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用)

合集下载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发展演变
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 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 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 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 奈把君怨。
——卓文君
汉字的发展演变
宝塔诗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
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 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
汉字的发展演变
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的《兰
亭序》
《丧乱帖》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
流行,就是“行书”。
汉字的发展演变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汉字的发展演变
中华历代名帖欣赏
中 三华 希第 宝一 帖名

东晋.王羲之 (303-361)《快雪时晴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东晋.王献之 (344-386)《中秋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东晋.王珣 (349-400)《伯远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王羲之 (303-361) 《兰亭序》
汉字的发展演变
天下第二行书
唐.颜真卿 (709-785) 《祭侄文稿》
汉字的发展演变
天下第三行书
北宋.苏轼 (1037-1101) 《黄州寒食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
(778-865)
颜 筋 柳 骨 唐 柳 公 权

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从“马”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 变的过程。
1)、汉字的起源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 (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 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2)、汉字的最初模样
2、甲骨文:
史海拾贝: 1899年,北京国子 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 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 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 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经 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 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 得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 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 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 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 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 字的基础。
二、金文 (一).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 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 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 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 “彝,尊,爵”,洗器“盘”,兵器 “戈,戟”等。金文的内容,最初只 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 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 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 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 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 “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 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 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 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 程碑。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 钟鼎文,铜器铭文。它与甲骨文差不 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 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变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此字为“众”。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拓片、摹写、漫画、照片图示。 字形为太阳下的三个人,到金文“日”讹变为“目”。
表示众多的意思;也表示某一种身份的人,如同现在的“群众”。 甲骨文中的“众”与“众人”从事农业生产、战争、狩猎、做工等。 是商王朝的劳动者,其身份为奴隶还是平民,众说纷纭。
黄德宽统计,甲骨文中象形字占29.34%,
金文中形声字占45.76%。
B、文字构形较甲骨文规范和固定。
①异体字相对减少; ②偏旁逐渐趋于平直化; ③ 合文大大减少。 所謂合文是指將幾個字合寫成一體,形似一個字, 但認讀時仍當作幾個字對待。甲骨文中的合文多數 出現在數目字中或殷商先公先王的廟號中。例如:
最早传世之作:钟繇《墓田丙居帖》。行书第一: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
图为《兰亭集序》
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唐人摹本
行书第一 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 颜真卿《祭侄稿》
行书 欧阳询《千字文》
兰 亭 集 序
汉 字 形 体 演 变 图
“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这个字是“男”。(左为拓片,中为摹写,右为图示)。左为“田”,右为 “力”。“力”表示的是一种古代农具“耒”的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 职责,因此,用“男”来表示男人。
A、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和方块字形已基本定型。
楷书改隶书的波势挑法为横平竖直,方便易认,改隶书的 扁方字形为长方字形,端庄秀丽。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 个性特征比隶书鲜明。
B、楷书是历代正规使用的典范文字。
楷书之祖钟繇(yáo)《宣示表》,书圣王羲之《乐毅论》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介绍我国汉字的发展和演变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

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小篆的特点有下面四个方面:
• 甲、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
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
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
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
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声字表义部件
的类化过程也已基本完成,代表同类事物的形声字
多采用了同一表义部件。
D、笔道粗肥,曲笔较多。
14
15
商代早期铜器铭文
商代晚期铜器铭文
16
(商代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 )
(钟鼎铭文)
17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18
毛公鼎铭文
19
20
西周小克鼎銘文
21
22
鸟虫书铜器铭文
释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23
(三)战国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 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 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主要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 文、玉石文。 《说文解字·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B、产生:
《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
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C、特点:
①较全面地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②文字形体定形化。
③字形进一步符号化。
汉字的演变
1
一、字体(笔势)的演变
(一)商代文字(甲骨文)
1、定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 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有比 较成熟的文字。 2、名称及命名依据:

汉字演变发展过程

汉字演变发展过程

汉字演变发展过程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
1. 甲骨文:约公元前14 世纪至公元前11 世纪,是商代后期(约前14~前11 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 金文: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3. 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

4. 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大篆进行简化得到的字体。

5. 隶书:隶书产生于战国晚期,西汉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的主要字体。

6. 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7. 楷书:楷书也叫正楷、正书,形成于汉末,是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的主要字体。

8. 行书: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9. 简化字:新中国成立后,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形成了现在通用的简化字。

汉字的演变作文(通用10篇)

汉字的演变作文(通用10篇)

汉字的演变作文汉字的演变作文(通用1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字的演变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汉字经过了5千多年的演变过程,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甲骨文的‘‘日’’字,圆圆的,如果没有圆,那就不是日了。

汉朝后期,隶书又演变为楷书。

楷书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

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书写时把隶书的波势挑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使字形更加方正平直,书写更为简便。

生活中也有许多人把字写错了,写错了的原因有三种:一、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的。

二、由于形近字引起的错别字。

三、由于粗心造成的。

生活中还有许多因为错别字造成的笑话,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汉字。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魅力、最寓意深远的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自豪和骄傲。

学好汉字、用好汉字,弘扬中华文化,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我爱汉字!因为汉字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已延续了几千年,从甲骨文一直演变到今天。

汉字经过了600多年的演变过程,经过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在《说文解字》里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传说仓颉在野外看到了鸟的足迹,鸟的足迹有横的,有竖的,非常生动,有趣,于是它就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比划,又根据山川,树木,人,兽的形状创造了文字。

会字新解:儿子:爸爸,会字怎么写?父亲:人字下面有个云字。

儿子:为什么?父亲:天会的时候,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你,这叫人云亦云。

先生甲:你可知道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先生乙:先有男人。

甲:为什么?乙:这都不知道,我们男人都成先生,不就是一个铁证吗?现在关于汉字的笑话真是太多了,笑话中,一般都是闹同音不同字的结果,但可别在作业上闹错别字的笑话呦!汉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汉字。

汉字演变经历的过程

汉字演变经历的过程

汉字演变经历的过程汉字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和用法也经历了许多的变化。

下面将按照时间顺序,简要介绍汉字演变的过程:1. 甲骨文时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一种古代文字。

它是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划而成的,因此得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汉字演变的起点,它的形态很古老,包括了许多简单的图像和符号。

2. 金文时期:金文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的一种古代文字。

它是在青铜器上铸刻而成的,因此得名为金文。

金文是甲骨文的进化形态,它的形态比甲骨文要简洁明了,但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符号和形象。

3. 篆书时期:篆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一种古代文字。

它的形态比金文更加简洁明了,但又比后来的隶书要繁复一些。

篆书可以说是汉字的一次较大的变革,它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开始向着现代字形的方向演变。

4. 隶书时期:隶书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的一种古代文字。

它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隶书的形态比篆书更加清晰,更加符合书写的需要。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它的形态和用法对于后来的汉字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5. 楷书时期:楷书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至220年)的一种古代文字。

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楷书的形态更加规范,更加符合书写的需要。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它的形态和用法对于后来的汉字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征。

这些特点和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书写和阅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完整版)汉字的演变

(完整版)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1.总论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

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形成了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金篆隶楷草行,简谓“七体”。

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整理出六种构造条例(非造字法则):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史称“六书”。

汉字是造物对中华民族的偏爱,它不仅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而且有别于拼音文字,它是表意文字,是一种智慧的符号。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与文化能够绵延不绝而没有中断,汉字在其中起到的承传作用功不可没。

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辐射影响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甚至全球寰宇。

缅怀过去,当感恩,展望未来,怀信心。

语言的产生——口头交流语言和文字关系密切,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为了交流的便捷,也许在劳动中喊出第一声号子,也许模仿大自然发出一个声音,也许无缘无故自然而然产生了口头交流的方式——语言。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在《易.系辞下》中有记载,结绳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其意图是用来计数或者记录事件发生点,以便通过结绳数来提醒记忆,该方法在上古时期的中国、秘鲁、印地安皆有用过,在现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中依然沿用。

传说仓颉造字——草创文字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的学习和继承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由于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急需要一种能用于书面使用的工具。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之一。

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原始文字——旦(刻划符号,中国文字的雏形)原始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

汉字的演变过程 完整版 (一)

汉字的演变过程 完整版 (一)

汉字的演变过程完整版 (一)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和含义发生了许多改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汉字的演变过程吧。

一、甲骨文时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7世纪)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字,采用刻、写或画的方式刻在龟、兽甲骨上,通常称为“甲骨文”,它被广泛运用于商(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和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时期。

甲骨文的字形呈现出原始的图画象形和指事符号。

例如,“日”像太阳,表示白天;“口”像口形,表示口;“人”像一个人的形状,表示人。

二、金文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3世纪)金文也称“篆书”,它的字形改变很大,不仅去掉了甲骨文中过多的画线,而且构造更为简化,各个部分较为协调,这是汉字由象形逐渐转为表意符号的标志之一。

同时,由于金文的广泛应用,汉字的字数、用字范围和语音系统,都有了很大的扩展和完善。

三、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字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笔画变得更加严密,造型更趋规范化。

同时,汉字逐渐把表意符号发展为形音兼备的字词,汉字的语音系统也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

例如,“书”表示缀写文字的意思,“舒”表示舒展开张的意思,“叔”表示父兄弟的一个称谓,这些汉字在形式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语音系统上都保留了一定的关联性。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在这一时期,汉字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书体。

同时,由于经济、科学文化的交流,汉字逐渐融入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

例如,日本、越南、韩国、朝鲜等国家都从中国引进了汉字,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汉字书法和语音系统。

五、唐代至今(公元8世纪至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字形和语音系统进一步发展,不断地丰富和扩充着文化内涵和外延。

唐代到宋明清各朝,汉字更是以各种书体形式显露出来,形成了千余年来的汉字书法艺术。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1、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国子坚王懿荣得了大病,四处求医找药,无意中发现药材中有一种刻了文字的龟甲,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古物,于是便派人此处搜购,原来这些龟甲是河南安阳一带农民拾获后卖给中药店的,后来经研究发现龟甲上的纹路应该就是古老的文字,这个发现轰动了学术界和文化界,从此,甲骨文受到许多学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视。

甲骨文是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

2、金文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高峰。

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称金文为「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一千二百多年。

和现代的铸铁产品一样,青铜器的铸造一般也要使用泥制模型,叫做「陶范」,金文是预先雕刻在陶范上再铸出来的,也有少数则是铜器铸好后直接刻上的,因为陶范质地松软,雕刻比龟甲、兽骨更为容易,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绘图性质更强,更为接近原始文字。

3、小篆「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汉字起源演变

汉字起源演变

汉字起源演变汉字的演变及造字原理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产生至今,汉字字体发展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阶段。

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等几个阶段。

汉字字体演变史:1、甲骨文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活动的内容,因为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图画特征明显,由于是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因此笔画比较细瘦,字形大小不一。

4、小篆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以秦国流行的大篆作为整理汉字的基础,省改大篆的笔划和结构,使之更加简易、规范,从而使原来纷繁复杂的汉字字体统一起来,有了共同的标准,这种统一的字体就是小篆。

小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篆的通行,结束了从甲骨文以来一千余年汉字形体纷繁、写法多样的混乱局面。

小篆的主要特点:笔画、结构简易规范,字体、字形高度统一。

5、隶书隶书是出现于战国,形成于秦代,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字体。

秦代的一些下层办事人员,为了省时、快速,在抄写东西时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笔画、结构书写汉字,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字体。

因为这种字体多为下层官吏、徒隶等使用,所以被称为隶书。

在秦代,隶书只对小篆起辅助作用,正式场合仍然要用小篆。

到了汉代,隶书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汉字字体,并取代了小篆成为通用字体。

隶书的主要特点: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笔画讲究波势挑法;结构匀称、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齐美观;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

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6、草书草书是汉代为提高书写速度在隶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字体。

汉字发展演变

汉字发展演变

汉字发展演变人类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公元前15世纪前产生了文字,分别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哈拉巴文字和古代中国的甲骨文。

后来腓尼基人在借鉴古埃及文字、古巴比伦文字的基础上创立了拼音文字,而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字都相继失传,只有古中国的甲骨文,经历不断演化,使用至今,成为历史上使用最为悠久的文字。

汉字产生后,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形成了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金、篆、隶、楷、草、行,称为汉字七体。

文字的演变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

1、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见到的最早的系统汉字,是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此叫甲骨文。

在三千七百多年前,商族的首领成汤战胜夏朝的国王桀,在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一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

到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第二十个国王盘庚迁都到“北蒙”(今安阳小屯一带),更名为“殷”。

殷成为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此时的商朝人用龟甲和兽骨进行占卜,首先将龟甲或牛骨修整好,然后在背面挖若干椭圆形凹槽,接着将燃烧的木头紧紧抵住凹槽,由于急剧受热,龟甲和凹槽牛骨产生裂纹,占卜的结果就依靠这些裂纹来判断。

汉字中的“卜”、“兆”就源于这种裂纹。

殷人往往会把何时、何人、问卜何事,以及占卜的结果,全部用文字刻写在占卜后的龟甲和牛骨上。

从甲骨文可了解当时殷商的基本社会生活。

甲骨文单字约有4,000,已识1,500左右,未识的多属专名、僻字。

甲骨文象形性很强,但已“六书”齐备。

2、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它从商朝后期出现,至西周开始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1985年容庚《金文编》修订第4版采用铭文3,902件,收正文(可识的字)2,420字,附录(还不能确定的字)1,352字,共计3,772字。

它们的字形却比早期甲骨文更象形。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形态,起源于殷商时期。

金文:刻铸在钟鼎等器物上的文字,商周时期出现。

大篆:又叫做籀文,周太史籀创造,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等地。

小篆:适应秦统一中国的形式而形成,由大篆简化而成.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成熟于汉代,由小篆简化而成。

楷书:出现于东汉时期,六朝时进一步完善,唐代时成熟,由隶书简化而成。

书法作品笑话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我正走在路上,突然路面出现了一堆牛粪,我大吃一斤(惊)。

”老师阅后批道:“海量,海量。

”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

”老师在“中年”两字下面批道:“多余的。

”后让学生重抄。

学生重抄后此句成了:“我的妈妈是一个30多岁的多余的中年妇女。

”胡主任总是写错字,念错音,笑话百出,却从不虚心学习。

一次,单位开表彰大会,他把冯建国读成马建国,引起哄堂大笑,他估计又是念错了什么。

秘书提醒道:“还有两点呢!”胡主任想纠正一下,又怕失面手,便板起面孔说:“大家不要笑了,少两点也没什么关系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这一点两点的?”老师放学前给学生讲话:明天教委来校检查,明天一定要穿校服,记住,有事一定要写假条。

小明同学平时不好好学习,总写大白字。

这天他有事真的不能上学了,于是写了一假条,让同学捎给老师,老师一看,吓坏了,但见假条全文如下:“老师您好!我上午上我爸单位给他送终,下午一定穿孝服上学”。

还上什么学啊,人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老师连忙代上几个班干部来到他家,以示关怀,附代哀思。

到他家一看,啥事没有,后来得知都是假条若的祸。

看官必晓得,送终和送钟;不可乱用;孝服和校服,岂能等同?!!一个女的报火警。

电话里急促的说:“救火,救火!” “在哪儿?”消防队员问。

“在我家!”“我是说失火的地点在哪儿?”消防队员又问。

“在厨房!” “我知道,可是我们怎么走能到你们家?”消防队员着急得问。

“天啊,你们不是有救火车嘛!”一个男孩不想上学,就让他的写字好的同学代替家长在假条上签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的祖先们开始使用象形文字进行交流。

最早的汉字形状与实物形态相似,通过图画来表达事物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为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的象形文字。

二、汉字的演变过程1. 甲骨文时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在商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甲骨文,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甲骨文的形状较为简单,多为线条组成的图形,文字的含义与实物形态相关。

2. 金文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金文,将文字刻在金器上。

金文逐渐脱离了实物形态,形状更加规整、笔画更加繁复,有些字形已经与现代汉字相似。

3. 篆书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3世纪):在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篆书,将文字刻在印章上。

篆书的字形更加规范统一,书写工整,笔画线条笔直,整体感觉较为方正。

4. 隶书时期(公元2世纪-公元3世纪):在东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隶书,隶书的字形更加规范,笔画线条粗细有致,整体呈现出一种行书风格。

5. 楷书时期(公元3世纪-现代):从东晋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楷书,楷书的字形规范统一,每个字的结构清晰,书写简洁利落。

三、汉字的发展趋势1. 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要求越来越高效,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推行了汉字简化的运动,将一些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使得汉字书写更加方便快捷。

2. 标准化:为了统一汉字的书写规范,国家制定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常用字的书写形式和用法,使得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统一。

3. 国际化: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字的影响力的增强,汉字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目前,汉字已经成为国际上学习的热门对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陶器上刻画的符号)
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陶器上刻画符号表
二里头遗址出土
我国文字起源很早。很多学者认为,原始陶 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小试身手

这世三界个上字现是存什最么大?的它商们朝又青是铜什器么:文司字母呢戊?鼎
这种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 文或铭文,也叫钟鼎文。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 甲骨文 商朝时,人 们把文字刻写在龟甲骨 兽上,这种文字叫做甲 骨文。
史海拾贝
甲骨文的发现
王懿[yì]荣
1845~1900 字正儒 一字廉生 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
中国近代金石学家 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纪念馆
殷 墟 甲 骨 堆 层
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 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 南运来北京的。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河南安阳殷墟, 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进行集体耕作。 它反映了商代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刻干支表牛骨
这是从河南安阳殷
墟出土的一块卜骨。这 块牛骨长22.5厘米,宽 66.6厘米。牛骨上面刻 有干支记日,这种方法 延续到后代。
学习探究二:
你能概括一下甲骨文的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吗?
甲骨上的卜辞为我们研究商代历史 提供了宝贵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1 2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 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3
4
钻凿卜骨的工具
慧眼识字




象形字
会意字
上 下
指事字
学习探究一:
思考: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中处于什 么地位?
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 的多样性说明甲骨文已经是一种 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 由它发展而,古代人是怎样 记事? • 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
• 2、这些记事方法有什么缺点呢?
• 记事不清楚 • 容易遗忘 • 不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众人协田”卜骨 这 是从河南安阳殷墟出 土的一块卜骨。上面 刻有“王大令众人日 协田”,
有 铭 文 的 西 周 青 铜 盘
利簋及其铭文 这是1976年陕西 临潼出土的西周 时期的利簋及其 腹内壁底部的铭 文拓片。簋内的 铭文记载了周武 王伐纣,建立周 朝的事迹。
西周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
散氏盘,口径54.6厘米,重21.1公斤,西周晚期制器,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盘内底有铭文19行 357字,记述了贵族之间移付田地的约契,为研究西周 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6.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7.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好吗?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理由:
1.甲骨文已相当成熟和完备,不是起源时期的、亦 即很原始的文字。
(从甲骨文单字的数量、构字形式的多样性与成熟性说明甲骨文 的成熟性和完备性)
2.早于甲骨文的早期文字或疑似的早期文字已发现。 3..……
汉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 什么逐渐演变 而来:
二试身手

学习探究三:
1、它何时成为全国统一使用的 标准字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2、字体的统一有何积极作用?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小篆
三试身手
小篆
隶书
小篆和隶书的区别?








《小篆》
《隶书立轴》
学习探究四:
1、出现 汉朝后期,一些人用“草法”和
“楷法”书写文字,形成草书和楷书。 接着,出现行书。
2.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 B、金文—隶书—小篆
C、甲骨文—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
3.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
2、成熟
三国两晋时,草书、楷书、行书趋
向成熟。
草 书
草 书
楷书《岳阳楼记》
行 书
四试身手
草书
楷书
行书
总结
梳理: 字


金 骨

隶草


文 文

书书


主要 使用 商 周 秦 汉 朝代 朝 朝 朝 朝
三国两晋
体验探究:

由难到易,由繁到简
测一测:
1、1.甲骨文是(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C.完全成熟的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