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理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艺术设计学
绪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设计学
一、设计活动中的艺术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在另一些情况下,设计是相对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设计和生产的若干关系:(1)设计和生产相互适应,它们是统一的行为;(2)设计适应于生产;(3)设计独立于生产,但是对生产影响很小;(4)设计独立于生产,并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于生产服从设计。
艺术设计是英语design的译名,它是指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职业,是在20世纪初期产生和形成的。
技术设计赋予艺术设计内容,艺术设计赋予这种内容以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观,而且包括产品的结构。
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都是商品的设计,商品设计调节以商品为中介的社会关系。所以,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都具有社会性。不过,艺术设计还具有不同于技术设计的特殊功能,那就是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
艺术设计作为以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为基础的设计体系,不同于技术设计(机械设计和电气设计)。技术设计旨在解决物与物的关系,产品的内部功能、结构、传动原理、组装条件等属于技术设计范围。艺术设计在解决物与物关系的同时,还侧重解决物与人的关系,涉及产品的外观造型、形体布局、操纵安排、面饰效果、色彩调配等属于艺术涉及的范围。艺术涉及要考虑产品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又不同于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设计。它所设计的产品,首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以实用功能为最终目的。它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装饰、色彩的关注,必须以产品特定的功能和内部结构为基础。它的对象主要不是手工艺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它的本质特征。
艺术设计要经历的若干阶段:
(1) 产品观念的产生;
(2) 工程师检验产品构思的技术可能性,从一般技术观念向该产品的结构过渡;
(3) 机构方案形成以后,可能需要改变艺术设计师原初构思中产品的功能参数和外观;
(4) 艺术设计师和工程师共同对产品模式进行结构上、技术上和审美上的再加工。
“实用+舒适+美”——(1)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总和;(2)人体工程学因素的总和;(3)审美因素的总和。
二、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对象
艺术设计学研究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理论。
我国对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个层次:一是基本理论性的,如设计概念设计原理一类;二是分述理论性的,如产品设计、织物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传达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理论一类;三是应用理论性的,如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图案学、材料力学、加工工艺学一类。
包豪斯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建筑之家”,它的历任校长——格罗皮乌斯、迈耶、米斯·凡德罗。
包豪斯制定了艺术设计师创作活动的基本原则、艺术设计教学法、以及与建筑理论密不可分的艺术设计理论。
艺术设计综合了艺术活动、技术活动、设计活动和生产活动等多种实践领域,考虑到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价值取向。
艺术设计活动作为一个系统,包括艺术设计创作、艺术设计作品和艺术设计欣赏三个部分。
艺术设计学研究艺术设计作品的结构、形式因素、形式和功能的关系、艺术设计语言和符号系统。
艺术设计学研究艺术设计欣赏的意义和特点,艺术设计欣赏主体的形成,艺术设计评论的性质、作用和标准。
艺术设计学的历史方面研究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继承和革新、各民族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
艺术设计学理论方面研究“艺术设计创作——艺术设计作品——艺术设计欣赏”的系统。
上篇
第一章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
设计作为一种活动的构思和规划,是在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由此也使人的生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
在手工艺劳动中,人类的生产技能与艺术创造是融合在一起的。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主要标志是从石器的打制到磨制,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陶器。
“图腾”原为印第安语,意思是“他的家族”。原始部落往往用某种动物作为本氏族部落的标志,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由这种动物演化而来。这是一种原始的崇拜。他们把自然物人格化,并赋予它们一种想象的超自然力量,以求达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青铜时代标志着采矿和冶炼金属的广泛应用。
我国瓷器的发展经历了青瓷、白瓷、红瓷、彩瓷四个阶段,瓷器造型反映了我国艺术设计所达到的举世称赞的高度。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纺织技术是我国两大基本技术(耕与织)之一,不仅具有漫长的历史,而且以“丝绸之国”闻名于世。它们的图案和花饰,体现了我国在平面设计上的突出成就。
《国语·郑语》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多种音调的和谐,才有音乐的旋律;多样化的要素组合,才有事物的丰富性。文是指事物的形式和文采,它与质即内容相对应。
《论语·雍也》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提出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
我国的古建筑是木骨架结构的砖石建筑。砖石建筑的关键是拱结构。
西方古代建筑史,主要是以神庙和教堂为主的宗教建筑史,而中国古建筑则以人所居住的宫殿和房屋为主。这说明了中国古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筑起源和目的:当人们从山洞穴居而转入兴室建屋时,用梁木搭成整个构架,形成封闭而有规则的室内空间,为的是寻求构造的坚固。
西方建筑是走体量扩展的路线,所以产生一系列高大的建筑物;中国古建筑则是依靠个体数量的增加,将不同用途的内容安排在不同单体建筑中,以建筑群为基础,分层次地在平面上展开。这种平面式组织原则,在于寻求群体的完整和变化。在平面布置上,同样有主从和虚实之分,井然有序地表现高度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处理手法。
中国古建筑形成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建筑群,表现出理性而规整的布局,另一种则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园林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以巧于因借的手法来完成。不论是哪一种建筑形式,布局中程序的安排都是建筑创意的核心。
因此,“布局中程序的安排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了表达完美的意念的重要手段。”这是中西建筑设计观念的一种差别。西方建筑着重静态的形象美的创造,而中国建筑强调人在其中运动时的视觉感受。
我国古代园林设计思想集中地反映在明末建筑和园艺家计成的《园冶》一书中。计成总结我国园林的造景手法,是“巧于借因,精在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