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及PPT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19张PPT).ppt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元曲,领略一下元曲那醉人的风采。
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
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得最多的一个。作
品豪放清逸,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
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以《汉宫秋》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 到怎样的作用? 3.第三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 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本学习
合作学习
枯藤老树昏鸦
1.第一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渲染了凄凉、萧
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秃树,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 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 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 秋景。
文本学习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描 述 你 读 出 的 画 面
整体感知
示例2: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 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 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 向远方踽踽( jǔ)而行。
天 净 沙
·秋Biblioteka 思马 致远
新课导入
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 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 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 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 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 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 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 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
天净沙秋思课件完美版ppt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 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简约与深细 相依
静景与动景 相映
景色与情思 相融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1.简约与深蕴相依
• 《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 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用词凝练而 不简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 分则太短。)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关于元曲
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动与静、明 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
如写环境的幽静用“流水”的动态与 “小桥”“人家”的静态相映;写苍 凉的道路则用“西风”与“古道”相 映;“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适、静雅 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沦落异乡相映, 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品一品
小桥 流水 人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恬 静 之 景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天净沙秋思课件(共34张PPT)
三读 比较探究 反思升华
学习思考
1、写景与抒情是什么系?前三句在写景抒
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烘 托
学习思考
写景 抒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荒凉 温馨 对比 恬静 反衬
。题目
2.《天净沙·秋思》作者
马,致是远元代著名
、 杂剧作。家他与 散曲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
称为“ 秋思之”祖。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
是:
枯藤、老树、,西最风能触发旅人(游子)思
乡之情的景物是: 。 体现人“家思”字的一句是:
。
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 引动游子的乡思。 •“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
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阳”点出了时间,并照应
了上文的“昏”字。“断肠”句直抒胸臆:游子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秋景苍凉,时 近黄昏,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
•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
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因此,被后人 称赞为“秋思之祖”。
根据《天净沙 秋思》中的
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用 语言描绘一幅“天涯游子思乡 图”
当堂检测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 小。令 天净沙
是 曲牌秋名思是散曲的
《天净沙·秋思》pptPPT教案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 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 景,情景交融。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第34页/共55页
此时此刻, ______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 晖,本是鸟禽回太巢阳、羊牛回圈、人儿归家 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人“______”, 此时此刻在、天此涯 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 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 怎能不撕心柔裂肠寸肺断,怎能不______ !
第35页/共55页
第37页/共55页
小结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了游子的客愁和乡思。 “枯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 哀鸣,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环境,含蓄地表示出了游子无 家可归之意。“小桥”一句推出一幅恬静温馨的画面,与前 两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 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 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
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 远行。
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第41页/共55页
乐景写哀
第42页/共55页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 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第43页/共55页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
之祖”
第5页/共55页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朝著名的杂剧和 散曲作家。他曾热衷于功名, 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 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 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 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
4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 秋思 课件(共21张PPT).ppt
寓情于景
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 “枯藤、老树、昏鸦、西 风、瘦马、夕阳”等景物 中,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 的孤寂愁苦之情。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 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 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 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 术特征。 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之情。
意象并列 用九种景物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 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 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
为什么马致远的小令似乎更能打动人?
因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 和曲中的一系列富有这类情调而且妙合无痕的事物有着密切关系。其他三首比 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描绘的画面色调与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断肠 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 句使全曲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地停留在 视觉图景的表层。
原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
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
(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
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 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 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 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 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 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 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 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1张PPT).ppt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其中生字词,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正确译讲诗文。(重点)
2、品析重点诗句,体会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了解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掌握诗歌文学常识。
马致远,字 千里,号 东篱 ,元代大都 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 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 有文场曲“状元 ”之称。杂《剧汉宫有秋》 、《青衫泪》
深入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赏析名句,体会作者 思想感情。
1这首小令写了几种景物?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夕阳
这首小令描绘 了一幅绝妙的 深秋晚景图, 真切地表现出 天涯沦落人的 孤寂愁苦之情 。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2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
“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的秋景, 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昏 鸦”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悲凉气 氛。
3 “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句为全篇的主旨句、诗眼。
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道出了天 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 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程度,是千古传诵的 佳句。
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 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 “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 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 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也在羁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 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
天净沙秋思课件.ppt
学习思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荒凉
恬静 凄凉
对比 反衬
写
托烘
景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抒
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思 乡
断肠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 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 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 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 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作者:马致远
●马致远:
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 四大家”。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 之祖”,天净沙是 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 。
●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 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 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 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 沙· 秋思》 。
作业
①背诵并默写本首小令 ②抄写重点字词、词意 ③将这首小令改写成一首 现代散文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qiú 狐 裘 qīn 锦 衾 hà n 瀚 海
lá n 阑 干
chè 掣
zhuó 冷难 着
天 净 沙 · 秋 思
马致远
•最后一句重在描写景致还是抒情 呢么? 抒情 •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 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 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 在荒远的他乡。
情景再现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
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 的乌鸦 ● 小桥下,流水 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 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 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 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 天涯。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 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 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 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 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 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 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 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牛刀小试
1 这首小令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夕阳
秋季傍晚的景色。
A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 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 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 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 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 愁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教学任务
掌握基本文学常识 掌握重点字词 理解全诗主要内容和诗人思想感情
问题导入,背诵全诗
掌握基本文学常识
抢答开始 ‘
诗歌的体材有哪些?
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 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欣 赏
仔细体味百态情感
认真掌握重点字词
天净沙·秋思
枯萎的枝蔓
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古老荒凉的 道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 点
天边,指远离家乡 的地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同样的秋天,不同的感受。
看过了曹操的秋天,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秋天——《天净沙·秋思》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3、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知识卡片元曲.小令“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的名篇。
(小学课文:《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诵读诗歌,把握字形,读准节奏。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诵读诗歌,把握重音,读出感情。
朗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诵读诗歌,读清层次。
说读活动枯藤:干枯的藤蔓人家:农家。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结合解释,读懂意思说读活动参考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农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品读活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栖昏鸦,小桥流水傍人家。
古道西风行瘦马,夕阳西下走天涯。
男女比读,体会原诗特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第4课《天净沙_秋思》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是元代的新诗体, 分为散曲和杂剧。《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散曲的题目。
杂剧(戏剧)
“曲”分类
散曲
散套:由若干曲子相联而成的 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6
2、读准字音 3、读准节奏,注意押韵 4、全班齐读,读出情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孩子们,也许现在的大家对故乡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你们
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寻找属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会发现,无论这 世间多么繁华,都比不上家人欢聚时刻的热闹;无论走过的旅途有多么美 丽,你,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孩子们,请珍视我们现在 的点点滴滴。因为,若干年后,在那个秋风拂过瞬间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 ,这些往事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16
6.《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 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 ,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 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 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22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枯藤老树昏鸦”中三个景物,给人以萧索,寂寞,悲凉的 感受。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沿途所见温馨人家,一扫游子内心 的悲凉。
C、“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整首小令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的感情。
天净沙秋思.ppt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 歌及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 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 示的画面。
走近作家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 、散曲家,
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 被称为“秋思之祖”。
他与关汉卿 、 郑光祖、白朴并
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 传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 剧以《汉宫秋》为代表。
听读课文,说 原初体验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细读课文,说说新的理解和感悟
1、小令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2、小令中的景物各自有何特点?所描绘 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3、面对此情此景,旅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 感情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 在天涯!
上句点明时间,并照应上文 的“昏”。下句正面抒发感 情。“断肠”的愁苦、“天 涯”的遥远,点明了这首小 令的主题。 段解: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 涯游子之悲。“断肠”一语, 为 全篇主旨所在。
元朝建立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 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 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 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 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 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 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 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 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不定,郁 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课外拓展(思乡主题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诗》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2张PPT).ppt
思考探究
《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 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 有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 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
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 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之处在于衰败、 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品一品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 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 些景物都是扣着什么来写的?
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 后者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 情。
赏一赏 1.诗人为什么要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
以乐景写哀情,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思乡。
元曲 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 金元时期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
体,用于写景、叙事、抒情。包括小令和散套两 部分。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 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 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课文中所选的 元曲,就属于这种形式。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
译 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 文 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形容悲伤到极点。Biblioteka 天边,指远离家 乡的地方。
译 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文
诗词品读
“枯”“老”“昏”等词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色彩之妙:“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几个词,色彩明丽,景色清和,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
天净沙·秋思课件
精细的描写技巧
欣赏作者巧妙的描写技巧和写作风格。
文化内涵解读
1
秋天的文化内涵
从文化角度分析秋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寓意。
2
中国传统意蕴的体现
探讨天净沙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3
对当代的启示
探索天净沙作为经典之作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思考。
艺术欣赏
朗诵表演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天净沙·秋思ppt课件
介绍
作者及作品背景
介绍天净沙的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
文学解析
1
诗体裁及风格特点
探讨天净沙这首诗歌的体裁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2
唯美意象描写
揭示天净沙中的唯美意象描写,让人如临其境。
3
抒发情感主题
深入情感主题探索,领悟作者的内心表达。
语言运用分析
语言艺术手法
欣赏天净沙的朗诵表演,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音乐配合的艺术体验
结合音乐演奏的天净沙艺术体验,带来独特的感受。
结语
1 总结
回顾天净沙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做一次综合总结。
2 留白余韵
留下一丝韵味,让听众自行品味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教案
开场: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上课的一开始,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图片是什么。
导入意象: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龙凤的图腾。
请看图腾的概念。
[PPT].说简单点,在人类原始社会早期,人们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与大自然而进行抗争,于是人们想到借助比自己能力强大的动物或植物作为标志,刻画出来做保护神。
也就是图腾来提升自己的精神能量和勇气,继续与大自然进行抗争。
下面大家看到圆圆的瓦当上面刻画的是古代最让妖魔鬼怪胆战心惊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他们把天空分为东西南北四宫。
无论龙凤还是神兽,这些原始的意象源自神话,随后经过发展,被运用到诗歌等领域中病流传至今。
这些意象不是个人的,而是由整个文化作为底蕴来传承的。
细心的同学一定又发现了老师引入的一个词“意象”。
“意象”就是在象征中带有感情的本体。
“意”指情意,“象”指的是“物象”。
龙凤一旦作为意象就不但指龙凤本身,而是带有中华民族精神吉祥物龙凤了。
你们可以这样理解,意象就是带有感情的象征物。
导入意境:
现在大家认识了意象,意象有什么作用呢?[PPT]
相信有些同学练过书法,也看过中国水墨画,他们都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创作,书法在其挥洒中见其真性情,宗白华先生则说过:中国画是以大观小,以整个心灵来体验整个世界,把全幅境界把握成有节奏感,
有音乐感的空间。
呈现这样有气韵荡漾着乐感的空间感性形式,这就是创造意境。
[PPT]正如这幅水墨画,这里的树、山、江、桥就是带着画家感情的意象。
而画家就是用这寥寥几笔浓淡相宜的笔墨就带我们进入了山峦叠嶂,树木茂盛的江中,体验出宁静清雅的意境。
由此可知意象可以用来构成意境。
意境源自中国,同时也被带入西方。
由于历史文化底蕴的不同,他们在不同的地域发展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同样是绘画。
中国人侧重用留白来保有往来生命的灵气,而西方更注重写实,逼真的再现生活中的事物[PPT]。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画都像照片一样。
当然也有凡高《星空》这种抽象画风,但他们与中国画有明显的不同。
介绍意象与意境:
好,看了这么多图片,同学们对意象,意境有了大体的认识,现在老师就具体谈谈意象与意境。
[PPT]同学们,课件上的这些文字不用你们抄下来,老师会在课下为大家转为WORD让大家拷回家去,作为平时的学习素材积累。
从意象的来源与发展来看,自远古到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今,我国的意境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现阶段老师不要求大家记住这些理论,只是让大家看到意境发展的时间线索。
一个理论可以如此长久的得到后人的不断加工整理,说明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被时间淹没的。
下面我们来看意象的概念和特点。
[PPT]。
老师要求大家掌握的是这些紫色的关键字句。
(读PPT)还记得我们之前所说的意象就是带有感情的象征物,这个象征物通常就表现在景物中。
意象有情景相融,虚实相生的特点。
情景相融及时作者心中的感
情此时已和笔下描绘的景物相融合,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虚实相生”我们可以结合刚才欣赏的山水画,那些空白的用以表现江水的地方就是虚景,画上的山、树、桥就是实景,虚与实相互融合就生成了整个画面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江上横桥动静结合的意境美。
下面我们来看看意境[读PPT]。
这里我们看到了意象与意境中都有虚实相生的特点,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联系。
[读PPT]
介绍分析方法:
根据老师对意象与意境的介绍方法,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分析事物的方法。
我们认识一个事物要从它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思考。
广度就是说要把这个事物放入整体中,分析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区别。
深度就要从这个事物本身出发,从它产生的背景到发生发展,这是以时间为序的,如果我们把这个事物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它从广度上分析就是在看树的面积,从深度分析就是指树的高度。
介绍《天净沙·秋思》背景及作者:
1、作者介绍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因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马致远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
他年轻时热衷于功名。
在外漂泊20余年却未得志。
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然而官场黑暗,马致远仕途不畅,入仕并没有让他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
相反,他把对现实的愤怒不满融入作品中,直到晚年看透了人生百态,过着隐居
的生活。
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作者在对未来迷茫又痛苦的漂泊途中写下的。
2、朗读课文
下面由老师来朗读课文,请大家思考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写了几种意象。
(9)
3、分析意象
1)、一个“昏”字点明了作者所处的时间是黄昏。
2)、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枯萎,昏暗的意象呈现出灰暗的画面色彩,让我们看到作者此时身在异乡,有一种孤寂、凄凉悲苦的心境。
3)小桥流水人家,则让画面一改灰暗,描写出江南水乡,清新明丽的气息,那么同学们想想,诗人此时的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了吗?没有,因为作者身在异乡,这里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与第一句进行对比,写别人清雅幽静的家则突出了作者孤身漂泊的思乡之情。
4)谈意境[PPT]
5)谈主题[PPT]
6)板书
秋思主题
押韵节奏美
长短句形式美
意象语言美
意境画面美
设计者: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