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给排水)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模板

四、建筑设计
1. 建筑节能率: □乙类:□ 50% ■65%; ■甲类
2. 纯装饰性构件: □ 有 ■无;有纯装饰性构件时造价比例:
2.1 女儿墙高度: 坡屋顶 (不上人) m
2.2 是否设有双层外墙: □是 ■否; 双层外墙面积:
m2
3. 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面积
m2 ;绿化面积与屋顶可绿化面积比
3. 冷热源机组能效比 5.6
锅炉热效率: 92%
4. 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 Ws<0.46 ;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 ER<0.0241;
1.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是 □否
2. 空调系统是否进行分区设计、独立控制: ■是 □否
3. 主要功能房间的通风换气形式:□排气扇 □自然通风器 ■机械新风系统 □ 以上皆无
五、给排水设计
填写人:
1. 本工程是否有生活热水需求:
■是,热源来自:自备锅炉□ 废热回收□ 太阳能热水系统□ 热泵热水系统■
□否
2. 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废合流; 建筑雨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 □雨污合流
3. 是否采用雨水回用技术:■是 □否;
3.1 雨水回收区域:■全部屋面 □全部室外地面 □其他
4. 是否设有新风热回收装置: ■是 □否;热回收效率为
5. 是否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是 □否;蓄冷蓄热装置日供冷负荷与设计日累计负荷比值为
6. 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源/水源热泵系统;提供的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
□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提供的负荷占总负荷比例为
□其他
□ 以上皆无
七、电气设计
填写人:
1. 是否实施水、电、燃气分类、分项计量与收费:■是 □否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绿色建筑是一种以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形式,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给排水系统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收集、处理和利用水资源的作用。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节约用水。

采用高效节水设备和技术,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洗手间、无水厕所等,以减少水的使用量。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冲洗厕所等非饮用水用途,从而降低城市供水压力。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注重水的回收再利用。

通过安装回收水系统,将洗涤、冲洗等过程中的废水或雨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如用于冲洗马桶、洗衣机、浇灌植物等。

这不仅能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还能降低污水处理的压力。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减少水的污染。

采用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膜分离等,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

可以采用分流系统,将生活污水和雨水分开处理,减少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有害物质含量。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注重节能减排。

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减少能源的使用量。

可以采用热回收技术,将热水的余热用于供暖或其他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节约用水、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和节能减排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规划,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低碳建筑的目标。

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有关文档范文

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有关文档范文

5 给排水专业
5.0.1设计施工说明:应有“绿色建筑”专项(或专篇、节)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水资源综合利用说明:包括市政再生水的利用;雨水回用系统的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项目设置再生水时:原水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

2 有关节水系统的设置说明。

3 非传统水源的用水安全措施。

4 采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及配件。

5 防止管网漏损的有效措施。

6 用水计量装置。

7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说明。

8 有非传统水源利用时,应提供计算书。

5.0.2施工图纸:
1 在平面图中标明用水计量装置的设置位置。

2 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有集、供热系统原理图、机房平面和计算书。

3 雨水或再生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及机房平面布置图。

4 在总平面图上标明雨水利用系统汇水区域。

4 给排水专业。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二、工程概况1.建筑总量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2.建筑单体概况3.节水概况1)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场、□旅馆类、□其他2)□利用市政再生水3)□采用自建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非传统水类型:□建筑中水、□雨水、□河道水。

4)□景观水景5)□公共浴室6)□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四、 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1. 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 市政水资源基地内有 路供水,分别引自 路和 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水压力 MPa 。

3. 节水用水量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 3/a ,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 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 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 万立方米/年。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专篇(2020版 基本级)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专篇(2020版 基本级)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3、《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36(2020年版)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6、《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三、基本级设计内容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2)土壤中的氡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详见《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如含氡,防氡措施为:;(3)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规定。

电磁辐射源:□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其他:,详见《电磁辐射监测报告》;如有,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2、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详见。

(如建筑设计总说明、工程做法和构造一览表等)3、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有以下设施:□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

天津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1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现行有关绿色建筑评价和设计,进一步规范我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帮助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深度和质量,根据《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396号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件)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DB/T29204、《绿色建筑设计》DB/T29205进行编写,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设计依据、绿色建筑目标、工程概况、场地与室外环境、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结构设计、建筑材料、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等内容。

本专篇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城乡和建设交通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城乡和建设交通会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写人员:洪再生祝捷刘洪海胡振杰孙绍国王亨沈优越彭鹏王勇曹磊审查人员:曹治政李宝瑜丁永君王俊霞刘建华周鹏周国民康清王东林牛奇编写说明1.依据《建筑节约能源条例》、《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建科[]396号文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建科教[]883号文件)等文件,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且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本专篇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工程可供参考。

3.本专篇编写的依据是《绿色建筑评价》DB/T29204(版)、《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版)、《绿色建筑设计》DB/T29205及国家和相关。

4.本专篇包含了较全面的技术内容,各绿色建筑项目应根据所申报的星级和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相应调整。

5.本专篇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

6.《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应根据各专业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应提出与建筑设计相关的绿色施工、景观绿化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_52563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_52563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_52563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二、工程概况1.建筑总量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2.建筑单体概况序号单体名称单体面积层数建筑高度主要使用功能3.节水概况1)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场、□旅馆类、□其他2)□利用市政再生水3)□采用自建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非传统水类型:□建筑中水、□雨水、□河道水。

4)□景观水景5)□公共浴室6)□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控自评结果√满√满√满足√满足√满制项足足足评分项权重Wi0.16 0.28 0.18 0.19 0.19 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Qi加权得分WiQi加分项得分Q8 总得分∑Q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自评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评分项权重Wi0.21 0.24 0.20 0.17 0.18 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Qi加权得分WiQi加分项得分Q8 总得分∑Q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1.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分类技术内容评价分自评分备注场地生态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J)9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J)6能源利用由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其它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10节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7 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8 设置用水计量 6 公共浴室采用节水措施 4节水器具与设备使用较高效率等级卫生器具10 采用节水灌溉10 空调设备节水冷却技术※(N)10 其他用水节水措施 5非传统水利用合理利用非传统水15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N)8 景观水体利用雨水补水7室内声环境采用同层排水等降低排水噪声措施2创新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 1标准为1级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给排水)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给排水)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一、设计依据1.依据性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二、工程概况1.建筑总量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2.建筑单体概况3.节水概况1)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场、□旅馆类、□其他2)□利用市政再生水3)□采用自建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非传统水类型:□建筑中水、□雨水、□河道水。

4)□景观水景5)□公共浴室6)□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表2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1. 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 市政水资源基地内有路供水,分别引自路和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水压力 MPa 。

3. 节水用水量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 3/a ,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万立方米/年。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2019汇总绿色建筑说明专篇(民用建筑)--参考版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民用建筑)一、设计依据1.《成都市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2019版)二、工程概况倒班宿舍项目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范围,建筑占地面积:1470.56m2,总建筑面积:5936.92m2,此新建项目为一栋4层楼的建筑,主要功能为食堂(一层)和宿舍(二至四层)。

本项目以成都市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生产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三、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按照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即从规划设计开始到项目的施工建造、营运管理直至未来的拆除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开发单位应在本项目绿色设计完成后,重点观注并督促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分别在施工期间、营运期间均应满足下述原理所对应的各评价标准中相关技术条款要求。

在开发单位的配合下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专项装修。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一)建筑(二)结构(三)给排水附表4 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设计单位盖章)年月日注:1、除“审查结论”栏外,本表由设计单位填写,盖章后与其他设计文件资料同时提交施工图审查机构。

2、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检查《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的相关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3、施工图设计文件未落实《水系统规划设计评审表》指标,且影响项目绿色设计审查,判定为“不符合”。

(四)暖通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IPLV(C)值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能效限定值提高16%;3、燃煤和燃油燃气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值分别提高6%和4%。

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1级要求。

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

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给排水)

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图绿⾊设计专篇(给排⽔)参考样式六江苏省公共建筑施⼯图绿⾊设计专篇(给排⽔)、项⽬名称、项⽬概况:停车库建筑⾯积为地上、地下⾃⾏车库和汽车库建筑⾯积总和三、设计依据1. 《江苏省绿⾊建筑设计标准GJ32/J 173-20142. 《绿⾊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3. 《民⽤建筑绿⾊设计规范GJ/T229-20104.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32/J96-20105. 《建筑与⼩区⾬⽔利⽤⼯程技术规GB50400-20066. 《民⽤建筑节⽔设计标准B 50555-20107. 江苏省《⾬⽔利⽤⼯程技术规范GJ32/TJ13-20118. 《民⽤建筑太阳能热⽔系统应⽤技术规GB0364-20059江苏省《建筑太阳能热⽔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规范2/J 08-200810. 江苏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32/TJ 111-201011. 《江苏省绿⾊建筑施⼯图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4年版)12?国家、省、市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四、⽔资源利⽤:1. 是否有再⽣⽔:⼝市政再⽣⽔⾃建再⽣⽔2项⽬⾃建再⽣⽔系统:原⽔采⽤原⽔⽔池容积m3 再⽣⽔处理设备规模: m3/h 再⽣⽔⽔池容积:m33?再⽣⽔⽤途: _____利⽤再⽣⽔总⽤⽔量m3/d4是否有⾬⽔回⽤:⼝有⼝⽆,⾬⽔回⽤的__________⾬⽔收集区域⾯积m2 ⾬⽔蓄⽔池容积_______ m 3⾬⽔清⽔池容积m3 ⾬⽔处理设备规模 ______ m3/h ⾬⽔回⽤总⽤⽔量m3/d5. 项⽬总⽤⽔量:m3 ⾮传统⽔源利⽤ ________ %年径流总量控制 _______ %6. 游泳池、游乐池、⽔上乐园、洗车场、集中空调⽤冷却⽔等⽤⽔是否⾤取了循环处理⼝是⼝否补充⽔⽔源来________ 计量装置:⼝有⼝⽆冷却塔型 _________五、节⽔措施:1. 卫⽣器具⽤⽔效率等级 ________________ 或节⽔标准____________2. 给⽔系统压⼒控制:市政⾃来⽔压⼒Mpa,直供层数层,是否充分利⽤市政⾃来⽔压⼒:⼝是⼝否分区压⼒< Mpa ⽤⽔点处压⼒M Pa3. 按⽤途设置⽤⽔计量装置:⼝是⼝⽔表数据上传监测系统:⼝⼝⽆4. 热⽔系统循环⽅_____六、可再⽣能源利⽤:1. ⽣活热⽔供应i.i本项⽬是否有⽣活热⽔需求:⼝有(总热⽔量m/d)⼝⽆1.2热源来⾃:⼝太阳能热⽔系统(热⽔⽤⽔量3/d)⼝地源热泵热⽔系统(热⽔⽤⽔量m/d)⼝其它热⽔系1.3太阳能热⽔系统辅助热源⾤⽤2. 太阳能利⽤:2.1供⽔系统⽅式⼝集中供热⽔系细分散供热⽔系统2.2集热器安装位置:⼝屋顶阳台⼝其他2.3集热器安装⾯ ____________2.4太阳能热⽔系统是否符合可再⽣能源利⽤三选⼀条件⼝否是2.5可再⽜能源热⽔量占总热⽔量的%3. 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光诱导利⽤:3.1本⼯程⼝有⼝⽆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承担⾤暖空调负荷的⽐例为%。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专篇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专篇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2.给水系统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市政给水管网供至本地块的给水压力为0.20Mpa。

给水采用分区给水,地下室及地上1、2层生活给水由城市水压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采用集中热水系统的公寓和宿舍最低处用水点压力不大于0.55MPa,其它建筑确保每个分区的最大压力不超过0.35MPa,各给水分区底部水压超过0.20Mpa的设支管减压阀减压限流,避免因超压引起的用水浪费。

3.节能措施(1)本工程的生活给水加压泵均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应按设计要求配置,并按设计和相关技术要求正确进行安装调试,不得降低泵组性能并在高效段内运行。

(2)集中热水系统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并采用节能加热产品;热水储存容器和热水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局部热水供应点采用即热式电热水器制备热水,避免热水储存和输送造成的热量损失。

保温材料采用闭孔泡沫橡塑制品:管道保温厚度30mm;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储热水箱采用泡沫橡塑制品保温。

(3)游泳池水恒温加热采用除湿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以尽量利用废热和自然能源。

4.节水措施建筑内所配置的生活用水器具均应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其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的要求,不应选用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条文规定的生活用水器具,卫生间洁具采用带水封蹲式大便器(配感应式自闭式冲洗阀),带水箱坐便器、水箱容积不大于4L,壁挂式小便器(配感应式冲洗阀并自带存水弯),台式洗脸盆(公共建筑卫生间洗脸盆配感应式陶瓷阀芯混合龙头、其中公寓洗脸盆配陶瓷阀手动混合龙头和成品污水盆,淋浴器采用全铜镀铬成品淋浴器。

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建)

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建)

攀枝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建建筑)一、设计依据二、工程概况1. 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2. 项目用地面积:m23.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m2,地下:m2,计入容积率面积m2,容积率4. 是否有旧建筑:有□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建设目标及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设目标一星□二星□三星□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筑节能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一、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应说明不得采用国家和四川省发布的已淘汰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并符合国家的标准、规程、规范。

2.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

如项目的建设用地属于废弃场地,应说明废弃场地的原有状况和改造措施。

3.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污染源的避让处理措施,包括垃圾房、生活水泵房等设施的规划布局方式。

4.应说明不对建设场地内的自然水系进行截流、改道、封填、河床硬化,若确需改造场地内环境状况时,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修复措施。

5.应说明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土地利用的相关指标,严格按照当地规划部门批准设计条件执行。

6.应说明建筑绿地率情况,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

7.应说明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数量情况,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要求。

8.应说明避免对周边居住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的措施,包括幕墙的反射比控制以及避免夜间泛光照明的光污染措施。

9.应说明装饰性构件和功能性构件的设置情况,对于装饰性构件,还应说明造价比例。

10.应说明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简要描述窗墙面积比的控制、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外遮阳设置以及玻璃的种类选择。

自选说明内容1.应说明本项目采用获得节能性能标识的门窗产品。

2.应说明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6规定的6级。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GB/T 21086规定的3级。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绿色建筑目标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

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上海市住房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住房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住房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住房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5.10.08
•【字号】沪建管〔2015〕755号
•【施行日期】2015.1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
正文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通知
沪建管〔2015〕755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统一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现予以发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届时提交施工图审查的工程设计文件应当符合《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参照所附样式编制绿色建筑专篇,并填写绿色设计情况信息表。

特此通知。

附件:
1、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3、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结构)
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给排水)
5、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6、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电气)
7、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情况信息表
8、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情况信息表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二○一五年十月八日。

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有关文档

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有关文档

5 给排水专业
5.0.1设计施工说明:应有“绿色建筑”专项(或专篇、节)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水资源综合利用说明:包括市政再生水的利用;雨水回用系统的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项目设置再生水时:原水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

2 有关节水系统的设置说明。

3 非传统水源的用水安全措施。

4 采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及配件。

5 防止管网漏损的有效措施。

6 用水计量装置。

7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说明。

8 有非传统水源利用时,应提供计算书。

5.0.2施工图纸:
1 在平面图中标明用水计量装置的设置位置。

2 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有集、供热系统原理图、机房平面和计算书。

3 雨水或再生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及机房平面布置图。

4 在总平面图上标明雨水利用系统汇水区域。

4 给排水专业。

公共建筑类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专篇、WORD版(方案阶段--上海版)

公共建筑类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专篇、WORD版(方案阶段--上海版)

***项目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筑)(基于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TJ08-2143-2014编制)一、设计依据:1.1、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TJ08-2143-2014;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4;1.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 201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5、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1.6、其他国家、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和规定;二、项目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分析;2.1.项目特点及基础条件:结合规划方案描述项目特点(如区位及地理条件、场地类型、建筑功能、建筑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描述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保护建筑、文物古迹、古树苗木及绿化景观等)、可转化利用的天然资源(如光能、风能、地热、天然水系等)、可利用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如城市公共交通、市政配套)。

2. 2、项目绿建要求:按照当地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意见,有关法规、及控修规的要求描述项目绿建要求。

三、拟在本项目中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备注:请根据项目绿建目标合理增减,下述并非全部需要)四、本着“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节资高效、舒适健康”的技术策略,集成成熟适用先进技术,对项目实施技术策划与预评估,本项目拟按照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拟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如下:五、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评估:六、基于项目基本概况,结合以上绿色建筑技术策略,按照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相七、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一)建筑专业:(备注:请根据项目绿建目标合理增减,下述并非全部需要)1、场地规划:总体规划建筑容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符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项目所在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选址意见书等的意见及要求。

总平面布局避免污染排放物的建筑或场所为对环境正常使用产生影。

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

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说明模板(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说明一、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2. 《绿色建筑评价规范》SZJG 30-2009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4. 《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8.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9. 《建筑幕墙》GB21086-2007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1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2.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13.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 项目用地面积:m22.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m2 地下:m23. 是否有旧建筑:有□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四、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1. 绿色施工对环境影响控制的要求1) 施工单位需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计划;2) 施工单位需提供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3) 施工单位需做好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2. 绿色施工对废弃物的管理的要求1) 施工单位需编制废弃物管理计划;2) 施工单位需按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尽量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3) 施工单位需按废弃物管理技术做好现场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3. 绿色施工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要求1) 施工单位需制定室内空气品质管理计划;2) 施工单位采购材料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中的有关规定;3) 室内施工现场保证良好自然通风或采取强制排风措施。

4) 施工单位需做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给排水)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建设地点:。

用地面积: m2,总建筑面积: m2。

2.建筑单体概况
3.节水概况
1)建筑类型为:□住宅、□办公楼、□商场、□旅馆类、□其他
2)□利用市政再生水
3)□采用自建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非传统水类型:□建筑中水、□雨水、□河道水。

4)□景观水景
5)□公共浴室
6)□有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三、绿色建筑等级
1.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绿色建筑评分计算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的评分表):
表2 公共建筑评分计算表
表3 住宅建筑评分计算表
四、给排水绿色建筑设计
1.与给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N-暖通,D-电气。

2.市政水资源
基地内有路供水,分别引自路和路市政给水管,管径DN ,给水压力 MPa。

3.节水用水量
节水用水量的用水定额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确定,年节水用水量
m3/a,非传统水源原水收集量为万立方米/年,回用量为万立方米/年,自来水用水量为万立方米/年。

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6:
注:用水用途应包括室外绿化浇灌、道路浇洒、车库冲洗、洗车用水等。

4.节水系统设置
1)供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供水,由市政管网压直接供水,由水池—变频水泵供水。

2)排水系统室内采用系统,室外采用系统。

5.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
1)热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见表8。

2)太阳能热水
集热板的安装位置:□屋面、□阳台、□墙面、□其他,
类型:□平板式、□真空管、□其他,
放置方向形式:□按纬度最大集热效果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方向、□水平方向
热水系统:□集中、□集中-分散、□分散;
辅助加热装置:□燃气、□热泵、□电;
有效集热面积约 m2,由太阳能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例为: %;热水保
证率:;集热效率:。

3)其他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形式:热水来源,提供的热水量占建筑生活热水消耗总量的比
例为: %。

详述其它可再生能源用于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参数、系统形式等
表6 热水节水用水量计算表
6.非传统水源利用
1)非传统水源利用主要信息见表7(以雨水为例)。

2)非传统水源用于:□室内冲厕、□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其他,其用水
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
3)水量平衡见图1(例):
4)非传统水源水处理工艺:。

5)非传统水用水安全措施:。

7.雨水外排总量控制
1)年雨水径流总量的控制率为:□55%、□70%,设计控制雨量(日值)为□11.2mm、□18.5mm。

2)项目用地面积: m2,场地内设计降雨控制量(日值) m3。

3)降低地表径流的措施:□透水地面、□屋顶绿化、□其他,场地平均径流系数为,径流
系数计算详见表8。

4)雨水调蓄措施:□下凹式绿地、□浅草沟、□雨水花园、□自然水体、□其他,实现的降雨
控制量(日值)为 m3。

5)雨水回收部位:□屋面、□道路、□其他。

8.节水设施
1)采用节水器具并符合行业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
通则》GB/T18870的规定。

2)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达到:□1级、□2级、□3级。

详细参数见表9。

3)给水泵的效率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 规定的值。

4)公共浴室:□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设置使用者付费设施。

5)□空调设备或系统,空调系统冷却方式:□水冷、□风冷、□其他。

6)□采取循环冷却水水处理措施,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的措施:□加大集水盘、□设置平
衡管、□设置平衡水箱、□其他。

7)冷却水补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市政中水、□建筑中水、□雨水,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
的量占其总用水量的 %。

9.用水计量
1)□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表,用水计量水表主要信息见表10。

图1 水量平衡计算
6809 t/a
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设置用水计量表,用水计量表信息见表11。

10.防止管网漏损措施
1)用水点最大供水压力为 MPa,压力超过的支管设置。

2)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3)做好室外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控制管道埋深。

4)根据水平衡测试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下级水表设置覆盖上级水表的所有出流,没有无计量支路。

水表设置详见给排水总平面图、给水系统图。

11.绿化灌溉方式和供水水源
1)绿化灌溉水源为:□市政中水、□建筑中水、□雨水。

2)采用的绿化灌溉方式为:□滴灌、□微喷灌、□渗灌、□管灌、□喷灌、□其他。

3)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有、□无
4)无需永久灌溉植物种类为:□佛甲草、□红叶景天、□圆叶景天、□其他。

5)采用节水灌溉的绿化面积占总绿化面积的 %,无需永久灌溉植物面积占总绿化面积的 %。

12.景观用水
1)□设有景观水体
2)景观水体补水来源:□临近的河道水、□市政中水、□建筑中水、□雨水
13.排水噪声
1)□采用同层排水,降低排水噪声;
2)降低排水噪声的其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