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力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构建活力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

几年来,我校结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认真审视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成立了“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组,有效组织开展了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活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尝试,破解了课改进程中一道又一道的难关,欣喜地收获了串串丰收的果实。现结合实际谈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充分认识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划一性和规约性严重限定课堂教学目标,牵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在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案是剧本、课堂是讲堂、讲台是舞台,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这种传统教学中,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忽视孩子的健康,忽视能力培养、抹杀学生的童年幸福。

二是学生评价制度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高考制度、考试就业制度使得国民的“唯分数论”思想根深蒂固,好学生-好大学-好工作,成了孩子成长进步的风向标,对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缺乏足够认识,其结果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陪,课业负担难以减轻、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三是教师由于负担太重、压力太大造成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我们的教师承担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安全教育、德育常规、日常事务等等,如牛重负般工作,长期以来心力憔悴,身体状况极差。

二、转变观念、强化教研,稳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一是加强教师培训,促使观念转变。我们必须广泛开展培训研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博采众长,科学分析我们的课堂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应该关注什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课

改之路如何走、怎样改,效果会怎样?树立正确的课改观,进一步理清思路、转变观念,让课改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二是明确改革方向,确立活动载体。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实践。在深入学习、广泛研讨、初步实践、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确定试验年级、班级,建立互动学习小组,进课堂搞调研、定模式试运行,引导老师们在学习中运用、在学习中实践,全力促使活力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三是强化骨干引领,促进专业成长。为了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首先从人事安排入手,确保在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科都有学科骨干教师分布,促进共同提高。

四是突破课堂教学,落实课改精神。要从备课环节入手,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疑难重点,有效预设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科学渗透社会生活、生活事例、教育内容,合理进行时间分配,坚持执行课后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把功夫和精力用在课前,把活力和精彩展现在课堂,把拓展和延伸留在课后。

五是深化教学研讨,促进合作交流。为了有效促进教研教改,要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导学设计、资源共享、同课异构、经验交流、课后反思、教学研讨”等有效途径和形式,积极开展学

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小组交流学习”教学实践与研究,逐步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工作新格局,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有效平台。

六是改革评价机制,促进能力提升。要建立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捆绑式评价机制,从小组成员的学习意识、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和学习小组的成员参与程度、合作探究情况、展示交流过程、自主学习效果、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倾听、尊重、包容、欣赏,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团结协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课改在摸索中前进,经验在实践中升华

在课改学习、培训、研讨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在迷茫中摸索,在困难中实践,在矛盾中前行,遇到过许多困惑和挫折,也积累了一些不够系统的、不太成熟的的经验。

第一、转变观念是前提。要通过学习、培训、研讨等形式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对抹杀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的弊端,坚定教师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念和热情,才能真正在实践中达到“教、学、做、研”合一。

第二、教学行为转变是基础。要根据实际规定一定的课堂教与学的时间分配界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实行强制性角色转换,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展示反馈和归纳总结,变讲堂为学堂,变苦学为乐学,变老师表演为学生展示,才能将“生本课堂”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导学案设计是载体。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和路线图,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而设计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系列问题探索和解决过程。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应该重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和学习过程,由教师通过课前初备、课中完善、课后反思三大环节逐步完成。

第四、自主学习是根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习惯和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建立有效的家校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现实表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依靠自己查阅资料高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目的,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第五、分好小组、选好组长是关键。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合理编排座位和分配小组,确保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结构合理搭配,才能有效调动起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理想效果,有效杜绝“两极分化”现象。

第六、小组合作探究是核心。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组长的调动作用,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团结协作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成员与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促成问题在学生层面有效解决。

第七、有效性评价是手段。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竞争机制,通过评价手段,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从而有效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八、质量提高、能力提升是目的。我们所倡导的活力高效课堂,就是指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更多问题、解决更多的问题,牢固掌握应知应会知识,优化学习效果,最终实现质量提高、能力提升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