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模板

合集下载

防雷、防静电检查表

防雷、防静电检查表
防雷、防静电检查表
检查部位:I/JSR-096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结果
处理情况
防雷
突出屋面的易燃易爆物料排放管、风管等是否装有阻火器,是否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消防、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4.1.3.1
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装置与行人通道及出入口距离是否大于3m,如否,是否采取其它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4.1.11.2.1
接地线是否规范,有无断裂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2.7
易燃易爆物料管网内的泵、过滤器、缓冲器等处是否接地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3.2.1
其它隐患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易燃易爆物料管道、法兰之间是否是金属垫片,如不是,是否跨接
消防、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4.1.1.5
易燃易爆物料金属装置、设备、管道等是否接地
消防、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4.1.1.5
易燃易爆物料罐车装卸是否使用防静电报警装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5.4.2.7.1
直径≥2.5m 或容积≥50m3 的设备是否有两处以上均匀布置的接地
避雷网、引下线是否完好,有无断裂
电气管理制度 4.1.12
接地线是否规范、完好
电气管理制度 4.1.10
建筑物避雷引下线是否不少于两根,是.10
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是否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是否不大于30m。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4.1.11.2.3.b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是否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是否接地
消防、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4.1.1.5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1总则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规范检测的量化操作;确保防雷防静电安全设施的性能有效;依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规范..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和检测..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00057-94 2000年版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GB 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规范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规范GB 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质量验收规范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QX 2-2000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静电接地设计规程4 术语4.1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4.2 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4.3 电涌保护器主要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元件..4.4 配电室非专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发电、变电、蓄电和供电设施集中放置的专用和通用建筑物..4.5 计算机房计算机系统主要设备放置的地点或计算机设备相对集中场所..4.6检测点指防雷检测中接地电阻测试仪和其它测试设备的接触点或根据防雷设施结构应该确立的检查点..5 安全检查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5.1 建构筑物5.1.1建构筑物避雷带:依据“防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和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12米”; 二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18米”和三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25米”6m6m40m以下每个烟囱不得少于三个;40m表5.1-1建筑物天面检测点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测试部位测点确定方法依据测点确定方法原则一类建筑物天面避雷带与引下线连接处建筑物引下线距离首先确定建筑凸角;再确定中间测点..1.两测点间距不大于12m..2.检测点均匀布设..二类1.两测点间距不大于18m..2.检测点均匀布设..三类1.两测点间距不大于25m..2.检测点均匀布设..一、二、三类建筑物天面避雷网网格布设规格网格每交叉点确定一个检测点..表5.1-2建筑物外附属物测点确定物体所处位置被测物体测点确定方法测试数量建筑天面避雷针杆、塔、天线、水箱、放散管、通风管、金属构件等..按物体个数被测物体各确定一个点..建筑天面或外侧金属防护栏、金属管道、太阳能热水器、广告牌、金属门窗、玻璃墙幕的金属框架、防晒棚、装饰物等..按物体结构和形状参照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物防雷引下线间距规定确定检测点..建筑天面、外侧或地面进出和连接建构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呼吸管、金属通风管、其它长型和变型金属物体..按使用性质和接地要求每根不能少于两点..构筑物独立或附属在建筑物古塔、水塔、锅炉、烟囱、铁塔、罐储非易燃用、避雷塔杆及其它孤立高耸的金属构件..按其大小、形状、结构参照二类建筑物防雷标准确定检测点..5.2 民用供电设施5.2.1电力室建筑体:通信、广播电视、医疗设备、重要机房、重要场所、化工、易燃易爆场所的配电房按一类防雷建筑物确定检测点;大型和生产弱电设施的配电房按二类防雷建筑物确定检测点;中、小型和其它的配电房按三类防雷建筑物确定检测点..5.2.2 配电设备系统:单位高压配电柜、低压总配电柜、分配电柜、供电终端设施以及操作台等;按其配电柜箱的个数确定检测点;柜箱内的零线排、安全保护地线排、接零、接地点等按设备的连接结构确定检测点..5.2.3 配电室:总接地、等电位接地排等按设备接地点数量确定检测点;低压避雷器、进出电力室的护套及穿线管接地、直流变压器、直流蓄电箱、传输信号机柜和电涌保护器、交流接地、直流接地、安全保护地、避雷器接地等按个确定检测点..5.3弱电设施5.3.1 各类弱电设施机房及场所的建筑物:根据规定要求;按“5.1建筑物”接地点、屛蔽接地、汇流排接地、防静电泄流排、空调、监控系统电涌保护器、消防5.3.75米50米12米场所被测物体测点确定原则测点确定地面或地沟金属罐、地上或管沟的输油管..输油管接地规定按接地点确定检测点..金属罐体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法兰盘、管线金属件..按规格和结构的个组数确定检测点每个组确定一个测检点跨建筑体内外进出和连接人工石油洞的各类金属管、线、呼吸管、金属通风管..使用性质和接地要求确定检测点每根最少确定二个检测点..装卸油品台固定设备、法兰盘、计量仪表、鹤管、防静电栓..按设备个数确定检测点每设施最少确定一个检测点栈桥、铁轨等..按每隔12米接地一次确定检测点先确定两端头测试点;再确定中间检测点;两测试点间距不得大于12米..配电系统配电箱、安全保护接地、50米屛12米2L/2计算公式: n=8s/L2式中n——检测点数;s——建筑物总面积;单位㎡;由设计图纸查得;L——不同类别防雷建筑物避雷带引下线的间距;单位为m..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3条的有关规定;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L分别取12m;18m和25m..例如:某二类防雷建筑的建筑总面积为5000㎡;则:n=8×5000/18×。

(完整版)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技术报告模板

(完整版)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技术报告模板

№ ....检字〔〕号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技术报告受检单位 :检测项目:检测日期:有效期限:............有限公司检测报告声明1.此报告未经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发人签字、未经检测单位签章无效。

2.报告涂改无效。

3.报告复印件未经检测单位盖章无效。

4.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5.本报告仅对已记录的防雷装置负责。

6.检测后防雷装置人为或者其他原因发生改变,检测单位不承担相关责任。

单位名称:地址:电话:传真:邮箱:网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报告㈠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检测时间联系人天气状况联系电话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检测标准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检测项及位置检测点隐患点结论影响安全因素及整改意见1号综合楼合计综合结论备注检测仪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数字万用表拉力计激光测距仪游标卡尺型号检测员:校核员:签发:检测单位(章)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报告㈡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检测对象联系人检测时间联系电话检测项目检测数据结论类型材型规格 (mm)数量有效高度( m )保护对象接闪器敷设方式敷设位置网格尺寸 (m× m)壁厚( m m )检测点123456接地电阻(Ω)敷设方式材型规格2 ( mm 、 mm)数量引下线最大间距( m)接地测试点123456电阻阻值(Ω)影响安全因素及整改意见:结论:备注: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报告㈢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检测对象 联 系 人检测时间联系电话检 测 项 目检测数据电缆敷设方式系统接地型式配测试点123456电 接地 线缆屏蔽接地系 电阻安全保护接地统(Ω)交流工作接地结论防护级数 一级二级三级型号劣化显示数量电 安装位置源保护对象电 最大可持续运行电压Uc(V)涌保 标称放电电流( kA )护 相线长度( m )器2S截面积( m m )长度( m )P零线D2截面积( m m ) 地线长度( m )2截面积( m m )接地电阻(Ω)结论影响安全因素及整改意见:结论: 备 注: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技术报告(续)防雷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Ω)测试结论序号项目名称实测值设计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范本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范本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范本防雷和防静电安全是加油站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防雷和防静电设施的有效运行和维护对于预防火灾和保障加油站工作人员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针对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设施的安全评价检查表范本,用于评估加油站的防雷和防静电安全性。

1. 防雷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 ] 起雷击保护系统:加油站是否安装了起雷击保护系统,包括避雷针、避雷带等?- [ ]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避雷针是否安装在加油站的高处,且离加油机和储油罐等易燃易爆设施足够远?- [ ] 避雷带的安装位置:避雷带是否安装在加油站建筑的周围,以提供有效的保护?- [ ] 避雷设施的维护:避雷针和避雷带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 [ ] 接地系统:加油站的接地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且与其他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连接良好?2. 防静电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 ] 静电接地设施:加油站是否安装了静电接地设施,如接地线和接地网?- [ ] 接地线的安装位置:接地线是否安装在加油机和储油罐等易燃易爆设施的附近,以有效接地静电?- [ ] 接地线的固定和保护:接地线是否牢固固定,且有足够的保护措施,以防止被破坏或损坏?- [ ] 静电消除设施:加油站是否安装了静电消除设施,如静电消除器或接地装置?- [ ] 静电消除设施的维护:静电消除设施是否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有效运行?3. 人员安全培训和注意事项- [ ] 培训计划:加油站是否制定了防雷和防静电的培训计划,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 ]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否包括防雷和防静电设施的认识、操作注意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置等?- [ ] 静电放电防护:工作人员是否了解静电放电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穿防静电服装、戴防静电鞋等?- [ ] 报警装置:加油站是否配备了防雷和防静电设备故障报警装置,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4. 检查和维护记录- [ ] 检查记录:加油站是否有防雷和防静电设施的检查记录,记录着每次检查的时间、检查人员和检查结果等信息?- [ ] 维护记录:加油站是否有防雷和防静电设施的维护记录,记录着每次维护的时间、维护人员和维护内容等信息?- [ ] 故障处理记录:加油站是否有防雷和防静电设施故障处理记录,记录着每次故障的时间、处理人员和处理结果等信息?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设施的安全评价检查表将有助于加油站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加油站的防雷和防静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有效运行和安全性,从而预防火灾和事故的发生。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模版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模版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模版防雷和防静电是加油站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防雷和防静电检查和评价。

下面是一个防雷和防静电检查表的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雷和防静电检查表一、加油站基本信息1. 加油站名称:2. 建设单位:3. 运营单位:4. 检查日期:5. 检查人员:6. 天气情况:二、防雷设备检查1. 避雷针检查:(√)避雷针是否完好无损?(√)避雷针是否接地可靠?2. 避雷线路检查:(√)避雷线路是否完好无损?(√)避雷线路接地是否可靠?3. 避雷器检查:(√)避雷器是否完好无损?(√)避雷器接地是否可靠?4. 其他防雷设备检查:(√)其他防雷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其他防雷设备接地是否可靠?三、防静电设施检查1. 地面导电性检查:(√)地面导电性是否符合要求?(√)地面导电性是否均匀?2. 静电接地检查:(√)静电接地是否可靠?(√)静电接地是否符合要求?3. 静电消除装置检查:(√)静电消除装置是否完好无损?(√)静电消除装置是否工作正常?4. 静电监测装置检查:(√)静电监测装置是否完好无损?(√)静电监测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四、防雷和防静电措施1. 是否制定了防雷和防静电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否2. 是否开展了防雷和防静电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是(√)否(√)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培训和教育的人员:3. 是否建立了防雷和防静电的管理制度?(√)是(√)否(√)管理制度的内容:4. 是否进行了定期的防雷和防静电检查和维护?(√)是(√)否(√)检查和维护的频率:(√)检查和维护的具体内容:五、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 存在的问题:(√)防雷设备存在损坏或接地不可靠的情况。

(√)防静电设施导电性不符合要求。

2. 整改措施:(√)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防雷设备。

(√)改善地面导电性,确保地面导电性符合要求。

六、备注在备注栏中可以记录一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例如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防雷和防静电措施等。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应按GB 50343-2004中第4章及附录A的规定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进行划分。
5 民用建(构)筑物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5.1 建(构)筑物外部屋面设施 5.1.1 建(构)筑物接闪带、接闪网
依据相关规范规定的应设立的引下线或接地点的数量,即为检测点数量。操作中宜首先将建筑物每 个凸角确定为必须检测点,再根据检测点间距确定中间检测点,使两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各类防雷 建(构)筑物的引下线布设间距,具体按表1确定。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部位和检测点的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已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构)筑物、爆炸危险环境、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场地、 通信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医疗成套电子设备设施等场地和场所的防雷防静电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4 分类和分级
1
DB62/T 2312—2013
4.1 建(构)筑物的防雷分类 应按GB 50057-2010中第3章、第4.5.1条及附录A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防雷分类。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第一类、
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时,宜将其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 物。 4.2 雷电防护分级
ICS 91.120.40 A 47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62/T 2312—2013
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Anti-static Device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二篇)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二篇)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加强对接地系统的监管,确保化工企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化工企业的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包括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

第三条化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雷和防静电接地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实施细则,制定并实施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方案。

第四条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和经验的检测机构或人员进行。

第五条化工企业应当保证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及时性,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第六条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应当结合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开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七条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并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

第二章防雷接地检测第八条防雷接地检测应当包括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状态的检测。

第九条防雷接地检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二)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防雷接地系统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紧固可靠。

(四)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五)防雷接地系统是否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第十条防雷接地检测应当采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并由具备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

第十一条防雷接地检测应当定期进行,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第十二条防雷接地检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和归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对于防雷接地系统未能通过检测的,化工企业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检测。

第三章防静电接地检测第十四条防静电接地检测应当包括防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状态的检测。

第十五条防静电接地检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防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二)防静电接地系统的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防静电接地系统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紧固可靠。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要求规范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要求规范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DB42/T512—2008)1 围本标准规定了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检测方法及周期、检测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境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检测工作。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GB 50016 建筑防火设计规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GB 50089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 50177 氢气站设计规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SH 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及GB 50057、GB 50343中相关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易燃易爆场所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lace凡用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3.2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3.3引下线 down-conductor system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检测点技术规定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检测点技术规定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检测点技术规定一、引言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雷电灾害,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至关重要。

而检测点的选择和确定是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检测点的技术规定,为相关检测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二、检测点的分类(一)接闪器检测点接闪器是防雷装置中直接承受雷电袭击的部分,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检测点应包括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安装位置、高度、焊接质量、锈蚀情况等。

对于避雷针,应检测针尖的高度和保护范围;对于避雷带和避雷网,应检测其网格尺寸、平整度和支撑件的间距。

(二)引下线检测点引下线是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电流引入地下接地装置的导体。

检测点应涵盖引下线的数量、材料规格、安装位置、连接状况、锈蚀情况等。

重点检查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是否有锈蚀或松动现象。

(三)接地装置检测点接地装置是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的装置,包括接地极、接地母线等。

检测点主要包括接地电阻值、接地极的数量、深度、材料规格、连接情况等。

测量接地电阻值是评估接地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准确测量。

(四)等电位连接检测点等电位连接是将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电气设备和防雷装置等进行电气连接,以消除电位差,防止雷电反击。

检测点包括等电位连接带的材料规格、安装位置、连接状况、导通性等。

特别要检查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等与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是否可靠。

三、检测点的设置原则(一)全面性原则检测点应覆盖防雷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确保无遗漏。

对于重要的部位和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应适当增加检测点的数量,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二)代表性原则选择的检测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防雷装置的性能状况。

例如,在检测接地装置时,应选择不同位置的接地极进行测量,以综合评估接地装置的接地效果。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范本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范本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范本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企业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人员的安全性,必须进行定期的接地检测。

下面是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范本,供参考。

一、目的为了保障化工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雷击和静电引起的事故,确保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所有化工企业报告的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

三、接地检测的内容1. 防雷接地检测:- 防雷接地系统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地接触电流是否符合规定范围;-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达到要求。

2. 防静电接地检测:- 防静电接地系统的布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定范围。

四、检测周期1. 防雷接地检测周期为每年一次,或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 防静电接地检测周期为每季度一次,或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五、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1. 防雷接地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设备:- 接地电阻测试仪;- 接地电流测试仪;- 地壁测试仪;- 等。

2. 防静电接地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设备:- 接地电阻测试仪;- 接地电位测试仪;- 静电电位测试仪;- 等。

六、检测过程1. 检测前准备:- 检测前需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 检测前需关断相关设备和仪器,确保安全。

2. 检测过程:- 检测人员需佩戴防静电服和防静电鞋,确保人员安全;- 检测人员按照检测实施细则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需记录检测数据和结果,并如实填写检测报告。

3. 检测后处理:- 检测人员将检测数据和结果及时汇总,并形成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需提交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七、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日期和时间;- 检测地点;- 检测人员;- 检测设备和仪器;- 检测结果和数据;- 处理建议。

八、责任分工1. 检测单位:- 负责组织、实施接地检测;- 负责编制检测报告;- 负责将检测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2篇)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2篇)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模版,以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防雷防静电工作的有序进行。

本细则可作为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的参考指南,为化工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方案提供支持。

二、背景化工企业是高风险行业,电气设备的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是防止触电、火灾和爆炸等灾害的关键措施。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化工企业必须进行防雷和防静电接地的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生产安全。

三、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1. 总体要求化工企业应建立并执行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确保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该细则应包括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的范围、方法、指标、频次和责任等内容。

2. 防雷接地检测2.1 检测对象所有化工企业应对其电气设备进行防雷接地的检测,包括生产车间、办公楼、仓库等场所的电气设备。

2.2 检测方法采用电阻法进行防雷接地的检测,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检测程序进行操作。

2.3 检测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化工企业的防雷接地电阻应满足规定的限值要求。

2.4 检测频次防雷接地的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检测频次。

2.5 检测责任化工企业应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防雷接地的检测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纪录和档案。

3. 防静电接地检测3.1 检测对象所有化工企业应对其防静电设备和装置进行检测,包括静电接地装置、静电导线等。

3.2 检测方法采用电阻法和测试仪器对防静电设备和装置进行检测,确保其电阻值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3 检测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化工企业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应满足规定的限值要求。

3.4 检测频次防静电接地的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检测频次。

3.5 检测责任化工企业应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防静电接地的检测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纪录和档案。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方法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方法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方法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和检测点的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190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 18802.1—201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714.3—2015 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IEC 62305-3:2010,IDT)GB/T 21714.4—2015 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IEC 62305-4:2010,IDT)GB/T 32937—2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雷电防护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的整个系统。

注:L PS由外部和内部防雷系统两部分组成。

3.2检测部位 parts under inspection雷电防护装置中具有独立功能须进行检测的部分。

3.3检测点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detection point从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中确认进行测试的位置。

3.4屏蔽效能(S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SE)未有屏蔽体时接收到的信号值与在屏蔽体内接收到的信号值的比值,即发射源与接收体之间存在屏蔽体所产生的功率损耗。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 背景和介绍易燃易爆场所(以下简称EE场所)是指存在可燃气体、蒸汽、液体或粉尘的场所,如化工、油库、油田、危险品仓库、医药等生产、存储场所。

针对这样的场所,防雷装置(以下简称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以下简称接地)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保证场所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还可以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作。

本规范旨在为EE场所的防雷和接地装置的检测提供指导,以保证其可靠、有效地发挥作用。

2. 检测原则在EE场所进行防雷和接地测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第一检测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条例和操作规程,确保检测过程中不发生事故。

2.2 精确可靠测试结果应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可靠性,测试设备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

2.3 完整全面检测应覆盖EE场所内各个角落和设备,包括接地体、接地线、防雷针等各种装置。

3. 防雷装置检测流程3.1 现场勘察检测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被测装置的种类、布局、材质、接地体深度和接线方式等。

3.2 检测准备检测前需校验检测仪器,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对于数字式接地测试仪,应通过校验确认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

同时,检测人员应戴防静电手套和防静电鞋套,以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3.3 检测方法方法1:使用数字式接地测试仪,测量场地内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测试时应从整体、分块、单条接地线逐一测量,并记录测试结果和测试位置。

方法2:使用数字式雷电测量仪,测量场地内各防雷装置是否符合GB50058-2014《建筑物外防雷装置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测试过程中应将雷电测量仪各个测量部分依次用导电媒介连接,并记录测试结果和测试位置。

3.4 检测结果处理测试结果应整理成文字形式,用表格、图形等形式清晰地表达,结果应包括测量记录、测量值和结论等信息。

对于测量值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分,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以保证场所安全。

4. 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流程4.1 现场勘察检测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被测装置的种类、布局、材质、接地体深度和接线方式等。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模版(二篇)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模版(二篇)

加油站安全评价检查表之防雷和防静电模版防雷和防静电是加油站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防雷和防静电检查和评价。

下面是一个防雷和防静电检查表的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雷和防静电检查表一、加油站基本信息1. 加油站名称:2. 建设单位:3. 运营单位:4. 检查日期:5. 检查人员:6. 天气情况:二、防雷设备检查1. 避雷针检查:(√)避雷针是否完好无损?(√)避雷针是否接地可靠?2. 避雷线路检查:(√)避雷线路是否完好无损?(√)避雷线路接地是否可靠?3. 避雷器检查:(√)避雷器是否完好无损?(√)避雷器接地是否可靠?4. 其他防雷设备检查:(√)其他防雷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其他防雷设备接地是否可靠?三、防静电设施检查1. 地面导电性检查:(√)地面导电性是否符合要求?(√)地面导电性是否均匀?2. 静电接地检查:(√)静电接地是否可靠?(√)静电接地是否符合要求?3. 静电消除装置检查:(√)静电消除装置是否完好无损?(√)静电消除装置是否工作正常?4. 静电监测装置检查:(√)静电监测装置是否完好无损?(√)静电监测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四、防雷和防静电措施1. 是否制定了防雷和防静电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否2. 是否开展了防雷和防静电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是(√)否(√)培训和教育的内容:(√)培训和教育的人员:3. 是否建立了防雷和防静电的管理制度?(√)是(√)否(√)管理制度的内容:4. 是否进行了定期的防雷和防静电检查和维护?(√)是(√)否(√)检查和维护的频率:(√)检查和维护的具体内容:五、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 存在的问题:(√)防雷设备存在损坏或接地不可靠的情况。

(√)防静电设施导电性不符合要求。

2. 整改措施:(√)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防雷设备。

(√)改善地面导电性,确保地面导电性符合要求。

六、备注在备注栏中可以记录一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例如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防雷和防静电措施等。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1总则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规范检测工作的量化操作,确保防雷防静电安全设施的性能有效,依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和检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057-94 2000年版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GB 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QX 2-2000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10.1-2000 浪涌保护器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D 5003-94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4 术语4.1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4.2 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

4.3 电涌保护器主要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4.4 配电室非专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发电、变电、蓄电和供电设施集中放置的专用和通用建筑物。

危险化学品企业防雷防静电检测点的确定方法

危险化学品企业防雷防静电检测点的确定方法

危险化学品企业防雷防静电检测点的确定方法前言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面临着雷击和静电引发的严重安全问题。

为了防范雷击和静电危险,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防雷防静电措施。

而防雷防静电的检测点的选取是防雷防静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企业防雷防静电检测点的确定方法。

确定检测点的意义选择合适的防雷防静电检测点,有助于企业减少雷击和静电引发的安全问题。

同时,防雷防静电检测点能够对企业内部的电器设备和设施有一个实时监控,帮助企业及时维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稳定进行。

确定方法1. 确定企业内部安全区域在选取防雷防静电检测点之前,首先确定企业内部的安全区域。

这个安全区域需要和危险化学品相关,应包括企业的生产、存储和运输区域。

2. 定义雷击和静电的危险程度在企业内部的安全区域范围内,需要对雷击和静电的危险程度进行明确的定义。

根据雷电和静电的危险程度,可以选择相应的检测点位置。

3. 选择合适的防雷防静电检测点在企业内部的安全区域,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防雷防静电检测点。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危险品仓库,应选择更多的检测点以确保安全可靠。

4. 注意防雷防静电检测点的布局选定防雷防静电检测点后,需要考虑其布局。

选定位置应尽量在企业内部主要设备和设施周围,避免加大检测距离,造成检测精确度下降。

5. 对防雷防静电检测点进行监测和维护在防雷防静电检测点开始运行后,企业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维护。

如果出现检测设备故障,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同时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保证检测点的准确度。

结论选取合适的防雷防静电检测点对企业生产稳定和员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的防雷防静电检测点,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监测和维护。

防雷防静电措施的健全性和稳定性将对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1总则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规范检测工作的量化操作,确保防雷防静电安全设施的性能有效,依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和检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057-94 2000年版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GB 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QX 2-2000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10.1-2000 浪涌保护器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D 5003-94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4 术语4.1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4.2 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

4.3 电涌保护器主要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4.4 配电室非专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发电、变电、蓄电和供电设施集中放置的专用和通用建筑物。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

ICS 13.260 K 09SZJG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第4部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Safety requirements and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building-Part 4: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premises(征求意见稿)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安全要求 (2)5 检测 (4)前言SZJG 28《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学校——第3部分:油(气)站(库)——第4部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第5部分: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机房本部分为SZJG 28的第4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编制。

本部分由深圳市气象局提出。

本部分由…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市防雷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第4部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雷电防护的安全要求及检测。

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场所及其附属的电气、电子装置的雷电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 16895.22-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GB 16895.24-2005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8802.12-2006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SPD) 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 50719-2011 电磁屏蔽室工程技术规范JGJ/T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QX/T 10.2 -2007 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QX/T 10.3 -2007 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SZJG 28.1-2009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第1部分: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范本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范本

防雷装置安全检查范本一、引言防雷装置是用来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伤害的重要设备。

为了确保防雷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防雷装置安全检查的范本。

二、检查范围1. 外部接地装置:- 检查外部接地装置是否牢固连接,并使用适当的导电材料。

- 检查接地装置的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测量结果。

2. 避雷针(或雷电监测预警装置):- 检查避雷针的位置是否正确,并确认其与建筑物的导电部分连接良好。

- 检查避雷针的导电材料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腐蚀现象。

3. 避雷网(或防雷带):- 检查避雷网的安装是否牢固,无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 检查避雷网的导电材料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腐蚀现象。

4. 雷击计数器:- 检查雷击计数器是否能够正常记录雷击次数,并确保记录的数据准确可靠。

- 检查雷击计数器的电源是否正常工作,电池是否需要更换。

5. 接闪器:- 检查接闪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并确认其与建筑物的导电部分连接良好。

- 检查接闪器的导电材料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腐蚀现象。

6. 剩余电流保护器:- 检查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并确保其能够及时检测到并切断剩余电流。

- 检查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7. 线间隔避雷器:- 检查线间隔避雷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并确认其与建筑物的导电部分连接良好。

- 检查线间隔避雷器的导电材料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腐蚀现象。

三、检查方法1. 目视检查:- 根据防雷装置的具体部件和安装位置,进行目视检查。

- 注意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松动或腐蚀现象。

2. 测量检查:- 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接地装置的电阻进行测量。

- 根据防雷装置的具体要求,对各部件的导电材料进行测量或检测。

3. 数据记录:- 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和测量数据。

-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标记并做好记录,以便后续处理。

四、检查记录1. 检查日期:2021年11月10日2. 检查地点:XX建筑物3. 检查人员:张三、李四4. 检查结果:- 外部接地装置:接地装置连接牢固,电阻符合要求(测量值为2欧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定技术规范
1总则
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规范检测工作的量化操作, 确保防雷防静电安全设施的性能有效, 依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统一管理的原则, 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和检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0057-94 本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 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
GB 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QX 2-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QX.10.1- 浪涌保护器第一部分: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YD 5003-94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4 术语
4.1 建筑物
是指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4.2 构筑物
是指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

4.3 电涌保护器
主要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 它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4.4 配电室
非专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发电、变电、蓄电和供电设施集中放置的专用和通用建筑物。

4.5 计算机房
计算机系统主要设备放置的地点或计算机设备相对集中场所。

4.6检测点
指防雷检测中接地电阻测试仪和其它测试设备的接触点或根据
防雷设施结构应该确立的检查点。

5 安全检查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定
5.1 建( 构) 筑物
5.1.1建( 构) 筑物避雷带: 依据”防雷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 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 和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12米”, 二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18米”和三类防雷建筑物”其间距不应大于25米”的原则, 首先将建筑物每个凸角确定为必须检测点, 再根据检测点间距增加中间检测点, 使其两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各类建筑引下线的间距。

5.1.2 避雷网按交叉点的数量确定检测点。

5.1.3 建( 构) 筑物天面的避雷针( 杆、塔) 、天线、水箱、放散管、通风管、金属构件等, 按其个数确定检测点。

5.1.4 建( 构) 筑物上的金属防护栏、金属管道、太阳能热水器、广告牌、金属门窗、玻璃墙幕的金属框架、防晒棚、装饰物等按照其结构、形状参照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物防雷引下线间距规定确定检测点。

5.1.5进出和连接建( 构) 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呼吸管、金属通风管、其它长型和变型金属物体, 按使用性质和接地要求确定检测点; 但每根最少确定二个检测点。

5.1.6 建筑物内附属设施
5.1.
6.1 建筑物供电系统: 配电室按等电位连接系统的接地点和设备的接地连接点确定检测点、总配箱、区域配电箱、用户配电箱和终端配电设施, 按设备规格, 依箱( 盒) 内应该设立接地点的
数量确定检测点。

5.1.
6.2 电梯系统: 电梯机房及机房内配电设施参照计算机房确定检测点; 道轨、井道内的等电位连接排按接地点每条确定两个以上检测点; 轿箱、召唤器、电梯门、楼层显示器按设备个数确定检测点。

5.1.
6.3 管道井、线路井: 从入口开始至大楼顶层终端, 按每层每井不少于1个检测点确定, 两检测点间距大于6m时中间应增加检测点。

5.1.
6.4消防、安防、语音、图像、数据系统: 相关监控制室、操作室、中继室等和专用配电设施参照计算机房确定检测点; 总配线箱、区域配线箱、终端配线箱和电涌保护器等按设备数量确定检测点。

5.1.
6.5金属管道、线槽、线桥、线架等: 首先确定端头为检测点, 再根据设备结构确定中间检测点, 消防、给排水、暖气等每根管道不得少于两个检测点, 穿线金属管、线( 槽、桥、架) 等测点间距不得大于6m。

5.1.7构筑物( 古塔、水塔、塔吊、锅炉、烟囱、铁塔、罐储及其它孤立高耸的构筑等) : 一般按其大小、形状、结构参照二类建筑物防雷标准确定检测点; 其附属避雷针按5.1.3确定检测点; 水塔上下水管道等电位接地, 按进出管道根数确定检测点。

配电系统参照5.1.
6.1确定检测点。

5.1.8锅炉房
5.1.8.1锅炉房建筑体根据使用能源类型, 按照建筑物防雷一、二、
三类要求确定检测点。

5.1.8.2烟囱参照5.1.7确定检测点, 但高度40m以下每个烟囱不得少于三个, 40m以上的不得少于五个; 金属烟囱按二个检测点确定。

5.1.8.3锅炉主体、操作台、配电箱按布设情况及设备结构确定检测点。

表5.1-1建筑物天面检测点确定
建筑物
防雷类别测试部位测点确定
方法依据测点确定方法原则
一类建筑物天面
避雷带与引下线连接处建筑物引下线距离首先确定建筑凸角, 再确定中间测点。

1.两测点间距不大于12m。

2.检测点均匀布设。

二类1.两测点间距不大于18m。

2.检测点均匀布设。

三类1.两测点间距不大于25m。

2.检测点均匀布设。

一、二、三类建筑物天面避雷网网格布设规格网格每交叉点确定一个检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