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合集下载

苏轼题西林壁的诗意

苏轼题西林壁的诗意

苏轼题西林壁的诗意 《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 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 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整理了苏轼题西林壁的诗意,希望对您有帮助~ 题西林壁 ① 横看②成岭侧③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④。

不识⑤庐山真面目, 只缘⑥身在此山⑧中。

——宋·苏轼 注释 ①题西林壁:题:书写;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

宋元丰七年(1084 年), 诗人游江西庐山时,把这首诗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②横看:正面看,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地看。

③侧:从侧面看。

④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⑤不识:认不清。

⑥只缘:只因为。

⑦身:自身。

⑧山:指庐山。

解读翻译 正面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望见巍然耸立的山峰, 再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 只因为自己就置身在这座山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全面、多角度,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象。

庐山是一座山岭纵横交错、 山 峰起伏的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姿态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性地写 出了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诗人 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山峰一道山岭, 不能从整体上看清楚 庐山。

这两句诗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切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做深入的调 查研究, 就很容易被个人的局限性或者局部现象所迷惑, 只有研究它的各个方面, 才能对事物得到全面正确的认识。

全诗运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亲切自然,让人回味无穷。

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紧临鄱阳湖和长江,海 拔 1474 米,山体面积 280 平方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

1982 年国务院批 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6 年冬, 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最新版】目录1.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介绍2.诗句的逐句解读3.诗句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4.诗句的艺术特点5.总结正文一、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介绍《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在游历庐山的西林寺时,被那里的景色所吸引,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林寺周边的景色,更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二、诗句的逐句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描绘了庐山的地貌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庐山都是峰峦起伏,姿态万千。

诗人以此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多样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自省,他承认自己不能全面认识庐山,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中,只能看到局部。

这表达了诗人的谦虚和对世界的敬畏。

三、诗句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题西林壁》的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人生观。

诗中的“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出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局限。

这些思想内涵,使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

四、诗句的艺术特点苏轼的《题西林壁》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

首先是诗句的对仗工整,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和“远近高低各不同”,既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又呼应了诗的主题。

其次是诗人的比喻手法,如“不识庐山真面目”,用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局限,使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五、总结《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名篇,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东波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

他的文章诗词,或一时的即兴之作,或是触目所见有感而发,都是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

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呤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中所感,那么道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间流出。

其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

《题西林壁》就是其哲理诗的代表作之一。

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贬到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诗兴,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带有总结性质压轴绝句。

《题西林壁》写于庐山南麓西林寺,在禅院之中,探哲理的幽微,颇耐人寻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近人,但是细细思量却有弦外之音。

诗的总体特点是借景说理,辩证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整体上打量绵延起伏的庐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但是,诗人客观指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单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单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单《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注释】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单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单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单 导语: 在北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春夏之交, 著名诗人苏轼在一帮好朋友的陪同 下,来到了屹立在鄱阳湖畔的庐山。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题西林壁 的诗意简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 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 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 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的。

瑰丽的山水触发 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 片面的,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的。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 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 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 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 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 脱主观成见。

第九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的古诗诗意

第九课古诗三首题西林壁的古诗诗意

题西林壁诗意《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诗,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人生哲理的启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诗意解析:首先,题目《题西林壁》中的“题”是题写、题目的意思,而“西林”则是指庐山的一处风景名胜——西林寺。

整个题目翻译过来就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首诗的每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描述了庐山在不同视角下的不同景象。

从正面看,庐山呈现出连绵起伏的山岭形态;而从侧面看,则呈现出高峻的山峰。

这实际上是苏轼对庐山景象的直观描述,但他在此之上赋予了深刻的哲理。

这两句诗暗示着人们看待事物时需要全面、客观,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物,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视角,这是正常的,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观点可能只是事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是苏轼对庐山之美的感叹和对人生哲理的启示。

他指出,人们往往难以认清事物的真相,因为我们身处于这个事物之中,无法跳出这个框架去客观地看待它。

这种“当局者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

有时候,我们过于关注某个事物的细节,而忽视了它的整体面貌;有时候,我们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无法接受其他人的意见。

但是,只有当我们跳出这个框架,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时,我们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

苏轼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述和感叹,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认为,人们需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也更好地理解自己。

此外,《题西林壁》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他不畏艰险、热爱自然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都体现在他的诗歌之中。

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启示。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范文一:《题西林壁》:品评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古诗——《题西林壁》。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几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题西林壁》是一首六言古诗,它的主题是误解和认识。

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所题的壁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和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诗人以空灵的笔调描绘“绿树青山”、“流水萦回”,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现了洒脱恣意的人生态度。

而当诗人写到“人事如梦”时,则表明认识中的不确定性,揭示了生命脆弱、一切都会消逝的哲学感悟。

正因为这种深刻的风格和意义,这首诗被广泛传颂,甚至被人们视为一种哲学箴言。

它不仅被很多文学爱好者和学生所欣赏和学习,也被许多人视为自己人生中的座右铭。

可以说,《题西林壁》一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珍珠,无论是从诗歌的构成、思想内涵、语言风格、还是文学价值上都有极高的地位。

范文二:《题西林壁》:古代文人的诗歌情怀你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标志性的诗歌——《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歌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怀。

在这首六言古诗中,诗人王之涣对形成他心情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他所描绘的“绿树青山”、“流水萦回”的自然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身处的这个环境的美丽和实在。

同时,他所看到的被涂上文字的壁画上深刻的人物形象,以及静默的殿堂,又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关于历史和时间的感悟。

这首诗歌凝聚了诗人对美的讲求和对人生哲学的探究。

它传递了一份对自然、对人类历史的敬畏,表达了诗人王之涣对人生境遇的看法。

此外,这首诗歌还有一个有趣的方面——它是对壁画的题诗,也就是说它是王之涣借用壁画之意作的诗歌。

总的来说,《题西林壁》以其美感、思想深度、对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敬仰和探索作为古代中国诗歌的典型代表,赢得了广泛的欣赏和传颂。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诗意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诗意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诗意
【诗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原诗句】: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短20字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短20字

题西林壁的诗意简短20字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苏轼 题西林壁 诗意

苏轼 题西林壁 诗意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宋代名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含有深厚的人生哲理,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苏轼题西林壁诗意。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一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一、作品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三、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四、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五、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西林壁注释及诗意

题西林壁注释及诗意

题西林壁注释及诗意《西林壁》这首诗,哦,简直是唐宋诗词中的小宝藏!你知道吧,苏轼那家伙真的是天才,他不光写得好,还是个爱玩的人。

这首诗就是他在去杭州的路上,经过西林寺的时候,写下的。

当时他站在寺庙的墙壁前,看到远处的山景,脑袋里就突然冒出了这些诗句。

诗里呢,他谈的是一个哲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结果呢?你看到了这些山水,又发现其实它们并不像你一开始以为的那样。

是不是很有意思?你想啊,这诗是写给我们看的,但也可能是写给他自己的。

苏轼把看山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哎,谁说诗人不懂生活呢?他先看到山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好像山就只是山,水就只是水。

可是呢,随着他再看,突然就明白了,原来这山水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好像每个人、每件事物,表面上都很普通,真要看透了,才能体会到它的深意。

而且你瞧,苏轼在诗中提到了“西林壁”,你一看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意思?“壁”,壁是什么?就是墙壁嘛。

苏轼居然把这幅景色与墙壁联系在一起,墙壁是个遮挡物,对吧?而他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景象。

你也许会想,“这壁上有什么能看的?”但当你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会发现墙壁的背后,藏着无尽的风景。

就像人心一样,表面上的冷漠,其实可能隐藏着一颗温暖的心。

诗里有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话真的是太有哲理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要看得更远,必须站得更高。

你站在低处,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局限,越往高处走,你的视野就会越开阔。

所以说,别总是停留在眼前的小世界,要学会放眼长远。

你看过那么多的风景,读过那么多的书,生活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整个人的心胸也会变得越来越开阔。

不过,我最喜欢苏轼的一点是,他的那种“看破不说破”的态度。

你想,看到山,看到了水,看到了远方,苏轼并没有急着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他只是告诉你:“嘿,仔细看看,别让眼睛欺骗了你。

”你看,他在诗里并没有硬要教你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番观察,让你慢慢领悟。

这种不急不躁的哲理,不就是咱们现代人最需要的精神吗?你也许会想,苏轼是不是一个很高深的哲学家?其实不然,他不过是个大大咧咧、肆意洒脱的江湖人士罢了!你看他一生风风雨雨,做过官、写过诗、画过画,真的是活得非常多面。

古诗题西林壁的诗意

古诗题西林壁的诗意

古诗题西林壁的诗意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导读:《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赏析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赏析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区分。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摘要:一、引言二、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与作者简介三、题西林壁诗的全文解析1.庐山的壮丽景色2.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描绘3.辨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分析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四、题西林壁诗的艺术特点与价值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题西林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启示,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佳作。

本篇文章将对这首诗进行全面的解读,以期让读者更好地领略其艺术魅力。

二、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与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自然著称,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为北宋诗歌的代表人物。

题西林壁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 年),时苏轼被贬至筠州(今江西高安),途径庐山时写下此诗。

三、题西林壁诗的全文解析诗的全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庐山的壮丽景色诗的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描绘了庐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壮丽景色。

岭和峰都是山的形态,通过横看和侧看,展现出庐山景色的多样性。

2.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描绘诗的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进一步描绘了庐山景色的丰富变化。

诗人从不同的距离和高度来观察庐山,发现每个视角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3.辨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分析诗的第三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表达了诗人对于庐山真实面貌的困惑。

这是因为诗人身处庐山之中,难以把握庐山的全貌。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诗的末句“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诗人辨不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这里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即当一个人置身于某个事物之中时,往往难以全面了解该事物,而旁观者却能看得更清楚。

四、题西林壁诗的艺术特点与价值这首诗以庐山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诗人的独特视角和精湛技艺,展现了庐山的壮美和多样性。

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启示,使这首诗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五、结语《题西林壁》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佳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启示,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

题西林壁诗意简短20字

题西林壁诗意简短20字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20字概括内容是什么?
意思:从正面看到的是起伏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全貌,是因为我本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徕垍头条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徕施垍头宿条《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题西林壁宋苏轼诗意

题西林壁宋苏轼诗意

题西林壁宋苏轼诗意《题西林壁》的诗意是: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这首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一、原文及作者:《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原文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三、注释:1.题:书写,题写。

2.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3.横看:从正面看。

4.岭:山岭。

5.侧:侧面。

6.峰:山峰。

7.远近:形容距离的远近。

8.高低:形容地势的高低。

9.各不同:各不相同。

10.不识:不认识。

11.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

12.真面目:指庐山的真实面貌。

13.只缘:因为;由于。

14.身:自己。

15.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四、赏析:这首诗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奇丽景观,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展现出庐山的千姿百态。

同时,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们往往因为置身其中而难以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还体现出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五、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古诗词】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和诗意

【古诗词】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和诗意

【古诗词】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和诗意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
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
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
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全面、多角度,
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象。

庐山是一座山岭
纵横交错、山峰起伏的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姿态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性地写
出了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诗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山峰一道山岭,不能从整体上看清
楚庐山。

这两句诗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切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很容易被个人的局限性或者局部现象所迷惑,只有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对事物得到
全面正确的认识。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 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题西 林壁》的诗意及作者简介 ,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 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译诗、诗意]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 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 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作者简介]
1/6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

就是 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 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 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 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 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就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 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 州、常州。

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

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 改」而出知杭州。

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 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 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 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 轼诗歌 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他的一生 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 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就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 的诗篇。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苏 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 淡自然。

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古诗 大多博用比喻, 联想无穷, 语言流畅, 气势奔放。

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 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

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 的特征。

他的诗词 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 的「苏辛」豪放词派。

他的散文 ,书,画等成就都非常高。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资禀忠爱,议论英发,历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

其文章政事为天下所宗 仰,盖过欧阳修为文坛领袖。

轼喜交游,推奖后进不遗余力,一时知名之士皆归 之如黄庭坚、秦观 、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

有东坡集行世。

其词集名东坡乐府,传 本甚多,王鹏运四印斋覆刻景元延佑本,朱氏强村丛书编年本俱佳。


2/6


3/6


4/6


5/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