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真正能解决的问题

合集下载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济群法师开示心理学高校弘法 2013济群法师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这一话题,我觉得很有意义。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

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灵的净化、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关于修心的理论极为丰富。

佛教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其中,仅汉传佛教就有八大宗派,可谓法门林立。

其中的每个宗派,对如何认识并改善心灵,都有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可视为佛教心理学的不同流派。

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国人的心态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

相对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来说,它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降服烦恼,调御心行,乃至明心见性。

近代以来,这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古老智慧,开始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佛教思想,作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和临床治疗的指导。

其中,尤以正念学说的影响最大。

由此可见,了解佛教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东方心理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心理学。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佛教是教育,也是心理学。

其中既有对心理现象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的健康状态,什么是患有疾病的症状,同时还介绍了如何治疗的具体方法。

佛经中,经常将佛陀和众生的关系比喻为医生和患者,并称佛陀为“大医王”,因为他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

那么,为什么将众生称为患者呢?难道我们都有病吗?须知,这个病不是身病,而是心病。

在佛教中,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就是贪嗔痴。

这一点,和心理学的定义是不同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些异于常人且带来各种障碍的心理问题,才被列入疾病范畴。

至于常人都有的贪嗔痴,并不在其治疗之列。

身心灵原来是一场骗局

身心灵原来是一场骗局

从2002年开始,在生下我的女儿那一刻开始,我就病了。

我感觉不到当妈妈的喜悦,我也感觉不到做妈妈的责任,相反地,我要死,我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一发不可收拾,兜兜转转就到了现在,我学的时间比较长,学的东西也不少。

从心理学到佛学,到禅修,到中医,再到灵性,各种灵性课程,到自然疗法,到现在我只用技术给人做身体的物理治疗。

十几年的时间,尤其是这两三年,我的识知在不断地变化中,今年以来,我发现身心灵就是个骗局,越来越强烈。

做为一个人,就是该干什么干什么,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醒了就干活,没有别的事情要做了。

有人来找我,没有能力付咨询费,我就叫他们去运动,让身体动起来,不光只是我们头脑认为的跑步和打球才是运动。

让他们身体动起来还可以是做事情。

现在的家庭都有保姆,出门有车,身体动起的机会少了。

所有的冥想老师都说了,要想让冥想显化,一定要让身体有生化反应。

何谓生化反应?就是想到梅子,嘴里有酸唾液。

如果冥想没有这样的效果,就只是在头脑里储存的知识。

动,脑子不想,身体的生化反应一直在进行着,而且还能让胡思乱想的脑子停下来。

生命在于运动,大道至简啊。

为什么后来会有这么多的禅修法门,人们安静不下来,干脆就不打坐了,动中禅出来了,以动制动,最后人们在动中得到了安静。

我想到了小的时候,在农村,那些大人们几乎没有一个得过现在的这么多病。

记得我初中时生病了,躺了一天,后来我干脆下地干活去了,栽辣椒秧,出了一身微汗,晚上人就好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的报道,屡见不鲜。

试想一下,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们忙着工作一赚钱,自我身体的管理不在心上,缺失了动这一块,虽然在外面奔波也是在动,但是心不在身体。

不光是身体生病了,是心生病在先。

太忙了,压力太大,竞争太大了,太想要过更好的日子了,光是车和房都让人不堪重负,还有孩子的上学问题,想起来整个人生就像一个不停转的陀螺,想停,就有人抽。

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出路,为什么会活的这么累?这么痛苦?人际关系不顺,婚姻出问题,事业不如意,孩子不听话,有的甚至身体也不好。

科学家爬到山顶时 佛学大师真的已经等候多时了吗

科学家爬到山顶时 佛学大师真的已经等候多时了吗

科学家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真的已经等候多时了吗著名物理学家、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在2009年发表了《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演讲,他认为现代物理学中的弦理论已经步入禅境,达到了缘起性空的境界。

他以一句有些耸人听闻的话结束演讲,“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不仅如此,他还称弄懂佛教复杂的理论及其与现代物理学的联系之后,“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

其实朱清时先生的演讲相当有代表性。

二战后不少物理学家在谈论科学和其它思想体系(包括哲学、宗教等等)之间的关系时也有类似言论。

不过,战后的科学体制使哲学和科学彻底无缘,科学家往往只是在取得成就之后才会进行一些“哲学”探索。

不过,在20世纪之前,哲学是物理学家的必修课,多数物理学家也有相当优秀的哲学素养。

一般来说,他们的物理学研究也伴随着哲学探索。

搁置科学家的哲学素养不谈,本文要处理的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以及宗教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大型强子对撞机1. “哲学”的虚妄霍金讲,现代物理学的复杂程度已经使一般的哲学家不能理解,哲学早已经跟不上物理学的步伐。

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政治左派的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向杂志《社会文本》(Social Text)投稿,称量子力学的最新成果符合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科学的批评。

哲学家对此自然喜出望外。

但令人尴尬的是,索卡尔后来宣称自己那篇文章完全是胡说八道,并称这些所谓后现代的哲学家不懂科学胡乱批判,败坏了左派的光荣传统。

受到羞辱的哲学家和幸灾乐祸的科学家立马斗作一团,发生了震撼一时的所谓“科学大战(Science War)”。

其实,当时积极参与科学大战的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在1992年自己的科普专著《终极理论之梦》(Dream of a Final Theory)中已经对哲学家展开了批判。

【万行书院】为什么佛法能治疗抑郁症

【万行书院】为什么佛法能治疗抑郁症

学员:师父,我想问两个问题:人在吸毒以后的灵魂出窍,与我们在禅定以后的感觉是不是一样?佛法对于抑郁症能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万行大和尚:有。

第一个你问的非常好,吸毒达到的那种飘飘然,与我们打坐的飘飘然一模一样,只不过它是通过药物、科技手段让你达到那种状态。

传统的宗教也是科技,它是一种古老的科技,让你人达到一种飘飘然的状态。

我们身体分气道、脉道、水道、神经道,管道就是神经的意思。

有的走光的神经,有的走气的神经,有的走血的神经,有的是走信息的神经,可以把它比喻成管道,也可以叫作神经。

我们身体里面布满了不同的神经,不同的管道,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如何把它激活唤醒,把它充实呢?通过外力都可以让我们身心里这种潜伏的能量激活。

学员:所以佛陀不反对抽烟?万行大和尚:你做不了主,他就反对;你做得了主,就可以。

佛教里面没有反对和不反对,是看你能否做主。

就说今天这个场合不能吸,你就不要吸,今天场合可以吸,你就可以吸。

如果你做不了主,最好一刀切,永远不能抽,不能吸;你若能够做主,适当的抽适当的吸,为什么不可以呢?关键是它能不能促进你的健康?改善气氛?开发工作?利于人际关系?问题是凡夫俗子一旦接触到某个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他就陷进去出不来。

所以,我们干脆就禁止,不能碰。

如果你碰完后,能所谓的拿得起放的下,也是可以的。

问题是要么拿不起,一旦拿起来以后再也放不下。

就如有些吸毒的人,一沾上就再也放不下了。

刚才你问,佛教对于抑郁症有没有办法。

抑郁症是因为心灵紧张到一个程度,再也撑不下去了,神经系统、信息系统整个紊乱了,就得了抑郁症。

那怎样把它复位呢?就是通过放松。

身心一放松,神经就复位,抑郁症就好了。

刚才讲到我们身体里面有气道、脉道、管道,这个道那个道,各种神经因为长期绷的很紧,就错位,就乱了,我们叫做紊乱了。

佛法就是针对我们的神经,治疗紊乱最好的办法,因为放松了以后,他的这个场能,能量场就开始复原,回到出厂的状态。

而我们在入定时,能量场就回到我们出生的状态。

学佛问答精选答题技巧大全及答

学佛问答精选答题技巧大全及答

学佛问答精选答题技巧大全及答1. 学佛问答的重要性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疑惑,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问答交流。

学佛问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疑惑,还可以促进心灵成长,增进对佛法的理解。

2. 学佛问答的技巧在进行学佛问答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3. 诚信和尊重在学佛问答中,诚信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别人的问题,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轻易质疑他人的信仰和观点。

4. 善于倾听在进行学佛问答时,我们需要善于倾听。

只有倾听别人的观点和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并给予合理的回答。

5. 理性表达在进行学佛问答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避免情绪化的言辞,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进行交流。

6. 搜索权威资料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权威的佛学资料,提高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问答者去查阅相关资料,增强对佛法知识的理解。

7. 借鉴经验在进行学佛问答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

通过倾听他人的答案,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8. 避免争论在学佛问答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争论和辩论。

如果出现意见分歧,可以友好地进行交流,尊重对方的观点,而不是陷入争执。

9. 鼓励思考在进行学佛问答时,我们应该鼓励问答者进行思考。

不要一味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问答者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加深对佛法的理解。

10. 真诚回答我们在进行学佛问答时,要真诚地回答问题。

不要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对待每一个问题,给出合理的回答,并帮助问答者解决疑惑。

总结:学佛问答是学习佛法的重要环节,掌握好问答技巧对于促进心灵成长和增进对佛法的理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大家在学佛问答中能够遵循这些技巧,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共同进步。

11. 尊重个人信仰在学佛问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每个人的个人信仰。

不同的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修行境界和个人修养都不尽相同。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体现哲学原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体现哲学原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看问题片面而无法看清全局、事物因为被一点困扰而无法看到整体。

这句成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

让我们从表面意思来解读这句成语。

一叶障目,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叶子挡住了视线,使人无法看到远处的泰山。

这种视线受阻的困境,无形中阻碍了对泰山的全面认知。

这句成语所蕴含的深意,正是在于对人们平时认知局限性的警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片面的理解或被琐事困扰,而无法看到事物的全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接下来,让我们思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在古代我国哲学中,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以及儒家思想中的"克己复礼",正与这句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呼应。

"无为而治"提倡无为而治、无欲而实,即认为过度的干预和欲望成为认知的障碍,阻碍了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知。

而"克己复礼"则主张克己、复礼,即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恪守礼节,去掉人身上的杂念和欲望,使心灵清净,以便能够客观看待世界和问题,从而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哲学原理,都可以用来阐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成语所蕴含的深意。

进一步,我们可以从这句成语的使用场景和哲学意义出发,来探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局限。

在社会大变革、个人求学成才、经商兴衰、家庭和谐等情况下,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要超越表面现象,理性思考,正确认识问题,不受表面事物的干扰,以免将问题局限在一点上,而错过全局,从而错失了解决问题的良机。

总结而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成语所体现的哲学原理,已深刻融入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中。

它不仅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集成,唤醒我们在认知世界、解决问题时张开全局的眼光和胸怀的责任。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2016年第3期(总第146期)/五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32016/GeneralNo 146/May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方映灵【摘要】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

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的区别,而“即体即用”的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僧肇;《不真空论》;佛学玄学化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3-0120-07 僧肇(384-414)是我国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即“四圣”(道生、僧肇、僧融、僧睿)之一①。

他以擅长般若空宗著称,有“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之誉②,是东晋后期极为重要的佛教哲学理论家。

他的最主要代表作《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被汤用彤评价为“实无上精品……为中华哲学文字最有价值之著作也”③。

僧肇的突出贡献,是以“即体即用”的“体用不二”论,既解决了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空色分离难题,开启了佛学中国化发展方向,又解决了魏晋玄学的体用二分问题,推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建构。

由于这种即佛即玄、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僧肇佛学与玄学的关系评判不一。

本文试图通过对僧肇“解空”的重要篇章———《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进一步探讨和梳理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一“空”是佛教的核心基本概念,不同的佛教宗派对“空”有不同的解读。

般若中观学派对“空”的解读是“缘起性空”、空有相待而存。

它认为: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由于各自的因和缘假合而成的,并没有实在自性,不能自己规定自己、自己成为实有本体。

这三种错误的学佛心态千万不要有,哪怕有一种都会让你走错路

这三种错误的学佛心态千万不要有,哪怕有一种都会让你走错路

这三种错误的学佛心态千万不要有,哪怕有一种都会让你走错路“修持佛法,功德圆满”,是每一位修佛弟子的修行历程,修弟子们修行内容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等等。

三宝是佛法的核心,皈依是修学的根本,学佛只要坚持到底,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便可成为标准的佛家弟子。

学佛其实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它是从错综复杂的乱象中,跳转到成就三宝具备的无限慈悲和智慧的串习中。

在整个过程中,人难免会遇到盲区,遇到隘口,从而导致修行停滞不前,顿生无明妄想,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也是为什么如今修行者虽多,但禅悟者颇少的主要原因。

过去我认识一位朋友,作为一名在家居士,他就曾在学佛过程中遭遇到四众弟子都会遇到的瓶颈,也曾为自己修行速度缓慢,学佛程度不够深入而苦恼。

为了帮他解决心中的桎梏,我特意带他找到一位和我交情甚深的高僧,希望他能够为之指点迷津。

朋友在给高僧讲述自己的问题后,高僧如是说道:一个人在学佛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犯错并不可怕,可怕之处在于知错不改,那即便终其一生去修,也注定难有成就。

对此他还特意嘱咐道:在学佛所有的毛病当中,心态的问题尤为突出,念佛学佛,只有成佛是真的,其他的全是假的。

心中有善,感应三善道;恶在心头,招感三恶道,心灵上的障碍才是阻碍修学的病根,特别是这三种不正确的心态,有一个都会误入歧途,修行不顺,必须警觉,不可马虎大意。

01交换心态佛经上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学佛之人,如不能以正确的行动和心态来学佛,不以识本心为目的去学习,那么修学愈久,就无异于是在浪费时间与生命。

现实中很多人学佛压根不是因为正信佛法,为求佛缘而学,而是单纯的崇拜佛陀,迷信佛陀,他们供奉佛菩萨是带有目的性的,是为谋求私人利好而来的。

过去我曾在庙堂上见识过一些所谓的“佛弟子”,他们每天都会记录自己为佛做了什么,尽了哪些佛弟子该尽的义务。

譬如今天诵持了多少遍经书法文,心中默念了多少次佛号,在佛前禅定了多长时间,磕了多少个响头。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僥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儔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儔者有为,佛者无为;儔者分别,佛者平等, 僥者治外,佛者治。

(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僅家重视人伦,主修身、齐家、治虱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Z主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僥、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儔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IX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列三家之别: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于凌波居士语。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执于境、道家执于心、佛家心境双亡。

三家虽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 学3、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儔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 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 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 世的事业。

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 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入世,就是 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 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 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 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 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

[原创]名人对佛教的评价

[原创]名人对佛教的评价

名人对佛教的评价----孙中山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康有为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近代思想家章太炎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鲁迅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近代思想家谭嗣同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地著名之学说也。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梁启超出家人是最高尚最伟大的,顺治皇帝曾作"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之赞誉。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佛学不可不学,办了佛学院,两年毕业,专弄政治,这个办法不行,得搞四年,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毛泽东一九六年一月二十二日同班禅大师的谈话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

-----马克思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

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恩格斯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世界几何学之父威勒博士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著名哲学家尼采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爱因斯坦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我说过,我还要说,我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说,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著一条紧密的智力纽带。

梁启超□吾常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

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

佛学的定义

佛学的定义

佛学的定义
佛学是一门研究佛教思想与教义的学科,旨在探讨人类的苦、集、灭、道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佛学源于佛陀释迦牟尼所传授的教导,以及后续的佛教经典和文献。

佛学的核心思想是实证与觉悟。

实证意味着通过个人的体验和直觉来理解佛法的真理。

觉悟则指的是超越尘世的迷惑和痛苦,达到解脱与智慧的境界。

佛学强调个人的修行和自我觉察,以达到解脱与内心平和的目标。

佛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佛教经典的解读与研究,佛教哲学的思考,以及佛教传统和文化的探讨。

佛学家通过阅读佛教经典,如《大般若波罗蜜经》和《法华经》,来理解佛法的核心教义。

他们也研究佛教哲学的问题,例如无我、因果报应和空性等。

此外,佛学也涉及佛教的历史和传统,包括佛教教派的发展、佛教艺术的研究和佛教文化的传播等。

佛学的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寻求内心平和和智慧的方法。

通过学习佛学,人们可以了解佛法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以解决人类存在的困惑和痛苦。

佛学的实践可以促使人们培养慈悲、善良和正直的品质,从而改善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

总之,佛学是一门研究佛教思想与教义的学科,其目标是帮助人们通过实证与觉悟来解决人类苦、集、灭、道的问题。

通过学习和实践佛学,人们可以追求内心的平和和智慧,并为个人与社会的福祉做出贡献。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关于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

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只不过,对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影响的自觉程度及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这都是自然的、正常的情况。

不过,如果对儒道佛的认识和评价出现太大的差异,乃至截然的对立,则多少有点不正常了。

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存在着。

这意味着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一种起码的共识。

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反思。

同时也表明,从不同角度对儒道佛加以探讨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通过这种探讨,或许可以而形成某种基本的共识。

基于此,本文尝试阐述儒道佛的几个基本问题,权作抛砖引玉而已。

(一)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探讨儒道佛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儒学或儒教的性质问题,究竟是人文学说还是一种宗教学说?由此涉及第二个问题,即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之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这种宗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国教?学界提出“儒教、天祖教与传统宗法性宗教”这三个名词,旨在说明这两个问题。

按学界以往的主流看法,儒学不是宗教,中国历史上不存在所谓“国教”的现象。

但目前学界看法有了变化,他们分别用不同名称来说明中国历史上土生土长的国教的存在,或用“儒教”[①],或用“天祖教”[②],或用“传统宗法性宗教”(或宗法性传统宗教)[③]。

其中,儒教问题是近期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学界大致存在如下几种观点:1、儒学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宗教;2、儒学不是儒教,但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一种宗教性质的儒教;3、历史上所谓“儒教”,指的是教化之义,而不是宗教含义。

因此,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人文学说;4、儒学虽然是一种人文学说,但具有深刻的宗教性;5、儒学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

对于学界存在的这些争议,张岱年先生总结得好,他说:“对于宗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公元5-6世纪长安佛学界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

公元5-6世纪长安佛学界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
③ 鸠摩罗什时期长安佛教已经关注佛性问题,据罗什弟子慧 睿《喻疑论》记 载:“什 公 时 虽 未 有 《大 般 泥 洹》文,已 有 《法 身 经》,明佛法身即是泥洹,与今所出,若合符契。此公若得闻此,佛 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便当应如白日朗其胸襟,甘露润其 四体,无所疑也。何以知之?每至苦问:‘佛之真主亦复虚妄,积 功累德,谁为不惑之本?’”([梁]僧:《出三藏 记集》,中华 书 局,1995年,第 236页)即鸠摩罗什已经关注佛性问题,并困惑于 “是否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是真是妄”等问题。
“法 性 ”就 具 有 客 观 性 真 理 的 涵 义 。 而 在 般 若 类 经 典之后出现的《大 般涅 ?经》等 涅 ? 类 经 典,也 称 “第一义空”的空 性真理 是佛性,但 这 里 的 空 性 已 非无确定性的“空 理”,而是真 实 永 恒 的 本 体 性 存 在。⑥ 西魏大统五年敦 煌 写 本 《大 涅 ? 经 义 记》记 载:“此明 常 乐 第 一 义 谛 寂 灭 万 相,为 真 谛 归 依 处 也。……得真体常乐我净”,“又复上明佛性妙有常 住,不同三世,异于虚空,理修善了之。”⑦从中可知, 这里的“真 体 ”就 是 常、乐、我、净,就 是 永 恒 常 住 的 “佛性妙有”。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0-13世纪中国 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研究”(18XZJ014)
① 本文虽以长安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但鉴于长安佛教的中 心地位和广泛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史料及讨论范围还涉及西魏北 周所辖的整个关中地区及敦煌等地。
② 对至十 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 425~511页;吕贗:《中国佛 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 111~158页;任继愈主编: 《中国佛教史》(第 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 369 ~392页;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179~187页。

佛学与逻辑学的联系

佛学与逻辑学的联系

佛学与逻辑学的联系佛学和逻辑学在某些方面有关联,这两个领域都试图理解和描述万物的真实本质。

虽然佛学和逻辑学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探讨问题,但它们都关注诸如认知和推理等基本问题,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

首先,佛学和逻辑学都关注世界的本质和真实性。

佛学强调对真正事实的深刻认识,而逻辑学则试图建立形式逻辑推论法则,以便确定正确的论据和结论。

佛学和逻辑学的共同事业是理解事物的真正本质和如何将其描述出来。

其次,佛学和逻辑学都研究认知理论。

佛学追求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逻辑学则探究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

在两个领域中,认知问题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如何了解真实的事物和如何获得真正的知识。

第三,佛学和逻辑学都关注推理和逻辑思维。

佛学尤其注意修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以透彻理解真实。

相对而言,逻辑学更致力于建立强大的逻辑系统,以证明何时何地我们的思维是有足够的逻辑基础的。

两个领域的共同目标是优化我们的思维过程,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结论和洞察力更深的认识。

最后,佛学和逻辑学都利用各自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佛学依靠密宗经典中的逻辑理论,例如四辩攝、緣起性空和中道论(中道哲学),学者通过阐明这些理论来证明他们的观点。

逻辑学则使用符号逻辑和谓词逻辑等规则来证明论据和结论的正确性。

然而,佛教的逻辑学在实际上被证明更为显著,因为它可以解决真正广泛的生命哲学问题,而其他许多领域则注重细节和系统操作。

综上所述,佛学和逻辑学都是关注认知和推理方面的哲学领域。

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都试图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如何获得真正的知识、推理和逻辑思维、研究认知理论和使用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主要在于方法和目的方面的不同。

【生命反思】第36课 真功夫正见

【生命反思】第36课 真功夫正见

第三十六课真功夫正见导读:运用不隔念、不隔日、不隔时,能让我们解决问题于当下,就是现行方便,避免“道理明白,用不上”对我们的困扰。

这样我们就用得上力,真正的有功夫。

那真有功夫了,我们在法则上就能纯熟起来,不堕入理事相隔或者理事分离这样一些状态。

人往往把理与事、性与修分裂开,这种二元的思想、理念在影响着每一个人。

要突破它,那就需要佛的智慧,觉悟的智慧。

(一)方法用得上力,是为真功夫每个人每天都在跟人、跟事打交道,这个四摄法是一个明了的东西。

同事、爱语、(布施、饶益),像四正勤一样呢,是有益无害的。

我们在这个时代啊,要做一个事情,就是使它有益于世间,有益无害是一个特别的应该把握的这样一个做事方法。

像我们在没有很准确的方法的情况下,这个利害是并存的。

我们常规世俗中的做法呢,会有利害并存的这样一些内容。

那我们要是能准确地学习这些觉悟者的教法呢,因为他有这种顺性的觉悟的实质,实质的这种依止与指导,所以他作为呢,就是有益于世间的。

那这个世俗的法则呢,往往就是利害并存的。

因为有顺性的实质的指导,或者说依止,那这个佛法所谓的有益于世间是必然的。

我们要清晰这一点,学习起来,方向就会十分地明确,我们来明确自己的人生作为方向,那这样呢就会做得轻快。

因为这样可以远离似是而非的东西。

我们在世间作为,这个似是而非是很难超越的。

因为人的世俗习惯,它是跟无明相关联的。

那佛陀呢,佛陀所传递的法则呢,破除了这种东西,破除了无明的这种关联,破除了无明,所以说他就有清晰的、顺性的这样一个指导或者依止。

那四摄法,它也有这种特质,或者说它的这种特点,就是能使我们明确人生及指导,很具体。

我们就简单复习一下,慢慢地学习,使我们把这种无明关联的习惯,似是而非的一些作为、选择、概念,把这些习惯来做这样一个相对的调整,或者说作为一个觉悟的调整,来觉悟这个东西。

“觉悟”不是个高尚的名词,“觉悟”的确是我们可以对每一个作为的一个反省、审思、观察的一个再利用,或者说再生的这种运用。

佛学工作总结

佛学工作总结

佛学工作总结
佛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传播,以及对佛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佛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们的佛学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首先,我们的佛学工作在教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对佛教经典的研究和解读有了一些新的成果,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教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为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然而,我们的佛学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和应用。

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我们的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思维,以更好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佛学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对佛教教义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经典的深入解读。

其次,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积极开展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工作。

最后,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思维,以更好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总之,我们的佛学工作在过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佛学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佛教教义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国平:我的精神没有衰老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这个问题,人生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从知道人总是会死这件事之后,我就开始对人生的意义发生疑问。学哲学以后,对于生死问题自然会有理性的思考,但后来我慢慢地感觉到,真正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佛教。
现在大家都说信仰缺失是个大问题。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也能安顿生命,为什么这些年来,信仰似乎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而被大家反复谈论?
周国平:没有信仰,人还是能活下来,但生命能不能安顿好是个问题。中国人怎样才能让生活有意义?它一直没有一个本土的宗教,佛教来到中国也变味了。信仰缺失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是存在的,不能说中国几千年来生命都安顿得很好,这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个缺点,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
为什么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转型时期突出了呢?那是因为此前有很长一段时期人们的信仰是靠意识形态来支撑的,人们似乎处于一个有信仰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用意识形态来指导人生的功能瓦解了,人们发现它指导不了人生。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一个有信仰的状态呢?当大多数人都比较看重精神生活,有让人生过得有意的精神目标,他们会主动地自己去寻求,有些人可能找到基督教,有些人找到佛教,有些人即便什么教也没信,但他对这个问题是认真的,他在为自己思考,就可以了。
内心真正相信给人生意义的东西才是信仰。中国本来就缺这种东西,意识形态的指导功能没有了以后,中国人心里的这种空白便一下子显现出来了。
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这些本来不是信仰的东西一直占着信仰的位置,否则人们不会真正去思考信仰到底是什么。信仰是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求、思考的。那些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它们的文化资源本身就给他们准备了信仰的方式。我并不认为中国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出现一种统一人们思想的信仰,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人为地去建立。
真正能解决生死问题的是佛教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佛教的?你接触佛教以后,对它有何新的认识?
周国平:其实我很早就对佛教感兴趣,我是一个充满着困惑和忧郁的人。我上小学的时候,历史课老师讲到释迦牟尼的故事,我当时就流泪了,我觉得释迦牟尼就是一个跟我一样的小男孩。为什么我不能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呢?为什么不能认识他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