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与虚构之间_评三毛的创作影响及其作品的阅读接受_陈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评三毛的创作影响及其作品的阅读接受

陈敏

(福建电大宁德分校,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三毛的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吸引许多读者的关切。三毛的世界也许带有某种虚幻的成分,但她带给读者的却是真实的阅读乐趣,而穷究作品内容是否真实,也实在是一件不太必要的事情。

关键词:三毛;创作;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46(2004)05-0009-02

三毛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当三毛的印象在我们记忆中越来越远去的时候,在逐渐要被忘记的今天,我依然深深怀念三毛带给我的那些能让我充满无穷希望的世界。

她并非举世闻名,文字也并不深奥,但是她笔下的生活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写出来过的世界。读三毛的文字,宛如她就在身边,谈着那些我们深知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和我们不知的沙漠铁事、西班牙海岛风情和万水千山走启蒙的所有地方。在三毛的书中,我处处感受的,是一种至情至性的宽大的爱。这是一种真切的、活生生的情感,没有排比反复的说教,没有艰难海涩的道理,往事的回忆和生活的点滴在平实的叙述中娓娓道来,如清风风微雨,润物无声。

当代散文在三毛之前,我们很少读到那么浪漫,那么叛逆,那么浓情又那么异国情调的文字。三毛作出了一种欲飞的姿式,情感的大开大合与罕见的生命张力,吸引了很多人。三毛作品传达了一种介乎于现代和传统之间的选择矛盾,尤其表现为她躲避城市又不得不逃回城市最终被城市消灭这样一段过程。这一经历与现代人群的心境不谋而合。

三毛用她的一生去追求完美和爱。她游历世界,在陌生与熟悉的夹缝里寻求生命存在的真谛。她赞美善良,赞美爱,用她那清丽的文笔,用她那博大的心灵,更用她那无限的深情。她怜惜无助,同情弱小,无限度地挥霍着她的爱心,透支着她的生命,对于伸出的求助的双手从来不会说 不 。三毛用她的善良、易感的心去体味生活在她周围的人,通过娓娓动人的笔调勾勒着人生百态。对三毛自己而言,在辽阔的生活之海,写作不过是百分之十的观照,其它的日子,才是真正活着滋味。

有的人喜欢三毛的诙谐和机智。在 沙漠中的饭店 里,三毛促狭地顺口对荷西吹牛道: 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不容易买到哦! 然后 荷西还是呆呆的,研究性的看着我,又去看看盆内的 雨 ,然后说: 你当我是白痴? 这一连串准确而又幽默的描写把个夫妻之情写的跃然纸上。

有的人喜欢三毛笔下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象 玛黛拉游记 里那象大扫把一样的乡村烤肉串,为了维护传统宁可不卖货的老先生,象 玛黛拉游记 里沙哈拉威人连肠子都要清洗的洗澡方式,或者是 死果 里诡异的茅里塔尼亚符咒。不一样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永远有莫大的吸引力。最令人无法忘却的或许是 哭泣的络驼 中巴西里与沙伊达这一对恋人的遭遇,异城的风云交织着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的传奇,那里有着说不尽的爱与哀的爱与哀愁。

收稿日期:2004-03-05

作者简介:陈敏(1966-),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电大宁德分校讲师。

9

有人喜欢三毛字里行间尽现的丰沛的爱心。在 哑奴 一文里,三毛和荷西忍受四周的冷眼,对哑奴以朋友相待:在 悬壶济世 里,三毛尽自己的能去减轻哈拉威邻居们的病痛:在 搭车客 里三毛在炎热的正午掉头回沙漠,只为了接出那个不肯放弃自行车的固执男孩。

三行值得喜爱的地方太多了。她那洒脱的性格、成熟的少妇的风韵,她那沛然的生命感,都令人欣赏。但欣赏一篇文章绝不仅仅是为了其中充满生趣的情节,更是因为产生了 人世 的共鸣。人们喜爱撒哈拉的故事,喜爱三毛笔下的善良、豁达、悲天悯人,更多的原因则是,在三毛千奇百怪丰富多彩的故事里,人们能够看到最平凡生活的可贵可爱。

三毛死后,有人道,她笔下的人和事并不尽然是真实的,里面有很多只是她杜撰出来的东西。怀凝她和赞成她的人相继成了她作品的求证者,求证的结果只是要证明三毛是否是说谎的人,三毛的一生是不是在演戏。他们质疑她叙述的故事,她的经历,以至她的外貌是否美丽,荷西是否完美,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否真实?很多人怀疑她的真,认为她的爱情和生活是虚构的谎言。这实在是对文本的一种 误读 ,即阅读接受上的误区。例如她的众多叙事作品,常常被当她的 自传 或是 传记文学 ,并由此而产生文学常识上的误解,将她作品中的那个叙事者 我 当作生活中的三毛本人等等。

三毛的创作有浓厚的主观意向性和 自叙传 的色彩,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很容易地纺织进她的众多 故事 之中。在三毛的作品中,几乎每一篇中都有 我 的足迹, 我 的身影, 我 的表演, 我 的倾诉,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比纯 虚构 的小说要亲切、真实、生动得多的愉悦快感。当然,在三毛的笔下, 我 只是她的 故事 中的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起着并不等同的作用。

其次,重视 故事 的戏剧效果和情节的跌宕起伏,是三毛许多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的特征之一。一般而言,情节只存在于叙事型与戏剧尖似描述人物和事件为主的作品中,它是展示人物性格、推动事件发展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三毛的作品,尤其是 撒哈拉 故事列系,虽以神秘、奇特的异国风土人情为主,但在情节设置与故事结构上,却并非一马平川。她的作品虽以叙事性散文主,但其中的叙事策略却深得欧?亨利式小说的真传。这是她的大多数 故事 能深深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

第三, 故事 本身具备多重阅读层面,是三毛作品大获成功的特色之一。三毛的 故事 常常能做到雅欲共赏,她生前也曾颇以此为荣。正是由于三毛的作品本身具备了各个不同文化从中到自己所需求的东西,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各自的 接受 对原作进行想象、感受、模拟等 二度创造 。三毛作品之所以大受欢迎的最重要的一点,也就莫过于 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自己的再创造中去各得其乐 。

我的写作,原本是一种游戏,我无拘无束的坐下来,自由自在的把想写的东西涂在纸上。在我,是这么自然而又好玩的事情。 我想这段话是对她的文字的一种很恰当的诠释。她的文字,透出的是真实。没有刻意的玩弄文字,没有丝毫的娇柔做作。所写的亦是她所想的一不明白为何如此笃定,也许党政军是因为那种真实。

所以,我们又何必介意三毛的故事是否有虚构与幻想的成分,相信喜欢三毛的作品的人都不会在意这一点。因为在她的经历、见闻和感受中,作者与作品中的主人公合为一;在这里,现寮与理想,主观与客观,艺术与人生融为一体。

我们不是爱一个人的真假,而是爱书中的那个美丽的世界。

荷西不是完美的男人,正是因为其不完美性,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中那种爱,来源于生活的作品必须要不同于生活才能引起我们的反响,我们已经习惯的爱情对大家来说已经麻木了,那种不真实的此生末有的爱才是他们想象中的理想爱情。

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其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就前者而言,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发个人志趣,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就后者而言,三毛作品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作者之 我 ,一切从 我 出发。由 我 展开代叙述,以 我 为中心,以 我 为归缩。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毛三位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兴趣盎然,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作者本人。正是这种写实、写自我的特色带来了三毛独特的文体形式。

三毛的作品,在文学精神上,更多地得自散文的艺术精髓。就表现自我的人生、个性、人格色彩等方面而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言及三毛的作品容量与表现手段,散文这种文体又似乎难以企及其丰富。三毛作品不同于那种带有传奇意味的文学虚构小说,也有异于那些抛离了小说特征的人物传说。在自叙传的色彩上,它与虚构的小证券交易区别开来:而在 小说 这一点上,它又与一般的传记不尽相同。细细品味,三毛是把作者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纯然个人的感觉和表达方式。展示出作者亲身经历(下转第17页)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