模型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水质模拟方法是研究河流中污染物扩散和传输的科学。

水质模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目前,常见的水质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基于物理原理,通过实验或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水质变化规律。

统计模型主要是利用历史观测数据和统计方法来预测未来的水质变化。

数学模型则是利用数学方程和计算方法来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传输和转化过程。

然而,水质模拟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污染物源的确定和监测。

污染物源是水质模拟的基础,需要通过实地监测和模型估算来确定。

然而,由于污染物的复杂来源和多样性,确定准确的污染物源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是水质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水质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模拟结果的可信度,因此需要采用准确的反演方法和优化算法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水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

水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

水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而水质与生命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们健康和生存环境。

针对现今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如何评估和改善水质已经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水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水域水动力模拟水动力模拟主要是针对水域内潮汐、流速和流量等进行建模和仿真。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涉及流体力学的知识,主要涉及到流体的运动、力学方程、湍流模型等。

以流量预测为例,在水库下游的城市,需要预测一定时间内的水流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外部环境影响。

流量预测需要考虑时间因素、水库面积、水库总体积、水位等多个因素,并用计算方法得出预测值。

着重强调的是,水动力模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例如,在浅水域的采沙场不会涉及到深度,在潮汐调控中,涉及到潮汐的涨落。

”所以说,水动力模拟只能精准地预测某些水质参数,例如流速、水深等。

对于水质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的水质模拟。

二.水质模拟水质模拟主要是针对水中有害物质和自然营养物质的监测和控制。

水质模拟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使用数学公式模拟,另一种是使用物理模型模拟。

数学公式模拟一般适用于单质或同质异相物质的模拟。

例如,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动力学公式来预测某个重金属的浓度变化。

同样,可以利用物理学的张力理论对湖泊遗传中的蓝藻进行数学建模,预测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物理模型模拟一般适用于较为复杂的水质体系,如湾区与内海分类等。

如果将模型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理层,主要涉及物理参数如温度、流动、稳定性等。

第二层次是化学层,主要涉及化学参数如有机物、溶解氧等。

第三层次是生物层,主要涉及生物参数,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了解和掌握水动力和水质模拟,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及时、准确的水环境信息。

同时,这项研究还可以指导决策者和地方政府的决策,促进改善水质,减少水环境污染。

河网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拟研究展望

河网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拟研究展望

2.2 单元划分模型
在大型复杂河网计算中,尤其在湖泊、水库较多的情况下,单元划分模型更 具优点,其基本思想[15]是:将水力特性相似、水位变化不大的某一片水体概化为 一个单元,单元间流量交换的媒介是连接河道,其本身无调蓄作用。 假定单元间存 在两种连接方式: 在无水工建筑物或障碍物(不存在局部水头损失)的情况下认为 是河型连接;堰型连接存在局部水头损失,又可分为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两种形 式。 单元划分模型的主要控制方程为,对任意单元 i 建立时段( n∆t , (n + 1)∆t )内
取单元几何中心的水位为单元代表水位,给出水位与水面面积关系。将计算 河网分解为一定数量的单元,再进行分组,然后确定各单元间的连接类型。 对每个 单元给出微分形式的质量平衡方程,经有限差分法离散后得到以单元水位为基本 未知量的方程组,进而求解各单元的代表水位和单元间流量。
2.3 混合模型
姚琪等人认为,运河河网地区地势平坦,区内无长大的天然河流; 大多数河流 坡降平缓,流量很小;农灌渠道不计其数,再加上泵站、水闸、船闸等水利控制工 程,使河网的水力学描述更加复杂,因而在建模工作中完全如实地模拟如此庞大 复杂的水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节点-河道模型和单元划分模型都不能很好地适应 运河水网的特性,前者失之过繁,后者失之过简。将节点-河道模型和单元划分模 型中与平原河网特性相适应的优点综合起来,并避免其不相适应的缺点,构成新 的数学模型,即混合模型。 建立混合模型的基本思想 [16] 是 : 将平原河网的水域区分为骨干河道和成片 水域两类,对骨干河道采用节点-河道模型; 对成片水域采用单元划分的方法将其 划分为单元,再引入当量河宽的概念,把成片水域的调蓄作用概化为骨干河道的 滩地,将其纳入节点-河道模型一并计算。
3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体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对于湖泊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湖泊水动力模型是用来描述湖泊中水流运动、水体混合和污染物传输等过程的数学模型。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湖泊的水动力特性,指导湖泊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涉及到流体力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在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中,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为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湖泊水体运动的复杂过程,得到湖泊水动力的详细分布和变化规律。

这对于湖泊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数值模拟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湖泊水动力过程中的复杂机理,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湖泊水动力模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多学科交叉研究对于湖泊水动力模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涉及到流体力学、水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深入理解湖泊水动力过程的复杂机理,需要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交流。

近年来,不少研究团队在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中开展了跨学科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也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湖泊水动力过程的复杂机理,探索更精确、更可靠的湖泊水动力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

需要加强湖泊水动力模型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湖泊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灾害预测等方面。

还需要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迈向更加深入和广泛的领域。

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的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质量和流动状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针对河流的水动力和水质状况分析是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水力学领域中,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型的水动力学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水动力学模型能够对河网的水流运动、水位、泥沙运移及洪涝、污染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预测。

而水质模型则能够有效地模拟和预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转移和浓度分布情况,是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研究意义通过开展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的研究,可以对河流的水动力和水质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掌握。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为城市化进程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可为城市扩张、建设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水平。

研究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可为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调控和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3.保障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

研究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可为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平衡。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深度探究河网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实地测量数据,建立河网水动力学数值模型,仿真研究水流运动、水位和泥沙运移等问题。

(2)采集水质监测数据,建立河网水质模型,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转移和浓度分布情况。

(3)应用模型结果,探究河网水动力和水质变化的原因及对策,为河网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采集实地数据,建立河网水动力和水质监测网络。

(2)基于数值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河网水动力学和水质数值模型。

(3)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水动力和水质状况的分析结果。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02
强调了水质模型研究中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认为数据质量是影响模型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03
指出了当前水质模型研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多变量耦合、非线性效应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解决。
建议加强水质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的研究,探索更加准确、可靠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模型精度和可靠性。
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和应用,推动水质模型研究的创新发展。
展望了未来水质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多学科交叉和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水质模型研究也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对未来质模型可以模拟预测养殖水体水质对养殖生物的影响,提高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业
随着水质监测技术的进步,水质模型正朝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模拟预测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水质变化情况。
精细化
水质模型正朝着多要素、多尺度、多方法的集成方向发展,以解决复杂水环境中的水质问题。
研究成果总结
针对不同水体类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分别介绍了相应的水质模型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探讨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实验测定、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01
指出当前水质模型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模型精度不高、参数不确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研究不足与挑战
新型水质模型的研发
01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水质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型的水质模型研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热点与前沿
水质模型的交叉学科应用
02
水质模型不仅仅应用于水环境领域,还涉及到气象、生态、地理等多个领域,交叉学科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河网水动力及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河网水动力及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河网水动力及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张明亮;沈永明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
【年(卷),期】2008(010)010
【摘要】采用Preissmann 4点隐式差分格式离散一维圣维南方程组,应用三级联解法求解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基于河道-节点-河道算法的河网水质模型的求解特点,在WASP的水质模型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河网非稳态水动力综合生态水质数学模型,考虑了多个污染物变量的耦合计算、变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迁移.利用模型对4个河网算例进行验证.验证表明,水位和流量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各水质变量的计算值和实测值也符合较好,可见模型是合理可靠的,为河网的水质预测和管理提供了一个较为简便实用的工具.
【总页数】6页(P78-83)
【作者】张明亮;沈永明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1.4
【相关文献】
1.水动力水质模型在温黄平原河网入河污染负荷削减中的应用 [J], 杜文娟;陈黎明;陈炼钢;金秋;周芬;田传冲
2.湖泊-河网耦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 [J], 赵琰鑫;张万顺;汤怡;吴静
3.基于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的引水泵站规模论证研究 [J], 高嵩;金勇;钱军;盛冰;沈杰;王灿
4.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模型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J], 张婷;徐彬鑫;康爱卿;郑彦辰;李建柱
5.基于河道水动力水质模型的福州南台岛补水优化调度研究 [J], 何黎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网水动力及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河网水动力及综合水质模型的研究
t a %
: ( E i )+5 S A C O

式 中 , ∽ 6 c di e 。 b c , 2 e 为 时 n ∽ l 2 2 2 d 2 , , , , i 间步长 △ 内河 段 断 面 的差 分 方 程 的 系数 ; z, £ A
8 x、
a x。
( 3 1)
式 中, C为水 质 的各 变 量 浓度 , 纵 向离 散 系 数 , E 为 S 为输送 的 物 质浓 度 有 关 的生 化 反 应 项 , 外 部 s为
源汇项 。
△… 分别 为 第 i i , +1断 面 在 △ 时 间 内 的水 位 增 £
河 网水 动 力及 综 合 水 质 模 型 的 研 究
张 明 亮 ,沈 永 明
( 连理工 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 大 辽宁大连 16 2 ) 10 4
[ 摘要 ] 采用 Pes an4点隐式差分格 式离散一维圣 维南方程 组 , ri m n s 应用 三级联解法求解 河 网水动力数 学模 型 。基于河道 一节点 一 河道算法的河 网水质模型的求解特点 , WA P的水质模型理论基础 上 , 在 S 建立 了河 网非 稳态水动力综合生态水质数学模型 , 考虑了多个污染物变量 的耦 合计算 、 变量之 间的相互 转化和迁移 。利用模 型对 4个河网算例进行验证 。验证表 明, 水位和流量过 程计 算值与实测值 吻合 很好 , 各水质变量 的计算 值和实
O ()A t +( + gz O

)0 =
彭虹建立 了河流综合水质模型 , 该模型仅仅用于树
状河 网 和 单 一 河 道 , 于 环 状 的 感 潮 河 网 有 限 对 制 ¨3。储 君 达 、 龙 喜等 建 立 了河 网水 质 模 型 , ' ] 韩 其 模 型考 虑 的水质 变 量 不 全 面 , 各 个 变 量 间 的 迁 移 对 转 化考 虑得 不够 全 面 。 笔 者采 用三 级 联 解 法求 解 水 动 力 模 型 , 于 河 基 道 一节点 一河道 算 法 的河 网水 质 模 型 的求 解 特 点 ,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水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土壤类型、气候、人类活动等,因此正确预测水质变化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水质模型便应运而生,为水质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本文旨在介绍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一、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1. 线性模型早期的水质模型多采用线性模型,即认为水质变化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

例如,基于陆地使用类型和人类活动类型的线性模型就被广泛地应用于水质评估和监测中。

但是,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型只能表征部分因素对水质的影响,对于复杂的水质变化则无能为力。

2. 数据驱动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模型应运而生。

数据驱动模型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和适用于不确定性高的情况。

例如,随机森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等。

但是,数据驱动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因此数据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

3. 物理模型随着对水体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物理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理模型是基于物理原理的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水质变化看作是各种主要因素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针对水质模型中溶解氧的模拟可以用气体扩散模型进行求解。

物理模型的优点是对污染因素的解释性强,但是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参数和较好的知识背景。

4.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质模型。

统计模型将水质变化视为统计规律,并从数据中寻找统计规律和模式,再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水质进行预测。

例如,回归模型、时空插值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统计模型。

二、水质模型的发展趋势1. 综合模型目前的水质模型多是单一的模型,即只能模拟部分水质变化因素。

未来的水质模型将趋向于综合模型,即将多种模型综合起来进行计算预测。

例如,将生态学模型和流体力学模型综合计算,可以准确地预测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

2. 建模标准化未来的水质模型将趋向于建模标准化。

由于各种水质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建立水质模型的标准化程序不仅有利于保障模型准确性,同时能够提高模型的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技术研究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技术研究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技术研究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污染物质被排放到河流中,影响着水质和生态环境。

因此,为了维护河流健康,提高水质,需要对污染的传输、蓄积、降解等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一、河流水质模拟技术河流水质模拟是利用数学模型对河流水质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

数学模型是对实际系统或过程进行抽象化和简化,并利用数学语言表示所建立的模型。

河流水质模拟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模型构建、参数估计和模拟结果验证。

1、模型构建河流水质模型可以分为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和水动力-水质模型。

水动力模型主要是研究河流的流场分布和水量变化规律,目前常用的有二维浅水方程模型和三维数值模型。

水质模型主要是研究河流中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目前常用的有水质扩散模型、水质反应模型和生态水质模型。

水动力-水质模型综合考虑水动力与水质的影响,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河流水动力、水质及其相互作用。

2、参数估计模型参数估计是指根据现有数据和经验知识,对数学模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估算。

目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法、基于粒子群算法等。

通过参数的估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精度。

3、模拟结果验证河流水质模拟技术的最终目的是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即在理论预测与实测数据之间的比较中检验模型的准确性。

模型验证的方法有微观和宏观两种:微观验证主要是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误差分析,宏观验证主要是对整个模型进行精度评价和应用效果评估。

二、河流水质预测技术河流水质预测是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主要包括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基于卫星遥感等多种方法。

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预测是基于一定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统计和计算方法预测未来的趋势。

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有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灰色预测模型(GM)、支持向量机(SVM)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水资源短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水质变化趋势。

水动力学模拟在河流工程中的研究

水动力学模拟在河流工程中的研究

水动力学模拟在河流工程中的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在河流工程中,水的运动状态对于工程的运行和施工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此,水动力学模拟成为了河流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水动力学模拟在河流工程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一、水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概念水动力学模拟是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水在自然环境或进行了人为改造后的水环境中的流动状态和相关参数。

模拟的结果可以反映水流的速度、涌波、水位等运动状态,并据此预测在不同工况下水流对于工程设施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工程环境下问题。

因此,水动力学模拟与工程设计和调试密切相关,对于核心的水文工程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及防洪、治理、保护等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二、水动力学模拟在河流工程中的应用1.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水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水流动态,如河道中的涌动、鱼类的栖息地和水下生态环境。

这些模拟结果可以为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河道治理工程中,模拟结果可以指导河道改造和修建,有助于改善河道流态条件,降低河床削深,保护河道岸线及护岸等,以达到治理河道、提升河道环境质量的目的。

2. 水电站水力特性分析中的应用水力特性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水电站在不同水位和流量条件下的发电能力,因此是水电站设计和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

水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水电站发电机组下游水流的速度、压力等水力特性,以指导水电站建设和运维。

3. 洪水预测与防控中的应用在自然灾害的防控工作中,洪水预测与防控是非常关键的方向。

通过水动力学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区域水文气象条件下的洪水情况,指导洪水预测和洪水防控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水电站、排涝泵站、堤防、闸门等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水动力学模拟来优化设计,提高防洪能力。

三、水动力学模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的不断增长,水动力学模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未来,水动力学模拟还将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构建更加完善和可靠的河流工程模拟系统。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摘要阐述了水质模型的概念、发展阶段和分类,介绍了水质模型应用情况及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水质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质模型;研究进展;发展趋势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带来了生态与环境问题,加剧了缺水地区的缺水程度,甚至导致安全饮用水危机。

有关水污染问题的治理,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应该是从水资源规划管理、水体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出发,实现水资源的永续使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借助水质模型,在掌握现有水体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迁移、转化规律,模拟或预报水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变化情况,达到模拟水质变化、进行水质评价、预报、预测的目的。

为制订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水域水质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水质模型介绍水质模型(water quality model)是根据物质守恒原理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描述参加水循环的水体中水质组分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学诸方面的变化、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1]。

近些年,水质模型发展日趋成熟,被广泛地应用在水质预测、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制订、水质预警研究等方面。

1.1 水质模型的发展阶段自1925年Streeter和Phelps提出生化需氧量-溶解氧(BOD-DO)模型,水质模型的发展已历经80多年。

水质模型的发展主要可归纳为3个阶段,具体见表1。

1.2 水质模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水质模型进行分类。

水质模型的分类见表2。

2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2.1 基于模糊数学的水质模型水体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水质评价中,污染程度、水质类型和分级标准等都存在一定的模糊、不确定性。

模糊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处理实际中的随机复杂变化的问题,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以反映水质状况的不确定性。

韦林均等[2]对水资源价值构成进行了分析,依据模糊系统理论,建立水资源价值模糊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兰州市水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合理制定水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重要的自然景观。

湖泊水动力研究是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湖泊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本文将对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湖泊是一种特殊的水体,其水动力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湖泊地形、气象条件、水深等环境因素,以及生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

湖泊水动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湖泊水环境中的流体流动规律和水质传输过程,进而为湖泊的合理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湖泊水动力模型还能够用来预测湖泊水质变化趋势,为湖泊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方法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两种。

实验模拟是通过在实验室或野外设置物理模型或模拟装置,对湖泊水动力过程进行模拟和观测,以获取水动力参数和规律。

实验模拟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模拟湖泊水动力过程,但受到尺度效应和条件限制,难以真实地模拟湖泊的复杂情况。

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湖泊水动力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方程,预测湖泊水动力过程和水质变化。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湖泊的实际情况,但需要大量的湖泊水文、水质和地形数据,并对模型准确性有一定要求。

1.数学模型的发展随着数学建模技术的不断发展,湖泊水动力模型的数学模型也在不断完善。

传统的湖泊水动力模型主要是利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建立的理论模型,如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湖泊动力学方程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迅速发展,湖泊水动力模型的数学模型也逐渐向多物理场耦合、多尺度等方向发展,例如耦合湖泊-河流-地下水系统的模型、耦合湖泊水环境和生态过程的模型等,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得到了提高。

2.模型参数的获取湖泊水动力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参数的获取。

河流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流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流水动力及水质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研究河流水动力及水质模型成为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河流水动力模型可以揭示河流水流的运动特性和演化规律,为开展河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模型可以预测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和污染物的传输规律,为污染物的处理和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开发基于二维水流模型的河流水动力模型,模拟河流水位、流速、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2. 结合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河流中的传输输移、分布规律及水质变化趋势;3. 围绕区域内的典型河流,构建相应的水动力和水质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4. 利用模型预测优化河流水质状况,提出治理方案和策略。

三、研究技术路线本研究采取以下技术路线:1. 建立数学模型。

选取典型河流和水质监测数据,建立二维水流模型和水质模型,结合水位、流速、流量、COD、氨氮等指标,深入分析河流水动力和水质演化规律;2. 模型参数定量测定。

对河流水动力参数和水质参数进行实地观测和采样测试,获取基础数据,研究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3. 模型求解及数据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与建立的模型相结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评价;4. 模型优化。

针对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和策略。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建立基于二维水流和水质模型的河流水动力及水质模拟预测体系,实现对河流水动力和水质状态的可视化显示;2. 揭示河流水动力演化规律、协同与调控机制,为河流治理提供科学基础;3. 模拟预测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和污染物的传输、分布规律,为污染物治理和修复提出科学策略;4. 提出区域性的河流治理方案和策略,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五、研究难点1. 水动力及水质模型参数的准确测定;2. 河流水动力和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规律的深入研究;3. 模型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的提高;4. 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价。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

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模型的研究河流的水质是人们能否安全饮用和生产所需水资源的重要保障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的加快,水质污染现象日趋严重。

面对这一现实,河流水质模拟与预测模型成为了当前水环境保护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水质模拟模型的分类水质模拟模型主要分为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两大类。

1.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基于河流水动力学和水质动力学原理的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对规则河道进行描述,具备较高的可解释性和预测精度。

目前,基于物理模型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有限差分方法。

2.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则是基于已有数据或经验进行建模,主要依赖于数据分析和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

统计模型在短期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长期预测可能存在误差。

目前,常用的统计模型包括灰色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回归模型等。

二、模型参数建立水质模拟模型需要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分析和测量。

其中,参数主要可分为计算参数和环境参数两大类。

1.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是需要预先给定的参数,用于计算河流的水动力学和水质动力学模型。

其中包括水流速度、水深、流量、水温、氧含量等。

2. 环境参数环境参数主要是河流周围环境的一些特性。

例如,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都可能对河流水质产生影响。

在计算模型参数时,需要采用实际测量和模拟方法。

其中,实际测量可以通过采集河流周围环境的数据及时地了解河流水质的变化情况,模拟则可以通过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模型参数计算和推演。

三、模型验证验证是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的关键步骤。

对于河流水质模型,可采用实地监测和计算机模拟两种方法验证。

1. 实地监测验证实地监测是通过采集河流的水质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该方法具有直接性和可靠性,但监测时间和精度受到限制。

2. 计算机模拟验证计算机模拟验证是对模型进行动态模拟,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实际监测的时间和成本,但需要构建准确的模型和输入数据。

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人们对河流水动力学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河流水动力学模拟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技领域,其对河流水文环境的研究和河流治理具有巨大的帮助和作用。

河流水动力学模拟技术是以水文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对流域水文、水能、水源等进行数值分析,并对河道水力特性进行预测和优化,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

一、河流水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概念河流水动力学是研究河流水文环境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河流水文环境中的水文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生态学、水文能源学和水文地形学等方面的问题。

水文动力学是河流水动力学研究的基本科目,主要研究河流水的运动规律和水动力特性,包括流量、速度、潮汐、波浪、水位、涨落等。

二、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基本方法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是在对河流水动力学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河流水动力学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

基本方法包括:模型选择、数据处理、仿真算法、结果分析等环节。

模型选择是数值模拟的第一个步骤,通常采用一些数学模型,如欧拉模型、拉格朗日模型、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模型等;数据处理是指收集河流水文环境中的相关数据,如水位、流量、水温、氧化还原电位等。

仿真算法是指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数值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相应的数值结果,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格子Boltzmann法等。

结果分析是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处理和评估,如故障判断、优化设计等。

三、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应用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应用广泛。

应用于河流水文环境监测、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灾害预警和治理等方面。

河流水动力学模拟技术可用于预测河床冲刷、悬移质输运和水沙泥沙分布规律等问题,对于提高河流水电站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展望河流水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河流水动力学模拟技术将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湖泊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水体,它们在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湖泊水动力模型是研究湖泊运动规律和水质演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进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湖泊流动的数学模拟和湖泊水质的模拟。

湖泊流动的数学模拟主要包括湖泊水位和湖泊流速的模拟。

湖泊水位模拟可以通过计算湖泊的水量平衡方程来实现,该方程考虑了降水、蒸发、入流和出流等因素的影响。

湖泊流速模拟可以通过计算湖泊的流体动力学方程来实现,该方程考虑了表面张力、湖底摩擦和湖面风场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者对湖泊流动的模拟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提高了模拟的精度和可靠性。

湖泊水动力模型研究的重点是湖泊流动和水质演变的机理。

研究者通过分析湖泊的观测资料和实验数据,总结湖泊流动和水质演变的规律。

研究者还开展了湖泊水动力模型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评估模型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研究者不断提出新的模型和方法,促进了湖泊水动力模型的发展。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湖泊的水资源管理、湖泊的水生态保护和湖泊的水污染控制等领域。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湖泊是复杂的自然系统,其流动和水质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湖泊水动力模型需要考虑这些复杂性,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和预测能力。

湖泊水动力模型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支持,数据的质量和数量也是模型研究的关键问题。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报告展望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报告展望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展望河流动力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采用现代科学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则是20世纪才开始的。

河流动力学是以流体力学、地学、海洋和环境科学等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其趋势仍是采用各学科之长,在理论探索、科学实验和数学模拟等方面深入发展。

1研究发展趋势展望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它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容,一是在传统理论现代化量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和提高,对一些假定和近似处理给出更严密的论证,对一些经典的试验成果重新进行检验。

二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特别要注重与其它学科和最新的科学技术融会贯通。

在上世纪的30年代至50年代,以Shields曲线、Rouse悬沙公式、Meyer-Peter及Einstein推移质公式为代表,基本奠定了泥沙运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来,主要是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工作,除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外,在理论体系上没有重大的突破。

通过数十年来的理论积蓄和量测技术的时代跨越,有望在近些年在理论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试验科学上获得重大的成果。

1.1.1基础理论研究河流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河流过程原理及调整规律的研究。

早在30年代,Rouse应用扩散理论导出了悬移质泥沙浓度分布公式,即扩散方程,它是进行输沙计算的基本方程。

在现代两相流理论中,扩散模型只是宏观连续介质理论的一种简单模型。

更一般的模型是双流体模型,两相流中关于固液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作用力分析及其应力本构关系的理论,极促进了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的发展。

但泥沙运动理论与固液两相流理论又有所区别,其容更丰富,更独具创新性。

悬移质、推移质、水流挟沙力、动床阻力等等都是一般两相流理论中没有的概念。

这些概念是泥沙运动力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使得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纰固液两相流理论更生动、更便于在生产实际中应用。

悬移质和推移质输沙理论、非平衡输沙理论、水流挟沙力、床面形态和动床阻力等都是泥沙运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容,而且在80年代以前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之后除了引入固液两相流的双流体模型外,并没有重大的进展,许多理论研究是低水平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是采用计算机来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由大量神经 元构成的并行分布式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与平原河网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是由各个内部单元通过并联或串联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网络结构,通 过调整系统内部各个“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达到系统输入变量和输出变
2

的质量平衡方程:
As i
dZ i = Pi ( t ) + ∑ Q i ,k ( Z i , Z k ) dt k
式中, As i 为水位为 Z i 时单元 i 的水面面积; Pi ( t ) 为 i 单元的降雨强度;
Q i ,k ( Z i , Z k ) 为从任意相邻单元 k 流入或流出单元 i 的流量。
取单元几何中心的水位为单元代表水位,给出水位与水面面积关系。将计算 河网分解为一定数量的单元,再进行分组,然后确定各单元间的连接类型。 对每个 单元给出微分形式的质量平衡方程,经有限差分法离散后得到以单元水位为基本 未知量的方程组,进而求解各单元的代表水位和单元间流量。
2.3 混合模型
姚琪等人认为,运河河网地区地势平坦,区内无长大的天然河流; 大多数河流 坡降平缓,流量很小;农灌渠道不计其数,再加上泵站、水闸、船闸等水利控制工 程,使河网的水力学描述更加复杂,因而在建模工作中完全如实地模拟如此庞大 复杂的水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节点-河道模型和单元划分模型都不能很好地适应 运河水网的特性,前者失之过繁,后者失之过简。将节点-河道模型和单元划分模 型中与平原河网特性相适应的优点综合起来,并避免其不相适应的缺点,构成新 的数学模型,即混合模型。 建立混合模型的基本思想 [16] 是 : 将平原河网的水域区分为骨干河道和成片 水域两类,对骨干河道采用节点-河道模型; 对成片水域采用单元划分的方法将其 划分为单元,再引入当量河宽的概念,把成片水域的调蓄作用概化为骨干河道的 滩地,将其纳入节点-河道模型一并计算。
3.分级解法
分级解法是目前河网水流求解最主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荷兰学者提出.
4

分级解法的基本思想是[20],先将未知数集中到汊点上,待汊点未知数求出后,再 将各河段作为单一河段求解.分级解法按方程组的连接形式,又可以分为:二级解 法[21]、三级解法[22,23]四级解法[24]、汊点分组解法[25]和树型河网分组解法[26].先就 其中几种解法进行简介。 (1)二级解法:二级解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所有的边界方程和河段方程一起构 成一个封闭的方程组,也即是二级连接方程组,求解这样的方程组,便可以求得河 网各河端未知数,然后再利用微段方程,求出全部内部计算断面的未知数. (2)三级解法: 三级解法是在二级解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在 二级解法的基础上,将所得到的河段方程自相消元,可以得到一对以水位或流量 为隐函数的方程组,方程组经转化变形可以直接代入相应的汊点和边点方程,消 去其中的流量改正值,则剩余含有 2Nr 个未知的水位改正值变量的 2Nr 个方程, 求解连接矩阵得到各汊点上各断面的水位改正值,回代各河段方程得到汊点各断 面的流量改正值,再回代节点的流量和水位值的递推公式,得到所有各断面上的 水位和流量改正值,从而可以得出各断面的水位和流量。 (3)四级解法: 四级解法是在三级解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三级连接方程组中 分离出外边界方程和汊点能量衔接方程,最后由剩下的方程构成四级连接方程组. 然后,将第一步所得结果和汊点能量方程代入汊点水量平衡方程中,消去除各汊 点第一断面水位改正值以外的全部未知数, 这样形成的方程组即是所谓的四级连 接方程组,四级连接方程组共含有 Nj 个方程,Nj 个未知数可以求解。四级连接方 程组一经解出,将其乘上相应的系数,便可以得到三级解,再按三级解法相同的方 法求出各断面的水位和流量值。 (4)汊点分组解法:汊点分组解法首先由我国学者李义天提出[25]。该方法首 先将河网中的汊点分为 NG 组,用 ng 表示汊点组的序号(1≤ng≤NG),分组时,要求 每一汊点组最多与两个汊点组相连每组汊点中的河段,可以是连接本组汊点的河 段,也可以是一端连接本组汊点,另一端连接前一组或后一组汊点的河段,对每一 组汊点均可以形成分组后的汊点方程组。联立求解方程组,并回代求解可得河段 内部各断面的水位和流量增量。 在直接解法中,系数矩阵阶数为河网中选取的计算断面数的两倍,这对于大 型河网的求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二级解法的系数矩阵的阶数为 4Nr,三级解法系
,3]
给出了方程组的离散及求解推导的详细过程。本
文仅对各类河网水动力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论述河网水质模型的
1

研究与进展,为河网网地区水流水质计算提供科学参考。
2. 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
2.1 节点-河道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4]是:将河网中的每一河道视为单一河道, 其控制方程均 为一维 Saint-Venant 方程组; 河道连接处称为节点(汊点),每个节点处均应满足 水流连续性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求解由边界条件、Saint-Venant 方程组和汊 点衔接方程联立闭合方程组,即可得到各河段内部断面的未知水力要素。 河网非恒定流问题水动力模型的控制方程为 Saint-Venant 方程组: ∂A ∂Q ∂t + ∂x = q QQ ∂Z Q2 ∂Q + ∂ α + gA 2 = 0 + gA ∂x A K ∂t ∂x 式中:x 为沿水流方向的距离;t 为时间;A 为过水断面面积;Q 为流量; Z 为水位;q 为单位河段长度的旁侧入流流量;K 为流量模数;α为动量校 正系数;g 为重力加速度。 节点-河道模型原则上可以求解任何水网的水力参数,不同的求解方法各有 优缺点。目前常用的求解方法有:特征线法[5],有限差分法[6],直接解法[7],间 接解法[8-12],矩阵标示法[13],有限体积法[14]等。

河网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拟研究展望
陈新永,朱静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4) (Chenxinyong2007@;biye2004@)
摘要: 论述了河网地区 4 类水动力模型及其基本思想,对水质模拟的方法理论、
4. 河网水质模拟研究现状
目前,河网水质模型及模拟方法都比较成熟。在水质模型中,美国的 QUAL-II(E)模型、传统 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模型等被广 泛用于河流水质模拟。 WASP 模型及 Carlos 的河网水质模型[33]则只适用于小型河 网。河海大学的 H w q now 模型能反映水体在不同溶解氧状态下的水质变化,且 适用于大型河网[34]。组合单元水质模型也是一种有效的河网模型[35]。清华大学 的水文-水质模型能应用于环状河网[29]。 在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之上,根据水质控制方程及河道概化方式,河网地区水 质模拟方法可分为两类[31]:第一类为常用一维纵向分散方程求解法;第二类为 组合单元解法。 第一类水质模拟中,三级联解法是水质模拟最为常用,其求解思路[33]:(a) 对每条河道的扩散质一维对流纵向分散方程进行有限差分离散,经消元计算得到 各单一河道出流断面质量浓度与入流断面质量浓度间的线性关系;(b)在交叉口 引入均匀混合假设——流出交叉口的断面质量浓度等于流入交叉口各断面质量 浓度的平均值,导得以各交叉口节点质量浓度为未知变量的方程组,求解得各交 叉口质量浓度; (c)返回单一河道计算各断面质量浓度.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河网 地区环境模拟和环境规划[25]研究中,并已成为河网地区水质计算的主流方法。 第二类水质模拟中,其组合单元解法求解思路[15]:按水力水质特性相近的原 则,将河网划分成若干单元,要求划分后的单元内部,水位流速变化均匀、水质浓 度无悬殊变化。单元间污染物质的交换通过随水体对流及交界面上的扩散而进 行。 单元污染物浓度以形心处浓度代替,它随时间的变化,取决于交界面上的对流 扩散输运、 单元内污染物的降解及源项的加入。 此方法由于单元概化使精度受损, 仅适用于大尺度水环境规划,但该方法以各单元物理量为直接求解对象,为环境
中间层
模型输出向量 图 1 河网概化的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与水动力模型的有机结合可以减少水动力模型计算量、 加快计 算速度;同时水动力模型为神经网络模型提供参考,在重要河段或区域由于资料 缺乏时得到广泛应用。神经网络模型是“黑箱”模型[19],反映网络内部节点之间 关系参数的物理意义模糊,就河网水动力模拟而言,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河网各种 因素(如河网结构、河道糙率、断面形状、调蓄容量等)的综合影响,这就给模型 的验证带来困难,同时有可能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3

量之间的最优化或平衡,因此,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可用于复杂河网水动力模型的 数值模拟[17]。 实际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时,由于天然河网十分复杂,河流湖泊众多,首先应 对河网进行概化[18]。李荣等人从河网水流运动连续方程和漕蓄方程出发,对河网 作了概化[19]。经过上述概化,整个河网由河网水源的输入、河网内部相互串联和 并联而成的水库、河网输出三部分构成,如图 1 所示。第一层和最后一层节点的 输入输出为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用节点水量平衡方程和整个河网水量守恒关系保 证各个节点和整个单分析。结果表明,三级联解法是河网地区水质计算 的主流方法,组合单元解法有其良好的应用条件。在水动力模型研究发展基础之 上,指出减小模拟假设误差、改进和设计新的计算方法、数值模拟可视化将成为 河网水质模拟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河网;水动力模型;水质模拟
1. 前言
平原河网地区湖泊密布、河网发达,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较发达的地区。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经济的发展,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网,致使 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 成为困扰城市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所有这些对平原河网的灌溉、排涝、防洪、规划和污染控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 研究课题。 为此,人们不仅日益重视该地区水资源保护的研究,同时还采取相应的 水流、水质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环境规划和管理.但由于理论、技术及各种客观条 件的制约,目前水流,特别是水质数值模拟精度不十分令人满意.由于河网模拟区 域范围很大,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模拟,其核心问题是河网数学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其中水动力模型是其他模型(如水质模型、 水环境容量模型等) 的基础。 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大体可以分为节点-河道模型、单元划分模型、混合模 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 类[1]。平原河网不同于单一河流的特点,在于河网错 综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方程组离散和求解上的困难,这是多年来人们研究河网 问题的一大难点,有关文献[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