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样卷p定稿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答题纸(含答案)及试题卷 -涂卡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指定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A.从思维出发B.从实践出发C.从统一性出发D.从物质出发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4.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5.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6.“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是()A.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D.马克思主义的观点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不可逆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伸张性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原因和结果互相作用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9.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这体现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10.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
这在哲学上坚持了()A.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11.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研究历史资料D.参加社会实践1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13.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14.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1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6.“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17.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8.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1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20.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巧.21.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经济利益 D.人的价值追求22.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就是()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D.资本集中23.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是()A.对商品和商品生产进行研究B.对自然经济进行研究C.对生产力进行研究D.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24.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是()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2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决定的A.商品的自然属性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C.生产资料私有制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27.资本主义的银行利润()A.相当于平均利润B.低于平均利润C.高于平均利润D.高于商业利润28.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标志是()A.货币的产生B.纸币的产生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的产生29.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30.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 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的方式31.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32.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3.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 B.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 D.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3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以下单项选择题通过阅读第四部分“小论文”考题的文献资料回答:36.冷战结束后,新()思潮在世界蔓延,美国变成了一个优待富豪而虐待工人和中产阶级的国度。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样卷p
试卷编号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密………………封………………线…………………………长沙理工大学201 /201 第学期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含档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号 010001专业全校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②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④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①对数人选择的道路②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16。
大学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样卷三p
大学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样卷三p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0.认识的客体是(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外部自然界1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2.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1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14.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15.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C.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D.人们协调公共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1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种观点属于(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宿命论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D.否认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观点1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和壮大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说明(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26.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C.语言的产生 D.劳动2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28.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①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③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④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9. 辩证的否定是()①事物的自我否定②事物发展的环节③事物联系的环节④扬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0.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③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④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3、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5、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6、实践的本质及特点7、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那些方面9、意识的能动作用10、联系及其特点1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1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认识的本质及特点17、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8、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40分)(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13分)(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13分)(三)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4分)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40分)(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0分)(二)鲜明的政治立场(10分)(三)重要的理论品质(10分)(四)崇高的社会理想(10分)三、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40分)(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15分)(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
(25分)四、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40分)(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10分)(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10分)(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0分)(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0分)五、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40分)(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3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13分)(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附答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类型:命题教师签名:教研室命题组教研室主任签名:主管院长签名: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每题1分,共20分)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是()A。
从来就有、独立存在的B。
一切生物现象都普遍具有的C. 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D. 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运动和静止B。
联系和发展C。
量变和质变 D.对立和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存在性B。
物质性 C. 运动性D。
实践性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 生产使用价值B. 生产商品C. 生产价值D。
生产剩余价值。
6、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社会基本矛盾 B. 阶级斗争C. 社会革命D。
科学技术革命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点是()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9、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
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作用不同B。
它们的数量能否增减C。
它们周转的速度不同D. 它们能否再生产出来10、剩余价值率( )A. 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C。
表示剩余价值生产成本 D. 表示资本利润率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客体是()A。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样卷五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21. 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统一
22.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C.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D.由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的
3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3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A.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7.“居安思危”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等同的 D.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等同
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D.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47.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一方面有弊,给我国的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也使原有的危机意识遭遇挑战;另一方面有利,对我国防止金融领域的风险具有警示作用,同时,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机遇;总的来说,弊大于利,我们在危机面前必须兴利除弊,化解风险,抓住机遇;上述认识包含着以下哪些哲理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个人自由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承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是通过?A. 个人奋斗B. 社会革命C. 教育改革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A. 个体劳动B. 集体劳动C. 雇佣劳动D. 自由劳动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积累C. 资源枯竭D. 技术落后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C. 维护封建制度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心史观B. 唯物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传统答案:A, B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答案:A, C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B. 按劳分配C. 阶级斗争的消失D. 国家消亡答案:A, B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 B, 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按劳分配D. 按需分配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样卷四p定稿版
15、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
17、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着特征是:( )
A.革命性和批判性B.实践性和阶级性C.科学性和历史性
D.辩证性和彻底性
5、“万物皆备于我”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D.只是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12、“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0、金融资本是由( )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天才人物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试卷 附答案
A .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 .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 . 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4、不列命题或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 .意识就是物质 B .理在事先 C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D .物是感觉的复合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D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6、《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A .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 .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 .理论指导的实践的关系8、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B .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C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D .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表明( )A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 .实践创造了认识的必要条件C .实践沟通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D .实践提供了认识的物质手段 10、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 )A .社会科学的真理不是客观真理B .真理包含着客观真理C .对立统一的关系D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 .社会存在B .社会基本矛盾C .社会实践D .社会发展的规律…………………………………………………答……………………………题……………………………线…………………………………………………姓名 学号 学院 级 专业 班 …………………………………………………装……………………………订……………………………线…………………………………………………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步调上的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能动性D.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制约性1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工具的状况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14、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人的本质的是()A.人之初,性本善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C.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质在于坚信()A.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B.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C.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D.群众自己解放自己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的发展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17.任何商品都是有用的劳动产品,但是有用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在()A.满足他人需要时才能成为商品B.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时才成为商品C.成为他人的消费对象时才成为商品D.用来交换时才成为商品18、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根源在于()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1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市场渗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67151精编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最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附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B)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C)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样卷p精编WORD版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样卷p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试卷编号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密………………封………………线…………………………长沙理工大学201/201第学期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含档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号 010001专业全校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②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④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16。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包含全部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与辩证唯物法结合理解)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B.逻辑学C.数学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5-(要理解教材内容)A.不会有很大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 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社会生产价格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 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结合教材理解)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及详解
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教材6页。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材39页。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课程代码: 0370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书写,答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清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得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得全部积极内容,都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理论来其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得就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C、近代英国哲学?D、近代法国哲学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唯一标准就是,就是否承认A、世界得统一性与多样性?B、联系得客观性与普遍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得,这就是因为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得社会关系中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与社会历史性C.实践就是个人日常生活得活动D.实践就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与发展得基础4.唯物辩证法得总特征有两个,一个就是联系得观点,另一个就是A、发展得观点B、对立统一得观点?C、实践得观点?D、辩证否定得观点5.意识对于人得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B、意识就是客观事物本身C、意识对物质晷有决定性?D、意识就是人脑得机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第1页(共4页)6.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得根本标志就是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B、认为认识过程就是纯粹得观念创造C、肯定思维对存在得决定作用?D、认为认识过程就是反映与创造得统一7.“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A、感性认识就是微不足道得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就是唯一可靠得?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A、既就是抽象得又就是具体得B、既就是必然得又就是偶然得C、既就是普遍得又就是特殊得D、既就是绝对得又就是相对得9.“哲学家们只就是用不同得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得提出者就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 C、马克思?D、恩格斯10.“作为观念形态得文艺作品,都就是一定得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得反映得产物”,这句话强调得就是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1.在生产关系得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得就是A、产品得分配方式 B、人们在生产中得地位C、产品得交换方式D、生产资料得所有制形式12.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就是一个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文化范畴D、交往范畴13.人得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就是A、人得道德品性B、人得经济地位C、人得价值追求D、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14.以私有制为基础得商品经济得基本矛盾就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得矛盾C、价值与交换价值得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矛盾15.资本积累得源泉就是A、使用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交换价值16.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就是一年)内生产得A、全部剩余价值得总与B、全部生产资料得总与C、全部物质资料得总与D、全部消费资料得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第2页(共4页)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核心就是A.政党制度B、法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18.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A.—般垄断资本主义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1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得金融资本就是指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得银行资本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得所有资本得总与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得总与D.垄断得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融合形成得资本20.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得总任务就是A、实现充分就业B、稳定币值、汇率与物价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D、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21.垄断资本主义得历史作用就是A.为一个更高级得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B.建立完善得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C.实现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全球化D.不断发展社会得民主与法制22.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得纲领性文件就是A、《共产主义原理》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D、《国家与革命》23.无产阶级革命得发生归根结底就是A、生产力得发展水平决定得?B、生产关系得性质决定得C、被统治阶级得意愿决定得 D、统治阶级得压迫决定得24.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得本质属性与要求得就是A、促进人得全面发展与社会与谐?B、实行高度发达得商品经济C、建立完全纯粹得公有制经济?D、实行严格管控得计划经济25.共产主义社会得分配原则就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平均分配D、定量分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第3页(共4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马克思主义得科学内涵与理论品质。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样卷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试试题样卷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试卷编号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密………………封………………线…………………………长沙理工大学201/201第学期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含档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号 010001 专业全校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②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④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16。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法国启蒙思想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存在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D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客观实在性B. 可知性C. 运动性D. 多样性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的固有属性C. 物质的存在形式D. 物质的运动形式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A. 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的固有属性C. 物质的存在形式D. 物质的运动形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实践性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答案:A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表现在()A.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B. 以实践为基础C.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己任D. 以改造世界为目的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反映C. 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和意识没有关系答案:A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考试试题含答案马克思主义无纸化考试考
试试题样卷p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试卷编号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密………………封………………线…………………………
长沙理工大学201/201第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含档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号 010001
专业全校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卷)闭卷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
A.阶级斗争理论
B.社会主义学说
C.辩证法理论
D.唯物史观
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
A.唯物主义
B.宿命论
C.唯意志论
D.循环论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
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①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②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④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