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测量系统分析1

合集下载

MSA – 测量系统分析

MSA – 测量系统分析
5)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并与测量过程偏差相比较,确定测量系统的重 复性是否适于应用。
2 .2 测量系统的分析 —— 偏倚
偏倚 为了在过程范围内指定的位置确定测量系统的偏倚,得到一个零
件可接受的基准值是必要的。通常可在工具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上完 成。基准值从这些读数中获得,然后这些读数要与量具R&R研究中的 评价人的观察平均值(定为XA,XB,XC)进行比较。
2 评定测量系统的程序 —— 2.1引言
本章中介绍的程序广泛用于整个汽车工业,以评价用于生产环境中 的测量系统,特别是这些程序用于评定下列统计特性;重复性、再现性 、偏倚、稳定性及线性。 测量有关的问题
在评价一个测量系统时需要确定三个基本问题: 1)这种测量系统有足够的分辨力吗? 2)这种测量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在统计上保持一致? 3)这些统计性能在预期范围内是否一致,并且用于过程分析或控制 是否可接受? 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
1.3 选择/制定试验程序
6)是否由这个测量系统取得的测量结果要与另外一 个测量系统得到的测量结果对比?如果对比,应考虑 使用依赖诸如上面第一步讨论的标准试验方法。如果 不用标准,仍有可能确定两个测量系统是否可经同时 正常工作。然而,如果两个系统一起工作不正常,那 么不用标准,就不可能确定哪个系统需要改进; 7)应每隔多久进行一次?这个问题应由单个测量系 统的统计特性及其对该设备影响和使用该设备进行生 产的顾客来决定。
研究测量系统稳定性的一个方法是按常规画出基准或基准件重复读 数的平均值和极差(X-R控制图)。从这种分析中可以确定,例如,失控信 号是需要校准测量系统的标志。还有可能由于基准或基准件变脏而出现 失控信号。无论哪种情况,包含在控制信号内的信息的解释取决于对过 程的了解。
用于测量系统控制图的样本容量及抽样频率的确定也应依赖于对测 量系统的了解。主要考虑的还是使用过程中测量系统所有的外部条件。 例如,如果确信使用者在使用系统之前提供足够的预热时间,则应预热后才 进行抽样。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在现代制造业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测量系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 MSA)就是一种用于评估测量过程的工具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

测量系统通常由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和被测量对象等要素组成。

而 MSA 的目的就是要评估这些要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的测量要求。

MSA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在 MSA 中,通常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例如,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个零件的长度,已知其标准长度为 100mm,而测量结果为98mm,那么就存在 2mm 的偏差。

为了提高准确性,我们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并确保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二、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一个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那么多次测量的结果应该非常接近。

例如,对同一个零件的同一尺寸进行10 次测量,如果测量结果的差异很小,说明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较好。

三、测量系统的再现性再现性是指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由不同的测量人员使用相同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对同一被测量对象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例如,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零件的同一尺寸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的差异较小,说明测量系统的再现性较好。

四、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测量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通过定期对测量系统进行监控和测量,可以评估其稳定性。

如果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可能需要对其进行维护或更换。

为了进行有效的 MSA,我们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均值极差法(Average and Range Method)这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方法。

测量系统分析(MSA)-实例

测量系统分析(MSA)-实例

03 实例测量系统分析
偏倚分析
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通过比较测量系统所得结果与已知标准值或参考值之间的差异, 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程度。
计算偏倚值
将测量系统的结果与标准值或参考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偏倚值。
判断偏倚是否可接受
根据所允许的偏倚范围,判断测量系统的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内。
线性分析
1 2
测量系统分析(MSA)-实例
目录
•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 实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实例测量系统分析 • 实例测量系统评价 • 实例总结与改进建议
01 测量系统分析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对测量系 统的误差来源、大小及分布进行评 估的过程。
目的
识别测量系统的变异性来源,确 保测量系统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和 过程控制的要求。
测量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
01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测量误差的大小和分
布,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产品质量。
优化生产过程控制
02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生产过程控制的基础,对测量系统进行有效
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降低成本
03
通过减少测量误差,可以减少重复测量、检验和返工等不必要
的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测量系统分析的步骤
确定分析范围和对象
明确需要分析的测量设备、工 具或方法,以及相关的操作人
员和环境条件。
数据收集
收集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 测量数据,包括重复测量、再 现性数据等。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识别测量系统的变异性来源 。
结果评估与改进

测量系统分析(MSA)通用课件

测量系统分析(MSA)通用课件

稳定性
稳定性是衡量测量系统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性的参数。
稳定性分析通常涉及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测量同一标准值,以检查测量系统的变化。 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测量系统是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并评估其可靠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衡量测量系统在不 同操作者或不同条件下的一致性的参 数。
VS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操作 者多次测量的一致性。再现性则涉及 不同操作者或不同条件下测量的结果 是否一致。这些分析有助于评估测量 系统的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并确定 其可靠性。
偏倚通常由校准曲线、线性回归分析或其它统计方法确定。 校准曲线是通过比较已知标准值和测量系统所得值来建立的。 线性回归分析则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并确定是否存 在系统误差。
线性
线性是衡量测量系统在预期范围内的 一致性和准确性的参数。
线性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水平的已知标 准值与测量 系统所得值来进行。这种 方法有助于识别测量系统在高、中、 低值的一致性,并确定是否存在非线 性误差。
范围
确定分析所涉及的测量设备和操作人 员范围,以及需要分析的测量过程和 产品特性。
确定测量系统类型
测量设备
根据分析目的和范围,选择适当的测量设备,并了解其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操作人员
确定负责测量的人员,了解其资质、经验和培训情况。
制定分析计划
方法
选择适当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满足要求。
案例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案例
总结词
本案例介绍了如何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以评估 测量系统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本案例通过实际数据展示了如何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 分析。首先,对同一实际样品进行多次测量,计算测 量结果的重复性。接着,对不同时间、不同操作者、 不同仪器条件下进行测量,计算再现性。最后,根据 分析结果判断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msa测量系统分析2篇

msa测量系统分析2篇

msa测量系统分析2篇第一篇:msa测量系统分析一、Msa测量系统分析概述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指用于分析和评估测量系统精度和可重复性的方法和工具。

测量系统是生产、质量管理、实验室和其他相关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Msa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着重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重复性、线性度、准确性等方面,并提供改进建议,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Msa测量系统分析的步骤1. 确定测量系统评估的目的和范围首先需要确定所要评估的测量系统的目的和使用范围。

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可能需要测量零件尺寸以检查零件是否符合规格,此时需要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是否对生产过程有影响。

同时需要确定所需的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

2. 确定样本量和分布根据测量系统的使用情况和评估目标,确定评估所需的样本量和分布。

样本的数量和分布应足以反映实际使用情况,并保持统计显著性。

3. 实施试验根据已确定的样本量和分布,收集数据并进行试验。

试验应该采用充分的随机化和重复性,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4. 分析结果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线性度、重复性和准确度等方面。

同时进行误差分析,并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

5. 结论和改进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形成结论和改进建议。

如果发现测量系统存在问题或不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修理或更换测量器具,改变测量方法等。

改进措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进行风险评估。

三、Msa测量系统分析中的参数1. 稳定性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测量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测量结果是否能够保持一致。

稳定性可以通过时间序列图、控制图等工具进行评估。

2.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多次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重复性可以通过方差分析等工具进行评估。

3. 线性度线性度是指测量系统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MSA量测系统分析(1)

MSA量测系统分析(1)

+ + + + + 2 0.4733
-0.2633 -0.5267 -0.7900 -1.0533 -1.3167 4 0.2100
= = = = =
6 -0.0533
0.4733 0.2100 -0.0533 -0.3167 -0.5800 8 -0.3167 10 -0.5800
2010/6/20
X1
0.75
X2
0.75
X3
0.80
X4
0.80
X5
0.65
X6
0.80
X7
0.75
X8
0.75
X9
0.75
X10
0.70
∑X X=
10
Bias = Observed Average – Reference Value % Bias = 100 [ │Bias│/ Process Variation] ] % Bias = 100 [ │Bias│/ Tolerance] ]
线性(变化的线性偏倚 线性 变化的线性12
Linearity Example
PART REFERENCE VALU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00 2.70 2.50 2.40 2.50 2.70 2.30 2.50 2.50 2.40 2.40 2.60 2.40 2 4.00 5.10 3.90 4.20 5.00 3.80 3.90 3.90 3.90 3.90 4.00 4.10 3.80 3 6.00 5.80 5.70 5.90 5.90 6.00 6.10 6.00 6.10 6.40 6.30 6.00 6.10 4 8.00 7.60 7.70 7.80 7.70 7.80 7.80 7.80 7.70 7.80 7.50 7.60 7.70 5 10.00 9.10 9.30 9.50 9.3 9.40 9.50 9.50 9.50 9.60 9.20 9.30 9.40

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

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1. 引言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指对用于测量和判断产品性能或特征的测量设备和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MSA的目标是确认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确保其能提供可靠且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报告将对某一特定的MSA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性能和准确性。

2. 测量系统描述2.1 测量系统的目的和背景该测量系统用于检测某一机械零件的尺寸。

此测量系统的目的在于确保机械零件的尺寸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2.2 测量设备描述该测量系统使用一台数字卡尺作为测量设备,该卡尺具有高精度和快速测量的特点。

卡尺具有显示屏和刻度尺,可以直接读取并显示测量结果。

3. 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集了一组样本进行测量。

每个样本由同一机械零件的尺寸组成,共采集了50个样本。

我们使用卡尺对每个样本进行了三次重复测量,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结果。

下表是我们采集的样本数据:样本编号测量1 (mm) 测量2 (mm) 测量3 (mm)1 25.02 25.03 25.042 24.99 25.00 25.013 25.01 24.99 25.00…………50 24.98 24.97 24.993.1 重复性分析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结果是否一致。

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我们计算了每个样本的测量值之间的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SD)。

标准偏差越小,说明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越好。

下图是测量值的标准偏差的概率分布图:Sample | Standard Deviation (mm)-------|-------------------1 | 0.012 | 0.023 | 0.01... | ...50 | 0.01从概率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样本的标准偏差都在0.01mm左右,说明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非常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A测量系统分析1选择各种方法来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

活动:测量、分析、校正适用范畴:用于对每一零件能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

测量和测量过程:1)赋值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间关于专门特性的关系;2)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3)给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4)测量过程看成一个制造过程,它产生数字(数据)作为输出。

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测量变差:●多次测量结果变异程度;●常用σm表示;●也可用测量过程过程变差R&R表示。

注:a.测量过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b.R&R=5.15σm表征测量数据的质量最通用的统计特性是偏倚和方差。

所谓偏倚特性,是指数据相对标准值的位置,而所谓方差的特性,是指数据的分布。

测量系统质量特性:●测量成本;●测量的容易程度;●最重要的是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

常用统计特性:●重复性(针对同一人,反映量具本身情形)●再现性(针对不同人,反映测量方法情形)●稳固性●偏倚●线性(针对不同尺寸的研究)注:对不同的测量系统可能需要有不同的统计特性(相关于顾客的要求)。

测量系统对其统计特性的差不多要求:●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操纵中;●测量系统的变异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异小;●变异应小于公差带;●测量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十分之一);●测量系统统计特性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时,其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中的较小者。

评判测量系统的三个咨询题:●有足够的辨论力;(依照产品特性的需要)●一定时刻内统计上保持一致(稳固性);●在预期范畴(被测项目)内一致可用于过程分析或过程操纵。

●这些咨询题的确定同过程的变差联系起来是专门有意义的。

长期存在的把测量误差只作为公差范畴百分率来报告的传统,是不适应汽车行业的进展的。

评判测量系统的试验:●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满足要求的统计特性;●发觉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著的阻碍;●验证统计特性连续满足要求(R&R)。

●应考虑使用盲测,还要考虑试验成本、时刻。

程序文件要求:●示例;●选择待测项目和环境规范;●规定收集、记录、分析数据的详细讲明;●关键术语和概念可操作的定义、相关标准讲明、明确授权。

包括:a. 评定,b. 评定机构的职责,c. 对评定结果的处理方式及责任第二章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方法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测量系统研究可提供:●接收新测量设备的准则;●一种测量设备与另一种的比较;●评判怀疑有缺陷的量具的依照;●修理前后测量设备的比较;●运算过程变差,以及生产过程的可接收性水平;●作出量具特性曲线(GPC)的必要信息。

GPC指示接收某一真值零件的概率。

偏倚:●定义:值。

又称为“准确度”。

注:基准值可通过更高级不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确定方法:1)在工具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上对一个基准件进行周密测量;2)让一位评判人用正被评判的量具测量同一零件至少10次;3)运算读数的平均值。

●偏倚缘故:1)基准的误差;2)磨损的零件;3)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4)仪器测量非代表性的特性;5)仪器没有正确校准;6)评判人员使用仪器不正确。

●定义:是由一个评判人,采纳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测量过程的重复性意味着测量系统自身的变异是一致的。

●确定方法:1)采纳极差图;2)假如极差图受控,则仪器变差及测量过程在研究期间是一致的;3)重复性标准偏差或仪器变差距(σe)的估量为R/d2*;4)仪器变差或重复性将为5.15R/d2*或4.65 R;(d2*依靠于试验次数及零件乘以评判人数量从表中查处)注(假定为两次重复测量,评判人数乘以零件数量大于15)5)现在代表正态分布测量结果的99%。

●极差图失控:1)应调查识不为失控的点的不一致性缘故加以纠正;2)例外:当测量系统辨论率不足时。

●定义:是由不同的评判人,采纳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确定方法:1)确定每一评判人所有平均值;2)从评判人最大平均值减去最小的得到极差(R0)来估量;3)再现性的标准偏差(σ0)估量为R0/d2*;4)再现性为5.15R0/d2*或3.65 R0;5)代表正态分布测量结果的99%。

6)由于量具变差阻碍了该估量值,必须通过减去重复性部分来校正。

是测量系统在某连续时刻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稳固性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上面的概念,另一个是统计稳固性。

统计稳固性是测量系统稳固的基础,统计稳固性同样能够应用到重复性、偏倚、一样过程等。

统计稳固性结合专业知识,承诺我们推测今后的过程性能。

假如不了解一个测量过程操纵状态的数据,而只有重复性、再现性等的数字关于今后的性能没有任何意义。

在不明白测量系统的稳固状态时,评判该系统的重复性、再现性可能弊大于利。

分析稳固性时,时刻是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在稳固性分析期间内系统外部的条件。

因此,没有专业知识,不可能确定用于稳固性分析的时刻表。

应努力使产生不稳固的条件不敏锐,当评判测量系统的统计稳固性时,必须考虑到系统试验寿命周期间会遇到的预期环境、使用者、零件及方法。

举荐使用操纵图来确定统计稳固性。

没有必要运算测量系统稳固性的数值。

系统的改进可在图上看出来。

改进的形式可能是排除专门缘故,可视为便窄了操纵限等。

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畴内,偏倚值的差值。

注:●在量程范畴内,偏倚不是基准值的线性函数。

●不具备线性的测量系统不是合格的,需要校正。

●确定方法:1)在测量仪器的工作范畴内选择一些零件;2)被选零件的偏倚由基准值与测量观看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3)最佳拟合偏倚平均值与基准值的直线的斜率乘以零件的过程变差是代表量具线性的指数;4)将线性乘以100然后除以过程变差得到“%线性”。

●非线性缘故:1)在工作范畴上限和下限内仪器没有正确校准;2)最小或最大值校准量具的误差;3)磨损的仪器;仪器固有的设计特性。

拟合优度可用来推断偏倚与基准值之间的关系。

但线性是由最佳拟合直线的斜率而不是拟合优度(R2)的值确定的。

一样地,斜率越低,量具线性越好;相反斜率越大,量具线性越差。

零件间变差:●定义:――零件间固有的差异;――不包含测量的变差。

●确定方法:使用均值操纵图:1)子组平均值反映出零件间的差异;2)零件平均值的操纵限值以重复性误差为基础,而不是零件间的变差;3)没有一个子组平均值在这些限值之外,则零件间变差隐藏在重复性中,测量变差支配着过程变差,假如这些零件用来代表过程变差,则此测量系统用于分析过程是不可同意的;4)假如越多的平均值落在限值之外,该测量越有用。

(注:非受控,50%以上为好;即:R图受控,X图大部分点在界外)●测量系统标准差:σm= (σe2+σ02)●零件之间标准偏差的确定:――可由测量系统研究的数据或由独立的过程能力研究决定。

1)确定每一零件平均值;2)找出样品平均值极差(R P);3)零件间标准偏差(σP)估量为R P/d2*;4)零件间变差PV为5.15R P/d2*或3.65 R P;代表正态分布的99%测量结果。

5)总过程变差标准偏差:σt= (σp2+σm2) ;则零件间标准偏差:σP=(σt2-σm2) ;6)与测量系统重复性及再现性相关的容差的百分比R&R为5.15*[σm/容差] 100;产品尺寸的分级(数据分级):[σp/σm]*1.41或1.41(PV/R&R)确定。

PV=5.15σp TV=5.15σT第三章测量系统研究程序1.预备工作:1)先打算将要使用的方法;2)确定评判人的数量、样品数量及重复读数:●关键尺寸需要更多的零件和/或试验;●大或重的零件可规定较少样品和较多试验;3)从日常操作该仪器的人中选择评判人;4)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畴;5)仪器的辨论力应承诺至少直截了当读取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6)确保测量方法(即评判人和仪器)在按照规定的测量步骤测量特点尺寸。

2.测量顺序:1)测量应按照随机顺序;2)评判人不应明白正在检查零件的编号;3)研究人应明白正在检查零件的编号,并相应记下数据;评判人B,零件2,第二次试验等;4)读数就取至最小刻度的一半;5)研究工作应由知其重要性且认真认确实人员进行;6)每一位评判人应采纳相同的方法(包括所有步骤)来获得读数。

3. 计量型测量系统研究指南:A. 确定稳固性用指南:1) 获得一样本并确定其相关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2) 定期(天、周)测量基准样品3~5次;3) 或 操纵图中标绘数据;4) 确定每个曲线的操纵限并按标准曲线图判定失控或不稳固状态;5) 运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并与测量过程偏差相比较,确定测量系统稳固性是否适于应用。

B. 确定偏倚用指南:独立样本法:1) 猎取一样本并确定其相对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2) 让一位评判人以通常的方法测量该零件10次;3) 运算这10次读数的平均值;4) 通过该平均值减去基准值来运算偏倚:偏 倚 = 观测平均值-基准值过程变差= 6δ极差偏 倚%=偏 倚 过程变差C.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用指南:常用方法:极差法、均值和极差法.方差分析法等。

极差法:极差法是一种改进的计量型量具研究方法,可迅速提供一个测量变异的近似值。

使用两名评判人和五个零件进行分析:例:零件评判人A 评判人B 极差(A-B)1 0.85 0.80 0.052 0.75 0.70 0.053 1.00 0.95 0.054 0.45 0.55 0.105 0.50 0.60 0.10平均极差(R)=∑Ri/5=0.35/5=0.07GR&R=5.15( R)/d2*=5.15(0.07)/1.19=0.303过程变差=0.40%GR&G=100[GR&G/过程变差]=100[0.303/0.40]=75.5%均值和极差法:均值和极差法是一种提供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估量的数学方法。

重复性比再现性大的缘故:1)仪器需要爱护;2)量具应重新设计来提高刚度;3)夹紧和检验点需要改进;4)存在过大的零件变差。

再现性比重复性大的缘故:1)评判人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仪器和读数;2)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晰;3)需要某种夹具关心评判人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

研究程序:1)取等得包含10个零件的一个样本,代表过程变差的实际或预期范畴;2)指定评判人A、B和C,并按1至10给零件编号(评判人不能看到数字);3)假如校准是正常程序中的一部分,则对量具进行校准;4)让评判人A随机测量10个零件,由观测人记录结果填入第1行,让评判人B和C随机测量这10个零件,由观测人记录结果填入第6、11行,三人测量时应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5)使用不同的随机顺序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数值运算:1)从第1、2、3行的最大值减去它们中的最小值;把结果记入第5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