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社会发展论文
论文范文环境
![论文范文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60e2f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4.png)
论文范文环境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
作为一个地球村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问题负责,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首先,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被消耗,导致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
同时,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荒漠化现象也在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严重威胁。
此外,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也使得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已经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治理,将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更大的威胁。
其次,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监管,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建设。
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
公众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齐心协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
各国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同时,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
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全球合作。
作为一个地球村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问题负责,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8753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4.png)
社会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人们也开始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持续改善。
社会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并在共同促进人类福祉的同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法律、教育、公平正义等各个方面。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提供稳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人们的权益和自由。
教育是社会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人们提供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人格和思维能力。
公平正义是社会环境的核心价值观,它能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确保人们都能享受到社会福利的红利。
这些方面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对社会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联系的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差距和不平等现象。
社会可持续发展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分享社会资源和福利,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社会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所需的自然环境。
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崩溃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路径。
再次,社会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进步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产生影响。
一个正向的社会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准,激发他们为社会福祉作出贡献的意愿。
相反,一个糟糕的社会环境可能导致人们的道德沦丧和行为失范,进一步破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社会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
最后,社会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3篇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e2773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1.png)
生态环境的论文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对策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
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
2003年中国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
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重。
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 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
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
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
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
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议论文
![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8f5b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5.png)
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议论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需求的同时,保护、恢复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垃圾填埋等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推动绿色发展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
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绿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的策略要推动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的投入和应用。
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排放。
而社会各界也应提高环保意识,支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推动绿色发展虽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技术成本高、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但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绿色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结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推动绿色发展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未来的方向。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我们能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家园。
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3000字
![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a9111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a.png)
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3000字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一《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环境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探讨无论我国还是世界,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都不容乐观。
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从身边一点一滴的节约做起,从对于能源使用的自我约束做起,还要认真学习知识努力完善节能减排的工艺技术,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恢复我们生态原本的美好,建设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
1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在近几百年来我们人类各方面得到高速发展,尤其是工业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走向衰弱,环境保护已然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所创造的经济财富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因而我们要增加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
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https://img.taocdn.com/s3/m/3aedd63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3.png)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在当今以科技迅猛发展为特征的社会中,人类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变化。
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其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社会发展的步伐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紧密相连,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甚至倒退。
首先,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体现在经济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调整经济结构,以适应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着竞争力下降的问题,而新兴产业则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只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外来文化和观念不断涌入,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在适应现代化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例如,传统戏曲艺术正面临着年轻观众的流失问题,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各地的戏曲团队开始尝试融入新元素,如舞台效果、剧情等,使戏曲艺术更加现代化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另外,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还体现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例如,随着节能减排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城市建设中,选择绿色建筑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垃圾分类和再利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只有将环境保护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才能实现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
还需要关注的是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在当今社会,社会群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文化的碰撞成为一种常态。
一个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并推动发展,就需要在多元化的基础上确立一种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0c58e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6.png)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
社会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提高,而社会环境保护则是指人类为了维护和保护环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这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本文将探讨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是一对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社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只有社会环境得到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类才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社会发展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凸显,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还表现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上。
一方面,社会发展为社会环境保护提供了条件和支撑。
经济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为环境治理和修复提供了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环境保护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强社会的可持续竞争力。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相互制约尽管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也存在相互制约的矛盾。
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能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而环境保护的要求可能制约经济的发展。
例如,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建设对水、空气、土壤等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会给环境带来极大压力。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成本和限制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比如,环境治理和修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会给企业和地方政府增加额外的负担。
因此,如何平衡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促进作用,避免制约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的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be7f7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6.png)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议题。
社会的发展需要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改变,而环境的保护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化石能源被开采和使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草原被过度放牧,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然而,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更是一个发展问题。
环境的恶化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保护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呢?首先,我们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环境保护的成本,让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后,我们需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的道路。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美丽的家园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e0457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e.png)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
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不能只关注
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
因为环境的破坏不仅会影响我
们的生活质量,更会对我们的后代造成严重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社会的
发展需要资源的支持,而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往往会带来环境的破坏。
例如,工业化进程中的大量排放会导致空气、水质的污染,砍伐森
林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会导致生物多
样性的丧失。
这些问题都在提醒我们,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与环境保
护相协调,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每
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只有
保护好这个家园,才能够让我们的后代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
我们
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能源资源,鼓励
绿色出行,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出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政府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推动绿色发展,鼓励企业
进行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
护的平衡点,让我们的社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地球变
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031db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5.png)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
然而,过去的发展模式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
例如,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工业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质量下降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并非是要限制发展,而是要引导发展走向更加科学、合理、绿色的方向。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
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其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关键。
要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科技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研投入,研发和推广更加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开发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3ac6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9.png)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因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一场严峻的生存危机。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需要资源的支持,而环境的保护需要社会的支持。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的破坏。
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不堪居住的地球。
因此,我们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不是一件只能由政府或者环保组织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等。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只有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公民,都有责任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环境与发展作文
![环境与发展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0bb0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5.png)
环境与发展作文
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
自然环境,而环境的保护又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支撑。
如何在环境保
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环境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环境的恶化会
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对立环境与发展,而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注
重环境的保护,实现环境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
个人都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政府应当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
法律法规,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投入,提高
环保技术水平。
同时,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应当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再者,环境保护需要科技的支持。
科技的发展可以带来环保技
术的创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
和推广。
最后,环境保护需要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解决。
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发达国家应当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全球环境治理。
总之,环境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美好的环境。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环境与发展作文
![环境与发展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4820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5.png)
环境与发展作文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是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是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
如何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环境与发展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环境被破坏,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如果发展不可持续,环境也将受到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行绿色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广大市民也要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再次,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根本之道。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我们要推动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最后,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环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只有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才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之,环境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要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5e26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4.png)
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实现环境与社会的有机融合。
一、环境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1.资源枯竭与能源危机随着人类对资源与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环境逐渐遭受破坏,资源日益枯竭,能源危机日渐严重。
如果不能妥善应对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问题,社会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2.生态灾害与公共健康威胁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导致生态灾害频繁发生,如极端天气事件、水源污染等。
这些生态灾害直接威胁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而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
3.社会不稳定与资源紧张环境问题的加剧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资源紧张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启示1.转型发展,实现绿色经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向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
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生存。
只有构建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环境意识,增强公众参与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政府部门所关心的事情,公众也应当主动参与其中。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发展。
三、实现环境与社会的有机融合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政府应鼓励企业改善生产方式,采取绿色技术,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
2.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环境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水平。
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a2f7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3.png)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破坏。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环境资源是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确保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严惩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我们需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降低环境影响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它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
为了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发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推动绿色产品的出现和推广。
第三,教育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环保教育的内容,教会孩子们关爱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开展公众参与的社区环保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最后,国际合作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制定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标准,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环保工作。
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长远利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建设美丽的中国。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1297c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e.png)
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素。
社会的进步与改善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和提高,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而社会环境则指的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来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首先,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科研资源等。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众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社会发展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工业废物和排放物的增加,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而恶劣的环境则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阻碍。
首先,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富饶的自然环境可以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水源、能源等资源。
例如,沿海地区可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渔业、海产养殖和海洋旅游业的发展,而内陆地区可以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进行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另外,自然环境也能够提供美妙的风景和生态系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人为环境对社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人为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教育医疗等方面。
这些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能够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恶劣的人为环境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
环境与发展作文
![环境与发展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7a38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4.png)
环境与发展作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焦点。
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为环境的恶化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也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环境的改善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而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其次,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也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更好的协调。
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法,对环境污染者进行严厉处罚,形成良好的环境治理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另外,教育也是促进环境与发展协调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加强环境教育,让每个人都明白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环境和发展的协调。
总之,环境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牺牲环境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因为环境保护而停滞不前。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协调和教育引导,才能实现环境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繁荣。
希望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d8352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b.png)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繁荣和进步,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正面影响。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保,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环保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科技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更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清洁能源,这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社会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大规模排放和消耗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过度采矿、破坏森林和湿地等开发活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污染物的排放和大规模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严峻问题。
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当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和政策。
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其次,广大民众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组织环保义工等方式,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同时,个人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除此之外,科技创新也是解决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科技的进步可以提供更加清洁和高效的生产方式。
例如,开发和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改善空气质量。
开展生态农业研究,推广有机耕作和生物农药技术,可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担。
总的来说,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历史小作文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历史小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99e07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32.png)
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历史小作文说起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那真是个大话题。
咱们得从那些古时候的故事说起,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听着就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污染、空气清新的日子里,咱们老百姓能过着多么惬意的生活啊!记得小时候,咱们村子里的老槐树下,爷爷常给我们讲那些关于生态保护的小故事。
那时候,咱们村子虽然小,但环境好得很,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夏天的时候,河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微风吹过,柳絮飘飘,就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轻纱。
现在,虽然咱们国家发展得很快,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繁华,但是咱们也不能忘了保护咱们的家园。
就像古人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青山绿水还在,咱们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笑话。
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去爬山,结果不小心迷路了。
我们找啊找,找了好半天,终于在一个山洞口找到了出路。
这时候,一位老奶奶走出来说:“小伙子们,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告诉你们哦,这山上的每一棵树都是活的,它们都知道回家的路。
”我们听了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护自然环境是多么重要啊!就像那些树木一样,它们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爱护环境。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美好的生活。
保护环境和社会发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咱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丢垃圾,多植树造林等等。
只要咱们人人都贡献出一份力量,相信咱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想说,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大自然,让青山绿水永远伴随着咱们的子孙后代。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与社会发展Xxx xxx xxx摘要:关键词: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规划1 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1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题)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1.2环境问题的产生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导致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导致环境污染的出现。
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出自人类的贪欲与无知,过分地向自然索取,或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机理知之甚少而贸然采取行动。
2 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指数增长: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
倍增期: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Td=0.7/r 其中:Td —倍增期; r—年增长率2.1人口发展状况图一:近200年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图二: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表一:近100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由上面的图和表格不难得出如下结论:(1)年龄结构两极分化;(2)城市人口急剧增加;(3)我国人口发展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男女性比比偏高、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素质有待提高;(4)我国人口发展趋势:自然增长率趋于稳定、死亡率继续下降、农村人口比重大、生育率较高。
2.2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压力图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的的压力来自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
2.2.1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我国水资源总量:(1)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2)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 m3;(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 m3。
以上三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 m3,居世界第六位。
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700 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2.2人口对矿产资源的压力图四:1990年中国矿石产量、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比较我国当前矿产资源的形势是:地质勘查资金短缺,控制储量不足。
由于后备储量不足,进入90年代石油开始进口;到本世纪初,煤炭将消失生产能力1.9亿吨;铜铅生存能力将消失40%,铁锰生产能力将消失10%。
2.2.3中国的能源问题(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费量不足(2)能源分配不均(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所占比重较大(5)农村能源短缺,主要以生物质能为主2.3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范围和自然条件下,维持人-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
国际人口生态学界将世界人口容量定义为:在不损害生物圈或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的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的大小。
人口学家普遍认为中国人口的极限为16亿,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16亿。
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4亿。
3 社会的发展3.1环境理论观人依靠自然生活同时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既改造自然又依赖自然;人变革自然又必须顺应自然;人控制自然条件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支配自然力又受自然力约束。
这样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含适应,又包含冲突,是有冲突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克服如下两种片面的观点。
一种观点过分夸大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将自然视为纯粹供人类利用的对象,不顾自然规律,强调人统治自然和人对自然界的主宰作用,这是生态唯意志主义的反自然的观点。
另一种观点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被动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发,其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求人类“返回自然”,这是生态唯自然主义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它们都割裂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辨证关系,前者将人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了主体的作用;后者则将自然环境的作用绝对化,夸大了客体的作用。
环境伦理观告诉我们:不仅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更重要的是,环境伦理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它反对人类仅仅从自己生存的利益考虑而将地球视为可供任意榨取的对象,强调人类作为地球演化史上的价值最高者,对地球这一“家园”和地球上的各种物种具有保护的义务。
因此,环境伦理观的提出,必然意味着一种新的人类发展观,并对以往片面追求高效率的工业文明观发出挑战。
3.2环境的规划和管理3.2.1环境管理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例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狭义和广义的环境管理,在处理环境问题的角度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即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3.2环境的规划和管理3.2.1环境管理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
例如,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狭义和广义的环境管理,在处理环境问题的角度和应用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即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9)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3.2.2环境规划环境规划的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以生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
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
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3.3可持续发展路线社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对前面提及的环境方面的理解的基础上要讨论社会的发展只有一点: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3.3.1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定义(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3)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4)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3.3.2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可持续发展观对传统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在身产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过度消耗并能得到替代资源的补充,环境自净能力能得以维持。
参考文献[1] 左玉辉.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何炳棣.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4] 魏振枢. 环境保护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年-2004年).科学出版社[6] 张锦瑞.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7] 钱易.唐孝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余秀娟.环境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