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细菌nirS功能基因的多样性研究 论文答辩
《基于宏基因组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范文
《基于宏基因组的反硝化除磷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已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反硝化除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等优点,其核心在于系统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
本文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对反硝化除磷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实际水处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区域与样本采集本研究选取了多个不同运行阶段的反硝化除磷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样本。
2.2 宏基因组技术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对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和分析,包括DNA提取、文库构建、高通量测序等步骤。
2.3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序列质量控制、OTU聚类、物种注释、功能预测等。
三、结果与分析3.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对样本的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和丰度信息。
结果表明,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古菌,主要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
此外,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群落,如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等。
3.2 微生物功能分析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功能预测,发现系统中存在着多种与氮、磷去除相关的功能基因。
其中,反硝化功能基因和聚磷代谢功能基因是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基因。
此外,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与有机物降解、电子传递等相关的功能基因。
3.3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运行阶段的关系通过对不同运行阶段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系统的运行状态密切相关。
在系统启动阶段,主要以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微生物为主;在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各种功能微生物的丰度也较为均衡。
四、讨论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技术对反硝化除磷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微生物种类和功能基因,这些微生物在氮、磷去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子生态技术在微生物硝化及反硝化研究中的应用_柏耀辉
。 AOB 及
膜 结 合 的 硝 酸 还 原 酶 基 因 ( napA 和 硝化菌监测中, narG ) 、 NIR 基因 ( nirS 和 nirK ) 及 nosZ 都 经 常 作 为 反硝化菌的分子标记
[ 2425 ]
AOA 首先通过自身的 AMO 酶将氨氧化 为 NH 2 OH , amoB 氨氧化过程是一个速 率 限 制 性 步 骤, 由 amoA , amoA 编 码 着 AMO 的 活 及 amoC 基 因 调 控 。 其 中, 并经常作为硝化菌的生物标记, 在硝化 性多肽位点, 菌的 研 究 中 有 广 泛 的 应 用
1
硝化及反硝化的分子理论
微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各阶段反应的关键酶关系
和 NIR ( 分 别 为 cytochrome cd1 -及 Cu-containing NIR ) , NOR ( cytochrome bc -containing NOR ) 及 NOS ( Cu-containing NOS ) 。 这些酶似乎并不能完全 利 用 各自的基质, 这可能 造 成 一 部 分 NO 及 N 2 O 排 放 到 大气中 。 另外, 并不 是 所 有 反 硝 化 菌 都 具 有 上 述 一 它可能只具有部分酶 整套 酶,
[ 21 ] 标记在环境系统中识别 Nitrobacter 。
。本文将综述如何通过分子
生态学来探讨环境中的硝化及反硝化过程及一些重 要的分子生态技术在实际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
NO 3- 作为电 子 受 体 被 反 硝 化 菌 还 在反硝化中,
- NO , N 2 O 及 N 2 。 作 用 的 酶 分 别 为 NAR 原到 NO 2 ,
[ 17 , 19 ]
。
2
反硝化细菌nirS功能基因的多样性研究 论文答辩
渤海沿岸工农业和水产养殖 业迅猛发展,渤海海洋开发活 动加剧,再加上各个输入河流 带来的陆源营养物质,氮、磷 含量不断增加。
图1-1 渤海地图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反硝化作用由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并释放N20、NO或N2 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氮素重返大气层的主要环节,对于维持整个氮循 环中氮的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四. 讨论
4.2渤海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B01站位地处辽东湾,细菌的多样性分布受到磷酸盐含量、溶解氧浓度、 PH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可能受到辽河等多条河流注入的原因,反硝化细 菌的多样性较高;
B03站位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溶解氧浓度,可能是因为周围没有大 量河流的注入,污染较轻的缘故; B05站位的多样性与硝酸盐的含量相关,可能是受沿海港口以及渤海油 田等排入的污染源影响,氮污染的状况也相对严重,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 较高;
图1-2 反硝化功能酶和功能基因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技术CA分析 Unifrac分析、多样性指数 分析、系统进化分析 环境因子
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群落分布、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图1-3 主要技术路线图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B05站位在 各个Cluster 中都有分布
B07站位分布在 Cluster I、II、 IV、 V
60% 80% 100%
图3-15 各个站位克隆数在每个Cluster中的分布
B15站位分布在 Cluster I、 III、 IV、 V
三. 实验结果
3.8 nirS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B01,B05,B07 站位在Cluster II中有分布 B01,B03,B05, B11,B15站位在 Cluster III中有 分布 B01,B03,B05, B07,B11,B15站 位在Cluster IV中 都有分布 B01,B03,B05, B07,B11,B15站 位在Cluster I中都 有分布
Thauera属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作用综述
Thauera属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作用综述[2][2]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摘要:Thauera菌属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从thauera菌属分类及不同结构特性等角度出发,综述了thauera属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处理芳香族化合物、反硝化脱氮及去除COD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阐述其降解某些典型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同时对thauera属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Thauera sp.;降解芳香烃类污染物;反硝化脱氮每个生物处理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微生态系统,各种进水基质C、N、P以及人工曝气所提供的溶解氧都是生物处理系统的物质能量来源。
因此,对于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菌群进行定位定量比较分析,可以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系统和深入地对污染物降解机理进行探究。
随着各种先进分子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存在于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一些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菌属被发掘并针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与污染物去除和系统高效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并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对此的研究过程中,一类菌群的功能和性质突显出来——Thauera属细菌。
Thauera属细菌,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之中,并有能够广泛降解污染物。
其具有降解芳香烃类有机物,反硝化以及降解COD等方面的能力,是生物处理装置中一种非常常见并起重要作用的菌种。
1Thauera属细菌的分类、检出Thauera是β-proteobacteria纲下属的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大多为杆状结构。
Fig1Thauera菌株的显微照片(1000×)早在1993年,由Macy等人定义了Thauera属下的第一种细菌Thauera selenatis。
到目前为止,Thauera细菌已经被分离出将近50株的纯种菌株,被分类定义为9个种。
Thauera属的细菌具有多样化形态学及生理生态学特征。
反硝化菌功能基因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反硝化菌功能基因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环境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反硝化菌在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防止了硝酸盐的积累和氮的过度矿化。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反硝化菌的功能基因及其分子生态学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反硝化菌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反硝化菌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反硝化菌在环境科学中的重要性提供理论支持。
二、反硝化菌功能基因概述反硝化作用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关键过程,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将硝酸盐(NO₃⁻)和亚硝酸盐(NO₂⁻)还原为氮气(N₂)或一氧化二氮(N₂O),从而完成氮的生物循环。
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反硝化菌利用一系列功能基因编码的酶来催化反应的进行。
反硝化过程通常分为四个连续步骤: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还原为一氧化二氮,最终一氧化二氮还原为氮气。
这些步骤分别由硝酸还原酶(Nar/Nap)、亚硝酸还原酶(Nir)、一氧化氮还原酶(Nor)和氧化亚氮还原酶(Nos)催化。
这些酶对应的编码基因即为反硝化菌的功能基因,它们在基因组中的存在与表达水平直接影响了反硝化作用的效率。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反硝化菌功能基因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发展到了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学分析。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反硝化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进而探讨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机制和调控机制。
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反硝化菌功能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已经成为评估环境氮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通过定量PCR、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样品中反硝化菌功能基因的拷贝数和表达水平,从而评估反硝化作用的潜力和速率。
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揭示反硝化菌在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格局和群落结构,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杨柳燕;王楚楚;孙旭;郭丽芸;肖琳;宋晓骏【摘要】简述了参与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湖泊中底栖动物提高了沉积物中氨氧化菌的丰度,加快了沉积物和上覆水反硝化过程,同时底栖动物的肠道也是反硝化场所并释放N2O.研究淡水湖泊中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阐述硝化反硝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底栖动物对参与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影响.【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12页(P12-22,50)【关键词】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底栖动物【作者】杨柳燕;王楚楚;孙旭;郭丽芸;肖琳;宋晓骏【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2湖泊是陆地圈层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湖泊众多,面积大于1.0 km2的湖泊有2 683个,大约占国土总面积的0.9%,然而我国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湖泊中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降到湖底,分解耗氧,导致鱼类缺氧死亡,并产生氨、硫化物等物质,对水生态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1]。
氮素是湖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氮素循环在维持湖泊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因此,研究湖泊氮素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湖泊生态系统氮循环是一个开放的循环模式,发生在气-水界面、水体、水-泥界面、沉积物等介质中[3]。
氮素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径流和生物固氮等途径输入湖泊,据推算太湖生物固氮量只占外源总氮输入量的 0.11%,大气沉降总氮为同季节径流入湖氮素负荷的18.6%,因此,通过径流外源性氮素输入是湖泊氮的主要来源[5]。
混养反硝化硫细菌thiopseu...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制药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含硫、含氮和高浓度化学需氧量(COD)是工业废水污染物组成的典型特征。
这类废水未达标排放到环境中会引起富营养化等问题。
碳氮硫共脱除工艺包含硫酸盐-有机物去除单元,反硝化脱硫单元,生物硫回收单元和硝化单元。
此工艺将硫酸盐还原与反硝化脱硫过程耦合,实现有机物、硫酸盐和氮氧化物的高效去除。
然而此工艺存在污染物去除和资源化效率易受进水负荷干扰,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功能机制不明确和单质硫产率较低的问题。
本研究在碳氮硫共脱除反应器中分离出一株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同时代谢COD、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功能菌株X2。
基于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菌株X2属于Pseudomonadaceae科,与Pseudomonas caeni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在系统进化树中与Pseudomonadaceae科其他近缘物种明显分离,形成一个新的进化单元。
采用Pseudomonas caeni作为参考菌株,利用多相分类的方法对菌株X2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Pseudomonas caeni相比较,菌株X2X2代表Pseudomonadaceae科中一个新属的模式种。
依据其硫氧化和反硝化的生理特性命名为Thio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 X2。
根据能量和营养来源差异,设置不同的条件分析菌株X2的代谢特征。
菌株X2可以分别在异养反硝化、混养硫氧化-反硝化和自养硫氧化-反硝化条件下生长代谢。
它可以利用有机或者无机碳作为营养来源,也可以利用硫化物或有机物氧化作为能量来源,属于兼性化能无机营养型硫细菌。
在菌株X2代谢过程中,高浓度电子受体存在的条件下,硫化物不发生过度氧化。
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为颗粒状单质硫。
功能基因表达分析表明硫氧化基因fccAB和反硝化基因nirS都是不受底物诱导的持家基因。
在混养硫氧化-反硝化条件下,这两种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低于反硝化条件。
不同恢复阶段热带森林土壤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土壤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是 N 2 O 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由其主导的反硝化过程对全球温室效应及 N 循
环具有重要贡献 [1] 。 土壤反硝化是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土壤酶的作用下,被还原生成含氮气体( NO、N 2 O 或
N 2 ) 的地下微生物学过程。 其中,亚硝酸盐还原酶( Nitrite reductase,Nir) 具有催化 NO -2 还原生成 N 2 O 等气体
abundance of Chloroflexi and Actinobacteria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tropical forest restoration, while that of Cupriavidus and
Pseudomonas had an opposite tendency. The genus number of nirS⁃denitrifying bacteria community in September was ranked
关键词:nirS 基因;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多样性; 热带森林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nirS⁃denitrifying microbial community across three
restoration stages of Xishuangbanna tropical forest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281,31660191) ;国家林业局“ 948” 项目( 2015⁃4⁃39) ;云南省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
目;云南省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05000511311)
收稿日期:2020⁃ 04⁃ 17; 网络出版日期:2020⁃ 11⁃ 27
生物反硝化脱氮碳源上微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反硝化脱氮碳源上微生物的多样性王小娇;席亚萍;张明【摘要】为了研究废弃农作物作为反硝化脱氮处理的新型碳源和生物膜载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将玉米芯作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的载体伽置在河道中,采集同步脱氮过程中的玉米芯样品并提取微生物总DNA,使用细菌通用引物对(GC341F和518R)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目标16SrDNA片段,然后对扩增的16SrDNA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测定,对凝胶染色并进行条带统计分析和切胶测序.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载体的生物膜优势菌变化规律与生存环境的变化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当水体中溶解氧提高后,生物膜上的优势种群以好氧/兼氧的异养杆状细菌Bacillus为主.【期刊名称】《上海化工》【年(卷),期】2010(035)006【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16SrDNA;PCR;DCGE【作者】王小娇;席亚萍;张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5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多种途径汇入河流等水体,造成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南方河流普遍存在低碳高氮现象,水体磷氮比过低使河流自净过程中反硝化所需的碳源不足,导致硝态氮难以有效去除。
本测试基于生物硝化-反硝化原理,研究了在模拟河道中提高水体中的碳浓度,营造反硝化环境,这种好氧、兼氧的生物膜环境为脱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尽管很多研究者对脱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其脱氮的微生物机理尚不清楚,现代分子生物学为深入研究环境中微生物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通过从模拟河道装置中提取总DNA,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变性梯度凝胶(DGGE)和DNA测序等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膜中细菌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以获得生物膜中细菌组成和动态变化规律。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多样性分析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多样性分析
谢蔚鹏,褚文珂,陈 敏
(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摘 要:利用反硝化培养基分离得到24株菌株,通过好氧吸磷试验和 硝 酸 盐 还 原 产 气 试 验,确 定 其 为 反 硝 化聚磷菌.16SrRNA 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4株反硝化聚磷菌可归于5 个 不 同 的 属,分 别 是 芽 孢 杆菌属(犅犪犮犻犾犾狌狊)、丛毛单胞菌属(犆狅犿犪犿狅狀犪狊)、普罗维登斯菌属(犘狉狅狏犻犱犲狀犮犻犪)、假单胞 菌 属(犘狊犲狌犱狅犿狅狀犪狊)和 假 苍 白 杆 菌 属 (犘狊犲狌犱狅犮犺狉狅犫犪犮狋狉狌犿).
KNO32.0g/L,琼脂20.0g,pH7.0~7.2,121 ℃灭菌20min. 缺磷培养基[8]:CH3COONa·3H2O3.23g/L;Na2HPO4 ·2H2O0.02g/L;NH4Cl0.15g/L;
MgSO4 ·7H2O0.08g/L;K2SO40.02g/L;CaCl2·2H2O0.01g/L;HEPESbuffer7.00g/L;微 量 元 素 2.0 mL;pH 7.0.
598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018 年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 品 采自杭州西溪湿地水塘底泥,用无菌塑料袋密封,4 ℃保存带回实验室.
1.2 培 养 基 反 硝 化 培 养பைடு நூலகம்基 [7]:柠 檬 酸 钠 5.0g/L,K2HPO41.0g/L,KH2PO41.0g/L,MgSO4 ·7H2O 0.2g/L,
硝 酸 盐 还 原 实 验 培 养 基 [9]:牛 肉 膏 3.0g/L;蛋 白 胨 5.0g/L;KNO31.0g/L;pH 7.0~7.2. 1.3 菌 株 的 分 离 和 培 养
农田土壤nirK和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文章引用: 赵明明, 赵鑫盟, 希尼尼根, 于景丽. 农田土壤 nirK 和 nirS 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前沿, 2018, 7(2): 65-72. DOI: 10.12677/amb.2018.72008
赵明明 等
1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2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3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Keywords
Agricultural Soils, Nitrogen Fertilizer, Denitrifying Microbes, nirK and nirS Genes, Techniques
农田土壤nirK和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的 研究进展
赵明明1*,赵鑫盟1*,希尼尼根2#,于景丽1,3#
Open Access
1. 引言
1.1. 反硝化作用与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简介
反硝化作用是微生物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以 NO3− 或 NO2− 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代谢获得能量,同时 将 NO3− 或 NO2− 还原为 N2O 或 N2 的过程。反硝化作用既是土壤氮肥损失的途径之一,也是产生温室气体 N2O 的主要途径。土壤的反硝化作用主要是由土壤微生物引起的,包括异化反硝化细菌、非反硝化发酵 性细菌和真菌、自养型硝化细菌等。反硝化作用是一个由四步反应构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包括硝酸 盐还原,亚硝酸盐还原,一氧化氮 NO 还原和氧化亚氮还原 N2O。其中,每一步都由相应的酶来催化, 分别为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ar)、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 Nir)、一氧化氮还原酶(Nitric oxide reductase, Nor)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Nitrous oxide reductase, Nos) [1] [2],如图 1 所示。
长期施氮对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长期施氮对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周晶;姜昕;马鸣超;赵百锁;李俊【摘要】Currently, nitrogen fertilizer is the main source of nitrogen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has a great effect 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soil pH,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nutrients, thereby affecting soil microbial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Studie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the soil microflora and their function has become a cutting-edg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dis-cusse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soi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icroorg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soil nitrogen cycle ( nitrogen fixation,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 , carbon cycle ( methane oxidation) related functions flora abundance and structure were also affected, which could lead to soil ecosystem im-balances and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rom the angle of the soil microorganisms,this paper provided technical basis for rational fertilization system, reducing nitroge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itrogen fertilizer.%氮肥是农业生态系统活性氮素的主要来源,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等理化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化反应过程及其生态功能。
反硝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
( 中国饮用水硝酸盐含量
NO3
限量标准) , 45% 地下水硝酸盐含量 (
-
) 超过
( 主要发达国家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
标准 ) , 个别地点硝酸盐含量 ( NO3 ) 超过 500 mg , 地下水 硝酸盐污染将 对上亿人口的 饮用 水质量安全造成威胁。我国农田反硝化脱氮损失严 重,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农田化肥氮素通过不同损失 途径进入环境的氮量每年约为 1 300 万 t , 其中进 入地表水 125 万 t, 进入地下水 50 万 t, 硝化和反 硝化损失 850 万 t, 氨挥发损失 275 万 t ( 朱兆良 , 私人通讯) 。这些氮素成为地表水富营养化 , 地下 水硝酸 盐富 集, 以 及大 气 N2 O 的主 要来 源之一 , 已受到世界关注。稻田氮循环研究表明由反硝化微 生物所引起的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湿地中氮素流失 的主要原因, 以分子态氮气进入大气。 2 研究环境反硝化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方法 反硝化微生物是一个生理类群 , 广泛分布于土 壤、淤泥、水体等自然环境。在分类单元上主要分 布 在 Pseudomonaceae 、 Neisseriaceae 、 Nitrobacteraceae 、 Rhodospirillaceae 、 Bacillaceae 、 Cytophagaceae 、 Spirileaceaee 、 Rhizobiaceae 、Halobacteriaceae 等科[ 8] 。 传统理论认为反硝化微生物均为细菌, 在嫌气条件 下进行反硝化作用。 1991 年 Shoun 等发现 Fusarium oxysporum 在厌氧条件下可以把硝酸盐和亚硝 酸盐 还原成 N2O, 从而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 9] 。后来发 现反硝化过程广泛存在于真菌的半知菌纲、子囊菌 纲和担子菌纲; 很多放线菌 Frankia 属
反硝化能力的测定
摘要:为深入研究一农田系统中的反硝化过程,本课题进行了农田土壤样本的反硝化细菌分离和16S rRNA基因鉴定,并分析了它们的反硝化能力与反硝化基因。
通过对土壤样本进行初筛和复筛,以限制氮源的方法分离出8株具有反硝化能力的微生物,对5株微生物的反硝化能力进行测定,硝酸盐降解率最高为100%,最低为66.76%。
对8株分离的反硝化菌株的DNA进行反硝化基因nirS和nosZ 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有三株菌株含有nosZ基因,均未检测到nirS基因。
对分离的反硝化菌株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通过克隆建库和阳性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分类地位的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属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 media)、居泉沙雷氏菌(Serratia fonticola)。
而居泉沙雷氏菌没有有反硝化能力的报道,对我们增加对反硝化细菌的认识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反硝化微生物,菌种鉴定,反硝化菌筛选, 反硝化基因1、绪论: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也称脱氮作用。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大部分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例如脱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单胞菌等,它们以有机物为氮源和能源,进行无氧呼吸,其生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C6H12O6+12NO3-→6H2O+6CO2+12NO2-+能量CH3COOH+8NO3-→6H2O+10CO2+4N2+8OH-+能量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
农业上常进行中耕松土,使土壤与氧气充分接触以防止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是氮素循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使土壤中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NO3-减少,消除因硝酸积累对生物的毒害作用。
所以我们应尽量发挥其有利的一面,为人类所利用。
反硝化微生物对于硝酸根离子的还原步骤如右图,若要从微生物代谢角度验证菌株是否为反硝化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测定nirS和nosZ基因是否存在。
有机肥施加对红壤中反硝化细菌nirK基因多样性影响
土 壤 (Soils), 2021, 53(1): 72–79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62;40871125)资助。
* 通讯作者作者简介:张晨阳(1994—),男,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生态学。
DOI: 10.13758/ki.tr.2021.01.010张晨阳, 滕齐辉, 曹滢, 等. 有机肥施加对红壤中反硝化细菌nirK 基因多样性影响. 土壤, 2021, 53(1): 72–79.有机肥施加对红壤中反硝化细菌nirK 基因多样性影响①张晨阳,滕齐辉,曹 滢,崔中利,李顺鹏,曹 慧*(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5)摘 要:为了解有机肥施用对于红壤中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CK(不施肥)、LM(低量有机肥)、ML(高量有机肥+石灰)和HM(高量有机肥)进行研究,并通过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克隆文库的DNA 测序估计了nirK 基因的多样性。
结果表明:各处理分别挑选的288个阳性克隆子可分为78个类型,各处理nirK 文库中的优势类群属于同一种类型,在CK 处理中的占比为51%,在其他3个处理中的占比依次为33%、32% 和27%。
4个文库之间两两的相似性在37.50% ~ 45.3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51个OTUs 测序结果中6个OTUs 与苍白杆菌属的相似性最高,占测序总数的11.8%;其余45个OTUs 属于未培养类型,占测序总数的88.2%。
有机肥添加有助于提高nirK 基因的多样性,并且出现了红壤原始环境中未出现的反硝化细菌类型。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nirK 基因;RFLP 分析;红壤;有机肥施加 中图分类号:Q938.1 文献标志码:A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on Diversity of nirK Gene in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Red SoilZHANG Chenyang, TENG Qihui, CAO Ying, CUI Zhongli, LI Shunpeng, CAO Hui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redsoil, four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and compared: 1) CK, no manure; 2) LM, low organic manure; 3) ML, high organic manure + lime; and 4) HM, high amount organic manure. The diversity of the nirK gene was estimated by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 and DNA sequencing of the cloned libra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288 clones selected in each treat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78 clusters, and the dominant groups in each nirK library were of the same cluster, accounting for 51% of the CK, while the other three treatments were 33%, 32% and 27%, respectively.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four libraries was between 37.50% and 45.34%. The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of the 51 OTUs showed that 6 OTUs had the highest similarity with Ochrobactrum sp., accounting for 11.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equencing. The remaining 45 OTUs belonged to the uncultured cluster, accounting for 88.2%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equencing. Organic manure addition increased the diversity of the nirK gene, but some types of denitrifying bacteria didn’t appear in the original red soil environment.Key words: Denitrifying bacteria; nirK gene; RFLP; Red soil;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nure红壤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48万km 2,占耕地总面积的3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实验结果
3.8 nirS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图3-12 渤海nirS基因系统进化树 图3-13 nirS基因进化树 Cluster I 图3-14 nirS基因进化树 Cluster IV
三. 实验结果
3.8 nirS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表3-4 渤海沉积物各个站位在系统进化树中的克隆数分布 Cluster I II III IV B01 26 8 3 50 26 42 B03 14 B05 16 1 4 59 50 B07 28 3 2 72 1 62 B11 20 B15 23
0.91 124.82
35 33
34
6.16
131.89
1.75
3.04
7.65
三图3-1 PCR梯度扩增电泳图
图3-2 平行PCR扩增电泳图 电泳检测条带清晰,亮度 适宜,可将平行PCR扩增 得到PCR产物加在一起做 乙醇沉淀。
图3-3 纯化电泳图 纯化条带干净没有非特异 性扩增,DNA的纯化结果 较好,可用于连接实验。
渤海沿岸工农业和水产养殖 业迅猛发展,渤海海洋开发活 动加剧,再加上各个输入河流 带来的陆源营养物质,氮、磷 含量不断增加。
图1-1 渤海地图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反硝化作用由反硝化细菌还原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并释放N20、NO或N2 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氮素重返大气层的主要环节,对于维持整个氮循 环中氮的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33
18
61.6%
78.8% 70.6% 65.5% 79.8%
25 29
19 14
84.8%
分 经过筛库后共获得有效克隆数524个,每个站位得到的有效克隆数 析 在8度分析
B01站位的饱 和度最低 B15站位的饱 和度最高
B01 B03 B05 B07 B11 B15
I II III IV V
B15 B11 B07 B05 B03 B01
图3-16 各个Cluster包含的有效克隆数在每个站位的分布
B01,B03,B05, B07,B15站位在 Cluster V中都有分 布
三、实验结果
3.8 nirS系统进化分析
1)渤海海洋沉积物中含有nirS基因序列的大多数反硝化细菌与已知 的可培养反硝化细菌的亲缘关系较远,这就说明在渤海中的含有nirS功 能基因的反硝化细菌大部分都是不可培养的 。 2)本研究有部分序列与通过NCBI比对得到的nirS最相似序列的同源 性在70%左右,这就说明这些序列与已知的含有nirS功能基因的反硝化 细菌存在很大的不同,可能代表新的nirS序列。 3)系统进化树中渤海沉积物中的序列在长江口和东海海域、胶州湾、 海河海域、珠江、海水养殖水体、太平洋海域等都有分布,其中有些 序列的最相似序列来源于森林和湿地,表明在渤海沉积物中含有nirS功 能基因的反硝化细菌不仅在水体中有分布,在森林和湿地也有分布, 这更加说明反硝化菌株的分布具有广泛性。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number of OTUs
20
40 60 number of clones
80
100
图3-7 渤海沉积物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稀释曲线
三. 实验结果
3.6 多样性指数分析
表3-3 nirS基因多样性指数(AA 5% cutoff) Station B01 B03 B05 B07 B11 B15 H 1/D 47.27 21.12 30.80 E Chao ACE
图1-2 反硝化功能酶和功能基因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技术CA分析 Unifrac分析、多样性指数 分析、系统进化分析 环境因子
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群落分布、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图1-3 主要技术路线图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三. 实验结果
3.8 nirS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V IV III II I 0% 20% 40%
B03站位中都分布 于Cluster I、 III、 IV、V
B01站位在各个 Cluster中都有分 布
B01 B11站位分布 B03 在Cluster I、 B05 III、 IV B07 B11 B
一是可以用于不可培养细菌 的多样性研究; 二是通过菌株测序获得的基 因序列可用于微生物分类学种 的研究; 三是通过上网NCBI数据库 中序列的比对可能发现新的序 列。
缺点:
在实验方案上 ,多种软件分 析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反硝化细 菌生物的分布与渤海海洋生态 的关系 ; 在实验过程中,在样品采集 点更深的区域多样性有可能不 同。
三. 实验结果
3.4 nirS基因多样性分析
表tion B01 B03 B05 B07 B11 B15 Number of clones 86 85 85 84 94 90 100%OTU 52 40 44 51 35 32 95%OTU 44 28 34 41 30 26 Unique Cover
3.59 3.06
3.28 3.55 3.10
0.86
0.78 0.82
110(70,210)
50(35,90) 94(55,208) 92(60.173) 41(31,72)
149(88,294)
74(44,155) 106(62,221) 102(66,189) 50(36,91)
52.53
20.37
1)本课题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以反硝化细菌基因nirS为分 子标记,对渤海的富营养化严重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对渤海的生 态环境与反硝化细菌群落分布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2)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及Cluster划分发现的某些序列有可能是渤海 中的新的序列,该序列的存在与渤海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3)本课题中通过多种统计学软件从多样性指数等多方面对渤海反 硝化群落进行分析。
分 析
根据条带的亮度和清晰度, 选择DNA模板浓度为0.5μl 用于nirS的平行PCR实验。
三. 实验结果
3.3 nirS基因限制性酶切分析
图3-5 PCR产物的HhaI酶切电泳图
图3-4 插入片段nirS基因的扩增PCR电泳图 选择长度正确清晰,亮度适宜的条带用
分 析
于限制性酶切实验 。 根据两种酶HhaI和MspI酶切的条带长 度划分OTUs。 图3-6 PCR产物的MspI酶切的电泳图
四. 讨论
4.2渤海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B01站位地处辽东湾,细菌的多样性分布受到磷酸盐含量、溶解氧浓度、 PH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可能受到辽河等多条河流注入的原因,反硝化细 菌的多样性较高;
B03站位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溶解氧浓度,可能是因为周围没有大 量河流的注入,污染较轻的缘故; B05站位的多样性与硝酸盐的含量相关,可能是受沿海港口以及渤海油 田等排入的污染源影响,氮污染的状况也相对严重,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 较高;
PCR产物的纯化
PMD19-T
Simple vector
2,692bp
转化
连接
二. 实验部分
基因多样性分析
筛 插入片段基因的扩增 库 及 序 限制性酶切分析 列 测 基因序列测进化树
三. 实验结果
3.1 环境因子
表3-1 渤海各采样站位沉积物间隙水环境因子 站位 NO2--N (μM) NH4+-N (μM) NO3--N (μM) DIN (μM) (μM)
渤海沉积物反硝化细菌nirS功 能基因的多样性研究
姓 学 名:xxx 号:xxx
专
导
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师:xxx 教授
主要内容简介
1 2 3
选题背景及意义 实验部分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4 5
6
致谢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半封闭型 内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 生态系统脆弱;
0.05
B01
B07
B05 B03 B11 B15
图3-9 渤海沉积物nirS基因Cluster Environment分析 B01、B05和B07站位 的关系较近,B03和 B11站位的关系介于中 间,B15站位与其它站 位关系较远 。
B01
B07 B05 B03 B11 B15
0.05
图3-10 渤海沉积物nirS基因Jackknife Cluster分析 图3-8 渤海沉积物nirS基因PCoA分析
B05站位在 各个Cluster 中都有分布
B07站位分布在 Cluster I、II、 IV、 V
60% 80% 100%
图3-15 各个站位克隆数在每个Cluster中的分布
B15站位分布在 Cluster I、 III、 IV、 V
三. 实验结果
3.8 nirS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B01,B05,B07 站位在Cluster II中有分布 B01,B03,B05, B11,B15站位在 Cluster III中有 分布 B01,B03,B05, B07,B11,B15站 位在Cluster IV中 都有分布 B01,B03,B05, B07,B11,B15站 位在Cluster I中都 有分布
二.实验部分
本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环境因子的测定、 建库、筛库及数据分析
pH值 溶解氧
环 境 因 子 的 测 定
图2-1 渤海站位图
盐度
溶解性无机氮(DIN)
NH4+-N浓度 NO2--N浓度 NO3--N浓度 PO43+-P浓度
二. 实验部分nirS基因的建立宏基因组DNA的提取
基因序列的PCR扩增
27.06
0.86 0.77 0.77
3.06
41(30,80)
42(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