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教案(3)
小学美术《樱花》教案

在本次《樱花》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樱花的美有着极高的兴趣,他们在观察和分析樱花特点时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如分解动作、示范等。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樱花的基本描绘方法,但仍有部分同学在颜色搭配和细节处理上存在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樱花特点的观察与描绘:学会观察樱花的花瓣、花蕊、枝干等部分的特点,并能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举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樱花实物图片或现场观察,注意花瓣的形状、层次,花蕊的结构,以及枝干的弯曲程度等。
(2)樱花绘画技巧的掌握: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能,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樱花作品。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樱花相关的创作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绘画实践。学生将尝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樱花作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樱花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樱花的基本特征。樱花是一种美丽的春季花卉,以其短暂而绚烂的花期著称。它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樱花的图片,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美感。这个案例将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绘画中捕捉樱花的美丽。
樱花教案初中

樱花教案初中课程名称:初中美术课程类型:欣赏课课时: 1 课时教材:《美术鉴赏与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樱花的基本知识,包括樱花的种类、生长习性、花期等。
2. 通过欣赏樱花的美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樱花的美感和感受。
教学重点:1. 樱花的基本知识介绍。
2. 欣赏樱花的美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1. 樱花的特点和美感表达。
2.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准备樱花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准备美术鉴赏的相关理论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樱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樱花的美丽。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樱花的了解和印象。
二、欣赏樱花的美图(15 分钟)1. 展示不同种类的樱花图片,让学生了解樱花的多样性。
2. 引导学生关注樱花的花型、花色、花期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欣赏日本樱花祭的图片,感受樱花文化。
三、介绍樱花的基本知识(10 分钟)1. 介绍樱花树的生长习性、花期等基本知识。
2. 引导学生了解樱花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
四、表达自己的感受(10 分钟)1. 让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樱花的美感和感受。
2. 学生可以绘画或写作,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 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樱花的美感和生态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樱花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樱花美图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对樱花美感表达的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樱花

中班科学教案樱花樱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也是中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樱花的教学,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同时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围绕中班科学教案中樱花的教学内容展开,为老师们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活动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樱花的外部特征,如花瓣的颜色、形状和花朵的大小等。
2.了解樱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观察樱花的花期,了解樱花的季节性特点。
4.培养孩子对樱花的美感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樱花图片和实物模型。
2.樱花的生长过程图片或幻灯片。
3.教学游戏道具,如拼图、磁贴等。
4.纸张、彩笔、剪刀等。
三、教学活动1.引入活动考虑到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可以先对樱花进行简单介绍。
可以通过观看樱花图片或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询问他们对樱花的感受和认知。
2.观察樱花外部特征让幼儿观察樱花的花朵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的方式进行。
并引导幼儿用彩笔或画笔将自己对樱花外观的观察结果进行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多用形容词来描述樱花的美丽。
3.了解樱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通过图片或幻灯片的展示,介绍樱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可以让幼儿观看樱花从种子生长到开花的过程,并用简单的语言解读。
鼓励幼儿了解樱花所需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气温等环境条件。
4.樱花的季节性特点通过观察樱花图片或实地观察,让幼儿了解樱花是春天盛开的花朵,并引导他们发现樱花的季节性特点。
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一个季节变化的手工板,用樱花作为春季的标志。
5.樱花拼图游戏通过樱花的拼图游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樱花。
将樱花的拼图分成若干块,给每个孩子一块进行拼图。
在拼图过程中,鼓励幼儿组织语言描述拼图的形状和图案,同时提问拼出来的图片是什么。
6.制作樱花花瓣给幼儿提供纸张、剪刀和彩笔等材料,让他们制作自己的樱花花瓣。
可以事先准备好樱花的花瓣模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剪下来,然后在花瓣上进行涂鸦。
樱花的教案7篇

樱花的教案7篇一个科学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在制定教案中,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樱花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樱花的教案篇1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
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lǚ)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làn)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小吕听了,将车子停住,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
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lí)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shuā)刷地冒出来。
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我问。
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
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当天夜里,冷雨伴着凉风下了起来。
后来的几天,雨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
我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
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为我失望吧。
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
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然对我说:你看窗外——隔着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橙色、紫色,在车窗上流动。
小吕停了车,伸手拉开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pū)满了全新的色彩。
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花的勇气——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湘艺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樱花教案

4. 组织学生进行樱花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樱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邀请专家进行樱花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樱花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 鼓励学生参加樱花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我发现学生在随堂测试中的表现不够理想,有些学生对樱花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清晰,或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听讲。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清晰讲解,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最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够理想,有些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课后没有认真复习,或者他们对作业的要求不够清楚。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作业的要求和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后认真复习,提高作业的质量。
九.板书设计
1. 樱花的种类
- 早樱
- 晚樱
- 单瓣樱花
- 重瓣樱花
2. 樱花的生长习性
- 生长环境
- 开花周期
- 生长速度
3. 樱花的文化内涵
- 日本樱花节
- 中国樱花诗歌
- 韩国樱花绘画
4. 樱花与环境保护
- 吸收二氧化碳
- 净化空气
- 保持水土
5. 樱花的种植与养护
- 种植方法
- 养护技巧
- 病虫害防治
湘艺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樱花 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教案选自湘艺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樱花》。该单元通过学习樱花,让学生了解樱花的历史、种类、文化内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樱花的基本知识,包括樱花的种类、生长习性、樱花文化以及如何欣赏樱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樱花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初中樱花教案

初中樱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樱花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文化意义。
学生能够掌握描绘樱花的基本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樱花的实物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感受樱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樱花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特点。
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樱花的美感。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樱花的形态和姿态,表现出其生动性。
如何在绘画中体现樱花的文化韵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示范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樱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3、樱花实物或标本,以便学生观察。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樱花盛开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樱花的美丽和浪漫。
提问学生对樱花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知识讲解(10 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樱花的图片,结合图片讲解樱花的形态特征,包括花瓣的形状、颜色、花蕊的结构等。
介绍樱花的生长环境,如适合的气候、土壤条件等。
讲述樱花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相关的诗词、传说,让学生了解樱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3、观察与分析(10 分钟)给学生展示樱花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樱花的细节。
引导学生分析樱花的花瓣排列方式、花朵的朝向和整体的姿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绘画示范(10 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进行绘画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线条勾勒樱花的外形,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花瓣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在示范过程中,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构图、比例、色彩搭配等。
5、学生实践(20 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开始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表现。
《樱花》幼儿园大班教案

《樱花》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樱花的特征、生长过程和花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樱花的特征、生长过程和花期。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樱花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环境准备:舒适、安静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樱花图片,引发幼儿对樱花的兴趣。
2. 主体环节:a. 观看樱花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樱花的生长过程和花期。
b. 组织幼儿观察樱花的特点,如花瓣、花蕊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c.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樱花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d. 手工制作樱花,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引导幼儿表达对樱花的爱护之情。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樱花,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参观樱花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樱花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幼儿的参与度如何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确保幼儿使用的是安全无毒的材料。
2. 教师应全程监督幼儿的操作,避免使用锐利的工具,确保幼儿的安全。
3.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应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观察樱花,避免靠近高速公路或陡峭的地方。
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樱花教案音乐初中

樱花教案音乐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樱花的相关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3. 通过学习《樱花》,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点:1. 樱花的文化背景及歌曲《樱花》的创作背景。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樱花的基本知识,如樱花的特点、生长周期、品种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如樱花节、樱花诗词等。
二、欣赏《樱花》(10分钟)1. 播放《樱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艺术特点。
三、学习歌曲《樱花》(10分钟)1. 教授歌曲的旋律,重点讲解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2.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互相鼓励,提高演唱水平。
四、歌曲演练(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注意情感的表达。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演唱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学习《樱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演唱技巧的指导,如呼吸、共鸣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能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小型音乐会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樱花》

4.创编动作,进行歌曲表演;
5.探讨歌曲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感知与欣赏:通过学习《樱花》,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敏感度,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2.表现与创造:指导学生学唱《樱花》,鼓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培养其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集体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唱表现。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樱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举例: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音准和节奏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逐句教唱、拍手打节奏、借助乐器辅助等方法。对于日语歌词的学习,可以通过对比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记忆发音。至于表演动作的协调性,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小组合作、相互观摩等方式提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樱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或者见过樱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日本民谣《樱花》的魅力。
3.文化理解:通过了解日本民谣《樱花》的背景,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团队协作:在集体学唱和表演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樱花》的和谐之美,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第6课《樱花》教案

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于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课堂氛围很好。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6课《樱花》。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春天的时候有没有看过樱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樱花的美丽和它背后的故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樱花相关的文化或自然现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樱花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樱花的文化意义、审美价值等问题,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5.社会实践与参与: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樱花》音乐教案

《樱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歌曲《樱花》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用优美、准确的音色演唱歌曲。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樱花》。
2.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
3.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节奏的把握、旋律的感知。
2.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现和意境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樱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学生谈谈自己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二、歌曲学习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提高演唱水平。
三、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情感。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四、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准确的音色演唱歌曲。
2.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注意情感表现和意境的把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1.教师播放《樱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歌曲深化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三、歌曲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樱花》为主题。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樱花》歌曲。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曲创作,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教师播放《樱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二、歌曲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学生创作作品。
2.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
三、歌曲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2.学生积极参与,互相鼓励。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鼓励。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樱花》歌曲。
初中音乐《樱花》教案

初中音乐《樱花》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教材版本:人音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民谣《樱花》,理解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培养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樱花》。
2. 理解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的演唱。
2. 歌曲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日本民谣《樱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及演唱方法。
2.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互相学习。
三、歌曲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殊音及演唱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樱花》,让学生跟唱。
2. 针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提问。
二、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唱比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三、歌曲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进行实践演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情感的把握。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樱花》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歌曲背景及意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能力。
音乐樱花教案

音乐樱花教案精选音乐樱花教案3篇音乐樱花教案篇1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樱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及探索音乐的愿望。
3、启发学生以各种方式来表现樱花的美、表达对樱花的热爱。
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相辅。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钢琴、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强调课堂的奖励规则,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师生口号:(师:快乐课堂,生:你我共创!)二、导入教学1、播放电影<<浪漫樱花>>片段,(里面有樱花飘落的美景,有动感的音乐和舞蹈。
)引导学生边观察画面边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模仿影像中的舞蹈动作动起来。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樱花飘落的情景又可以进行热身运动!)2、引入樱花的介绍。
3、引入歌曲的初步欣赏。
三、学习新课,展开主题1、课件出示歌曲词谱,介绍歌曲。
2、播放课件音乐,欣赏歌曲《樱花》,感受歌曲的情绪。
引导学生说说歌曲的情绪,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优美、抒情)3、跟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词。
提醒学生哼唱时必须注意歌曲的情绪!4、跟课件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5、观察歌曲所使用的音和句末所用的落音情况。
6、简单介绍日本的民间“都节调式”和歌曲中出现的奇特落音。
在此过程中简单介绍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五声调式,并对歌曲中出现的奇特落音跟我国的歌曲进行对比(用投影仪出示任意几首歌曲),让学生了解这种奇特落音是日本音乐中的一个特色,也以此来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音乐的欲望!7、播放歌曲《樱花》和《五木催眠曲》(这也是一首日本的都节调式歌曲),尝试品味日本特色音乐的韵味。
8、再次欣赏歌曲(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欣赏),启发学生说说听后感受、感想。
(提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四、深入拓展,评价验收引导学生边听音乐的边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学、诗歌、绘画、音乐)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表达对樱花的赞美和热爱;也可以谈谈欣赏歌曲后的感受。
樱花活动主题教案中班下学期

樱花活动主题教案中班下学期教案主题:樱花活动班级:中班下学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樱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樱花相关的艺术和手工活动,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樱花简介(1周)a. 介绍樱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与孩子们一起观察樱花的图片或视频。
b. 利用教具或自制的樱花模型,让孩子们触摸和感受樱花的形状和质地。
2. 樱花手工艺术(2周)a. 孩子们使用颜料和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樱花。
b. 引导孩子们使用彩纸和剪刀制作樱花的手工装饰品。
c. 利用不同颜色的纸花和绿色的纸条,组成樱花树的手工作品。
3. 角色扮演与游戏(2周)a. 分配角色,让孩子们扮演樱花树、蝴蝶、小鸟等角色进行游戏。
b. 组织"樱花嘉年华"活动,孩子们可以设计和表演与樱花相关的小节目。
4. 樱花观察和探索(2周)a. 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公园或校园,观察樱花树和花朵的生长情况。
b. 带领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花蕊、花瓣等樱花的细节。
c. 在户外进行樱花聆听活动,让孩子们听取樱花掉落的声音,并用颜色和形状进行联想和表达。
5. 樱花绘画和表演(2周)a. 孩子们使用绘画工具在画板上绘制樱花树和花朵的形象。
b. 带领孩子们编写简单的樱花相关故事,并进行小小演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对樱花的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估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的合作和团队意识表现。
注意事项:1. 活动安排灵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
2.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表达方式。
教案的编写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度的调整。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在中班下学期的樱花活动教案设计有所帮助。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樱花》

《樱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6课“四季的歌”——《樱花》。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四季的歌”。
《樱花》这首民歌纯朴生动地表现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观赏的喜悦心情。
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其音阶为 3 4 6 7 1 3)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4/4拍以级进为主的旋律,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4”、“7”的奇特落音和偶尔出现的增四度跳进(4-7),都使这首短小的民歌增添奇异的色彩。
【学情分析】三年级处于小学中年级段,此年段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感兴趣,模仿能力很强,注意力较之低年段的学生更长一些,但对比较深奥的解释仍缺乏耐心和理解能力,需要教师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渗透。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樱花》感受春日的美从而引发对大自然和四季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以声势、传扇子游戏、舞蹈稳定乐曲节拍,以图形谱感受《樱花》曲式结构,通过即兴创作短小旋律进一步感受日本民间“都节调式”的特点,从而对日本音乐有更深刻的体会,通过充分聆听两首《樱花》,感受不同表现形式所表现出的不同效果。
3.知识与技能:(1)能与他人共同合作完成导入游戏(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建立在“都节调式”基础上的短小旋律(3)能听辨“齐唱”这种演唱形式的歌声(4)能听辨《樱花》的旋律在《樱花》(长笛与乐队)中出现次数【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聆听两首《樱花》,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音乐的各要素,并能哼唱旋律。
难点:能有节奏地运用“都节调式”即兴创编短小旋律。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板书移动展板敲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就坐,学生模仿老师律动动作,教师加入钢琴演奏的《樱花》旋律。
二、新课教授1.出示课题“樱花日本民歌”,初次聆听《樱花》(齐唱),重复律动动作,传递扇子。
2.跟教师学一段简单日本舞蹈,最后随《樱花》(齐唱)舞蹈。
樱花教案初中音乐说课稿

樱花教案初中音乐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是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日本民歌——《樱花》。
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日本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樱花》是鲁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中的一首歌曲。
本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这首歌曲展开,让学生学会有表情地背唱《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都节调式的特征。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扩充音乐视野,增强对日本音乐的认知。
2. 教学目标(1)学会有表情地背唱日本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都节调式的特征。
(2)认识日本的民族乐器,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3)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说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程开始时,我会通过展示日本樱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樱花的美感,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的主题——《樱花》。
2. 教学环节(1)聆听环节:让学生聆听《樱花》歌曲,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在聆听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学唱环节:在学生对《樱花》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会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背唱歌曲。
(3)分析环节:让学生分析《樱花》的旋律特点,了解其五声音阶的都节调式的特征。
同时,引导学生探讨日本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的异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4)拓展环节:介绍日本的民族乐器,如尺八、三味线等,并播放相关音乐作品,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音乐。
3. 教学策略(1)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樱花的美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教案初中音乐樱花

教案初中音乐樱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日本歌曲《樱花》的美妙旋律。
2. 通过学习《樱花》,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樱花》的背景介绍。
2. 歌曲《樱花》的旋律分析。
3. 歌曲《樱花》的歌词解读。
4. 歌曲《樱花》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樱花》,并理解其歌词内涵。
2. 难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进行独立演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樱花》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樱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的美妙。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把握。
(3)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3. 分析歌词: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樱花》的歌词,体会歌词所表达的哲理。
4.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樱花》。
(2)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唱展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樱花》歌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樱花》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樱花》歌词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1. 音频:《樱花》歌曲。
2. 视频:樱花盛开的美景。
3. 教学PPT:包含歌曲《樱花》的旋律、歌词等相关内容。
七、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演唱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音乐作品。
《樱花》音乐教案

《樱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樱花》这首歌曲,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樱花》,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樱花季节的美丽,增进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樱花》是一首日本民谣,流传于日本各地,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唱这首歌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歌曲结构:四二拍,旋律简洁优美,节奏明快。
3. 歌词内容:歌曲描绘了樱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樱花》,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四、教学准备1. 音乐教材或多媒体设备2. 钢琴或其他乐器3. 合唱队或小组分工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 学唱歌曲:先教唱歌曲的旋律,再逐句教授歌词。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3. 讲解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拍子、旋律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4.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或进行合唱,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5. 表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歌曲表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如回家练习《樱花》等。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樱花》与其他樱花相关歌曲(如《卡农》)的异同,分析各自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文化拓展:介绍日本樱花季节的相关习俗,如赏樱花、樱花宴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合唱、练习等。
2. 歌曲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樱花》歌曲的音准、节奏、发音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对歌曲的熟练程度进行评估。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意见。
樱花 初中音乐教案

樱花初中音乐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樱花文化的内涵,感受日本音乐的风格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樱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
教学重点:1. 了解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
2. 学会演唱《樱花》。
教学难点:1. 樱花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樱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樱花的美丽。
2. 简要介绍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欣赏《樱花》(10分钟)1. 播放日本民谣《樱花》,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对歌曲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学唱《樱花》(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樱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2.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演唱能力。
四、深入了解樱花文化(10分钟)1. 利用课件深入介绍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探讨樱花精神与日本民族精神的联系。
五、音乐活动(10分钟)1. 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演奏樱花主题,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2. 教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樱花》,让学生了解了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和音准,提高演唱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拓展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樱花文化,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樱花》教学设计
授课人:刘菊英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3日
授课班级:七年级(2)班
一、教学内容:
了解日本风俗人情,学习歌曲《樱花》,了解日本五声调式(都节调式)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体会音乐无国界的独特魅力。
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课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以达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3、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了解东亚、东南亚几个国家(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的民歌,体会它们各具特色的音阶、音调特征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学会演唱日本著名的民歌《樱花》。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樱花》歌曲的学习
难点:都节调式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课前导入:
提问:1、世界七大洲是什么?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2.中国在哪个洲?
亚洲
3、谁能说说还有哪些国家也在亚洲?
肯定学生的表现,说明今天老师要做一名导游带学生去亚洲的一些国家去旅游(课件),如何去呢?
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去飞翔吧。
(课件)国家。
运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可轻松回答出中国在亚洲,也可说出诸如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其他
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提问轻松导入本课的课题以及新知识的学习。
第二部:走近日本
亚洲国家众多,第一站去哪儿呢?老师播放一首歌曲,请学生听一听,说说是哪个国家。
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说说日本有哪些独特的人文、风景。
赞许学生,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
提问学生刚才听到的歌曲名称,再让学生说说樱花与日本的联系,待学生说完出示课件介绍樱花生:日本
第三部:歌曲学习
让学生打开课本学唱《樱花》歌谱,跟着课件音乐或老师带唱。
学生学习新歌。
第四部:都节调式
分析歌曲用了哪几个唱名,没用哪几个?
(课件)教师介绍日本的都节调式。
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
(课件)
学生可分析出歌曲用了do、mi、fa、la、ti五个唱名,没用唱名re、sol。
分析歌词:樱花开的季节,樱花的颜色、香味以及赏花人的心情。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
由歌曲欣赏引入既呼应本课开始时乘着歌声的翅膀去旅行的意图,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以及学生自己学唱歌曲和民歌欣赏,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日本的人文、风情,发现、体会日本歌曲音阶、音调的特点,并在轻松不单调的情形下学会歌曲《樱花》的演唱。
第五部:课后作业
尝试进行一次音乐创作:
试着将都节调式(13467)中的各音填入下面()中,创作一段悠美的旋律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