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B》期终试卷A卷及答案
(完整版)《电路原理》试卷答案
《电路原理》试题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题图一(1)的电路中,C1=1μF,C2=2μF,电路的总电容为,C1上的电压。
2、将图一(2)中的诺顿电路等效为戴维宁电路,其中R1=10Ω .电源的电动势Us= ,电阻R= 。
3、图一(3)中,L1=1H,L2=2H, 电路ab端口的总电感为。
4、电感量为2mH电感中流有2A的稳定电流,该电感的储能为焦耳。
5、电感具有阻碍电流的作用。
6、图一(6)所示电路,C=100μF,R=5kΩ.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10V. 当开关K合上后,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7、非库仑电场移动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到正极所做的功定义为。
8、图一(8)所示电桥平衡的条件为。
9、若某电路网络中有n个节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只能写出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10、纯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相位超前其电流相位 。
11、某纯电容的容抗为Xc ,其两端的交流电压为U ,则该电容的有功功率为 , 无功功率为 。
12、如图一(12)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25V ,R 1=70Ω,R 2=30Ω,则U 1= , U 2= .13、若A=5∠53.13o,B=5∠-143.13o,则 .=BA 14、1000μF 的电容两端加了100V 的电压,电容极板上的电量为 库仑。
15、频率相同的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为:o), 210sin(+=t U u m ωo), 则u 超前i 。
60sin(-=t I i m ω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或不选均无分)1、电容的定义式为:( ).A . B. C. D. Uq C =q U C =Uq C =C=IU 2、图二(2)电路中,R 1=6Ω,R 2=7Ω,R 3=6Ω,R 4=10Ω,则a 、b 两端的电阻R ab 阻值为( )。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A卷一、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每空5分,共15分)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4分)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
二、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4图5 图6三、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10分)四、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求负载R上电压有效值U 。
(10分)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15分)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
(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 (2)求。
图8 图9B卷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3、已知i=10cos(100t—30。
)A,u=5sin(100t-60。
)A,则i、u的相位差为且i u。
4、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
(10分)四、电路见图4,R 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 L的电流。
电路期末考试试卷A和参考答案
电路课程期末考试1(试卷)1、电路如图所示。
请按图中所示结点编号写出结点电压方程。
(8分)10Ω2u 2+题一图4A4A10Ω5Ω20Ωu 2+-4A10Ω①②-0二、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u s1=100V ,u s2=200V ,求i 1,i 2及两个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1和P 2。
(8分)Ωu s 1+20Ωi 110Ω10i 1u s 2++20Ωi 2题二图---三、电路如图所示。
(1) 求从a 、b 端看进去的戴维宁等效电路;(2) 求R L 为何值时,R L 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P max 。
(10分)10Ω20V +-题三图4A5Ωu +0.2u10Ω10ΩabR L-四、电路如图所示。
请应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3。
(8分)40题四图5A4Ω4Ω+-10i 1i 1u 3+10V+2Ω--Ω五、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如图所示。
求u 0和u x 。
(8分)+u o_+∞++∞+u x 6V+_+_ΩΩ1K ΩΩΩΩ题五图__1231K 1K 1K 1K 1Kk Ωk Ωk Ωk Ωk Ωk Ω题五图六、一阶动态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原来处于稳定状态,t=0时,开关S 从1合向2,求t>0时的u c (t )和i c (t )。
(10分)u c0.2F题六图2A10Ω5ΩS(t =0)2.5Ω10V++i c--12七、正弦稳态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M =0.4H ,L 1=L 2=0.6H ,L 3=1.4H ,C 1=10-4F ,C 2=0.5×10-4F ,电源角频率ω=100rad/s ,(1) 求1I ,2I ;(2) 求两个电压源发出的复功率1S 、2S 。
(10分)12j C ω11j C ω八、正弦稳态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u s1=2100cos100t V , i s1=22cos100t A,求,i 1、u 。
(10分)100Ω1H-+100Ω100Ω10-4F 10-4F-+1H u 题八图i 1i s2u s1九、对称三相电路如图所示。
电路原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电路原理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正弦,频率为50HZ,则它的瞬时值表达式为A、/B、/C、/D、/正确答案:C2、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A、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B、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C、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正确答案:C3、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不变B、无法确定C、减小D、增大正确答案:C4、应用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法求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时,应将电压源 ( )处理A、保留B、开路C、不能确定D、短路正确答案:D5、已知正弦电压相量形式为,频率为50HZ,则它的瞬时值表达式为A、/B、/C、/D、/正确答案:C6、实际电压源模型“20V、2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和内阻R为A、IS=10A,R=1ΩB、IS=10A,R=2ΩC、IS=10A,R=∞D、IS=10A,R=0正确答案:B7、市用照明电的电压是220V,这是指电压的A、最大值B、平均值C、瞬时值D、有效值正确答案:D8、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A、支路B、节点C、环路D、回路正确答案:B9、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A、回路电流法B、2b法C、节点电压法D、支路电流法正确答案:C10、当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增加时,其端电压将A、无法确定B、不变C、减少D、增加正确答案:B11、理想电流源和理想电压源并联,对外等效电路为A、理想电流源B、理想电压源C、理想电压源和电阻串联D、理想电流源和电阻并联正确答案:B12、正弦量的幅值是有效值的( )倍A、/B、/C、2D、3正确答案:A13、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A、2b法B、支路电流法C、回路电流法D、节点电压法正确答案:D14、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A、无法确定B、减小C、增大D、不变正确答案:C15、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应用于A、环路B、节点C、支路D、回路正确答案:D16、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6V,短路电流为8A,若外接2Ω的电阻,则该电阻上的电压为A、3.2VB、8VC、16VD、32V正确答案:B17、必须设立电路参考点后才能求解电路的方法是A、回路电流法B、节点电压法C、网孔电流法D、支路电流法正确答案:B18、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mV,短路电流为40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电阻器的两端电压是A、0.20VB、0.10VC、0.40VD、0.30V正确答案:C19、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都是它们的()值A、最大值B、有效值C、瞬时值D、平均值正确答案:B20、两个电阻,当它们串联时,功率比为4:9;若它们并联,则它们的功率比为A、3;2B、9;4C、4;9D、2;3正确答案:B21、实际电路中电感的电压 u为有限值,则电感电流 i 必定是时间的A、连续函数B、阶跃函数C、冲激函数D、脉冲函数正确答案:A22、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A、戴维宁定理B、诺顿定理C、替代定理D、叠加定理正确答案:D23、只适应于线性电路求解的方法是A、替代定理B、诺顿定理C、戴维宁定理D、叠加定理正确答案:D2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A、负载上加的电压最高时B、电源内阻最小时C、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D、负载上通过的电流最大时正确答案:C25、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A、最大值B、瞬时值C、平均值D、有效值正确答案:D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有隔断直流通交流的作用B、电容有隔断交流通直流的作用C、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D、电感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正确答案:A27、应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路时,节点的自导与互导的取值为A、都取正值B、都取负值C、自导取正值,互导取负值D、自导取正值,互导视不同情况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正确答案:C28、当电感电流增大时,电感的功率情况为A、无法确定B、发出功率C、功率为0D、吸收功率正确答案:D29、应用网孔电流法求解电路时,网孔的自阻与互阻的取值为A、都取负值B、自阻取正值,互阻视不同情况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C、都取正值D、自阻取正值,互阻取负值正确答案:B30、已知。
电路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电路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其符号为()。
A. ΩB. VC. AD. S答案:A解析: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这是根据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的名字命名的。
欧姆定律表明,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2. 电路中,电感的单位是亨利,其符号为()。
A. HB. ΩC. FD. S答案:A解析: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以美国科学家约瑟夫·亨利的名字命名。
电感是衡量电路中储存磁场能量能力的物理量。
3. 电路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其符号为()。
A. FB. ΩC. HD. S答案:A解析: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以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的名字命名。
电容是衡量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能力的物理量。
4. 理想电压源的特点是()。
A. 电压恒定,电流可变B. 电流恒定,电压可变C. 电压恒定,电流恒定D. 电压可变,电流可变答案:A解析:理想电压源的特点是电压恒定,而电流可以根据外电路的电阻变化而变化。
5. 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是()。
A. 电压恒定,电流可变B. 电流恒定,电压可变C. 电压恒定,电流恒定D. 电压可变,电流可变答案:B解析: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是电流恒定,而电压可以根据外电路的电阻变化而变化。
6.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描述的是()。
A. 电路中电压的守恒B. 电路中电流的守恒C. 电路中功率的守恒D. 电路中电荷的守恒答案:B解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描述的是电路中电流的守恒,即进入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7.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描述的是()。
A. 电路中电压的守恒B. 电路中电流的守恒C. 电路中功率的守恒D. 电路中电荷的守恒答案:A解析: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描述的是电路中电压的守恒,即沿着一个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为零。
电路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考试题及答案电路原理考试题及答案电路图的知识是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下面是电路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阅读!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A.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B.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C.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D.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答案:C2.在登录你的电子信箱(或“QQ”)的过程中,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用户名,一个是与用户名对应的密码,要完成这个事件(登录成功),它们体现的逻辑关系为( )A.“与”逻辑关系 B.“或”逻辑关系C.“非”逻辑关系 D.不存在逻辑关系答案:A3.(2011年济宁模拟)下面为一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逻辑门电路( )M 0 1N 1 0A.“与”门 B.“非”门C.“或”门 D.“与非”门解析:选B.由该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可以看出输出端与输入端是相反的关系,故选B.4.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是高电位状态,用“1”表示;另一种是低电位状态,用“0”表示.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 VB.“1”表示电压为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 V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的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D.“1”表示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负极相连答案:C5.(2011年徐州模拟)如2-11-7所示为三个门电路符号,A输入端全为“1”,B输入端全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非”门,输出为“1”B.乙为“与”门,输出为“0”C.乙为“或”门,输出为“1”D.丙为“与”门,输出为“1”答案:C6.(2011年苏州质检)如2-11-8是一个三输入端复合门电路,当C端输入“1”时,A、B端输入为何时输出端Y输出“1”( ) A.0 0 B.0 1C.1 0 D.1 1答案:D7.在如2-11-9所示的逻辑电路中,当A端输入电信号1、B 端输入电信号0时,则在C和D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 ) A.1和0 B.0和1C.1和1 D.0和0解析:选C.首先从“非”门电路入手,当B端输入电信号“0”时,D端输出电信号为“1”,所以“与”门电路的两输入均为“1”,因此C端输出电信号为“1”.因此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对.8.如2-11-10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当电阻R′受到光照射时小灯泡L将( )A.发光B.不发光C.a点电势高D.b点电势高解析:选AC.该逻辑电路为“非”门电路,当电阻R′受到光照射时,R′两端电势差趋近于零,小灯泡L将发光,A正确.由于非门电路输入端为低电势,故输出端为高电势,C正确.9.如2-11-11所示,将两个“非”门和一个“与”门组成一个复合门电路,请在表中填写该门电路的真值表.输入输出A B Y解析:结合“非”门和“与”门的特点分析,如A、B都输入0,经“非”门都输出1,再输入“与”门则输出1,输入端输入不同赋值组合,输出值如所示.输入输出A B Y0 0 11 0 00 1 01 1 0答案:见解析10.(2009年高考上海卷)如2-11-12为某报警装置示意,该报警装置在一扇门、两扇窗上各装有一个联动开关,门、窗未关上时,开关不闭合,只要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该报警装置中用了两个串联的逻辑电路,虚线框甲内应选用________门电路,虚线框乙内应选用________门电路.(选填“与”、“非”、“或”)解析:由题意知,一扇门,两扇窗只要一个不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符合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结果就能发生的特点,所以甲、乙框内电路应该是“或”门.答案:或或。
07-08电路原理第一学期期终试卷A及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电路原理》期终考试卷A卷适用专业:电信、自动化、电气、通信考试时间:2008年1月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1.1如图T1-1所示电路,‰ =2()Vo1.2如图T 1-2所示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为1A,则电压的有效值U= 5AUT1-21-3如图T1-3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读数为:Vι为15V; V2为80V; V3为100V (电压表的读数为正弦电压的有效值),图中电源电压怒的有效值表二25V 。
1-4如图T1-4所示电路,电阻R= 10Ω01.5已知电流i(∕)=[3 +4后sinA,则它的有效值/= 5A 。
1.6电容G和C2串联,其等效电容C = C∣C2∕(C∣ +C2)o1.7.如图Tl・7所示电路,网络N内仅含电阻,当Us =10V,4=()时,测得/为1A ;当Us = OV,∕s= 1A 时,测得/为2A;则当Us = 5V, ∕s = 2A 时,1=。
1.8如图Tl・8所示电路,欲使Ri获得最大功率,则■ = 5() 。
R∖=8ΩT 1.81-9如图T1-9所示正弦稳态电路,Z, = (4+j7)Q,若负载Z L可调,则当Z「(4-j7)Ω⅛,Z L获最大功率。
1-10 如图T-10 所示电路,已知两线圈参数:L1 = O.O1H, R1 = 5Q, L2=0.02H, R2=10Ωo C =20μF, M,则两线圈同名端顺接时谐振角频率3 = 1000 rad/s ;二、简单计算题(共30分,每题6分)2. 1如图T2-1所示电路,求电阻吸收的功率及3A电流源、4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解:如图T2/J所示电阻吸收的功率P IΩ =32×1 = 9W;(2分)/ = 4A;(/ = 6-3 = 3 V;3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八A =3U=3x3 = 9W;(2分)4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Rv =4∕ = 4×4 = 16W o(2分)2.2列出图T2-1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电路原理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A 卷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
(每空5分,共15分)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4分)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图4 图5 图6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
(10分)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 00100∠=•,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
(10分)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15分)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
(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
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2) 求•I。
1图8 图9A卷答案一、填空:(每题5分,共15分)1、-60W2、-1.5A精心整理3、115V二、选择题:(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
要求有计算过程。
)I=6A三、U ab=60V (1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精心整理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 。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3、已知i=10cos(100t-30。
)A,u=5sin(100t-60。
)A,则i、u的相位差为且iu。
电路原理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表示,其公式为()。
A. U = IRB. I = URC. R = UID. U = I/R答案:A2. 下列哪种电路元件是线性元件?()A. 电感B. 电阻C. 电容D. 电压源答案:B3.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表示,其公式为()。
A. ΣU = 0B. ΣI = 0C. ΣU = IRD. ΣI = UR答案:A4. 下列哪种电路元件是时变元件?()A. 电感B. 电阻C. 电容D. 电压源答案:A5. 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示,其公式为()。
A. ΣU = 0B. ΣI = 0C. ΣU = IRD. ΣI = UR答案:B二、填空题1. 电路中,电压的单位是()。
答案:伏特(V)2. 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
答案:安培(A)3. 电路中,电阻的单位是()。
答案:欧姆(Ω)4. 电路中,电感的单位是()。
答案:亨利(H)5. 电路中,电容的单位是()。
答案:法拉(F)三、计算题1. 已知电路中,电源电压U = 12V,电阻R = 6Ω,求电路中的电流I。
答案:I = U/R = 12V/6Ω = 2A2. 已知电路中,电源电压U = 10V,电阻R1 = 2Ω,R2 = 3Ω,求电路中的电流I。
答案:I = U/(R1 + R2) = 10V/(2Ω + 3Ω) = 2A3. 已知电路中,电源电压U = 20V,电感L = 0.5H,求电路中的电流I。
答案:I = U/L = 20V/0.5H = 40A4. 已知电路中,电源电压U = 15V,电容C = 0.01F,求电路中的电流I。
答案:I = U/(1/ωC) = 15V/(1/(2πfC)) = 15V/(1/(2π×50Hz×0.01F)) ≈15V/(1/3.14×50Hz×0.01F) ≈ 15V/(0.0314/50Hz) ≈ 9.55A5. 已知电路中,电源电压U = 18V,电阻R1 = 4Ω,R2 = 6Ω,R3 = 8Ω,求电路中的电流I。
电路原理A卷及答案
XX 级 XX 专业 电路原理 课程期末试卷(A 卷)学院: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图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A 、1AB 、2AC 、3AD 、4A2、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 A 、3WB 、4WC 、9WD 、12W3、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A 、2ΩB 、4ΩC 、6ΩD 、-2ΩΩ1Ω2Ω1Ω4ab4、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0(+c u 等于( ) A 、2V B 、3V C 、4V D 、0V5、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 ) A 、te 25- AB 、te5.05- AC 、)1(52te -- AD 、)1(55.0te-- A6、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t u 的初相等于( ) A 、︒9.36B 、︒-9.36C 、︒-1.53D 、︒1.537、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 )A )电阻B )动态C )独立源8、端口特性为43+=i ψ的二端电路元件是____ __元件。
( ) A )电感 B )电容 C )电阻 9、10Ω电阻和0.2F 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 A )1S B )0.5S C )2S10、1Ω电阻和2H 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 ) A )t L e u 2)0(-+ B )tL eu 5.0)0(-+ C ))1)(0(2t L e u -+-1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i1HΩ3usu Vt t u s )2cos(5)(=12、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 ) A 、10V B 、20V C 、30V 13、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内部( )A 、有电流,有功率损耗B 、无电流,无功率损耗C 、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14、图3.4电路换路前已达稳态,在t=0时断开开关S ,则该电路( ) A 、电路有储能元件L ,要产生过渡过程 B 、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 C 、因为换路时元件L 的电流储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该电路不产生过渡过程。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A 卷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
(每空5分,共15分) 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4分)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图4 图5 图6 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
(10分)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 00100∠=•,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
(10分) 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15分)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 闭合后的u c (t)。
(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
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2) 求•I。
1图8 图9A卷答案一、填空:(每题5分,共15分)1、-60W2、-1.5A3、115V二、选择题:(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
要求有计算过程。
)I=6A三、U ab=60V (10分)四、U=8.01V(10分)五、(a)36Ω;(b)12Ω;(c)-6Ω。
(每题5分,共15分)六、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
(共10分)解:uc(0+)=5V (2分)uc(∞)=10V (2分)τ=RC=10s (2分)uc(t)=10-5e-0.1t V (4分)七、(共10分)解:(1)Zi=2Ω(5分)(2) I1=4∠0A (5分)B卷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 。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A 卷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
(每空5分,共15分) 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4分)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图4 图5 图6 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
(10分)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 00100∠=•,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
(10分) 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15分) …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 闭合后的u c (t)。
(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
已知:U=8V ,Z 1=Ω,Z 2=1+j1Ω,Z 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 ; (2) 求•1I 。
图8 图9#A卷答案一、填空:(每题5分,共15分)1、-60W2、-1.5A3、115V二、选择题:(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
要求有计算过程。
)I=6A三、U ab=60V (10分)四、U=(10分)五、(a)36Ω;(b)12Ω;(c)-6Ω。
(每题5分,共15分)!六、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
(共10分)解:uc(0+)=5V (2分)uc(∞)=10V (2分)τ=RC=10s (2分)uc(t)= (4分)七、(共10分)解:(1)Zi=2Ω(5分)(2) I1=4∠0A (5分)B卷·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 。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电路原理期末考题及答案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解答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下图电路中,R=2Ω,US=9V,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若uS(t)=costV,试求电流i。
答:2. 电路如下图所示。
t=0时,K闭合,uC(0+)=Uo。
试求t≥0时的uC(t)。
答:3. 电路如下图(a)所示。
充电的电容C通过非线性电阻放电,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如下图(b)所示。
已知C=1F,uC(0_)=3V,试求uC(t)。
答:4. 下图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工作了很长的时间,试求换路后30Ω电阻支路电流的初始值。
答:0.25A。
5. 下图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工作了很长的时间,试求电路的初始状态以及开关断开后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的一阶导数的初始值。
答:6. 将下图所示电路中电容端口左方的部分电路化成戴维南模型,然后求解电容电压的零状态响应uC(t)答:7. 设下图(a)所示电路中电流源电流i S(t)的波形如图(b)所示,试求零状态响应u(t),并画出它的曲线。
答:8.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t),设换路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
答:9.在下图所示电路中,电容电压的初始值为-4V,试求开关闭合后的全响应uC(t)和i(t),并画出它们的曲线。
答:10. 图7 37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建立稳定状态,试求开关闭合后的全响应uC(t),并画出它的曲线。
答: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图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工作了很长时间,图中IS为一直流电源。
试求开关断开后的开关电压uS(t)是(√)答案:2.下图所示电路将进行两次换路。
试用三要素法求出电路中电容的电压响应uC(t)和电流响应iC(t),并画出它们的曲线。
(√)答案:3.下图所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试求开关断开后的零输入响应iL2(t)是(×)答案:4.试求图所示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t)是。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
100rad/s
Z ( j0 ) 50
2.
0 t 1s , r(t) 0
t 1
1s t 2s , r(t) 0
2d 2(t 1)
t 1
2s t 3s , r(t) 2d 2(t 1) 2(t 2) 2 t2
2
3s t 4s , r(t) 2d 4 2(t 2) 2t 8 t2
1 3
duC dt
所以
2 3
duC dt
1.5 0.5 d2uC dt 2
uC
10
标准形式为
d2uC dt 2
8 9
duC dt
4 3 uC
40 3
(2) 特征方程为
p2 8 p 4 0 93
特 征 根 为 p1,2 0.444 j1.07 。 所 以 响 应 为 振 荡 衰 减 。 又 uC (0 ) uC (0 ) 6V ,
R2 = 2,L1 = 1mH,L2 = 2mH,M = 1mH,C = 500F。 R1
M
电容两端电压的有效值 UC = 12V,
电容中电流的有效值 IC = 2.5A。
+ uS(t)
L1
+ L2
C
uC(t)
R2
(1) 求电源电压的有效值;
iC (t)
(2) 求电源发出的平均功率。
八、(8 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iS ε(t)A ,电容电压及电阻电压的单位阶跃响应分别为
-
六、(10 分)电路如题图所示,t = 0 时打开开关 S。
(1) 以电容电压 uC 为变量列写微分方程;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共15空,每空3分,共45分) 1、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
A.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B.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C. 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2、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 ,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
(1)A. 短路 B. 开路 C. 电阻 D. 理想电压源 (2)A. 短路 B. 开路 C. 电阻 D. 理想电流源3、直流电路中, 。
A. 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B. 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0C. 感抗和容抗均为0D. 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 4、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
A. 负载串联电感B. 负载串联电容C. 负载并联电感D. 负载并联电容 5、正弦电压 u(t) =2U cos (ωt + θ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
u U U A θ∠=. u U U B θ∠=•. u U U C θ∠=2. u U U D θ∠=•2.6、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 相当于该相量 。
A 逆时针旋转90oB 顺时针旋转90oC 逆时针旋转60oD 逆时针旋转60o7、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 。
A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B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1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C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2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D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21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8、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源A. 吸收120W 功率B. 吸收0功率C.产生120W 功率D. 无法计算图160Ω9、电路如图2所示,R ab= 。
A . 100ΩB .50ΩC .150ΩD .200Ω10、如图3所示,已知电容的电压u C (t)=2e tV , 则电流i(t)为 ,在t =0s 时,电容贮能为 。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A卷一、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
(每空5分,共15分)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4分)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
二、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图4图5 图6三、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10分)四、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求负载R上电压有效值U .(10分)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15分)图7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
(10分)七、(10分)电路如图9所示。
已知:U=8V,Z1=1—j0。
5Ω,Z2=1+j1Ω,Z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2)求。
图8 图9B卷一、选择题(单选):(20分)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A、7AB、6AC、5AD、4A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A、u=ωLiB、u=LiC、u=jωLiD、u=Ldi/dt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L eq=L1+L2+2MB、L eq=L1+L2-2MC、L eq=L1L2-M2D、L eq=L1L2—M2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 )A、电阻性质B、电感性质C、电容性质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1。
2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3、已知i=10cos(100t—30。
)A,u=5sin(100t—60.)A,则i、u的相位差为且i u。
4、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元件。
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
(10分)四、电路见图4,R 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 L的电流。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详解A(超强试题)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 ,每空2分,共10分)1、若RC串联电路对基波的阻抗为,则对二次谐波的阻抗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压。
图1 图23、如图2所示的电路,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4、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完全依靠而产生的响应。
5、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阻R表示的是线圈电阻,当R增大时,铁心线圈中损耗增加。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如图3所示的二端网络(R为正电阻),其功率为。
A. 吸收B. 发出C. 不吸收也不发出D. 无法确定图3 图4 图52、如图4所示的电路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下式中U、I为有效值,G为电导)A. B. C. D.3、下列那类电路有可能发生谐振?A. 纯电阻电路B. RL电路C. RC电路D. RLC电路4、对称三相电路(正相序)中线电压与之间的相位关系为。
A. 超前B. 滞后C.超前D. 滞后5、如图5所示的电路,,,则。
A. B. C. D.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
(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图62、画出图7所示电路换路后的运算电路模型。
(设电路原已稳定,在时换路)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用节点电压法求图7所示电路的电压U。
(只列方程,不需求解)图72、某二端网络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分别为,,则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路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3、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矩阵为,求该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并回答该网络是否有受控源。
4、对于图8所示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设 ,试求副边开路时的开路电压。
图8五、综合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50分)1、如图9所示的电路,已知,,,,,求负载为多大时能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是多少?(本小题15分)图92、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为2.4 kW、功率因数为0.6的对称三相电感性负载与线电压为380 V的供电系统相联,如图10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业大学期终考试命题稿
命题注意事项:
一、命题稿请用A4纸电脑打印,或用教务处印刷的命题纸,并用黑墨
水书写,保持字迹清晰,页码完整。
二、两份试题必须同等要求,卷面上不要注明A、B字样,由教务处抽
定A、B卷。
三、命题稿必须经学院审核,并在考试前两周交教务处。
浙江工业大学 2009 / 2010 学年
第二学期期终考试A卷
课程电路原理B姓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
1、设R Y为对称Y形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则与其等效的?形电路中的每个电阻等于R?= 3R Y。
2、图1-2所示电路中的运放是理想的,则输出电压u0= -(R2/R1) u s。
3
4,当R = 2?时,
5、图1-5
Z i =
6、图1-6,M
电感L = 95 mH。
7、某一感性负载,接在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该负载的功率为264W,电流为2A。
如果在负载两端并联一电容,使功率因数cosφ=1,此时电源端的电流为 1.2 A。
8、图1-8所示电路为对称的
Y–
Y三相电路,电源相电压为220V,负载阻抗Z =(30 + j20)Ω,则电流表的读数为 6.1 A,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为3350 W。
9
/
10、图1-10所示电路中,12
11
()
u t L M
dt dt
=-, u2(t)= 21
2
di di
L M
dt dt
-+。
二、简单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
1、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 o。
u o
2
解:
对左边网孔列KVL方程:
-5+(I1+1)R2+I1R1-16=0
代入数据:-5+5 I1+5+3 I1-16=0
解得:I1=2A
U2=-5+(I1+1)R2+1?R3=-5+3?5+1?5=15V
3、用叠加原理求图2-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4V
图2-1a
图1-3
图2-3 图2-3a 图2-3b
图1-4
R
图1-5
L
N?
图1-8
图1-9
图1-6
图1-10
i1
u1
?
2
图2-2
…………………2分
…………………2分
(1) 当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图2-3a 所示,4//4
10V=4V 6//64//4
AB U '=
⨯+;
(2)当电压源U S 单独作用时,电路如图2-3b 所示,0.584AB U V V ''=-⨯=-;
(3)当两个电压源共同作用时:
0AB AB AB U U U '''=+=
4、求图2-4所示电路的谐振频率。
解:
图2-4所示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2()R L C C C C U U U Z j I I ω++==+&&&&&当031
=-
C L ωω,即LC
31
=
ω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
5、图2-5所示电路为测电感线圈参数的实验方法之一,若已知? = 200rad/s
,并由实验测得电压表读数(有效值)200V ,电流表读数(有效值)2A ,功率表读数(平均功率)240W ,求线圈的等效电阻R 、等效电感L 和线路的功率因数cos ?。
解:
因为:22240602P R I ===Ω, 200
1002
||U Z I =
==Ω 所以: 80L X ===Ω
80
04200
.L
X L H ω
=
=
= cos ?=P/S=240/(200×2)=0.6
图2-5
…………………2分
…………………2分
…………………2分
…………………2分
…………………3分
…………………3分 …………………2分 …………………2分
图2-4
三、计算题(10分)
图3所示电路原处于稳态,0=t 时将S 闭合,试用三要素法求全响应i L (t )和i (t )。
解:
初始值: i L (0+)= i L (0-)=8 A 稳态值: i L (?)=16*(10/16)=10 A 等效电阻:R eq =16? 时间常数: ?=L /R =0.01s 三要素公式:
1000102()()[()()]t
L L L L t
i t i i i e e τ-
-=∞++-∞=-
1001662()()
L t
i t i t e
-=-=+
四、计算题(8分)
图4所示电路中,已知A 30/6︒=S I &,Ω+=501001j Z ,Ω+=862
j Z 。
求负载Z L 为何值时处于最佳匹配,并求此时的功率。
68
608313().j V +=∠︒ Z eq =Ω+=862
j Z 当68*
L eq Z Z j ==-Ω时为最佳匹配,Z L 的功率为:
2260150446
max
oc eq U P W R ===⨯ 图4 图4
图3
L (t )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图5所示电路中,已知L = 250 mH ,R = 5 ?,C = 4 μF
,101000s u t =+(V)。
试求(1)电源端电压的有效值U S ;
(2)电源电流i 和电容C 上的电流i C ; (3)电源发出的平均功率P 。
解:
(1)电源端电压的有效值:
1414.S U V ===
(2) U S 0=10V
I 0=U 0/R =2A , I C0=0 P 0=U 0I 0=20 W
(3)
11
1000100(),()S S u t V U V ==∠& ?=1000 rad/s
1000025250.L Z j L j j ω==⨯=Ω, 1
250C Z j j C
ω=
=- 电路发生并联谐振,所以:
01
I =&,即:i 1(t )=0 11004090250
C1S C U I mA Z j ∠︒===∠︒-&&
100090C1)i t mA =+︒
P 1=U S1I 1cos φ1=0 (4) 叠加
01100090C ()())C c i t I i t t mA =+=+︒ 电源发出的功率:P=P 0+P 1=20 W
图5
u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图6所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电容中无初始储能。
在t =0时合上开关S ,用运算法求t>0时的电流i 1(t )。
RC Z
22S =+1211212210
20102212111()()()()()K K K S S S I S Z S S S S S
+
⨯++=
==+++++ 22
102211021
102121()()()S S S K S =⨯++⨯⨯=
==+⨯ 111
1022110115221()()()
()S S S K S =-⨯++⨯⨯-=
==⨯-
21211
211
10221252
1022511
1010102()()[]()S S S S d S S d S S K ds S ds S d S ds S S =-=-=-=-⨯++++==⨯
=⨯
++=⨯-=
所以:
12
510
1()()I S S S
=
++ 1510()t i t te -=+
+
- 图6 (S)
图6a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