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通识教育与人文教育

作者:郑艳林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通识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则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义。通识教育应秉承人文性的理念,以拓展人文视野,增进人文关怀为指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通识人文素质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进行的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包括基础性知识教育、语言工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等。通识教育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全面、系统、均衡的教育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完善。人文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的本源。只有坚持人文教育,才能更好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君子“六艺”教育理念和它大致相似。因文化和时代的差异,通识教育的内涵较为庞杂,这也造成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虽然经常提到通识教育,但很难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准确的界定。

潘光旦在《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中阐述了梅贻琦对通识教育的看法:高等教育应培养通才,“毕竟与其他程度的学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是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等等学院所要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它的最大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1]梅贻琦先生批判清华大学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认为这造成了学生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虽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工业院校应当特别重视通识教育。竺可桢同样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造就工程师和医生专家,而是培养学生担当大任,转运国运的能力。在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看来,“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2]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斯基认为,通识教育是“除了职业训练的功能之外,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映,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物的本质”。[3]黄俊杰和罗索斯基代表了另外一种看法,即通识教育以“人”为核心,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的的,以拓展人文视野,增进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的人文发展为诉求的教育。

总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首先,通识教育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任务,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具备多学科知识、世界性眼光,能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识教育应当是

非专业性的,同时也是非功利性的,它关注的是人,重视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兼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双重属性。

通识教育虽然重要,但因其特殊性,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出现得比较晚。知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也才出现了几十年,国内的北大、复旦等高校出现得就更晚。作为西方通识教育的代表哈佛大学起步早,成果多,其教育理念影响了很多高校,成为很多高校效仿的范本。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有几个特点:第一,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泛。其中文学、文化、历史等课程占据半壁江山。以历史为例,哈佛大学的历史学既有从宏观方面,介绍全球性重大问题发展状况的课程,也有从细节入手,对重大事件进行具体分析的课程。第二,体系严密,课程间逻辑性强,难度由浅入深,即可满足一般性的学习,也可以提供深入的研究,教学效果良好。第三,思辨性强,哈佛大学的《公正课》堪称翘楚,该课程既不是对概念的一般性介绍,也不是冠冕堂皇的说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转换思维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感受到思维的乐趣。这种类似苏格拉底反诘式的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是通识教育的代表,是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学习的。

既然通识教育体现着人文教育的理念,那么人文教育究竟是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明确什么是人文。

在中国,“人文”一词来《周易》,《周易·责辞》中说:“小利有彼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显然,这里的人文是和天文对应的。天文是自然现象,人文则代表着人或是人类文明和文化。从字源上看,“文”则有纹理、纹路、刻纹之意,表明人具有能动性。众所周知,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人能够将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证明人文应当是人的行为和结果。并且这种行为不光改造外在自然,也影响着人的内在心灵,是对自然界的改造,也是对自我和社会的改造。所以人文应当有二层含义。首先,人文是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主要标志。其次,人文则代表了人类社会一切人化的现象。

在西方,人文一词源自于拉丁语Humanismus,有人性、人道、修养、博爱等含义,最初的含义是罗马公民的教育内容,但近代意义的人文则和文艺复兴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科的内涵比较庞杂,包括语法、修辞、历史、文学等多方面,但是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对人性和修养的培养。作为一场大规模的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思想大旗的反教会、反封建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人文主义思想家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对抗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指出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了不起的杰作。正因这样,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同时,也起到了开启明智的教育作用,将人从神的庇护下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4]

人文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文主义一词来自西方,最早出现在德国的一场教育辩论中,由教育家尼特哈麦提出,用来强调古希腊罗马经典在中等教育的重要作用。但中西方对人文教

育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在中国,作为儒家教育为主的中国教育,重视对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即“内求于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自强不息的志向和厚德载物的品德,我们把这种教育统称为人文教育,孔门四科就是这种教育理念最好的证明。西方的教育则偏重对理性的培养,即“外求于智”,这种理念和西方哲学的发达是分不开的。无论是苏格拉底反诘式谈话,还是亚里士多德代表的逍遥学派都如是。虽然西方近代大学从教会学校演变而来,带有神学意味,但也给了学生很多自由,潜在孕育了大学的自由精神。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有两重任务:对科学的探求和对人性和道德的培养,后者的核心是对人格的塑造。正如康德所言,启蒙的意义是点亮人的心灵,让人摆脱自己造成的不成熟,从而发现自身的价值。西方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反对宗教蒙昧,提倡理性和知识,建立理性王国,让人的精神有更好的栖居之所。我们认为这种教育是符合人文教育的理念的。

总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文教育总是做人的教育。它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知、情、意为手段,培养人的智慧,完善人的品格,促进人的完善。或者可以认为,人文教育帮助人明白“怎么做人”的问题,帮助人明确做人处事的原则,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确认自身价值的途径,它总是把人放在首位的。

综上所知,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通过通识教育得以外化。高校应当在通识教育中深入贯彻人文教育,这意味着要改变把人文教育当作细枝末节的观点,纠正把人文教育当作文科专业教学内容的偏见,应当把人文教育放到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高度来对待。无论是校方还是师生都应该明确,人文教育不是某些专业的事情,而是所有专业的任务。人文教育并不是简单阅读文学、历史、哲学书籍,而是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获得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通识教育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人文的理念,使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协调一致。并且,要协调好同科学教育的关系,正如杨叔子老师所言“融合则两利两旺,分割则两弊两衰”。[5]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第三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2001.

[3]黄坤锦.罗索斯基论通识教育与核心课程[J].台湾通识教育季刊,1994.(1).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中国高教研究.200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