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实际工程的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3 在 施 工 中的 具体 应 用
1 . 4 确保 强度
高 层 转 换层 的设 计 要 保 证具 有 较 强 的 刚度 , 梁 的 高度 应 该 高
工 缝 的设 置 。
于跨度 的 1 / 6 , 这样可 以确保在转 换层和下 部构建 中, 内里 的分 柱钢筋绑扎、 柱模安装 、 换梁底模、 板模 安装 、 浇 筑 柱 混 凝 土 配均匀 , 而且 , 转换梁和剪 力墙柱具有较强 的受力特性 , 对 结构 到大梁底 、 转换梁钢筋绑扎转 换梁侧模 安装 、 浇筑转换梁底部混 转换具有一定的帮助 作用 。 凝土至预定位置 、绑扎板钢筋 的 时候 ,建 筑 师 大 都会 选 择 使 用 结 构 转 换 对 于高层建筑物来说 , 力 的分布是不均匀 的, 受力较大 的部 层 , 以此更好 的实现上层和下层建筑物之间功能 的转换 。然而 , 位是下部, 受力较小 的部位是上部 , 因此 , 下部的柱 网较密、 墙多, 在实际 的设计中, 设计人员会对转换层 的设计 出现一些 困难 , 缺 上 部就 比较少 。这 种 方 式和 常 规 的结构 布 置之 间 具有 不 一致 性 。 乏 可 以遵 循 的 操作 性 极 强 的 设计 思路 和 原 则来 指 导 设计 。 出 现 这 种 问题 的 主 要 原 因 是现 在 高层 建筑 物 的 转 换 层 设 计 还 没 有 比 l 转 换层 结构 的设 计 原 则
运用这种方式可 以对整个建筑结构具有很好的转换作用 , 对 高 层 建筑 的转 换层 在 施 工 的 时候 , 因 为每 一 个 项 目之 间 的工 高层建筑转换层上下主体 的竖 向结构进行设计 的时候 ,防止出 序 比较 复杂 , 前 期 不进 行 合 理 的组 织 和 施 工 的计 划 , 在 施 工 的 时 现 应 复 杂 的 多级 转 换 , 可 以确 保 水 平 转 换 结 构 进 行 直 接 的传 力 , 候 , 会 出现 大 量 的 窝 工 、 返 工 现 象 , 轻者 拖 延 施 工 的 时 间, 重 者 给 尽 量 不 要使 用那 些 间接 传 力 , 不利于抗震的厚板转换 , 若 出现 上 工程 的 安全 带 来 隐患 , 甚 至 出现 工 程 事 故 , 危 害 施 工 者 的人 身 安 下 柱 网不 能 对 齐 的情 况 , 一般 采 用 箱 形 进行 转 换 。 全 。 因此 , 进 行 转 换 层 设计 的 时候 , 要 遵 循 一 定 的施 工 顺 序 和 施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一、引言对于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是对高层建筑工程设计工作进行控制管理的重要环节。

现在,国内进行的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往往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

所以,目前国内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科学地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管理工作。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并结合某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对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在结构计算时,充分保证计算面的广阔以及结果的精确。

其结构计算一般来说都是基于实际受力变形状态下构造计算模型进行三维空间整体结构计算分析,作为整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得结果更加真实准确,转换结构也会使用有限元方法来对局部进行计算。

在进行局部运算时,从转换结构取的纳入局部计算模型的结构层不得少于两层,同时也要考虑模型边界条件是否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

在进行整体结构计算时,采用不得少于俩种力学模型的程序来对抗震能力计算,同时需要分析计算弹性时程,此时分析校核最好采用弹塑性时程。

在高位转换时,特别要考虑模拟计算整体结构进行重力荷载下施工。

转换层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只是其中一份子,因此在对转换层进行内力分析前,首先要整体计算分析整个结构。

在对整体进行整体内力与位移计算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按空间协同工作分析方法,使用上述两种计算的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在进行整体计算时,转换构件当做结构的一部分参与运算。

但是因为转换层的结构本身特点,就是在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布置在竖向方面变化突出,从而导致在对结构进行布置时,需要考虑概念设计和力学原理,并且借鉴之前工程的经验和工程试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并在结构中设置冗余杆件和加强点。

通常在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时,会使用三维分析、协同工作和平面有限元等结构软件。

转换层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凌震

转换层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凌震

转换层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凌震摘要:现阶段,城市中建筑项目的高度逐步增大,因而转换层的设计质量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设计工作中,要对建筑项目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分析,选取合理的转换结构形式,对关键设计环节进行把控,提高转换层的设计质量。

基于此,以下对转换层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设计;转换层;结构设计引言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多数为低层商用、上层住宿,低层商用多为大空间结构,上层住宿则为多墙多柱小空间结构,转换层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两种结构进行转换处理。

梁式转换层应用最为广泛,不仅受力明确,传力路径清晰,而且便于施工,因此梁式转换层的应用有效保证了建筑本身的稳定性,优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1转换层的基本概念在开展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时,为了能够满足居民对于房屋住所的不同需求,往往需要为建筑项目预留更大的内部空间,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的网柱进行扩大,尽可能降低墙体的数量。

但是,对于高层建筑工程而言,其在上层结构中需要开设相对较小的空间。

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设计多层墙体。

在进行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时,由于建筑内部的竖向杆件不能上下贯通,因而不能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果与功能方面的需求。

这一过程中,通过转换层结构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可以满足建筑项目在功能方面的各种需求,通常将这一高层建筑结构称之为转换层结构。

2梁式转换层的主要功能虽然高层建筑通常都有密集的下部结构构件,但是随着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上部结构的受力构件密度逐渐下降,建筑整体内部构件呈现出上疏下密的特点;高层建筑的下部一般为商业区域,上部建筑则主要为居住区域,由于使用功能差异较大,因此上下部结构的受力情况也存在很大区别,上下部结构在应力传导方面可能会出现受力不均衡、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

梁式转换层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高层建筑的内部受力情况,其可以将上部小开间竖向结构荷载传导至底端大开间竖向结构处,以提高荷载分布的均衡性,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转换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

转换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

转换梁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多元化发展,高层建筑的需求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其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要求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

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的性能以确保其质量、安全和耐用性是一个业内所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单位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本文汇集了目前建筑业的需求,阐述了转换梁转换梁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转换梁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运用前言转换梁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

随着建筑业的逐步发展,建筑施工体系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必须注重转换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确保转换建筑技术的优势得到真正体现,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1.梁式换层结构的受力机制和结构类型分析众所周知,在高层建筑中,内部结构的下部所受的力要比上部大。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有必要通过增加下部墙体和柱网,降低上部墙体和柱的密度来考虑刚度。

然而,这在实践中是不现实的,因为高层建筑的下部对空间的需求较大,越往上需要的空间越小。

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采用非常规的设计方式。

在我国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和施工规定中,对传力梁的最小宽度和高度有如下要求:框架支撑梁的截面宽度不得大于相应方向的框架柱截面宽度,并且至少是上墙截面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400mm。

在抗震设计中,传递梁的跨度最多为其高度的6倍。

在非地震设计中,跨度最大为传递梁高度的8倍。

通过限制设计规则,保证了传递梁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2.合理选择支模系统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法是传统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因为以便捷为主要优势,所以能有效提高建筑效率。

然而,由于这种技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建设部的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对于总荷载超过每平方米10千牛、高跨度超过8米或集中线性荷载超过每米15千牛的承重框架,不应采用扣件式的钢管支模架搭建。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带梁式转换层建筑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带梁式转换层建筑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A( ) mm
△H /
S E AI W X 向
3. 52
l2 9 /9 0
lT r A X 向
31 9 . 6
13 4 /】7
Y 向
4 .4 89
l1 2 /5 7
Y 向
4. 62l
l1 0 ,6 7
2 结构 分 析
() 工 程 属 丙 类 建 筑 . 构 体 系 为 部 分 框 支 剪 力墙 结 构 。 1本 结 建 松 土 1~ 0m.回 填 应 使 用 所 定 分 量 之 肥 料 混 合 土 分 次 埋 下 . 02e 同
时灌 水 并 充 分 夯 实 。
8( mm) 8h / 所 在 楼 层 基 底 剪 力 Q (N k ) 倾 覆 弯 距 (N m k /) 剪重 比( %)
13 4 l1 1 /8 O 1 6 6 5 33 348 1 29 1 . 6
18 8 ll7 ,5 4 2 1 7 2 92 397 388 18 4
朵 高 建 筑 _ 占 地 向 积 是 9 7mz 总 建 筑 面 积 是 [ 90 . 83 7 2 上 面 积 是 6 3 1 , 下 面 积 是 10 7 其 中地 下室 l7 m , 地 2 7 m2 地 70m 。
筑 物 高 度 为 9 .m < 0 m。 以属 于 A 级 高度 的 混 凝 上 高 建 93 10 所 筑 。 震 设 防 烈 度 为 Ⅶ 度 计 基 本 地 震 加 速度 值 为 01, 计 地 抗 设 . 设 g 震 分 组 为 第 1 ,0 a 现 期 的基 本 风 压 值 【: . Nm , 粗 组 10 重 1 0 k / ) 6 地 糙 度 C 类 建 筑 体 形 系 数 = .。采 用 中 国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1 4 P P A 工程部开发 的 S T K MC D A WE( 间 杆 一 板 元 模 犁 ) T T 空 墙 和 A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应用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指地上高度不小于24米的建筑,为保证其结构抗震性能和舒适性,一般在建筑高度的1/3处设置一个转换层,其功能是将楼层从低层转移至高层。

在结构设计上,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对其设计应用进行进一步探讨。

1. 转换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承受各种静、动力荷载的重要结构部位。

它位于地上高度的1/3处,通常为一个空心的框架结构,前端连接上部结构,后端连接普通层结构。

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如下:(1)抗震性能:转换层能够将上部结构所受的地震力传递到下部结构中,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2)舒适性:高层建筑所面临的风振问题对居住者的舒适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设置转换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风振效应,提高居住舒适度。

(3)灯光和空调:在高层建筑中,照明和空调是非常重要的,转换层可以为高层建筑上下部提供控制空调和灯光的分线器,不仅方便,也节能。

2. 转换层的设计原则转换层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1)刚度:转换层的刚度应较高,以便承担大部分地震荷载。

(2)强度:转换层的强度应符合高层建筑的要求,尤其是在风荷载和重量荷载方面。

(3)稳定性:转换层的稳定性也很重要,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转换层的自身稳定性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稳定性。

(4)空间和功能性:转换层的设计也需要满足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性。

3. 转换层的结构类型转换层的结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框架式结构:框架式结构实用性较强,可以灵活地组装各种形态的楼层间隔,同时坚固耐用,抗震性能也比较好。

(2)筒体式结构:筒体式结构设计相对复杂,但可有效地减小转换层的应力集中,减少应力峰值的产生。

(3)剪力墙:剪力墙式结构通常采用相对均匀的布置方式,使得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均得到充分的保证。

4. 转换层的实际应用转换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国贸大厦、广州中信广场等高端商务楼都采用了转换层结构。

浅论高层建筑及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

浅论高层建筑及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

浅论高层建筑及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问题摘要:高层建筑目前在我们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迅猛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面对如此形势,应该把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放在首位加以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1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1.1 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和高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以为,增加了B级高度,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有较大改变。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1.2 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1.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2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原则2.1转换层设计原则2.1.1转换层的竖向布置转换结构可根据其建筑功能和结构传力的需要,沿高层建筑高度方向一处或多处灵活布置;也可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在楼层局部布置转换层,且自身的这个空间既可作为正常使用楼层,也可作技术设备层,但应保证转换层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止沿竖向刚度过于悬殊。

概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概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概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一直是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理、应用领域和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一、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理1.1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定义梁式转换层结构,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设置梁或梁板将上部结构的荷载转移到下部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

其主要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竖向荷载和弯矩逐渐引入下部结构,使得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系统更加合理和稳定。

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荷载传递:梁式转换层通过设置梁或梁板,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逐步引入到下部结构,实现荷载的逐级传递和平衡。

(2)抗弯性能:梁式转换层在抗弯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承担上部结构的水平荷载,并将其转移到下部结构。

(3)加固效果:梁式转换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连接部位,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进行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合理布置:梁式转换层应在结构计算和布置上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转换层结构能够有效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

(2)充分考虑变形:在进行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及变形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3)考虑施工工艺:在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对结构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1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特别是那些受到风载和地震作用较大的高层建筑。

通过设置梁式转换层,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梁式转换层结构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超高层建筑受到的荷载和变形影响更大,因此设置梁式转换层能够更有效地引入荷载和控制结构的变形,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摘要:结构转换层在建筑结构的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层建筑中不同形式连接的关键点所在。

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截面的尺寸和跨度都比较大,大量密集的穿插了钢筋,对模架和模板的支撑体系的要求比较高,一次性大量的灌入了混凝土,对砼的强度要求高。

文中笔者详细的论述了带结构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施工问题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造成了我国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多元性,建筑的功能也逐步齐全。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施工,小仅可以实现人民的居住的要求,还可以满足餐厅,各种商场和娱乐场所的要求。

在前而的建筑施工中,转换层结构施工的优势和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前言部分中笔者已经阐述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施工可以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还可以满足各种商场和娱乐场所、餐厅的要求。

转换层就克服了传统高层建筑中的缺点,这对实现现代高层建筑在中层开设居民居住的地方,在建筑的下部构建一些灵活性强、空间大和墙体少的商业用房提供了可能性。

采用工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而,能为高层建筑提供更大的室内空间,同时还可以为高层建筑提供更加广阔的出入口。

其意义只要如下:1、在扩大了室内空间方面。

在传统和以往的建筑工程中,一般的高层建筑的室内的空间都是一定的,这种情况就造成了高层建筑剪力墙间距的减小,从而就造成了如需在高层的室内布置会客厅和百货商场空间不足的情况。

如果采用可建筑工程转换层结构施工就可以扩大高层建筑剪力墙的间距,从而就可以实现室内空间的扩大。

2、为高层建筑提供更加广阔的出入口。

当前社会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不断增强造成了传统的高层建筑设计的出入口并小能满足相关的需求,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施工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概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概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概述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是指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通过设置梁式转换层来改变楼层的布置形式和结构形式。

梁式转换层一般位于建筑的中间位置,可以将上部的高层建筑和下部的低层建筑分割开来,起到平衡、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平衡:梁式转换层将建筑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减小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影响,使整个建筑更加平衡稳定。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上部的承重会比较大,通过设置转换层可以将荷载传递到下部结构,避免局部荷载集中以及倾覆的风险。

2. 结构过渡:梁式转换层可以实现上下部结构形式的过渡,使不同结构之间的转换平稳过渡,减小构造缺陷和应力集中的可能性。

在上部采用框架结构,下部采用剪力墙,转换层可以实现两种结构间的连接过渡,使整个建筑形式一致。

3. 建筑连接:梁式转换层通常作为建筑的连接部分,可以将不同楼层之间的功能和使用空间有机地衔接起来。

通过设置转换层,建筑可以实现商业、办公、住宅等不同用途的有机组合,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功能性。

1. 结构设计上的应用:通过设置梁式转换层,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结构的平稳过渡和均衡分配,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设置转换层可以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

2. 功能布局上的应用:梁式转换层可以将不同功能的楼层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功能的合理布置。

商业楼层可以布置在上部,住宅楼层可以布置在下部,通过转换层将两部分连接起来,既可以满足商业需求,又可以实现居住功能。

3. 建筑形态上的应用:梁式转换层可以改变建筑的外观形态,使建筑更加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通过设置转换层,可以实现建筑外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可以使高层建筑在结构、功能和形态上更加合理和完善。

通过合理设置梁式转换层,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平衡、过渡和连接,提高建筑的整体性和综合效益。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并且成为城市风景线的一部分。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梁式转换层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设计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进行探讨。

一、梁式转换层结构概述梁式转换层结构是指在高层建筑中,通过设置梁、板等构件来进行结构形式的转换,以适应不同楼层的荷载传递和变形控制。

它通常出现在高层建筑的柱式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分散和转移各个楼层传来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通过横向部分的配筋和混凝土板,可以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进行稳定的控制;能够通过梁的设置实现变形的逐层控制,保证整个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结构形式选择在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梁式转换层结构可以分为梁楼板结构和梁柱结构两种形式,具体选择可以根据楼层的布局和荷载情况来确定。

对于主要集中荷载作用的楼层,可以选择梁柱结构,通过设置梁和柱来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荷载;对于大跨度的楼层,可以选择梁楼板结构,通过设置梁和板来分散荷载和控制变形。

2. 梁的选择和布置在梁式转换层结构中,梁的选择和布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梁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承载力、刚度和变形等因素,以满足楼层的荷载需求和变形控制的要求。

在布置上,应该根据荷载传递和变形控制的需要,合理设置梁的间距和布局,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板的设计和施工梁式转换层结构中的板是起到承载和传递荷载的关键构件,其设计和施工应该特别注意。

在设计上,应该根据楼层的荷载情况和变形控制的要求,确定板的厚度、配筋等参数;在施工上,应该注意保证板的质量和工艺,避免出现裂缝和破坏,影响整个结构的正常使用。

4. 节约建材和减少成本在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中,应该注意节约建材和减少成本的原则。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实例探讨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实例探讨
系统 的 初 步 计 算 ,如 图 3所 示 , 体 系 采 用 撑
试 验 梁 是 转 换 梁 的 15缩 尺 模 型 。截 面 / , 尺 寸 及 配 筋 如 图 2所 示 试 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① 正 截面 平均 应 变基 本符 合平 截 面假
定。
全 部 伸 人 支座 内 , 有 可 靠 锚 固 ; 部 纵 筋 在 并 顶
跨 中 附近 不 宜 过早 截 断 , 好 通 长布 置 。 换 最 转
中4 8x35钢 管 , 杆 间 距 为 5 0x5 0 根 . 立 0 0(
据 用 作 主龙 骨 的 方木 计 算 跨 度 确 定 ,主 龙 骨
梁 截 面尺 寸 较 大 ,沿 梁 高 应 配 置 一 定 数 量 的
水 平 腹 筋 。 平 腹 筋可 以提 供 一 定 的 受 弯 、 水 受 剪 承 载 力 , 时 , 抑 制 裂 缝 的 开 展 , 小 温 同 对 减
力 墙 一 体 结 构 。这样 , 需 要 在 第 4层 与 第 5层 之 间 设 置 结 构 转 换 层 , 时 兼作 设 备 层 。部 筒 就 同
关键 词 : 高层建 筑; 梁式转换层; 结构设计; 工 施
方 法
分 转 换 梁 的 断 面 分 别 为 :0 m m 8 0 m、 0 0 80 x1 0 m 1 0 mm 8 0 x 1 0 mm 、0 mm 0 0 60 x2 0 mm 、
上 、 层 刚 度 比 Y ≤2 尽量 接 近 1 下 , 。
r:
g ! ! 垒
GA + l

式 中 G 、 +— — 第 i+ 层 混 凝 土 剪 变 模 量 : Gl ' 、 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梁式转换层建筑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梁式转换层建筑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上 层板 厚 最小 取 为 1 0 m 2 m 。转 换 梁承 托 上部 剪 力墙 , 混 凝 土强度 等级 为 C 5 4。
受力方 向 顶 点位 移 △(m m)
△/ H
X向 3 . 52
Y向 4 .4 8 9
x向 3 .9 16
Y向
4.l 6 2
12 9 0 1 1 2 13 4 1 l 0 / 9 / 5 7 / l 7 / 6 7
自振 周 期 T l T 2
T 3

周 期 () S 258 .9 245 .4
202 .9
振 型 特 征 Y向平 动 x向平 动
扭 转
T/ l T 085 .0
2 采 用
TAT 计 算 的 结 构 自 振 周 期
自振 周 期 T 1
周 期 () S 248 . 6
体形 系 数 u = . 。采 用 中 国建筑 科 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究院 PP A 14 KM CD
_程 部 开 发 的 S T E 空 间 杆一 墙 板 元 模 型) T T 空 厂 AW ( 和 A( 间杆一 薄 壁 杆 系模 型 ) 程序 进 行 结 构 计 算 , 并采 用 P 一 M
5( m i f) l O 7 .1 24 .7 0 6 .7 2 3 .4 最 火 层 问 6 h / 1 3 88 1 1 1 7 14 O 1 1 1 2 1 / 1 / 9 / 0 / 5 位 移
广东建材 21 年第 4 02 期
表 5 采 用 SAT W E 计 算 的 扭 转 规 贝 U 生分 析 1
勘察设计与装饰
( 加强 转换 层楼板 平面 内的整 体性和 侧 向 刚度, 2 ) 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发布时间:2022-10-16T10:11:38.015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9期作者:刘庆[导读] 梁式转换层结构现已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刘庆41142419930816****摘要:梁式转换层结构现已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其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抗压性能、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能使建筑物的线条更加清楚,是当今建筑界许多企业和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着重探讨了梁式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物;结构设计;梁式转体为解决城市发展和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城市建筑逐步向上层发展,高层建筑也随之增多。

而在这些高层建筑中,必须进行功能的变换。

与传统桁架结构、厚板结构、箱形结构相比,梁式转换层的应用比例较高,其优越性非常显著。

设计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转换层的设计,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以提升国内结构设计的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则(一)科学布置结构转换层的高度不能太高,会严重影响转换层的刚性,改变转换层的传输通路,或因局部刚度太低而引起的应力减弱,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调整转换层的刚度和接触面之间的间隔,使得转换塔与剪力墙之间的空间对称,使得上侧的转换柱尽量设置在转换梁的中部,以防止由于突然的内力而引起的弯曲和剪切变形[1]。

(二)合理控制刚度梁式变换层的结构刚度要适当地进行刚度的调整,以保证转换层的刚度不会出现突然的变化,所以必须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削弱上段的刚度,使得上下结构部分由于剪切刚度、轴向变形刚度和弯曲刚度引起的变形一致,这取决于截面的长短,也就是说,增大变换层的厚度,增大剪切墙数,增大梁型转换层的腰部钢筋,并适当地提高水泥的强度。

(三)准确有效的计算在进行应力计算时,需要对三维空间进行充分的计算,对其进行高效的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探讨

代高层建筑结构 中。结构转换层在 结构 上的作用 是利用 大断面 同 时 又 承 受 部 分 竖 向荷 载 , 因 此 要 求 楼 板 要 有 足 够 的强 度 和 刚 梁将上部结构传递来的荷载传递到其下部柱或剪力墙, 从而实现 度。转换层大梁是承托上部剪力墙或柱传下来竖 向荷 载的重要 上下层结构形式变化 的过渡 。高层建筑 设计中,梁 式转换层结 构件, 本 身受力很大 , 它是整个结构抗震安全的关键部位。转换 构 设计 是 难 点 。 大梁 的设计至关重要 。 1 . 转换结层 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 性能等存在明显差异。
平 面有 限元 等 结构 软 件 加 以计 算 。 外, 其余剪力墙布置分散、 均匀 ; 且 尽 量 沿周 边布 置 , 以增 强 抗 扭

效果。查阅计算结果, 扭转为主 的第一 白振周期与平动为主 的第 白振 周 期 之 比为 0 . 8 5 , 各 层 最 大 水平 位 移 与层 间位 移 比值 不 大 整体计算后对转换层本 身应采用平 面有限元计算软件做局 . 3 , 均满 足平面布置及控制扭转 的要求 。可见工程平面布局 部应力 的补充计算 。分析局部应考 虑转换结构上下楼层是否进 于 1 2 . 2 转换层分析计算
设置外, 让两侧各有一片剪力墙落地。这些都增强了底部刚度 。 加大底部剪力墙厚度 。转换层 以下剪力墙 中, 核心筒部分的 厚度取为6 0 0 m m , 其余部分的厚度取为4 0 0 m m 。 底部剪力墙尽量不开洞或开小洞 , 以免刚度削弱太大 。 提高底部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 采用 C 4 5混凝土 ( 框支柱采
减小框支梁承受的荷载; 增大结构 自振周 分析 内力前, 必须先对整个结构做整体计算分析。可分别按 还可减轻建筑物重量 , 空 间协 同工 作 分 析 方 法和 三 维 空 间 分 析 方 法 进 行 整 体 内力 与 位 期 ,减小地震作用力。

论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论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论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摘要:为了便于实现和适应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结构型式的变化过渡,转换层便应运而生。

而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中,梁式转换层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和认可。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梁式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支撑搭设及构造要求、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点,以期促进该项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abstrac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and adaption of the transi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the column grid structure, conversion layers have come into being, 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and recognized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cases, the design, supporting erecting and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beam comversion layer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steel engineering and concrete engineering are expounded, hoping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beam conversion lay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日趋复杂化,大型化,使用功能也日益多元化,设置转换层不仅实现了建筑结构形式和上下空间的变化,而且在现代建筑结构中有着重要意义。

谈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谈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什 1 f i ii : 』 l

f { ] j I

. I I
L— — — l


一 . 』: 1 { .
图 1住 宅结构 平 面( 墙厚 2 0 m) 0m
3 在 高层 建 筑 结构 的底 部 , ) 当上 部 楼 层 部 分 竖 向构 件 不 能直 接 连续 贯 通 落地 时 , 应 设 置转 换层 , 形成 带转 换层 高层建 筑 。 结构 转 换 方 式较 多 , 以下 对 箱 型 、 厚板 、 换 梁 三 种 转 转 换作 比较 :1厚板 转换 优 点是 结构 整体 性 () 较 好 , 是 的 刚度 突 变较 大 , 量 集 中 , 但 质 给抗 震 带来 不利 ,另外 混 凝土 及钢 材用 量 也 比较 大, 加 投资 成本 () 形转 换 也是 结 构整 体 增 2箱 性 好 , 管 上 部结 构 布 置 多么 复 杂, 能保 证 不 仍 上 、 竖 向构件 的有效 传力 。 是从 结构设 计 下 但 角度 考 虑 , 内力分 析 较 为复 杂 , 换 层设 计 的 转 难 度 相 对较 大 , 厚板 相 同混 凝土 及 钢材 用 同 量较 大 , 够经 济 。 3梁 式转 换层 , 不 () 优点 主要 是转换 构 件受 力 明确 ,设 计 和施 工 相对较 为 简 单 , 外 相 对 于 前 两 种 转换 形 式 更 为经 另
计 算 根据 《 高层建 筑 混凝 土结 构技 术规 程 》 附 录 E 中的规 定 转 换 层 位 于 3 层 及 以 上 时 可 采 用 等 效
侧 向刚度 比:
.e = A2 1A1 > 0 8 v2 H / H21 .
换 层 位 于 3 层 及 以上 时 其 楼 层 与 上 层 侧 向刚度 之 比: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研究摘要: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至关重要,梁式转换层结构作为目前高层建筑常用的垂直转换形式,探讨其在高层建筑中的抗震设计意义重大。

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介绍了工程概况与结构设计参数,阐述了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布置,计算分析了梁式转换层结构层侧向刚度比。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梁式转换层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见的结构形式,由于其传力途径采用柱(墙)——转换梁——墙(柱)的形式,具有传力直接、简单、明确的特点,同时因转换梁受力性能好、稳定可靠、构造简单、便于计算分析、施工方便、造价节省的优点,梁式转换层结构在工程实际中运用较为广泛。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为例,探讨梁式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某高层住宅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081.5m2,建筑总面积30655.6m2。

地上部分为29层,地下部分2层。

地上部分由裙楼连接两个塔楼构成,裙楼顶板以上设置伸缩缝将两座塔楼分开。

建筑总高度91.5m,其中1-2层为裙楼,1层层高6.0m,用于架空层与管理用房;2层层高4.5m,用于商业开发铺面;3-29层为标准层,层高3.0米,均是住宅。

地下部分为设备用房与地下车库,每层层高3.5m。

工程结构形式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

2.工程结构设计参数2.1建筑参数表1 建筑参数地上部分层数地下部分层数裙楼层数建筑高度29层2层2层91. 5m高宽比结构安全等级结构使用年限4. 5 2级50年本工程建筑高度91.5m,小于100m,属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高规》)规定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

且高宽比4.5小于6.0,满足《高规》中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最大高宽比要求。

2.2地震参数表2 地震参数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乙类8度第一组0.1062.3风荷载参数表3 风荷载参数50年一遇基本风压100年一遇基本风压0.70kn/m2 0.90kn/m2根据《高规》,风荷载取值规定:(1)计算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时,风荷载值取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2)计算结构承载力时,风荷载值取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实际工程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01T10:46:10.5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0期作者:邓丽娜[导读] 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注建筑结构整体刚度、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工程安全以及设计质量,进一步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邓丽娜
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543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中转换层的设计工作时,由于梁式转换层结构有着施工便利、传力清晰以及构造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因而该结构在现阶段的转换层结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1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在设计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时必须重视合理科学地计算结构,就整体而言提高整个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践过程中,一般是按照受力变形情况构建求解模型,对三维空间架构特点进行全方位研究以完成计算规则。

转换结构是综合结构中一个重要环节,出于对精确性的考
虑,可使用有限元法分级求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模型中的结构层数量(两层及以上)给予重视,另一方面要注重边界条件适应真实情况。

在计算综合结构过程中,必须利用两种及以上的力学模型确认抗震性能,而在求解弹性时程时,处理方法宜选择弹塑性时程。

高位转换过程中应当结合重力荷载环境计算结构。

梁式转换层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内力时应当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与研究其结构。

而在综合内力和位移求解上,处理方式可选择三维空间和空间关系协作分析,通过两种不同算法应用从而确保计算结果搭符要求。

为防止沿竖向刚度变化过于悬殊形成薄弱层,设计中应考虑使上、下层刚度比γ≤2°,尽量接近1,这样的设计能保证竖向刚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上柱可以保持良好抗侧力的性能,使整体结构受力良好,上层刚度比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Gi、Gi+1—第i、i°+1层混凝土剪变模量; °Ai、Ai+1-第i、i°+1层折算抗剪截面面积(°A°=°A°W°+0.12AC)°; A°W-在所计算的方向上剪力墙的全部有效截面面积; Ac—所有柱的截面面积;hi、hi+1—第i、i°+1层的层高。

2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原则 2.1科学布置竖向构件
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过程中,包含了竖向构件和横向构件等众多形式建筑构件。

若设置比较多的竖向结构构件,则会影响建筑转换层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其强度,进而会使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等综合性能大打折扣,所以在设计梁式转换层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对竖向构件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

2.2确保构件的对称性
在进行转换柱和剪力墙结构的布设时,尽可能遵循对称性原则。

通过提高结构中转换柱、剪力墙的对称效果,进而确保柱结构的剪切变形与弯曲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

2.3确保结构整体刚度
一方面,要确保高层建筑转换层有足够刚度。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期间,必须要注意对其跨度和高度的比例进行合理调整,这是在下部建筑构件和转换层中合理分配结构内力,有效发挥剪力墙柱和转换梁良好受力性能,确保转换层整体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要注意增强转换层下部建筑主体结构的强度,力求可以通过弱化转换层上部结构刚度,强化转换层下部建筑主体结构刚度来确保转换层上部和下部之间抵抗弹性性能和结构变形性能二者之间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最终达到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结构刚度和抗震性的目的。

而为了增强转换层下部建筑结构刚度,可以采用高强混凝土材料,增加剪力墙的数量以及扩大转换层下侧建筑主体结构界面面积等方法。

2.4合理设置结构位置
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转换层结构设置位置较高,则会极大地影响其周边框支剪力墙的强度与内力,削弱建筑抗震能力,所以在设计高层建筑转换层中,为了对层间位移角和内力突变等情况进行有效防范,必须要对其“三刚度刚度”(剪切刚度、轴向变形刚度和弯曲刚度)进行科学、准确地分析地分析,借此来对高层建筑转换层下部结构刚度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要注意严格控制落地剪力墙之间的间距。

3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3.1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1)模板支撑系统
在进行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立足于建筑安全的角度进行相关的作业。

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借助专业的软件设备,结合实际测量到的数据,在科学合理的模型之下计算出工程施工建设需求的安全参数、支撑钢管的横截面等数据。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梁式转换层施工建设的便利性,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作业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利用效果以及模板装拆卸的便利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以及分析,继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相关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2)转换大梁结构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作业过程中,需要其加强对于结构的功能需求分析。

诸如在进行转换大梁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于结构受力数据的计算,并以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相关组建的构建,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作业人员加强对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刚度以及强度分析,由此提高工程建筑中各楼板之间的负载性能。

3.2钢筋下料与绑扎
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的楼层较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因而在构建梁式转换层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采用大直径、多排数的钢筋建材,除了钢筋材料的复杂性之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对于钢筋处理的工序也较为复杂。

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的作业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于钢筋下料以及绑扎作业的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确保梁式转换层钢筋放样与所下材料的相关条件以及工序符合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人员对于设计方案进行打磨和改进,继而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由此规避了因为钢筋安置不合理而导致混凝土振捣效果不佳。

3.3转换层计算
具体来说,楼盖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梁、板。

高层建筑中的楼盖结构设计主要由板、梁两部分组成。

在对高层建筑的转换层进行布设时,还要对楼盖部分的设计引起重视。

首先,为确保为满足结构竖向力的承载要求,要避免出现较大的开洞;其次,在进行电梯间或楼梯间的设计工作时,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落地剪力墙的设置,并且要对筒体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3.4框支柱设计
框支柱在具体设计时,纵向钢筋配筋率,要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比如:当抗震等级为1级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1.2%,当抗震等级为2级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1.0%,当抗震等级为3级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0.9%,当抗震等级为4级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能低于0.8%。

纵向钢筋间距抗震设计时要控制在80-200mm之间。

框支柱箍筋要沿着框支层全高加密,为最大限度上提升梁式转化层结构的稳定性,要尽量采用复合的螺旋箍进行箍紧,箍筋直径不能小于10mm。

在框支柱节点区域水平箍筋时可以采用柱箍筋的配置原则,当框直梁、转换层梁腰筋配置和拉通可靠锚固时,则要根据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具体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箍筋。

总结: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注建筑结构整体刚度、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工程安全以及设计质量,进一步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叶永红.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探索[J].四川水泥,2016(7).
[2]谈鑫.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52).
[3]邱龙斌.关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J].河南建材,20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