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理生化性质
细菌鉴别方法
![细菌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e0b2f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e.png)
细菌鉴别方法
细菌鉴别方法是指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征的一系列方法。
细菌鉴别方法对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常用的细菌鉴别方法包括:
1. 形态学鉴别: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外形、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以及染色反应,如革兰氏染色等,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2. 生理生化鉴别:通过对细菌的代谢特征、酶活性、产物生成等生理生化性质进行检测,如糖酵解试验、氧化-发酵试验、酸碱反应试验等,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征。
3. 分子生物学鉴别:通过对细菌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和比对,如PCR扩增、基因测序等,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亲缘关系。
4. 免疫学鉴别:通过检测细菌的免疫反应性质,如血清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特征。
以上方法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别细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1 -。
芽孢杆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芽孢杆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7c6b025f0e7cd184253687.png)
Ab s t r a c t : Ba c i l l u s i s a c o mmo n b a c t e r i l t a a x a i n n a t u r e , wh i c h i s wi d e l y u s e d i n i n d u s t ia r l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d o n 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n u t i r t i o n l a a n d b i o c h e mi -
c a 1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1 0 k i n d s o f Ba c i l l u s .At t h e s a me t i me , t h e p h y s i o l o g i c l a a n d b i o c h e m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
质, 产生丰富的代谢 产物 , 以及有较强的抑菌 、 灭害的功 能。 逐渐被广 泛应用于工业 、 农业、 医学 等领域 。例
如, 苏 云 金 芽孢 杆 菌 可 应 用 于 植 物 保 护 , 杀 灭 害虫 ; 地 衣芽孢杆菌” 、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可用 于 畜 牧水 产 饲料 添 加剂 、 环境水体净化 ; 多 粘 类 芽 孢 杆 菌 具 有 固定 分 子 态 氮 的能 力 。本 文 主要 从 生 理 生化 方 面对 实 验 室保 存 的 1 . 2 培养基和试剂 ( 1 ) 营 养 琼脂 培 养基 ( N A ) : 蛋 白胨
3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代谢
![3 细菌的理化性状与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76c0450ac5da50e2524d7faf.png)
需要
周浆间隙 受体蛋白 离子梯度 透性酶泵 磷酸转 移酶系
能量
高能磷酸 键(ATP) 电势能 高能磷酸键
营养物质的获取实施、完成,必经由生物膜半透性 完成
(三)细菌生长的条件因素
营养物质和能量 适宜的环境因子
营养物质和能量
– 碳源、氮源、水、无机离子、生长因子 – 提供原料、能量
– 肉汤培养基 – 普通琼脂培养基 – 蛋白胨水
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基础培 养基中加入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营 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
迟缓期 (lag phase): 适应、活化期 对数期 (logarithmic phase):迅速生长期,典型性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新生、死亡平衡特征产物积累期
衰亡期 (decline phase):营养少,代谢物蓄积,菌体死亡
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吲 哚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阳 性
乙型副伤寒沙门 氏菌和变形杆菌
H2S试 验
含硫氨基酸 硫化氢 遇铁或铅
硫化物
试尿 验素 酶 对 照 阳 性 阴 性
变形杆菌 (尿素酶)
尿素
氨(碱性)
(2)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A 、具致病作用
1 、热原质(pyrogen) —— G—的内毒素(脂多糖);G+的致热性多糖 致热性 0.001ug/公斤 发热 耐热性 180℃ 2hr 250℃ 30min 去除方法:干烤、高压18磅 3hr、过滤吸附
附:细菌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摄取营养的 方式
浓度方向 高——低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5a4b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d.png)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是通过研究细菌在生理和生化特性上的表现来确定其种属和特征。
这种鉴定方法是通过对细菌的形态学、生长特性、代谢能力和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来实现的。
细菌的形态学特征是鉴定的首要依据之一。
形态学特征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结构和染色性质等方面。
比如,革兰氏染色能够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从而提供了重要的区分依据。
此外,细菌的胞外结构如菌落形态、胶囊、鞭毛和纤毛等也是鉴定的重要特征。
生长特性也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面。
不同细菌对于温度、pH值、氧气需求和营养要求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这些特征可以用来筛选并确认细菌的种属。
比如,某些细菌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繁殖,而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则无法生长。
此外,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也可以作为鉴定的参考依据。
代谢能力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通过研究其对特定底物的利用能力和生成产物的特征可以推断细菌的种属和特征。
鉴定方法包括对特定酶活性的检测以及特定代谢产物的分析等。
化学成分也为细菌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细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核酸等。
比如,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可以通过特定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如革兰氏染色可以判断细菌是否具有胞壁,并进一步分析细菌的细胞壁组分。
此外,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如16S rRNA测序可以用于细菌鉴定,通过比对细菌的核酸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已知细菌进行比对,可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基因亲缘关系。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是综合分析多个指标和依据,通过不同特征之间的关联和差异来进行细菌的分类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传统的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于质谱和光谱的分析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细菌鉴定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医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基础。
实验六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教学
![实验六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f99fe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6.png)
02
酶活性测定是了解细菌代谢途径的重要手段。
03
在实验中,我们对该细菌的几种关键酶进行了活性测定。通过分析酶活性,我 们发现该细菌具有较高的酶活性水平,这表明该细菌具有较为活跃的代谢状态 。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该细菌的生化特性和代谢途径。
结果总结与讨论
总结
通过对生理和生化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我们对该细 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结果不仅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该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特 点,还为进一步研究该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提供 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糖发酵试验是鉴定细菌生化特性的重要手段。
生化试验一:糖发酵试验
在糖发酵试验中,我们观察到该细菌能够利用不同的 糖类作为碳源进行发酵。通过分析不同糖类的发酵产 物,我们可以了解该细菌对不同糖类的代谢能力和发 酵特性。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该细菌的生化特性 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01
生化试验二:酶活性测定
生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生理试验二:对数生长期的代谢产物
在细菌的对数生长期,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对数生长期,我们观察到该细菌产生了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对该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些代 谢产物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细菌的生理特性。
生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六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教学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与简介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与拓展阅读
生理生化 特性,了解不同细菌 在生化反应中的差异。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能够对细菌进行初步 鉴定。
《细菌与人类健康》
细菌生理学
![细菌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2c2db4a32d7375a4178095.png)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细菌为半透明体。。 表面积 带电现象
与染色、凝集、抑杀菌有关系 半透性 渗透压
6
二、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 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 •自养菌(autotroph):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 菌体成分。化能自养和光能自养菌 •异养菌(heterotroph):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saprophyte) 和寄生菌(parasite)。
2
基本内容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3
Hale Waihona Puke 一、 细菌的理化性状(一) 细菌的化学组成 成分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 元素 特有化学组成
4
化学组成
水
75-90%
5
蛋白质、糖类、脂质 核酸、无机盐
肽聚糖、胞壁酸、 磷壁酸、D型AA、 DAP、吡啶二羧酸
色氨酸
吲哚(靛基质)
+
二甲基氨 基苯甲醛
玫瑰吲哚(红色)
26
(+) (—)
IMViC: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吲哚(indol)、甲基红(methyl red) 、VP 及 (citrateutilization)试验的合称. 例如 大肠杆菌为“+ + - -”
产气杆菌为“- - + +”
27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水
10
营养成分 糖类
功效作用 合成菌体成分;供给能量
氨基酸、蛋白质
合成菌体成分
磷、硫、钾、钠、 钙、镁、铁、钴、 锌、锰、铜等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7412b27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9.png)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1、实验原理(1)细菌生化试验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
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2)糖(醇)类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含有能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此发酵糖(醇)的能力不同。
其代谢产物也不同。
例如,有些产生酸和气体,有些产生酸但不产生气体。
酸的生成可通过指示剂来确定。
在制备培养基2(黄色)-6.8(紫色)]时预先加入甲酚紫[PHS],当发酵产生酸时,培养基可从紫色变为黄色。
气体的产生可以通过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管中是否存在气泡来证明。
(3)甲基红(methylred)试验(该试验简称mr试验)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然后分解生成甲酸、乙酸、乳酸等,将培养基的pH值降低到4.2以下。
此时,如果添加甲基红,指示器将显示红色。
因为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4(红色)-ph6 2(黄色)。
如果某些细菌,如产气菌,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但迅速解吸丙酮酸并将其转化为酒精,培养基的pH值仍高于6.2。
因此,此时添加甲基红指示剂以显示黄色。
(4)大分子代谢的实验。
靛蓝基质(口服吸收)试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叫睬),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硫化氢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肌氨酸、半肌氨酸等),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铅盐或铁盐,形成黑色沉淀硫化铅或硫化铁。
为硫化氢试验阳性,可借以鉴别细菌。
明胶液化实验某些细菌具有胶原酶,使明胶被分解,失去凝固能力,呈现液体状态,是为阳性。
淀粉水解试验(在紫外诱变中做,本实验不做)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淀粉。
它们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小分子糊精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或麦芽糖),然后被细菌吸收和利用。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60fa393f46527d3250ce0cf.png)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简介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
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生化反应介绍如下:一、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本试验主要是检查细菌对各种糖、醇和糖苷等的发酵能力,从而进行各种细菌的鉴别,因而每次试验,常需同时接种多管。
一般常用的指示剂为酚红、溴甲酚紫,溴百里蓝和An-drade指示剂。
二、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育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育表面,假设为液体培育物,那么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当即检视结果,阳性反映(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育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育物周围显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转变。
阴性反映那么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三: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bd63fb1910ef12d2af9e7a1.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篇一: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实验九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日期:20XX-5-30]来源:作者:孔庆学[字体:大中小]实验九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1目的1.1了解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反应原理1.2掌握测定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技术和方法2原理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
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的更加明显。
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所以其发酵的类型和产物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
即使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仍有很大作用。
3材料3.1菌种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斜面菌种3.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3.3试剂40%naoh溶液、肌酸、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1.6%溴甲基酚紫指示剂。
3.4器具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
4流程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5步骤(一)糖类发酵试验1目的了解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的能力及实验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2原理可根据细菌分解利用糖能力的差异表现出是否产酸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
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溴甲酚紫(即b.c.p指示剂,其ph在5.2以下呈黄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管观察。
3材料3.2菌种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斜面菌种3.3培养基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发酵培养液试管4流程发酵液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观察→记录5步骤5.1试管标记图9-1糖发酵产气取分别装有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发酵培养液试管各A不产气;B产气4支,每种糖发酵试管中均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空白对照。
光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光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78797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5.png)
光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细菌是一类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淡水和盐水环境中,它们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合成有机物质和产生能量。
本文将介绍光合细菌的分类、形态和结构、光合作用机理、生长和代谢等方面的生理生化特性。
一、分类光合细菌分为两大类:紫色光合细菌和绿色光合细菌。
紫色光合细菌又可分为紫硫细菌和紫非硫细菌,而绿色光合细菌则分为绿硫细菌和绿非硫细菌。
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是厌氧生物,它们需要低氧甚至无氧环境,而紫非硫细菌和绿非硫细菌则是好氧或微好氧生物,它们可以在富含氧气的环境中生长。
二、形态和结构光合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特征:存在光反应中心和外围膜的结构。
光反应中心是能够吸收光能的蛋白质复合物,它们负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和电子传递。
外围膜则是细胞膜的结构,它们负责防止外界环境对细胞内部的干扰和损伤。
紫色光合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杆状或螺旋状。
其中,紫硫细菌的特点是存在大量内质网和硫粒,而紫非硫细菌则没有这些结构,它们通常比紫硫细菌更易于培养和研究。
绿色光合细菌则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绿硫细菌通常是梭形或球状,呈绿色或黄色,而绿非硫细菌则呈现出类似细菌的形态。
三、光合作用机理光合作用是一种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光合细菌能够合成有机物质和产生能量。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吸收并激发反应中心中的色素分子,使得电子跃迁到高能级别。
这些电子会通过多步反应在反应中心中被转移出来,驱动细胞色素复合物(如光合色素和细胞质B6/F复合物)中的电荷传递和离子转移。
这个过程同时促进了ATP和NADPH的合成、维持生物体的代谢和能量产生。
四、生长和代谢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方式各异,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需求。
一般来说,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和产生ATP等高能分子。
紫色光合细菌可以利用硫化氢、元素硫、氢气等还原剂来产生NADPH、ATP和其他生命所必需的化合物;绿色光合细菌则喜欢利用有机酸、植物油和有机废料等,形成不同的生长方式和代谢途径。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dc716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5.png)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
细菌生理生化鉴定是通过对细菌在特定生理和生化条件下的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其种类和特性的过程。
这通常包括一系列实验,涉及对细菌代谢途径、酶活性、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实验:
1.形态学观察:
形状:观察细菌的形状,可以是球形(球菌)、杆状(杆菌)、螺旋形等。
结构:使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胞壁、胞膜、纤毛、鞭毛等结构。
2.生理特性:
生长条件:观察细菌在不同温度、pH值和氧气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营养需求:测试细菌对不同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矿物质等)的利用能力。
3.生化反应:
大肠杆菌的IMViC测试:Indole(吲哚)测试、Methyl Red(甲基红)测试、V oges-Proskauer(V-P)测试、Citrate(柠檬酸)测试、
4.氧化还原反应:观察细菌对不同氧化还原指示剂(如甲基红、溴亚甲蓝)的反应,推断其对氧化还原条件的适应性。
5.酶活性测试:
氧化酶:使用氧敏感指示剂观察酶的活性。
淀粉酶:利用淀粉琼脂板,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发生淀粉分解带。
蛋白酶:使用明胶板检测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
6.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纸片扩散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
7.分子生物学方法:16S rRNA测序:通过测序菌株的16S rRNA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种类鉴定。
8.培养基选择:利用特定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大肠杆菌等,根据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初步鉴定。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5cb6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4.png)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微生物界中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其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与分离:我们从自然环境中采集了多个样品,经过适当的稀释后,分别在琼脂平板上进行涂布,培养出各自的菌落。
2. 形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3. 静态培养:将细菌接种到含有特定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情况。
4. 生化反应:利用生化试剂对细菌进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测试,包括氧化酶试验、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等。
5.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1. 形态观察: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菌的形态各异,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棒状,还有的呈螺旋形。
大小也有差异,从微小的球菌到较长的杆菌都有。
2. 静态培养:在不同培养基上,我们观察到细菌的生长情况有所差异。
有些细菌在富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生长迅速,而在其他培养基上生长较慢。
3. 生化反应:细菌的生化反应也表现出多样性。
通过氧化酶试验,我们发现有些细菌能产生氧化酶,而有些则不具备这一能力。
碳水化合物发酵试验结果也显示了不同细菌的差异。
4.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我们测试了多种常用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有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细菌的形态、生长特性、生化反应以及抗生素敏感性都表现出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得细菌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在自然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细菌也与人类密切相关。
有些细菌是人类的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肠道健康;而有些细菌则是致病菌,会引发各种疾病。
细菌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细菌的生理和生化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56029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d.png)
细菌的生理和生化特性细菌是生物界中最早出现并且数量最为丰富的微生物之一,它们的存在对地球上生物系统的运行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体积小、数量多且生长速度快,加上其鲜明的遗传特征和广泛的生物功能,使得它成为了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细菌的生理和生化特性方面来探讨它们的生命机理和行为。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根据形态分类原则,细菌大致可分为球菌、杆菌、弯杆菌以及螺旋菌等。
虽然细菌形态各异,但其结构则相对来说比较相似。
细菌的结构由质壁、胞膜、细胞质、核仁和鞭毛、菌毛等组成。
其中,质壁是一个比较外部的壳体,负责保护和支撑细菌;胞膜则是细菌的贯穿其全体的“生命塑料”,它控制着物质的出入,还承担了细菌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细胞质是细菌的“生命场”,它含有水分、酶、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核仁则储存着细菌的遗传信息,是细菌的掌控中心;而鞭毛、菌毛则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带动着细菌在环境中的移动,寻找合适的生长环境。
二、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细菌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一些细菌可以自光合完成自主生长,大部分需要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以完成其生长。
细菌的复制方式有两种,分别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又分为二分裂和多分裂。
细菌的生长速率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中适宜的氧气、温度和营养物的含量都能对细菌的生长速率产生影响。
细菌的生长速率十分惊人,某些细菌在适宜条件下可以以每20分钟左右翻倍的速度进行生长。
三、细菌的生理代谢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其生理代谢系统又非常独特。
细菌通过代谢活动将有机物或无机物转化为能量或新的有机物,保证其生存。
细菌的代谢途径分为两类,即厌氧代谢和有氧代谢。
其中厌氧代谢是指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完成的代谢过程,通过各种起始酶的作用,将无机物质或有机物质在有限的吸氧性下进行分解,以产生ATP和供细胞生长的新有机物。
有氧代谢则是指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的代谢,利用氧气催化有机物中丰富的电子将其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获得巨大的ATP。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课件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d8c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4.png)
细菌的应激反应
适应机制
细菌在面对环境压力时,会通过 改变基因表达、改变细胞膜组成
或产生抗性酶来适应。
抵抗力增强
某些细菌在长期暴露于抗生素后, 会发展出抗药性,使抗生素失效。
群体感应
某些细菌通过释放化学信号来感知 周围细菌的数量,以调节群体行为 。
03
细菌的生化反应
糖代谢
糖酵解
糖异生
糖酵解是细菌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通过糖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将糖分解为 丙酮酸,并释放能量。
抗菌药物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作 用,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
强大的抗菌活性。
头孢菌素类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作 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
大环内酯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作 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 兰氏阴性菌有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作 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的
毒素的作用机制
毒素可干扰细胞代谢、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疾病的发生。
细菌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症状
01
细菌感染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皮
疹等。
诊断方法
02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诊断等方法确诊。
治疗
03
针对不同细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提
高免疫力。
05
抗菌药物与耐药性
生长条件
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物质的 浓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细菌的生长 。
细菌的代谢与能量转换
分解代谢
细菌通过分解大分子物质 ,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来获取能量。
合成代谢
细菌合成细胞成分,如氨 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 以维持细胞功能。
微生物学 细菌的生理
![微生物学 细菌的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a7b2b7083c4bb4cf6ecd11c.png)
气体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 可以分为四类。
1.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erobe) 具有 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 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 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2 . 微 需 氧 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在低氧压 (5%~6%) 生长最好, 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空肠弯曲菌、 幽门螺杆菌。
各类无机盐的功用如下:①构成有机化合物, 成为菌体的成分;②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 酶的活性;③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④调节 菌体内外的渗透压;⑤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 繁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生长因子 许多细菌的生长还需一些自身不 能合成的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通常为 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嘧啶等。少数细菌还需特殊的生长因子,如流 感嗜血杆菌需要X、V两种因子,X因子是高铁 血红素,V因子是辅酶I或辅酶Ⅱ,两者为细菌 呼吸所必需。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试验 当某些细菌 (如产气肠杆菌) 利用铵盐作为唯一 氮源,并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时,可在 枸橼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枸橼酸盐生成碳 酸盐,并分解铵盐生成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 是为该试验阳性。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热原质 (pyrogen) 或称致热原。是细菌合 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的物质。热原质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热原质 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 (121℃、20min )亦 不被破坏,250℃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
毒素与侵袭性酶 细菌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两类毒素。外毒素 (exotoxin) 是多数革兰阳 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 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 (endotoxin) 是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解后 游离出来。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d212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d.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观察和分析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细菌生理生化反应是指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对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合成和转化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反映了细菌的代谢类型、生长速度和代谢能力等特性,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和生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吲哚试剂、甲基红试剂、V-P试剂等。
3. 仪器:酒精灯、接种环、培养皿、试管、移液枪、滴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菌种培养:将待测菌种接种于相应培养基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2. 生理生化反应检测:- 吲哚试验:将菌液接种于吲哚试剂中,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 甲基红试验:将菌液接种于甲基红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
- V-P试验:将菌液接种于V-P试剂中,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 糖发酵试验:将菌液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观察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吲哚试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红色沉淀,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红色沉淀。
2.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红色,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黄色。
3. V-P试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红色沉淀,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红色沉淀。
4. 糖发酵试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葡萄糖,产生红色沉淀和气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发酵葡萄糖。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了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和研究。
01.2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
![01.2细菌的基本性状(细菌的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b34867a98271fe910ef9cc.png)
死亡数超过活菌数,菌体自溶
stationary
lag phase log logarithmic phase stationary phase decline phase lag
decline
对数期细菌的大小、形态、生物活性最典型 稳定期形成外毒素、抗生素、芽胞等
培养
• 培养基:根据营养组成和用途
3. 细菌的繁殖方式与生长曲线 4. 细菌的生化反应及常见类型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物理性质 1. 光学性质:半透明,用比浊法估计数量 2. 表面积相对较大 3. 带电现象:pI<7,中性溶液中带负电 G+:pI=2-3;G-:pI=4-5,G+与碱性染料结合更紧密 4. 半透性:细胞壁与细胞膜均为半透膜 5. 高渗透压:G+:20-25;G-:5-6 细菌的化学组成
甲基红试验
V-P试验
中为阴性对照
右侧为阳性(红色)
左侧为阳性(红色)
右侧为阴性对照
常见的生化反应
Summary
对 糖 的 发 酵 其 他 试 验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单糖发酵试验
对 蛋 白 质 的 发 酵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尿素酶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本 节 要 点
1. 细菌的物理性状 2. 何谓菌落与热原质?
• 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属名 种名 种名 属名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 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泛指某一属细菌,不特指其中某个菌种
• 属名后加sp. (单数)或spp. (复数)
• e.g., Salmonella sp. 表示沙门菌属中的细菌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44d535b2b160b4e767fcf2c.png)
细菌类型 生长范围 最适生长温度 嗜冷菌 -5~30℃ 10~20℃ 嗜温菌 10~45℃ 20~40℃ 嗜热菌 25~95℃ 50~60℃
26
3.氢离子浓度(pH)
H+影响代谢过程酶活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多 数细菌最适pH7.2-7.6。 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 嗜中性细菌生长的pH范围是6.0~8.0 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0 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达10.5。 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在宿主体内极易生存;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在 pH8.4-9.2 生长最好 , 结核分枝 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
系列生化反应。
5
(二)、无机盐:
占细菌重量的2%~3%; 常量营养元素:
P、 K、 Ca、 Mg、 Na、Cl、 S等 微量营养元素: Cu、 Fe、 Zn、 Mn、 Si、Al、Co等。 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 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调节渗透压
6
(三)、有机物
1.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
第二章 细菌生理学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 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整个生理活动 的中心是新陈代谢,细菌的代谢活动十分活 跃而且多样化,乃至繁殖迅速是其显著的特 点。
研究细菌的生理活动不仅是基础生物学科 的范畴,而且与医学、环境卫生、工农业生 产等都密切相关。
1
2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4)化能异养菌:能量来源于化学反应,以有机物作为碳源。
病原菌
33
腐生型: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 寄生型:从活的寄生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中间类型(兼性腐生或兼性寄生)如大肠杆 菌。
细菌的理化性质实验报告
![细菌的理化性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929c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a.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细菌的理化性质,包括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生长条件以及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和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主要观察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生长条件以及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三、实验材料1.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等。
3. 试剂:孔雀绿、碱性品红、番红、甲基红、吲哚试剂等。
4. 仪器:显微镜、高压灭菌锅、酒精灯、接种环、试管、移液枪、滴管等。
四、实验方法1. 细菌的化学组成(1)称取一定量细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制成菌悬液。
(2)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用适当的方法测定滤液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等成分。
2. 细菌的物理性质(1)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2)观察细菌的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
(3)测定细菌的相对表面积、带电现象、半透性、渗透压等物理性质。
3. 细菌的生长条件(1)观察细菌在不同酸碱度、温度、营养物质、氧气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通过实验验证细菌的最适生长条件。
4.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1)观察细菌的色氨酸酶、吲哚酶、甲基红反应等生理生化反应。
(2)观察细菌对葡萄糖、乳糖、蔗糖等糖类的发酵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的化学组成实验结果显示,细菌主要由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等组成。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约占细菌总重量的50%以上。
2. 细菌的物理性质(1)细菌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实验观察到细菌具有不同的形态,如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大小差异较大,一般在0.5-5.0μm之间;颜色为无色、淡黄、绿色等。
(2)细菌的特殊结构:实验观察到细菌具有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
(3)细菌的物理性质:实验结果显示,细菌的相对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菌具有带电现象、半透性、渗透压等物理性质。
欧文氏菌属生理生化
![欧文氏菌属生理生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74ba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a.png)
欧文氏菌属生理生化
欧文氏菌属(Owenia)是一类光合作用细菌,属于青铜色细菌门。
以下是关于欧文氏菌属的生理生化特征:
1. 光合作用:欧文氏菌属是光合作用细菌,能够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它们含有叶绿素a和b,可利用可见光的蓝绿色波长进行光合作用。
2. 细胞形态:欧文氏菌属的细胞呈现杆状或树枝状,有时也形成多分枝的结构。
3. 氧合要求:欧文氏菌属为好气菌,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4. 好盐性:欧文氏菌属多生活在富含盐分的环境中,对高盐浓度能够适应和生存。
5. 温度范围:欧文氏菌属的生长范围在10-50摄氏度之间。
6. 糖利用:欧文氏菌属可以利用多种糖类作为碳源,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7. 硫代谢:欧文氏菌属具有还原硫化物为硫气的能力,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
总的来说,欧文氏菌属是一类光合作用细菌,具有适应高盐环境、温和气候和多糖利用能力等特征。
详细的生理生化特征和代谢途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完全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 Tween 80试验:
培养基:
蛋白胨: 10g
NaCl: 5g
试剂:甲基红:0.1g,95%乙醇:300mL,蒸馏水:200mL。
试验方法:
挑取新的待试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通用培养基,培养于36±1°C或30°C(以30°C较好)3~5天,从第二天起,每日取培养液1ml,加甲基红指示剂1~2滴,阳性呈鲜红色,弱阳性呈淡红色,阴性为黄色。迄至发现阳性或至第5天仍为阳性、即可判定结果。
NH4Cl: 1.0g
MgSO4: 0.2g
酵母膏: 0.2g
葡萄糖: 1.0g
DL-精氨酸: 1.0g
1.6%溴甲酚紫: 1mL
培养基配制方法:
蛋白胨5g;葡萄糖5g;NaCl(K2PO4):5g;蒸馏水:1000mL;PH:7.0~7.2,分装试管,毎管装约4~5cm,115℃灭菌20min。
试剂:40%NaOH(或KOH),a-萘酚。
试验方法:
将试验菌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于36±1°C培养4天、培养液2.5ml先加入a萘酚(2-na-phthol)纯酒精溶液0.6ml,再加40%氢氧化钾水溶液0.2ml,摇动2~5min,阳性菌常立即呈现红色,若无红色出现,静置于室温或36±1°C恒温箱,如2h内仍不显现红色、可判定为阴性。
结果记录:
产酸:+,产气:○,不产酸长气:- 。
(二) 淀粉水解试验
原理: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培养基配制:
牛肉膏5g;NaCl:5g;可溶性淀粉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7.2
121℃灭菌20min。
(十三) 七叶苷试验(七叶灵试验):
培养基:
牛肉膏: 10g
七叶灵: 5g
琼脂: 20g
H2O: 1000mL
pH: 自然
分装三角瓶,121℃灭菌30min。
NaCl: 5g
琼脂: 20g
H2O: 1000mL
pH: 7.0-7.2
分装三角瓶,121℃灭菌30min。
用75%乙醇将新鲜鸡蛋表面消毒,并用经火焰灭菌的镊子将鸡蛋打一个孔,倾去蛋清,然后用5mL无菌吸管吸出卵黄,加入到融化后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中,使卵黄含量为培养基总体积的2-3%,混匀后倒平板,点接菌种,30℃培养24h后观察,菌落边缘出现浑浊圈者为卵磷脂酶阳性。
(六) 明胶(Gelatin)液化试验
原理:
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培养基配制方法:蛋白胨:5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PH:7.2~7.4,分装试管,毎管装约4~5cm,115℃灭菌20min。
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理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分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如下所示:
(一) 糖、醇发酵试验
原理: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有些细菌分解某些糖(醇、苷)产酸(符号:+)、产气(符号:○),培养基由紫(蓝)变黄(指示剂溴甲酚紫或溴百里酚蓝由紫或蓝遇酸变黄的结果),并有气泡;有些产酸,仅培养基变黄;有些不分解糖类(符号:-),培养基仍为紫(蓝)色。
H2O: 1000mL
pH: 7.0-7.2
水杨苷: 5.0g
分装试管,115℃灭菌30min。
接种后置30℃培养,培养基变黄者为糖发酵阳性。
(十六) 实施几丁质利用实验:
胶体几丁质: 10.0g
K2HPO4: 0.5g
KH2PO4: 0.5g
琼脂: 20g
H2O: 1000mL
分装三角瓶,121℃灭菌30min。
将培养基融化后倒平板,并点接菌种,30℃培养2d,用酸性升汞溶液倾注于平板表面,如果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则为阳性。
(八) 氧化酶(Oxidase)试验
原理:
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
试剂:
试验方法:在琼脂斜面培养物上或血琼脂平板菌落上滴加试剂1~2滴,阳性者Kovacs氏试剂呈粉红色~深紫色,Ewing氏改进试剂呈蓝色。阴性者无颜色改变。应在数分钟内判定试验结果。
结果记录:阳性:+,阴性:- 。
(五) 菌膜形成试验
有些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形成菌膜,利用这一特征可进行不同细菌的区别。
培养基配制方法:蛋白胨:5g;氯化钠:5g;牛肉膏:10g;蒸馏水:1000mL;pH :7.2。121℃灭菌15~30min。
试验方法:接种后于30℃培养24小时,观察培养物是否有菌膜形成,有菌膜为阳性。
除酚红外,溶解上述成分,并调节PH为6.8~6.9,然后加入酚红指示剂,使培养基呈橙黄色,分装,115℃灭菌20min。待培养基冷至50℃左右,加入预先过滤除菌的20%尿素水溶液,使其终浓度为2%。
试验方法:
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大量穿刺接种于琼脂斜面,不要到达底部,培养1~4d观察结果,如为阴性应继续培养一下,作最终判定,变为粉红色为阳性。
H2O: 1000mL
pH: 6.7-6.8
分装试管,115℃灭菌30min。
接种后置30℃培养24h,紫色者为阳性,呈黄色者为阳性。
(十一) 卵磷脂酶试验:
培养基:
蛋白胨: 10g
酵母膏: 3g
CaCl2: 0.1g
琼脂: 9g
H2O: 1000mL
分装三角瓶,121℃灭菌20min。
冷却至50℃,加入Tween 80至终浓度体积分数为1%,倒平板,点接测试菌,35℃培养7d。有晕圈者为阳性。
(十五) 水杨苷试验:
培养基:
K2HPO4: 1.0g
NH4Cl: 1.0g
MgSO4: 0.2g
酵母膏: 0.2g
1.6%溴甲酚紫: 1mL
测定的糖(醇、糖苷)类可以包括:葡萄糖、蔗糖、甘露糖、乳糖(1.5%)、半乳糖(1.5%)、D-山梨醇、果糖、阿拉伯糖、麦芽糖、纤维二糖、木糖、水杨苷等。
注意:以上亦可用液体培养基。
接种和观察结果:
用18~24h的幼龄菌种,用穿刺针接种于培养基中,适温培养1d,3d,5d后观察,颜色变黄为阳性,不变为阴性;有气泡产生为产气。
蛋白胨: 3.0g
MgSO4: 0.5g
FeSO4: 0.01g
KH2PO4: 0.3g
K2HPO4: 0.7g
ZnSO4: 0.001g
(九) 过氧化氢酶试验(触酶试验)
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出现气泡。
方法:直接滴加3%过氧化氢于不含血液的细菌培养物中,立即观察,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
(十) 精氨酸脱羧基酶试验
培养基:
K2HPO4: 1.0g
培养基配制:
一般细菌常用休和李夫森二氏培养基:
蛋白胨:2g ,K2HPO4 :0.2g ,NaCl:5g ,糖(醇、糖苷):1% ,水洗琼脂:5~6g,蒸馏水:1000mL,PH:6.8~7.0,溴百里酚蓝:1%水溶液3mL(先用少量的95%乙醇溶解后,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先调PH后再加指示剂。
结果记录:阳性:+,阴性:- 。
(四) 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
原理:
有些细菌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培养基配制方法:
与V-P试验培养基一致。
原理:
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尿素酶不是诱导酶,因为不论底物尿素是否存在,细菌均能合成此酶。其活性最适pH为7.0。
培养基配制方法:
蛋白胨:1 g ;NaCl:5 g ;KH2PO4 :2 g ;葡萄糖 1 g ;琼脂:15 g;酚红:0.012g;蒸馏水 1000 ml。
(十二) 蛋白质水解试验:(即明胶水解试验)
培养基: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g
明胶: 4.0g
葡萄糖: 1.0g
NaCl: 5.0g
试验方法:
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以较大量穿刺接种于明胶高层约2/3深度。于20~22℃培养7~14天。明胶高层亦可培养于36±1℃。每天观察结果,若因培养温度高而使明胶本身液化时应不加摇动、静置冰箱中待其凝固后、再观察其是否被细菌液化,如确被液化,即为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
(七) 尿酶(Urease)试验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结果记录:分解:+,不分解:-。
(三) V-P试验
原理:
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