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产权改革及案例

合集下载

家族企业内部审计企业案例

家族企业内部审计企业案例

家族企业内部审计企业案例一、背景介绍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家族成员掌握控制权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企业。

由于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其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列举一些家族企业内部审计的案例,来深入探讨家族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式。

二、案例一:XX集团XX集团是一家以家族企业形式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多个子公司。

在内部审计中,XX集团注重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流程,有效减少了潜在的经营风险。

三、案例二:XX家族企业XX家族企业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关注生产成本和库存管理。

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仓储管理,XX家族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四、案例三:XX集团XX集团是一家跨国家族企业,内部审计注重跨国合规和税务风险管理。

通过建立全球统一的合规标准和税务策略,XX集团确保了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合规性和税务优化。

五、案例四:XX家族企业XX家族企业是一家创新科技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关注研发项目的效益评估和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XX家族企业提高了研发投入的回报率,保护了企业的核心技术。

六、案例五:XX集团XX集团是一家家族式连锁餐饮企业,内部审计注重营销和品牌管理。

通过对门店销售数据和品牌形象的监控,XX集团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

七、案例六:XX家族企业XX家族企业是一家金融投资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关注投资风险和资产负债管理。

通过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评估和资产负债表分析,XX 家族企业降低了投资风险,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案例七:XX集团XX集团是一家家族式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审计注重项目开发和资金管理。

通过建立严格的项目立项和资金监控机制,XX集团有效控制项目风险,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和资金利用效率。

九、案例八:XX家族企业XX家族企业是一家家族式零售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关注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管理。

家族企业如何处理股权

家族企业如何处理股权

家族企业如何处理股权1. 引言家族企业是由家庭成员拥有和经营的企业,通常其发展受到家族的影响和支配。

作为家族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股权的处理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定义股权股权是企业产权的一种形式,代表了对企业的所有权。

在家族企业中,股权通常由家族成员持有并在企业的决策中发挥作用。

3. 家族企业股权的特点家族企业股权具有以下特点: - 集中性:家族成员通常持有大部分股权,导致决策权高度集中。

- 衍变性质:随着家族成员的变化,股权可能会发生转移或重新分配。

- 情感纽带:股权代表了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情感纽带,更多地涉及家族内部的信任和情感。

4. 家族企业股权管理的挑战在处理家族企业股权时,会面临以下挑战: - 家族成员关系:家族纷争可能影响股权的管理和决策。

- 执行和合规:确保股权处理过程的执行和合规性是关键。

- 传承问题:家族企业需要考虑股权的传承问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

5. 家族企业处理股权的策略为了有效处理家族企业股权,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制定家族宪章:明确股权持有和转移的规则,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 建立专业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和专业管理人员,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

- 建立信任机制: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减少纷争的发生。

6. 家族企业股权管理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家族企业在处理股权方面的实践案例: - 企业A家族宪章: 家族制定了详细的家族宪章,包括股权转移的规则和条件,有效规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 企业B专业董事会: 企业引入了独立董事和专业管理人员组成董事会,提高了企业的治理水平,有效处理股权管理问题。

- 企业C信任机制: 通过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成功解决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纷争,维护了股权稳定。

7. 结论家族企业如何处理股权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家族成员关系、执行和合规性以及企业的传承问题。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专业董事会以及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可以有效处理家族企业股权,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和发展。

【热荐】家族企业改制案例有哪些?

【热荐】家族企业改制案例有哪些?

【热荐】家族企业改制案例有哪些?家族企业在生活是很常见的,那么家族企业改制案例有哪些呢?家族企业关系到根本利益,对于产权制度是需重视的,该制度特征分为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在家族企业制度出现的问题是需进行改革的,改革途径有很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改革途径。

具体内容请阅读下文。

一、中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特征外部特征:1、股权高度集中于家族手中2、原始产权主体界定不清3、人力资本在企业股权安排中的缺失内部特征:1、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于所有者手中,产权链条短2、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关系发展受产权安排的制约二、中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1、产权结构单一使企业融资受限,风险日益增大,人才问题突显2、产权主体界定不清晰,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易导致决策失误4、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不分,企业难以持续发展三、家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家族企业现有的产权制度基本适应了企业早期的发展和中小型家族企业的经营需要。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这种产权制度逐渐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带来的危害特别大。

家族企业创业之初,家族成员往往共同投入资金,在家长的威信影响下,共同致力于企业发展,当时对产权归属这一关系到企业日后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企业做大后,每个成员应占企业多少份额,投入资金与平时经营怎么分配,谁将在以后主持企业的日常运作,成了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的第一道门槛。

不处理好产权问题,一旦成员间产生经营理念、方向或其他方面的矛盾,家族企业就可能四分五裂,也就没有所谓的“二次创业”。

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和持续经营,家族企业应根据发展阶段和规模扩大的客观要求,及时进行产权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责任,避免“道德风险”,从而使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战略上走得更为稳健。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途径:1、明晰产权,实行家族股份制,优化股权结构,避免内在风险2、实现产权多元化,突破家族制度,发挥要素效率稀释股权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引导家族企业的发展4、实行管理层与员工持股5、公司上市与公众化6、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四、家族企业改制案例B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妇幼用品的家族企业。

中国企业家“子承父业”五大案例

中国企业家“子承父业”五大案例

中国企业家“子承父业”五大案例随着中国改革步入第28个年头,中国民营企业第一代创业者谢幕的时间也在渐渐迫近。

胡润去年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转向第二代的高峰期。

而日前一项针对浙商的调查报告却显示,仅有约14.5%的企业家明确希望退休后由子女来掌管企业。

难道中国企业家真的愿意看着自己的企业“断了香火”?在这个极为敏感的接班人问题上,浙商所显示出的“理性与开明□之外更多的是无奈———很多企业家不愿意让儿女们受“二遍苦”,希望他们过普通人的生活;有的则是子女并不愿意接班,甚至对接班持明显反感和拒绝的态度;更重要的,则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中国现行法律不明确,继承法、遗产税的出台左右摇摆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对强势。

本期《财富》版选取的,各有各的精彩和无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企业传承的现状。

我们力图通过以此展现中国正在悄然进行着的财富代际转移,并提醒企业家们为此早做安排。

尹明善:摒弃家族制为时过早尹明善,可能是中国目前仍然还在商海中搏击的年龄最大的一个民营企业家了,也是大张旗鼓宣扬家族继承的企业家之一,正如他的名言:“我从不唱高调说我一个家里人都不用。

尹明善将自己的用人策略定义为“贤亲并举:为了稳定而任人唯亲,为了发展而任人唯贤。

“这种做法最符合中国的实际。

尹明善总结道。

对此他曾发表言论:“摒弃家族企业还为时过早。

“无论从经营机制还是管理方式,家族企业在中国现阶段的存在都是可能和必要的。

如果把眼界放开,你会发现家族企业的存在是普遍的,比如日本的松下集团、泰国的正大集团、美国的杜邦,不都是家族企业吗?中国的家族企业制度还会延续50年,应该保持50年不变。

为了企业的发展,力帆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管理企业。

但是,家族内的人才毕竟有限,而且不能保证家族成员在创业有成时不生惰性。

为了稳定,企业可能会走向极端,认为“忠诚□比“才能□更要紧,如果再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无才比“人才更可贵。

家族品牌策略案例

家族品牌策略案例

家族品牌策略案例
一、品牌定位
某家族企业以制作高品质的皮具而闻名,其品牌定位为高端市场,强调产品的手工制作和精湛工艺。

在市场上,该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

二、品牌形象
该家族企业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从产品到店面都保持了一致的风格。

品牌标志简洁大方,与产品的高端定位相得益彰。

此外,该家族企业还注重店面装修和布局,营造出优雅、高贵的购物环境,提升了品牌形象。

三、品牌传播
该家族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传播,如电视、杂志、网络等。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类高端社交活动,通过口碑传播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他们还运用了社交媒体进行线上推广,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四、品牌扩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该家族企业不断进行品牌扩展。

他们推出了更多产品线,涵盖了皮具、服装、配饰等多个领域。

同时,他们还拓展了国际市场,将品牌引入海外,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品牌保护
该家族企业非常注重品牌保护,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维护品牌的合法权益。

他们注册了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防止他人侵权。

同时,他们还与专业的法律机构合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品牌的声誉和形象。

六、品牌管理
该家族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品牌管理制度,确保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制定了品牌战略规划,明确了品牌发展目标。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品牌危机应对机制,
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品牌的稳定发展。

七、品牌价值
该家族企业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设计。

法商 传承 经典案例

法商 传承 经典案例

法商传承经典案例一、豪门争产中的法商智慧。

1. 赌王家族。

说起法商传承的经典案例,赌王何鸿燊家族那可真是一出大戏。

赌王的财富帝国庞大得像一座山,他有四房太太,众多子女。

在他离世后,遗产分配就成了一个超级复杂的问题。

从法商角度来看,赌王生前肯定是有一定的财富规划的。

他旗下众多的公司、房产、股权等资产,如果没有一些前期的安排,那绝对会乱成一锅粥。

但是呢,即便有安排,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各种挑战。

比如家族成员之间对遗产份额的争议。

有些子女觉得自己为家族企业贡献大,应该多得;有些则觉得按照遗嘱分配不公平。

这时候法商就体现在如何在遵循法律的框架下,去协调各方利益。

大律师们就登场了,他们得去解读遗嘱,处理各种法律文件。

而且还要考虑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争产就把企业给搞垮了。

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游戏,每一块资产都是一块拼图,要把它们合理地放到合适的位置,既满足家族成员的权益要求,又要保证家族财富的传承和家族企业的稳定运营。

2. 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个家族可是老牌的财富家族了。

他们的法商传承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罗斯柴尔德家族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的家族传承里,法商体现在对家族宪章的重视。

这个家族宪章就像是一部神圣的法典,明确规定了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中的角色、权益、继承规则等。

比如说,在选择家族企业的接班人方面,不是仅仅看谁是长子或者谁最有财富野心。

而是要综合考量个人的品德、商业才能、对家族价值观的认同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这种严格的规则,确保每一代的家族领导人都能够带领家族在复杂的商业世界中稳步前行。

而且,家族内部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财产保护和传承机制。

他们巧妙地利用信托、基金等金融工具,把家族财富进行合理的分散和保护。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即使家族企业在某一地区或者某一领域遭遇危机,家族的核心财富也不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这就好比给家族财富穿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铠甲,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坚不可摧。

小公司股权分配方案案例分析题

小公司股权分配方案案例分析题

小公司股权分配方案案例分析题小公司股权分配方案案例分析1. 背景介绍在中国的传统企业家家族企业模式中,公司的股权分配往往比较集中,由家族成员控制,这样的分配模式有利于迅速决策和实施,但也存在着治理和继承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形态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用股权多元化的分配模式,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实现更灵活的治理。

本文将以一个小公司的股权分配方案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2. 公司背景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研发和制造的小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市场上表现良好。

公司初创时,由创始人张明控制绝大部分股权,其他几位合伙人持有少量股权。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发展,公司需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3. 分析问题在公司需要引入新投资者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分配方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方案应能平衡创始人和新投资者的利益,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在制定股权分配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一个关键因素,应设立一个独立的董事会并制定相关决策程序,以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创始人利益保障:创始人在公司初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保证其在公司发展中的利益和话语权。

(3)新投资者的利益:新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需要得到回报,因此应根据投资额度和预期回报来确定其股权比例。

(4)激励机制: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的员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4. 股权分配方案设计(1)创始人股权保留:创始人张明在公司创立时控制60%的股权,作为他对公司的贡献和决策权的回报,应保留25%的股权。

剩余35%的股权可以作为激励机制,根据其领导能力和业绩表现给予释放。

(2)新投资者股权:根据投资额度和预期回报,确定新投资者的股权比例。

假设新投资者投资1000万元,预期回报率为20%,可以给予10%的股权。

(3)员工股权激励:对于核心员工,可以设计股权激励计划,根据员工的贡献、时间和绩效,给予一定比例的股权奖励。

家族社会资本、企业所有权成本与家族企业分拆案例研究

家族社会资本、企业所有权成本与家族企业分拆案例研究
( 东 华 大 学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摘要 : 针 对 家族 因素 如何 导致 家族企 业分 家的 问题 , 建 立理 论框 架 : 家族 企 业分 家所对 应 的战 略概 念是 企 业分拆 , 是 企 业产权 的 再 配置 。决 定 家族 企 业 产权 结 构 的 重要 因素是 监 控 成
t em .
Ke y wo r d s :f a mi l y d i v i s i o n;c o r p o r a t e d i v e s t me n t ;s o c i a l c a p i t a l ;o wn e r s h i p c o s t s
Fa mi l y S oFra bibliotekc i a l Ca p i t a l , Ent e r pr i s e Own e r s hi p Co s t s a n d Fa mi l y Bus i n e s s Di v e s t me n t :
A Co mp ar a t i v e Ca s e S t u d y
管 理
学 报
Vo I . 1 O No . 2
Fe b. 2 01 3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家 族 社 会 资本 、 企 业 所 有 权 成 本 与 家 族 企 业 分 拆 案例 研 究
天 吴 炯 I 口 J
W U J i o n g
( Don ghu a Uni v e r s i t y,Sha n gh a i ,Chi na ) Abs t r a c t :Th i s p a pe r e s t a b l i s he s a t he o r e t i c a l f r a me wor k,wh i c h d e s c r i b e s t ha t“ why ’ ’a nd“h ow’ ’ t h e f a mi l y f a c t o r r e s u l t s i n t he f a mi l y di v i s i o n.I t p o i nt s ou t t h a t t h e c or r e s po n di n g s t r a t e gi c c on c e pt o f f a mi l y di v i s i o n i s t he c or p or a t e d i v e s t me nt ,wh i c h i s d e t e r mi n e d by t he o wne r s hi p c os t s i nc l u di n g t he mo ni t o r i ng c os t s,t he r i s k— t a ki n g c o s t s a nd t he gr ou p d e c i s i o n — ma ki n g c os t s . Fu r t he r mo r e,f a mi l y S O — c i a l c a pi t a l l i ke f a mi l y a u t h or i t y a n d f a mi l y c r e di t de c i d e s t he l e v e l o f t he o wne r s hi p c os t s .So t he f a mi — l y s oc i a l c a pi t a l c or r e s po nd s t O t he f a mi l y bus i ne s s d i ve s t me n t . To p r ov e t hi s r e l a t i on s h i p,t h e p a pe r c ho o s e s Zo n gs h e n Mo t o r c y c l e,Hop e Gr o up a nd Su ni ng En t e r pr i s e t o ma ke a mul t i — c a s e c o mpa r a t i ve a na l y s i s . Th e r e s ul t s pr o v i de a ne w t he o r e t i c a l ba s i s f o r t he s e t of f a mi l y bus i ne s s p r o pe r t y r i gh t s s ys —

三星家族式管理案例分析

三星家族式管理案例分析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应该怎么做?
家族企业一定要明确员工的权利、责任、 义务即明确产权,以现代企业的运转方式 去运转。
优化产权结构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 争,所以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广 纳贤士,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 确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借鉴并 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制度,增强企业 的凝聚感和向心力,使成员积极参 与到企业的发展。
解决方案
改革家族式的人力资 源系统
旧的企业制度已经逐渐不能适应高速发 完善激励机制
展的今天,弃旧迎新,与时俱进,不断 注入新的血液才能使企业保持生存下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Thank You

1 2
韩国治理家族性财阀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对中国 发展民营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即绝不能低估家族式管理的危害
3
2
目前我国大量的民营家族式企业开始形成并加速发展, 不少还通过国内外证券市场迅速扩大 。我们在充分利 用家族式管理的优势发展民营企业的同时,必须要重 视韩国的教训,必须建立起高标准的家族企业的公司 治理体系,以免日后治理的成本太高。

家族企业转型成功案例(精编版)

家族企业转型成功案例(精编版)

家族企业转型成功案例家族企业是商品生产中出现最早的一种企业形式,它在世界企业中以数量多、内部结构和关系复杂、规模差异等特点而显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族企业转型成功案例,欢迎阅读!家族企业转型成功案例:国美电器昨天晚间发布公告说现任董事长陈晓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接任,这意味着去年8月黄光裕在狱中所提出的五项提案已经全部达成,也意味着至少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作为国美大股东的黄光裕最终战胜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晓。

专家认为,国美内战的价值不在陈黄之间的恩怨情仇,而在于它是中国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转型的成功案例。

体现在黄陈之间冲突的国美内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在去年5月11日,国美股东周年大会上,面对以陈晓为主的董事会引入新股东贝恩投资之后,试图委任贝恩投资的人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夫妇投了否决票,而根据此前签署的协议,国美必须要作出赔偿人民币约24亿元。

国美电器随后紧急召开董事会,委任贝恩三名高管加入董事会,董事会主席陈晓首次公开指责黄光裕夫妇,说黄光裕宁愿公司赔偿24亿元来达到他个人的目的,这让公司管理层彻底失望,随后在监狱服刑的黄光裕与陈晓团队围绕国美控股权展开你来我往的拉锯战,最终在去年的9月28日,国美控制权争夺战的结果揭晓,董事局主席陈晓获得留任。

历时近两年的国美内战,围绕着大股东黄光裕和职业经理人陈晓之间的恩恩怨怨,到现在可以说终于是告一段落,而从中我们也可以读出很多的东西,有评论认为,陈晓选择这个时候离开,不但合理体现了资本的意志和权益,而且也表明不论是大股东黄光裕一方还是贝恩投资一方,以及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晓一方都为保全国美这个公众企业的整体利益,为了维护股东的利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国美内战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转型的一个有着教科书意义的成功案例。

告别过去向前看,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国美未来的发展上,张大中入主国美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而国美未来在经营战略上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呢?本档我们要请出的是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资深媒体人士刘歌来做评论。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股权转让税案例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股权转让税案例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股权转让税案例咱们来聊聊一个特有趣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股权转让税的案例。

就说有这么一个大家族,家族里经营着好几家企业呢。

其中有两家企业,企业A 和企业B,这两家企业都在老祖父的掌控之下,也就是同一控制啦。

企业A发展得不错,手里有一些特别有潜力的业务和资产。

而企业B呢,相对来说有点弱,就像一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小弟。

老祖父一琢磨,要是把企业A的一部分股权转让给企业B,让企业B也能强大起来,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这多好呀。

那这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就冒出来了。

首先呢,从企业所得税这个角度来看。

因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会计处理上,是按照账面价值来计量的。

就好比这家族里的东西从这个屋子挪到那个屋子,价值还是按照原来的算,没有产生真正的“增值”或者“收益”。

所以,按照税法规定,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这转让过程中就可以不确认转让所得或者损失,也就暂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比如说,他们要保证这个转让是合理的商业目的,不是为了故意避税之类的。

再说说印花税。

这印花税就像是一个小跟班,只要有这种产权转移书据,就得交。

不管你是同一控制还是不同控制,企业A把股权转让给企业B,签了转让合同之类的文件,那就要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来交印花税。

虽然这个税相对来说不算特别多,但也是要掏的一笔小钱。

从增值税的角度看呢,股权的转让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这就好比你在家族内部换个东西,和外面的商品买卖不一样,不需要交增值税。

比如说,企业A把价值1000万的股权按照账面价值转让给企业B。

如果按照正常的企业所得税计算,假如有增值的话,那可能要交一大笔税。

但因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这一块就可以先放一放。

在签股权转让协议的时候,按照万分之五的印花税税率,就得交1000万×0.0005 = 5000元的印花税。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股权转让,在税务方面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

就像家族内部的资源调配,虽然是自己人的事儿,但也要遵守一些规矩,既能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又能合理合法地处理税务问题,这样家族企业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呀。

十年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双重继承

十年继承模式:子承父业 双重继承

文|徐鹏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2003、2004两年,中国民营企业界发生了两起最悲情也最轰动的财富继承事件。

2003年1月22日,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海仓突然遇害,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家族会议上,李海仓刚满22岁、在澳大利亚就学的儿子李兆会仓促接班,此事引起社会轰动。

一年多之后,均瑶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均瑶因癌症医治无效逝世,年仅38岁。

失去主要创始人的均瑶集团没有发生海鑫集团当年的混乱。

王均瑶生前即已做好企业的接班安排,并在遗嘱中对自己的财产继承做了明确交代。

个案之外,万向集团、横店集团、华西村、红豆实业、格兰仕集团、广东碧桂园、江苏永鼎集团、宁波方太集团等知名的家族企业,在这10年之内,都已经顺利完成了财富继承的第一步—管理权的转移,而所有权的转移则情况各异,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

地方政府也积极跟进,关注和扶持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培训。

2009年8月17日,人民日报以《江苏集训民企二代掌门进党校学习到国企挂职》为标题报道:江苏将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

将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列为培养对象,通过党校学习、基地培训、导师帮带、国企挂职锻炼等方式,将他们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对党有感情、支持党的工作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

90%的家族企业希望子女接班长江商学院副教授滕斌圣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90%的家族企业创始人都希望子女接班,而非西方家族企业常见的在继承时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而是将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一直保留在家族内部,是一种双重传承。

很多交班成功的企业创始人都曾表示过不一定任人惟亲,但是因为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体制,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无法达成充分的信任,大多数创始人在考虑接班人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家族内部的成员,他们对后代的信任度显然远远大于家族以外的成员。

“有人反对子承父业,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因为当前整个职业经理人阶层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法律体系还需要时间去完善。

家族企业成功案例

家族企业成功案例

家族企业成功案例以家族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已渐渐成长为促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长河的中流砥柱。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族企业成功案例,欢迎阅读!家族企业成功案例1:格兰仕--家族式企业中进行制度变革、转型最为成功,也最为生动的案例让经理们放手去干梁庆德认为,“人是格兰仕的第一资本。

有高度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与企业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人才是格兰仕的中流砥柱。

”梁庆德五上上海登门求贤,以一片真诚感动了当时全国著名的微波炉专家,使他们抛弃了上海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前来格兰仕创业。

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支持刚到企业来的俞尧昌在全国媒体上做引导消费如何使用微波炉的宣传。

危机管理格兰仕老板梁庆德认为:决胜市场成功的最为锐利的武器就是在企业内部实行危机管理,这种危机意识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危。

“危机,离我们不远”,“我们的危机时刻存在”,格兰仕把这些警句式的观念作为企业的世界观印在自己的宣传品上。

他们认为,昨天的辉煌不足以抵抗明天的危机,今天必须拼搏才能消除明天的危机。

大家的格兰仕一个好汉三个帮,梁庆德说,格兰仕是大家的,靠我一个人是没用的。

而这句话化为格兰仕的企业口号就是:“格兰仕是格兰仕人创下来的,是每个格兰仕人的光彩。

”通过骨干持股,梁庆德成功地解决了在民营企业中员工与企业利益分离和员工“为谁干”的难题,使格兰仕人有了归属感。

现在在格兰仕,全部骨干所拥有的股份达20%多。

因为是大家的格兰仕,所以梁庆德对于员工的使用与擢升奉行“赛马”原则:“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只认能力,不认关系。

”从“大家”到“小家”,再从“小家”到“大家”,格兰仕在这种螺旋式的上升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家族企业成功案例2:家长公司——力帆集团50多岁力帆老板的尹明善1986年正式下海,因为做过编辑,所以他先搞二渠道发书。

1992年,尹明善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开始了自己的摩托车事业,亲友们认为他此时下手年龄过大了。

没有做好家企隔离的反面案例

没有做好家企隔离的反面案例

没有做好家企隔离的反面案例家庭企业隔离管理是指在家庭企业经营时,对家庭与企业进行分离,以确保个人财务和企业财务分离,以避免因个人财务问题影响家庭企业的经营,从而保障企业的发展和家庭的财产安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经验不足,不少家庭企业没有做好隔离管理,导致企业经营出现了诸多问题。

某家族企业“华夏家装”由张先生与其两个弟弟共同经营,业务涉及室内外装修、建筑材料零售等,经营情况良好。

但其个人财务与企业财务未能进行有效分离,造成了一系列的经营问题。

首先,张先生妻子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四处购买奢侈品,不重视家庭账目,甚至在华夏家装经营中提出虚假的开支项目以用企业资金购买奢侈品,造成了家庭资产流失和企业班子的不满意和内部动荡。

其次,张先生的两个弟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企业的分离原则,家庭纠纷经常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在一次某项目签订时,张先生的兄弟之一因个人纠纷无心营销,导致企业在竞标中败北,损失惨重。

最后,家庭财务和企业财务未分离,企业账目不清,无法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真实的经营情况。

在一次大型项目经营中,华夏家装因对项目资金紧缺,而无法及时采购材料,导致工期延误,涉及巨额赔偿。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华夏家装未能做好家庭与企业的分离。

在家庭企业管理中,隔离家庭财务与企业财务,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家族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规范公司章程,明确公司治理结构,确定家族企业的产权形式。

其次,建立良好的家族家庭关系,家族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情感联系。

最后,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家庭与企业的资金交流及管理。

华夏家装未能做好隔离管理,导致家庭与企业财务混淆、家庭冲突波及企业经营,最终影响企业发展。

因此,家族企业在做好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以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经营。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目录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1)1. 徐福记申请并购背后 (3)2. 剥离惠氏辉瑞“轻装”重组 (5)3. 沃尔玛:双重合伙分享治理 (8)4. 国美收购大中:背后有哪些规模瓶颈 (12)5. 微软与诺基亚联姻:老冤家聚头寻找互补 (16)1.徐福记申请并购背后8月3日,东莞徐福记工厂正在招工.徐福记销售集中在春节前后“新年销售期”,届时工厂将满负荷生产,早在8月份,徐福记就要开始备料以及招聘临时工。

“平时工厂员工保持在6000人左右,到了旺季还要增加3000到4000人.”徐福记国际集团总经理胡嘉逊说.7月11日,雀巢公司宣布,已与徐福记创始家族签署协议,以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1亿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目前,该起收购正待商务部批复。

雀巢收购徐福记,是近年来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型收购.若收购成功,雀巢不仅增加了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对抗的筹码,同时也进一步压缩了雅客、金丝猴、大白兔等国内中小糖果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国糖果业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

2009年,商务部就曾驳回了可口可乐斥资24亿美元全盘收购汇源果汁申请.对此,业界记忆犹新。

除了要面对收购不获批的可能性以外,徐福记还要应对不断上涨的劳工成本,以及来自原材料方面的巨大挑战。

用工成本在徐福记东莞工厂,在三条沙琪玛生产线之间,20多个熟手包装技工分坐在流水线两边,将一包包独立包装好的沙琪玛整齐地装进包装袋内。

“投料、搅拌、发酵、油炸、压制、打包,这些都可以用机器代替,唯独进大包装这一环节,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比人手更合适的机器代替方法。

"徐福记品质部部长马浩说。

为了降低劳动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徐福记加大了自动化生产投入,实在不能用机器替代的,才用人手。

2011年上半年,中国共有18个地区相继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包括13个省、4个直辖市和1个特区。

3月1日,广东制定并开始执行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1300元/月,二类1100元/月,平均涨幅达20.7%.仅徐福记东莞工厂6000个常规工人,最低工资实施后,工厂每个月将增加人工成本120万元,还未包括旺季招聘临时工。

案例-家族企业的股权设计

案例-家族企业的股权设计

标准合同模板Standard contract template案例-家族企业的股权设计签名: fy…年月日家族企业的股权设计近年来,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同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

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为家族企业,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创业和发展,80%已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在3至10年内都将面临交接班问题。

由于民营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在少数家族成员手中,交接班问题也引发了企业股权结构的变更问题。

股权结构问题几乎是家族企业最核心,最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同时股权结构设计往往又涉及到家族成员分家,吸收外部投资者,产业上市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既满足民营企业家现阶段对公司控制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股权的变更交接问题,就成为我们财务咨询工作中时常需要面对的事情。

下面就我们在财务咨询过程中的股权结构设计案例,与大家分享。

某民营企业位于浙江省西部,主要从事门业、厨房用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员工已接近2000人,资产规模和销售规模近十亿元,并成为拥有数家公司的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由董事长夫妇二人、董事长的小舅子(以下分别称之为股东甲、股东乙、股东丙)三人共同投资成立,甲、乙、丙股东分别持有集团公司50%、30%、20%的股权。

其集团公司(以下简称A集团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共8家,分别为:1、浙江XX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2、浙江XX厨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3、杭州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公司);4、浙江XX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公司);(1)A 集团公司收购B 公司,A 集团公司与B 公司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B 公司成为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B 公司收购C 、D 、E 公司,C 公司与C 、D 、E 公司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C 、D 、E 公司成为B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3)F 公司收购G 公司,F 公司与G 公司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G 公司成为F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4)A 集团公司向F 公司转让所持有H 公司30%的股权,H 公司成为F 公司的参股公司;完成上述步骤后,集团公司的股权结构图如下:(5)设立X 控股公司,将股东甲、乙持有的A 集团公司的股权转让给X 控股公司;(6)设立Y 控股公司,将股东丙持有的A 集团公司的股权转让给Y 控股公司。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以真功夫公司为例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以真功夫公司为例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企业战略50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对策——以真功夫公司为例何竽婷 东北财经大学摘 要 家族企业作为各国企业组织中的重要形式,对世界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目前300多万家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家族企业。

随着家族企业的规模扩大,治理成了家族企业继续发展的瓶颈。

文章通以真功夫公司这一国内家族企业为案例,对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出现的弊端,主要为股权纠纷进行研究。

作者集中梳理了真功夫公司股权纠纷的过程,探究其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的情况并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

最后就如何解决家族企业的治理弊端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从而为真功夫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模式 股权纠纷 董事会结构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2)04-050-03一、引言家族企业在各国企业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因此,家族企业的治理不仅关乎企业本身的发展,从宏观上看,良好的公司治理,也有助于推动全国经济大环境的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克林·盖尔西克等人曾估计全球65%至8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1]。

家族企业作为全球性的商业组织,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家族企业的比重也达到了80%-90%。

在亚洲,家族企业在各国的企业组织形式中占比也颇为重要。

我国大陆的企业中85.4%都是家族企业,对GDP 的贡献度达到65%以上[2]。

不仅如此,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也大量存在为解决经营合法性问题以家族企业形式经营的公司。

因此,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尤为重要。

2.研究意义在创业期间,血缘关系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廉价人才,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

家族企业在发展前期具备此种的优势。

但是,当一个家族企业处于发展中期,如果公司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且家庭成员之间治理理念不同,在利益面前,家族内部成员容易内斗,引发股权之争而影响公司发展。

家族企业股权改造案例分析

家族企业股权改造案例分析

家族企业股权改造案例分析概述家族企业股权改造是指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和管理模式转变,旨在提升家族企业的治理效益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家族企业股权改造的过程、方案和效果。

案例背景某家族企业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由家族成员共同创立并管理多年,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制造、零售和投资等。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和治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决策效率低下、治理结构不明确等。

改造过程家族企业决定进行股权改造以应对上述问题,并请来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支持。

改造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企业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治理结构、市场地位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2.股权设计:基于评估结果,设计适合企业特点和家族成员利益的股权结构,并明确权利义务。

3.家族协商:与家族成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利益分歧和矛盾。

4.股权交易:根据设计方案,在家族成员之间进行股权交易,实现股权结构调整。

5.治理体系建设:建立新的治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明确决策程序和责任分工。

改造方案经过以上步骤,家族企业形成了新的股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其主要特点包括:•股东多元化:引入了外部投资者和独立董事,实现了股权多元化。

•专业管理:设立了管理层,引入了行业专家和高管团队,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家族关系明晰:家族成员的权利义务得到明确界定,家族内部纠纷得到有效解决。

•治理透明化: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督体系,提高了企业治理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改造效果家族企业股权改造后,企业管理和运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营效率提升:新的管理层和决策机制让企业决策更加迅速和高效。

•风险控制加强:引入外部专业人才和独立监督机制,有效减少了企业风险。

•市场竞争力增强:家族企业通过改造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和市场认可,增强竞争力。

•家族关系改善: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共同发展意识得到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族企业产权改革及案例家族企业陷入困境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产权制度。

在企业的各项制度安排中,产权制度是核心,企业产权制度是其他制度是否有效率的决定因素。

它关系到投资者的根本利益与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和控制关系,也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外部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必须要求有明晰的产权关系。

一、何为产权《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产权定义:“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力。

”《牛津法律大辞典》对产权的描述为:“产权亦称财产所有权,是指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

”产权理论大师德姆塞茨对产权的定义:“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它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使人们在与别人的交换中形成了合理的预期。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实现外部效应的更大程度的‘内部化’提供行动的动力。

”著名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则强调产权是个人使用资源的权力。

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的产权观点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马克思把产权理解为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建立和形成的经济权力关系。

二、企业产权及产权制度企业产权是众多产权具体形式中的一种,是建立在企业财产基础上的各种行为权利,主要包括所有权、经营权以及收益权等。

企业所有权体现为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

企业经营权是企业所有者授予专业管理人员,由他们具体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力。

企业收益权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其他所有权利的具体体现。

企业产权制度就是企业的法人财产制度,它是以企业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企业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来明确各自权利、责任和利益的企业产权制度。

三、中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特征●外部特征:◆股权高度集中于家族手中◆原始产权主体界定不清◆人力资本在企业股权安排中的缺失●内部特征:◆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于所有者手中,产权链条短◆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关系发展受产权安排的制约四、中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产权结构单一使企业融资受限,风险日益增大,人才问题突显●产权主体界定不清晰,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易导致决策失误●个人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不分,企业难以持续发展五、家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家族企业现有的产权制度基本适应了企业早期的发展和中小型家族企业的经营需要。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拓展,这种产权制度逐渐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带来的危害特别大。

家族企业创业之初,家族成员往往共同投入资金,在家长的威信影响下,共同致力于企业发展,当时对产权归属这一关系到企业日后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企业做大后,每个成员应占企业多少份额,投入资金与平时经营怎么分配,谁将在以后主持企业的日常运作,成了企业向现代企业迈进的第一道门槛。

不处理好产权问题,一旦成员间产生经营理念、方向或其他方面的矛盾,家族企业就可能四分五裂,也就没有所谓的“二次创业”。

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和持续经营,家族企业应根据发展阶段和规模扩大的客观要求,及时进行产权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责任,避免“道德风险”,从而使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战略上走得更为稳健。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途径:▲明晰产权,实行家族股份制,优化股权结构,避免内在风险▲实现产权多元化,突破家族制度,发挥要素效率稀释股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引导家族企业的发展▲实行管理层与员工持股▲公司上市与公众化▲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七、产权改革的实证考察——温州正泰集团的产权改革1.初始创业1963年,南存辉出生在浙江温州乐清柳市镇一个贫穷的家庭。

他初中毕业时父亲突然丧失劳动能力,作为长子,便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父亲的修鞋担,成了一名修鞋匠。

1984年,南存辉不想做鞋了,要做电器。

当时柳市是低压电器的主要产地。

在市场一片红火的形势下,当年7月,20岁出头的南存辉以房屋折价,加上少量的资金,与胡成中(出身裁缝,现为德力西董事局主席)一起投入5万元,办起了“乐清求精开关厂”,当年产值1万元。

到了1990年,求精开关厂发展到资产200万元、产值1000万元的规模。

这时,南、胡两人在经营思路上有了分歧。

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开关厂在一个法人的前提下分成两个车间,分产品经营。

过渡一年后,两个车间就变成了一分厂、二分厂,于是抓阄正式分家。

南存辉成立正泰,胡成中成立德力西。

分家后,南存辉拿到100万元资产,这在1991年时就算是富翁了。

许多温州小老板在这个时候失去了进取心,可南存辉更加雄心勃勃,要做一家真正的大企业。

于是,他利用这笔资金开始了第一次股权之变。

2.家族十人队首先,南存辉从他远在美国经商的妻兄黄素益手中融资15万美元,1991年成立了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

这是他第一次自我股权稀释,靠这次稀释,正泰既扩大了资本,又享受到诸多合资企业的好处。

新成立的公司是合资公司,更是不折不扣的家族企业。

南氏家族中,也有不少人在从事低压电器业,他们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和资本,但更主要的,南存辉看中了家族在沟通、信用上的“人和”优势。

南存辉从中招进9个家族成员入股,形成了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层。

这9人中有其弟南存飞、外甥朱信敏,妹夫吴炳池等。

这个所有者、经营者、打工者三位一体的、不用付工资的(年终据股分红)家族团体,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南存辉的股权一下子从100%稀释到60%。

此次合资及引入股东,对南存辉及正泰而言,意义已经远大于融资。

南存辉靠股权安排,完成了正泰大厦这一至为关键的基础工程,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出现在柳市镇。

3.38路“诸侯”分权1991年成功实现第一次股权之变后,南存辉利用扩张的资本,正式走上“科技兴业、质量创牌”之路,正泰产品开始在全国攻城掠地。

1993年,正泰开始以原来的工厂作为母体,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吸收和组合一批电器生产和销售企业,使这些企业既在集团的统一指挥下运行,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正泰没有采取收取品牌使用管理费的办法,而是采取以商标商誉入股的形式来团聚生产企业,股份为15%到20%。

然而,作为家族企业,成员们并不认同南存辉的做法,说正泰资本不断扩张,也就意味着别人要来分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但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正泰集团在不断被“稀释”中得到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先后有38家企业进入正泰,并于1994年注册成立了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家企业集团——正泰集团,资产规模近4亿元,净资产达5000万元,股东增至40名,南存辉的个人股权也被“稀释”到不足40%。

此时,正泰集团从本质意义上讲,还是一个家族性企业:整个企业的核心权力依然集中在南氏家族手中。

4.“削藩”迎“知本”到1996年,为了克服由于多种产权关系所导致的企业集团运作中的弊端,如作为法人联合体的企业集团“集而不团”、机构重叠、官僚作风严重等,为了把核心主业搞精、搞好、搞强,调动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南存辉决定在集团范围内进行企业产权的股份制改造。

首先按照产品专业的不同,组成2个股份有限公司和3个有限责任公司。

在此过程中,原来集团成员企业的法人资格被取消了,企业老板变成了小股东。

第二步,就是对家族控制的集团公司核心层(即低压电器主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控股集团架构。

把家族核心的利益让出来,从原来10个股东变成了现在的106个股东,包括原始投资者、子公司所有者转换而来的股东,以及加盟正泰的部分科技人员、杰出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形成了一个股东大会。

南存辉在集团内推行了股权配送制度,他将最为优良的资本配送给企业最为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正泰的“要素入股”——管理入股、技术入股、经营入股,造就一批“知本家”百万富翁。

这第三次股权之变后,南存辉的股份降至20%多,家族成员朱信敏、吴炳池等分别持有7%——10%不等的股份份额。

重组后的正泰集团现在呈控股集团结构,下辖近30家控股公司及31家相对控股公司,其中一半的资产集中在电器股份、仪器仪表和持股85%的成套设备公司中。

5.“将股份分成两段”——货币资本股和人力资本股南存辉认为,家族企业的出路在于“必须在技术进步、产权结构、体制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彻底告别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管理”。

第三次股权之变后,他没有就此止步,开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继续深化产权改革制度。

南存辉着手建立健全了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形成了所谓“三会四权”制度。

正泰的三会就是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四权”则是指股东有股东的权力,董事有董事的权利,监事有监事的权力,还有就是经营管理者的权力。

正泰从家族制走到现在多元的股权结构,在人才激励上充分采用了股份的手段。

正泰集团每年还新增一些股东,集团每年根据贡献大小向董事会提交推荐持股人选。

目前,正泰的股东是120人,其中80%是在集团发展过程中带着有形资产加入而成为股东的,另外20%则因为是骨干或者对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被接纳为股东的。

针对一部分股东不劳或少劳的现象,南存辉认识到,简单的、一次性的持股无法解决长期问题。

他开始试行第四次股权之变,即“将股份分成两段”,推出一种新的岗位激励股,解决激励与约束对称问题。

这种岗位激励股与普通股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与一定职位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它不享有所有权,只享有分红权,在分红权上,优先于普通股。

当然,因为没有所有权,这种岗位激励股也是不需要出资购买的,如果业绩足够好,岗位股还可以转成永久股,即普通股。

为了激励优秀人才安心创业,必须打破原来的分配制度。

在打破的方式上,工人这一层主要是计件工资。

管理层则根据岗位不同设置不同的岗位激励股,目的是改变原来老的分配制度。

如果你是股东,可以不干,没有问题,把这个职位让给别人干。

别人享受岗位激励股,这个股份甚至可以增加。

普通股如果不参与经营,就不享有人力资本配股权,只享有货币资本的配股权。

长期下去,他的持股比例就会下降,普通股股东如果不够资格,将不能参加日后配股。

南存辉的第四次股权之变还刚刚开始,它将给正泰乃至温州的家族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有待于观察。

但据说,现在在正泰的九大董事里面,只有三人与南存辉有血缘关系。

正泰高管层的一半左右,仪器仪表、成套设备两大子公司的总经理,集团公司大多数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与南氏无关的外姓人整个南氏家族在正泰中究竟占有多大份额,依然是个谜。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在正泰的核心业务方面,南存辉虽然只占有20%的股份,但董事会实行的是一人一票制,如果加上其家族其他成员的股票,南存辉家族依然在正泰处于领导地位。

根据上面的考察,正泰集团的股权改革的确走到了前列,成为一个勇敢的试验者,并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公司的飞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