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

合集下载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

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语言课程、数学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历史与文化课程、社会分析课程、道德思考课程等。

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其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它是教育的一种,这种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二、通识教育课程有哪些1、语言课程2、数学课程3、文学与艺术课程4、历史与文化课程5、社会分析课程6、社会分析课程7、道德思考课程三、通识教育的意义有哪些1、通识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因而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使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即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五大模块。

3、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高等学校人文类通识课慕课教学改革探析

高等学校人文类通识课慕课教学改革探析

高等学校人文类通识课慕课教学改革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高等学校人文类通识课慕课教学改革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高等学校人文类通识课慕课教学改革进行探析,分析慕课教学改革对人文类通识课教学的影响与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慕课模式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人文类通识课往往存在教学资源分散、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

而慕课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资源整合起来,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慕课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慕课教学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等方式进行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慕课教学改革对高等学校人文类通识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

慕课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

传统的人文类通识课教学中,教学资源分散在各个学科中,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和使用这些教学资源。

而慕课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教学资源整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慕课教学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进行精准化调整和优化。

慕课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慕课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生动地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慕课教学模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

慕课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识教育的益处和优势

通识教育的益处和优势

通识教育的益处和优势通识教育的益处和优势通识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广泛而全面的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并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

与专业教育侧重于特定领域知识的深度发展不同,通识教育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等各个领域。

通识教育具有多种益处和优势,不仅对个体发展有利,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我对通识教育益处和优势的观点和理解:一、培养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识教育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学生能够获得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更全面、更全局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多元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在未来面对复杂的挑战和变化中灵活应对。

二、促进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培养通识教育不仅涉及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也涉及到人文、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并培养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通识教育注重道德伦理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体的道德素养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

三、提高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识教育注重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习某个专业知识。

通过通识教育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持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

通识教育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基础,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些都是职场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四、促进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通过学习国际事务、跨文化交流和外语等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这种全球视野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加知识面,还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总结回顾:通识教育的益处和优势包括:培养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培养、提高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以及促进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课程理论”区别

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课程理论”区别

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课程理论”区别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课程理论”区别徐贲读到一篇《人人叫好的外国大学小班讨论课,中国大学做起来为何阻力重重》的文章,作者讨论国内大学通识教育小班教学时提到,“过往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教’的内容与教的技巧”,而以小班讨论则是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热情和主动性,……要让教学变成一个学生主动求索的过程”。

目前中国大学采用的基本上是教授先大班讲授,然后助教带领小班讨论的模式。

这在美国是大学经常采用的一种专业课程教授方式。

美国人文教育课程与专业大课不同,更多采用的是由教授直接担任的小班教学。

通识教育的“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虽然增加了小班讨论的部分,但仍然是由教师传授专门知识,接受知识传授的学生并没有机会与教授直接互动。

主导他们讨论的是助教,助教在教与学关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是十分暧昧的。

在一般的专业大课上,助教的位置和作用比较容易确认——他们只是协助专业知识传授的人员。

他们本人大多是授课老师专业口子里的研究生,对专业课的知识比本科生丰富,所以能够胜任为普通本科学生答疑或辅导等工作。

他们扮演的是“教辅”而不是“教授”的角色。

中国现有的“通识教育”课套用的实际上是一般专业课的模式,这与国内通识教育的概念不明有关。

什么是通识教育呢?为什么说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不同的“课程”?如果说不同,那么不同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没有从课程理论(curriculumtheory)上得到应有的讨论。

通识教育的课程经常与两个不同意思的“教育”有关,一个是指学生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再接触一些其他专业知识的教育,仍然是知识为中心,不过是知识面扩展一些而已。

另一个是指撇开专业知识,给学生以“成人”的教育,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理性交流、人的价值上成长为“人”,这样的人被称为“自由之人”。

我们现在需要明确的是,通识教育应该是指后一种教育,也就是作为“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的“人文教育”。

发展人文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人文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人文通识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大学生的成长状况将直接关联与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今天,这一问题更应当引起高等院校、教育机构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许多大学都有着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等。

然而,仅仅限于这些方面显然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人文通识教育的配合与支持。

在这里,人文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

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关于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但这种健康观难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到了现代社会,人的健康主要是指人(包括其身心在内)的整体健康。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等条件。

实际上,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根本意义上,人的健康就是建构在人的身心及其关系的和谐之上的。

因为,人的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显然也是以人的这种身心和谐与健康为基础的。

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总体上还是良好的,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也的确不少,甚至是不容乐观。

近年来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已占相当的比例。

而且,这正在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阻力与障碍。

尤其是,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案例,近年来开始呈现出多发与难以抑制的趋势,并往往产生了诸多不良甚至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这里,人文通识教育往往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

作为大学的一种制度设计,专业的设置与教育是实现与完成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的宗旨与任务的重要保障。

但是,如果只是将大学教育局限在专业教育上,往往就会忽视人的教育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都经历与完成了大学的专业教育,但有的大学生却显得懂专业而没有文化,有的甚至是有学识而欠缺教养。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重要的教育理念,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强调的是对普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通识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识教育更注重知识的普遍性和跨学科性,而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中,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通识教育中可以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如实践课程、创新项目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素质教育中也可以融入通识教育的元素,如跨学科的知识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大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它即是一种大学理念又是一种培养模式。

本文首先分析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然后对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进行简要论述。

标签:通识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一、通识教育的内涵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

他认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自由人”的教育。

它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行的完善为最高目标,以“自由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以闲暇、沉思为前提,为充分享受闲暇生活做准备,反对任何狭窄的、功利的专门技巧的训练。

在19世纪的美国,传统学院以教授古典人文学科为主的自由教育逐渐得到改革,产生了通识教育。

1829年,美国博得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定义了通识教育这一术语。

按照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

迄今为止,人们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看法见仁见智。

总结来说,通识教育对人的培养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科学文化素质层次,是指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化视野,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其次是人文素质层次,指认识人的本质,探求人的价值,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并在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表现为知行的统一,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较

通识教育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较

1. 导言在教育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两种常见的教育模式。

它们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文化素养,但在具体实施和目标取向上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种教育课程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并就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进行思考。

2. 定义通识教育课程是一种以跨学科和综合性为特点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使其具备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目标导向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打破学科的界限,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则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感,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领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教学内容通识教育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文学、艺术等课程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5. 实施方式通识教育课程通常采取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强调实践和参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则更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的组织,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6. 教育意义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和目标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它们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在实际教育中,可以结合二者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7.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和促进的。

在当今社会,学生需要多元化的知识和能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

8. 结语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两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和意义。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
引入交叉学科课程
引入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01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 养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 平。
02
引进优秀教师
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 术背景的优秀教师,提高整体教 学质量。
03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 活动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高教 师的学术水平,促进学术成果的 转化。
案例四
背景介绍
为了保障通识教育的质量,该高职院 校开始构建通识教育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构建
在评估体系方面,该高职院校注重过 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涵 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估指标。同时, 还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和性质,制定 了不同的评估标准。
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高职院校的 通识教育评估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和应用,对提高通识教育质量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评估体系的运 用,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 习状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01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 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对 知识的追求。
02
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的大学开 始引入通识教育,以培养全面 的学者和领袖。
03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教育的变革,通识教育逐渐 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02 高职院校通识教 育的现状和问题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
改革措施
该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模式进行 了全面的改革,包括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例 如,增加了跨学科的通识课程, 引入了在线教育资源,推广小班 化教学等。

通识教育之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

通识教育之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

我們了解人文思想與非人文﹑超人文﹑次人文﹑ 及反人文思想之分別與關係﹐才可討論中國人文 思想之發展。人文思想之發展﹐一方由人對於人 文本身﹐逐漸加深加廣思想﹐同時亦即由人文思 想與非人文﹑超人文﹑反人文等思想﹐互相發生 關係﹐而相依相涵或相反相成以發展。
在此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見非人文的思想之 擴大人文思想的領域﹐超人文的思想之提升人文 的思想﹐次人文的思想之融會於人文的思想﹐及 人文的思想之不斷以新形態出現﹐以反反人文之 思想。此相續不斷的人文思想發展歷程中﹐便顯 出一種人類之精神的響往。這種精神﹐我們稱之 為人文精神。而本文之論中國人文思想之發展﹐ 亦即可名為論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並非泛論中 國之思想與文化也。
所謂非人文的思想﹐是指對人以外的所經驗對象﹐或所 理解對象﹐如人外的自然﹑抽象的形數關係等的思想﹐此 即如自然科學數學中所包括之思想。 所謂超人文的思想﹐是指對人以上的﹐一般經驗理解所 不及的超越存在﹐如天道﹑神靈﹑仙佛﹑上帝﹑天使之思 想。 所謂次人文的思想﹐是指對於人性﹑人倫﹑人道﹑人 格﹑人的文化與文化的歷史之存在與其價值﹐未能全幅加 以肯定尊重﹐或忽略人性﹑人倫﹑人格﹑人文與其歷史之 某一方面之存在與價值的思想。
去執是不將焦點鎖定在自己設定的目標上,就是 一種去執的活動。不堅持微觀研究的成果,而轉 向關心生命的意義,也是某個意義下的去執。不 堅持「捨小我就大我」的主張,也是一種去執。 尤其後者屬於觀念的堅持,所引生的災害會特別 的嚴重。 有些人以為自己口中的「大我」是最優先的順位, 殊不知,不以尊重小我而言的大我,其實只是排 除異己而說的一個「小團體的『大我』」,這其 「小團體的『大我』 實是一個有所執著、更具有力量的「小我」罷了。
則人可思想︰他自己對於非人超人的思想何以會 發生?此思想對人有何影響?會把人帶到那裡去?當 此非人文﹑超人文的思想本身﹐成人之思想的對 象時﹐則非人文的超人文的思想﹐亦即包含在人 之人文的思想之內。因而在人之人文的思想中﹐ 亦當求肯定尊重非人文或超人文之思想或學術之 價值。否則人之人文的思想﹐亦不能圓滿完成﹐ 而成次人文的思想。由此而人的人文的思想﹐對 人之非人文﹑超人文的思想之邏輯關係﹐又可是 前者包涵後者﹐思想與人文思想的關係﹐亦都是後 者包涵前者的關係。此乃由全體之思想包涵片面 之思想。其理易明﹐不須多說。 至於人文的思想與反人文的思想﹐則從邏輯上 看﹐二者是不相容的矛盾關係。如人文的思想為 真﹐則反人文思想為妄。如反人文思想為真﹐則 人文思想為妄。故講人文思想﹐則必須反反人文 思想。但是反人文思想﹐亦是人的思想。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

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
音 乐 。 在 这 “ 艺 ” 的 科 目 中 , 几 乎 没 有 一 个 偏 向 实 七
教 育 的 真谛 究 竟 是 什 么 ?有 学 者 说 是 “ 现 人 的 发
价 值 ,・ 挥 人 的潜 能 ,发 展 人 的个 性 ” 发 。这 确 实 把 握 了
本 质 ,说 得 比较 全 面 。如 果 说 人 文 教 育 侧 重 于 发 现 人 的 价 值 ,那 么 通 识 教 育 则 侧 重 于 发 挥 人 的 潜 能 。人 的
教 学 管理 和通 识课 的考 试 制度 ,把 通 识课 与 专 业课 放 在 同等 的位 置 ,鼓 励 和培 养通 识课 的教 师 。
【 键词 1通 识教 育 教 学 制度 关


通 识 教 育 的 定 义
专 精 于 自己 的科 系 。 “ 文雅 教 育 ” 开 始 在走 下 坡 路 了 。
业基 础 ,扩 展 职 业机 会 。通 识 教 育在 今 天 ,一 方 面 ,在 理 念 上 ,它 的 重要 性被 不 断地 肯 定 ;但 另一 方 面 ,在 实践 申 ,它 的 重要 性 叉 不 断地 被 淡 化 ,甚 至 被 忽 视 。 通 识 教 育 制度 困境 的 出路 :加 强通 识 课 的
模 式 。其 目标 是 培 养 完 整 的人 ,即 具 备 远 大 眼 光 、通
融 识 见 、博 雅 精 神 和优 美 情 感 的 人 ,而 不 仅 仅 是 某 一
狭 窄 专 业 领 域 的专 精 型人 才 。在 通 识 教 育 模 式 下 ,学 生 需 要 综 合 、全 面 地 了解 人 类 知 识 的 总 体 状 况 。 在拥
二 、 通 识 教 育 的 历 史 演 变
早 期 大学 教 育 的 主 要 内容 大 都 是 涉 及 精 神 和 思想 方 面 的 。在 西 方 ,古 代 希腊 柏 拉 图所 创 设 的学 同 ( — A

我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看法

我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看法

我对大学人文教育的看法当前社会,无论政府学校社会,都在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的是,要在当前条件下有效地落实“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实在是一个极端艰巨的任务。

所谓“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显然必须注重专业教育。

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落实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制度化的通识教育。

如果大学本科教育的模式从第一年开始就着重强化专业发展,那么“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就难以落实。

因此,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说首先就是强调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需要重新界定中国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这是目前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

谈了这么多,关于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问题,我认为实际是指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问题。

确切地说,是要求深刻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早已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亦即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

在最初阶段我国采用了苏联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从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因此我们的大学一直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与此相应也就历来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与传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都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这种体制的弊端: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恰恰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尤其不利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性思维和研究。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都开始探索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

诸多高校最近都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本科教育要走向“淡化专业,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发展”的转型目标,力图改变我国大学历来缺乏通识教育的状况。

可以说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正处在体制转型中,希望找到具体可行的道路,从只有专业教育转向发展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

近年来各校的许多尝试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1.引言在当今社会,综合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它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对人类文明、人文精神和人类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通过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教育,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的文化传统、历史演变以及思想变迁,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广阔的世界观和更宽广的心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情怀,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

3.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社会现象、政治问题等来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社会学、伦理学、公民教育等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思考,培养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5.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这种能力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跨学科性质,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大学通识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摘要】本文首先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接着阐述了个人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其次浅谈几点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最后就大学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20-02一通识教育的含义近年来,通识教育计划在我国许多高校得以实施,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大的匡亚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狭义上,“通”指通达、贯通,“识”指见闻、见识。

所谓通识即融会贯通的知识。

广义上,李曼丽博士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新公民。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人们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让人们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二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1.正确处理好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著名学者王义遒指出:“高等教育”的“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指“通才”和“专才”。

一般意义上说:“通才”就全面素质培养而言,要求培养具有博学、全面、具备稳定社会价值、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才;“专才”指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深”型人才。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而后者是教育全体的一个侧面,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们分属于教育的不同层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专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自然“通才”目标就变得遥远且模糊,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面临着重要挑战。

在高校主张通识教育,在理论中探索彼此间的分歧,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浅谈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加强通识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等学校对通识教育普遍认识不足,存在对通识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此,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探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践;探讨【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28-011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来自普通本科教育领域中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一个概念。

从内涵上来说,通识教育着眼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的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重点强调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以及人格缺陷带来的偏狭、片面和扭曲。

就其外延来说,通识教育包括除了专业教育之外的所有教育形式。

它重在于“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是多样化的选择。

学生们通过这种多样化的选择,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结果。

通识教育就是要开发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它所要“孕育”出真正的“人”。

2通识教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2.1通识教育现状:目前通识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必将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提高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我校400名学生进行了通识教育现状问卷调研。

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9份。

(1)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情况:知道通识教育的学生占18%,不知道通识教育的学生占44.6%,简略了解过的学生占10.6%,愿意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占25%,无所谓的学生占2%;(2)通识课程意义认知情况: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认为扩大了知识面,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的学生占37.7%,认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学生占36%,认为提高了跨学科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占10.5%,认为培养了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学生占12%,认为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感觉课程没多大意义的学生占3.8%;(3)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认知情况:认为课程开展要往现代社会所缺欠的人文素养和毕业就业方面拓展的学生占24.5%,认为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学生占20.9%,认为要扩大宣传,引进优秀师资,组织学生小组,尽量给学生更多自由与引导,鼓励思想自由的学生占20.7%,4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对你的人文底蕴的提升所起的作用较大的学生占25.5%,认为通识教育应具有古典风格的学生占8.4%;(4)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对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满意的学生占42%;比较满意的学生占49.2%,不太满意的学生占37%,不满意的学生占5.8%,完全不满意的学生占3.7%;调查情况说明学校通识教育开展缺乏重视未起到实际作用。

人文通识教育项目总结

人文通识教育项目总结

大学生人文通识教育平台构建与拓展校园文化项目2013年度总结汇报校团委:大学生人文通识教育平台构建及拓展校园文化项目自2013年4月立项以来,文艺学院依托人文专业固有优势,致力于打通各个专业、社团、群体之间的学科、文化、管理壁垒,构建全校性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以提高全校大学生的人文通识修养,营造文科“反哺”的良好氛围。

经过9个月的努力,截止2013年12月,项目组已按照既定的方案开展了系列活动,平台的构建与拓展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9个月来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组织机构分工明确,教育平台搭建完善人文通识教育平台建构与拓展课题组由分管校园文化的院党委副书记肖国健牵头,院团委具体实施,成员有中文系主任陈建新教授、教科办主任周冰博士、学办主任饶晓露老师、中文专业郝志伦教授、袁洪权博士、李澜澜博士、邓国均博士、新闻专业系主任刘海明博士、龙伟博士等一批优秀文学新闻博士教授,工作组由教科办、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团、辅导员组成。

项目组从组建以来,立足中文新闻专业优秀的博士教授团队、社团资源、教学资源,多次召开工作布置会和阶段总结会,梳理活动,确定方向。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制定了具体的建设规划和活动的日程安排,明确了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规定了各子项目组每月开展活动的考察办法,并让文艺学院团委成立考评小组,对各子项目每月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考评,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平台。

项目组下设有小荷尖尖文学沙龙、龙山讲坛、人文通识教育试点班、国学讲坛等子项目,并明确了各子项目的负责人、联络人、指导教师和负责学生等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建立人文通识教育平台通讯录、人文通识教育平台QQ群、人文通识教育网站等联络宣传方式,实现了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高效工作。

六、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参与覆盖面较广。

9个月来,项目组共举行《应用伦理学专题》、《书法专题》、《大学生该怎样读书》、《论语的文学与思想》等人文通识教育试点班18次,其中刘海明博士的《中西伦理思想史》、袁洪全博士的《赵树理锻炼锻炼解读》等全校性公开课、读书会共举行了11次;举办李澜澜博士的《孔子及原始儒学》、陈建新博士的《文人的使命》等博士文学沙龙、小荷尖尖文学沙龙及讲座共计12次;邀请校内外名师开展《湖南神秘女书和中国语言现代化》、《物动与韵律》、《走近“二胡”》等全校性人文讲座共计14次。

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相关思考

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相关思考

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相关思考
何娴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1(000)036
【摘要】通识教育中包括很多内容,其中人文科学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占据着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现代教育中应该充分的重视人文科学的重要作用,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对教学方法及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如此才能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
【总页数】1页(P1)
【作者】何娴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职业大学湖北鄂州 4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通识教育中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J], 张文鸯
2.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思考 [J], 李双喜
3.在口腔医学生实习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J], 刘佳; 李强; 陈永进; 张旻; 金作林
4.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 [J], 任文
5.农科高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思考 [J], 方代榆;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论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 精神 的价 值
有学者认为“ 一般来说 , 所谓人文精神 , 当是 整个人 类 应 文化所体现 的最根本 的精神 , 或者说是整 个文化生 活 的内在 灵魂 , 以崇高 的价值 理想 为核心 , 它 以人本 身 的发展 为终 极 目的。 … 因此 , ” 人文精 神应该是 对人 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 值 的关注 , 而不是对 外在 物 的关 注 , 这是 人之 所 以异 于其它 动
质利益 的关 系 , 现 为 自由、 泊 、 脱 , 为外 物 所役 ; 表 淡 超 不 第 四, 是人与人 、 会 、 社 国家 的关 系, 体表 现为 友爱 、 具 和谐 、 热 爱等方 面。这 四个 方 面 的共 同判 断 标 准应 该 是 真 、 、 。 善 美
对真 、 、 的不懈追求是人 文精 神的本质 特征 , 善 美 是对人 当下
的各种 内在条件与外在环境 的超越 , 因此 , 这方 面说 , 文 从 人 精神就是一种 自由的精神 、 自觉 的精 神和超越 的精神 。有 学 者总结道 , 从人文精神在历史上 的表 现形 态来看 , “ 每一 次人 文精神 的拷 问总包 括两 个方 面 的基本 内容 : 第一 , 现 时代 对 人 的存在状 况 的分 析和 批判 , 它必 须 对现 实 社会 中人 受 贬
我 国高 等教 育领 域 , 文精神的培养令人堪忧 。通识教 育的形成 旨在 纠正传统教 育 的弊病 , 人 它的核心 是人
文精 神。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中 圈 分 类 号 : 4 G 6
通识教育 人 文精 神 功利 主义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 X(0 8 0 -0 90 17 - 3 20 ) 1 1 -3 6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
作者:郑艳林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通识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则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

通识教育应秉承人文性的理念,以拓展人文视野,增进人文关怀为指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通识人文素质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进行的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教育、语言工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等。

通识教育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全面、系统、均衡的教育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完善。

人文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的本源。

只有坚持人文教育,才能更好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君子“六艺”教育理念和它大致相似。

因文化和时代的差异,通识教育的内涵较为庞杂,这也造成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虽然经常提到通识教育,但很难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准确的界定。

潘光旦在《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中阐述了梅贻琦对通识教育的看法:高等教育应培养通才,“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是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以上的综合的通才。

它的最大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

”[1]梅贻琦先生批判清华大学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认为这造成了学生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虽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工业院校应当特别重视通识教育。

竺可桢同样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造就工程师和医生专家,而是培养学生担当大任,转运国运的能力。

在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看来,“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

”[2]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斯基认为,通识教育是“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映,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物的本质”。

[3]黄俊杰和罗索斯基代表了另外一种看法,即通识教育以“人”为核心,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的的,以拓展人文视野,增进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人文发展为诉求的教育。

总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

首先,通识教育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任务,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具备多学科知识、世界性眼光,能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并且,通识教育应当是
非专业性的,同时也是非功利性的,它关注的是人,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兼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双重属性。

通识教育虽然重要,但因其特殊性,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出现得比较晚。

知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也才出现了几十年,国内的北大、复旦等高校出现得就更晚。

作为西方通识教育的代表哈佛大学起步早,成果多,其教育理念影响了很多高校,成为很多高校效仿的范本。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有几个特点:第一,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

其中文学、文化、历史等课程占据半壁江山。

以历史为例,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既有从宏观方面,介绍全球性重大问题发展状况的课程,也有从细节入手,对重大事件进行具体分析的课程。

第二,体系严密,课程间逻辑性强,难度由浅入深,即可满足一般性的学习,也可以提供深入的研究,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思辨性强,哈佛大学的《公正课》堪称翘楚,该课程既不是对概念的一般性介绍,也不是冠冕堂皇的说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转换思维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感受到思维的乐趣。

这种类似苏格拉底反诘式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是通识教育的代表,是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学习的。


既然通识教育体现着人文教育的理念,那么人文教育究竟是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明确什么是人文。

在中国,“人文”一词来《周易》,《周易·责辞》中说:“小利有彼往,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显然,这里的人文是和天文对应的。

天文是自然现象,人文则代表着人或是人类文明和文化。

从字源上看,“文”则有纹理、纹路、刻纹之意,表明人具有能动性。

众所周知,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人能够将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证明人文应当是人的行为和结果。

并且这种行为不光改造外在自然,也影响着人的内在心灵,是对自然界的改造,也是对自我和社会的改造。

所以人文应当有二层含义。

首先,人文是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主要标志。

其次,人文则代表了人类社会一切人化的现象。

在西方,人文一词源自于拉丁语Humanismus,有人性、人道、修养、博爱等含义,最初的含义是罗马公民的教育内容,但近代意义的人文则和文艺复兴有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科的内涵比较庞杂,包括语法、修辞、历史、文学等多方面,但是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对人性和修养的培养。

作为一场大规模的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思想大旗的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人文主义思想家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对抗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指出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了不起的杰作。

正因这样,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启明智的教育作用,将人从神的庇护下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

”[4]
人文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人文主义一词来自西方,最早出现在德国的一场教育辩论中,由教育家尼特哈麦提出,用来强调古希腊罗马经典在中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但中西方对人文教
育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在中国,作为儒家教育为主的中国教育,重视对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即“内求于心”。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自强不息的志向和厚德载物的品德,我们把这种教育统称为人文教育,孔门四科就是这种教育理念最好的证明。

西方的教育则偏重对理性的培养,即“外求于智”,这种理念和西方哲学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无论是苏格拉底反诘式谈话,还是亚里士多德代表的逍遥学派都如是。

虽然西方近代大学从教会学校演变而来,带有神学意味,但也给了学生很多自由,潜在孕育了大学的自由精神。

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有两重任务:对科学的探求和对人性和道德的培养,后者的核心是对人格的塑造。

正如康德所言,启蒙的意义是点亮人的心灵,让人摆脱自己造成的不成熟,从而发现自身的价值。

西方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反对宗教蒙昧,提倡理性和知识,建立理性王国,让人的精神有更好的栖居之所。

我们认为这种教育是符合人文教育的理念的。

总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文教育总是做人的教育。

它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知、情、意为手段,培养人的智慧,完善人的品格,促进人的完善。

或者可以认为,人文教育帮助人明白“怎么做人”的问题,帮助人明确做人处事的原则,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确认自身价值的途径,它总是把人放在首位的。


综上所知,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得以外化。

高校应当在通识教育中深入贯彻人文教育,这意味着要改变把人文教育当作细枝末节的观点,纠正把人文教育当作文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偏见,应当把人文教育放到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高度来对待。

无论是校方还是师生都应该明确,人文教育不是某些专业的事情,而是所有专业的任务。

人文教育并不是简单阅读文学、历史、哲学书籍,而是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获得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通识教育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人文的理念,使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一致。

并且,要协调好同科学教育的关系,正如杨叔子老师所言“融合则两利两旺,分割则两弊两衰”。

[5]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第三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2001.
[3]黄坤锦.罗索斯基论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J].台湾通识教育季刊,1994.(1).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中国高教研究.2002.(8).5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2009年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与高校文化通识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09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