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东构造特征与成因分析
目录
1. 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2. 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3. 川东地区的双层基底 4. 川东地区褶皱束的成因分析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川东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 是扬子准地台的西部,位于雪峰 山构造带西侧,北侧为秦岭造山 带。构造带宽约400km,长约 600km,整体上呈NNE-NE向延伸、 向NW向凸出的宽广弧形构造带。
背斜核部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向斜核部主要为侏罗系、南部边缘有白垩系, 背斜轴部多有逆断层。
箱状(城跺式)褶皱 位于齐岳山断裂与恩施断裂之间,褶皱带由一系列NE-NNE向的褶皱群组成,
背斜和向斜大体等宽出露。 背斜核部出露古生界,向斜核部主要为三叠系,背斜轴部多有逆断层。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隔槽式褶皱 位于恩施断裂与大庸断裂之间,褶皱带由一系列NE-NNE向的褶皱
群组成,在地表构造上常表现为极宽缓的背斜,地表逆冲断层较少出 露,背斜通常比向斜出露宽,盖层变形简单,起伏平缓。
背斜核部通常出露寒武系或奥陶系,向斜核部主要为三叠系。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断裂
川东地区地表断裂构造出露较少,主要出现于高陡背斜的轴部,呈北东向 断续分布。但通过大量地震剖面的解释,地腹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常出现在背斜 的轴部或陡翼,断面倾向复杂,既有倾向北西,也有倾向南东的。多组断裂剖面 上常组成冲起构造和构造三角带。其中以组成川东东部边界的华蓥山断裂和西部 边界的齐岳山断裂最为醒目和重要。
(2).晋宁旋回(1700-850Ma)
是褶皱基底形成阶段的构造旋回,是形成扬子板块的主要旋回。地层主要以 会理群、盐边群为代表,该褶皱基底在四川省内主要以断层、角度不整合面与下部结 晶基底接触。
(3).澄江旋回
时限主要为早震旦世,是晋宁运动后的第一个构造旋回在四川东部的扬 子板块上,澄江运动没有发生褶皱运动。
4.川东地区褶皱束的成因分析
川东地区褶皱束有三种类型, 从东到西依次为大庸断裂与恩施断 裂之间的隔槽式褶皱带、恩施断裂 与齐岳山断裂之间的箱状(城跺式) 褶皱带、齐岳山断裂与华蓥山断裂 之间的隔挡式褶皱带。
这一系列的NE-NNE向的褶皱 群是我国地台盖层褶皱最典型的地 区,褶皱轴向与四川盆地最长边平 行,在中国地质图上也非常醒目。
齐岳山断裂
位于川东南金佛山、七耀山一带,向北可达巫山附近。两侧地貌、山系、水 系和构造线方向均呈角度交截。断面倾向南东,两侧构造形态差异明显,北西侧 为典型隔挡式褶皱,南东侧为背、向斜近等宽的城垛状褶皱。
2.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1).中条旋回及更老(2950-1700Ma)
是扬子板块古陆核或结晶基底形成的阶段,是四川最老的构造旋回。康定群 是目前四川发现的最老地层,属早前寒武纪绿岩带,该群组成了四川东部扬子板块的 结晶基底。
3.川东地区的双层基底
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共同构成了扬子板块的双层基底。
四川扬子板块的基底多出露在板块边缘的隆起带上,以往确认的会理群、盐 边群等褶皱基底都为中元古代。因此认为,扬子板块基底比中朝板块的年轻,没 有属太古代的可能。后来康定群确认并建立,为2950-1700Ma的绿岩带,是扬子 板块的结晶基底。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共同构成了扬子板块的双层基底。
华蓥山断裂 北起万源,经达县南达宜宾。在华蔡山天池、宝顶一带,连续出露50Km以
上,其它地段多隐伏于地下或断续出露,全长达500Km。在地表出露部分,由主 断裂与次级分支断层组成。主断裂由2-3条断层组成,构成一断裂带走向为NE25 度-40度,断面倾向南东,倾角大于45度,一般为60度左右。是川中与川东的分 界线。
该带发育一系列背斜和向斜 相间的侏罗山式褶皱及相关逆冲 叠瓦推覆构造,为扬子板块西部 重要的板内变形。
川东构造带西侧边界为华蓥 山断裂,东界为大庸断裂,齐岳山 断裂将其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齐岳山断裂是隔档式褶皱带和隔 槽式褶皱带的分界断层。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褶皱
隔挡式褶皱带
位于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之间,褶皱带主要呈NE向,狭长的背斜与宽缓 的向斜依次排列,背斜与向斜的宽度比为1:3-1:4。
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沉积。 从地层接触关系上来看,四川加里东期构造层内以及和海西期构造层之间, 尽管时有地层缺失,但上下仍都为平行叠置关系,所以没有褶皱造山运动。 两次加里东期上升期主要发生在早寒武式-早志留式、中志留式-泥盆纪之间, 属震荡运动。
(5).海西旋回
2.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6).印支旋回
时限为晚二叠世-三叠纪。四川的印支旋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结束了四 川海相的沉积历史,形成了东部中生代陆相盆地。
印支运动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可以分为两幕,其特点是华蓥山断裂与 齐岳山断裂之间的格挡式褶皱带内部无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齐岳山断裂与 大庸断裂之间的格槽式褶皱带内发生了褶皱运动。
时限为泥盆纪-早二叠世末,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海西期的构造继承 加里东期的构造格局,仍属造陆运动。但因为隆升范围广,地层缺失也较多。
上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在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之 间的格挡式褶皱带中,泥盆纪、早石炭世无沉积,晚石炭世受东北方向的海侵, 形成三面环海的海湾,沉积了一套厚数十米的蒸发岩建造。
华蓥山以东的川东地区仅有少量的凝灰质沉积,以复陆屑建造为主,并 广泛发育山岳冰川向的冰碛层,地层与上部的南沱组、大塘坡组等为平行或弱角 度不整合。该旋回主要受控于澄江期的块段运动。
来自百度文库
2.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4).加里东旋回
时限主要为早古生代,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加里东旋回没有发 生造山运动。
(6).燕山旋回
时限为侏罗纪-白垩纪。印支运动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主要表现为升 降运动,在齐岳山断裂与大庸断裂之间的隔槽式褶皱带内发生了褶皱运动。
(7).喜山旋回
时限为新生代,喜山运动可分为三幕,分别发生在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 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之间、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之间。
喜山运动使川东地区发生褶皱运动,最终形成了现在川东地区褶皱束的构 造特征。
目录
1. 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2. 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3. 川东地区的双层基底 4. 川东地区褶皱束的成因分析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川东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 是扬子准地台的西部,位于雪峰 山构造带西侧,北侧为秦岭造山 带。构造带宽约400km,长约 600km,整体上呈NNE-NE向延伸、 向NW向凸出的宽广弧形构造带。
背斜核部地层主要为三叠系,向斜核部主要为侏罗系、南部边缘有白垩系, 背斜轴部多有逆断层。
箱状(城跺式)褶皱 位于齐岳山断裂与恩施断裂之间,褶皱带由一系列NE-NNE向的褶皱群组成,
背斜和向斜大体等宽出露。 背斜核部出露古生界,向斜核部主要为三叠系,背斜轴部多有逆断层。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隔槽式褶皱 位于恩施断裂与大庸断裂之间,褶皱带由一系列NE-NNE向的褶皱
群组成,在地表构造上常表现为极宽缓的背斜,地表逆冲断层较少出 露,背斜通常比向斜出露宽,盖层变形简单,起伏平缓。
背斜核部通常出露寒武系或奥陶系,向斜核部主要为三叠系。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断裂
川东地区地表断裂构造出露较少,主要出现于高陡背斜的轴部,呈北东向 断续分布。但通过大量地震剖面的解释,地腹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常出现在背斜 的轴部或陡翼,断面倾向复杂,既有倾向北西,也有倾向南东的。多组断裂剖面 上常组成冲起构造和构造三角带。其中以组成川东东部边界的华蓥山断裂和西部 边界的齐岳山断裂最为醒目和重要。
(2).晋宁旋回(1700-850Ma)
是褶皱基底形成阶段的构造旋回,是形成扬子板块的主要旋回。地层主要以 会理群、盐边群为代表,该褶皱基底在四川省内主要以断层、角度不整合面与下部结 晶基底接触。
(3).澄江旋回
时限主要为早震旦世,是晋宁运动后的第一个构造旋回在四川东部的扬 子板块上,澄江运动没有发生褶皱运动。
4.川东地区褶皱束的成因分析
川东地区褶皱束有三种类型, 从东到西依次为大庸断裂与恩施断 裂之间的隔槽式褶皱带、恩施断裂 与齐岳山断裂之间的箱状(城跺式) 褶皱带、齐岳山断裂与华蓥山断裂 之间的隔挡式褶皱带。
这一系列的NE-NNE向的褶皱 群是我国地台盖层褶皱最典型的地 区,褶皱轴向与四川盆地最长边平 行,在中国地质图上也非常醒目。
齐岳山断裂
位于川东南金佛山、七耀山一带,向北可达巫山附近。两侧地貌、山系、水 系和构造线方向均呈角度交截。断面倾向南东,两侧构造形态差异明显,北西侧 为典型隔挡式褶皱,南东侧为背、向斜近等宽的城垛状褶皱。
2.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1).中条旋回及更老(2950-1700Ma)
是扬子板块古陆核或结晶基底形成的阶段,是四川最老的构造旋回。康定群 是目前四川发现的最老地层,属早前寒武纪绿岩带,该群组成了四川东部扬子板块的 结晶基底。
3.川东地区的双层基底
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共同构成了扬子板块的双层基底。
四川扬子板块的基底多出露在板块边缘的隆起带上,以往确认的会理群、盐 边群等褶皱基底都为中元古代。因此认为,扬子板块基底比中朝板块的年轻,没 有属太古代的可能。后来康定群确认并建立,为2950-1700Ma的绿岩带,是扬子 板块的结晶基底。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共同构成了扬子板块的双层基底。
华蓥山断裂 北起万源,经达县南达宜宾。在华蔡山天池、宝顶一带,连续出露50Km以
上,其它地段多隐伏于地下或断续出露,全长达500Km。在地表出露部分,由主 断裂与次级分支断层组成。主断裂由2-3条断层组成,构成一断裂带走向为NE25 度-40度,断面倾向南东,倾角大于45度,一般为60度左右。是川中与川东的分 界线。
该带发育一系列背斜和向斜 相间的侏罗山式褶皱及相关逆冲 叠瓦推覆构造,为扬子板块西部 重要的板内变形。
川东构造带西侧边界为华蓥 山断裂,东界为大庸断裂,齐岳山 断裂将其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齐岳山断裂是隔档式褶皱带和隔 槽式褶皱带的分界断层。
1.川东地区构造特征介绍 褶皱
隔挡式褶皱带
位于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之间,褶皱带主要呈NE向,狭长的背斜与宽缓 的向斜依次排列,背斜与向斜的宽度比为1:3-1:4。
下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平行不整合,为一套滨海-浅海相碳酸盐沉积。 从地层接触关系上来看,四川加里东期构造层内以及和海西期构造层之间, 尽管时有地层缺失,但上下仍都为平行叠置关系,所以没有褶皱造山运动。 两次加里东期上升期主要发生在早寒武式-早志留式、中志留式-泥盆纪之间, 属震荡运动。
(5).海西旋回
2.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6).印支旋回
时限为晚二叠世-三叠纪。四川的印支旋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结束了四 川海相的沉积历史,形成了东部中生代陆相盆地。
印支运动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可以分为两幕,其特点是华蓥山断裂与 齐岳山断裂之间的格挡式褶皱带内部无褶皱运动,只有升降运动;齐岳山断裂与 大庸断裂之间的格槽式褶皱带内发生了褶皱运动。
时限为泥盆纪-早二叠世末,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海西期的构造继承 加里东期的构造格局,仍属造陆运动。但因为隆升范围广,地层缺失也较多。
上古生界各系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在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之 间的格挡式褶皱带中,泥盆纪、早石炭世无沉积,晚石炭世受东北方向的海侵, 形成三面环海的海湾,沉积了一套厚数十米的蒸发岩建造。
华蓥山以东的川东地区仅有少量的凝灰质沉积,以复陆屑建造为主,并 广泛发育山岳冰川向的冰碛层,地层与上部的南沱组、大塘坡组等为平行或弱角 度不整合。该旋回主要受控于澄江期的块段运动。
来自百度文库
2.川东地区构造旋回的划分
(4).加里东旋回
时限主要为早古生代,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加里东旋回没有发 生造山运动。
(6).燕山旋回
时限为侏罗纪-白垩纪。印支运动在四川东部的扬子板块上主要表现为升 降运动,在齐岳山断裂与大庸断裂之间的隔槽式褶皱带内发生了褶皱运动。
(7).喜山旋回
时限为新生代,喜山运动可分为三幕,分别发生在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 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之间、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之间。
喜山运动使川东地区发生褶皱运动,最终形成了现在川东地区褶皱束的构 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