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间活动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

合集下载

小学生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小学生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小学生课间活动注意事项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踩踏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

上下课时,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

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2、追逐打闹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

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奔跑时,在转角处最容易与人相撞而发生意外伤害。

3、危险游戏伤害。

这是课间活动时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因素。

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尤其是持械游戏,器械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尤其是有障碍物的场所,容易伤人。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健身器材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5、不准到施工区域内玩耍。

6、上厕所不要慌张、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7、课间休息活动时不要拥挤攀爬不锈钢的扶手,防止扶手受重断裂。

8、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室内活动安全的注意事项在教室内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防磕碰。

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等,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023年小学学生课余活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预案

2023年小学学生课余活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预案

2023年小学学生课余活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预案一、引言学生的课余活动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预防和妥善处理课余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制定本预案。

下面将对2023年小学学生课余活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进行详细阐述。

二、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1. 常见风险(1)体育活动事故:包括摔倒、扭伤、碰撞等。

(2)游戏活动事故:包括玩具伤害、跌落等。

(3)旅行活动事故:包括交通事故、道路危险等。

(4)学校活动场所安全事故:包括滑落、电器事故等。

(5)人为因素事故:包括争斗引发的伤害、按摩椅伤害等。

2. 防范措施(1)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和家长共同维护学生安全的意识,包括制定学生的安全行为规范。

(2)提供安全装备:学校应提供适合各类活动的安全装备,如护具、安全帽等,并确保学生正确佩戴。

(3)设立警示标识:对学校活动场所的危险地点或存在潜在危险的区域,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

(4)加强教育宣传: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5)加强监控与巡视:学校应加强对活动场所的监控,定期进行巡视和安全检查。

三、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置1.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1)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并进行报告:教师或监督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后,应立即进行报告。

(2)组织应急救援:教师或监督人员应迅速组织救援工作,保障伤者的安全。

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应急救治措施。

(3)迅速联系家长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教师或监督人员应及时联系伤者的家长,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4)事故调查与记录:学校应成立由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

2. 应急救援技能(1)创伤处理:教师或监督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创伤处理知识和技能,能迅速进行简单包扎和止血等处理。

(2)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教师或监督人员应熟悉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技能,以应对意外突发情况。

(3)急救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和监督人员参加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应急救援技能和水平。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二真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创设一个更文明、更安全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我们专门针对“小学生课间安全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安全教育。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在教室门口。

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很难避免。

一旦有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会出现危及学生生命的现象。

2、追逐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尤其是男同学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会不停地回头看,这样边跑边看是最危险的,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3、游戏伤害。

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最大可能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游戏本身就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是在教室等比较狭窄的地方。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上下课时,不要拥挤、打闹或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4、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5、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果是看病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家长方可接出校。

6、如厕时不要慌张、拥挤,防止摔伤或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7、课间同学之间如果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也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也会危险。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防磕碰。

课间休息时要注意哪些呢?

课间休息时要注意哪些呢?

导语: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就顿时沸腾起来了,在喧闹的时间里,学生有的上厕所,有的到校园商店购物,有的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更多的是在做游戏。

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

但问题在于,不少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

那么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要注意哪些呢?1、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

2、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3、行至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慢慢行。

4、不带有危险性的玩具到学校里玩。

5、不乱扔果皮纸屑,注意安全讲卫生。

6、下楼梯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得私自玩单杠、爬杠、肋木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项目。

9、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栏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栏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10、严禁在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做做小游戏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1.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以免磕到碰到;2.在教室内不要跑闹,大声喧哗;3.不得带刀类器具;4.削铅笔最好用自动卷笔刀,小刀最好少用;不要拿棍棒玩耍;5.离玻璃远些,以防脱落伤到孩子;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

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

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1. 扭伤: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跳跃等运动时,不慎落地或着地时可能出现扭伤的情况。

扭伤通常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主要是由于不稳定的着地或者不正确的运动姿势造成的。

2. 摔伤: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可能会发生摔倒或撞到硬物导致的损伤。

摔伤一般出现在膝盖、手肘、头部等部位,严重的摔伤可能导致骨折。

3. 拉伤或拉伤:小学生在进行拉伸运动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或者过度用力,可能会导致肌肉或韧带的损伤。

常见的拉伤包括腿部的腓肠肌拉伤、扭伤等,拉伤则常见于胁肌拉伤、背肌拉伤等。

4. 跌倒或踩踏伤:小学生在进行跳跃、奔跑等活动时,可能会因为失去平衡而跌倒或被他人不小心踩到,从而导致皮肤擦伤或者挫伤。

5. 撞伤:小学生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如足球、篮球等,可能会因为与其他同学或球具碰撞而导致皮肤挫伤、淤血等损伤。

6. 足舟骨神经炎:这是一种常见的小学低年级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足部,造成疼痛、痉挛和行走困难。

为了减少小学生体育课上的运动损伤,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安全的运动场地和设备,确保学生在进行运动时不会受伤。

2. 增加学生体育课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

3. 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热身运动,以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4. 监督学生的运动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运动姿势和动作。

5. 建立紧急处理机制,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扭伤等。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扭伤、摔伤、拉伤、跌倒或踩踏伤、撞伤和足舟骨神经炎等。

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损伤风险。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通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因此涵盖的运动项目相对简单。

虽然运动损伤在这个年龄段相对较少,但仍然有一些常见的损伤需要注意。

1. 扭伤: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经常进行的跑步、跳跃、踢球等活动中,如果动作不规范或不小心着地,容易扭伤脚踝或膝盖。

2. 跌倒: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在跑步、跳跃或滑冰等活动中跌倒,导致擦伤、擦破皮肤或者造成轻微骨折。

3. 撞击:在进行接触性运动时,如足球、篮球等,孩子们可能会不小心与其他人或者场地硬物发生撞击,导致瘀伤、淤血或者扭伤等。

4. 抽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的肌肉和韧带较为松弛,容易在过度运动或不当的姿势下出现抽筋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和僵硬。

5. 过劳:在体育课上,孩子们可能会被要求做一些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长跑、游泳等,如果没有按照适当的方式进行热身和休息,就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抽筋。

6. 拉伤:拉伤指的是肌肉或肌腱遭受过度牵拉或撕裂,通常是由于运动前未进行必要的热身活动或动作不正确引起的。

7. 眼部损伤: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参与球类运动时,如篮球、排球等,由于孩子们的眼部保护意识不强,很容易受伤,包括眼球受伤、角膜划伤、眼部淤血等。

8. 疲劳骨折:过度使用某个骨骼部位,在未能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疲劳骨折。

这种骨折往往发生在瘦弱的长骨上,如小腿、脚踝等。

9. 跳跳鞋伤害:有些孩子在玩耍时会穿跳跳鞋,这些鞋子具有较强的弹性,但也容易造成扭伤、摔倒等意外伤害。

为了避免这些运动损伤发生,教师和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1. 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包括正确的姿势、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恰当的运动方式等。

2. 加强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了解运动中的潜在危险,并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提供适当的保护装备,如膝盖、踝关节护具等,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1. 扭伤:扭伤是指关节部位的韧带被拉伸或撕裂,常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

一般发生在跑步、跳跃、转身等动作中,扭伤后会出现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2. 摔伤:摔伤是指人体跌倒后受到的外力造成的伤害,常见的摔伤包括膝盖跌伤、手臂跌伤等。

摔伤后可能出现擦伤、瘀青、骨折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3. 跌倒:跌倒是指因平衡失调或脚下不稳而导致的身体落地的行为,常见于跳跃、奔跑等动作中。

跌倒后可能会造成擦伤、骨折等损伤。

4. 撞伤:撞伤是指人体受到外来物体的碰撞而导致的伤害,常见于比赛中的肢体碰撞、撞球体操设施等。

撞伤会引起局部疼痛、淤血和肿胀等症状。

5. 过度拉伸:过度拉伸是指肌肉、韧带等组织在运动中被过度拉伸或撕裂,常见于舞蹈、器械体操等灵活度要求较高的项目。

过度拉伸后可能会出现肌肉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6. 磕碰:磕碰是指肢体受到轻微碰撞或冲击而导致的短暂性损伤,常见于打球、接力等运动项目。

磕碰后可能会有疼痛、淤血、轻微肿胀等症状。

7. 运动性哮喘:运动性哮喘是指在进行高强度体育活动时,呼吸系统出现短暂的支气管收缩导致呼吸急促、咳嗽等不适症状。

常见于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如长跑、游泳等。

针对以上常见的运动损伤,在体育课中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体育课前的热身运动,主要包括跑步、拉伸等,以帮助肌肉和韧带逐渐适应运动强度。

2. 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和姿势,避免不正确的动作造成损伤。

3. 引导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在运动场上奔跑、跳跃、追逐等行为过于激烈。

4. 配备合适的体育器材,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适宜性,避免器材损坏或不合适造成意外伤害。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态度,避免过度训练和超负荷运动。

6.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学生的潜在体质问题,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学生在参加体育课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安全意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运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上,学生参与各类运动活动,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孩子们的身体条件和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容易遭受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1. 扭伤: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当孩子在跑步、跳跃、转身或变向时,他们的脚踝或膝盖可能会扭动或扭伤。

这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2. 摔倒: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参与各类运动活动时容易摔倒,比如跑步、跳跃或进行体操动作时。

摔倒可能导致淤血、擦伤或骨折等损伤。

3. 肌肉拉伤:在激烈运动中,如果孩子没有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他们的肌肉容易受损。

拉伤可能导致肌肉疼痛、僵硬或肿胀。

4. 跌落伤害:垒球、足球等团队运动可能导致跌倒和跌落伤害。

孩子们在比赛或训练中碰撞时,可能会有头部受伤、淤血、擦伤或瘀伤。

5. 打击伤:在进行球类运动时,比如篮球、足球、垒球等,孩子们可能会被球击中而导致损伤。

这可能会导致皮肤擦伤、骨折或软组织损伤。

6. 跳跃伤害:在跳绳、高台跳水等活动中,孩子们可能因不正确的动作或着陆方式而受伤。

这可能导致扭伤、骨折或关节损伤。

7. 过度使用综合征:小学生可能过度参与某些活动,比如长时间重复动作的运动,如打网球、划船等。

这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关节炎或运动员综合征。

为了预防和减少这些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适当热身:在开始运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可以帮助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热身活动包括轻松的活动,如慢速跑、伸展和屈伸。

2. 提供安全设施:确保运动场地有足够的安全设施,如柔软的垫子、护具和安全网。

这可以帮助减少孩子们受伤的可能性。

3. 监督和指导:教师和教练应该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孩子们正确进行运动。

他们应该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避免孩子们受伤。

4. 提供适当的装备:给孩子们提供适当大小和合适的运动鞋、护具和装备,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发生高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发生高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第5题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发生高的主要类型是什么?答: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反思。

学生活动不慎带来意外伤害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因素。

主要有课间追逐打闹时的碰撞、挤压、滑倒,以及在体育等游戏活动中跌倒、球类击打、跳高、跳远、翻越等较剧烈运动动作不到位所致;还有一种是在班级或学校开展公益性劳动时受伤,如修理桌凳门窗时自伤、擦玻璃时摔落、生炉子烧伤等。

这类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学生年龄小,缺乏劳动和活动的技能,因此,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不做危险游戏,在操场活动面积狭小的情况下,教育学生在课间不要开展剧烈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以免发生意外。

要倡导学生开展一些相对轻松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拍手和原地跳等活动。

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创造性的趣味活动,充分挖掘学生中间蕴藏着的各种游戏资源,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分析概括为:一、主要事故类型是交通事故、淹溺、跌倒和坠落;男生较女生事故比例高;中小学生年龄与事故成反比。

二、"农村是校园事故多发区。

三、"低年级学生更易发生安全事故。

四、"校园伤害事故增多:发生次数占全年25%。

五、"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发生次数占全年36%。

六、"白天发生比例较高:发生次数占全年36%。

七、我国学生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领域:各类活动过程中的交通事故;危房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学校春游等于野外活动的意外事故;学校群体中毒事故;劳动活动中发生的重大事故。

八、"事故多发地点分析:2006年主要集中在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公路和学校周边;学校占39%;江河水库和公路占24%;上下学路上占32%;家里占5%。

从学校的安全管理来讲,我们应该做到:坚持预警预防1、平时要做好预警预防工作,认真分析可能引起各种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①、课间学生追逐、打闹。

课间发生的小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对策

课间发生的小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对策

[课间发生的小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对策]课间事故的特点是:课间休息安排在两节课之间,这时学生刚上完课,十分疲劳,想放松,所以打闹玩耍得特别厉害。

同时课间休息地点多在走廊,场地狭窄,人群密集,容易发生事故。

下面介绍课间常见的小学生伤害事故及其预防对策。

一、学生追逐奔跑学生课间追逐奔跑嬉闹,十分普遍。

由于奔跑速度过快,活动范围狭窄,学生又多,极易发生伤害事故。

他们或者撞倒他人,或者自己撞到门上。

又有些调皮学生故意暗中伸腿或放置椅子拦阻正在追逐奔跑嬉闹的学生,使其猝不及防,跌倒受伤。

个别学生为逃避追逐,爬上危险地带。

如某小学学生追跑时,爬上阳台,结果跌倒身亡。

预防这类伤害事故的对策是:1.严禁学生在课间或其他时间在校园内追逐奔跑,禁止故意在快速奔跑的学生前面伸腿或放置桌凳等障碍物。

2.张贴载明含上述禁止行为内容的标语。

3.设立学生纠察队,负责监督课间违纪行为。

每楼层派1至2名学生负责纠察违纪行为学生,发现违反规定追跑的学生,立即制止,并予劝戒,并记录在案,以便重点教育。

4.将课间学生违纪行为及时通报班主任,以便协同教育。

二、学生持危险品嬉闹学生课间持危险物品扔掷追打,相互嬉闹,极易发生伤害事故。

危险物品包括石头、泥沙、砖、棍、粉笔、铅笔、黑板擦、玩具手枪、玩具剑、铅笔刀、水果刀等。

有的学生还把蛇等动物带进教室,故意吓其他学生取乐,导致有的学生因惊吓晕到。

预防学生持危险物品相互嬉闹发生的伤害事故的对策是:1.禁止学生持任何物品相互追打扔掷,一经发现,即予制止,并收缴该物品,经教育改正后方予归还。

2.严禁学生将蛇、狗等易伤人动物以及其他危险物品如玩具手枪等带进学校和教室,一经发现,即予制止。

不听劝阻的,收缴该动物或物品,通知其家长领还。

3.设立学生纠察队负责监督。

三、学生玩危险游戏有些学生课间一堆人层层环抱嬉闹,有的“拐脚”(双手抱住一只腿盘在另一只大腿上,相互撞击),有的摔跤等,也往往容易产生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玩危险游戏受伤的对策是:1.明文禁止学生玩“撞脚”等危险游戏(应具体例明)。

课间安全有哪些,课间活动安全事项

课间安全有哪些,课间活动安全事项

课间安全有哪些,课间活动安全事项1.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

2.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3.行至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慢慢行。

4.不带有危险性的玩具到学校里玩。

5.不乱扔果皮纸屑,注意安全讲卫生。

6.下楼梯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得私自玩单杠、爬杠、肋木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项目。

9.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栏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栏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10.严禁在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11.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

12.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13.行至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慢慢行。

14.不带有危险性的玩具到学校里玩。

15.不乱扔果皮纸屑,注意安全讲卫生。

16.下楼梯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1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1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18.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得私自玩单杠、爬杠、肋木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项目。

19.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栏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栏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20.严禁在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课间活动安全事项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在教室里也同样容易发生危险。

以下就是几个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几点:1. 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校园安全-逃生训练2.防滑、防摔。

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

小学生玩耍时常见的意外有哪些

小学生玩耍时常见的意外有哪些

小学生玩耍时常见的意外有哪些对于小学生来说,玩耍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带来快乐,还有助于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然而,在玩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

了解这些常见的意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摔倒和擦伤是较为常见的意外。

孩子们在奔跑、追逐或者进行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因为地面不平、湿滑或者自己的不小心而摔倒。

摔倒后,皮肤与地面摩擦,就可能导致擦伤。

尤其是手肘、膝盖等部位,更容易受伤。

如果摔倒的力度较大,还可能会造成扭伤甚至骨折。

其次,碰撞受伤也时有发生。

在操场上,孩子们玩球类游戏或者相互打闹时,可能会不小心与他人或者物体发生碰撞。

头部、面部、胸部等部位容易受到撞击,轻则出现红肿、疼痛,重则可能导致脑震荡、鼻出血等较为严重的后果。

另外,被尖锐物品刺伤也不容忽视。

在校园里或者户外,一些尖锐的树枝、铁钉、玻璃碎片等,如果孩子们不小心踩到或者碰到,很容易刺伤脚部、手部等部位。

这种伤害不仅疼痛,还可能会引起感染。

还有,高处坠落的危险也存在。

比如,孩子们在攀爬树木、围墙或者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时,如果失足掉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如骨折、颅脑损伤等。

在体育活动中,意外也不少见。

比如,跳绳时绳子可能会抽到自己或者他人;踢足球、打篮球时可能会因为激烈的对抗而受伤;玩轮滑、滑板时,如果没有佩戴好防护装备,一旦摔倒,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在与小伙伴玩耍时,也可能会出现意外。

例如,玩“抓人”游戏时,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对方摔倒;互相推搡可能会使其中一方失去平衡而受伤。

除了上述身体上的伤害,小学生在玩耍时还可能会面临其他一些意外情况。

比如,在捉迷藏时躲在密闭的空间里,可能会导致缺氧;在河边玩耍时,不小心滑落水中,发生溺水事故;在野外玩耍时,误食有毒的植物或者果实等。

那么,如何预防这些意外的发生呢?学校和家长都要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

让孩子们明白在玩耍时要注意自身安全,遵守规则,不做危险的动作。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体育课上经常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这些损伤虽然不会严重影响
孩子的生命和健康,但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困扰。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小学低年级体
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1. 扭伤:扭伤是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上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常见于脚踝、膝盖和
手腕等部位。

扭伤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孩子在运动时突然转动或者撞击到硬物造成的。

2. 摔伤:摔伤也很常见,特别是在攀爬、跑、跳等活动中容易摔倒,从而造成头部、手臂、膝盖等部位的损伤。

3. 肌肉拉伤:在一些需要快速转身或者突然停止的运动中,孩子容易出现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僵硬等。

4. 肌肉疲劳:长时间运动会使肌肉疲劳,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做高强度运动。

肌肉疲
劳的表现有疼痛、疲劳、僵硬等。

5. 气喘:在进行一些高强度有氧运动时,孩子可能出现气喘。

气喘的症状包括呼吸
困难、胸闷、喉咙干燥等。

6.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是在站立或者坐着的时候,由于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血管扩张。

静脉曲张的症状包括腿部沉重、肿胀、疼痛等。

7. 越用越痛:当孩子在进行某项运动时,疼痛感逐渐加剧,这种症状叫做越用越痛。

越用越痛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身体不适等。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体育课上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学校和家长
应该提醒孩子在进行运动时注意安全,同时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身体素质的运动方式。

如果出现了运动损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课间活动意外伤害案例

课间活动意外伤害案例

课间活动意外伤害案例稿子一嘿,朋友们!今天来跟大家讲讲一些课间活动意外伤害的事儿。

你知道吗,有个小朋友叫小明,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疯跑。

结果呢,跑得太快没刹住车,“砰”的一声就撞到了篮球架上。

哎呀,那额头立马就肿起了一个大包,看着都让人心疼。

还有一次,几个同学在教室里玩扔橡皮的游戏。

其中一个同学用力一扔,橡皮不偏不倚正好砸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上。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被砸的同学眼睛都红了,赶紧送去了医务室。

还有啊,在楼梯间也容易出事儿。

有个小女孩在下楼梯的时候,和同学打闹,一不小心踩空了,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这一摔,腿都骨折了,得在床上躺好一阵子呢。

所以说呀,咱们课间活动的时候可不能太疯太闹,得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也别伤害到别人。

不然,受了伤多难受呀,还得耽误学习。

大家一定要记住哦!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课间活动那些让人揪心的意外伤害。

有个叫小强的同学,课间在操场踢足球。

他正跑得欢呢,没注意到脚下有个小坑,一下子就摔倒了,膝盖擦破了好大一块皮,血都渗出来了。

那场面,真叫一个惨!还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玩跳绳。

其中一个小朋友把跳绳甩得太高,结果抽到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脸,瞬间就出现了一道红印子。

这可把大家吓得不轻,被抽到的小朋友也疼得直哭。

另外,在教室里也不能大意。

有两个同学在争着拿一本书,一个用力拉,一个不肯放,结果书没拿到,其中一个同学还把手给扭伤了。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课间活动虽然很开心,但一定要小心。

不能随便乱跑乱跳,玩游戏也要注意分寸,不然受伤了可不好玩。

咱们要开开心心玩耍,平平安安回家,你们说是不是呀?。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1. 扭伤:扭伤是在运动过程中,关节突然转动或变形,导致韧带受伤的情况。

在小
学低年级体育课上,常见的扭伤部位有踝关节、膝关节等。

扭伤时会感到疼痛、肿胀和活
动受限。

2. 摔倒:小学生在运动活动中容易因为动作不协调而摔倒,导致肢体受伤。

常见的
摔伤部位有手臂、腿部以及头部等。

摔倒时可能会出现淤血、瘀伤、擦伤等情况。

3. 拉伤:拉伤是指肌肉或肌腱因为过度用力或运动不规范而发生拉伤。

小学低年级
体育课上,拉伤常发生在大腿、小腿、手臂等部位。

运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或变换动作时,
容易导致拉伤。

4. 跌倒:小学生在跑步、跳跃等活动中,不小心摔倒导致跌倒伤。

跌倒时可能会造
成肢体擦伤、淤血、骨折等情况。

5. 碰撞:在多人接触性的运动项目中,如足球、篮球等,小学生易发生相互碰撞导
致损伤。

常见的损伤包括肢体擦伤、肌肉挫伤等。

除了以上常见的运动损伤,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还可能遇到其他意外伤害,如暑
热中暑、意外摔落等。

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学校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学校也需要提供安全的运动场地和
器材,保障学生的安全。

为了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小学实践活动事故分析

小学实践活动事故分析

一、事故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践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事故时有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以某小学实践活动中的事故为例,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事故经过某小学组织了一次户外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活动当天,天气晴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目的地。

在参观过程中,一名学生(以下简称小明)在爬一座小山时,不慎从山顶滑落,导致腿部骨折。

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将小明送往医院治疗。

经诊断,小明需住院两周,并进行康复训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此次事故中,小明在爬山过程中没有注意自身安全,没有意识到攀爬过程中的风险。

这说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师监管不到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

这反映出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对学生的安全关注不够。

3. 安全教育缺失学校在组织实践活动前,未能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

这使得学生在面对潜在危险时,无法正确应对。

4. 活动组织不合理此次实践活动,学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能状况等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活动强度。

此外,活动路线规划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5. 应急预案不完善在事故发生后,学校未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导致救援工作滞后。

这反映出学校应急预案不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优化活动组织在组织实践活动前,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能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活动路线,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

小学生课间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课间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课间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

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

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

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对此,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另一方面也可以规定各班的专用楼道,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

此外,课间增派楼道值岗教师,墙壁上布置如“上下楼道,切勿拥挤”的问馨提示等,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2、追逐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

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

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要通过责令写悔过书,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

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

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

当前,学生课间游戏应当注意加以引导的主要有:1斗独腿。

学生斗独腿时,身体重心不稳,极易摔倒。

无论是撞到别人身上,还是摔在硬质的廊道上都会造成伤害。

若是群斗,危险更甚。

2抽陀螺。

抽陀螺的危险不在陀螺本身,而在于抽的工具。

系着长绳子的鞭子在空中飞舞,学生逐陀螺而戏,玩得兴高采烈,却不知道,陀螺到哪,鞭子到哪,危险也到哪。

轻则在人家脸上抽出一道血痕,重则会抽裂了耳朵,抽瞎了眼睛。

其他还有如跳楼梯、飞镖、射击等。

面对孩子的游戏,一律叫停显然是不行的。

笔者以为,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的健康与否。

像在同学身后悄悄贴上绘有下流图案、写有粗俗语句的贴纸条游戏,就要坚决取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学生课间活动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
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踩踏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

上下课时,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

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2、追逐打闹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

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奔跑时,在转角处最容易与人相撞而发生意外伤害。

3、危险游戏伤害。

这是课间活动时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因素。

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尤其是持械游戏,器械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尤其是有障碍物的场所,容易伤人。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

5、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开阔的场地(内场或运动场)。

同学间开展室内活动要适当,不拿剪刀、钢笔、教棒、三角尺等坚硬物品做游戏。

6、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7、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8、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9、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电脑桌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10、防坠落。

教室在楼上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11、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12、防火灾。

不要将打火机、火柴等带进校园,不要在校学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校园里燃放烟花爆竹。

13、防意外伤害。

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