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年政治知识点整理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思辩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优秀课件(统编版选择性

【知识整合】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关系
区 含义不同
特征不同 别
常用方法 不同
联系
分析
综合
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综 合 是 一 种 把 认 识 对 象 的 各 个
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分 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
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
毛泽东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作出科学的论 断的?
【答案】
人们要深刻地认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矛盾。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 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的性质、敌我矛盾双方 的力量对比等不同点,在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 握中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坚持了辩证的分析与综合 方法。
(1)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四个 全面”之间的关系?
【问题解析】
(1) 【答案】 一方面,“四个全面” 各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各有其具体的目标。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是战略目 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 三大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四个全面”又是融为一个整体的总 体谋划,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的战略规划。
【问题解析】
(2)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你是怎样看待其中 的思维方法的?
(2) 【答案】 从分析血液成分到发现输血规律,其中运用了分析的方法 和综合的方法,是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和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综 合。 现代科技以更为精密的仪器分析血液的成分,使人们对输 血规律的把握更为准确了。
【知识归纳】
【探究二】
高二学年的政治学详细知识点

高二学年的政治学详细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二学年的政治学详细知识点学会从层层困惑中看到一丝希望,学会从重重困难中找到一缕曙光,学会从阵阵郁闷中发现一份悠扬,学会从种.种坎坷中获得一些力量。
2024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维方法2.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社会形态理论和阶级斗争的规律4. 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发展构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创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基本纲领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基本要求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进程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概述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终目标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组织原则和作风建设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核心领导力量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四、中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概述1.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作用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6. 中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组织体系7. 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和作用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道路概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创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任务3. 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巩固4. 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5. 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发展协调6. 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7. 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8. 民生改善和人民福祉提升六、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概述1. 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和特点2. 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3.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5. 国家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七、国家安全概述1. 国家安全的内涵、要求和保障2. 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发展3. 国家安全理念和战略需要的转变4. 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5. 国家安全教育和公民责任以上为____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大致涵盖了中国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三(统编版)

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
量项
第一关系者项 关系项
量项 第二关系者项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做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 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做关系项;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做量项;
举例 ①张三佩服李四。(当张三佩服李四时,李四可能佩服张三,也可能不佩服。)
常见词语
“认识”、“尊重”、“重视”、“喜欢”、“信任”、“帮助”等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假设以下关系成立:
◆小明和小华是同学。
关系者项 关系项
对称关系
◆小明比小华岁数大。
关系者项
关系项
反对称关系
◆小明信任小华。
关系者项关系项 关系者项
陈爽与李倩也是同龄人,这种关系是传递关系。 (2)王芳比周玉大两岁,周玉比王艳大两岁。
王芳比王艳大四岁,不再是大两岁,这种关系是反传递关系。 (3)陈爽与周玉是朋友,周玉与李倩是朋友。
陈爽与李倩可能是朋友,也可能不是朋友,这种关系是非传递关系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4.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 (1)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楚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 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2)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 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 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的“……是……的儿子”关系是反传递关系,甲必不是丙的儿子)
含义 举例
非传递关系
指如果A与B具有某种关系时,且B与C也具有这种关系时,A与C可能具有这种关系, 也可能不具有这种关系。
政治必修二3.2知识点

政治必修二3.2知识点政治必修二3.2模块主要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和外交政策。
本模块分为四个知识点,分别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国际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二、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秉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力量。
三、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秉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宗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我国始终坚持四个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往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总之,政治必修二3.2模块为我们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学习本模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人教版(2023)政治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2023)政治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全球化与中国一、全球化的含义和趋势1.1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1.2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1.3 全球化的趋势和挑战二、中国与全球化2.1 中国全球化的历程2.2 中国全球化的特点和贡献2.3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3.1 国家主权的概念和内涵3.2 全球化挑战下的国家主权3.3 国际组织与国家主权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路径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第三章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1.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1.2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基本路径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条件和保障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2.1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关系2.2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2.3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实践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和策略3.1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和实践3.2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3.3 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效和优势第四章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1.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义和价值1.2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世界发展1.3 中国对全球化发展的贡献和责任二、中国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2.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基础和原则2.2 中国对外开放和合作的基本策略2.3 中国的国际责任和国际影响三、中国与世界的未来发展3.1 新时代中国与国际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形势3.2 全球挑战与中国的应对之道3.3 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前景。
高中政治选修二知识点

高中政治选修二知识点一、导言选修二的内容与结构学习选修二的意义与价值二、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1、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国家性质的定义与决定因素国家的基本职能及其类型2、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比较我国国家的结构形式3、民族与宗教民族的特点与我国的民族政策宗教的本质与社会作用4、国际组织常识国际组织的分类与功能联合国及其他重要国际组织三、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选举的方式与选举权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2、民主管理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的内容与意义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3、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的渠道与意义4、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与要求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与策略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根本要求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与工作程序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与优势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的组织与实践其他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类型与作用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内容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五、我国的法律监督与法律救济1、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与舆论监督2、行政监察与审计监督行政监察的对象与内容审计监督的性质与功能3、我国的法律救济途径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比较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特点与要求4、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范围与程序国家赔偿的形式与标准六、走向世界的中国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与特点2、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与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意义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与基本目标3、中国与国际组织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与实践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与实践策略5、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全球治理的概念与实践要求“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与实践意义。
选修2政治知识点总结

选修2政治知识点总结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产物,是一种权力分配、权力运用与权力制约的方式和规律的科学研究。
政治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它包括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其中政治理论是对政治现象的抽象概括和理性分析,而政治实践是对政治工作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活动。
政治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人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选修2政治课程作为高中政治教材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的政治文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选修2政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提高政治素养和分析能力。
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系包括国家机构、党的领导机构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等。
党的领导机构包括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等。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最高权力机关。
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国的法律体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具体制度和具体规定。
行政法规是国家的行政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规定。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的法律体系,它规定了地方的具体制度和地方的具体规定。
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体制,这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党中央,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
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知识点

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本店铺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知识点》,助你金榜题名!1.高二年级必修三政治知识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及作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原因和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4.“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意义。
5.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6.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其基础。
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8.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危害,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9.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11.宏观调控的内涵、主要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地位和意义。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内在联系。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科学内涵、必要性和措施。
4.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措施。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地位、措施。
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措施。
8.社会保障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意义和措施。
第1 页共1 页。
高二物化政的知识记忆与复习方法

高二物化政的知识记忆与复习方法高二学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对于物理、化学和政治这三门学科的学习更是至关重要。
这些科目的知识记忆和复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掌握重点内容,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高二物化政的知识记忆与复习方法,帮助同学们在这三门学科上取得好的成绩。
一、物理知识记忆与复习方法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要理解各个物理公式的意义以及应用方法。
记忆物理知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1. 制作记忆卡片:将物理公式、定理等内容写在卡片上,每天反复温习和记忆。
可以在卡片上标注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区分和记忆。
2. 总结重点知识:将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或者彩色笔记本来强化记忆。
3. 做大量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物理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可以选择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习题,全面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化学知识记忆与复习方法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下是一些记忆与复习化学知识的方法:1. 制作化学知识卡片:将重点知识点写在卡片上,结合实验现象和应用进行记忆。
可以将反应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内容进行彩色标记,以便于记忆。
2. 做实验:化学实验是加深对化学知识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不同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3. 制定复习计划: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并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三、政治知识记忆与复习方法政治作为一门社科学科,需要学生熟知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以及时事政治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记忆与复习政治知识的方法:1. 制作笔记: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制作成笔记。
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重点内容,以便于记忆和复习。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国家政权机构及其职能1.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要求- 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它是各个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产物。
- 国家政权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
2.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特点-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机构、政府机构、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等。
- 国家政权的基本特点包括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行政机关的内外严格分离等。
3.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等。
- 国家机关的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审判和检察等。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1. 国家宪法的性质和作用- 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权机构和各级政府机关运行的总章程。
- 国家宪法的作用包括界定国家政权机构的性质、权力和责任,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2. 国家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国家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军事法规等。
- 国家法律制度的特点包括依法治国、宪法至上、法无禁止即可行、民法典编纂和立法科学化等。
3.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 党的建设是党的领导集体的建设,党的领导集体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
三、国家决策制定和实施1. 国家决策的主体和原则- 国家决策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党的领导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等。
- 国家决策的原则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民主集中制等。
2. 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施- 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施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宏观调控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等。
高二政治学考背诵细目表-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自查表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第一课1.原始社会的地位、生产关系的特点2.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4.国家产生的过程5.奴隶社会进步性的表现6.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7.封建统治的方式(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1.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原因12.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进步性+局限性)1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标志14.《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两个必然+一个政党+理想目标)1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16.十月革命的意义17.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和发展(进程+趋势+中特)第二课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意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开端、结束标志、特点(3个“新”)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对中国(辞旧+迎新)+对世界]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一化三改)、实质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和历史意义8.中共八大的地位、最重要的贡献、意义第三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3点)、意义2.改革开放的历程(几个关键时间节点)3.改革开放的意义【历史意义(4个改变+3个飞跃)+现实意义(一个重要法宝+一条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4.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个理论及其主题、意义)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7.四个自信的地位及其关系第四课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5个“是”)、意义(3个“意味着”)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变与不变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措施4.中国梦的内涵、本质、作用(意义)、要求(3点)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内涵、要求(四个“伟大”)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创立的背景(4点)7.“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具体内容、地位8.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第一课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原因)(3点)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2点)3.国有企业的重要性(4个“是”)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地位+作用)5.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关系+意义)6.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措施(3个方面)7.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2点)8.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国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第二课1.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原因(一对矛盾)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3.市场调节的优点(一般规律+三大机制+具体的优点)4.市场调节的缺陷(不是万能的+弊端)及其危害5.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原因及措施(市场规则(具体3小点)+价格机制)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基本特征(本质特征+长处优势+根本目标+内在要求)7.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6项)和作用8.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4个)、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两大经济政策)第三课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具体要求、原因(意义)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时代需要+国情需要)3.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五大发展理念+各自解决的问题+要求)4.新发展理念的地位及五大理念的内在联系5.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内容(6个体系+1个体制)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7.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3个体系+总要求)8.发展实体经济的原因、措施第四课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内涵(是什么)、原因(为什么)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必要性(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重要性(意义))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内容+意义)4.我国现阶段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4个)5.弘扬劳动精神的原因、要求6.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根本措施+制度保证+两个同步+三个环节+秩序+消除贫困)7.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基本+补充)8.国家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3点))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3点措施+总要求)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第一单元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地位、领导方式(三种主要方式的区分)、执政方式(三种方式的区分和联系)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要求4.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含义、决定因素、作用5.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基础、关键、要害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第二单元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意义、内容(两个方面)2.人民民主的特点(三个“最”)以及各自的表现3.我国国家职能的主体、具体内容(对内、对外)、决定因素、作用4.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如何行使5.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常设机关6.人大代表的性质、产生、权利、义务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地位、原则(三对关系)、优越性(4个方面)8.我国政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基本方针、前提保证、政治地位、根本准则)、优越性(三个有利于)9.人民政协的性质(5个“是”)、主题、职能(三项职能如何区分)10.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11.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3个)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前提、范围、核心内容、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作用13.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四个方面)14.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分农村和城市)及其性质15.基层政府与、村委会、存党支部的关系16.基层民主实践的内容(5个“民主”)及其发展的意义第三单元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的产生、本质、决定因素、类型、特点(3点)、职能)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的原因、具体表现(3个方面)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原则(5个)4.法治国家的含义、具体表现(4个)、具体措施(3个)、意义5.法治政府的含义、具体表现(7个)、要求、意义6.法治社会的含义、具体表现(3个)、要求(4个)、意义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8.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3个)、要求(3个)9.严格执法的内涵、主体、意义(3个)、要求(4个)10.公正司法的内涵、地位、具体表现、要求(4个)11.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具体表现(3个)、要求(4个)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总论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具体内容)5.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直接理论来源、自然科学前提、社会科学前提)、基本特征(3个)唯物论1.物质的含义、唯一特性 2.意识的内涵(产生、生理基础、内容)、作用(2个)3.规律的含义、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6.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联系的客观性性原理及方法论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表述)5.发展的普遍性、实质、状态或形式(量变质变辩证关系)、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两大属性的表现及关系) 7.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表现)及方法论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9.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0.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1.两点论与重点论认识论1.认识的含义、两个阶段 2.实践的含义、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个方面)4.真理的含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5.真理与谬误的关系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认识的三性)及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3.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方式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区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人的价值两个方面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特点(2个)、标准(客观标准和最高标准)8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4个方面))文化1.文化的含义、产生、核心、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功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个)、特点(2个)、当代价值(3方面)3.对待传统中华文化的正确态度4,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含义、比较二者的区别)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作用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正确态度7.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8.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熔铸与、植根于、指导思想)10.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3个)11.如何建设文化强国?(4个方面)12.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要求(夯实基础、具体要求、根本要求)高二学考背诵细目表。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模块一:经济与生活1.1 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现象和过程。
- 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 公有制经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经济形式。
-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家所有的经济形式。
1.2 经济活动四环节- 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
- 分配:将社会创造的财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
- 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 消费: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1.3 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
-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
模块二:哲学生活2.1 哲学基本概念- 哲学: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
2.2 认识世界- 存在:一切客观实际的事物和现象。
- 思维:人类对存在的反映。
- 认识:思维对存在的反映。
2.3 改造世界- 实践: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真理:客观实际与主观认识相符合的认识。
模块三:文化生活3.1 文化基本概念- 文化: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总和。
-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文化。
3.2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承:将优秀的文化传统延续下去。
- 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目标。
模块四:生活中的法律4.1 法律基本概念- 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 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
4.2 法律关系- 主体: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承担者。
- 客体: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
4.3 法律适用- 司法:国家司法机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的活动。
- 守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遵守法律的活动。
以上是对高二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的简要整理,具体内容还需参考教材和教师的讲解。
2024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如下所示: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解放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门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原理。
- 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物质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历史是物质基础上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
-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主导地位。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规律。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学科。
其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其核心内容。
-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 剩余价值学说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基础。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3.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证和发展。
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其核心内容。
- 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权。
- 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标。
二、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共同追求,包括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勤劳勇敢精神等。
-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指的是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 自强不息精神强调国家和个人都应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年政治知识点整理
高二下学年政治知识点整理
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且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并指
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补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原理:(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的.首要条件;
(2)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
基础;
(3)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组成。
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1、意识:(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表现:(1)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够反应。
事物的本质。
(2)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3、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