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紫外激发的荧光粉的获取方法和影响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因素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dd8f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3.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白光LED在照明、显示和背光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近紫外激发白光LED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其核心组件——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选择荧光粉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稀土元素、卤化物、氧化物等。
其中,稀土元素是荧光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
此外,还需选择合适的溶剂、表面活性剂等辅助材料。
2. 制备方法本文采用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等方法制备荧光粉。
共沉淀法主要通过在溶液中混合反应物,然后通过沉淀、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则是将原料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然后进行冷却、研磨等步骤得到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则是在溶液中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凝胶化、干燥、煅烧等步骤得到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的研究1.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通过对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分析,可以了解荧光粉的光谱特性。
在近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应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和发射白光的能力。
同时,光谱的半峰宽、色坐标等参数也是评价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
2. 发光亮度与色度发光亮度和色度是评价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荧光粉在不同电流下的发光亮度和色度,可以了解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其稳定性。
此外,还需对荧光粉的显色指数、色温等参数进行评估。
3. 耐热性及稳定性LED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荧光粉需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此外,荧光粉还需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以保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我们发现共沉淀法得到的荧光粉具有较好的光谱特性和发光亮度;高温固相法得到的荧光粉则具有较高的色纯度和显色指数;溶胶凝胶法则可以得到颗粒尺寸均匀的荧光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https://img.taocdn.com/s3/m/7f7bf3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0.png)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明亮荧光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荧光标记、荧光显示、生物医学成像等。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通过紫外光激发后再释放出可见光的材料。
它们通常由荧光分子和载体两部分组成。
荧光分子是材料中的活性成分,它们在受到紫外光的激发后会发生电子跃迁,产生荧光现象。
而载体则起到支撑、保护和传递荧光能量的作用。
常见的荧光粉材料包括硫化锌、硫化镉、硫化镓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具有许多优点。
它们可以产生出非常明亮和清晰的荧光,对比度高,适合用于荧光标记和显示。
它们具有长时间的稳定性和持久的荧光效果,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还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短的荧光寿命,使其在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荧光标记领域,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细胞成像、蛋白质检测等方面。
通过将荧光粉与特定的生物分子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活性分子的特异性标记和追踪,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细胞成像方面,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活动,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荧光显示领域,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LED背光、显示屏、荧光灯等方面。
由于其高亮度、低功耗和长寿命的特点,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已成为显示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LED背光和显示屏采用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可以提高显示效果,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对其性能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将会继续深入,不断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2000字】第二篇示例: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能够在接受紫外光激发后发光的材料。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be455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质量照明需求的增长,白光LED 因其高效、节能、长寿命等优点逐渐成为照明领域的主流技术。
其中,近紫外激发白光LED技术以其优异的色彩还原性和高显色指数等特性备受关注。
荧光粉作为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了LED的发光效果。
因此,研究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和发光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荧光粉的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主要采用高温固相法。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原料:选择高纯度的稀土元素氧化物、卤化物等作为原料,以保证荧光粉的纯度和发光性能。
2. 混合原料:将选定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为后续反应提供良好的基础。
3. 高温烧结:将混合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原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荧光粉。
烧结温度和时间对荧光粉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4. 冷却和研磨:烧结完成后,将产物进行冷却和研磨,得到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的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的研究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发光性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通过光谱分析仪测量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了解荧光粉对不同波长光的响应能力和发光波长范围。
2. 发光亮度和色坐标: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测量荧光粉的发光亮度和色坐标,评估其发光性能和色彩还原能力。
3. 稳定性:研究荧光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4. 粒度和形貌:通过粒度分析和形貌观察,了解荧光粉的粒度分布和形貌特征,以优化制备工艺和提高荧光粉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制备条件下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数据。
以下为部分实验结果和分析:1. 不同烧结温度对荧光粉性能的影响: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荧光粉的发光亮度和色纯度均有所提高。
但过高的烧结温度可能导致荧光粉粒度过大,影响其分散性和发光性能。
近紫外激发BiOCl∶Dy3+白光LED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近紫外激发BiOCl∶Dy3+白光LED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aa55e29e314332396893ea.png)
近紫外激发 BiOCl ∶ Dy3 + 白光 LED 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邝庆亮 ,李永进 倡 ,邱建备 ,尹兆益 ,杨正文 ,宋志国 倡 ,万荣华 ,刘 群 ,周玉婷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
摘 要 新型单一基质型白色荧光粉是当前白光 LED 荧光粉研究的热点 。宽带隙半导体 BiOCl 物化性质稳 定 ,声子能量低 ,晶体结构对称性低 、极化性强 ,具有作为稀土掺杂荧光粉基质材料的潜质 。采用固相法制 备了 BiOCl ∶ Dy3 + 及 BiOCl ∶ Li+ ,Dy3 + 荧光粉 ,并采用 XRD 、 激发和发射光谱研究了其结构和发光特性 。 XRD 结果显示在 500 ℃ 低温下即可成功合成出纯四方相的稀土掺杂 BiOCl 晶体 ,而 Li+ 掺入可进一步提高 样品结晶度 。在 389 nm 近紫外光激发下 ,荧光粉具有位于 478 nm(蓝)和 574 nm (黄 )波段的 Dy3 + 特征发射 峰 ,并呈现较低的蓝黄光发射比例和优异的白光发射特性 。相比单掺体系 ,Li+ 掺杂不仅使荧光粉发射增强 , 还实现了发光颜色的调节 。研究结果表明 ,BiOCl ∶ Dy3 + 荧光粉制备温度低 ,具有良好的近紫外光激发和白 光发射特性 ,其较低黄蓝光发射比例性质可能与 BiOCl 独特的晶体结构有关 ;上述特性使其可能成为一种 新型的潜在近紫外激发白光 LED 荧光粉 。
2 结果与讨论
2畅 1 BiOCl 晶体结构及样品的结构分析 BiOCl 属于四方晶系 ,晶体结构为 PbFCl 型 ,空间群为
P4 /nmm ,晶格常数 a= b = 0畅 389 1 nm ,c = 0畅 736 9 nm ,α = β = γ = 90° 。晶体结构模型如图 1 所示 ,BiOCl 晶体结构沿 c 轴方向以 [Cl — Bi — O — Bi — Cl]顺序层状堆叠 ;其对称性为 D4h ,Bi3 + 占据对称性较低的 C4ν 格位 。 当掺杂三价稀土离子 时 ,稀土离子取代基质中 Bi3 + ,仍具有 C4ν 点对称 。 C4ν 点对 称属于极性点群 ,没有对称反演中心 。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https://img.taocdn.com/s3/m/78148b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a.png)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原理、应用与未来发展一、引言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能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可见光的材料。
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荧光粉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显示技术、生物标记、照明等。
本文将介绍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基本原理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发光的基本原理是光致发光。
当荧光粉受到紫外光照射时,其内部的电子受到激发,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当电子从高能级回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表现为可见光。
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取决于其能级结构和跃迁方式。
三、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应用领域1.显示技术:荧光粉在显示技术中有广泛应用,如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等。
在这些显示器中,荧光粉作为发光材料,能够将电子束或离子束的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实现图像显示。
2.生物标记:荧光粉还可用于生物标记,通过标记生物分子或细胞,实现对生物过程的可视化。
这种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生命过程。
3.照明:荧光粉也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如荧光灯、LED等。
在这些照明设备中,荧光粉能够将紫外光或蓝光转化为可见光,实现高效、节能的照明。
四、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在未来有望实现更多突破和应用。
一方面,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进荧光粉的制备工艺和结构,提高其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拓展其应用范围。
另一方面,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和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荧光粉有望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荧光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阔前景。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开发具有特定波长和发光性能的荧光粉,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精准标记和检测。
这将有助于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五、结论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生物标记和照明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荧光粉的性能和应用范围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1a8fa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f.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因其高效率、长寿命和低能耗等优点,逐渐成为照明领域的主流光源。
其中,近紫外激发白光LED技术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荧光粉作为白光LED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LED的发光性能。
因此,对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选择荧光粉的制备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常用的原材料包括稀土元素、卤化物等。
其中,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具有丰富的能级和良好的发光性能,是制备荧光粉的重要原料。
2. 制备方法目前,制备荧光粉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本研究所采用的制备方法为高温固相法。
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大等优点。
具体步骤如下:将选定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得到荧光粉前驱体。
然后对前驱体进行热处理、球磨等工艺,最终得到所需的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的研究1. 发光性能参数荧光粉的发光性能主要表现在发光亮度、色坐标、色温、显色指数等参数上。
其中,发光亮度和色坐标是评价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
2.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我们采用了光谱分析仪、色度计等设备进行实验。
通过测量荧光粉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光光谱、色坐标等数据,分析其发光性能。
3.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制备的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其发光亮度高,色坐标符合白光LED的要求。
此外,该荧光粉还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和较低的色温,为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为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https://img.taocdn.com/s3/m/deef4b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1.png)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具有神奇效果的物质,它能够在暗处散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当紫外线照射到荧光粉上时,荧光粉中的分子会吸收紫外线能量,然后以可见光的形式重新辐射出来。
这种现象被称为荧光效应,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喜悦。
荧光粉的制备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特殊的材料和工艺。
首先,选择高纯度的荧光物质作为原料,经过精细的研磨和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径和颜色的粉末。
然后,通过特殊的烧结工艺,将荧光粉的颜色和发光强度调节到最佳状态。
最后,经过层层筛选和加工,得到了高质量的荧光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舞台演出中,荧光粉可以被添加到服装和道具上,使演员和舞台效果更加夺目。
在夜间照明中,荧光粉可以被用于制作夜光灯、夜光钟表等,为人们提供便捷的照明。
在安全标识中,荧光粉可以被用于制作夜间可见的标志和标识,提高安全性。
此外,荧光粉还可以用于防伪材料的制作,增加产品的可信度和品质。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在黑暗的环境中,荧光粉发出的光芒如同仙境般绚丽多彩,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体验。
它让人们感受到光与色彩的魔力,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中。
荧光粉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他们通过对荧光粉材料和工艺的研究,不断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果和稳定性,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想象空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它可以在暗处散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还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体验。
荧光粉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创新,他们的研究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创意和想象空间。
让我们珍惜并善用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06c28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01.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光LED因其高亮度、高效率和长寿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荧光粉作为白光LED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LED的发光效果。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因其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和颜色渲染指数,在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工艺及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其应用性能,推动白光LED的进一步发展。
二、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选择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稀土元素、氧化物、卤化物等。
其中,稀土元素是荧光粉的主要发光物质,其选择对荧光粉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 制备工艺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荧光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稀土元素盐溶液与沉淀剂混合,生成稀土氢氧化物沉淀;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得到所需的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研究1. 发光光谱分析通过对制备的荧光粉进行发光光谱分析,可以了解其发光性能。
发光光谱包括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反映荧光粉在不同波长下的发光强度和颜色。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和良好的颜色稳定性。
2. 显色性能分析显色性能是评价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所制备的荧光粉进行显色性能分析,可以了解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和颜色渲染指数,能够有效地提高白光LED的照明质量。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2. 所制备的荧光粉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和良好的颜色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提高白光LED的照明质量。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https://img.taocdn.com/s3/m/4d91c9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c.png)
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是一种特殊的发光材料,通过紫外光激发后能够发出明亮的荧光。
这种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荧光灯、荧光墨水和节能灯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制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一、制作原理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的制作原理主要是基于材料的能级结构和荧光发射机制。
在荧光物质中,当受到紫外光的激发后,电子跃迁能级,进入激发态。
在电子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会发出荧光光子,从而产生荧光现象。
制作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物质作为基础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掺杂。
常见的荧光物质包括硅酸盐、硫化物和钙钛矿等。
这些物质在吸收紫外光后会发生电子跃迁,产生荧光效应。
二、特点1. 高效能性: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具有高效的荧光转换效率,能够将紫外光能量转化为可见光,极大地提高光的利用率。
2. 明亮耀眼:由于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在发光时会产生荧光效应,因此具有明亮、耀眼的发光效果,适用于需要高亮度光源的场合。
3. 高稳定性: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具有优越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易受化学物质和温度影响,保持发光性能稳定。
4. 多样性: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种类、掺杂比例和加工工艺等手段来实现不同颜色和发光效果,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5. 环保绿色: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不含有害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具有环保和绿色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应用1. 化妆品: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可以用于化妆品中,如亮粉、眼影和唇蜜等产品,使肤色更加明亮动人。
2. 荧光灯: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荧光灯中,可通过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来产生可见光,起到照明作用。
3. 荧光墨水: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可以用于荧光墨水的制作,制成荧光笔和荧光打印墨水等产品,增加印刷品的亮度和吸引力。
5. 安全标识:紫外光激发的荧光粉还可以用于制作安全标识和防伪标识,增加产品的辨识度和安全性。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ef6a6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4.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长寿命等优点使得LED成为了当今照明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u-v WLED)是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类型,而其核心技术——荧光粉的性能决定了LED的发光效果。
因此,对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荧光粉的制备(一)材料选择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稀土元素、硅酸盐、铝酸盐等。
其中,稀土元素是荧光粉的主要激活剂,硅酸盐和铝酸盐等则是主要的基质材料。
(二)制备方法目前,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进行制备。
(三)制备过程1. 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原材料混合均匀;2. 将混合物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烧结;3. 烧结完成后,将产物进行研磨,得到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的研究(一)发光性能的测试对制备出的荧光粉进行发光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坐标、显色指数等。
其中,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反映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和强度;色坐标和显色指数则反映了荧光粉的色彩还原性能。
(二)发光性能的分析通过测试得到的发光性能数据,可以分析出荧光粉的发光机制、颜色纯度、亮度等性能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类型荧光粉的对比,评估出该荧光粉的优劣。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一)实验结果通过制备和测试,我们得到了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数据,包括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坐标、显色指数等。
同时,我们还对该荧光粉的形貌、粒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
(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荧光粉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覆盖了较宽的波长范围,可以满足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的需求;2. 该荧光粉的色坐标和显色指数较高,具有较好的色彩还原性能;3. 该荧光粉的形貌和粒度等物理性能也较为优异,有利于其在LED中的应用。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176f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2.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质量照明需求的增长,白光LED 因其高效、节能、长寿命等优点逐渐成为照明领域的主流技术。
其中,近紫外激发白光LED技术以其独特的光色调控优势备受关注。
荧光粉作为实现白光LED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LED的发光质量。
因此,本论文针对近紫外激发白光LED 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和发光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实验部分1. 材料与方法(1)原料:实验主要材料包括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化学原料,其来源、规格等信息已在文献中列出。
(2)仪器与设备: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有高温炉、粉碎机、离心机、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3)荧光粉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或共沉淀法制备荧光粉,详细过程如下所述。
2. 实验步骤(1)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溶解和混合;(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反应,形成凝胶或沉淀;(3)将凝胶或沉淀进行干燥、粉碎、煅烧等处理,得到荧光粉。
三、荧光粉的制备过程及影响因素1. 制备过程荧光粉的制备过程主要分为溶解、反应、干燥、粉碎和煅烧等步骤。
其中,反应过程对荧光粉的性能影响最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2. 影响因素(1)原料配比:原料的配比对荧光粉的组成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可以改变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和亮度。
(2)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等条件对荧光粉的制备过程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荧光粉的结构塌陷,影响其发光性能。
(3)后处理工艺:干燥、粉碎和煅烧等后处理工艺对荧光粉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这些过程能够提高荧光粉的结晶度和纯度,从而改善其发光性能。
四、发光性能研究1. 发光性能评价方法本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对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进行评价,包括发光颜色、亮度、色温等指标。
2. 实验结果与分析(1)不同制备方法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荧光粉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好的颜色纯度。
近紫外光激发的新型蓝色荧光粉SrZnO2:Bi 3+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近紫外光激发的新型蓝色荧光粉SrZnO2:Bi 3+的合成与发光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282cff68caaedd3383c4d3b0.png)
维普资讯
1 1 0
助
卷 8
近 紫外光激发 的新型 蓝色 荧光粉 SZ O :i 的合成 与发光性 能宰 rn 2 3 B +
贺香红 ,周 健 ,李卫华 ,周全法
( 苏技术 师范学 院 化 学化工 学院 ,江苏 省贵金属深 加工技术及应 用重 点建 设实验室 ,江苏 常州 2 3 0 ) 江 10 1
摘 要 : 采用柠檬 酸溶胶 . 凝胶 法合 成 了 SZ O :i rn 2 B 和 SZ O :i M M =L, , )新 型蓝 色荧光粉 。 r n 2 ¨, ( B i K Na 通 是一种重 要 的掺 杂离子 ,深受人们 重视[ 1。但到 目前 82 -】 为止,有关 B 掺杂的 SZ O r n 2的发光性质研 究 尚无报 道 。本 工作 以 SZ O2 rn 为基质 、以 B 做激 活剂 ,采用 柠檬 酸溶胶一 胶法合成 了掺 杂少量 B 和碱 金属离 子 凝 i 的 S Z O : ,M M=L ,N ,K 蓝色 荧光粉 ;研 究 rn 2 B ( i a ) 了 B 在 SZ O 基质 中的荧光性 能 :考察 了碱金属 离 rn 2
中图分类号 : O 1 . ;T 0 . 6 45 3 N1 43
文 献标识码 :A
液 ,加入金属 离子2 倍量 的柠 檬酸 。用氨水 调节p 值 , H
以8 ℃左右 的水浴 蒸发 ,得透 明溶 胶 、凝胶 :于 10 0 1℃
文章编号 : lo 一7 1(0 7 0 l9 3 2 0 )增 刊一l00 0 1—4
杂很 有可能获得新 型发光材 料 。 蓝色 荧光粉是 全色显示 和 照 明用三 基色 粉 中不 可缺 少 的成分 。常 用 的蓝粉 是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e9364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8.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长寿命等优点使得LED成为了当前照明市场的主流产品。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因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其中,荧光粉作为实现白光LED的关键材料,其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性能。
二、荧光粉制备(一)原料准备首先,我们选用适合制备荧光粉的原料,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硅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同时,选择合适的溶剂,如水、乙醇等,以进行后续的混合和反应。
(二)制备方法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来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最后经过洗涤、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得到所需的荧光粉。
(三)实验参数的优化通过实验发现,在反应过程中,原料配比、沉淀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对荧光粉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我们确定了最佳的实验参数,成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研究(一)光谱分析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首先,我们对所制备的荧光粉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了解其吸收特性。
其次,进行发射光谱测试,观察荧光粉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发光情况。
最后,通过色度学参数分析荧光粉的色纯度和显色指数等性能指标。
(二)发光效率及稳定性分析我们通过测量荧光粉的发光效率来评估其性能。
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我们发现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
此外,我们还对荧光粉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结论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并通过实验优化了制备过程中的参数。
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93884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5.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LED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光源的色彩丰富度、亮度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
其中,近紫外激发白光LED因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荧光粉作为实现白光LED的关键材料,其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性能,为LED 照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准备实验所需的主要原料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硅酸盐等。
其中,稀土元素掺杂是提高荧光粉性能的关键手段。
选择适当的稀土元素(如Eu、Ce等)作为掺杂剂,可有效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
2. 制备方法(1)固相法: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原料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所需的荧光粉。
此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
(2)溶液法:将原料溶于溶剂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溶胶,然后经过蒸发、干燥等过程得到荧光粉。
此方法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且可获得均匀、颗粒尺寸小的荧光粉。
本文采用溶液法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原料溶于适量的溶剂中,通过磁力搅拌使原料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溶液进行蒸发、干燥处理,得到荧光粉前驱体;最后,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前驱体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所需的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研究1. 发光光谱分析通过测量荧光粉的发光光谱,可以了解其发光性能。
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粉发出白光,其光谱范围覆盖了可见光区域。
通过分析发光光谱的峰值、半峰宽等参数,可以评估荧光粉的发光效率、色纯度等性能。
2. 亮度与稳定性分析LED的亮度和稳定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实验测定了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发光强度,分析了其亮度和稳定性。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可满足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的应用需求。
四、结论本文采用溶液法制备了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00a44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8.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高质量照明需求的增长,白光LED (发光二极管)已成为现代照明技术的重要部分。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因其具有高效率、长寿命和低能耗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荧光粉作为白光LED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LED的发光质量。
因此,对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荧光粉的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选择合适的原料是制备高质量荧光粉的基础。
通常选择具有高纯度和合适粒度的氧化物、卤化物等作为原料。
在制备过程中,还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干燥、研磨等,以去除杂质和提高其反应活性。
2. 合成方法:荧光粉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其中,固相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固相法中,将选定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高温煅烧和研磨,得到所需的荧光粉。
3. 制备工艺优化:为了提高荧光粉的性能,需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例如,通过调整原料的配比、煅烧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改善荧光粉的结晶度和颗粒形貌,从而提高其发光性能。
三、发光性能的研究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发光性能主要包括发光亮度、色坐标、显色指数等指标。
研究这些指标对于评价荧光粉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发光亮度:发光亮度是衡量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荧光粉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发光强度,可以评估其发光亮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荧光粉的量子效率、稳定性等因素对发光亮度的影响。
2. 色坐标:色坐标是描述白光LED发光颜色的重要参数。
通过调整荧光粉的配比和制备工艺,可以改变其色坐标,从而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白光LED。
此外,还需要考虑色温、色容差等因素对色坐标的影响。
3. 显色指数:显色指数反映了白光LED还原物体真实颜色的能力。
高显色指数的荧光粉可以提供更真实、自然的照明效果。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f3f5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c.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已成为现代照明领域的主流技术。
而其中,近紫外激发白光LED 因其高效率、高显色性和长寿命等优点备受关注。
为了满足其发光需求,荧光粉作为核心材料之一,其制备技术和发光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
二、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选择荧光粉的制备材料主要包括基质材料、激活剂和助熔剂等。
基质材料的选择对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常用的基质材料有硅酸盐、铝酸盐等。
激活剂的选择则决定了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和亮度,如稀土元素等。
助熔剂则用于改善荧光粉的烧结性能和发光性能。
2. 制备方法目前,制备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其中,高温固相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在高温固相法中,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的研究1. 发光光谱分析通过对荧光粉的发光光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发光颜色、亮度及色纯度等性能。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发光光谱应与LED芯片的发射光谱相匹配,以实现高效的白光发射。
2. 发光效率与稳定性分析发光效率及稳定性是评价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及稳定性进行测试,可以了解其在LED器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及不同材料的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及稳定性,可以为优化荧光粉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
四、研究进展及展望目前,关于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材料选择,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了具有特殊发光性能的荧光粉,如高显色指数、低色温等。
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等。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cc75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e.png)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光LED因其高效率、长寿命和低能耗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照明技术。
在白光LED的生产中,荧光粉的性能对于其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制备技术和发光性能的研究对于提高白光LED的照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和发光性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荧光粉的制备1. 材料选择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主要材料包括稀土元素、基质材料、激活剂等。
其中,稀土元素的选择对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基质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热稳定性等因素。
激活剂的选择则应考虑其与基质材料的匹配程度以及发光效率等因素。
2. 制备方法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荧光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具体步骤为:将稀土元素盐溶液与基质材料溶液混合,通过控制沉淀条件,使沉淀物在特定条件下结晶形成荧光粉。
三、发光性能研究1. 发光光谱分析采用光谱仪对制备的荧光粉进行发光光谱分析,观察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通过分析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半峰宽等参数,评估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2. 发光效率及稳定性测试通过测量荧光粉在不同电流条件下的发光强度,计算其发光效率。
同时,通过长时间的光照测试,观察荧光粉的发光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荧光粉,并对其进行了发光光谱分析、发光效率及稳定性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粉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良好的稳定性。
2. 结果讨论(1)稀土元素的选择对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稀土元素之间的能量传递和相互作用会影响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颜色纯度。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稀土元素配比,以获得理想的发光性能。
紫外激发荧光粉
![紫外激发荧光粉](https://img.taocdn.com/s3/m/5a640c7c27284b73f242504b.png)
紫外激发荧光粉耀德兴科技隐形荧光油墨又称无色荧光油墨。
它和温变油墨(或称热敏油墨)、目光变色油墨、渗透油墨、金属变色油墨、防涂改油墨等,共同组成了当前国内防伪油墨。
其中隐形油墨以其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品种齐全、印刷方式多样等优点被众多厂内所接受。
在普通光源下无色荧光油墨为无色透明或接近白色。
印在纸张或塑料薄膜上不显颜色。
在紫外光下不同品种会显出不同的颜色,耀德兴科技生产的紫外激发显示防伪荧光粉颜色有:粉红,玫瑰红,大红,橙红,橙色,橙黄,黄色,绿色,蓝色,紫红,白色,黑色荧光粉等颜色。
本公司已生产出适合各种材料(如纸、各种塑料薄膜、金属、玻璃、橡胶等)的无色荧光系列油墨。
种类包括胶、凸、丝、凹、水性柔版印等。
但同样的油墨,由于其印刷制作、防伪图案设计、纸张选择等不同,油墨的印迹及荧光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本公司从事研究、生产防伪油墨多年。
现将这方面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一、在使用无色荧光油墨前:必须彻底洗净墨辊、墨槽、印版等相关部件,以免混入其他颜色。
有条件的印刷厂最好留出专用设备、换上新墨辊。
二、无色荧光油墨和普通有色墨的颜色搭配。
无色红印油墨;荧光效果最好。
无色红印蓝墨或无色蓝印红墨荧效果较差。
底色的深浅不同,对荧光亮度有较大影响,油墨底色越深荧光效果越差。
三、纸张印刷时:无色荧光油墨一般做最后色印,否则会被其他油墨遮盖,影响发光效果。
透明塑料印刷时,情况有所不同。
外印时荧光油墨做最后色;内印时,做第一色。
四、无色荧光油墨并非绝对无色或绝对没有印迹:在洁白的纸上,即使印上完全透明、无色的光油,也会由于纸和光油的折射及反射系数不同,产生视觉差异,形成油渍和纸张表面光亮度的差别。
五、无色荧光油墨只有在以下特定条件下才能减少印迹(或基本隐形):1、图案或文字改色块为线条;2、荧光油墨最好印在有底色的部位,有利于遮住荧光油墨迹;3、应选择吸收性较好的纸张,发票专用纸吸收油墨性能比铜板纸和卡纸好。
4、对于隐形效果有特殊要求的印品,可以第一道印刷无色油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c l rp o p o s e c td b e r UV L D c i s a e d tr n d b h e o ma c s o h h s h r . h r oo h s h r x i y n a - E h p , r e e mi e y t e p r r n e ft e p o p o s T e i e f
命 长 、反应 速度快等优点在近年来得 到越来越 多人
的关 注 。
光转换 型 L D, E 即将发光二极管与荧光粉结合 , 组装
成荧光 粉转换 白色发光二极管 , p L D。其 中, 即 cE 第 二条途径是 当前研究开发的 主流 。 cL D常被细分 p— E
为两种 :一种方法基于蓝光 L D,将部分 蓝光(6 E 40
p e e tpa e l ta e h r pa ai n me h dso h ho p r x ie y n a - r s n p ril r ts t e p e r to t o ft e p s ho se ct d b e r UV ED n t e f c o so us L a d h a t r f ifu n i hel mi e c n e p o e ii so h ho p r,S h tt e t e p ro ma c So h ho p r a n l e cngt u n s e c r p rte ft e p s ho s O t a h h e r n e ft e p s ho sc n be f b te v sia e n mp o e . e tri e t td a d i r v d n g
c n g rt n E)n esrn t f rsa ed o f uai s( a dt t gho cytl l i o h e i f
这一方案 的优点是 激活剂 E C 子 的激 u和 e 发( 吸收 ) 光谱 很宽 , 能理 想 地覆 盖 蓝光 和 N V光 U
适基质 中 ,u ̄ e y b 等离子 的能量最低 5 E 2 C 3Y , + d电子 组态呈现大 的劈裂 ,劈裂后 的最低子能级 的能量位 置位 于光谱 的 N V 蓝绿 区 ,在这一 光谱区域 内可 U一 发生强 的吸收和有效激发 , 生 5 — 电子能级跃 产 d 珥f
无机化合物 中, 硫硒化物 、 氮化物及氮氧化物 的阴离
为获得合适 的色温 和高的显色指数 ,取代 “ 蓝 色+ 黄色 ”白光 L D ,近紫外转换是 目前实现 白光 E s
L D最有效 的方法 。 E 该方法利用近紫外 L D芯片发 E
子极化率很强 ,且这些 阴离子和 E C u ,e 离子 间的
出的近紫外光激发三基 色荧光粉得 到白光 ,这种 方
法制得 的 白光 L D的色温 、 E 显色指数等都 由荧光 粉 的性 能 决 定 。适 合 近 紫 外 激 发 的荧 光 粉 必 须 在
3 0 m 4 0 m波长范 围内有 强的吸收 , 5n -2 n 并且 能在受
共 价性增 强 , 电子 云扩 展效 应( eh l x t f c N p ea ei ef t n c e) 增 大。这些因素使 E C 5 u , e的 d能级产生大 的晶场
R NQ a g ELpn E in ,H iig  ̄i unMigh ru o Ld S e o g 6 9 0 , i u n c a nz uG op C . t h h n 2 2 0 Sc a) h , h
Ab t a t Th oo e e aur nd c l rr n rn nd x o he whi iht sr c: e c lr tmp r t e a o o e de i g i e ft t lg ,wh c sg n r td by u iii e i h i e e a e tlzng
产 生 橙 红 光 发 射 。荧 光 粉 在 采 用 E S 激 活 u和 m 共
5 能级 的晶场劈裂在很 大程度上受最近邻阴离子配 d
第 2期
近紫外激发 的荧光粉 的获取方法和影响 荧光粉发光性能的 因素
・3 ・ 7
时 , 目的使 激发光谱 范围增宽。 其 这是 近年来, 发 为研
Ke wo d : h s h r ; n a- V E y r s p o p o s e r U L D;l mi e c n ep o e i e u n s e c rp r is t
前 言
白色发光二极管 (E 与传统 白炽灯和荧 光灯 L D)
相 比, 克服了传统 白炽灯和荧 光灯存在 的耗 电多 、 除 易碎及弃物汞污染等缺点外, 还具有 环保 、 体积小 、 寿
关键 词 :荧光粉 ;近紫 外 L D;发 光性 能 E 中 图分 类 号 :T 7 B5 文献 标识 码 :A
Th e a a i nm e h d ft ep o p o se ctd b e r UV epr p r t t o so h s h r x ie yn a - o h LED n h a t r f a d t ef co so i fu ncn t e1 ni e c n ep o e i e f h h s h r n e i g h n s e c r p rt so ep o p o s l i t
n 通过荧光 粉下转换 ( 光 、 m) 绿 黄光 、 光)再与部分 红 ,
直接发 出的蓝光混合得到 白光 ,最早 商品化 白色发
光 二极管就是蓝 色发光二极 管与 Y GC 荧 光粉相 A :e 匹配制 得 的 ( 蓝色 L D+Y G:e + E A C 3 荧光 粉 )另一 ;
普通 白光 L D器 件 中, E 产生 白光的途径大 概包
在 4 0 m左 右有很 强和较 宽 的吸收 带并 且能 高效 0n 地 发射 可见 光 ,当前发展 能被近 紫外光 激发的荧光
粉 , 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可 ()采用具 有 fd宽带跃迁 的阳离子掺杂 的荧 1 -
E
光粉 , 例如 C e和 E , u 它们 的光 学性能被晶体场强烈 的影响 ,可以预见 ,它们的吸收可以被调 节并进入
4 0 4 0 m范围内。依据发光学和 晶场理论 , 0L 6 - n 在合
图 1 45 fd电 子 组 态 的 能 级 位 置 ( 与 晶 体 场 强 度 ( ) 关 系 E) △ 的
F g1 h lt n h pb t e nt ee e g v l f f d i. T er a i s i e w e n r yl e s 4 5 e o h e o
劈裂 ,d 5 态能级的重心向低能移动加大 , 呈现大的红
移 。图 1 示意在不 同基质 晶场 中 , u ̄ e 的 5 E 2C , d电
激发后发射强的可见光 。 目前 , 为了制成 白光 L D, E
子组态 的能级劈裂 。 氟化物是离子性强化合物 ,d态 5
人们正加紧研制与发射近紫外光 的 IG N芯片匹配 na
2 1 年 6月 01
Sc u n ih a No f r o s n e r u M eas tl
四川有 色金 属
・3 ・ 5
文章 编 号 :1 0 — 0 9 (0 0 — 0 5 0 0 6 4 7 2 1) 2 0 3 — 5 1
近紫外激发 的荧光粉 的获取方法和 影 响荧光粉发光性能 的因素
作 者简 介 : 任强 ( 9 7 ) 1 7 - ,男 ,电气工 程师 ,主要从 事输 变电项 目设 计和 环境保 护项 目的管 理与研 究 。
・
3 6・
近紫外激发的荧光粉 的获取方法和影响荧光粉发光性能的 因素
第 2期
光。
位基 控制 ,它们的 5 d能级重 心移动 与阴离子极化 率, 共价性 , 电负性 , 配位阴离 子等密切相关。在各类
括 一 下 两 种 :1 色 光 混 合 L D, ' () 习 E 即将 红 , , 三 绿 蓝
种基 于近紫外 光 (4 0 m)直接通过荧 光粉将 紫外 <3 n , 光下转换为 白光 ,紫外光能量被吸收并转化 为可见
基 色 L D直接 混合 , E 组成一 个像素 得到 白光 ;2 荧 ()
任 强 , 丽 萍 何
( 四川省 明珠集 团有 限公 司 , 四川 射洪 6 9 0 ) 2 2 0
摘 要 :利 用近 紫 外 L D芯 片发 出的近 紫外 光 激发 三 基 色荧 光粉 得 到 白光 ,其 色温 、显 色 E
指数等 都 由 荧光粉 的性 能决 定 。本 文对 近 紫外 激发 的 荧光粉 的 获取 方 法和 影响 荧光粉 发 光性 能的 因素进 行 阐述 ,以便 能 够更好 的研 究和改善 荧光粉 的性 能 。
4 0 m左右并没有吸收 ,吸收来 自E 4-5 7n u 的 f d跃 一 迁 ,u 灭浓度为 1 %。 E . 5
E C 璃 子 是 极 重 要 的稀 土 激 活 剂 。 u和 e 它们 的
E F u 的
 ̄ U )甚至 ’ N V,
D ( 跃迁 具 2 蓝)
有强的吸收和高效激发 ,而 E 子又位于晶体 中 u 非对称中心格位上 , 主要产生 F 受迫电偶极跃 D 2 迁 , 发射 色纯度高 的红色荧 光 。而 S 的 6 , m Ht 4 能级吸收跃迁也发生在 4 0 m附近 ,被激发后 L3 2 1n
的稀土发光材料 。 然而 , 用于近紫外激发的三基色荧 光粉还非常缺乏 , 其是红色荧光粉 。因此 , 尤 研究适 合近紫外激发 的荧光粉是非常有必要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