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积和体积单位》参考教案1汇编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6a2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3.png)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难点: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
2. 讲解体积的概念:解释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 介绍体积单位: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概念。
4. 讲解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5. 巩固练习: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结束。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体积单位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实际操作题,检查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填空题: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择题:一个苹果的体积大约是______(A. 200立方厘米B. 300立方分米C. 500立方米)。
3. 应用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体积(______立方厘米)。
八、教学反思:1.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2a9c5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1.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后教学的。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教材先呈现了长度单位1厘米,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并指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然后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再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把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后面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容积单位。
教材的的编写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意图:一是把体积单位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联系起来,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对这三种单位有一个直观的区别;二是注重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我的教学设计也围绕着这三方面来进行,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我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分开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小学生思维是具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发展期。
因此,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是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关系的获得也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到五年级他们对几何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经验,但本班学生对操作活动中的自律性还不是很强,教学中应注意对操作活动时纪律的控制。
教学目标:1、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2、知道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举例、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五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
![五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https://img.taocdn.com/s3/m/43cdff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9.png)
五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五年级下小学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对体积单位的大小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2、能正确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不同。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3.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课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教具、1立方米的模型框架、一次性塑料杯、沙子、水、石块、木块、铁球、汽球。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看图给大家讲一讲。
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时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二、动手实验,引出概念师:究竟是因为石块有重量,还是因为石块占了空间?咱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
实验一:出示有水的玻璃杯,在水面处做记号。
在水杯中放入一块石头,在水面处做一个黄色记号。
拿出石块后,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块,在水面处做一个红色记号。
观察:在水杯中两次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师小结:水杯中放入石块后,石块占据了空间,把水面向上挤。
水面向上升,石块占据空间大,水面上升得高;石块小占据的空间小,水面上升得低。
实验二:拿出装满细沙的石子,把细沙倒在一边,把一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把杯子的沙倒出,把一些大的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
观察思考:出现了什么结果?这说明什么?师小结:放入小木块,外边剩的沙少;放入大木块,外边剩的沙多。
这说明木块也占据杯子的空间。
木块大占据空间大,木块小占据的空间小。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发现石块、木块都占空间。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469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6.png)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含义和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体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知到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体积的定义,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体积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制造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的发展历程,了解体积单位的由来。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a3d9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e.png)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2.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计算。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体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总结。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体积,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体积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引导学生总结体积的概念。
(2)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体积的计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加深对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板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1. 体积的概念2.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的计算八、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九、教学资源1. 实物展示2. 多媒体课件3. 测量工具十、教学时间2课时总结:本教案根据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要求,设计了详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9b29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2.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3.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4个、鹅卵石1块、土豆1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及实物若干个,收纳盒。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动画)请大家观看短片后想一想:(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板书“空间”(2)只有石头可以占据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另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生:杯子里剩的水更多了,因为土豆比石头大。
引导学生归纳:土豆大所以占据空间大,剩下的水就多;石块小占据空间小,剩下的水就少。
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板书“大小”)(3)引出体积概念,比较实物大小。
①除了刚刚的石头和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外,你还能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占了一定空间吗?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3bb02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0.png)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小组讨论:针对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完善解题思路。鼓励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体积计算方法的总结报告。
5.家长互动: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a.选取一个家庭物品,测量并计算其体积,记录在作业本上。
b.家长与学生共同探讨体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家具摆放、储物空间规划等。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长×宽×高。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数学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讨论问题: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量,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体积现象。
2.使学生熟练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体积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新课:讲解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51d80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4.png)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但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共同探讨体积单位换算和物体体积测量方法,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体积相关问题中,尝试不同方法和策略,培养创新思维;
5.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习体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数据准确性和计算过程的逻辑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体积的计算公式和体积单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实际例题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6033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4.png)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2.学生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加深理解: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2.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3.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介绍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厘米(cm)。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 (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017faff3a0116c175e0e4826.png)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后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 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已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2)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兴趣浓厚;(3)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和数学语言概括的能力不强;(4)学生对体积概念比较生疏。
教学策略(1)自主学习策略:采用实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具学具:4个量杯,水,2个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实验观察,建立体积概念一、实验观察,建立体积概念(一)、实验观察,理解体积概念。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这里有2个同样大小的1号和2号杯子,还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老师现在把这两块石头分别放入这两个杯子中,然后老师把另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装满水,如果老师要把这两杯水分别倒入1号和2号杯子中,这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师边说边出示实验用的物品)师:请大家先猜一猜。
【2024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2024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6ab0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e.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法:谈话法、实验法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索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2分)1、导入:课件出示:乌鸦喝水图片,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石头占了一定的空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2、出示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自主学习(5分)自学内容:认真看课本27页至28页,边看边画出重点。
自学思考: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2、什么叫做体积?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4、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三、合作交流:(8分)1、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米的物体是()。
2、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四、质疑探究(5分)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是度量什么的?2、练习: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五、小结检测(10分)(一)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检测:1、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428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c.png)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理解体积的含义。
2.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并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进行物体体积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
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3.体积单位模型(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提问:你们能感受到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吗?(二)探究体积的含义1.教师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正方体,提问:这两个正方体哪个更大?为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
(三)认识体积单位1.教师展示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模型,提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教师依次展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体积单位。
4.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课件,引导学生比较1立方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关系。
(四)体积单位间的换算1.教师提问: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要求学生用体积单位表示它们的体积。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请学生用今天所学的体积单位表示家中一些物体的体积。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和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并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中,逐步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了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对于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aa213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1.png)
7.3.1《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认识。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体积模型或教具,如立方体、长方体等。
2. 体积单位换算表。
3. 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引入体积的概念。
例如:“同学们,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概念——体积。
”2. 讲解体积概念讲解体积的定义,即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教具,如立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概念。
3. 介绍体积单位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可以通过举例或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4. 实际操作与应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如书本、铅笔盒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的概念及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 在实际操作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略)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0daae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a.png)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深入,能熟练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全班学生共做用手比划1cm3,1dm3,1m3的大小,并举例说明。
2.填空1dm3=()cm3 1m3=()dm31L=()mL 46.5m3=()dm31350dm3=()m3 2145cm3=()dm3750mL=()L 76dm3=()L4?2L=()cm3 1m3=()cm3学生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抽生说一说做4.2L=()cm3和1m3=()cm3的思考过程。
二、解决问题的练习1.练习十一第7题(1)题分析题意时,引导学生明确花盆的容积为512mL,就说明这个花盆里可装512mL的泥土,但问题中的单位却是dm3,即:512mL=()dm3(2)题方法同(1)题:816L=()mL2.练习十一第8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抽生说一说读题后有什么收获(了解自己每天饮水量为1100mL),再把盛满1100mL水的瓶子拿给学生看一看(帮助学生产生感性上的认识),在读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个题有3个问题要解决),你准备怎么去做?(逐个解答)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信息窗三《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d3b2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5.png)
教案课程名称:体积和体积单位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的。
2.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2. 常用的体积单位3. 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个物体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两个物体不仅形状不同,而且占据空间的大小也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新课1. 教师讲解体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体积是用来描述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的。
2. 教师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让学生观察这些体积单位的大小。
3. 教师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三、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它们的体积。
2.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四、小结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概念,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1. 教师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如排水法、测量法等。
2. 教师讲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容积、土石方计算等。
三、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体积的计算。
2.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
四、小结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a8ce6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4.png)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提升空间想象力,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体积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并能够运用体积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体积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概念,容易与物体的重量、面积等概念混淆。
(2)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特别是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3)体积单位的换算: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难以将体积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在计算物体体积时,容易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500000000克÷ 1000 = 5000吨
教学评价与反馈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对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想法。他们通过讨论和实践,能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3.随堂测试:在课堂结束前,我进行了随堂测试,以检验学生对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显示出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10厘米× 5厘米× 3厘米= 150立方厘米
2.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
答案:4厘米× 4厘米× 4厘米= 64立方厘米
3.体积单位的换算:将1立方分米转换为立方厘米。
答案: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4.实际问题解决:一个水果箱的容积为20升,求这个箱子能装多少个苹果,如果每个苹果的体积为50立方厘米。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4a205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2.png)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
2. 讲解体积的概念:讲解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强调体积是三维的。
3. 认识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三种常用的体积单位,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大小。
4. 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等。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体,尝试用体积知识描述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
2. 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容量计算等。
2. 引导学生探讨体积单位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强调体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体积概念、体积单位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e49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b.png)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好好聊聊体积和体积单位啦!
你们看啊,就说我前几天在家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我有一个大箱子,那可真是个大家伙呀!我就想着把我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玩具都放进去。
我把小汽车呀、小玩偶呀一个一个地往箱子里放。
哎呀,放着放着我就发现,这箱子好像也不是无穷大的嘛,慢慢就快装满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箱子能装下这么多东西,不就是因为它有一定的空间嘛,这个空间就是体积呀!然后我又想到,那怎么来衡量这个体积大小呢?这就有了体积单位啦!就好像我们衡量长度有厘米、分米一样,衡量体积也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这些单位呢。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积木块,它的体积可能就是几个立方厘米;而像我那个大箱子,它的体积就得用立方分米或者更大的单位来表示啦。
同学们,你们想想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体积和体积单位呀?是不是像我们的书包呀,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呀,这些都有它们自己的体积呢。
好啦,今天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探讨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以后看到各种东西都能想想它们的体积和相应的单位哟!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有趣的概念啦!嘿嘿!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啦,同学们可要好好记住哦!。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506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4.png)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在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上,我将教授《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体积的定义、体积单位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体积。
一、教学内容1. 体积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体积是三维空间内所占空间的大小。
2. 体积单位:讲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计算物体体积:教授如何利用体积单位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体积,如立方体、长方体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学会计算常见几何体的体积。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关系,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理解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进行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体积单位模型。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准备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长方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书桌、椅子等,思考它们的大小是否一样,引出体积的概念。
2. 讲解体积的定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讲解体积是三维空间内所占空间的大小。
3. 介绍体积单位:展示不同体积单位的模型,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 计算物体体积:教授如何利用体积单位计算立方体、长方体等常见几何体的体积。
6.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实际应用题,如“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8厘米,求它的体积。
”进行讲解。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类似的体积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体积的定义、体积单位及换算关系,以及计算物体体积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今天学的知识,计算家里某个物体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请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运用体积知识解决问题。
《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ce05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a.png)
《体积和体积单位(1)》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体积,能够简单计算物体的体积。
2. 认识到常见的体积单位。
3. 能够将不同单位的体积互相转换。
教学内容:一、引入:1. 引入物品:一个乒乓球,一个足球。
将球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两种球的外形。
2. 提问:这两个球的大小不同,我们应该如何描述他们的大小呢?(很多学生可能会说:足球比乒乓球大很多,但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个描述并不科学)。
3. 引入概念:体积。
体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即三维物体的大小。
4. 引入计算方法:球的体积= 4/3πr^3(其中,π=3.14,r为球的半径)二、讲解体积单位:1. 讲解立方厘米(cm³)的概念: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是一个立方体,它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1cm³)。
2. 讲解其他常见体积单位:立方米(m³)、升(L)、毫升(mL)等。
3. 给出物品的体积:举例不同物品的体积(如1个乒乓球的体积为4/3π×1.5³ cm³,即约为14.13cm³)。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同单位的体积互相转换?(提示:体积单位的换算可以利用数量关系,例如1L=1000mL,1m³=1000L等)三、练习及总结:1. 练习一:用不同的单位计算物品的体积,让学生熟悉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2. 练习二:将同一物品的体积用不同单位表示,让学生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互相转换。
3. 总结:让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体积?有哪些常见的体积单位?如何进行单位的互相转换?”教学流程:Step1 引入(5分钟)1、师生互动,细心观察展示的物品:一个乒乓球,一个足球。
2、引导学生注意描述两种球的外形,提问如何描述球的大小。
3、引入概念:体积,解释体积的含义。
4、通过展示不同物品的体积,让学生理解体积的用途,并引入计算球的体积的方法。
Step2 讲解体积单位(10分钟)1、引导学生意识到正方体是一个常见的体积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3、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4、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透明杯2个、大小不同的鹅卵石2块、魔方、口香糖1粒、1个粉笔盒、1个鞋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用绳子搭建的1立方米模型1个。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动画,(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
乌鸦是怎样喝道水的?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1)教师演示实验
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剩下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
)板书“占空间”
(2)实验在杯子里放入一个大物体和一个小物体会怎样呢?板书“大小”
(3)引出体积概念像刚才石头把水挤上来就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课件出示电视、电话等实物,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
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
谁能说说什么是电视机的体积?什么是影碟机的体积?什么是手机的体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引出体积单位
出示两只乌鸦,一只红嘴乌鸦(10粒大石子)和一只黄嘴乌鸦(20粒小石子),它俩谁喝到的水多?引起争论,看来比较时要有一定的标准。
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大小吗?
(不好比较) 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
现在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
出示1个魔方,它有27个小正方体,和这个9个正方体的比较,谁大?
怎么27个得到小了呢?
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
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什么来表示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度单位是用线段来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
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用正方体来表示。
体积单位是用正方体来表示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是cm3、dm3、m3。
(板书)
(三)认识体积单位
刚才我们研究了体积,接下来我们研究体积单位。
在研究体积单位之前,我们先回想一下长度单位。
1厘米有多长呢?1分米呢?
面积单位是怎样定义的呢?比如说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呢?
感受1立方厘米:
(1)1立方厘米究竟有多大呢?数学上规定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2)请你从学具袋里拿出一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摸一摸,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
(3)想一想,在咱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4)请你估计一下口香糖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
(5)现在请你再估计一下这个白花油的体积?用什么方法?
感受1立方分米:
(1)如果让你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摆一摆,估计下这个鞋盒的体积,你觉得合适吗?看来我们需要大一些的体积单位来估计?
(2)怎样的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呢?
(3)请你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大概是多大。
(4)每位同学们已经制作了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现在请你摸一摸,真实得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5)在咱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呢?
(6)你看这个餐巾纸盒是不是1立方分米?巧克力盒呢?
(7)现在你能估计这个鞋盒大约是多少立方分米吗
感受1立方米:
(1)同学们,如果要你估计咱们教室的大小,你觉得用立方分米合适吗?需要更大的单位,那就是立方米。
(2)1立方米有多大呢?(让学生说)
(3)请你再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4)看一看:你想像的是这么大吗?
(5)哪位同学想来感受下1立方米的大小?这里面可能还不止站四、五个同学。
(6)在咱们生活中有没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呢?(34寸大彩电,柜台)
总结:同学们,只要你仔细留心,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就是生活中常用的体积单位。
(四)引导创新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40页做一做。
2、判断:
(1)一台家用冰箱的体积是800立方米()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3)一条线段长26平方米()
(4)墨水瓶的体积为是140平方厘米()
(五)引导反思,总结收获
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实践作业
1、课本第44页1—3题。
2、研究性作业: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1立方米正方体方体,需要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