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级和2016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常州工学院教务处
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 ... - 常州工学院教务处
![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 ... - 常州工学院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7f6db303aaea998fcc220ed7.png)
附件52018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注意事项各二级学院、体育学部,有关部门:各申报单位在组织2018年校级大创项目评审时,除了审核项目的格式、选题、内容、预期成果和可行性之外,请注意以下事项:一、关于表格和材料1.各种表格及申报材料须为2018年最新版本(从教务处或创新创业学院网站发文通知的附件中下载),不能用以往的旧版或省级项目申报表。
2.申报表中的项目所属专业门类遵照《本科专业门类目录》规定。
3.申报表封面的项目名称、负责人、指导教师信息须与内页所述完全一致,纸质稿和电子稿以及汇总表信息前后一致,排序一致。
4.申报表中须标明项目的预期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论文、研究报告、竞赛获奖、创业计划书等。
5.申报表中的栏高不够可增加,但请保持栏目大小合适、表格整体美观,每栏不能破页,特别是最后一页的审批栏务必排版在同一页。
6.申报表中的签名栏必须手签,不得打印。
二、关于学生和指导教师1.每位学生本次只能主持申报一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主持申报。
每个项目可以有1-2名校内外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重点项目不超过2项。
2.校内指导教师应具有研究生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校外指导教师应为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
3.以往已经结项或已取得成果的重复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若因材料填写不规范导致项目未批准立项由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自行负责。
4.学校不受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个人申报材料。
三、关于时间2018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截止时间:2018年11月9日。
项目立项后的实施周期为2018年11月-2020年4月。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二○一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教务部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教务部](https://img.taocdn.com/s3/m/5f30167e0b1c59eef8c7b43e.png)
4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教学视频服务平台
徐畅
5
环境污染监控数据及其分析的可视化
潘言星
6
火焰切割纹背景下字符分离与识别
马素雅
7
一种无人自平衡自行车
顾国强
8
无人机与智能小车协同控制系统
张斌
9
四旋翼结构的水下贴壁清洗装置
鲁永康
10
水下航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杨天境
11
骨科康复辅助装置
李明翰
12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定制研究和应用
郑绍萱
4
大数据环境下常州市大学生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严雪
5
互联网消费信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常州高校为例
王沁雨
6
基于知识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的集聚区雁阵式碳减排路径研究——以长三角现代产业集聚区为例
周磊
7
大学生党员全过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张珊珊
8
考虑碳税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研究
王俊苏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2017年度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入围名单及答辩安排一览表
理工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会场1(M304)
序号
项目名称
管理单位
负责人
答辩安排
1
基于睡眠障碍症的互动装置设计
机电学院
胡锦婷
下午1:30开始,每一个项目答辩时间为8分钟,其中学生陈述5分钟,专家提问3分钟。
2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工业余热回收发电系统设计和实现
李朝晖
22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充电系统
苏莹
23
基于android app移动机器人的视觉控制
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常大-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常大-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da28eaca5ef7ba0d4a733be5.png)
常大〔2016〕224号关于印发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学院、部门、科研院所、直属单位、怀德学院: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将《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常州大学2016年11月7日- 1 -常州大学校长办公室2016年11月7日印发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
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竞赛分级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创新创业竞赛包括: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
第三条根据创新创业竞赛的主办单位、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因素,并考虑竞赛的行业背景和高校参与情况,将每类创新创业竞赛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次,具体分级条件如下:1.Ⅰ级竞赛主办单位为国际权威机构、国家部委及其下属司局,尤其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等;有世界著名高校或多所具有相关专业的“985”、“211”高校参赛;具有很强的学术权威性和业内认可度,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力;对学生培养确实有很大作用、对学校发展确实有较大影响的学生竞赛可以认定为Ⅰ级竞赛。
由国家部委及其司局主办、千所以上高校参加,权威性极高、影响力极广,且对学校发展确实有较大影响的的大型综合性及基础性竞赛可认定为- 2 -I级甲等和I级乙等竞赛;由国家部委司局发文主办或资助,或具有明显行业特色且业内认可度极高、对学生培养确实有很大作用的竞赛可认定为I级丙等竞赛。
2.Ⅱ级竞赛主办单位为国家部委直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含其他部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性的专业团体组织、省厅级部门以及石油石化行业领域直属央企;赛事范围覆盖全省或多个省份,有多所高校组成代表队参与,有省内或区域内选拔过程;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学术权威性和业内认可度的竞赛可认定为Ⅱ级竞赛。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试行]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计划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92c466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e.png)
**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1.更新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项目带动,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在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待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且教学条件具备后,再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2>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不同专业,开展在专业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各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3>在部分专业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纳入专业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如在工科类专业可以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在经管类专业中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并为学生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1>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有条件的专业,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厅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2>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二级学院主要依靠各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开放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完成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必要条件.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适当资助.<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学校科技产业园、**市创意产业园、**软件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办和运行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提供法律、税务、财务及其它的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规避创业风险;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将由学生处、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5.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学分.为解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时间上的制约,学校将在学分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并为学生延长修业年限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6.发掘社会资源,建立专家指导机制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瞄准社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和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8.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9.加强创新创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咨询、指导;审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参与建设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协助建立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资深教师、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构成.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并配备专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讲授与实践指导.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注重选配或选聘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8.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9.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通过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需求.全校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要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了解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措施,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增进人才竞争力而共同努力.。
2008年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常州工学院教务处
![2008年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常州工学院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2410ed45f5335a8102d22066.png)
62
经管
常州快乐单身公寓房屋租赁
周慧、王翩翩
宗蕴璋
63
经管
常州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路径优化调研报告
殷樱、吴诗妍
陈晓艳、马静卿
64
经管
常州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陶群英、施文洁
顾黎萍、安静
65
经管
常州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价值链重构及优化机制
杨帆、王美洲
张忠、金青
66
经管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横林强化木地板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机电
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
冯晓龙、李文彬
黄秀琴、陈志伟
14
电气
基于AMR7的温度控制系统
杜康
王崴
15
电气
基于PLC的板材横切机电控系统设计与实践
邹宇、解海鹏
范力旻
16
电气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研究
颜学荣
蒋渭忠
17
电气
智能化植物工厂控制管理系统
乔蕾、席旭
张兵
18
电气
基于红外线的语音通信研究
淹城春秋:常州城市名片的影像表述
史江洲
方忠平、毕翔
72
人文
地方台从方言资源开发进行节目创新的研究----以淮安市为例
倪万俐
吴健
73
人文
常州工学院与常州新北区人民检察院共建爱心基地的实践研究
刘胜强
刘俊清
74
人文
常州市天宁区社区卫生医院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蒋宇、赵凯佳
臧公余
75
人文
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基本功力实践创新研究
38
土建
“公交优先”理念实践代表——常州快速公交实施情况调研
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常州工学院教务处
![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常州工学院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8d6760a5aef8941ea76e05b8.png)
张虎
67
经管
常州淹城中医一条街游客旅游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晨
马静卿
68
经管
“化茧成蝶”女大学生专属网络平台构建
张洁、邵小转
刘成娟、李银梅
69
人文
秘书技能大赛的优化设计——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范晓琳
董长春
70
人文
常州市外国人汉语学习情况调查
——以常州工学院为主要蓝本
丁江莉、刘亚培
郭立萍、夏吉英
71
人文
刘燚飞、吴晓晓
方丹、曾新勇
58
经管
常州市居民生活环境现状及满意度调查
黄孟萍、凌洁
蒋惠凤
59
经管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上市公司的数据
钱航旦、金涛
牟伟明
60
经管
常州市移动商务应用的调研及推广
靳硕、莫凡越
解蕙、曾新勇
61
经管
大学生消费调查及引导策略研究—以常州高校大学生为例
王明亮、张馨蕾
周文、石冬冬
冯春、刘春节
5
机电
主被动康复训练机创新设计
张文全、徐旭
何亚峰、刘春节
6
机电
基于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幻·梦”黑板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潘玉北、朱旭
周叙荣
7
机电
可自行装卸的可抽拉式模具架装置的设计及制作
万振华、孙丹
肖华星、杨辉
8
机电
一种模拟汽车吊的新型气动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王雪洋、王宇豪
杨辉、唐玮
周颖、黄昊然
高坤
冯益春、陈鑫荣
王文琴、李亦飞
29
计算机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关于2015年6月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到期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公示
![关于2015年6月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到期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7bb98a185f0e7cd1842536bd.png)
关于2015年6月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计划到期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的公示
各有关单位:
《关于启动2014年度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选拔工作的通知》(河海教务〔2014〕1号)文件要求及工作安排。
学校组织专家对已于2015年6月到期的10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其中30个项目优秀,50个项目合格21个项目延期,2个项目放弃,1个项目不合格,放弃项目和不合格项目所发生的经费应由项目管理单位追回。
现对验收结果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15年6月17日—6月20日。
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工程训练中心反映(注明本人的姓名和电话以及申述事项,以便联系)。
联系人:徐老师,联系邮箱:gcxlzxcx@。
附件:2015年6月到期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结果一览表
教务处2015年6月16日。
关于开展2017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评审验收-盐城工学院教务处
![关于开展2017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评审验收-盐城工学院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8b9a41f86f1aff00bed51eae.png)
关于开展2017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验收评审的通知各教学单位:根据《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决定对2017年应结题项目进行验收评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验收范围:2017年应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见附件1)。
2.验收材料: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鉴定书(见附件2)、项目研究成果报告(含成果复印件)、PPT电子文档、作品。
鉴定书一式两份,成果报告一式一份,所有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PPT文档现场汇报使用,不打印)。
鉴定书、项目研究成果报告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PPT电子文档和作品自己留存,待评审汇报时用。
3.验收准备:请国家级项目(含创业类项目)、省级项目(含校企合作项目)主持人登陆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填写第二次季度报告和结题报告。
结题验收根据学院与专业分组,汇报时间不超过5分钟,项目主持人请提前半小时至汇报地点,将PPT拷贝至电脑中。
如无特殊情况,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评审答辩。
4.验收时间地点:验收材料由各教学单位统一收齐后,于4月27日周四下班前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南校区行政楼301),不接受教师或学生单独报送材料,验收评审时间初定5月3日周三下午2点半开始,验收地点为南校区博学楼B区三楼。
5.其他:凡2015年立项而未能验收结题的,项目予以终止;2016年立项未达到结题要求的,应申请延期,同时须递交以下材料:①阶段性成果;②项目未完成原因的分析报告;③延期验收的书面申请。
特此通知。
附件1:2017年应结题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附件2: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鉴定书二○一七年四月十九日附件1:2017年应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附件2: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鉴定书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负责人:专业班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职称:项目实施日期:盐城工学院教务处制。
2016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级立项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2016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级立项项目评审结果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cc545e4e1eb91a37f1115c3d.png)
2016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级立项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2016〕3号)和《关于做好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常纺院教字〔2016〕7号)文件精神,教务处组织评审专家,对全校各系(院)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决定推荐省级一般项目15项,省级指导项目5项,校企合作项目6项,现予以公示,具体名单见附件。
若有异议,请于2016年5月9日前将反映材料以书面实名形式交教务处7210
办公室。
电话86336054。
教务处
2016年4月29日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申请情况汇总表。
常州工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常州工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a8e6a0247375a417866f8fdc.png)
常州工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保证我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则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遵循“注重过程、兴趣驱动、突出重点、鼓励创新”的原则,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创业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第二条项目申报3.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4.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
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主持新项目。
四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宜作为主持人申报新项目。
5. 每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人数一般控制在5人以内。
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3f8cf05ed630b1c59eeb539.png)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苏教高函[2017]10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7.03.09【实施日期】2017.03.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7﹞10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根据《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5﹞137号)要求,现就做好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将持续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进一步健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院(系)级四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延展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外的创业项目选育、孵化和初创环节,完善“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项目选育--创业项目孵化--实现初步创业”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推进校企协同和产学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形成一批内容有创新、技术有突破、模式较新颖、商业可持续的创新创业种子项目,不断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转化。
二、立项类型与数量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四类: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指导项目和校企合作基金项目。
2017年计划遴选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5000项(学校具体推荐名额详见附件1),指导项目可突破分配限额,但推荐申报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总数不得超过校级立项项目总数的1/3。
重点项目推荐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遴选。
鼓励高校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鼓励企业自主立项并资助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为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供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为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08年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常州工学院教务处
![2008年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常州工学院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6415d26016fc700abb68fc97.png)
冯春、刘春节
5
机电
主被动康复训练机创新设计
张文全、徐旭
何亚峰、刘春节
6
机电
基于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幻·梦”黑板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潘玉北、朱旭
周叙荣
7
机电
可自行装卸的可抽拉式模具架装置的设计及制作
万振华、孙丹
肖华星、杨辉
8
机电
一种模拟汽车吊的新型气动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王雪洋、王宇豪
杨辉、唐玮
王刚、祁少明
53
理学院
紫苏有效成分提取及应用研究
戴成娴芮红松
陈建欣
54
理学院
压缩相干态的研究
孟宇阳、鲁义刚
王震、李恒梅
55
经管
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影响因素调查与实证研究
金星、周肖
曹国、宗蕴璋
56
经管
常州市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现状调查
朱燕萍、朱彤彤
李菼、李纪月
57
经管
常州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研及移动教学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24
电气
基于车载网络通信系统芯片版图的设计
孙亚成
翟明静韩益锋
25
计算机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双足机器人射门动作轨迹生成研究
何荣义、糜超
庄燕滨、李春光
26
计算机
用于人体隐匿非金属违禁品检测的微波安检仪技术的研究
黄婧、陈敏
时翔
27
计算机
无线遥控智能小车的研究与设计
王凯、许阳
韩雁
28
计算机
基于Kinest体感技术的交互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朱杨、张国倩
谢国忠
95
师范
在校本科生和高职生幸福感的比较研究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7ee874284254b35effd3471.png)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学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成教大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落实“跟进式教育”理念,健全学生活动跟进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是本科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个学分,对应200个实践学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须获得实践学时达200个(含)以上方能获得1个学分并顺利毕业。
“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成绩同时作为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第二课堂的考核成绩。
第三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包含“寒暑期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课外活动参与类”、“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类”、“竞赛成果类”等五大类。
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依托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pocketuniversity(简称pu平台)实施,经有关部门审定后认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由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进行,由校团委牵头实施。
第五条各学院是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的组织实施、审核及报送等工作。
1第六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中“课外活动参与类”、“志愿服务类”的实践学时由学生通过pu平台报名并参加完相关活动后获得;“寒暑期社会实践类”、“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类”、“竞赛成果类”等的实践学时由学生本人通过pu平台提交申报材料,经学院初审、校团委终审认定后获得,学生申报时间为每学期第2—3周和第15—16周,学校将于每学期期末公布学生本学期已获得的实践学时数。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学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学](https://img.taocdn.com/s3/m/a32b7ef8964bcf84b8d57b42.png)
常州大学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及成绩评定实施学为了进一步落实“跟进式教育”理念,健全学生活动跟进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是本科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共1个学分,对应200个实践学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须获得实践学时达200个(含)以上方能获得1个学分并顺利毕业。
“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成绩同时作为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第二课堂的考核成绩。
第三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包含“寒暑期社会实践类”、“志愿服务类”、“课外活动参与类”、“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类”、“竞赛成果类”等五大类。
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依托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Pocket University(简称PU平台)实施,经有关部门审定后认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由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进行,由校团委牵头实施。
第五条各学院是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学分的组织实施、审核及报送等工作。
1第六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中“课外活动参与类”、“志愿服务类”的实践学时由学生通过PU平台报名并参加完相关活动后获得;“寒暑期社会实践类”、“社会工作、荣誉与技能培训类”、“竞赛成果类”等的实践学时由学生本人通过PU平台提交申报材料,经学院初审、校团委终审认定后获得,学生申报时间为每学期第2―3周和第15―16周,学校将于每学期期末公布学生本学期已获得的实践学时数。
第七条“创新创业与竞赛活动”课程成绩在第七学期开学初提交至教务处。
大一至大三学年,在各单项累计获得实践学时均满足最低要求的前提下,累计获得实践学时达200个(含)以上,课程成绩计为85分;累计获得实践学时达230个(含)以上,计为90分;累计获得实践学时达260个(含)以上,计为95分。
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创新创业学院-常州工学院
![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创新创业学院-常州工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727dcc5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2.png)
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汇编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编印二〇一八年四月目录1.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布统计表 (1)2.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览表 (2)3.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分布统计表 (34)4.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35)5.学生“挑战杯”获奖情况一览表 (50)6.学生自主创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52)7.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情况统计表 (55)8.2016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 (56)9.2017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公示) (57)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布统计表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览表一、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3)二、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 (7)三、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12)四、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5)五、经济与管理学院 (17)六、外国语学院 (21)七、教育与人文学院 (23)八、数理与化工学院 (26)九、艺术与设计学院 (28)十、其他单位 (32)2一、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3456二、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891011三、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121314四、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516五、经济与管理学院17181920六、外国语学院2122七、教育与人文学院232425八、数理与化工学院2627九、艺术与设计学院28293031十、其他单位33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分布统计表34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一、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36)二、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 (38)三、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39)四、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1)五、经济与管理学院 (42)六、外国语学院 (43)七、教育与人文学院 (44)八、数理与化工学院 (45)九、艺术与设计学院 (47)十、创新创业学院 (48)35一、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3637二、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38三、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3940四、土木建筑工程学院41五、经济与管理学院42六、外国语学院43444546九、艺术与设计学院47十、创新创业学院48。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doc
![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doc](https://img.taocdn.com/s3/m/dbc8ae0fdd36a32d737581a0.png)
东华大学教务处通知教函2017年18号签发: 国家级、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结题验收通知各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的要求,现对已完成的2016年度国家级、2015年度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结题验收。
具体安排如下:一、结题验收范围1.结题项目为2016年度国家级、2015年度上海市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2.以往历年延期的项目;3.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团委安排验收。
二、结题验收具体要求1.各项目负责人于5月12日前向所在学院、或部门提交以下结题验收材料:(1)验收鉴定表(鉴定表必须由小组成员全体签字,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学院领导小组审定);(2)项目总结(结题)报告;(3)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情况记录簿”;(4)支撑材料,包括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或设计方案论证材料、原始记录、论文(或设计报告、或研究报告)、实物、软件、专利等;(5)相关材料电子光盘;含:①项目组人员集体照片及工作照各一张;②立项申请书、中期检查表、验收鉴定表、项目总结报告等;③所发表论文的word版;④相关专利及获奖证书的照片等。
2.各学院于5月19日前组织专家答辩。
学院答辩组由3~5位专家组成,各学院教学院长为验收答辩组组长。
3.结题答辩时,项目组成员一般应全体出席,将项目总结报告制成PPT格式,共同汇报和答辩、阐述自身收获,回答专家组提问、听取专家组的评审意见。
专家组在全面评价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水平基础上,给出项目验收鉴定意见。
4.创业训练项目由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专家验收、创业实践项目由团委组织专家中期检查、结题验收;验收材料分别由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团委、备案。
5.各学院于5月26日前将创新训练验收项目汇总表及相关验收材料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学院需提交给学校存档的资料包括:(1)各项目提交的项目结题验收材料;(2)电子光盘及其他需要存档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成像模拟与去云处理的研究
重点
赵春雨,刘鹏
朱锡芳,吴峰
4
201711055004Z
电光学院
应用于天文导航的三视场星敏感器虚拟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重点
吴涛,徐圆圆
吴峰,侯东东
5
201711055005Z
电光学院
基于视频信息提取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
重点
张雨,卢坤
陈功,邹全
6
201711055006Z
指导
陈逸,杨振豪
胡智喜,曹中心
46
201711055046X
计算机学院
智能导游机的设计与制作
指导
韩海月,严晨丽
徐强,何松
47
201711055047X
土建学院
共享单车浪潮下的常州公共自行车发展机制探究
指导
江朝梅,李娅静
傅睿,常征
48
201711055048X
数理学院
基于微分方程组的人体内酒精含量研究
重点
董振,刘心语
徐茵,孟祥斌
15
201711055015Z
计财处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发票查重系统的设计
重点
黄郑霞,窦天力
戎文龙,周姣姣
16
201711055016Y
机车学院
虚拟电梯紧急处理系统
一般
王琪,杨志鹏
刘志军,孟浩东
17
201711055017Y
机车学院
自平衡式六维云台装置开发
一般
杨星,朱易凡
43
201711055043X
电光学院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图像自适应边缘检测算法
指导
上官淼裔
李俊生,赵泓扬
44
201711055044X
计算机学院
基于HTML5和指纹认证的中医医案管理系统设计
指导
曹恒,谭英芝
徐则中,费贤举
45
201711055045X
计算机学院
基于Android的启蒙练习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重点
袁路燕,季兴彤
李静,顾晓波
12
201711055012Z
教文学院
后申遗时期常州曲艺类“非遗”的现状考察研究
重点
史珊珊
刘廷新
13
201711055013Z
教文学院
对主题公园文化消费价值的调查与研究——以常州恐龙园为例
重点
尹思纯,庄亚
杨建生
14
201711055014Z
艺术学院
《洛神赋图》插图形象创意表现及动态开发
电光学院
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波电源
一般
陆施思,王鹏
谢成祥
22
201711055022Y
电光学院
基于电磁导航的车载自组网系统研究与设计
一般
徐悦航
熊超,杜宏伟
23
201711055023Y
计算机学院
面向领域的搜索引擎研究与开发
一般
王红梅
何中胜
24
201711055024Y
计算机学院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LED显示屏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徐娟燕,何玉莲
34
201711055034Y
艺术学院
宝岛台湾,文创之旅——台湾地区“慢旅行”设计研究
一般
李倩茹,邹佳丽
李志强,朱亮亮
35
201711055035Y
创新创业学院
基于Android平台的蓝牙防丢卡包设计与制作
一般
鹿朋,林润泽
高波,戚建宇
36
201711055036X
机车学院
包装箱与工作台转化的设计制作
计算机学院
基于Compute Stick的搬运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
重点
张宁,钱元森
韩雁,李春光
7
201711055007Z
计算机学院
基于光电传感的自适应智能小车循迹模块设计
重点
杨潇晖,崔朝阳
徐煜明
8
201711055008Z
土建学院
高性能ZnCo2O4/C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
附件1:
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验收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所属
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指导教师
1
201711055001Z
机车学院
BRT站台伸缩式雨棚创新设计
重点
周文聪
毛建秋,江炜
2
201711055002Z
机学院
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
重点
余昊,虞志晴
江昌勇,张亚锋
3
201711055003Z
指导
石莎莉,林大钧
徐安成,姚文卿
40
201711055040X
电光学院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阵列及其性能研究
指导
常成,陈锐崐
陈磊,赵宇
41
201711055041X
电光学院
低维钙钛矿晶体制备及光电性能分析
指导
尹悦,吴旭
熊超,徐伟龙
42
201711055042X
电光学院
智能水质评测系统设计
指导
戴瑞
鲍玉军
重点
张虎
蒋晓曙,丁川
9
201711055009Z
数理学院
基于R语言分析江苏省房地产行业价格影响因素
重点
李璐
钱峰,陈立范
10
201711055010Z
经管学院
“中国制造2025”视角下的江苏省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重点
李和瑾,卢帆
李卫红,赵麟
11
201711055011Z
外国语学院
商务英语语料库财经子库的创建与应用
指导
付伟,陈深祥
卜金纬,杨辉
37
201711055037X
机车学院
菌棒扎孔进料系统的改造设计
指导
房鑫洋,侯港国
云介平,张建梅
38
201711055038X
机车学院
学生社团在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指导
戴蕴恬,潘源
刘爱华,糜泽敏
39
201711055039X
电光学院
基于光雨双通道自适应雨量感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杨辉,栗慧
18
201711055018Y
机车学院
一种新型危重病人搬运车
一般
包任飞,陈天翔
田文彤
19
201711055019Y
电光学院
基于神经网络的声波测试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一般
毕蓉,张林泉
潘雪涛,张美凤
20
201711055020Y
电光学院
绿色建筑运营管理技术应用研究
一般
申志明
史建平,蔡纪鹤
21
201711055021Y
指导
宋子琪
陈荣军,王玲
49
201711055049X
一般
张雪倩
徐灵芝,李真
31
201711055031Y
教文学院
大学生校园DV系列剧创作之五•生活篇
一般
张数数,朱琪昕
崔涛,吕敏
32
201711055032Y
教文学院
常州市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般
吕嘉琪,陆海银
张建波
33
201711055033Y
艺术学院
基于霍克型材的系列产品设计
一般
黄莹莹,孟祥丹
一般
廉鹏程,许权飞
姚国胜,苏扬
28
201711055028Y
经管学院
常州市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与定位研究
一般
张红梅,唐振宇
彭正辉,张晓亮
29
201711055029Y
经管学院
常州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一般
缪雪佳
李亚卿,张虎
30
201711055030Y
外国语学院
常州地区公共标识日文翻译规范性研究
一般
陈莉,柴冰
韩雁
25
201711055025Y
土建学院
平原河网型城市道路内涝机理实验平台设计与实践
一般
张凡,熊金帅
邓涛,闫淑霞
26
201711055026Y
土建学院
常州市焦溪历史文化名村古桥三维建模及精细测绘
一般
李澜,朱宇晴
常征,薛垲
27
201711055027Y
数理学院
金属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