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与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与基本特征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相联系,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对变化了的时代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与时代特色相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定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及强烈的创新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特色;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理论的内容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气质表现为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新期待,具有坚定的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谋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源于其理论渊源的人民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人民性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当作目的,为了人,把人当作尺度,尊重人。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显著的人民性特征。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从邓小平同志关于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的重要思想,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锦涛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线,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基本特征问题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如下概括: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
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
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
⑥以共产主义为理想,是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我们要解决好这些基本特征问题,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
是必须准确把握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特 征。中国特色社会主 系的两个显着特征 。这两个特 征的区别在于,它们体现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属性的角度不同:整体是相对于
所 谓 理 论整 体 性 , 顾 名 思义 , 就 是 使 理 论 成 为严 整 的科 学 部分而言的, 相对则是与绝对既对 立又统一的概念; 整体性侧 相对性侧重于动态; 整 体 性体 现 的 是体 系 内各 个 理 体系 的属性。 这就必然涉及部分与整体、 要素与系统 以及要素 重 于 静态 ,
党的“ 十七大” 在 整 合 改 革 开 放 以来 我 们 党 在 继承 与 创 新 理论 与 理 论 、理 论成 果 与 实 践 成 果 等诸 多关 系 中才 能 获 得科
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 并发 学 的规 定 ,因而 相 对 性 就 成 为 了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理 论 体系
出了用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理 论 体 系武 装 全 党 、 教育 人 民 的伟 大 的又 一 显 著 特 征 。
号召。 要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其重要前提
义理 论 体 系具 有 两 个 鲜 明特 征 , 即整 体性 和 相 对 性 。
综 上所 述 ,整 体 性 和 相对 性是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理 论 体
பைடு நூலகம்
作用 , 而且要涉及各个 理论之 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其整 联 系 的 区分 是 相 对 的 ,也 是相 互 作 用 的 。它们 之 间 的紧 密 联
体性 的层 次更 高 、 范 围更 大 。 我 们 说 党 的“ 十七大” 整 合 了新 时 系,构成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的普 期党 的全 部 理 论 创 新 成 果 , 把邓小平理论、 “ 三个 代 表 ” 重要 思 遍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更大范围的普遍联系的整体中,中国 想和 科 学 发展 观 等 重 大 战 略 思 想 统 称 为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理 特 色 社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只 是其 中的 一个 部 分 、 方 面和 环 节 。 在 论体系, 在这里, “ 整合” 、 “ 全部 ” 、 “ 统称” 这 些 术语 都 说 明 , 提出 这里, 整 体和 部分 之 间 的 相 互 联系 和 相 互转 化 , 体 现 了 中 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德荣梁继超道路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道路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崭新课题。
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联社会主义国家。
照抄书本不行,照搬联模式也不行,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不是过渡性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具有独立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中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开辟的一条由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载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体制模式,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与创新,是一条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本质区别的崭新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涵作了科学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涵。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路。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的领导,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阶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 社会主义中级阶段:这是在初级阶段基础上的新阶段,其主要目标是在实现现代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
3.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这是在中级阶段基础上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1.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形式,包括国家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2.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允许、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调控,保持公平竞争和社会稳定。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1.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保障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特征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特征之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有诸多区别和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在建党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之前,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成为强大、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中心、最重要的任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它继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为人民谋利益。
它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落实全民利益优先的发展战略,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针,领导人民不断前进。
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发展的根本保证。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破除束缚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障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转折。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确立了自主创新的战略地位,实现了在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快速崛起”。
中特目录(开卷用)
导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由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制度优势,体现;三者关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3.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3 正确认识和解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4.学习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1.1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两个没有变)1.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2. 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2.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社会生产力落后)2.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3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3.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3.2坚持以人为本3.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4坚持统筹兼顾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公有制)3. 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4.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4.2深化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认识(引进来,走出去)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2.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西方的多党制3.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借鉴,创新;文化走向世界)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2. 保障和改善民生3.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人民内部矛盾,利益矛盾,公平正义,收入分配,公共服务)4.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资源节约型社会)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4.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1.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2.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3.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建目标,五个必须坚持)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1. 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和平与发展,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2.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3.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4.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居于核心地位。
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特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其他本质特征的存亡。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不仅意味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的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而且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将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1。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实现有机的经济和政治现代化,从而提升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文化历史素质,最终实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实现经济现代化,推动学科建设和理念创新,进而提高发展动力。
主要体现在促进改革和创新,促进开放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经济多元化水平,以及加强管理水平的提高上。
其次,推进政治现代化,落实依法治国理念,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改善行政管理和推动政治参与的程序。
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人文素质和社会保障体系,构筑有效的多元、元化和繁荣文化,进而提升国民幸福感和国际水准。
总而言之,实现有机的经济和政治现代化,是无可置疑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特征。
这不仅仅需要我们更好地探索改革方向,而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曲折地探索,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逐渐总结出来的理论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征。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当前思想政治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国际形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考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85年3月4日,在会见外国访华团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4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在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后,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作为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一直到党的十六大,历时13年时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时代特征,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推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特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必须明确三个概念: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二是中国特色,与外国模式有区别;三是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有区别。
只有明确三个概念,才能作出科学判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个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它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内容:分析中国在公共服 务体系方面面临的挑战和
未来发展方向。
内容:总结中国在公共服 务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
启示。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社会建 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旨在实 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强调可持续发 展,注重环境 保护和资源节 约,推动绿色 发展、循环发 展和低碳发展。
文竞争力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社会建设
THEME TEMPLATE
民生保障体系
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 会建设注重民生保障,包括教 育、医疗、社保等方面。
成就: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 经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
组成: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组成。
职能:立法、监督、任免 、决定等职能,是实现人 民民主的重要途径。
发展历程:自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召开以来,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在中国得到了 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定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 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旨 在实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和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和国 际影响力
文化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和升级
文化交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 合作
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 化的现代化,增强文化 自信和国际影响力
育、社保和医疗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主要特征
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主要特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日益凸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主要特征,并剖析其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这不仅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发展道路的根本所在。
党的领导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也是其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特点。
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
这条道路是我国带领全国人民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立足我国国情、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的具体体现。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是我国国家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均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的动力源泉,为我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世界文明的精华,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平等、合作的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实践的文章,下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实践。
一、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科学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基于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分析,既有严谨的逻辑论证,又要求与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创新,形成的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
2. 立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的立场和方法,既要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又要统一全局和个别、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实践创新,坚持打破传统束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3.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联系和回应了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适应和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二、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资本主义因素和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市场化改革、法制建设、产权保护等措施,逐步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增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活力和内聚力。
3.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建设,党的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通过强化党的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其本质特征及其优越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论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其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经济特征和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特点,使中国能够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实现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体现在市场经济中,鼓励市场竞争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保持了一定的干预机制,在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发展全面、均衡、可持续的经济。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在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福祉。
在经济发展中,中国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平,实现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使得中国能够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有效应对了一系列经济风险和挑战。
与此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政治特征和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等方面。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通过坚实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系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重视人民民主。
在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种民主制度得以实现。
此外,政府还鼓励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总结陈述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总结陈述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具有鲜明的我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特征。
其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总体建设理念的突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总体建设理念的突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总体建设理念贯穿始终,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3. 多民主制度的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多民主制度的完善。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多种形式的民主制度,充分保障了人民裙众的民主权利。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形成的本质特征还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弘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倡导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5.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显现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 推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还包括推进军队和国防现代化。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实施国防政策,加快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防实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7.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以上多方面的本质特征,其内涵丰富,体现了我国的发展理念和治国理念。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深刻体现了在我国的创造性运用,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充分理解,把握其深刻内涵,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总结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长期探索和实践得出的重要成果。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或者在公职考试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道题,如下所示: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突出政治建设
C.坚持以人为本
D.集中统一领导
答案:A.中国共产党领导。
解析: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定义:社会主义(soc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
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
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1.解放和发展生动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创造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纯的。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
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实现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反战的具体状况出发。
比如中国根据自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探索了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其能、按劳分配”的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表明劳动既是每一个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必须明确三个概念: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本质区别;二是中国特色,与外国模式有区别;三是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有区别。
只有明确三个概念,才能作出科学判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三个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它不同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区别有三点。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是国家计划为指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国家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制定了十二个五年计划,保持了连续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都需要制定发展计划,还要国家宏观调控。
三是共同富裕为目标。
共同富裕是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更加注重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个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
三是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历史形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有三个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中国革命历史形成的,是民主党派公认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在野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是政党政治的发展创新。
中国共产党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团结合作,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同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有本质区别,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
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邓小平说过:“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邓小平还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