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之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欧姆极化 电化学反应极化 浓差极化
欧姆极化电化学反应极化浓差极化欧姆极化、电化学反应极化和浓差极化是电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现象和过程。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极化现象,并探讨它们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我们来讨论欧姆极化。
欧姆极化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由于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而产生的极化现象。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然而,由于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电压降,导致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形成正负电荷分离,从而产生欧姆极化现象。
欧姆极化会导致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增加,从而降低电流的传导效率。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电化学反应极化。
电化学反应极化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限制而产生的极化现象。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会引起电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当反应物的浓度变化较大或反应速率受限时,就会产生电化学反应极化现象。
电化学反应极化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率,从而影响电化学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我们来讨论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差异而产生的极化现象。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
然而,由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差异,电流通过时会导致离子的扩散和迁移,从而形成浓差极化现象。
浓差极化会导致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不均匀分布,从而影响电流的传导和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这三种极化现象在电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影响。
欧姆极化可以通过降低电解质溶液的电阻来减小,从而提高电流的传导效率。
电化学反应极化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或改变反应速率来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化学反应的调控和优化。
浓差极化可以通过调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分布来减小,从而提高电流的传导和电化学反应的效率。
欧姆极化、电化学反应极化和浓差极化是电化学中重要的现象和过程。
它们在电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对于电化学过程的稳定性、可控性和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化学原理-第四章-电极过程概述
其函数关系为
j f
恒电位法测量见图4-3
1、恒电位法测量极化曲线采用的是三电极体系, 即研究电极、辅
助电极和参比电极, 其中辅助电极的作用是(
),
参比电极的作用是(
)。
⑶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测量的区别
f j
j f
看是否都是单值函数
2、稳态法和暂态法
按照电极过程是否与时间因素有关,又可将测量方法分为稳态 法和暂态法。
c平
原电池
极化图
a平
0
i
a平
电解池
极化图
c平
0
i
优点:极化图可直观的反应电池端电压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规律 缺点:极化图只能反映出因电极极化而引起的端电压变化,反映不 出溶液欧姆电压降的影响。
原电池端电压与超电压关系:
电解池端电压与超电压关系:
1、当电池的端电压小于电池电动势,则表示电池正在 ( )。
对电子传递与电极反应这一对矛盾,也有两种特殊的极端 情况
理想极化电极 电极上不发生电极反应的电极。 V反 0 不存在去极化作用,流入电极的电荷全都在电极表面不断地积累,
只起到改变电极电位。例如:滴汞电极
理想不极化电极
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几乎不变化,即电极不出现极化现象的 电极。V反很大 以致于去极化与极化作用接近于平衡。例如:甘汞电极
电化学动力学的核心是电极过程动力学,我们从本章起介绍电 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并注意到整个电化学体系中各过程之间 的相互影响。
4.1电极的极化现象
4.1.1什么是电极的极化 1、定义:
如果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电极电 位将因此而偏离平衡电位。这种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 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
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是涉及到电化学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和电荷的分布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结果。
因此,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研究电化学反应机制和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一、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而导致电极表面电位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影响反应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子转移速率,从而影响反应的速率和结果。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表面的反应物浓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当反应物浓度较低时,电极表面的反应物将被消耗殆尽,从而导致电极表面的电位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的程度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以及电极的性质。
当反应物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电极的浓差极化就越明显。
浓差极化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来消除。
例如,在电池中,可以通过增加电解液中反应物的浓度来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极的形状和大小来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
二、电化学极化电化学极化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由于电极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电位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影响反应物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子转移速率,从而影响反应的速率和结果。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极表面的电荷分布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发生变化。
当电荷分布不均匀时,电极表面的电位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化学极化。
电化学极化的程度取决于电极的性质、反应速率以及电解质的浓度和性质。
当电极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性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电解质的浓度越低,电化学极化就越明显。
电化学极化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电解质浓度和性质来消除。
例如,在电池中,可以通过增加电解液中电解质的浓度来减轻电化学极化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极的形状和大小来减轻电化学极化的影响。
三、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的区别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都是涉及到电极表面电位的变化,但两者的原因和影响不同。
浓差极化是由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而导致电极表面电位的变化,而电化学极化是由于电极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电位的变化。
电池极化的名词解释
电池极化的名词解释电池极化是指在电池电解质中,正极和负极之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现象。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极化现象,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或无法正常工作。
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深入探讨电池极化的原因、类型和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 极化现象的原因电池极化源自于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正极和负极之间,随着电池的放电或充电,半反应会造成电子和离子的流动。
这些流动使得正极和负极的电位差逐渐增加,极化现象也随之产生。
2. 极化现象的类型2.1. 浓差极化:当电池正在放电时,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浓度差异会导致浓差极化。
具体而言,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会引起活性物质水平的降低,限制了电池对电流的输出能力。
2.2. 析出极化: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表面上,气体或固体产物的析出可能会导致析出极化。
这些产物的析出会降低电池电极表面的有效面积,减少了该面积上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影响了电池的性能。
2.3. 过电位极化:当充电或放电电流过大时,会产生过电位极化。
过电位极化会导致反应速率降低、电极表面覆盖物的生成,使得电池工作在非理想状态下。
3. 极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极化现象会降低电池的功率密度、放电容量和电导率,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3.1. 功率密度降低:浓差极化和析出极化会限制电池中离子和电子的扩散速度,减少了电池的功率输出能力。
3.2. 放电容量下降:当过电位极化或析出极化发生时,正极和负极的有效表面积会减小,从而降低了电池的实际放电容量。
3.3. 电导率减弱:极化现象使得电池内部的电解质电阻增大,导致电流传输困难,电池整体的电导率下降。
4. 减轻电池极化的方法为了减轻电池极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优化电池设计:改变电极材料、电解质和电极结构等因素,以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降低极化现象的发生。
4.2. 控制工作温度: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解质的离子迁移速率更快、反应速率更高,可以减轻电池极化。
4.3. 优化电流密度:合理选择放电或充电电流密度,避免过大的电流密度造成过电位极化。
电化学动力学
三、电极电势对电子转移步骤 活化能的影响
• 电子转移步骤(电化学反应步骤)系指反应物在电极/ 溶液界面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从而还原或氧化成新 物质的过程。这一步骤包含了化学反应和电荷传递两 个内容,是整个电极过程的核心步骤。 • 在电子转移步骤中,两相界面间的双电层结构起着一 种特殊作用。 • 电极过程的其它步骤如物质的输送或均相化学转变虽 然也在电极/溶液界面附近,但都发生在远离双电层的 地方。 • 而电化学反应步骤则完全发生在双电层内部。因此, 在双电层中电势的分布及反应质点的状态肯定要显著 地影响电化学步骤的反应过程和速度。
• 如果[O]*= [R]*,此时电 势为ϕ θ‘(称之为形式电 势), 可得到
r s k = k = k0
k0 称之为标准速度常数。
标准速度常数k0
r k0 = k0 exp − αnFϕ θ / RT = s θ k 0 exp βnFϕ / RT
[ [
]
]
• 将上式代入下式可得到速度常数表达式,
I c = I 0 exp(− αnFη / RT )
巴特勒-伏尔默方程式 巴特勒 伏尔默方程式
• 如上所述,动力学控制下的电极反应电 流如式(4-16)所示。
四、电极电势对电化学反应速 度的影响
• 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将活化能∆G++表达式(4-10a,b) 代入方程式(4-9), 可得到还原和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表 达式,
r r ++ kϕ = A exp − ∆Gϕ ,0 / RT exp[− αnFϕ / RT ] s s ++ kϕ = A exp − ∆Gϕ , 0 / RT exp[βnFϕ / RT ]
阿里尼乌斯表达式
浓差极化 电流极化
浓差极化电流极化
浓差极化是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现象。
当两种不同离子浓度相差较大时,会出现浓差极化现象。
这是因为在高浓度离子区域,离子间相互作用较强,电荷分布也较密集,而在低浓度离子区域,离子间相互作用较弱,电荷分布也较稀疏。
这种电荷分布不均匀会产生电势差,从而使溶液具有电势。
电流极化则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极表面发生的一系列电化学反应,导致电极表面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这种不均匀性会阻碍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当电荷分布不均匀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极化膜。
极化膜可以阻止电荷的传递,影响电极的反应速率和效率。
浓差极化和电流极化在电化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现象。
要想充分利用它们的作用,需要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掌握它们的规律和特性,并对不同情况下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 1 -。
电化学极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电化学极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1.浓差极化: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的反应物浓度发生变化,导致电子传输速度变慢,从而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进而造成电极电势的变化。
2. 活化极化:电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激活,这种激活能量称为活化能。
在电化学反应中,当电极表面的反应物吸附层较厚,使电子传输速度变慢,从而需要更高的能量来激活反应,即活化能增大。
这种现象称为活化极化。
3. 电解质溶液电导极化: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一般是由离子浓度决定的,当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时,电导率会降低,从而导致电极电势的变化。
4. 电极材料极化:电极材料的特性也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率。
例如,电极表面如果有氧化皮或污垢等附着物,会阻碍反应物的吸附和电子传输,从而影响电化学反应速率。
综合以上因素,电化学极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浓差极化和活化极化。
了解电化学极化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优化实验条件,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
- 1 -。
锂电池电化学 浓差极化
锂电池电化学浓差极化
锂电池的电化学浓差极化是指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离子在电极表面的浓度差异导致的极化现象。
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会发生变化,导致电极表面出现浓度梯度,这种现象就是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双层极化和浓差极化本身。
双层极化是指电极表面附近由于电荷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电位差,而浓差极化则是由于离子浓度不均匀所导致的电位差。
这两种极化现象共同作用,导致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
浓差极化对于锂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减小浓差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优化电解液组成、改进电极材料结构、提高电极表面积等。
此外,研究人员也在尝试利用纳米材料、多孔材料等新型材料来减轻浓差极化效应,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总的来说,了解和控制锂电池的电化学浓差极化对于改善锂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当前锂电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第5章
第5章液相传质过程与浓差极化主要内容5.1 液相传质方式与基本方程5.2 平面电极上的稳态扩散传质过程5.3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5.4 电迁移对稳态扩散的影响液相传质过程是电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涉及反应物离子向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以及生成物向溶液本体的传质过程。
由于电极过程中传质过程速度的缓慢而引起的电极极化现象为“浓差极化”。
本章将介绍液相传质过程中的规律以及浓差极化控制的电极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为了简单,在讨论浓差极化时,假设电子转移速度很快,远远大于液相传质速度。
5.1 液相传质方式与基本方程5.1 液相传质方式与基本方程5.1.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5.1.2 三种液相传质的比较5.1.3 液相传质的基本方程5.1.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1)对流溶液中物质的粒子随着流动的液体一起运动,此时液体与离子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这种传质方式叫对流。
包括:自然对流(温度差、密度差等),强制对流(搅拌等)。
对流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到达电极表面的粒子数目。
采用对流流量πc,i 来描述溶液中i离子的对流传质速度。
πc,i :粒子i 在单位时间、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单位截面积上流过的量,单位(mol •m -2•s -1) ;v x :与电极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液体的流速,单位(m •s -1);c i :为i 离子的浓度,单位(mol •m -3)。
ix i c c v •=,π(2)电迁移当所研究的粒子带有电荷(即为离子)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引起带电粒子迁移。
电迁移作用引起的所研究粒子的传质速。
度为πe,i显然:当研究对象(反应物或生成物)不带电荷时,如为中性分子,则不存在电迁移。
(3)扩散当溶液中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即在不同区域内某组份的浓度不同时,该组份将自发的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这种液相传质运动叫扩散。
稳态扩散时,即扩散区域内各点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时可用Fick第一定律计算扩散速度。
(3)传质发生的区域电极表面附近的液层可以分为双电层区、扩散层区、对流区。
极化过程电流与电压关系
极化过程电流与电压关系
极化过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主要涉及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两个方面。
在充电过程中,电化学极化使得负极电位向负方向偏移,正极电位朝正方向偏移。
同时,充电电流越大,正、负极板上积累的电荷越多,电化学极化电压越大。
而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正、负极板上积累的电荷迅速减少,电化学极化电压得以迅速降低。
浓差极化则是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离子迁移速度远远小于化学反应速度,表现出浓度差的现象。
浓度差使离子发生扩散运动,完成扩散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从而使极板表面的浓度仍比较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物理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区别
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区别由此可见,化学反应主要是发生在阳极和阴极。
若不考虑极性分子的影响,则只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参加化学反应。
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区别是:电化学极化是电子从物质的阳极向阴极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是带电粒子在物质内部迁移运动的表现形式,而电化学极化与浓差极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在物质结构中,金属元素原子半径大,离子键强,所以金属容易失去电子而显示出电负性。
例如Fe、 Cu、 Ag等金属,显正价。
而SO2、 H2S等非金属元素因为阴阳离子半径小,电子云密度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弱,因此容易得到电子而显示出电负性,例如CO、 HCO、 Cl2、 SiO2、 MgO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三)一般情况下,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高,化学反应趋向于吸热,但不同情况下的反应则正好相反。
在水溶液中,当OH-浓度很高时,反应会自发进行,在水的作用下, OH-离子浓度迅速增加,扩散到溶液的深处,使体系中OH-浓度很高,形成“高渗溶液”,同时,阳离子又向溶液表面扩散,使体系中OH-浓度降低,形成“低渗溶液”,结果导致电解质的浓度减小,溶液的pH值下降,在极限情况下,由于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因此溶液呈酸性。
另一方面,溶液中OH-浓度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后, OH-离子就不能再扩散出去了,使溶液中H+浓度也增加,而阳离子却不能扩散到溶液表面,体系中H+浓度降低, H+又向阴极迁移,因此溶液呈碱性。
(四)选择适当的溶剂使带电粒子沿正电荷定向流动,促进电化学极化,若溶剂的离子化倾向小,电极反应不容易进行。
对于无机化合物,可以通过适当的条件(如加入溶剂使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改变溶液的pH值,搅拌等),使带电粒子沿正电荷定向移动;对于有机化合物,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使带电粒子发生离子化。
首先,高浓度溶剂能使低分子活化,但是活化后的低分子不能稳定存在,溶剂的离子化倾向越大,电化学极化越容易发生。
电极极化文档
电极极化什么是电极极化?电极极化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可导电物质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电极表面上生成了一层络合物、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等物质。
电极极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浓差极化和电流极化。
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是由于离子在电化学反应中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不均匀引起的极化现象。
当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浓度不均匀时,离子在离子传递过程中容易受到浓差极化的影响。
浓差极化可以通过增加电解液的搅拌或增加离子浓度来减轻。
电流极化电流极化是由于电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流引起的极化现象。
电流极化包括过电势极化和电解极化两种类型。
过电势极化过电势极化是由于反应物的浓度较低,导致反应速率较慢,产生的极化现象。
过电势极化可以通过增加电势差或添加催化剂来减轻。
电解极化电解极化是由于电解液中的电解过程引起的极化现象。
电解极化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电解液中的离子运动、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极化可以通过增加电流密度或改变电极材料来减轻。
如何减轻电极极化?为了减轻电极极化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电解液的搅拌:通过增加电解液的搅拌能够提高离子的扩散速度,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
2.增加电解液中的离子浓度:通过增加电解液中的离子浓度可以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提高反应速率。
3.增加电势差或添加催化剂:通过增加电势差或添加催化剂可以减轻过电势极化的影响,加快反应速率。
4.改变电极材料: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可以减轻电解极化的影响,提高反应速率。
5.控制电流密度:控制电流密度可以减轻电解极化的影响,提高反应速率。
电极极化的应用电极极化在电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极极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设计和改进电化学系统提供指导。
在燃料电池、锂电池、电解水制氢等方面的研究中,电极极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减轻电极极化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和反应速率。
此外,在电解冶金和电沉积等工业过程中,电极极化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化学极化ppt课件
巴特勒-伏尔摩方程(Butler—Volmer)
• 习惯规定:
电极发生净还原反应(阴极反应)时,j 为正值,
电极发生净氧化反应(阳极反应)时,j 为负值。
• 若电极反应净速度用正值表示时:
jk
j
j
j
0
exp(
nF
RT
k
)
exp(
nF
RT
k
)
宏观
微观
均为正值
ja
j
j
j
0
exp(
nF
RT
a
)
exp(
• 极化曲线也常以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对数lgi 来表示: 半对数极化曲线
•问题: 为什么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极化曲线具有不同的形 状?测得的极化曲线能说明什么问题? •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了解电极过程动力学的规律。
§4.2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和速度控制步骤
一、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 二、电极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 三、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四、准平衡态
• 电极上有1摩尔物质还原或氧化,就需要通过nF电量。
•
电极反应速度用电流密度表示:
j nFv nF 1 S
dc dt
(4.3)
• 当电极反应达到稳定状态时,外电流全部消耗于电极 反应,即代表了电极反应速度。
• 电极电位(或过电位)与电流密度之间的 关系画成曲线叫做极化曲线
四、极化曲线的测量
3、电化学极化:由于电极表面得、失电子的 电化学反应的迟缓,而引起的电极电位偏离 平衡电位(稳定电位)的现象。
四、准平衡态
• 如果电极过程的非控制步骤的反应速度比控制步骤 的速度大得多,
当电极过程以控制步骤的速度进行时, 可以近似地认为电极过程的非控制步骤处于平衡状态,
电化学(三)
则由Nernst方程:
E
Eq
RT
ln
a a 1 2 O2 H 2
2F
aH 2O
6
常压下:
aH2
fH2 pq
pH2 pq
aO2
fO2 pq
pO2 pq
电解顺利进行时,O2和H2的压力分别为p=101.325kPa,代入 上式:
E Eq 阳q 极 阴q 极 0.401( 0.828)1.229V
E为理论分解电压。 实际分解电压: E分解 E理论分解 IR E不可逆
IR 电解池内阻引起的电压降。 E不可逆 由于电极极化作用所致。
由于电解池内阻和电极极化的存在,使得电解过程 中要多消耗能量。
7
§2 极化作用
我们在原电池中所讨论的电极电势、电动势及电动势与 G的等热力学关系式,电极均处于平衡状态,即并无电流 通过电极。但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的电势会偏离上述
(1)实际分解电压
(2)在电极上析出的产物 如:
电解熔融盐时,如NaCl ,只有Na+, Cl-两种离子,所以电解时,
阳极: Cl- ½Cl2 + e
阳极得到氯气
阴极: Na+ + e Na
阴极得到金属钠
但对于电解质水溶液时,如ZnSO4水溶液中,除了Zn2+、 SO42-外还有H+和OH-,因此电解时,还应考虑H+,OH-离子 是否发生反应。因此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可能的电极反应 有:
由阳极极化曲线知: 阳极的不可逆电极电势随电流密度增
大而增大。 阳,不可逆 = 阳,平 + 阳
16
从电解池的极化曲线可知:
① 当J=0时,阴= 阳=0
当J增大, 阴和阳也增大,使得实际分解电压:
电化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两类导体: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
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
三个电化学体系:原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电化学体系叫电解电池或电解池。
腐蚀电池: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做有用功的短路原电池。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原电池(-)电解池(+)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原电池(+)电解池(-) 电解质分类:定义: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 分类:➢ 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 ➢ 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 ➢ 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
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
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
活度与活度系数: 活度:即“有效浓度”.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
对于固态、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
离子强度I :离子强度定律:在稀溶液范围内,电解质活度与离子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注:上式当溶液浓度小于0.01mol ·dm -3 时才有效。
电导∶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 ,单位为S ( 1S =1/Ω)。
ii i xαγ=∑=221i i z m I I A ⋅-=±γlog LA G κ=影响溶液电导的主要因素:(1)离子数量;(2)离子运动速度。
当量电导(率):在两个相距为单位长度的平行板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 克当量电解质的溶液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当量电导,单位为Ω-1 ·cm 2·eq -1。
浓差极化 电流极化
浓差极化电流极化
浓差极化和电流极化是电化学中常见的现象。
浓差极化是指在电极上发生的电荷传递过程中离子在电极表面的积累,导致电极表面附近的电荷密度变化,从而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电流极化则是指在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由于离子在电极表面的积累和电解液中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导致电解反应速率降低的现象。
浓差极化和电流极化都会影响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因此在电化学研究和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和控制这两种极化现象。
常用的方法包括改变电极材料、优化电解质溶液、调节电流密度等。
同时,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如纳米材料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也为浓差极化和电流极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浓差极化和电流极化是电化学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需要全面了解其原理和影响因素,控制和优化电化学反应过程,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的动力学研究摘要:电极过程的进行速度在金属保护、腐蚀分析等电化学实践领域有重要应用,加深对它的理解很有必要。
电极反应速度由控制步骤,即速度最慢的单元步骤决定。
本文讨论了电化学反应和液相传质这两个单元步骤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当整个电极反应由电化学极化控制、浓差极化或者是两类极化共存时的极化规律。
关键词:控制步骤;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过电位;极化电流引言电极过程是由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单元步骤串联组成的复杂过程,一般有液相传质、前置转化、电化学反应、随后转化和反应后的液相传质五个步骤。
每一步骤都有不同的特性,步骤的反应速度取决于其活化能,当某一步骤的速度远远小于其他步骤,则整个电极反应速度等于这个最慢步骤,一般称之为控制步骤。
文献指出,只要整个反应中有一个步骤的活化能比其余高出8~10KJ/mol以上,则能成为控制步骤;而当两个单元步骤的活化能相差不到4KJ/mol时,它们的反应速度相差不到5倍,则可能同时成为控制步骤,称为混合控制。
混合控制的规律比较复杂,但仍会有一个控制步骤起较主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控制步骤的规律对于了解整个电极反应的速度规律,以及控制电极反应的速度和反应进行的方向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主要讨论的是电化学反应步骤和液相传质步骤的动力学规律,并讨论当其成为控制步骤时的极化规律。
电化学反应步骤指反应物质在电极/溶液界面得失电子,从而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的过程。
这一单元步骤包括了化学反应和电荷传递两步,是整个电极过程的核心步骤。
当电化学反应步骤成为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时,电极反应的速度就取决于电化学反应步骤。
电极过程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电子参与反应,电极电位的改变将对反应速度将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讨论电化学反应步骤时先从电极电位的影响谈起。
由于液相中的反应粒子需要通过传质过程输送至电极表面,反应产物也需要离开电极表面,因而液相传质步骤是电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当电极体系中通过电流密度很大、电化学反应速度很快时,电极反应往往由液相传质步骤控制。
在讨论液相传质步骤时,只讨论了稳态传质过程,因为存在对流的情况下,扩散传质都会趋于稳态,我们就先从简单的理想稳态推至真实条件下的稳态传质。
另,本文先从单一控制步骤入手,再扩展到电化学和传质步骤混合控制时的情况,如此构成了本文——电极反应动力学篇,但其间其他步骤如前置转化、后置转化等没有涉及的步骤,并不是其不可能构成控制步骤,而只是择取了最重要的两个单元步骤论述。
1.电化学步骤动力学电极反应的特点是反应速度与电极电位相关,人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地和连续地改变表面上的电场强度和方向,因而就能在一定范围内随意和连续地改变电极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速度。
电极电位一般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影响电极反应速度的:(1)电化学反应步骤是非控制步骤时,通过改变电极电位来改变某些粒子的表面浓度,从而影响有这些粒子参加的控制步骤的反应速度,称之为“热力学方式”影响电极反应速度;(2)电化学反应步骤是控制步骤,改变电极电位直接改变整个电极反应的进行速度,称之为“动力学方式”。
我们先讨论第二种情况。
1.1电极电位对电化学反应步骤活化能的影响图1 化学反应体系自由能当发生化学反应时,由化学动力学,反应粒子必须吸收一定的能量,激发至活化态才有可能发生向产物的转化。
图1中1G 为反应物和活化态之间的体系自由能之差,即正向反应活化能;2G 为反应产物和活化态之间的体系自由能之差,即逆向反应活化能。
一般12G G ≠,故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度不相等,整个体系的净反应速度即为二者的代数和。
当发生电极反应M e M +-−−→+←−−时,这一反应可以看作是溶液中的M +转移到晶格上及其逆过程。
M +在两相间转移时涉及的活化能曲线可用图2表示,0G 和0G 分别表示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活化能。
进行阐述时按照参考资料做出三种假设:(1)溶液中参与反应的M +离子位于外亥姆赫兹平面,电极上参加反应的M +粒子位于电极表面的晶格中,活化态位于这二者之间的某个位置。
(2)电极/溶液界面不存在任何特性吸附,也不存在除了离子双电层以外的其他相间电位。
(3)溶液浓度足够大,以至于双电层几乎完全是紧密结构,即可认为双电层电位差完全分布在紧密层中,1ϕ=0。
取溶液深处内电位为零,按照上述假设,电极/溶液之间的内电位差0φ∆=,图2 电极电位对位能曲线的影响即电极的绝对电位等于零。
已知电化学体系中,带电粒子的能量可以用电化学位表示,nF μμφ=+,则有:当0φ∆=(没有界面电场)时,0M φ=,M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就等于它的化学位变化,所进行的反应是一个纯化学反应。
当电极/溶液界面存在界面电场时,电极的绝对电位为φ∆,当φ∆>0时,如图2,曲线1为零电荷电位时的位能曲线。
曲线4为由于界面电场的存在,紧密层内的各个位置上的M +位能的增加线。
曲线2为曲线1和曲线4的叠加,为M +离子在双电层电位差为φ∆时的位能曲线。
与零电荷电位时相比,由于界面电场的影响,氧化反应活化能减小了,还原反应活化能增大了,即有:0G G F αφ∆=∆+∆0G G F βφ∆=∆-∆式中:G ∆和G ∆分别表示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活化能;α和β为用来描述电极电位对反应活化能影响程度的参数,数值介于0和1之间的常数,称作传递系数或者对称系数,有α+β=1。
当电极的绝对电位φ∆<0时,由于界面电场的影响,氧化反应活化能增大了,还原反应活化能减小了,仍符合上式。
根据讨论中的假设,在只存在离子双电层的前提下,电极的绝对电位φ∆在零电荷电位时为零,故可用零标电位代替绝对电位进行讨论,也可将式中的零标电位换算成常用的氢标电位。
按照相似的方法可以分析惰性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改变电极电位对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活化能的影响与之前讨论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电极电位的改变对电极反应活化能的影响关系,即: 0G G nF αϕ∆=∆+0G G nF βϕ∆=∆-式中:ϕ为电极的相对电位;0G ∆和0G ∆分别表示在所选用的电位坐标系的零点时的还原反应活化能和氧化反应活化能;n 为一个电子转移步骤一次转移的电子数。
1.2电极电位对电化学反应步骤速度的影响设电极反应为-O+ne R −−→←−−,设G ∆和G ∆分别表示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活化能,根据反应动力学,此时用电流密度表示单位电极表面上的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绝对速度,exp()o G i nF kc RT∆=- exp()R G i nF kc RT∆=- 式中:i 表示还原反应电流密度,i 表示氧化反应电流密度,均取绝对值;k 和k 为指前因子;o c 和R c 分别为O 粒子和R 粒子在电极表面的浓度,但由于此时研究的是电化学反应作为控制步骤,可认为液相传质步骤处于准平衡态,电极表面附近液层和溶液主体之间不存在反应粒子的浓度差,因此可近似将其看做溶液主体中反应粒子的浓度。
将活化能与电极电位的关系式代入,得0exp()o G nF i nF kc RT αϕ∆+=-=exp()o nF nF Kc RTαϕ- 0exp()R G nF i nF kc RT βϕ∆-=-=exp()R nF i nF Kc RTβϕ= 式中:K 和K 为0ϕ=时的反应速度常数[0exp()G K k RT∆=-]。
又设0a i 和0c i 为0ϕ=时的阳极、阴极电流密度,则有0o i nF Kc =, 0R i nF Kc =则有: 0exp()nF i i RT αϕ=-,0exp()nF i i RT βϕ=将其改写成对数形式并整理后,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分别有如下关系:0 2.303 2.303lg lg a a RT RT i i nF nF ϕββ=-+ 02.303 2.303lg lg c c RT RT i i nF nFϕαα=-上式表明ϕ与lg a i 及lg c i 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或说ϕ与a i 及c i 之间存在半对数关系,在半对数坐标中,表现为两条直线。
如图3所示,电极电位越正,阳极反应速度越大;电极电位越负,阴极反应速度越大。
式中的a i 及c i 是同一电极上发生的方向相反的绝对阳极和阴极反应电流密度,外电流是二者的差值。
1.3电化学步骤之交换电流密度的讨论描述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特征的物理量即为动力学参数,通常认为其包括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和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传递系数一般取0.5αβ≈≈,而另两个参数对电化学速度有重要影响,在此作个简单讨论。
当电极电位等于平衡电位时,意味着电极上阴极阳极反应速度相等,净反应为零,即没有宏观的物质变化和外电流通过。
示踪原子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时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处于动态平衡。
由于平衡电位下阴阳极反应速度相等,用0i 表示:0exp()exp()o R nF nF i nF Kc nF Kc RT RT αϕβϕ=-=平平0i 就叫做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它表示平衡电位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绝图3 电极电位对电流密度的影响图4 电化学极化曲线对速度。
当电极电位处于非平衡电位时,也可以用交换电流密度值来表示反应的绝对速度,()exp[]o nF i nF Kc RT αϕϕ+∆=-平=0exp()nF i RT αϕ-∆ exp[(+)]R nFi nF Kc RT βϕϕ=∆平=0exp()nF i RT βϕ∆外电流密度为二者之差:0[exp()exp()]c a nFnFi i i i RT RT αβηη=-=--由上式可知,交换电流密度越大,净反应速度也越大,即电极反应越容易进行。
也就是说交换电流密度的大小象征着电极反应的极化程度,其值越大,电极的极化能力越弱。
1.4稳态电化学极化规律在外电流流入初期,电子来不及发生电化学反应而用于改变双电层结构,使电极电位偏离通电前的电位,电极发生极化,直到电极过程达到稳定状态(也就是电极上的还原反应电流和氧化反应电流之差等于外电流密度)为止。
稳态电化学极化曲线如图4所示,根据过电位大小不同分成三个区域。
(1)当极化电流密度远大于交换电流密度时,过电位出现较高值,即电极的极化程度较高。
此时计算净电流密度可忽略i ,i 两项中较小的一项,仅有较大的一项决定,此时的电极反应是“完全不可逆”的。
例如对于阴极电流有 0exp()c c nFi i i RT αη==,仍然符合半对数关系。
(2)当极化电流密度远小于交换电流密度时,过电位非常小,此时电极反应处于“几乎可逆”的状态。
此时净电流密度和过电位之间有正比关系,00()c c nFnFnF i i i RT RT RTαβηη=+=(3)当过电位10116mV mV η<<时,处于上述两种极限可能之间的过渡区,称为弱极化区,不能近似必须用极化电流公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