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总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1723c2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a.png)
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参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达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关系以及反应的摩尔比。
借助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计算,包括反应物的量之间的转化、质量之间的转化、摩尔比之间的计算等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概念。
1. 摩尔与物质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和反应物的数量通常用摩尔(mol)来表示。
摩尔可以看作是物质的计数单位,表示物质的粒子数目,例如1摩尔的氧气表示其中含有约6.02×10^23个氧气分子。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首先需要将所给的物质的质量(或体积)转化为摩尔。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如果给定氢气的质量为2克,氧气的质量为32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将质量转化为摩尔:氢气的摩尔数 = 质量 / 分子量 = 2g / 2g/mol = 1 mol氧气的摩尔数 = 质量 / 分子量 = 32g / 32g/mol = 1 mol2. 摩尔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摩尔比。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可以利用方程式中的系数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N2 + 3H2 → 2NH3如果给定氮气的摩尔数为2 mol,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将其转化为氨气的摩尔数:氮气转化为氨气的摩尔数 = 氮气的摩尔数 × (氨气的系数 / 氮气的系数) = 2 mol × (2 / 1) = 4 mol3. 质量之间的转化除了摩尔之间的转化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的转化关系。
在进行质量之间的转化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称为相对分子量或摩尔质量)。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如果给定葡萄糖的质量为180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质量 = 葡萄糖的质量 ×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180g × (44g/mol / 180g/mol) ≈ 44g4. 反应过程中的限制摩尔与剩余摩尔计算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候会存在限制摩尔和剩余摩尔的概念。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c646411c1c708a1284a44cd.png)
2g 16g 18g 有两种情况:
一是氢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2) : 16=1 : 4 二是氧气过量,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2 : ( 2+16)=1 : 9
练习: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当得到3克的
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2 KMnO4Δ==== K2MnO4+MnO2+O2 ↑
316
例2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355
克氯气需要氢气多少克?需要标准状态下的氢气多
少升?(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0.09克/升)
解:设需要氢气质量为 x H2 + Cl2 =点==燃= 2HCl
2 71
x 355g 2: x = 71 :355g
x =10g
氢气的体积=10g/ 0.09g/升=111.1升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 KMnO4==Δ== K2MnO4+MnO2+O2 ↑
2×158
32
6g
x
2×158 6g
32 =x
x=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二)涉及气体的体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密度
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氧气的的质量=40克–30.4克=9.6克
2KClO3 ==M=nO=2= 2KCl + 3O2 ↑
245
96
x 245 : x =96 : 9.6克
9.6克 x = 24.5克
二氧化锰的质量=40克—24.5克=15.5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e3b6c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e.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笔记
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概念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其表达式由化学物质、化学键、反应条件和反应产物等元素组成。
在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因此,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 写出化学方程式:首先,我们需要写出与问题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 找出已知量:在化学方程式中找出已知的物质和其质量。
3. 找出未知量:在化学方程式中找出未知的物质和其质量。
4. 利用化学计量数关系进行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5. 写出答案:将计算结果写出,并给出单位。
三、例题解析
例如,我们有一个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
已知氢气的质量为4克,求生成水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
- 氢气的化学计量数是2,所以需要2份质量的氢气才能生成水。
- 已知氢气的质量为4克,所以生成水的质量 = 4克 2 = 8克。
因此,生成水的质量为8克。
四、练习题
1. C2H5OH + 3O2 -> 2CO2 + 3H2O,若已知乙醇的质量为克,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 Fe2O3 + 3CO -> 2Fe + 3CO2,若已知氧化铁的质量为80克,则生成的铁的质量是多少?。
初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_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
![初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_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002c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a.png)
初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_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点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用化学式表示,生成物则用化学式加上状态符号表示。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是确定的。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表示反应物摩尔比例与生成物摩尔比例之间的关系,用Kc或Kp表示。
2.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表示的是物质的摩尔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关系,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生成物的摩尔数以及反应物摩尔比例和生成物摩尔比例等。
3.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可以通过分子式或原子式上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摩尔质量。
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一般通过摩尔质量来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相关物质的量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当已知质量时,可以通过质量和摩尔质量的比例关系来计算物质的量。
5.反应的限定性与气体反应的体积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例不同,那么就会出现反应的限定性。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推导出反应的限定性和气体反应的体积关系。
6.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可以通过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计算其他未知物质的浓度。
利用摩尔质量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反应摩尔比例,可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7.溶液配制: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时需要将溶液配制到指定的浓度。
利用溶液的摩尔浓度和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8.反应物消耗与生成物产生: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确定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产生量。
根据反应的摩尔比例以及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计算出生成物的摩尔数,并通过摩尔质量计算出生成物的质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57ee0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1.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09ae5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b.png)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及解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46aeef58f5f61fb73666d1.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要点与例题精析【知识要点】一、理论依据及常见题型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进行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1.解题格式要规范,运算要准确(1)设未知量(如:设***的质量为x)(2)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3)求出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将已知量、未知量对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严格要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目的是培养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
2.正确处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39977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a.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重难点)
新课引入:
现代火箭一般采用液氢做燃料,液氧做助燃剂,科学家是如何 精确计算出火箭发射所需添加的液氢和液氧的质量的呢?这就需要 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K2MnO4 + O2↑+ MnO2 32
(相关物质) 6.3g
x
(4)列比例式
2158 6.3g 32 x
(微观质量比 = 实际质量比)
(5)求解 (6)答
x 32 6.3g 0.6g 2 158
答:分解6.3g高锰酸钾,可得0.6g氧气。
新知学习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
72%
答:这种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72%。
注意事项 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
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如果遇到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 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 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质量分 数)
题型二:有关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典例 足量的镁带在标准状况下与11.2升的氧气(密度为1.43 g/L) 充分燃烧,可以生 成多少克氧化镁?
100g x
y
答:需要3550g氯气,生成3650g氯化氢。
解法②: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 。
H2 + Cl2 =
2
71
2HCl
100g x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氯化氢的质量为: 100g+3550g=3650g 答:需要3550g氯气,生成3650g氯化氢。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粉末共33.2g加热制取氧 气,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总结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804a6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6.png)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总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摩尔数等重要参数。
下面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总结: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元素1.反应物:化学反应开始时参与反应的物质,通常用化学式或名称表示。
2.生成物:化学反应结束时生成的物质,也用化学式或名称表示。
3.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化学方程式的系数表示。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1.基于摩尔比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物质的质量、体积、摩尔数等。
例如:2H2+O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H2 反应得到 1 mol O2 和 2 mol H2O。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 H2 的摩尔数为 5 mol,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到 O2 和H2O 的摩尔数:O2 的摩尔数= 2 mol H2 × (1 mol O2 / 2 mol H2) = 1 mol O2H2O 的摩尔数= 2 mol H2 × (2 mol H2O / 2 mol H2) = 2 molH2O2.基于质量的计算:a.反应物质量计算: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H2的质量为8g,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到O2和H2O的质量:O2 的质量= 8 g H2 × (1 mol H2O / 2 mol H2) × (32 g O2 / 1 mol O2) = 128 g O2H2O 的质量= 8 g H2 × (2 mol H2O / 2 mol H2) × (18 g H2O /1 mol H2O) = 72 g H2Ob.生成物质量计算:已知生成物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的质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https://img.taocdn.com/s3/m/b0fb53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8.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用)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知识必备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之比为一定值;(3)在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份数之比,即等于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数(通常求谁设谁);(2)写出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比例关系式(注意实际质量后面要带单位)并求解;(5)写出答案,答。
3.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1)未知数带有单位。
(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
二、典例解析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典例解析】类型1 选填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 (2023•绥化)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
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A.8:11B.2:11C.16:11D.16:9【答案】C【解析】解:设生成C的质量为x。
A+2B=C+2D22 2×9x=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所以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6.4g:4.4g=16:11。
例2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 1.8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3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843b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a.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 (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能够掌握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一直觉得化学方程式只是一种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没想到它们还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计算的目标物质和已知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简单直观,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之间的体积比和摩尔比。
这些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有用。
例如,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摩尔比,从而确定化学反应的限定反应物和剩余反应物;还可以利用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气体的摩尔比,从而确定气体之间的体积比。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平衡是指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符合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
通过学习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我能够正确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避免了计算错误。
总之,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程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掌握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门课程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二)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首先,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化学反应的详细信息,通过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116c8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c.png)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在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摩尔比率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它们在反应中的摩尔比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
假设有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2 mol 的H₂ 能够与 1 mol 的O₂ 反应生成 2 mol 的H₂O。
依此可得以下摩尔比率: - H₂ : O₂ = 2 : 1 - H₂ : H₂O = 2 : 2质量变化计算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摩尔比率,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物质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已知初始时,H₂ 的质量为 10 g。
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反应后产物H₂O 的质量:1.计算H₂ 的摩尔数:10 g H₂ * (1 mol H₂ / 2 g H₂) = 5mol H₂2.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的H₂ 能够生成 2 mol 的H₂O。
所以 5 mol 的H₂ 会生成 5 mol 的H₂O。
3.计算H₂O 的质量:5 mol H₂O * (18 g H₂O / 1 molH₂O) = 90 g H₂O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反应后产生的H₂O 的质量为90 g。
反应过程中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反应过程中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变化。
这需要结合化学方程式和给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考虑以下反应:2NaCl + H₂SO₄ → 2HCl + Na₂SO₄初始时,已知H₂SO₄ 的质量为 100 g。
我们想要知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HCl 的质量。
1.根据方程式,H₂SO₄ 和 HCl 的摩尔比率为 1: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55841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2.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摆放位置,以及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准确地描述了物质转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以及反应所需的能量等信息,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涉及到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两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一个摩尔的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这个数字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单位mol-1)。
下面以化学反应平衡的摩尔计算为例,介绍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摩尔计算。
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计算。
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例:CO2 + H2O → H2CO3在这个方程式中,CO2和H2O的系数分别为1,而H2CO3的系数为1。
因此,1摩尔的CO2和1摩尔的H2O在反应中可以生成1摩尔的H2CO3。
2. 反应物量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需要一定比例的反应物才能够生成特定的产物。
如果知道反应物中任意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就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Mg + 2HCl → MgCl2 + H2在这个方程式中,Mg和HCl的系数分别为1和2,而MgCl2和H2的系数分别为1和1。
如果已知反应中Mg的摩尔数为2mol,如何计算HCl的摩尔数呢?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Mg需要2摩尔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因此2mol的Mg需要4mol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
因此,HCl的摩尔数为4mol。
3. 反应热和摩尔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给出反应的热力学信息,例如反应热和摩尔热。
反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mol反应物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而摩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kg某种物质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3988ca417866fb94a8e5d.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的物质为混合物C.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7:14D.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D的化学式为NO2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B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化学式为NH3,故正确;B、反应前是氧气和氨气的混合物,故正确;C. 根据图示,反应物A、B中含有氢、氧、氮元素,生成物C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D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6H2O+2N2,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6×18):(2×24)=27:14,故正确;D. 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反应的方程式为:5O2+4NH3点燃6H2O+xD,可知xD中含有4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故D的化学式为NO,故错误;故选D。
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1)(4)组符合,(2)(3)组不符合。
考点∶考查根据定组成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实际就是物质的分子个数,而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分子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变化,故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错误,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错误,D、若取xgA和xgB反应,由于可能有反应物过量,故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正确,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反应类型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由图示或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2×(2+32):6×16=17:2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5.关于化学反应2X+Y=2Z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Z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 .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 .若ag 的X 完全反应生成bg 的Z ,则同时消耗(b ﹣a )g 的Y 解析:D 【解析】试题分析:A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因此Z 不可能是单质,故A 说法错误;B 、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不等于其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因不知道X 、Y 、Z 的化学式,所以不能计算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故说法错误;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说法错误;D 、若ag 的X 完全反应生成bg 的Z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同时消耗(b ﹣a )g 的Y ,故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6.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2CO 的混合物10g ,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范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61f2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f.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范文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本次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使用化学方程式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并且深刻体会到了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通过平衡化学方程式,我们能够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
这对于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非常有帮助。
然后,老师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通过反应方程式,我们得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并利用这个比例计算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练习来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和摩尔数,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给定的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在练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通过努力和老师的指导,我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这个过程让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升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意识到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我们才能正确地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我意识到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能够更熟练地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并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最后,我认识到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合作也是很重要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经验,让我们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通过这堂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和技巧。
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化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谢谢老师的教导!。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bb12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1.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1、关系式法的计算依据: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成正比例关系在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都是成正比例关系,比值是一定,不变的。
利用这个关系,只要知道反应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就可以其它各物质的质量。
各物质的质量比有两种计算方法:各物质的质量比=各物质的实际质量比各物质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
2、质量守恒法的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
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
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反应物中A元素的质量总和=生成物中A元素的质量总和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注意:未知数要指明物理量,但不要带单位)(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记住一定要配平)(3)找: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书写时要在相应物质的正下方对齐写,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或交叉相乘(方法:左比右等于左比右,或上比下等于上比下)(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注意: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常见题型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
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
化学方程式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a4c16d02af90242a995e545.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理论依据: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
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
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综合计算: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
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414f6dd3383c4bb4cd2da.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比。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例题1、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第1页第2页(1)设: 设未知量 ;(未知量带单位吗? 不用 )(2)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什么? 配平 )(3)标: 标出已知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 化学式的正下方 已知量带单位吗? 带单位 )(4)列: 列出比例式 ;(怎么比呢? 两种比 )(5)答: 简明写出答案 。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④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题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222H O2H +O 36418kg x ↑↑通电364=18kg x 或3618kg =4x第3页解得:x=2kg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f02d6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7.pn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地进行化学计算和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常常涉及到物质的量的关系、反应产物的生成量等问题。
下面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1.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O2→2H2O如果给定了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氧气的系数为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类似地,如果给定了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氢气的系数为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3=6 mol。
2.反应产物的生成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需要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Fe2O3+3CO→2Fe+3CO2如果给定了铁(III)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和6 mol,则铁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铁的系数为2,铁的物质的量为2×4=8 mol。
类似地,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二氧化碳的系数为3,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3×6=18 mol。
3.反应剩余物质的计算在一些限制反应中,给定了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的物质的摩尔比例,需要计算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Na+Cl2→2NaCl如果给定了钠的物质的量为5 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则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计算反应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得到。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钠的系数为2,氯气的系数为1,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氯气的一半即4 mol。
由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因此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将是8-4=4 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未知数………………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方
(3) 标出有关物质的量:上标相对分子质量,下标已知质量和未知数……标
(4) 列比例式,求解………比
(5)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3
)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CaCO
3 CaO+CO
2
↑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56
和已知量、未知量 x 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
CaCO
3 CaO+CO
2
↑---------------------- 化学方程式一定
要配平
100 56
x 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
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类型一:基本计算
例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
2
的密度是L)(精确到L)
【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
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
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
【答案】
解:设可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x,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
4P + 5O
2 2 P
2
O
5
4×315×322×142
=124 =160 =284
20g y x
= x==
= y==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
答: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克五氧化二磷,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
【总结升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首先要注意解题格式和步骤一定要准确;另外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的是物质间的质量比,当涉及到气体体积时,应通过气体的密度进行计算;还有就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问题。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
类型二:利用质量守恒法计算
例题2、在A+B=C+2D中,已知跟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解,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知和是完全反应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C和D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生成D的质量为:(+)-6g=。
然后再根据AD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生成D的质量为:
(+)-6g=
A+B=C+2D
x 2×18
= x==58
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总结升华】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3.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
类型三:利用差量法计算
例题3、将若干克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称得反应完成后溶液的质量为。
求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
【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差量法来解决。
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值求解的方法,它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
差量法解题关键是弄清这个“差”是谁与谁之间的差,如何与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
【解析】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有65g的锌参加反应,可以生成2g氢气,那么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增加了(65-2)g。
现已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g。
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列比例式,x即可求出。
【答案】
解: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
2SO
4
==ZnSO
4
+H
2
↑质量差
65 2 (65-2)=63
x (-)=
=
x==
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总结升华】差量法是化学解题典型方法之一,最大优点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差量法计算只是这一类计算题的一种解题方法,本题还有其它解法。
类型四:利用极值法计算
例题4、3g木炭和5gO
2
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
2
C.产物是CO、CO
2
的混合物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思路点拨】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考虑两个极端,若产物全部是CO,根据化学方程式2C+O
2
2CO,反
应中C与O
2的质量比为3:4;若产物全部是CO
2
,根据化学方程式C+O
2
CO
2
,
反应中C与O
2的质量比为3:8;而题中C与O
2
的质量比为3:5,。
可
见产物既不是纯CO也不是纯CO
2
,应是二者的混合物。
【答案】C
【总结升华】极值法解题可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解题时注意思考寻找哪个量作为极值。
【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
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
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律方法指导]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的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b.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
(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