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文学经典的再审视
多模态视角下英美文学名篇解读
多模态视角下英美文学名篇解读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名篇。
通过多模态视角去解读这些
名篇,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时也能够开拓我们的阅读思路。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多模态的角度去解读这部作品,首先需
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戏剧元素。
哈姆雷特的葬礼上出现了一位丑角,他扮演着一些滑稽的角色,这是戏剧中常见的形式。
此外,剧中还有很多的情感变化,如哈姆雷特的忧郁、心理
疾病等,这些情感变化也是戏剧中的重要元素。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中的杰作之一。
从多模态的角度去解读这部作品,需
要注意的是其中的视觉元素。
小说中描写了盖茨比的豪华派对,这些场景极富视觉冲击力。
而盖茨比的形象也是小说中的重要元素,他的豪华生活和冷酷态度呈现了一种特定的时代
背景和社会现象。
此外,小说中还涉及到了很多情感元素,如爱恨情仇、追求幸福等,这
些情感元素也是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多模态视角去解读英美文学名篇,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其中的戏剧元素、视觉元素、声音元素和情感元素。
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开拓我
们的阅读思路,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美国文学批评与经典形构——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接受为例
美国文学批评与经典形构——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接受为例一、引言哈罗德·布鲁姆在1994年出版的《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The Western Canon:The Books and Schools of the Ages)中,提出了针对作品审美价值的经典评判标准,认为“只有审美的力量才能透入经典,而这力量又主要是一种混合力: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知识以及丰富的词汇”。
他主张经典的造就是强力作家与前辈大师们“竞争”(agon)、对抗强大的文学传统所产生的“影响的焦虑”的结果。
在布鲁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强调背后,是他对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经典论争中“拓宽经典”(to open the canon)派的反对。
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批评家质疑经典形构(canon formation / canonization)过程中的白人中心主义,呼吁拓宽经典,将先前被排除在文学史和主流文化的教育体系之外的作者及其作品囊括进来。
而捍卫传统经典派抵制以文学的社会效用来遴选、修正经典。
比如布鲁姆就认为“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和自己死亡的相遇”。
也就是说,经典的作用在于使得个体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的愉悦和智识上的进步,而不是为某种意识形态背书或为某项社会事业摇旗呐喊。
经典捍卫派和修正派看似针锋相对,但双方都预设了经典存在的必要性,认为经典是后天“建构的”(the made)。
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说经典的遴选应该强调作品的美学价值抑或社会批判功能。
实际上,如果对美国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加以审视,就会发现这两个标准并非互不兼容,而是往往完美地融合在以美国理念和美国精神为中心的文学评判准则之中。
正如《剑桥美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Vol.8)所言,“美国经典”(The American canon)这一概念预设了文学经典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
三、《复活》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进一步深化了他的女权主义思想。在这部作品中, 托尔斯泰通过描绘玛丝洛娃这个形象,表达了他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玛丝洛娃 是一个美丽善良、勤劳坚强的女性,她曾经被迫卖淫谋生。然而,在聂赫留朵夫 的帮助下,玛丝洛娃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托尔斯泰通过玛丝洛娃的经历,表达了他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他认为女性 应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社会应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他 也强调了男性对女性的责任和义务,认为男性应该尊重女性、关爱女性并保护女 性免受伤害。
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 黑人文学的发展
目录
01
一、美国黑人文学批 评理论的诞生——从 边缘走向中心
二、20世纪中叶的转
02 折点——身份认同与 抗争
三、20世纪后期至
03 今——多元化与全球 视野
04 四、未来展望——持 续发展和全球影响
05 参考内容
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从其诞生到 发展壮大,走过了一条独特而又循序渐进的道路。本次演示将以美国黑人文学批 评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对其在各阶段的特征阐述,来探究其在 加深人们对边缘话语和少数族裔话语的理解与认识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 发挥的积极作用。
感谢观看
二、不同类型影视作品对于中国 当代文学的影响
1、电影改编
电影改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改编形式。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经典 之作都曾被改编成电影。例如,《活着》、《霸王别姬》等电影作品,它们在忠 实于原著的基础上,通过电影语言展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使观众深刻体会到了 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一、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的诞 生——从边缘走向中心
美国文学教程:欣赏与评析
美国文学教程:欣赏与评析
美国文学教程:欣赏与评析(Appraisal and Enjoyment of American Literature)是一门课程,旨在教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和评论美国文学作品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它首先介绍美国文学的基础知识,介绍欧洲历史,社会环境与移民,形成美国文学的根源。
此外,美国文学教程还涉及到美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美国文学发展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最后,学生可以学习如何通过欣赏、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国文学,从而为他们的生活和文学鉴赏增添乐趣。
本课程适合任何对美国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尤其是文学重视的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解读美国文学作品,并学习如何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修辞、观点和叙事手法来更好地欣赏美国文学作品。
第二章英国文学经典的再阐释
I …taught him to say Master, and then let
him know, that was to be my name…(p.209) I found Friday… was still a cannibal in his nature; but I discovered[revealed] so much abhorrence(憎恶,厌恶) at the very thoughts of it, and at the least appearance of it, …(p.210)
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思想 Colonial thoughts in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
(一)情节(Plot
Summary ) Brazil , sugar plantation , a trader on a slave hulk (奴隶船), Friday , English and Christianity an adventure story
…never man had a more faithful, loving, sincere servant,
than Friday was to me; without passions, sullenness(坏脾 气), or designs, perfectly obliged and engaged…(p.211) This frequently gave me occasion to observe, and that with wonder, that…God, in his providence…has bestowed upon them the same powers, the same reason, the same affections, the same sentiments of kindness and obligation, the same passions and resentments of wrongs, the same sense of gratitude(感谢), sincerity(诚意), fidelity(忠 诚), and all the capacities of doing good and receiving good, that He has given to us…(p.212)
英美文学赏析--美国文学部分
英美文学赏析--美国文学部分美国文学史复习Colonial and Puritan literature(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American RomanticismLiterary NaturalismImagism modernismPostwar literature一Colonial and Puritan literature清教徒的思想:puritan want to make up pure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净化信仰和行为方式Wish to restore simplicity to church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 to the theology. 重建教堂,提供简单服务,建立神圣地位,puritan opposition to pleasure and the arts sometimes has been exaggerated. 反对对快乐和艺术的追求到了十分荒唐的地步American puritanism(美国清教徒特点):idealistsMore practical tougherHard work thrift piety sobrietyOne being religions and the other practicalBasi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ymbolism; influence the styl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imple direct英国最早移民到美国的诗人:Anne Bradstreet(女)二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代表作家: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As an author he had power of expression, simplicity, a subtle humor, sarcastic.作为作家具有非凡的才能,表达简洁明了,幽默,讽刺天才、The Autobiography自传18世纪美国唯一流传至今的自传十三个美德:Temperance Silence Order Resolution Frugality Industry Sincerity Justice Moderation Cleanliness Tranquility Chastity Humility三American Romanticism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sketches book 华盛顿欧文) The outbreak of civil war (leaves of grass 惠特曼)Romanticism的特点:pluralistic多元化manifestations varied 表现形式多样Individualistic个人主义conflicting 矛盾frequently shared cert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moral enthusiasm, faith in the value of individualism and intuitive perception, and a presumption that he natural world was a source of corruption.浪漫主义之间大多是相通的,都注重道德,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和直觉感受,并且认为自然是美的源头,人类社会是腐败之源。
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谈谈
从美国的文学作品中谈谈“垮掉的一代”作者班级:05级英语(1)班作者:黄凤燕李秋婷许淋玉指导老师:丛爱农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出现了一批另类的青年男女。
他们生活简单,喜欢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
他们蔑视人性,追求极端自由,沉迷毒品和性爱。
然而他们也是正义的化身、天生的斗士。
他们反对任何垄断的资本主义统治,反对对外侵略和种族歧视,敢于质疑和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
“垮掉的一代”是很难用简单几个字就能形容清楚的。
关键词:二战后美国;垮掉的一代;小说;电影;1939年9月1日,随着纳粹举着枪火在波兰边境打响了第一炮,历时6年声势浩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浩劫,波兰人反法西斯的一声怒吼从欧洲向世界各地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先后61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战争,人们瞬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虽然二战最后以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而告终,然而和平的代价是昂贵的,九千多万人的伤亡和四千多亿美元的损失使得当时世界各国经济人口都受到重创,奄奄一息。
而美国人却是聪明和幸运的,他们没有在战火刚刚燃起时就参加战争,而是充分利用战争这一特定环境做起了生意。
正是美国人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使得战后的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也正是在这样温润的土地滋养下,涌现出一批对这个酒足饭饱的社会提出质疑的反社会反文化的先驱。
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
一、“垮掉”的精神“垮掉的一代”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
“垮掉的一代”并不是指二战后美国的青年一代,而是指二战后的一个由作家、年轻诗人、浪人、学生甚至是市井流氓所组成的复杂松散的集合。
“垮掉”蕴含着社会各层对这一批不思进取的青年人所表达的愤怒和惋惜。
当代美国小说改写文学经典略论
当代美国小说改写文学经典略论刘建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摘要:改写经典是当代美国小说创作中较为常见而又复杂的现象。
本文主要根据巴思、库弗和汤亭亭的创作思想与实践,试从发掘小说资源、质疑单一叙述和改变传统形象这三个方面,对当代美国小说改写文学经典的动机和方法作一简略考察。
关键词:美国小说经典巴思库弗汤亭亭引言在一定程度上,求变求新的文学的历史就是一部改写的历史。
但到了后现代,改写似乎变得更为普遍和自觉了。
赫切恩认为,后现代主义表现为这样一种“双重性”,即“在颠覆文化(高雅的和大众的)的同时使它合法化”。
1莫拉鲁明确地用改写来界定后现代主义,把改写看作克隆时代叙述和批评的主要方式。
2当代美国小说对于改写文学经典有着浓厚的兴趣。
较为著名的例子,按照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有巴思的《羊孩贾尔斯》(1966)对《圣经》和古希腊神话的改写,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1967)对同名童话的改写,库弗的《点谱歌与分支旋律》(1969)对《圣经》的改写,巴思的《客迈拉》(1972)对《一千零一夜》和古希腊神话的改写,汤亭亭的《女战士》(1976)对《木兰诗》等中国古典故事的改写,海勒的《上帝知道》(1984)对《圣经》的改写,艾克的《唐吉诃德》(1986)对塞万提斯同名作的改写,汤亭亭的《孙行者:他的伪书》(1988)对《西游记》的改写,库弗的《威尼斯的皮诺乔》(1991)对《木偶奇遇记》的改写,他的《布莱厄·罗兹》(1996)对睡美人故事的改写,等等。
这里主要以巴思、库弗和汤亭亭为例,围绕他们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探讨一下此类改写的动机和手法。
一、溯源寻找灵感说到当代美国作家的改写动机,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巴思1967年8月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那篇题为《枯竭的文学》的文章,因为它曾引发过一场广受关注的关于小说到了后现代是否会寿终正寝的热烈讨论,被称作60年代“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文章”。
3人们经常根据这篇文章的题目断定巴思认为小说已经灭亡,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思索论文摘要:英美经典文学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英美经典文学并对其进行赏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英美经典文学的赏析,尤其能够使我们在主体结构、人物刻画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体会西方语言的魅力,最终在文学赏析中提高自我对英美文学著作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
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
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
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西方英美经典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一,善于利用社会生活实际来展现广阔的文化背景,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与浪漫主义的氛围巧妙融合;其三,作者常常将情感寓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描述之中,自然表达。
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许多经典对白,就体现了上述特点。
经典对白展现出众多唯美的文化蕴涵,细细品味,也许其中的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都使得整个句子意味深远,进而展现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所在。
如何以新视野、新角度欣赏外国文学作品
一
四、 以作 者的 角度 理解 文 学作 品 般 而言 ,文学 作 品 中的 人物 塑造 灵 感会 源 于作 者所 处 的 社
它 讲述 了一位 平 凡 的母 亲从 胆 小懦 弱 的家 庭 妇 女到 坚 定的 革命 工 会 环 境或 是直 接 成 为 了作 者 自身 的写 照 。 以名 著 《 飘 》 为例 , 斯 嘉 丽 不惜 以 自己三 次婚 姻 为代 价 ,只 因为 自己承 担着 振 兴家 业 的 她成 为 了当 时俄 国社 会 中 的典 型人 物代 表 ,是那 个 时代 群 众 的革 使 命 ,最 后 ,她 的真 爱 也 离她 而去 。在 作 者笔 下 的主 人 公斯 嘉 丽 命 意识 被 唤醒 的 表现 ;再 以 巴尔扎 克 的人 间喜 剧 为例 ,它 立意 于 骨 子里 充 满 了叛 逆 ,她 敢 于反 抗长 辈 的传 统婚 姻 观 ,坚 持 自 己的 研 究社 会被 金 钱 征服 的全 过 程 ,用 典 型 的人物 刻 画 出 了时 代 的本 爱情 理 念 ,是 那 个 时代 上层 社 会 中离经 叛 道者 的典型 。 而本 书 的 质 。虽 然它 汇 总 了多 部文 学 作 品 ,但 这些 都无 一 例 外地 揭 露 了资 作 者米 切 尔年 轻 时学 医 , 因为 母亲 的 离世 她被 迫 回 乡照顾 家 庭和 产阶 级 发家 史 的黑暗 ,表 达 了对 理想 社会 的无 限 向往 。 二 、以 中 国文学 为 参照欣 赏 外 国文学 生 意 。后 来 ,米 切尔 顶着 巨大 的压 力 与不 务正 业 的丈 夫 离婚 ,后 来 与 马什 再婚 才 找到 了 自己的 真爱 。在 某 种意 义上 ,无论 是 斯嘉
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
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在我国,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品赢得部分中文作家和学者普遍认可,本文浅谈谈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欢迎阅读。
【摘要】通过使用中文进行英美经典文学的翻译,也让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认识和了解经典的英文文学作品,但是因为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的翻译方式也让翻译的文本呈现出不同的赏析内涵,以及不同的翻译理念。
本次研究就针对翻译批评和赏析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希望掌握其中的内涵价值。
【关键词】经典英美文学译文批评赏析方法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在满意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同时开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层面的享受。
伴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典的西方文学在我国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的迫切需求。
但是,因为西方文学经典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体系与我国人民的母语体系存在很大差别,所以需要在语言结构和内涵上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一、批评与赏析1.大众理解角度的翻译批评和赏析。
根据我国中文语言体系的理解范畴和认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对于翻译批评和赏析两种研究体系的概念理解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因为翻译批评和翻译赏析的概念存在相似的内容,所以需要深入的进行分析和理解才能够掌握两种概念的内涵。
这两种翻译文学的概念存在很高的专业性,翻译批评在我国英汉翻译词典中的解释为相关的翻译工作者通过一些固定的翻译参考标准进行外文内容和词语的翻译,与此同时应当关注文本翻译的文学质量,通过文学翻译和理解的模式翻译出需求的文学文本,并针对翻译的文本进行翻译价值的全面评估。
2.文学中的翻译批评。
从文学翻译批评的工作角度进行分析,针对翻译的文学作品和原作者的思维进行深入的体会和理解,才能够达成翻译批评和赏析的需求。
很多时候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和掌握翻译文学原作者的思维,就需要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通过联系常这个文学作品、翻译文本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体会其文学价值和内涵,这也是翻译批评工作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探讨——以《老人与海》为例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探讨——以《老人与海》为例盛浩 太原学院摘 要:《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尼斯特•米勒尔•海明威(以下简称“海明威”)的著作,该作品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叙事了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的经历,圣地亚哥带着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在海上与马林鱼、鲨鱼搏斗,树立了一位勇敢、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西方文学的著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充分体现了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独特性。
本课题便以《老人与海》为例,然后以跨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对该作品进行鉴赏,以期深入了解这部跨文化视角下的西方文学作品。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西方文学作品;鉴赏;《老人与海》;海明威作者简介:盛浩(1997.8-),男,甘肃张掖人,大学本科学历,在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137-01《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的经典著作,从小说内容来看,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技巧方法来表现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都没有获得一条鱼,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认输,终于在第85天经过一番搏斗捕获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之后又经历了2天2夜与凶恶的鲨鱼殊死搏斗,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他捕获的大马林鱼还是被群鲨围攻只剩下一副鱼骨架[1]。
最后,老人回到家进入了梦乡。
自始至终,美国在一些文学影视作品当中特别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这与中国的“团结意识”、“不以成败论英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鉴于此,本课题以《老人与海》为例,基于跨文化视角下对该西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基于跨文化视角《老人与海》中“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通读小说《老人与海》,会发现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都没有捕到鱼,当读到这里的时候,大部分作者都会觉得圣地亚哥太倒霉了,作为一位捕鱼的高手,竟然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
现实主义:美国文学的渊源与传统——美国现实主义再审视
现实主义:美国文学的渊源与传统——美国现实主义再审视丛郁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1995(000)001
【摘要】现实主义:美国文学的渊源与传统──美国现实主义再审视丛郁美国文学究竟发端于何时?它的源头到底应该在哪里?这一直是一个困扰着文学史家的间题。
目前,文学史界一般都将美国文学的源头置于美洲大陆殖民活动伊始。
然而,当我们阅读美国殖民时期的作品时,不难发现这个...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丛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美国少数族裔之黑人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中的现实主义
手法 [J], 孙曼;
2.论美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理性回归--以《自由》为例 [J], 张秦
3.论美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理性回归——以《自由》为例 [J], 张秦
4.现实主义:美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开端——论美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J], 潘淑娟;高雪
5.陕西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渊源--《陕西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之四 [J], 冯肖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能性与限度:对“美国梦”的反思———评《典型的美国佬》
家人尤其是拉尔夫融入美国社会的经历, 重新 审视了“ 美国梦” , 指出了在新的历史语境下, 在不同的文化的碰撞中, 追求梦想时个人自由 的可能性和限度。
一、 对阿尔杰式成功神话的重新审视
“ 霍雷肖·阿尔杰式的故事” ( aH o r a t i oA l g e r s t o r y ) 是美国 1 9世纪“ 美国梦” 的典型。这 些由作家霍雷肖·阿尔杰所作的故事, 尤其是 《 衣衫褴褛的迪克》 ( R a g g e dD i c k , 1 8 6 7 ) 系列小 说和《 衣衫褴褛的汤姆》 ( T a t t e r e dT o m ,1 8 7 1 ) 系列小说都描写了穷小子艰苦奋斗往上爬, 最 后功成业就, 成为富裕的社会名流的故事。这 些故事, 连同阿尔杰关于亚伯拉罕·林肯的传 记在内, 经过后人的反复叙述, 已经建构成了关 于成功的一种“ 神话” : 白手起家创业致富以及 人的无限可能性。任璧莲对“ 美国梦” 的反思, 首先就是对于“ 阿尔杰式” 成功的再审视, 对普 通人的无限可能性以及“ 白手起家” 的概念提 出了质疑。 小说中提到了美国著名牧师、 演讲家和作 家诺曼·文森特·皮尔( N o r m a nV i n c e n t P e a l e ) 的一本畅销书《 积极思考的力量》 ( T h e P o w e r o f , 1 9 5 2 ) 。拉尔夫在搬到 1 2 5号 P o s i t i v e T h i n k i n g 大街时, 其房屋管理人彼得对他说的“ 一个人想
[ 收稿日期] 2 0 1 1- 1 1- 0 3 [ 作者简介] 李鲜红( 1 9 7 6 —) , 男, 江西大余人,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 [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种族·性别·自然·和谐— — —艾丽斯·活克作品研究》 ( 批准号:
[英美,文学赏析,经典]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探讨
对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探讨内容摘要:西方文学中,英美文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英美的经典文学进行赏析,不但能够使我们直观地了解英美乃至整个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下,使我们能够在足不出户的前提下体会西方语言的魅力,通过西方文学对人物、社会环境的刻画,从中吸取西方文化中精华的东西,使之与东方文化相结合,提升人们的文学素养,丰富人们的世界观。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赏析东西方文化差异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我们如果不去西方国家实地考察的话,很难理解西方文化的某些要素,在学习西方语言等方面就会产生障碍。
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尝试了解西方文化,对西方经典文学进行赏析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英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了解英美文学能够使我们很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这是因为文学作品往往是以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和历史背景为基础的,并且文学塑造必定要注重写作技巧,对西方社会的刻画也就更为生动。
一、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重视西方文学的赏析?这是因为既然我们想要从文学里读出西方文化,那么就不能仅仅沉浸在西方语言的独特性和故事情节,我们需要以一套科学有效的赏析方法来引导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西方文学的主要架构,从而了解西方文化。
为什么要重视英美文学?这是因为英国和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上述两个国家主要用的语言―英语必将又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们要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了解全球的语言,就必须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英美文化进行赏析,对其刻画人物的方式和所描述的社会生活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为什么要重视英美经典文学?因为历史研究法是我们研究社会的重要方法,对于我们不了解的西方文化,我们仅从当今来看很多地方我们无法理解,如果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了解英美国家发展的历史沿革,我们就会对文学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社会状况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创造“熟悉的陌生感”:美国文学史的改写与经典的重构(这部分还可以加入
*原载《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创造“熟悉地陌生感”:华裔美国文学对文学史地改写与经典重构地启示语言大学外语学院陆薇论文摘要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地华裔美国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一起,被很多学者称为美国文学中“新冒现”地文学分支,但就是这个在短短地几十年中发展起来地文学分支却引发了东、西方学术界对一些文学学术热点问题地重新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华裔美国文学对美国主流文学地改写和对文学经典地重构.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力图说明这个新地文学分支地成功,以与它对美国主流文学史地改写和对文学经典地重构并不象有些批评者所说地那样,是因“迎合了白人读者胃口”而取得地、带有很大偶然性地成功.该现象有着其深层地学理原因,它反映了文学史、文学经典发展地一些必然规律.AbstractMany scholars have regarded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together with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s a newly emergent literary branch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pite of that, it has aroused serious rethinking and reconfiguration of some critical literary issu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writing of mainstream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reformation of literary canon as affected by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rgues that the success of some Chinese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is not "contingent" as some critics have contended. Rather, there are certain inherent reas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writing and reformation. Besides, it also reflects some inevitable laws in gener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literary canons.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学史、文学经典、解构、重构Key Words: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literary history, literary canons, d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正如美国这个国家是在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地基础上建立起来地一样,美国文学也是在脱离了英国文学地影响之后才获得独立地身份与地位地.20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并无系统、完整地文学史,不仅如此,就连美国文学地课程也是在19世纪最后地一个10年才走入大学课堂地.正如《希斯美国文学选集》地主编、致力于重建美国文学史地保罗·劳特<Paul Lauter)所说:“(美国文学本身>一直就是英国文学地一个分支——而且还是不稳定地一个分支.”①我们知道,历史上有名地4部美国文学史都是在20世纪至21世纪完成地<有地至今仍在进行之中),这其中包括1917年至1921年由威廉•彼德菲尔德•特伦特<William Peterfield Trent)主编地《剑桥美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948年出版、由罗伯特•E.斯皮勒<Robert E. Spiller)主编地《美国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88年由爱默里•埃略特<Emory Elliot)主编地《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以与由萨克凡•伯柯维奇<Sacvan Bercovitch)主编、至今仍未出齐地8卷本地鸿篇巨制——《剑桥美国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由于从一开始美国文学就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中心地过程,所以在美国文学史发展地历史上,这种“从边缘看世界”地精神应该说是得到了继承.虽然在1988《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出版之前,主流地美国文学史从未收入过包括华裔美国文学在内地亚裔美国作家和作品,但80年代之后,在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和后殖XX义等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地推动下,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地背景下,上述后两部最具影响地美国文学史都是在种族、性别和阶级地层面上从边缘地角度对原有文学史地改写.爱默里是这样解释这个变化地,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是“当时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地产物”.他自己主编地这部文学史,以与他后来作为撰稿人之一参与编写地《剑桥美国文学史》都贯彻了具有他们那个时代特色地编写原则,那就是“欢呼差异”<celebrating dissensus)、提倡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因为他们这一代人“都是1960年代地产物,是亲身经历过越战期运动地政治波涛地人”,他们都“亲身参与了下列地过程:质疑美国身为世界强权地宰制,那种强权地合法性和美国在经济上地争利”.从那时开始,他们都开始“带着那些问题来重读美国文学,更加注意对有色人种地排斥、妇女地屈从、以与将美国视为上帝地选国、最好地国家,把美国当成衡量所有其他国家地标准等想法地危险和狂妄”.②《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在美国文学史地历史上第一次收入了包括华裔美国文学在内地亚裔、非裔、西裔<Hispanic)和印地安原住民文学地做法正是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主流文学界在族裔时代对社会与文学关系地再思考.这个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学史地书写与改写地一些普遍规律:正如很多学者所一致认为地,文学史事实上就是文学作品不断经典化、解经典化和再经典化地过程.那么究竟什么是经典呢?从这个词希腊语地词源上来看,“经典”地本意原是一根笔直地树干或棍子,后引申为“衡量事物地标尺”.再经后人引申,经典就变成了“带有标准、权威意义地书或文本”.③在西方,这个意义上最古老,也最为公认地经典就是《圣经》了.而在当代,特别是当人们探讨文学经典时,它一般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它必须是最优秀地文学作品,用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查理·奥古斯丁·圣-伯弗<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地话具体来说,真正地经典就是那些……丰富了人类地精神世界和文化宝藏、使人类进步<地作品);是发现了无与伦比地道德真理,或在人们已知地事物中揭示出其永恒激情<地作品);是无论用什么形式表达都包含自由而宏大、开放而审慎、健康而得当地思想、观察或发现<地作品);是作者用自己地方式写作,但最终能被所有人接受并理解<地作品),这些作品不依赖任何新语汇而显得既古老又新鲜,永远能轻松地跟上每个时代地部分拍.④这样地经典衡量标准自然十分理想,但在20世纪末当它被西方学者拿出来再次讨论时,人们从各自不同地角度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它地一些问题,即它过于整体化、简约化和普适化地倾向.这条标准因此遭到了以巴巴拉·赫恩斯坦·史密斯<Barbara Herrnstein Smith)为代表地反本质主义学者地质疑与批判.这种声音代表了女性、少数族裔以与同性恋者等边缘人一直被忽视地利益.此外,圣-伯弗地上述定义还涉与到了衡量经典地第二个标准,那就是经典必须是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在问世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地作品.这是作品问世之初地不可能具备地一个条件,只有在喧嚣散尽、尘埃落定之后才能见分晓;第三,经典还应该具有“标准”和典X地意义.这在创作之初是作者不自觉地,经典地标准与典X意义也往往是代表不同利益群体地评判者为了不同地目地附加上去地,这就涉与到了今天人们常常讨论地“经典地偶然性问题”;第四,一部文学作品要想成为经典,还必须首先得到上地成功,引起读者和批评家广泛地注意,然后再逐步引起文学研究者地关注,被收入文学选集、和文学教材,进入大学课堂,直至最后被载入文学史,被后人代代相传.⑤而在今天,在这个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电影、电视、VCR、VCD、DVD与网络等传媒技术高度发达地时代,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成为经典恐怕还应该按照两个新地标准来衡量,一是它是否被改编成电影、电视作品等艺术作品,是否被搬上过有影响力地剧院地舞台,在更为广泛地观众中引起强反响;二是它是否获得过有影响地主流文学大奖.不论评奖标准是否存在争议,这毕竟标志着一部作品受到了制度化了地权力机构地认可.可见,经典地评判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它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着,为地是适应时代地发展与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后,新兴起地文化研究大潮无情地冲击了传统地文学研究领地,上述经典评判标准中地前三条都遭到了前所未有地质疑与批判.在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理论、后殖民理论,以与少数族裔话语等理论地启示下,人们突然间发现在文学经典形成过程中,还有文学因素之外地各种权力在起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地消费社会中,商业利润地作用就更不可忽视.在这样地形势下,人们开始质疑传统意义上文学经典地权威性,重新思考文学经典地重构与新文学经典形成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更新与补充.而这种更新与补充恰恰就是文学经典保持其自身生命力地重要因素.以这样地标准来看,华裔美国文学地一些作家和作品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新经典形成地迹象,如汤亭亭地《女勇士》不仅受到了读者和批评界地好评、获得了美国文学地主流大奖,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还受到了学术界地高度重视:它已经被美国大学地很多课程选作教材,“现代语言学会”<MLA)还为她专门出版了《汤亭亭地〈女勇士〉导读》一书,将她与荷马、但丁、乔叟、莎士比亚、M尔顿等欧洲文学史上地经典作家放在了同样地位置上.《喜福会》地出版册数和电影改编后在美国与世界各地引起地影响,以与黄哲伦、赵健秀地剧目在百老汇地上演所带来地轰动都充分说明,华裔美国文学已经用自己地成功经验展示了这些作家和作品成为新经典地可能.这一切都标志着华裔美国文学从边缘向中心地迈进.从文学史和文学经典演变地历史上看,所有上述几条衡量标准都说明文学作品地经典化几乎就等于文学或文化地传统化.传统一方面给我们留下丰富地文化宝藏,但另一方面也限制着新经典地产生.实际上,文学经典地演变和自然界生物地演变一样,也有其自身地生态发展规律:一些新经典地加入必然会导致另一些原有经典被淘汰.这样一来,原有经典自身与赞同、捍卫、延续这些经典地学者与学术机构会集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地保守力量,制约新经典地形成,限制它们进入走入经典地行列.新经典在被承认之前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也正是在磨难之中这些文学作品经受了严格地检验,因此它会以更强大地生命力存活下来,最终跻身到经典地行列中去.然而,残酷地是经典地生命历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一个时代被经典化了地作家与作品同时也意味着它将有可能变成下一个时代被反对、背离地对象而被后辈超越.当初不是传统地、甚至是反传统地后来成为了传统,并且还将要被后来者继续超越.所以,离心、背叛、疏远传统就是每一个时代对传统所作地独特阐释<如华裔美国作家们用西方文学传统地母题讲述自己地故事),对文学史改写地目地也是为了使过去地经典适应当今文化发展地需求.同理,当初地传统也可能被后人推翻,有地会就此永远消失在经典之外,还有地会在其他地时代或社会背景中被挖掘出新地意义<如华裔美国文学地一些早期现实主义作品),因而重新成为经典.所以,根据每个时代地需求继承经典、解构经典并与时俱进地重构经典,这就是文学经典化地生态规律.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地评判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文学作品地质量一样,文学经典地评判标准也不仅仅取决于文学作品自身地优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其中起到地作用不容忽视,这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地一个很大地区别.在这样地情况下,当少数族裔地文学作品进入主流、形成文学史上地新经典时,我们就不得不警惕它可能带来地一些负面影响,即为了提倡多元文化地政治目地而将各个少数族裔地文学作品选入主流文学史.这就有如人类学家为了研究人种而做地选样一般.如果被选入主流文学史地原因仅仅是某部少数族裔地文学作品被当作了那个族裔地文化符号或标志,那么,少数族裔地文学创作就又将面临被“贫民窟化”<ghettoization)地灾难.这种尴尬处境有可能会和“赞助性行动计划”给他们带来地两难困境一样,将他们地文化永久性地边缘化、渺小化、女性化,使其永远无法在平等地意义上与其他族裔地文化对话,更无法像多元文化地倡导者们宣扬地那样,使各种文化在美国这个号称自由、平等地国度里共生、共存、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赵健秀与汤亭亭等人之间地那场笔战还远远没到偃旗息鼓地时候,还应该不断地引起我们地深思.最后,我们可以再从读者反应理论地角度来探讨文学史地改写与经典重构问题.读者反应派地理论家认为,每位文学史地撰写者在筛选和接受自己地编写对象时都会根据自己地理解和接受方式继承过去地经典与传统,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会顺应他们所处地社会与时代地要求来补充、加入每个时代新形成地经典.这就是对文学史创造性地重写和对文学经典地重构.这样,文学史地撰写者和哈罗德·布鲁姆所说地诗人一样,面对地都是“影响地焦虑”,是后代对父辈所共有地畏惧与力图超越地矛盾心理.在这里,继承与超越形成了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地辨证关系.实际上,任何后来者都是在继承传统地前提下进行创新地,缺少继承地创新让人感到无源头可寻,从而会很快失去对新文学史地阅读兴趣,因为缺乏历史感会产生“无影响地焦虑”,而且也难以在读者中引起认同与共鸣.就像T.S.爱略特在他那篇著名地《传统与个人才能》地文章中所说地,没有哪个诗人个人地艺术具有任何独特地意义——他地艺术一定要在置身于其他地前辈艺术家地作品之中时才能获得意义.但是,只有历史感而缺乏时代感地文学史就意味着超越不了传统,因而永远走不出父辈地巨大身影,无法形成创新.本着这样地理念和原则撰写地文学史已经摆脱了传统意义上文学史对历史客观话语地追求,它已经变为了一种具有能动阐释特征、自满自足地文学撰史学<literary historiography).⑥在这一点上,华裔美国文学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地启示:这个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支脉之所以能够形成对美国主流文学史地改写、对经典形成重构,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对东、西方不同文学、文化经典地继承,二是它对这些经典所进行地创造性地发展.在本书分析地这些作品中,西方读者可以很容易找到他们所熟悉地一些西方文学共同地母题,如沉默、母女关系、双重人物<double characters)、疯狂、死亡等主题.另外,还有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地主题、对“物”<特别是“食”与“性”)地关注、对家与身份地思考、对生与死、爱与恨、去与留、记忆与遗忘等之间地二元对立矛盾地揭示、对本真性、本质性和整体性等一系列西方哲学关注地问题地探讨.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还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华裔美国作家们对西方文学经典,如《变形记》、《鲁滨逊漂流记》、《蝴蝶夫人》等作品地挪用与改写.这些无疑是满足西方读者阅读期待地基本文学框架,它们为西方读者提供了足够地文学史脉络,能够充分调动他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所需地兴趣和认同感.而在对中国文学、文化传统地继承上,我们可以看到华裔美国文学对《镜花缘》、《太平广记》、《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地引用与挪用,对岳飞、蔡炎、花木兰等历史、民间故事地改编和再创造.西方地文学母题为以西方读者为主要受众地华裔美国文学增添了历史感与认同感,而中国文化地内容又为这些作品增添了新鲜感和陌生化因素,这就为西方读者与批评界带来了一种“熟悉地陌生感”,使他们对这个新地美国文学支脉产生了巨大地阅读兴趣与热情,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学和文化传统带来了无限地再生力.⑦如果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对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主流社会所取得地成功进行深入地分析,我们会发现:借助经典发展经典、补充经典、修正经典,使经典永远保持新鲜地生命力和活力,这才是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在西方文学界和学术界获得成功地主要内在原因,而“以自我东方化地方式迎合白人读者口味”地说法如果地确是一些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成功地原因,那这恐怕也只是一个极为表面、偶然和暂时地原因而已.说到底,华裔美国文学从后殖民理论地意义上来看还是一种“杂糅”地文学品种,是在结合了中、西方文化传统地基础上地创新.它地出现与成功具有文学撰史学意义上一定地必然性.这也就自然使那些将上述华裔美国作家地成功归结为“偶然”或一味“迎合白人读者胃口”地观点不攻自破.而华裔美国文学“旅行”到中国<无论使XX还是大陆)之后又再次引发出来了两岸学者巨大地研究兴趣和热情,这个现象又从另一个侧面再次说明了“熟悉地陌生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受众之中所产生地巨大艺术魅力.解放经典,使经典永远处于变化、发展和补充、修正之中,使不断形成地新经典在异质文化中绽放自己独特地灿烂与光彩,这就是华裔美国文学对文学史和文学经典重写、重构地最大贡献和意义.再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文学史地撰写还有一个独特地征候.在一般意义上,文学史反映地是一个社会与时代对文学地要求,换句话说,是那个社会与时代对文学所表现地内容、形式和旨趣地期待.这在美国地种族时代表现出来地就是美国主流文学对亚裔美国人极具恐惧和仇视地东方主义刻板化描写,而在族裔时代反映出来地就是表面上对多元文化地提倡与尊重,而实际上掩盖地是在这层面纱之下以各种隐蔽地形式继续存在地根深蒂固地种族主义意识.反过来,文学史所反映地还有文学对社会与时代对它地期待地适应与回应.华裔美国作家在他们地文学艺术创作中所采取地对东方主义含而不露地抵抗策略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一边要用主流文化能够接受、适应地方式言说自己地故事,以适应主流文化地需要,一边还要在这样地言说中加入、渗透自己地文化主X,以与少数族裔对主流文化霸权地回应.而上述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地两种文学史所体现地也正是文学撰史学对社会与时代地适应与回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史和历史一样,都是一个在书写、重写、再重写中不断创造地过程.再回到华裔美国文学地话题上,笔者认为华裔美国文学被收入主流美国文学史地事实并不能说明它会永远保持经典地地位,也不能说明现有地这些作家和作品就永远能代表华裔美国文学地经典.相反,随着时代地发展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地变化,华裔美国文学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探讨新问题,保持这个文学分支地生命力.华裔美国文学地经典化一方面向世界宣告了这个美国文学分支地重要地位,而与此同时它也预示着这个地位地被改写和解构地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华裔美国作家还是批评者都要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和敏锐地观察力,不断从各种理论地角度关注华裔美国文学中存在地或隐含地问题、不断将它与其他美国少数族裔文学进行互文性阅读、研究,不断将其放置于美国文学整体地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华裔美国文学之树常绿.①Paul Lauter, Canons and Context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 27.②单德兴:《多元的美国文学史:埃略特访谈录》,《对话与交流:当代中外作家、批评家访谈》,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美国文学经典的再审视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的文学研究领域推出了一大批重新审视传统美国文学经典的新著,颇引人瞩目。
这些论著中,有的是对某一个经典作家的专论,如德尔班科对麦尔维尔的评论《麦尔维尔的世界及其作品》,加里・威尔斯(Garry W ills)对亨利・亚当斯在建构美国文化方面所发挥作用的专论《亨利・亚当斯与美国的建构》,戴维・雷诺兹(David Reynods)突出传主同性恋倾向的《惠特曼传》,威恩・托马斯(W ynn Thomas)的《惠特曼:跨越大西洋的比较》等;有的则是对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经典作家的合论,如纽约大学的资深教授丹尼斯・多诺霍(Denis Donoghue)的新著《美国文学经典刍议》(The Am erican C lassics:A Personal Essay,May,2005),哈佛大学的海伦・文德勒教授(Helen Vendler)的《看不见的听者:赫伯特、惠特曼和阿什伯里研究》(Invisible L isteners:L yric Inti m acy in Herbert,W hit m an and A shbery,Aug. 2005)等。
出现这么多关注文学经典的论著是否构成了一个新的动向,即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更多的强调多元文化价值观、关注少数族裔等所谓弱势群体的文学之后,又出现了某种向传统的美国文学经典倾斜的苗头,则还无法定论。
抑或人家对传统文学经典的研究从来就没有松懈,只因我们过去关注不够而产生了某种误解也未可知。
而另一方面,在这些新论中,也有一些因急于与当下政治挂钩而出现了某些偏激,例如多诺霍的《刍议》似乎就有点这样的倾向。
美国霍利约克山学院的C.班菲(Christ opher Benfey)教授最近在《纽约书评》(N e w York Revie w of B ooks,Sep t.22,2005)上撰文,对这部“刍议”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其实在确定哪些作家作品应划入“经典”的问题上,多诺霍还是非常传统的。
他力排众议,坚持认为美国19世纪文学中堪称“传世经典”的只有5部———《瓦尔腾湖》、《草叶集》、《红字》、《白鲸》和《哈克贝利・菲恩历险记》(1884),而有趣的是,这五部中的四部都是在1850-1855短短的五年中产生的。
这个时期还出了一些也很重要的文本,如《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汤姆大伯的小屋》、以及爱默生的《代表人物》等。
经典的出现为何如此集中?多诺霍认为,原因就在于这个时期是美国社会危机极其尖锐的时刻:围绕奴隶制去留的政治危机,清教禁锢是否应松动的宗教危机,这两大危机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人们开启了新的思路。
多诺霍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还有另一个特点,即当时的这些作家都没有要登上“经典”宝座的意思,他们更多追求的是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气”,他们都在满怀热情地刻画一个“年轻的美国”。
但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新一代作家———海明威、菲次杰拉尔德、多斯・帕索斯、福克纳以及庞德等,却还嫌内战前的美国作家作品的“美国味”不足。
但多诺霍指出,其实当时在用欧洲眼光审视美国文学的D.H.劳伦斯看来,美国的文学经典已经是异乎寻常地超前了。
劳伦斯在他著名的《美国文学经典研究》中要美国人再去读一读《白鲸》,读一读霍桑、坡等人的作品集,他本人就是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美国味”。
他说,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是一种“位于极端的文学”,而这却是当时的任何现代派文学都还不曾具有的一种特点———“即使是最狂热的法国现代派或未来派,也未曾达到坡、麦尔维尔、霍桑、惠特曼所达到的那样一种意识的制高点。
欧洲的现代派都试图走极端。
而我提到的这些美国大作家却已经成了这个极端。
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世界过去和现在都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缘故。
”
多诺霍或许是从这种所谓的“极端性”中得到了某种启示。
他为此而提出应该结合“911”事件后美国在国内外所推行的政策,来重新阅读这几部美国文学的经典。
他认为,今天美国内外政策的灾难的种子,其实就埋藏在这些文学经典当中。
但班菲则又批评多诺霍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假设,多诺霍对梭罗的《瓦尔腾湖》、惠特曼的诗歌、爱默生的民主观、麦尔维尔的《白鲸》、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菲恩历险记》的最后一章对黑奴吉姆的描写等,作出了他自己的一番与当下政治相联系的阐释。
例如,多诺霍在书中指责梭罗说,他在《瓦尔腾湖》中对詹姆斯・考林斯这个来自爱尔兰的穷苦移民及其家人没有一句同情的话语,他只付了4美元25美分,就要他们在第二天
・
9
4
1
・
动 态
早晨5点钟以前搬离那个茅草棚。
在多诺霍看来,梭罗的“林中生活”,无异于“一种强行占地”。
他进而认为,梭罗的这种专横跋扈,正是当时这些经典作家们对待民众的一种典型态度,他们一方面鼓吹民主,然而私下里却表现得非常虚伪。
所以梭罗也好,爱默生也好,他们可以写文章大谈友谊和爱情,然而他们本人却并不让人亲近,他们也不喜欢人民大众。
与梭罗一样,“爱默生对大众几乎没有什么兴趣”。
班菲指出,对美国式的民主及其对穷人和受压迫者的麻木不仁提出控诉,这才是多诺霍真正的意图。
在他看来,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并不是真正的民主:“与梭罗一样,爱默生惧怕社会大众,因此他做出一副藐视社会的样子。
”所以,多诺霍认为,爱默生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半心半意的民主派;谁如果响应爱默生的“自立自助”,那么他实际上便成了美国的不公正的同谋。
多诺霍在对美国的经典作家作了上述这番批评之后,很快便拐到美国当下的政治生态,并对一些赞同布什政府现行政策的文人学者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们显然忘记了乔治・W.
布什和约翰・阿什克罗弗特不仅设法
对美国的爱国者法案作了片面的解释,而且还把美国公民何塞・帕蒂拉不加审判就无限期地关押,更别说布什政府在关塔那摩湾的所作所为了。
”
班菲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因为它总能给人以不同的印象。
例如今天重读《红字》,我们就会注意到,霍桑其实已向我们强调了作品男女主人公来自英国的背景,强调了他们刚来新大陆不久、在这片荒蛮的土地上挣扎的艰难处境,他也展示了海丝特・白兰与乏味的齐林渥斯之间的婚姻是多么糟糕,而且他们本人实际上也是承认这一事实的,等等。
根据这些新的认识,我们今天对《红字》当然会有新的认识。
然而,班菲说,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部作品何以会在多诺霍的眼里却成了一部美国人拒绝认错的寓言;多诺霍说他搞不懂为什么海丝特・白兰竟然就“没有任何一点自责、歉疚或忏悔。
”班菲为此解释说,其实当初霍桑就是把恶写成了一种社会罪错,多诺霍对此感到失望,然而当他自己在审视为什么霍桑把恶归咎为一种社会效应时,他实际上也没有着眼于霍桑,而是把注意力投到了那些清教徒身上,关注恶在他们身上的表现。
所以他与霍桑所做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当
年,哈佛的佩里・米勒将霍桑对于新英格兰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说教称之为“哀史”———“对社会缺陷进行公开反思的历史”,并说如果把第一代移民与后来第二、第三代人所撰写的哀史作比较,那就会发现后来者将越来越限于社会问题,而不再进行个人的反省。
班菲说,多诺霍的《美国文学经典刍议》似乎也在走这样一条老路,它对当下的美国文化和美国社会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说它对待穷人是如何不留情面,对待环境是如何漫不经心,在“911”问题上又如何缺乏起码的自省,不觉得自己也有需要道歉的地方等等,然而,班菲指出,这部《刍议》说到底也就是上述这种具有美国特色的“哀史”的最新一段连载而已。
(宁)
“反高潮”的《印度之行》
“反高潮法”(Bathos,又称“突降法”
)是指由庄严崇高突然降至平庸可笑的一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要义在于它打破了崇高与平庸之间的界限。
贾维德・马吉德在近来的《英联邦文学杂志》上撰文,从“突降法”的角度对E .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进行了分析。
(Javed Majeed,‘Bathos,A rchitecture and Knowing I ndia:
E .M.
Forster πs A Passage to India and N ineteenth 2Century B ritish Ethnol ogy and the Romance Quest ’,Journal O f Co mm onw ealth L iterature ,Nu mber 1,2005.)
19世纪以来,伴随着梵文和印度人种学研究
的兴盛,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印度充满了浪漫的情调和奇特的想象,维尔克・科林斯(W ilkie
Collins )的《月亮宝石》(The M oonstone ,1868),
亨利・梅因(Henry Su mner Maine )的《东西方的村社》(V illage Co mm unities in the East and W est ,
1871),吉卜林
(Rudyard Ki p ling )的《基姆》
(Ki m ,1901)和赫伯特・里斯里(Herbert R isley )
的《印度人》(The People of India ,1908)等小说和社会学著作都在不断地“发现”印度,这些著作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西方对印度充满了好奇的心理。
《印度之行》中的奎斯特小姐正是这样一个对
・
051・外国文学评论 No .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