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
吉大15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 100分答案
吉大15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
1. 在英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特殊的解释方法有()
A. 文义解释
B. 黄金规则
C. 体系解释
D. 目的解释
正确答案:B
2.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裁判事实规定了事实范型的真实性维度;
B. 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
C. 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小前提的组成部分;
D. 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B
3. 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A. 客观的事实
B. 真实存在的事实
C. 虚构的事实
D. 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正确答案:D
4.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不包括()
A. 一般社会经验;
B.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C. 个体直觉和经验;
D. 原初事实
正确答案:D
5. 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A. 目的解释
B. 语义解释
C. 体系解释
D. 扩展解释
正确答案:B
6. 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 国际条约
B. 宪法。
法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法学方法论交卷时间:2016-09-01 14:23:43一、单选题1.(3分)在普通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主要的形式是()A. 制定法B. 判例法C. 习惯法D. 惯例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2.(3分)我国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融资租赁合同这种现象,但是直到《合同法》出台之前都没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调整,这个例子体现了法律漏洞的那种特征()A. 可弥补性B. 不完全性C. 缺陷的存在影响法律应有的功能D. 缺陷的存在违反立法原意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3.(3分)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国际条约B. 宪法C. 政策D. 行政法规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4.(3分)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的重要要求中除了相关性要求之外还有()A. 相关性要求B. 客观性要求C. 合法性要求D. 合理性要求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5.(3分)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是()A. 霍姆斯B. 德沃金C. 黑克D. 耶林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6.(3分)利益法学的集大成者是()A. 哈特B. 德沃金C. 黑克D. 耶林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7.(3分)不属于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A. 开放性B. 一般性C. 抽象性D. 整体性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8.(3分)在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价值判断的理由是()A. 客观事实的抽象性B. 法律规范的真实性C. 事实范型的真实性D. 事实范型的抽象性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9.(3分)隐藏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A. 回归法律原则B. 类推适用C. 事物本质D. 目的性限缩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10.(3分)通过探究相关法律概念、原则和制度的历史发展来进行法律解释属于何种方法()A. 比较解释B. 历史解释C. 文本解释D. 目的解释得分: 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11.(3分)法律制度的来源和发展都在于社会制度,因此法律漏洞的填补只能是反映社会的需要,反映社会的变动和发展。
吉大20年4月《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41248
吉大20年4月《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1.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
A.遵循先例
B.区分先例
C.推翻先例
D.变更先例
答案:D
2.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A.目的解释
B.语义解释
C.体系解释
D.扩展解释
答案:B
3.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惯例
答案:A
4.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
A.对待法典的态度上
B.对待解释方式上
C.对待法官的态度上
D.对待判例的态度上
答案:A
5.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宪法
C.政策
D.行政法规
答案:C
6.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
A.理性判断
B.经验基础
C.逻辑判断
D.价值判断
答案:A
7.开放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回归法律原则
B.类推适用
C.事物本质。
吉大《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
B. 真实存在的事实
C. 虚构的事实
D. 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满分:4分
6.下列不属于法律体系外漏洞填补方式的是()
A. 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B. 目的解释
C. 依据原则和法理
D. 利用比较法的方式
满分:4分
7.下列不属于内部体系特征的有( )
A. 位阶性
A. 习惯是一种事实,而习惯法是法律;
B. 习惯为社会的惯行,习惯法被法院所承认;
C. 习惯必须被遵守,而习惯法却未必;
D. 习惯须经当事人援用,法官可自由裁量是否使用,但是习惯法法官必须适用
满分:4分
3.考夫曼把法律的现实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
A. 法律规范阶段
B. 法律理念阶段
C. 法律判决阶段
D. 法律适用阶段
满分:4分
4.非正式法源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
A. 国家政策
B. 制定法
C. 习惯
D. 权威的法理学说
满分:4分
5.法学方法论的主体是( )
A. 法律人
B. 实务法律人
C. 学院法律人
D. 公务人员
满分:4分
6.下列关于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D. 整体性
满分:4分
805569《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本文转载自 免费作业答案下载网 www .vu80. com 更多满分免费答案
《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法学方法论属于法理学体系中的( )
A. 存在论
B. 认识论
C. 价值论
法学方法论试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记30分)1、从某些特定的前提中引出必然性结论的活动的思维过程称为:()A、推理B、推断C、推论D、推导2. 那个轿子从老爷府里出来了,老爷出行时总是坐那个轿子的,因此老爷应当在那个轿子里。
以上推理过程称为:()A、演绎B、归纳C、设证D、类比3、类比的法理根据在于:()A、不同的情况应做不同的对待B、同类的情况应做相同的处理C、规律的普遍性D、联系的普遍性4、《圣经》上记载的所罗门王智判争子案中,所罗门王所用的方法是:()A、事实推定B、经验推定C、法律推定D、法律拟制5、在法律解释的位序中,居于首位的应是:()A、合宪性解释B、文义解释C、体系解释D、历史解释6、《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某法官在一民事案件判决书中认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复制、传播、展览他人肖像的行为也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该法官对《民法通则》100条做了()A、客观目的探究B、体系解释C、文义解释D、反向推论7、拉德布鲁赫说:从正义角度看,若实在法违反正义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它就失去了其之所以为法的“法性”,甚至可以看作是非法的法律。
这种因实在法严重违背正义而不适用的处理称为()A.实质推理B.漏洞补充C.修正法律D.社会学解释8. 法律制定实施后,因社会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因未被立法者预见而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控范围,这样的法律漏洞属于()A、原初漏洞B、继发漏洞C、明知漏洞D、明显漏洞9、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A、客观的事实B、真实存在的事实C、虚构的事实D、被证据证明的事实10、下列各项,不属于正式法律渊源的是:()A、国际条约B、宪法C、政策D、行政法规11、《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1款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这一条款属于()A、法律原则B、一般条款C、不确定法律概念D、政策1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解释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司法部的解释13、《唐律疏义》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吉大15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 答案
吉大15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英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特殊的解释方法有(). 文义解释. 黄金规则. 体系解释. 目的解释正确答案:2.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裁判事实规定了事实范型的真实性维度;. 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 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小前提的组成部分;. 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3. 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客观的事实. 真实存在的事实. 虚构的事实. 被证据证明的事实正确答案:4.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不包括(). 一般社会经验;.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个体直觉和经验;. 原初事实正确答案:5. 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目的解释. 语义解释. 体系解释. 扩展解释正确答案:6. 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国际条约. 宪法. 政策. 行政法规正确答案:7. 法律原则具有何种功能(). 预测功能. 裁判功能. 定义功能. 执行功能正确答案:8.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 对待法典的态度上. 对待解释方式上. 对待法官的态度上. 对待判例的态度上正确答案:9. 我国的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中并未明确规定隐私权,但是现在有关隐私权的纠纷日益突出,这种情况属于需要法律解释的那种原因(). 概念的不确定性. 立法的滞后性. 法律价值的隐藏. 法律规范的庞杂导致正确答案:10. 正当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正义性. 合目的性. 安定性. 合理性正确答案:吉大15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在Rort lxy看来、法学方法的不确定性表现在(). 解释目标的不确定. 解释方法的种类的不确定;. 解释主体的不确定. 解释方法位序的不确定正确答案:2. 下列各项、被认为可以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契约. 法官法. 政策. 事物的本质正确答案:3. 裁判事实形成的本体基础是(). 理解. 解释. 判断. 适用正确答案:4. 法律体系外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有(). 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利用目的性扩张方式. 依据原则和法理. 利用比较法的方式正确答案:5. 非正式法源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国家政策. 制定法. 习惯. 权威的法理学说正确答案:6.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事实范型规定了裁判事实的合法性维度;. 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 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大前提的组成部分;. 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7. 在萨维尼看来、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 语法要素. 逻辑要素. 历史要素. 体系要素正确答案:8. 司法解释包括().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司法部的解释正确答案:9. 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 开放性. 意义性. 抽象性. 整体性正确答案:10. 法学方法论的主体是(). 法律人. 实务法律人. 学院法律人. 公务人员正确答案:11.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 一般社会经验;.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个体直觉和经验;. 原初事实正确答案:12. 在法的渊源研究中、立法中心主义和司法中心主义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哲学基础不同. 法官地位不同. 目的不同. 法律观念不同正确答案:13. 在现代、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 语法解释. 逻辑或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 目的解释正确答案:14. 我国学者主要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法的渊源这个概念(). 历史渊源. 实质渊源. 效力渊源. 文件渊源. 形式渊源正确答案:15.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支持法律解释主观论的(). 法律是立法者意志的产物. 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司法机关只能按照立法机关的意图解释法律. 法律是一种客观表示. 法律是众多妥协的产物,不存在那种一种立法意志正确答案:。
法学方法论试卷
法学方法论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0分)1,下列不属于法律体系外漏洞填补方式的是(b)A,从习惯中寻找依据B,目的解释C,依据原则和法理D,利用比较法的方式2,下列不属于体系组成要素的是(a)A,抽象性B,统一性C,枝分D,完整3,下列不属于内部体系特征的有(d)A 位阶性B,开放性C,演变性D,统一性4,法律原则具有何种功能(b)A,预测功能B,裁判功能C,定义功能D, 执行功能5,在大陆法系国家,现代法学方法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是(c)A,道德分析哲学B,实证主义哲学C,现象学D,马克思哲学6.在英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特殊的解释方法有(b)A 文义解释B,黄金规则C,体系解释D,目的解释7,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a)A,对待法典的态度上B,对待解释方式上C,对待法官的态度上D,对待判例的态度上8,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d)A,遵循先例B,区分先例C,推翻先例D,变更先例9,事实范型规定了裁判事实的(c)A,真实性维度B,完整性维度C。
,合法性维度D,抽象性维度10.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a)A,理性判断B,经验基础C,逻辑判断D,价值判断二、多项选择题(20分)1,制定法规则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abcd)A,立法者创造;B,归纳经验;C,对以往规则的修改;D,法的移植或者继承2,在法的渊源研究中,立法中心主义和司法中心主义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abcd )A,哲学基础不同B,法官地位不同C,目的不同D,法律观念不同3,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acd)A,解释B,指导C,规定D,批复4,法学方法主要包括那些形式(abcd)A,法律解释 B 法律发现C 法律论证D,法律推理5,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逻辑主要包括哪些(ad)A,必然性的演绎逻辑B,选择性的直觉推理C,必然性的归纳推理D,或然性的归纳推理6,裁判事实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be)A,生活事件被陈述为原初事实B,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C,基本事实被描述为规范事实 D 规范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E,基本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7,制定法需要解释的原因有(abd)A,概念的不确定性B,法律漏洞的存在C,立法存在的超前性D,法律价值的隐藏8,法律漏洞概念具有的特征(bcd)A,可弥补性B,不完全性C,缺陷的存在影响法律应有的功能D,缺陷的存在违反立法原意9.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abd)A,开放性B,意义性C,抽象性D,整体性10,在拉伦茨看来,法学中的类型包括(bcd)A,逻辑理念类型B,规范性的平均类型C,规范性的真实类型D,法的构造类型三、名词解释(20分)1,实质理由2,黄金规则3,宪法司法化4,法律发现四、简答题(20分)1,简述大陆法系国家的判例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2,简述法律漏洞的类型五、论述题(30分)1,比较法学方法论研究中的立法中心立场和司法中心立场。
法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交卷时间:2016-09-01 14:23:43一、单选题1.(3分)在普通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主要的形式是()• A. 制定法• B. 判例法• C. 习惯法• D. 惯例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2.(3分)我国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融资租赁合同这种现象,但是直到《合同法》出台之前都没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调整,这个例子体现了法律漏洞的那种特征()• A. 可弥补性• B. 不完全性• C. 缺陷的存在影响法律应有的功能• D. 缺陷的存在违反立法原意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3.(3分)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 国际条约• B. 宪法• C. 政策• D. 行政法规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4.(3分)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的重要要求中除了相关性要求之外还有()• A. 相关性要求• B. 客观性要求• C. 合法性要求• D. 合理性要求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5.(3分)美国现实主义法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是()• A. 霍姆斯• B. 德沃金• C. 黑克• D. 耶林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6.(3分)利益法学的集大成者是()• A. 哈特• B. 德沃金• C. 黑克• D. 耶林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7.(3分)不属于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 A. 开放性• B. 一般性• C. 抽象性• D. 整体性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8.(3分)在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价值判断的理由是()• A. 客观事实的抽象性• B. 法律规范的真实性• C. 事实范型的真实性• D. 事实范型的抽象性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9.(3分)隐藏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 回归法律原则• B. 类推适用• C. 事物本质• D. 目的性限缩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10.(3分)通过探究相关法律概念、原则和制度的历史发展来进行法律解释属于何种方法()• A. 比较解释• B. 历史解释• C. 文本解释• D. 目的解释得分:3 知识点:法学方法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11.(3分)法律制度的来源和发展都在于社会制度,因此法律漏洞的填补只能是反映社会的需要,反映社会的变动和发展。
法学方法论试题(二)
法学方法论试题(二)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记30分)1、《合同法》第125条第1款所规定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
应当按照合同的所使用的词句、……进行解释,那么按照合同的所使用的词句进行解释的方法属于:( )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C、目的解释D、习惯解释2. 这些豆子是从这个口袋里拿出的,所有从这个口袋里拿出的豆子都是白色的,因此这些豆子应当是白色的。
以上推理过程称为:()A、演绎B、归纳C、设证D、类比3、辩证推理的法理根据在于:( )A、不同的情况应做不同的对待B、同类的情况应做相同的处理C、规律的普遍性D、联系的普遍性4、《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这种内涵和外延不确定、具有开放性的指导性规定,在法律方法论中属于:( )A、不确定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规则D、一般条款5、在法律解释的位序中,居于首位的应是:( )A、合宪性解释B、文义解释C、体系解释D、历史解释6、《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但在实践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侵犯肖像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民法通则》第100条已经不能满足公民肖像权保护需要。
这时出现了()A、法律规范冲突B、法律漏洞C、法外空间D、法律模糊7、在大陆法系国家,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A、制定法B、判例法C、习惯法D、惯例8、广东省四会市“莫兆军案件”表明,作为司法三段论中的小前提中的案件事实应当是:()A、生活事实B、证明事实C、法律事实D、客观事实9、欲知个别得先了解总体,而欲知总体又先要了解个别;欲知局部需要先知整体,欲知整体又先要知局部,这种在个别与总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相互对照,从而使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A、推论B、推理C、诠释D、证明10、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包容(完全或者部分的)关系的刑法规范,这种现象称为:()A、规范冲突B、法条竞合C、法律漏洞D、法律拟制11、在法律方法论上,不确定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的具体化通常被称为:()A、法律解释B、法律推理C、漏洞补充D、价值补充12、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法解释的选项是:()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司法部的解释13、《唐律疏义》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16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
B.《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性骚扰”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
13.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正确答案:
15.杨某是某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处长,为某承包商承建的某段高速公路立交桥绿化工程结算问题向该工程的建设指挥部打招呼,使该承包商顺利地拿到了工程款,然后收受了该承包商的10万人民币。一审法院依据上述事实认为杨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385条的规定,构成受贿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10年。杨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的上述行为不构成受贿罪,撤销一审判决,宣告杨某无罪。理由是,该工程的建设指挥部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其人、财、物均归该省所管辖的某市的人民政府管理,因此,该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与该工程建设指挥
正确答案:
3.在萨维尼看来、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
A.语法要素
B.逻辑要素
C.历史要素
D.体系要素
正确答案:
4.某日,陈某因生活琐事将肖某打伤。当地公安局询问了双方和现场目击者并做了笔录,但未做处理。两年后,该公安局对陈某做出了拘留10日的处罚。陈某申诉,上一级公安局维持了原处罚决定。陈某提起诉讼。法官甲认为该公安局违反了《人民警察法》关于对公民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的规定,因此应当撤销其处罚决定。法官乙认为,如果因公安局的迟延处理而撤销其处罚,就丧失了对陈某的违法行为进行再处理的可能,因此不应当撤销。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法学方法论单选
1: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1.在时间维度上,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2.在空间维度上,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3.在时间维度上,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4.裁判事实必然真实地反映客观事件2:正当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D )1.正义性2.合目的性3.安定性4.合理性3:法学方法论属于法理学体系中的:( B )1.存在论2.认识论3.价值论4.社会结构论4:法律中的“罪刑法定”、“诚实信用”,属于( D )1.规则2.先例3.标准4.原则5:下列不属于体系组成要素的是( D )1.抽象性2.统一性3.枝分4.完整6:公园门口明示:禁止在公园内停放或者穿行车辆。
但是某天,公园内失火,消防车进入公园并停下救活,但公园管理人解释说这并不违背规定,这是何种法律漏洞填补方式( A )1.目的性限缩2.类推适用3.习惯补充4.目的性扩张7: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C )1.国际条约2.宪法3.政策4.行政法规8: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A )1.制定法2.判例法3.习惯法4.惯例9:裁判事实属于司法三段论中的那一种(B)1.大前提2.小前提3.结论4.逻辑过程10: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B)1.目的解释2.语义解释3.体系解释4.扩展解释11:利益衡量方法是在批判何种法学的基础上产生的(D )1.自由法学2.分析法学3.现实主义法学4.概念法学12: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不包括:(D )1.一般社会经验2.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3.个体直觉和经验4.原初事实13:由于规范本身的不完整导致的法律漏洞属于(A )1.规范的漏洞2.规整的漏洞3.解释的漏洞4.判断的漏洞14: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B)1.裁判事实规定了事实范型的真实性维度2.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3.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小前提的组成部分4.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15:在普通法系国家,有关推翻先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法院拥有推翻自身先例的权利2.可以推翻同级法院的先例3.上级法院不可以推翻下级法院的先例4.法院不能推翻自身先例,必须由上级法院来推翻16:法律制度的来源和发展都在于社会制度,因此法律漏洞的填补只能是反映社会的需要,反映社会的变动和发展。
[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有答案
[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有答
案
《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
第1题,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
A、遵循先例
B、区分先例
C、推翻先例
D、变更先例
正确答案
第2题,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A、目的解释
B、语义解释
C、体系解释
D、扩展解释
B
第3题,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惯例
A
第4题,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
A、对待法典的态度上
B、对待解释方式上
C、对待法官的态度上
D、对待判例的态度上
A
第5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宪法
C、政策
D、行zd规
C
第6题,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
A、理性判断
B、经验基础
C、逻辑判断
D、价值判断
A
第7题,开放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回归法律原则
B、类推适用
C、事物本质
D、目的性限缩
第8题,权威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A、正义性
B、合目的性
C、安定性
D、合理性
第9题,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A、客观的事实
B、真实存在的事实
C、虚构的事实
D、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第10题,下列不属于法律体系外漏洞填补方式的是()
A、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B、目的解释
C、依据原则和法理
D、利用比较法的方式。
吉大18秋学期《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满分)
------------------------------------------------------------------------------------------------------------------------------ (单选题) 1: 在大陆法系国家、现代法学方法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是()A: 道德分析哲学B: 实证主义哲学C: 现象学D: 马克思哲学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A: 制定法B: 判例法C: 习惯法D: 惯例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在普通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主要的形式是()A: 制定法B: 判例法C: 习惯法D: 惯例正确答案:(单选题) 4: 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国际条约B: 宪法C: 政策D: 行政法规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A: 理性判断B: 经验基础C: 逻辑判断D: 价值判断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在英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特殊的解释方法有()A: 文义解释B: 黄金规则C: 体系解释D: 目的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A: 目的解释B: 语义解释C: 体系解释D: 扩展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不包括()------------------------------------------------------------------------------------------------------------------------------ A: 一般社会经验;B: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C: 个体直觉和经验;D: 原初事实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下列不属于内部体系特征的有()A: 位阶性B: 开放性C: 演变性D: 统一性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法律原则具有何种功能()A: 预测功能B: 裁判功能C: 定义功能D: 执行功能正确答案:(多选题) 1: 法律体系外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有()A: 从习惯中寻找依据B: 利用目的性扩张方式C: 依据原则和法理D: 利用比较法的方式正确答案:(多选题) 2: 在萨维尼看来、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A: 语法要素B: 逻辑要素C: 历史要素D: 体系要素正确答案:(多选题) 3: 裁判事实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生活事件被陈述为原初事实B: 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C: 基本事实被描述为规范事实D: 规范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E: 基本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正确答案:(多选题) 4: 裁判事实形成的本体基础是()A: 理解B: 解释C: 判断D: 适用正确答案:(多选题) 5: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事实范型规定了裁判事实的合法性维度;B: 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C: 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大前提的组成部分;D: 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多选题) 6: 下列各项、被认为可以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契约B: 法官法C: 政策D: 事物的本质正确答案:(多选题) 7: 在Robert Alexy看来、法学方法的不确定性表现在()A: 解释目标的不确定B: 解释方法的种类的不确定;C: 解释主体的不确定D: 解释方法位序的不确定正确答案:(多选题) 8: 作为命题陈述内容的事实具有何种特性()A: 具有语言依赖性B: 语言表达具有陈述性C: 命题具有真值性D: 命题具有论证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9: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A: 一般社会经验;B: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C: 个体直觉和经验;D: 原初事实正确答案:(多选题) 10: 制定法需要解释的原因有()A: 概念的不确定性B: 法律漏洞的存在C: 立法存在的超前性D: 法律价值的隐藏正确答案:(多选题) 11: 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A: 开放性B: 意义性C: 抽象性D: 整体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12: 法律漏洞填补的必要性包括()A: 法律适用的需要------------------------------------------------------------------------------------------------------------------------------ B: 保持法律完整的需要C: 禁止拒绝判决原则的需要D: 实现法律价值的需要正确答案:(多选题) 13: 在制定法解释方法位序问题研究上存在的共识有()A: 制定法解释是一个价值评价的过程B: 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C: 坚持目的解释的重要性D: 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唯一合法方式正确答案:(多选题) 14: 在现代、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A: 语法解释B: 逻辑或体系解释C: 历史解释D: 目的解释正确答案:(多选题) 15: 我国学者主要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法的渊源这个概念()A: 历史渊源B: 实质渊源C: 效力渊源D: 文件渊源E: 形式渊源正确答案:(单选题) 1: 在大陆法系国家、现代法学方法论兴起的哲学背景是()A: 道德分析哲学B: 实证主义哲学C: 现象学D: 马克思哲学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A: 制定法B: 判例法C: 习惯法D: 惯例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在普通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主要的形式是()A: 制定法B: 判例法C: 习惯法D: 惯例正确答案:(单选题) 4: 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国际条约------------------------------------------------------------------------------------------------------------------------------ B: 宪法C: 政策D: 行政法规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A: 理性判断B: 经验基础C: 逻辑判断D: 价值判断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在英国、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特殊的解释方法有()A: 文义解释B: 黄金规则C: 体系解释D: 目的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A: 目的解释B: 语义解释C: 体系解释D: 扩展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不包括()A: 一般社会经验;B: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C: 个体直觉和经验;D: 原初事实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下列不属于内部体系特征的有()A: 位阶性B: 开放性C: 演变性D: 统一性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法律原则具有何种功能()A: 预测功能B: 裁判功能C: 定义功能D: 执行功能正确答案:(多选题) 1: 法律体系外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有()A: 从习惯中寻找依据B: 利用目的性扩张方式------------------------------------------------------------------------------------------------------------------------------ C: 依据原则和法理D: 利用比较法的方式正确答案:(多选题) 2: 在萨维尼看来、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A: 语法要素B: 逻辑要素C: 历史要素D: 体系要素正确答案:(多选题) 3: 裁判事实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生活事件被陈述为原初事实B: 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C: 基本事实被描述为规范事实D: 规范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E: 基本事实被重构为裁判事实正确答案:(多选题) 4: 裁判事实形成的本体基础是()A: 理解B: 解释C: 判断D: 适用正确答案:(多选题) 5: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事实范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事实范型规定了裁判事实的合法性维度;B: 裁判事实是经由事实范型对案件事实涵摄后确定的事实;C: 在司法三段论推论中事实范型是大前提的组成部分;D: 裁判事实的模式决定了个案裁判事实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多选题) 6: 下列各项、被认为可以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契约B: 法官法C: 政策D: 事物的本质正确答案:(多选题) 7: 在Robert Alexy看来、法学方法的不确定性表现在()A: 解释目标的不确定B: 解释方法的种类的不确定;C: 解释主体的不确定D: 解释方法位序的不确定正确答案:(多选题) 8: 作为命题陈述内容的事实具有何种特性()A: 具有语言依赖性B: 语言表达具有陈述性------------------------------------------------------------------------------------------------------------------------------ C: 命题具有真值性D: 命题具有论证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9: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A: 一般社会经验;B: 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C: 个体直觉和经验;D: 原初事实正确答案:(多选题) 10: 制定法需要解释的原因有()A: 概念的不确定性B: 法律漏洞的存在C: 立法存在的超前性D: 法律价值的隐藏正确答案:(多选题) 11: 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A: 开放性B: 意义性C: 抽象性D: 整体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12: 法律漏洞填补的必要性包括()A: 法律适用的需要B: 保持法律完整的需要C: 禁止拒绝判决原则的需要D: 实现法律价值的需要正确答案:(多选题) 13: 在制定法解释方法位序问题研究上存在的共识有()A: 制定法解释是一个价值评价的过程B: 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C: 坚持目的解释的重要性D: 语义解释是制定法解释的唯一合法方式正确答案:(多选题) 14: 在现代、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A: 语法解释B: 逻辑或体系解释C: 历史解释D: 目的解释正确答案:(多选题) 15: 我国学者主要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法的渊源这个概念()A: 历史渊源B: 实质渊源C: 效力渊源------------------------------------------------------------------------------------------------------------------------------ D: 文件渊源E: 形式渊源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
7 《法学方法论》作业考核试题
第1题,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
A、遵循先例
B、区分先例
C、推翻先例
D、变更先例
正确答案
第2题,哪种解释方式可以作为制定法解释的出发点()
A、目的解释
B、语义解释
C、体系解释
D、扩展解释
B
第3题,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法源最常见的形式是()
A、制定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惯例
A
第4题,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制定法解释方面的差异鲜明的表现在()
A、对待法典的态度上
B、对待解释方式上
C、对待法官的态度上
D、对待判例的态度上
A
第5题,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宪法
C、政策
D、行zd规
C
第6题,下列不属于可以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是()
A、理性判断
B、经验基础
C、逻辑判断
D、价值判断
A
第7题,开放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回归法律原则
B、类推适用
C、事物本质
D、目的性限缩
第8题,权威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A、正义性
B、合目的性
C、安定性
D、合理性
第9题,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A、客观的事实
B、真实存在的事实
C、虚构的事实
D、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第10题,下列不属于法律体系外漏洞填补方式的是()
A、从习惯中寻找依据
B、目的解释
C、依据原则和法理
D、利用比较法的方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