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中国艺术展览现状引发的思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当代中国艺术展览现状引发的思考

本文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当代艺术策展人解读了展览的意义并提供了新思路。指出,当代的策展人需要通过专业的方式与无形的双手,表述记忆和立场,让这些意识形态的内容可视化,达成有效感知,把艺术转化为懂得明白的语言,把时代普遍的图像记忆回归到艺术系统的建立,把文化历史与生命的象征转化为世界语言,以此引发当代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对社会担当的思考。

标签: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展览;现状;思考

在不可控的唯物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侵蚀与催化之下,中国的艺术市场的包容度越来越宽广,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区、画廊等不断涌入我们视野的同时,却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而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标榜着策展人、收藏家、艺术评论家的身份,实则仅仅把艺术作为一种聚财敛富的手段,却忽视了美术馆与画廊真正的身份。究竟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解读本来有目的性的表达,并彰显职能呢?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盈利就是不对的,以美术馆为例,众所周知,美术馆是博物馆的一个分支,可以说它与博物馆是子集与全集的关系,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是以专司文艺的缪斯(muse)脱化出的一个单词,因此博物馆原为祭祀缪斯女神的神庙。从最初的建立初衷,这就不是一个以金钱为出发点的场所。当代的美术馆分为私人盈利与非营利机构,画廊更是一个以销售艺术品为主的平台,共同的,两者都肩负了收藏、保护、陈列的使命。从时局看,除了那些有大量赞助与捐助或者隶属于政府等组织的美术馆,其他的艺术机构与画廊,为了生存与空间本身更好的良性发展,赚钱这个字眼无法规避。但是前提是,所有的艺术机构,应该是本着以传播文化与艺术品的价值与内涵为前提的,在一些欧美国家的博物馆,“公共教育”成为了美术馆与画廊的共同价值取向,甚至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程度与文化积淀,美术馆或者画廊成为了首当其冲被关注的对象。而实现这种价值解读的把关人就是策展人,策展人英文里叫curator,是在美术馆与画廊中负责藏品研究、保管与陈列的专职人员,同时也承载着筹集资金、维护社会关系、处理行政事务的多重身份,可以说,策展人是一个美术馆的心脏,它掌管着展品、展览与展览空间构成的好坏质量。拿北京的798艺术区来看,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艺术群,展览的数量与日更新量都是相当频繁的,每一张海报都可以看到策展人某某的字样,不禁反诘,什么时候我们中国涌现出了这么多策展人?再仔细深入的观看每一个展览,好坏参差不齐。什么是“好”,我想就是一种高质量,能最有力量、最有效益的传达出意图并且使得观众能够实地的通过感受与自身经验产生结合有所领悟的展览。而太多的艺术空间与机构,在对艺术品展览的认知仅停留于肤浅的陈列阶段,于是更多的所谓艺术空间、画廊、美术馆的名号之下,我更认为它们是一类艺术品商店。那么,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它们到底缺失了什么?

在英国,博物馆学教育已经相当的成熟与完善,结合本人自身在英国的博物馆学学习的经历,interpreting and communicating art(解读并沟通艺术)成为了博物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着眼于艺术展览的解说与产生,通

过调动丰富多元的美术馆媒介资源,对观众产生最大化的影响。美术馆与画廊是政治、文化、科技与理论发展在世界范围中演进的反射镜,通过最合适的途径去解读艺术,重新认识艺术品的内涵与变化中带来的可能性是一个值得深入并使得美术馆与画廊不断发展进步的思路方向。回归前面提出的问题,国内的美术馆或画廊缺失了什么?拿体制更完善的英国博物馆发展看,最核心的缺失之于我们,只有两个词——记忆,立场。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的活动、感受、印象与经验的累积。而立场,我们可以换言之理解为这就是一种视角的选择,是我们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所处的地位与所抱有的态度,更高层次的,可以被认为就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某一个面向。

那么,具体的先来说说记忆。之前本人在英国伯明翰美术馆(Birmingham Museum and Art Gallery)实习期间,每一场展览不论大小规模,storyline(故事线)成为了策展团队思考并梳理的主要脉络,也就是说,不同的物它们本是孤立的,通过故事线索的确立,使得原本自成一体的物有了一种概念或者说情境之下的并列或因果联系。譬如去年七月份筹备十月份开幕的Birmingham Printmaking exhibition,前期的研究工作为了确定主题历经了三个月之久,我想这并不是效率低下的体现,更多的是一种严谨,每一个展览,最关键的主题绝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建立在大量的静态与动态资料的搜集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不论间隔的时间长短,博物馆承载着储备历史印记的功能性,因此每一个发生或者说完成时便成为了历史,而美术馆就是需要把这段历史展示的恰如其分并且有一定的升华。记得当时伯明翰美术馆当代艺术的策展人说:“最好的展览就是通过记忆(memory)去打动人,它最富含柔软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本人协助策展人搜集了关于伯明翰版画组织的相关讯息,研究了代表成员的作品,展览,以及三十年前同样大规模的关于该组织的版画展,其中有一些艺术家已经不在或者还健在,我们尽可能的联系到有关人士,展示新近作品却没有忽略研究了大量前期的旧作,既然是围绕memory出发,为什么我们不来一次回顾性的对话?于是我们最终的呈现就是依照空间的划分,大体框架定位两段时期的对话方式来呈现,这样一来,展厅的区块划分也有了大体的界定。展览本身,成为了一个最具亲和力的storyteller。随之我们按照作品本身的表达媒介,肌理,对象差异又进行了细化的分类,于是呈现出了不同细节区块的layout(布局)设计。

在国内的展览,包括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来看,每一次展览前期的研究阶段特别容易被弱化,于是造成了展览呈现的议题片面或者浮于表面,更多的我们仅看到的是一个空间,里面有作品,有标价,和一般普通的百货商店没差别。一方面,是对作品本身的不尊重,因为在本人看来,艺术家倾尽心力的作品没有被完整或者正确的表述,没有引发对应的思考,这就是最大的遗憾,对艺术家个人,对艺术,都是。另一方面,倘使我们是在大量研究深思熟虑确定的概念,那么我们展览的影响力绝对是有所提升的,如果涉及到作品销售,这必然是一种催化收益的行为,只是相比快速的陈列,它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而通过物出发,追溯过去的记忆,绝对是一个好展览的绝佳办法。最近,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洛杉矶计划”主题展,馆长田霏宇就表示说,在把一个关于洛杉矶的艺术展览做到中国之前,他们的工作集中于与人类学家吉姆·海曼对话,了解了洛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