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图.ppt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课件(34张)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缓
A
2 1 B 3
C 3 2 1
D
E
练习 山谷
700
山脊
1300 1200 1100 1400 800 900
A
B
C
400 300 200
1600 1500
公路
1700
D
1800 1700 1500
盆地
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
地 图 种 类
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政区图 交通图 其他地图 气候图 人口图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总是指向北方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图例
返回
500米 -200。 米 甲的海拔是_____ ,乙____ ,丙____ 1500米 乙与丙的相对高度是____ 700米,甲与丙的相对 高度是_____ 1700米。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第三节 地图
想一想
地球表面是个球面,而地图 却是个平面,怎样才能把球 面上的各种信息准确地体现 到平面上去呢?
把一只经纬网地球仪放在白墙壁前,然后将灯光照 射到经纬网地球仪上,我们会在白墙壁上看到什么?
经纬网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线清晰地映在白墙壁上。
根据经纬网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在平面上标出相对应于球 面上的地理事物。这样,简单的地图就制成了。
想一想
地图有哪些重要作用?
勘察筑路、航空航海、旅游探险、科学研究、国际交往、行军打仗
如何选择一幅恰当 的地图呢?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七年级上地理全册课件ppt(共104张PPT)(完美版课件)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说明:“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 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 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地图
重点内容
1.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 2.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3.从地图找信息的技能训练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6象6.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23象.50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既无太阳2直3.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66.50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
«地理»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与同学们谈地理
课标解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 现象
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 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形状和大小
按图1.1的顺序设计教学顺序 直觉感知——猜测推理——事实论证——科学证明
角色扮演: 学生把自
在地图学,对地图要素的定 义是:地理要素、数学要素 、辅助要素(有的地图学专 业书上亦称“整饰要素”) 。 (1)地理要素,是指地图 上表示的如水文、地貌、土 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 、行政境界等自然和社会经 济现象,它是地图构成要素 的主体。 (2)数学要素,指构成地 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 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 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 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 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 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 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 、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 依据。 (3)辅助要素,主要指便 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 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 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 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说明:“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 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 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地图
重点内容
1.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 2.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3.从地图找信息的技能训练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6象6.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23象.50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既无太阳2直3.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66.50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
«地理»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与同学们谈地理
课标解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 现象
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 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 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形状和大小
按图1.1的顺序设计教学顺序 直觉感知——猜测推理——事实论证——科学证明
角色扮演: 学生把自
在地图学,对地图要素的定 义是:地理要素、数学要素 、辅助要素(有的地图学专 业书上亦称“整饰要素”) 。 (1)地理要素,是指地图 上表示的如水文、地貌、土 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 、行政境界等自然和社会经 济现象,它是地图构成要素 的主体。 (2)数学要素,指构成地 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 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 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 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 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 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 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 、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 依据。 (3)辅助要素,主要指便 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 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 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 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仪PPT
探 索 证 实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的形状—— 球体
地球的大小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最大周长 4万千米
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 的总长? 10万圈
表面积5.1亿 约相当于多少个足球场 平方千米 (7000平方米)的总面积?
728.6亿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80°
20°
40°
60°
180°
1
90°
N
0°
160°W120°W80°W 40°W 0° 40°E 80°E 120°E 160°E
180 ° 140°W100°W 60°W 20°W20°E 60°E 100°E 140 °E 180°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_E_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西__经__W___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纬线
北极星
北极 经线
南极
北极
北极 ●
赤道
南极
纬线
● 南极
(横纬竖经) 经线
经线
北
南
纬线
西
东
赤道
面向地球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特点 形状
纬圆 线 经 半圆 线
北半球
90oS
南半球
20oW 东半球 160oE 西半球
20oW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纬线:与地轴垂直 并且环绕地球一周 的圆圈。赤道是最 大的纬线圈。
• 赤道经过11个国家和地区。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
尔在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此外, 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亚洲的印度尼西亚 也建有赤道标志。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的形状—— 球体
地球的大小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最大周长 4万千米
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 的总长? 10万圈
表面积5.1亿 约相当于多少个足球场 平方千米 (7000平方米)的总面积?
728.6亿个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80°
20°
40°
60°
180°
1
90°
N
0°
160°W120°W80°W 40°W 0° 40°E 80°E 120°E 160°E
180 ° 140°W100°W 60°W 20°W20°E 60°E 100°E 140 °E 180°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_E_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西__经__W___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纬线
北极星
北极 经线
南极
北极
北极 ●
赤道
南极
纬线
● 南极
(横纬竖经) 经线
经线
北
南
纬线
西
东
赤道
面向地球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特点 形状
纬圆 线 经 半圆 线
北半球
90oS
南半球
20oW 东半球 160oE 西半球
20oW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纬线:与地轴垂直 并且环绕地球一周 的圆圈。赤道是最 大的纬线圈。
• 赤道经过11个国家和地区。1740年,南美洲厄瓜多
尔在首都基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赤道纪念碑。此外, 非洲的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亚洲的印度尼西亚 也建有赤道标志。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球仪PPT
几
90o
条 重
66.5o
北极圈
要
的 23.5oN
北回归线
纬
线
0o
赤
道
23.5oS 66.5o
南回归线 南极圈
90o
66.5o 23.5o 0o 23.5o
66.5o
高
中 低
60o
纬
度 30o
的
划 分
0o
30o
60o
90o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o
北极圈66.5o
60o
30o
北回归线23.5o
2.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 53
3.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 多少个足球场?
72 857 142 857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 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 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 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 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0o
南回归线23.5o
30o
60o
南极圈66.5o
A 100 00 100
B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A:北纬100(100N B):南纬100(100S )
00
300
200 D
100
D:北纬200 (200N)
00
500 600 C 7C(0:060南0S纬)600
经度
No Image
本初子午线
• 在英国格林尼治 天文台的旧址, 有座子午宫。那 里有一条宽十几 厘米,长十多米 的铜制子午线。 铜制子午线嵌在 大理石中间,笔 直地从子午宫伸 出,它就是本初 子午线地地面标 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经线与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划分起点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经度数值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
变化规律 从180度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少
【例1】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 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 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9oN,112oE
②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
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B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南纬( S),南北极各为90°.
南北半球的划分
划分界线:——赤道
北半球的范围:0º——90ºN 南半球的范围:0º——90ºS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外围线?
北极点
南极点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高中低纬度 的划分:
900 N
高纬度
中纬度
0
60
N
0
30
N
低纬度 0
低纬度:0º-30º 中纬度:30º60º
C
B
1、北极点的纬度是(
)
A.90° B.0° C.90°S D.90°N 2、下列四条纬线中,长度最短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南纬8度纬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另外,纬度和经度的共同规律是:度数越大,13长度越短。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
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 ——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 30°
14
赤道所在的位置
15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分界线:赤道
16
经线的了解
经线: 1.形状:半圆。 2.条数:无数条。 3.指示方向:指示南北。 4.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
22
练一练1
140 120 100 80
160
60
0
40
20
20
40
180
60
160
80 100 120140
40
20
0 20 40
A:_4_0_°__N_,__ 40 °E.
B:_0_°__,__8_0_E_. __ 23
练一练2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 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 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 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 116°、纬度40 °的地方 参加夏令营活动。信中所 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大家 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 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12
纬度的了解
纬度:
赤道
90度
1.范围:0° ~90°
2.变化规律;
以___赤__道___为中心,向__南__向__北_
(递增/递减)_递__增__至__9_0_°_____
__。
3. __南_纬_____(N) _北__纬_____(S)Biblioteka 分界线——赤道0°
90度
圆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
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 ——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 30°
14
赤道所在的位置
15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分界线:赤道
16
经线的了解
经线: 1.形状:半圆。 2.条数:无数条。 3.指示方向:指示南北。 4.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
22
练一练1
140 120 100 80
160
60
0
40
20
20
40
180
60
160
80 100 120140
40
20
0 20 40
A:_4_0_°__N_,__ 40 °E.
B:_0_°__,__8_0_E_. __ 23
练一练2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 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 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 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 116°、纬度40 °的地方 参加夏令营活动。信中所 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大家 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 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12
纬度的了解
纬度:
赤道
90度
1.范围:0° ~90°
2.变化规律;
以___赤__道___为中心,向__南__向__北_
(递增/递减)_递__增__至__9_0_°_____
__。
3. __南_纬_____(N) _北__纬_____(S)Biblioteka 分界线——赤道0°
90度
圆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共40张PPT)
3、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1)帮助我们直观的了解和判断已知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势起情况 。
( 读2图)思帮考助我:们下了列解各野点外考能察够时看观到测房点屋的通有视哪情几况个。?
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 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0-11题。
10.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
低而缓 小
小于200 无一定标准
低而平
四周高, 中间低
小
小
2、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
五种基本地形:
(1)山地:众多山体的统称,包括山 岭和山谷。海拔较高,一般在500M 以上,起伏较大,坡度较陡。
注意: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 示, 山岭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
(2)丘陵:海拔较低,一般在500M 以下,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3)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处宜发展以 种植业 为主的农业, G处发展 林果业 业为主。为什么?
F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下游的冲积扇(平原)上,土层肥厚, 灌溉条件好;G处是山坡,发展林果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高
低
高
低
通视情况: 1、凸坡:从山 顶看不到山脚; 2、凹坡:从山 顶可以看到山脚
三、陆地地形剖面图
1、陆地地形剖面图
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个方向的直线(一般称剖面线),所画出来的垂 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 况。
36°N
2、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
海拔(米) 1000
高原
500
山地
200 0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运动 PPT
有极夜现象 ,昼短夜长
6月22日前后,太阳 光照北回归线上,6、
7、8为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 阳光照在赤道上9
、10、11秋季
66.50N
五 带 23.50N 的 00 划 23.50S 分
66.50S
900N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热带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
断:如果是在同一天,更接近正 午的是___乙____图; 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 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甲____图。
读下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 A____北___寒___带_ B_______北___温___带C__________热___带
•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绕转中 心、方向、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 和时间差异等地理现象; 3、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 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 律、昼夜长短变化等特征; 4、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 和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回顾旧知
自转的方向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我们按地球自转的方向转
动地球仪,最先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的是
④
()
读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一年中有___两___次太阳直射现象。 (2) C点位于五带中的_北__温____带; 此时该点的昼夜长短状况__昼__长__夜__短。 (3)观察图中育才中学玲玲同学 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
正确的是
A( )
6月22日前后,太阳 光照北回归线上,6、
7、8为夏季
9月23日前后,太 阳光照在赤道上9
、10、11秋季
66.50N
五 带 23.50N 的 00 划 23.50S 分
66.50S
900N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热带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
断:如果是在同一天,更接近正 午的是___乙____图; 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 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甲____图。
读下图:(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 A____北___寒___带_ B_______北___温___带C__________热___带
•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绕转中 心、方向、周期; 2、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 和时间差异等地理现象; 3、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 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 律、昼夜长短变化等特征; 4、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 和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回顾旧知
自转的方向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我们按地球自转的方向转
动地球仪,最先从我们视线中消失
的是
④
()
读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一年中有___两___次太阳直射现象。 (2) C点位于五带中的_北__温____带; 此时该点的昼夜长短状况__昼__长__夜__短。 (3)观察图中育才中学玲玲同学 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
正确的是
A( )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海陆分布PPT
南6极洲
七大洲
七大洲的分界线
七大洲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 称为亚欧大陆。 2.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 峡。
七大洲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 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 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4.(2019·柘城中学初一期中)赤道横穿过几个大洲、几个大洋( B
)
A.七大洲、四大洋
B.四大洲、三大洋
C.四大洲、两大洋
D.三大洲、四大洋
知识巩固练习
5. (2019·洋思中学初一期中)下图 是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 _南__极__洲___;面积最小的是_大__洋__洲___;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亚__洲_____;跨经 度最广的大洲是__南__极__洲___。 (2)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__北__冰____洋;②是__大__西____洋。 (3)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巴__拿__马__运__河_____;A、C两大洲的分界线 是_苏__伊__士_____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靠近大陆,洋的边缘是海。
A C
沟通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是海峡 。
远离大陆,海洋的体部分是洋
B
七大洲
你能认识下列陆地和海洋形态吗?
大陆
A
D海 B 半岛
E
海峡
岛屿
C
F
七年级地理上册ppt课件
活动:下面的事例能够作为地球是 球形的证据吗?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见 桅杆,再看到船身。当人们观看一艘驶离港 口的大船时,可以看到它渐渐地消失在水平 线下。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例子吗?
•站得高,看得远 •坐飞机旅行所见 •……
是谁用航海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1519年9月20日,费尔南多·麦哲伦(约1480—1521年)率西班牙船队出发开始环球航海探险, 船队共有5艘,麦哲仑的旗舰是全船队吨位最大的“特里尼达”号(载重量110吨),其他还有 “圣安东尼奥”号、“维多利亚”号、“康塞普逊”号”和“圣地亚哥”号。船队从西班牙 塞维利亚外港桑卢卡启航。南下寻找绕过美洲大陆的海峡。 1520年10月21日,船队驶入一海峡口,初步探查表明,这里很可能就是海峡。11月28日,他 们终于航行到了海峡的另一出海口,到达被当时航海家称为“大南海”的太平洋。这条麦哲 仑船队探寻出来的海峡就是现在的麦哲仑海峡。 经过长达1年多航海磨难的麦哲仑船队出了海峡口后,一路西行,连续航行了3个多月居然没 有遇上一次暴风巨浪的袭击,感慨之余,他们便把这片大洋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8日, 他们到达菲律宾群岛的三描岛,进行了10多天的休整后,3月27日到达马索华岛。28日晨, 当地土著居民划小艇而来,麦哲仑让他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土人交谈,语言相同。原来亨 利是麦哲仑在征服马六甲时带回欧洲的土人,所以能用土语交流,麦哲仑明白自己已经航行 到了东方,他那从西方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航海计划完成了。 麦哲仑环球航行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损失惨重,但终于使人类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可以 从西到东或从东到西环球航行的。地圆学说的胜利和最后证实是麦哲仑航海的意义所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课件(共18张PPT)
三、经度和纬度
纬度
经度
度数起点线 赤道(00纬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代号 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
度数规律 南纬度越向南越大 北纬度越向北越大
半球划分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 北半球
重要经纬线 赤道、回归线、极圈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 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200W、1600E的经线圈 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地球是什么形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 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的球体
R极 R赤 O
2、大小:① R赤 ﹥R极
②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③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三、经度和纬度
纬度
经度
度数起点线 赤道(00纬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度数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代号 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
度数规律 南纬度越向南越大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
北纬度越向北越大 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半球划分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 200W、1600E的经线圈
你观察到经线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以从形状、长度、方向来考虑。
二、经线和纬线
纬线
经 线(子午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 连结南北两极并且与纬
球一周的圆圈
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圆
半圆(相差180°两 经线围成圆圈)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
直觉 天圆地方
臆想 浑天说
确证 卫星照片
实践证实 麦哲伦环球航行
尝试说说 四个历程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如果一个人展开双臂是2.0米,那么需要多少个 人手拉手才能围绕赤道一周?
万 2000 人
二、新课学习 2、地球的大小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距离20米。
二、新课学习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文字式
线段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2千米
0 2千米
1:2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20千米 0 20千米 40千米
1厘米
图上1厘米代表
0
10千米
实地距离10千米
1:2000000 1:1000000
二、新课学习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
五、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探究的基础梳理和综合测评。
六、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天圆地方→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 星照片(球体) →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赤道周长:4万千米 (2)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
比较这两幅图 有什么区别?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二、新课学习
地图的基本要素一:方向
北
西北
地
平
面
上 的
西
八
个
方
向 西南
东北 东
东南
南
二、新课学习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 第一章 地球的自转PPT
西 十 一 区
西
西
十
九
区
区
172.5ºE
172.5ºW
时区
180° 东西 十十 二二 区区
0°
22.5ºW 7.5ºW 7.5ºE 22.5ºE
西 中东 一 时一 区 区区
180° 东西 十十 二二 区区
180°
东经度、 西经度、
日
东时区 西时区
界
线
早晚
原则上以____1__8经0 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思考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 么会日行八万里呢?
想一想
我们看到太阳每天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__地__轴_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观察 讨论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 间吗?
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
这条线叫作____国___际___日__期__,变简更称线______。日界日线界西线侧的东十
二区和东侧的西十二区时刻______,日相期同正好相差___天。
一
求时区、时差及地方时的方法:
1.求中央经线:时区数×15°。如:北京时间采用的是_______经线(中央经1线2)0º的E 地方时 。
2.求时区:经度除以15°(能整除,在商数时区;余数>7.5,商数加一时区;<7.5,在商
全为白昼
全为白昼
一半白昼,一半黑夜
地球不透明且不发光会产生_昼__夜__现象
夜
昼
半
半
球
球
夜晨 昼 半线 半 球球
夜半球 晨线 昼半球 昏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套PPT课件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环球3航行路线图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5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6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7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 积5.1亿平方 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圆
半圆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不等,最长的是赤道 相等
0°——90°
0°——180°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 向北,递增至90度。 向西,递增至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式
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半球
34
(1)昼夜交替
35
试一试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奥组委宣布了2012年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 (伦敦当地时间)开幕。
算一算:北京的观众收看时间?
36
(2)地方时
度时转换: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37
天安门广场升旗
38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7
180度 经度的了解
0度经线以 西称西经, 用“W”表 示。
经度:
1.范围:0°~ 180°
2.变化规律:以__本__初_子__午__线__0_度____ 为中心,向_东___向_西___,_递_增__至__1_8_0度 ________。
1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2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麦哲伦环球3航行路线图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5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6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7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 积5.1亿平方 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圆
半圆
指示东西
指示南北
不等,最长的是赤道 相等
0°——90°
0°——180°
以赤道为中心,向南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 向北,递增至90度。 向西,递增至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方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式
0°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 北两半球
34
(1)昼夜交替
35
试一试
据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奥组委宣布了2012年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 (伦敦当地时间)开幕。
算一算:北京的观众收看时间?
36
(2)地方时
度时转换: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37
天安门广场升旗
38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7
180度 经度的了解
0度经线以 西称西经, 用“W”表 示。
经度:
1.范围:0°~ 180°
2.变化规律:以__本__初_子__午__线__0_度____ 为中心,向_东___向_西___,_递_增__至__1_8_0度 ________。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经纬网PPT
0°向东到180°为东经(E),向西到180°为 西经(W)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 分界线
0°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
0°向北到北极点为北纬(N); 向南到南极点为南纬(S)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特殊纬线
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纬线: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 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90°纬线:南北极点。
特殊经线
0°: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 半球。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两地点一个东经,一个西 经。两经度和小于180 ,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大于180则相反。
两地点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两经度和 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大于 180°则相反。
1、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A ) A.0° B.40°N C.23.5°S D.66.5°S 2、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 是( A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
135° 90°
45°
A
CN
60°
30° B 0°
0°
180° 135°
90°
俯知 视识 经运 纬用 网三 图 的 判 读
45°
1、请说出图中A、B、C点的经度和纬度,并判断点A在点B的 什么方向?点A在点C的什么方向?点B在点C的什么方向?
0°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
0°向北到北极点为北纬(N); 向南到南极点为南纬(S)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特殊纬线
0°: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纬线:回归线,热带和温带分界线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 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90°纬线:南北极点。
特殊经线
0°: 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20°W: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
160°E: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 半球。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两地点一个东经,一个西 经。两经度和小于180 ,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大于180则相反。
两地点一个东经,一个西经。两经度和 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大于 180°则相反。
1、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A ) A.0° B.40°N C.23.5°S D.66.5°S 2、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 是( A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
135° 90°
45°
A
CN
60°
30° B 0°
0°
180° 135°
90°
俯知 视识 经运 纬用 网三 图 的 判 读
45°
1、请说出图中A、B、C点的经度和纬度,并判断点A在点B的 什么方向?点A在点C的什么方向?点B在点C的什么方向?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共55张PPT)
比例尺相同,图幅越大,绘制的实地范围越大。
图B 图A
问题1:若A、B两图表示的实地范围相同,那幅 图的比例尺更大? 问题2:由A图到B图,比例尺放大还是缩小?
图B 图A
问题3:若A图比例尺为1:600万,A图比例尺放 大到2倍得到B图,则B图比例尺为多少?A图比例 尺放大2倍得到B图,则B图比例尺又为多少?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⑩多种比例尺的确定思路
若绘制地图有多个比例尺时,选择最小的比例尺 作为该图的比例尺。
一、地图及三要素
4、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A在B的正西 方向 B在C的正北 方向 C在A的东南 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示方向为北方)
A在B的西南 方向 B在C的西北 方向 C在A的正东 方向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讲 地图
思考:我国的政治中心城市是?它在我国的 地理位置又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地图及三要素
思考:什么是地图?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构 成?
一、地图及三要素
1、地图的含义
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 不同符号、颜色等表示的图形。
一、地图及三要素
2、地图的三要素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⑧比例尺、图幅面积与实地面积的关系
对于较规则图形:
(比例尺)2=
图幅面积 实地面积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⑨经纬网图与比例尺大小
在经纬网图中,比例尺大小由图幅面积和实地范 围共同决定,实地范围取决于经纬网格所处的经 纬度和所跨的经纬度。
思考:现有一张长为20cm,宽为18cm的 图纸,要绘制实地长24km,宽18km的地 表某区域,该图比例尺应为多大?
图B 图A
问题1:若A、B两图表示的实地范围相同,那幅 图的比例尺更大? 问题2:由A图到B图,比例尺放大还是缩小?
图B 图A
问题3:若A图比例尺为1:600万,A图比例尺放 大到2倍得到B图,则B图比例尺为多少?A图比例 尺放大2倍得到B图,则B图比例尺又为多少?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⑩多种比例尺的确定思路
若绘制地图有多个比例尺时,选择最小的比例尺 作为该图的比例尺。
一、地图及三要素
4、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A在B的正西 方向 B在C的正北 方向 C在A的东南 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示方向为北方)
A在B的西南 方向 B在C的西北 方向 C在A的正东 方向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讲 地图
思考:我国的政治中心城市是?它在我国的 地理位置又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地图及三要素
思考:什么是地图?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构 成?
一、地图及三要素
1、地图的含义
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 不同符号、颜色等表示的图形。
一、地图及三要素
2、地图的三要素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⑧比例尺、图幅面积与实地面积的关系
对于较规则图形:
(比例尺)2=
图幅面积 实地面积
一、地图及三要素
3、地图上的比例尺
⑨经纬网图与比例尺大小
在经纬网图中,比例尺大小由图幅面积和实地范 围共同决定,实地范围取决于经纬网格所处的经 纬度和所跨的经纬度。
思考:现有一张长为20cm,宽为18cm的 图纸,要绘制实地长24km,宽18km的地 表某区域,该图比例尺应为多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右 向左
正门 正门
猴山猴山
×
问题二:你是怎么辨别方位的?
问题一:
你现在在动 物园的正门, 你知道猴山 位于正门的 哪个方位吗?
猴山在正 门的东方
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
①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
②指向标定向法
按图上所标方 向定位,一般 地图上箭头所 指为北方
七年级地理
---地图
主讲教师:
我们去动物园的时候,都要门票,同学们有没 有发现门票的后面有一幅很漂亮的地图呢?
想一想:
1.你现在在动物 园的正门,你知 道猴山位于正门 的哪个方位吗?
2.你是怎么辨别 方位的?
3.你知道要走多远 吗?
问题一:
你现在在动
物园的正门,
你知道猴山
位于正门的
哪个方位吗?
图上 距离
比例尺 = 实地 距离
1
160m
=
2 3?20m
1 160m
这个图标 呢?
这个图标是 什么意思呢?
图例: 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性质、
注记: 属性或数据等的文字或数字。
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Thank You!
确定方向的三种方法
③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 方向,纬线指 示东西方向
问题三:你知道要走多远吗?
1:8000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
(也叫:缩尺)
线段式 0 1km
表示 图上1cm代 表实地1km
文 数字式 1:500000 字 表示 图上1cm 式
代表实地 500000cm
问题三:你知道要走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