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人格完善--教案
大学生的人格教案
![大学生的人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d0277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e.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人格的含义、特征和结构;(2)掌握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3)了解人格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2.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提高学生的情绪控制管理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我挑战和自我完善的精神。
教学内容:1. 人格的含义、特征和结构;2. 人格理论概述;3.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完善的方法;4. 案例分析: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格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二、人格的含义、特征和结构1. 教师讲解人格的含义,使学生明确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2. 介绍人格的特征,如稳定性、独特性、可塑性等;3. 分析人格的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三、人格理论概述1. 介绍主要的人格理论,如特质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2. 分析不同人格理论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完善的方法1.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挑战的精神,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3. 介绍一些人格塑造的方法,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情绪控制能力等。
二、案例分析1. 选取一些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格塑造与完善的重要性;2. 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制定个人人格完善计划。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格概念、特征和结构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人格理论的认识和运用能力;3. 学生在人格塑造与完善方面的实际效果。
人格培养教案
![人格培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aff5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9.png)
人格培养教案人格培养教案一课题:人格培养的重要性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人格特质及其影响。
3. 引导学生探索自身人格特点,并思考如何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格概念的理解,不同人格特质的认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自身人格培养实践中。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自我反思法教学过程:教材分析:人格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生活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己和他人,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个人的成功奠定基础。
导入:通过讲述一些著名人物的人格特点及其成就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人格的兴趣。
(例如,讲述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和对完美的追求如何成就了苹果公司。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人格。
大家都知道一些伟大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独特的人格特质有关。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人格?你身边有哪些具有鲜明人格特点的人?教师:“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把你们的想法和观点都分享出来。
”学生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
案例分析:呈现一些具体的案例,如成功人士的经历、人际冲突的场景等,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人格因素。
教师:“我们来看这个案例,思考一下其中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是受到哪些人格特质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格特点,包括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现在请大家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突出的人格特点,哪些是你希望继续保持和发展的,哪些是你想要改进的。
”总结与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教师:“听了大家的分享,我看到了大家对自己的深刻认识。
人格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希望大家都能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不断努力。
”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一周内观察身边人的人格表现,并记录下来,分析这些表现对他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健全人格_教案
![大学生健全人格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f5f0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06.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健全人格的含义、特征和重要性;(2)了解人格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调适方法;(3)学习如何通过自我认知和积极行动塑造健全人格。
2.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重点:1. 健全人格的定义和特征;2.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健全人格;2. 面对人格障碍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人格?为什么说健全人格对大学生很重要?2. 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1. 健全人格的定义和特征:- 解释健全人格的含义;- 分析健全人格的特征,如: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
2.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自我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情绪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际交往:分享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道德品质:强调道德品质在健全人格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健全人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2. 提问:如何将健全人格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二、讲授新课1.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续):- 实践锻炼: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持续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健康生活:强调健康生活对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 面对人格障碍时的自我调适:- 分析常见的人格障碍,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介绍应对人格障碍的方法,如:心理疏导、寻求专业帮助等。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人格障碍问题;2. 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基于自信心,实现人格全面升级——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
![基于自信心,实现人格全面升级——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1e5a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1.png)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提升和人格修养,人格尊严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话题。
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个有着优秀人格的人,必定能够得到大众的尊重和认可。
人格全面升级,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多方面去刻意维护。
本文将以“基于自信心,实现人格全面升级——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为主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自我认识了解自己是维护人格尊严的第一步,因为挑战自我认知和自我形象是人格提升的关键。
在自我认识中,自信心的培养是关键要素。
真正的自信,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成长中不断地练习和提高。
自信是一种态度,是由心血来的。
它不仅仅是源于表面上的形式(如衣着打扮、言语举止、身体状态等),还要源于自己内心的信念和价值观。
刻意培养自信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真实客观地认识自己。
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应该客观看待,不要过于自卑或自大。
2.学会自我肯定,及时鼓励自己。
相信自己能行,在不断尝试和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
3.追求自我完美,但不要强求。
做到对自己的态度应当是宽容而有耐心的。
4.培养学习和探索的习惯,相信知识和经验的增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二、待人处事人际交往是人格尊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人无完人,不同时期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但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传递出积极的人格能量。
1.平和的情绪和语言。
待人接物应做到发自内心的平和和温暖,不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和情绪震荡。
随时保持友好的态度,以此来缓解争执或矛盾。
2.以个人为中心的视角。
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经历、身世或生活方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应该抱着宽容的心态,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3.倾听和尊重。
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并且尽可能做出适当的反应和回应。
千万不要对别人妄加指责或猜测,避免随意给别人贴上标签或对别人说三道四。
三、修身养性人的言行举止与内心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修身养性是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环节。
每个人所追求的完美生活以及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标准都不同,但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找到自己的方式走向完美。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教案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7a2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人格特点,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人格完善意识和自我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1. 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人格完善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2. 如何将人格发展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格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讲解1.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2. 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对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都有着重要影响。
三、案例分析1. 介绍一位成功人士的人格特点,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从成功人士身上学习到人格发展的方法?四、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认识自己的人格特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人格发展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二、讲解1. 人格完善的方法和途径:a. 自我认知:通过反思、咨询等方式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
b. 自我提升:通过学习、锻炼、培养良好习惯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人格。
c. 人际交往: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
2. 教师观察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人格完善意识和自我提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大学身人格发展教案
![大学身人格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9da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0.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识别和评估自身的人格特点。
3. 培养学生的人格完善意识和自我提升能力。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1. 人格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人格特点的识别和评估。
3. 人格完善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自身人格特点的深入认识。
2. 人格完善策略的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特点分析、人格完善策略等内容。
2. 小组讨论材料:关于人格特点的案例、自我评估问卷等。
3. 心理健康小贴士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格?人格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介绍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人格发展的理论框架,如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2. 分析人格特点的构成要素,如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3. 讲解如何识别和评估自身的人格特点,包括自我反思、他人评价等。
三、小组讨论1. 分发讨论材料,让学生分析案例,识别案例中的人格特点。
2. 小组内分享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自我评估问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你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有什么新的认识?2. 引导学生分享自我评估问卷的结果。
二、讲授新课1. 介绍人格完善的策略和方法,如培养自我挑战、自我信念等。
2. 讲解如何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来完善人格。
三、案例分析1. 分享一些成功的人格完善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策略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四、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格完善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
大学生人格完善教案
![大学生人格完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243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b.png)
教学目标:1. 理解人格完善的含义及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 掌握人格完善的八大重点:自我挑战、自我信念、自我批评、目标设定、自我磨炼、坚持不懈、自我开放、自尊自爱。
3. 学会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提升自身人格。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资源:- PPT课件- 相关心理学书籍和文章- 心理测试工具(如MBTI、大五人格测试等)- 小组讨论话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以“你了解自己吗?”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优缺点等。
2. 提出问题:“人格完善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介绍人格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用艾森克关于人格的理论,阐述人格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3. 解释人格完善的含义: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过程。
三、人格完善的八大重点(20分钟)1. 培养自我挑战:意识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2. 培养自我信念:树立信念,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和提升自己。
3. 培养自我批评:客观评价自己,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目标设定: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计划并努力实现。
5. 培养自我磨炼:通过实践和经历,不断锻炼自己。
6. 坚持不懈: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持和毅力。
7. 培养自我开放:对外界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
8. 自尊自爱:爱自己,尊重自己,树立自信。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分享自己在人格完善方面的经验和困惑。
2. 分组讨论如何将八大重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一、小组分享(10分钟)1.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介绍在人格完善方面的行动计划。
二、心理测试(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MBTI、大五人格测试等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2. 分析测试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三、实践指导(20分钟)1. 结合八大重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人格完善实践指导。
2. 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重点。
第10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第10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5201d608e87101f69e319551.png)
第十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第1节文明交往礼为先(1)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使用,场景模拟,使学生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图片、音乐展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学生自主完成,小组相互交流1、说一说,记一记:你所知道的礼貌用语有哪些?2、交往礼仪的三原则是:3、你读了本节课本内容给你的感悟是什么?二、课堂展示:独立完成,二人交流,小组交流,组间交流,全班展示(一)、1、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1)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教材P42页一、二段)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41页)议一议:小男孩的举动为什么会让李医生的心情舒畅了好几天?对后一位患者的行为作何评价?对比李医生的两次经历,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发?(2)讲文明、有礼貌的主要表现(教材P42—43页四段情境活动二:《交往场景模拟》(见教材P42页)各组分工模拟,选拔优秀组全班展示根据以上情景,整理一下我们的日常礼貌用语:见面语的表达:感谢语的表达:致歉语的表达: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告别语的表达:忌用语:(情感体验)反思自己在日常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想一想: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呢?(见教材P42页下面一段)读漫画,谈体会:请丢弃“语言垃圾”(见教材P43页)议一议:面对漫画——请丢弃“语言垃圾”,你是怎么想的?相关链接:(见教材P43页)(指导学生阅读——礼貌用语)2、交往礼仪三原则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44页上)议一议:这个故事对我们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启示?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44页)想一想:这则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议一议:在交往中怎样做到尊重他人呢?(学生阅读相关链接的内容)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第十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第1节文明交往礼为先(2)教学目标: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第10讲 人格完善--教案
![第10讲 人格完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bcd19a300a6c30c229fec.png)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活动可以培养人格,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塑造更具有直观的影响。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社会生活的锻炼,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在大学期间参加杜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多具有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独立性强、富于创造性、善于交往、自信、果断、讲效率等良好的人格特征。这些学生知识面广,社会经验丰富,毕业后大多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奋剂”;第二组服用了蓝色胶囊,告诉他们是“镇静剂”。而实际上是相反的,即红色胶囊里装的是镇静剂,蓝色胶囊里装的是兴奋剂。实际结果是第一组吃了红色胶囊的学生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学生很平静。也就是说,服药者的效果与其对药的信念成正比,信念压制了身体对药物的化学反应。
那么自信心可否通过训练得以提高呢?实践证明,自信心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增强的,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自己、欣赏他人而增强自信心,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还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的形象、行为和言语,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提高自信心。下面给出一些具体方法:
当大学生出现了多疑心理时,应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调适:
1.首先做人要心胸开阔,心地坦荡。
2.要学会人际之间的沟通。
3.在产生多疑之时不要马上表露在你的行为上,应多留心观察你所怀疑的人和事。
(四)害羞
害羞这一心理缺陷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身上很常见。一般说来,自我保护心理过强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害羞心理,他们往往有以下的人格特点:
(一)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的阐述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指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的人的内在本质,其终极目的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要位于需要层次的最高峰,能够达到这个高度的人即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对他认为人格健康的49个人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人格健康的15个特征,这15个特征目前已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人格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培养教案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培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b7e1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2.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3.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人格?人格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格发展对大学生如此重要?二、讲授新课1. 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总体特征。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心理、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过程。
2. 人格发展的重要性:人格发展对个人的成长、事业、家庭、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3. 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b.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c. 注重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d. 丰富知识,勇于实践;e.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格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培养健全人格。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如何培养健全人格;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人格发展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二、讲授新课1. 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a.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b. 自我调节:学会情绪管理,保持心态平衡;c. 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d. 团队协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2.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案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21e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4.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全人格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健全人格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塑造健全人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健全人格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健全人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学生分享对健全人格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授新课1. 健全人格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健全人格是指个体在思想、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具有独立、自主、自信、自律、合作等良好品质。
- 健全人格对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交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盲从;- 自我意识不强,责任感不足;- 情绪波动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人际交往能力不足,难以融入集体。
三、讨论与分享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健全人格塑造计划。
2. 学生根据计划,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塑造健全人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健全人格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2. 学生分享在塑造健全人格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二、讲授新课1.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增强责任感: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关爱社会;-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倾听、尊重、理解他人。
2. 塑造健全人格的实践案例分享- 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全人格的案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讨论与分享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健全人格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教案
![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54074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1.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全人格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健全人格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全人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全的人格?2. 提问:健全的人格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二、讲授新课1. 健全人格的含义:健全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稳定、和谐的状态。
2. 健全人格的重要性:a.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b.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 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健全人格在个人成长、事业发展、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四、总结1. 强调健全人格的重要性;2. 提出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健全人格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二、讲授新课1. 培养健全人格的方法: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b.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c. 学会情绪管理;d.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e.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f.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2. 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健全人格。
2.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强调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全人格。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教案
![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9d3ee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8.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全人格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塑造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1. 健全人格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健全人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健全人格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全人格?为什么说健全人格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二、新课讲授1. 健全人格的定义:健全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格。
2. 健全人格的重要性:a.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b.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c.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d.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健全人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健全人格对大学生有什么意义?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新课讲授1.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b. 注重心理健康,学会调节情绪;c.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沟通;d.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e.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如何塑造健全人格提出自己的建议。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教学评价:1. 课后,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健全人格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1章 人格完善 ppt课件
![第1章 人格完善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f4c3e5b52acfc788ebc91c.png)
厚德·博学·成才——厚德篇
第三节 健全人格
• 健全人格特征 • 热爱自己,正视现实,同他人关系融洽,
独立自主,充满活力,能接受他人的意 见,生活在当下。 • 好书推荐: • 《当下的力量》
厚德·博学·成才——厚德篇
第三节 健全人格
• 获得健全人格途径 • 相信自己 • 主动学习,善于将经历转化成经验 • 保持新思维,新观念 • 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 • 独立
第二节 人格障碍及矫正
• 人格障碍:一种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 的精神障碍。
• 又分为以下几种亚型: • 偏执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 • 强迫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 • 爆发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
厚德·博学·成才——厚德篇
第二节 人格障碍及矫正
• 人格障碍修复途径 • 1.榜样法 • 2.运动法 • 3.艺术熏陶 • 4.社交法
第一节 常见人格缺陷及弥补
• 嫉妒是人类普遍现象,它本身不存在对 与错,关键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嫉妒心理 的引导。
• 用一种不甘落后、不甘平庸的上进心去 面对挑战,奋起直追。让内心升华。
厚德·博学·成才——厚德篇
第一节 常见人格缺陷及弥补
• 虚荣 • 为了掩饰自己的低劣、落后无能而故意
夸大自己的优点、卖弄自己长处 • 表现: • 1.炫耀自以为是“条件”;2.夸大自己的
长处;3.掩盖自己的缺点;4.沾沾自喜; 5.不接受意见、不懂装懂、夸夸其 谈……
厚德·博学·成才——厚德篇
第一节 常见人格缺陷及弥补
• 虚荣心理弥补 •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厚德·博学·成才——厚德篇
第一节 常见人格缺陷及弥补
• 依赖 • 缺乏能力没有自信,遇到问题没有主见,
《完善人格-定》课件
![《完善人格-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81d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c.png)
拓展视野:多了解不同 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拓 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 己的综合素质。
不断实践:将所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 断实践,提高自己的能 力和素质。
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会自我管理,控制情绪和行为 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心态:乐观、 自信、坚韧不拔
行为习惯:自律、 勤奋、负责任
培养方法:设定目 标、制定计划、付 诸实践
长期坚持:持续努 力,不断调整和改 进
完善人格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 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课 程等方式,不断学习新 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 水平和综合素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学习计划,保持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自我反省:定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修养。 ● 不断自我完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更加成熟和自信。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完善人格-定》PPT课件”的PPT,现在准
备介绍“完善人格的具体方法”,请帮我生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圈”为标题的内容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圈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完善人格-定》PPT课件”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完善人格的具体方法”,请帮我生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圈”为标题的内容 ●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圈
方法”,请帮我生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标题的内容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完善人格-定》PPT课件”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完善人格的具体方法”,请帮我生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标题的内容 ●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辅导-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
![心理辅导-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3884474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6.png)
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个人的人格,在10岁之前基本上是父母基因遗传的作用,但后来则越来越是个人努力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格完善就是对个人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补善去恶。
说白了,就是江山易改,本性当移。
人们一般认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认为人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是难以改变的,但实际上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不论是我们的生活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由此,我提出了一个人的特征,并用几句话进行了概括:外圆内方、张弛自如、新旧通融、自觉自由、幽默严肃。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就是较为完美的现代人。
■人的人格完善指的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实现个人的人格优化组合与优势互补,就是主张不断改善自己的性格,完善自己的人格。
换言之,@人人格主张“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差,去什么”,这是人格改变的内容和方向。
用血型理论举例,@人就是将O型血人的自信、慎重、理智与A型血人的细心、热情、谦让等加在一起,再将O型血人的冲动、固执与A型血人的焦虑、孤僻等特点去除,这就成了@人!当然,@人只是一个形象比喻,我们关心的是每个人的人格都有不完善之处,都需要磨炼提高,这就够了。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过程。
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人格”,如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
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
健全人格,提升魅力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健全人格,提升魅力教案-高中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21f078e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7.png)
得其反?其症结就是对人格魅力的理解偏差。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行为、思想和情绪,也是有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比如开朗、善良。
合群、热情等。
雨宁只看重“独特”这一字眼而忽视了其他品质。
从而使自己误人歧途。
人格魅力是多面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
出众的或者是独特的外貌,并不是使自己拥有魅力人格的充分条件。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何为人格,何为人格魅力,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自己误人歧途。
作为高中生。
如何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格魅力?下面是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提升人格魅力方法
1.要有宽广的胸怀
2.培养轻松自在的个性
3.学会开朗幽默
4.情感表达真挚自然
5.对人厚道谦虚
6.乐观积极,努力进取
7.有改正错误的勇气
8.对人友好、尊重
9.逻辑鲜明但又充满创新能力
10.果断与坚韧
三、活动体验
(一)活动一:男生女生大比拼
(二)活动二:自我剖析
下面是一-些描述性格的形容词,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容词,放到“我眼中的我”之中。
请你的父母、老师或同学依据对你的了解选择适合你的形容词,放到“他人眼中的我”中。
勇敢坦率外向平和内省内敛认真热情勤劳独立礼貌节俭耐心真诚自信谦虚文静活泼负责细致友善创新坚强自立自尊孝顺友善乐观灵活内向执着
讨论:他人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自己一样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二)激惹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大学生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1)与人交往过于谨小慎微。
(2)过于自我关注,自尊心过强。
(3)自信心不足。
害羞心理的产生和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有关系,粘液质与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容易出现此心态。但更多的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如家庭要求过严、受过贬低等。
何改变害羞的心理缺陷?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适:
1.首先要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而健康人格的塑造,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学生自身。
人格是稳定的,但在后天的努力下既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也可以改变不良的人格品质,为此,大学生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丰富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塑造和优化人格的过程。在现实中,不少人格缺陷甚至障碍都来源于知识的贫乏。无知容易使人粗俗、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明智、自信、坚强、谦和、大度等。
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
5.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
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
7.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
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
11
12.与人同乐的待人态度。
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4.刚柔相济的处事方法。
15.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
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
当大学生出现了多疑心理时,应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调适:
1.首先做人要心胸开阔,心地坦荡。
2.要学会人际之间的沟通。
3.在产生多疑之时不要马上表露在你的行为上,应多留心观察你所怀疑的人和事。
(四)害羞
害羞这一心理缺陷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身上很常见。一般说来,自我保护心理过强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害羞心理,他们往往有以下的人格特点:
(二)《周易》中的理想人格
《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每一种文化都在塑造着它所崇尚的人格特征。《周易》为人们设计了一种儒家的理想人格模式。
1.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
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六)自卑
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既有个人与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帮助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呢?心理学家建议采用以下调适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
2.悦纳自我
3.积极与他人交往
4.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三、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与途径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大学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塑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人格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方法:
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
18.特立独行的完美人格。
《周易》中所指出的理想人格特征代表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因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生境界与西方鼓吹的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有相当大的差异。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适
(一)悲观
悲观心态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对人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伤害极大,应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符合自身能力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抱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正确地分析事物,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稳妥地处理事情。这样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保持。
2.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议论和评价。
3.要增强自信心。
3.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弥补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五)嫉妒
大学生经常生活在同龄青年群体中,而这种环境充满天然的竞争意识。大学生之间的相互追逐、攀比的气氛较浓。
克服嫉妒心理,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调适:
1.学会宽容,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
2.改变思维方式。
(一)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的阐述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指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的人的内在本质,其终极目的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要位于需要层次的最高峰,能够达到这个高度的人即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对他认为人格健康的49个人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人格健康的15个特征,这15个特征目前已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人格健康的标准: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调适的方法:
1.应学会遇事做“延迟反应”。在行动前多思考,而不是行动才后悔。
2.多注意自我修养,养成抑制冲动的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谨慎、往不易引起人的注意。有多疑人格心理失调的大学生往往人际关系紧张,过分敏感他人言行,自己也会经常陷入苦闷的消极心理中。这种学生往往性格软弱,女生多于男生。
1.正视现实。
2.接纳自我。
3.言行坦率。
4.热爱事业,乐于工作。
5.永不衰退的欣赏能力。
6.同情关心他人。
7.独立独处。
8.高峰体验。
9.自主的独立于环境的倾向。
10.所有的人的平等相处,打成一片。
11.人际关系深刻。
12.毫无恶意的幽默感。
13.信守道德标准。
14.富有创造力。
15.不随波逐流。
第10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虽然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但我们不可忽视个体对人格自我塑造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说,了解什么是人格健全,怎样才能达到健全人格,对于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一、康人格的标准
究竟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才是健康的人格?不同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角度不同,标准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此介绍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