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之环境教育讲话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教育讲话稿
【篇一:学校环境教育讲话稿1】
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校长:王建忠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0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所共同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措施,环境保护,教
育为本。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是进行环境教育、推动环境保
护的基础性工程。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如何?主要存在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希望能借此促
进小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和持续发展,为小学环境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做一名漫漫环保路上的探究者。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环保、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各级各类学校在创建绿色学
校的过程中,更新了环保观念,提高了环保意识,创造了许多环境
教育的成功经验。环境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纵观社会发展的
形势,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
(一)、环境教育的意识增强了,但还较滞后。
当前人类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枯竭、森
林锐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虽然引起师生的警觉。绝大多数人对环
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许多人未能树立起“环
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教育奠基意识。不少学校也未能把环境教育摆
上应有的位置,认为它与升学率不挂钩,抓不抓一个样,抓得好不
好一个样,将它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还是显得滞后的。
(二)、环境保护的知识增加了,但还较匮乏。
通过环境教育的宣传和发动,环境教育课的开设和教学,师生的环
境保护知识增加了,许多教师对臭氧层耗损、土壤酸化、温室效应
等常见的环境污染情况都能作出一些解释,但许多教师说不出上述
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教师如此,学生的情况更为糟糕。
(三)、环境教育列入学校课程,但师资紧缺。
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边缘科学。目前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师,大部分缺乏
专门的学科知识,活动起来有时力不从心。环境教育课的任课老师
都由班主任或二线教师兼任,几乎无一专职环保教师,教学质量难
以保证。
(四)、环境教育的活动增多了,但途径偏少。
许多学校每年真正开展的环境教育,主要是日常大扫除和清除白色
污染等环境卫生教育,利用环境教育日进行一些黑板报、手抄报、
绘画评比。活动虽然增多了,但开展综合性的,系列性的,有主题
的环境教育活动比较少。有些学校和教师虽有这方面的主观要求和
想法,但操作中困难较大,也就“知难而退”了。
而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轻视、忽
视环境教育的主观因素,也存在着师资差、资料缺、没有形成环境
教育的大气候等客观因素。
二、解决策略:
针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我认为重点应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习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其次,要提高教师环境教育技能。学校应该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环
境教育的素质。在提高教师环保认识的同时,学校要培养专兼职环
保师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依托课堂渗透,丰富环保知识。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
自于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的重要途径。现行的小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内容与环境问题的联系十
分密切,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归类整理,并适当拓展延伸,形成一个个知识体系。具体做法可以是:第一,凡课本中直接讲环
境保护知识的部分,则讲深讲透,不折不扣,教好教活;第二,凡
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则作必要的引伸、拓展和补充,使之与环
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凡与环境问题确
有联系的内
容,则要讲清这种联系和关系,使学生扩大视野,善于联想到环境
问题。例如:①在讲述常见的动物、植物时,则可渗透一些生物的
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依靠环境供给的物质和能量而生活,生物的
生存受到光、大气、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限制,同时生物的生命
活动又不断地影响、改变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等内容。让学生
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辩证观点。②在讲述人与环境时,则有
意识的渗透人既可对环境造成危害也可改造环境以及环境污染对人
的饮食、人的呼吸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自我
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③在讲述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
用时,则可以渗透环境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的生理活
动又能改变环境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正确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植树造林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④在讲述生
态系统知识时,引导学生树立生态观、资源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让学生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人类如何谋求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三)、开展课外实践,提高环保能力。
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知识的学习、思考与实践的综合探索。因此,实现环境教育由知识传授向以树立环境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更具有艰巨性。只有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归纳和总结,通过动手做、用眼看,认识和了解环境,以达到提高
环境意识的目的。我们开展课外实践的主要方式有:1、走访、调查。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既可以参与调查、走访,又可请有关人
士
到学校来做报告。 2、收集、考察。如考察环境状况,了解污染源,
同时收集相关资料、样品。3、实验、制作。不仅从验证性的角度,
还可以从实验材料的角度考虑,如用废弃物品做实验材料。同时,
还可以让学生做水的净化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水受污
染的途径和净化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节约用水,渗透环保教育。4、记录、描绘。用数学或美术的手段记录现象和结果。5、展览。作为
活动成果的展示,如剪报、手抄报、摄影绘画的图片、小论文、小
制作等。展示学生的环保作品,激发他们的热情等。
把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作为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另一重要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
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学生的亲身体
验和直接参与,注重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看,它很适合开
展环境教育。如可以开展“家乡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和“一
次性物品的使用调查”等小课题研究活动。
(三)、自编校本教材,拓宽教育渠道。
仅仅依靠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缺乏具体形象性,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遥远,学生感受不深。我们结合
本地实际和特定的纪念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自编环保教材的探索,在调查走访,广泛收
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以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编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