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 力 评 定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d35a04f78a6529647d5332.png)
4
四、肌力评定的分类
徒手肌力评定
使用器械与否
器械肌力评定 等长肌力评定
简单仪器 大型仪器
肌肉收缩形式
等张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5
第二节 徒手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的定义
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 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 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 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
第一节 概述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 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 能力。
1பைடு நூலகம்
二、肌力评定的定义
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 肉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 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 疾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 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 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 提供依据。
2
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 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 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 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 引起的肌肉废用等。
3
三、肌力评定的目的
1.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 围; 2. 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3. 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 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 疗计划提供依据。
32
33
10.前臂旋后
【主要肌】肱二头肌。 【评定分级】 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 90°,前臂置于旋前位,手指自然放松。评定人员一手固定 其上臂,另一手施加阻力于其前臂远端桡骨背侧及尺骨掌侧, 嘱其完成掌心向上的旋转运动。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前臂旋 后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 上动作者为4级。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完成前臂旋后 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2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肘关节伸直,前臂 旋前。评定人员固定其上臂,能完成前臂旋后的全关节活动 范围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 患者坐位,试图做前臂旋后运动时,在前臂背侧 的桡骨头下方触诊旋后肌,在肘关节前下方触诊肱二头肌肌 腱,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34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ecea331ccbff121dd368378.png)
肩关节屈肌
主动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副动肌:胸大肌、肱二头肌 活动范围:0~180° 检查体位:坐位(5-2级),仰卧位(10级),上肢自然下垂,肘轻度屈曲,前 臂旋前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在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肩关节伸肌
主动肌:背阔肌、三角肌后部 副动肌:肱三头肌、小圆肌 活动范围:0~60° 检查体位:坐位(5-2级),俯卧位(10级),上肢内收内旋完成肩关节后伸 检查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 另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
肌力评估禁忌证
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 性扭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肌力评估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 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 握力计、捏力计
手法肌力检查法
手法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
年龄 18~30 31~40 41~50 51~60 优 56以上 56以上 54以上 50以上 良 53~56 53~56 51~54 47~50 中 44~52 44~52 42~50 38~46 中下 39~43 39~43 37~41 33~37 差 39以下 39以下 37以下 33以下
女子握力评价标准(单位:千克)
<20岁 男 kg 女 kg 42.6-45.2 22.8-23.8 20-30岁 46.2-48.5 22.7-24.6 30-40岁 44.5-49.2 28.0-30.8 40-50岁 47.3-49 21.5-23.4 50-60岁 43.5-45.9 18.2-22.3
肌力评估流程
![肌力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a928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0.png)
肌力评估流程肌力评估流程是一种用于测量人体肌肉力量和功能的方法。
该流程通常由专业的健康护理人员或者物理治疗师执行,以评估个体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水平。
下面是肌力评估流程的详细步骤:1. 评估前准备:在进行肌力评估之前,评估者应与被评估者进行沟通,解释评估过程,并确保被评估者了解评估的目的和步骤。
评估者还应确认被评估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肌力评估,并记录相关的健康信息。
2. 测量身体基本数据:在进行肌力评估之前,评估者应测量被评估者的身高、体重、年龄等基本数据,并记录下来。
这些数据可以匡助评估者更好地了解被评估者的身体状况。
3. 确定评估的肌肉群:根据被评估者的需求和目的,评估者应确定要评估的肌肉群。
常见的评估肌肉群包括上肢、下肢、核心肌群等。
4. 选择合适的肌力评估方法:根据被评估者的能力和评估目的,评估者应选择合适的肌力评估方法。
常见的肌力评估方法包括手动肌力测试、动态肌力测试、等长肌力测试等。
5. 进行肌力评估:根据选择的肌力评估方法,评估者应按照标准的步骤进行肌力评估。
评估者应告知被评估者要进行的动作和姿式,并确保被评估者正确理解并执行。
评估者应使用合适的力量测量设备,如手持测力计、肌力测试仪器等,对被评估者的肌肉力量进行测量。
6. 记录评估结果:评估者应记录每次评估的结果,包括被评估者的基本信息、评估的肌肉群、评估方法和测量结果。
评估者还可以使用图表或者图形来呈现评估结果,以便更直观地了解被评估者的肌力水平。
7. 分析评估结果:评估者应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被评估者的肌力水平和功能状况。
评估者可以比较被评估者的结果与正常范围或者以前的评估结果,以评估被评估者的发展或者变化。
8.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评估者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针对肌力不足的锻炼方案、物理治疗方法等。
康复计划应根据被评估者的需求和目标进行调整,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跟踪。
9. 提供建议和指导:评估者应根据评估结果向被评估者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包括如何改善肌力、预防肌力下降等。
肌力评估临床标准
![肌力评估临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e79a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c.png)
4. 电动肌力测试(Electromyography):电动肌力测试是通过测量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来评估肌力水平。通过将电极放置在患者的肌肉上,记录肌肉收缩时的电信号,从而评 估肌肉力量。
肌力评估临床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肌力评估方法和临床标准可能会因专业领域和具体的评估目的而有 所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肌力评估方法,并结 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肌力评估临床标准
肌力评估是临床上评估患者肌肉力量和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肌力评估 临床标准:
1. 牛津肌力评分(Oxford Manual Muscle Testing):牛津肌力评分是一种常用的肌力 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患者不同肌群的肌力水平。评分从0到5分,分别表示无肌力活动、轻微 肌力活动、肌力活动在重力下不足、肌力活动能够克服重力、肌力活动能够克服重力和轻阻 力、肌力活动能够克服重力和重阻力。
2. 手持力测试(Grip Strength Testing):手持力测试是评估患者手部肌肉力量的常用 方法。使用特定的手持力测力仪,患者握住测力仪,尽力用力握紧,测量最大握力的数值。
肌力评估临床标准
3. 肌肉力量等级评估(Muscle Strength Grading):肌肉力量等级评估是根据肌肉力量 的表现将肌肉分为不同等级。常见的等级评估方法包括从0到5级,分别表示无肌力活动、轻 微肌力活动、肌力活动在重力下不足、肌力活动能够克服重力、肌力活动能够克服重力和轻 阻力、肌力活动能够克服重力和重阻力。
肌力评定分级
![肌力评定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e996f21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5.png)
肌力评定分级肌力,简单来说,就是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手段,它能够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患者肌肉功能的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肌力评定分级。
肌力评定通常采用六级分级法,从 0 级到 5 级,每个级别都代表着不同的肌肉力量水平。
0 级肌力被称为完全瘫痪。
在这个级别,肌肉完全没有收缩的迹象,肢体不能产生任何动作。
想象一下,就好像一个人躺在床上,无论怎么努力,身体的某个部位都无法动弹分毫。
比如,一位因严重脊髓损伤导致下肢完全失去知觉和运动能力的患者,其下肢肌力就处于0 级。
1 级肌力则是有轻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这种收缩非常微弱,可能只有患者自己能感觉到,旁人几乎难以察觉。
就好比试图推动一辆极其沉重的卡车,虽然使出了全身力气,但卡车纹丝未动。
比如,一些中风患者在早期恢复阶段,可能会出现部分肌肉的轻微收缩,但肢体仍然无法活动。
2 级肌力意味着肌肉可以收缩,能够带动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通俗地说,就是肢体可以在平面上移动,但无法克服重力抬起。
好比一个人躺在床上,能够水平移动腿部,但无法将腿抬离床面。
比如,患有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能会达到 2 级肌力水平。
3 级肌力是能够对抗地心引力,带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这时候,患者可以抬起肢体,但如果有人施加一点阻力,就无法继续完成动作。
比如,一位骨折后正在康复的患者,能够自主抬起受伤的手臂,但如果有人轻轻向下按压,手臂就会被压下去。
4 级肌力就比较强大了,能够对抗一定的阻力,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此时,患者的肌肉力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恢复,可以完成大部分日常动作,但与健康人的力量相比还有差距。
例如,经过长期康复训练的运动员,在受伤后恢复到 4 级肌力,虽然能够进行常规训练,但在高强度对抗中可能还会感到力不从心。
5 级肌力是正常肌力,意味着肌肉能够对抗充分的阻力,进行全范围的活动,且力量与正常同龄人相同。
肢体肌力评定依据
![肢体肌力评定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0b80b8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7.png)
肢体肌力评定依据1. 介绍肢体肌力评定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
通过评定肢体肌力,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状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肉功能障碍或肌无力等问题。
肢体肌力评定通常由医生或训练有素的医疗人员进行,他们会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和评分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肌力。
2. 肢体肌力评定方法肢体肌力评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手动测试和仪器测试。
2.1 手动测试手动测试是一种直接观察和感知患者肌肉力量的方法。
医生或训练有素的医疗人员会使用自己的手来进行测试,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和抵抗力来评估他们的肌力。
常用的手动测试方法包括:•手握力测试:评估患者的手部肌肉力量,可以使用握力计来进行测试。
•肌肉力量等级评定:通过观察患者的肌肉运动和抵抗力,将其肌力分为不同等级,如5级、4级、3级等。
手动测试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但结果可能受到测试者的主观因素影响。
2.2 仪器测试仪器测试是一种使用专门的仪器来评定肢体肌力的方法。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肌肉产生的力量或运动的角度和速度,从而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肌力。
常用的仪器测试方法包括:•肌力测定仪:使用肌力测定仪可以测量患者肌肉产生的力量。
患者需要按照仪器的指示进行力量测试,仪器会记录下患者产生的力量数值。
•动作分析仪:使用动作分析仪可以测量患者的运动角度和速度。
通过分析患者的运动数据,可以评估其肌肉力量和功能。
仪器测试方法结果客观可靠,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3. 肢体肌力评定依据肢体肌力评定依据是根据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指标制定的。
以下是常用的肢体肌力评定依据:3.1 肌力等级评定肌力等级评定是根据患者的肌肉运动和抵抗力来判断其肌力的方法。
常用的肌力等级评定标准如下:•5级:正常肌力,患者能够完成全程运动,抵抗力强。
•4级:肌力轻度减退,患者能够完成全程运动,但抵抗力稍弱。
•3级:肌力中度减退,患者能够完成部分运动,但抵抗力较弱。
•2级:肌力重度减退,患者能够完成微弱运动,但抵抗力很弱。
肌力评估流程
![肌力评估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c8a9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1.png)
肌力评估流程引言概述:肌力评估是评估一个人肌肉力量和功能的过程。
它是体育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肌力评估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评估项目、评估方法和数据分析。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评估目的:在进行肌力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
是为了评估一个人的肌肉力量水平,还是为了监测康复治疗的进展?不同的评估目的会影响评估项目的选择和评估方法的应用。
1.2 选择评估项目:根据评估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估项目。
常见的肌力评估项目包括:手握力评估、腿部肌肉力量评估、核心肌群力量评估等。
评估项目的选择应根据被评估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1.3 确定评估环境和工具:评估环境应该安静、宽敞、明亮,并且具备必要的评估工具。
例如,手握力评估可能需要使用手动力计,腿部肌肉力量评估可能需要使用动态电子测力仪等。
确保评估环境和工具的准备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评估项目2.1 手握力评估:手握力评估是评估上肢肌肉力量的重要项目。
被评估者握住手动力计,尽力挤压力计,测量最大握力。
评估时应注意姿势正确、肌肉放松、重复评估多次以取得准确的结果。
2.2 腿部肌肉力量评估:腿部肌肉力量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坐位踢腿、蹲起、腿部屈伸等。
评估时应根据被评估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注意姿势正确、动作流畅、重复评估多次以提高准确性。
2.3 核心肌群力量评估:核心肌群力量对于身体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核心肌群力量评估项目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腹肌力量测试等。
评估时应确保姿势正确、动作规范、重复评估多次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三、评估方法3.1 力量测量:力量测量是肌力评估的核心方法之一。
常用的力量测量方法包括:手动力计、动态电子测力仪、等级评分法等。
评估时应根据被评估者的特点和评估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力量测量方法,并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评估肌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肌力评定分级
![肌力评定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f2f85d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0.png)
肌力评定分级肌力评定分级是一项医学测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肌肉力量水平。
该测试通常用于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帮助医生和运动教练确定一个人的肌肉功能,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或训练方案。
肌力评定分级主要评估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群的力量强度。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一、肌力评定方法一:手握力测试手握力测试是最为简单和常用的肌力评定方法之一。
测试者需要使用一台手握力计,让被测试者握住手握力计的把手,并尽力用手握紧。
测试者会记录下被测试者最大的握力数值,作为评估肌力的依据。
手握力测试常用于评估上肢肌肉力量,尤其是手腕和手指的肌肉。
这个测试方法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设备,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二、肌力评定方法二:屈膝力测试屈膝力测试是评估下肢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
测试者需要躺在测试床上,保持身体平躺状态,双膝弯曲呈90度角,双脚放在测试床上。
测试者会施加一个向下的阻力,被测试者需要尽力用双脚顶起,测试者记录下被测试者的最大顶力数值。
屈膝力测试可以评估大腿的肌肉群力量,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腘绳肌。
这个测试方法简单可行,适用于康复锻炼和运动训练。
三、肌力评定方法三:手臂伸直力测试手臂伸直力测试用于评估上肢肌肉力量,特别是肩部和背部的力量。
测试者需要用一台手臂伸直力测试仪,被测试者将双手握住测试仪的把手,然后尽力将双臂伸直。
测试者记录下被测试者的最大伸直力数值。
手臂伸直力测试可以评估肩背肌肉的力量,对于康复训练和姿势调整有重要意义。
四、肌力评定方法四:握力测试握力测试是评估整体上肢肌肉力量的一种方法。
测试者用一台握力计,被测试者将手握住测试仪的把手,然后尽力用手握紧。
测试者记录下被测试者的最大握力数值。
握力测试对于评估上肢的整体力量有很大帮助,可用于康复训练和身体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分级是根据上述肌力评定方法的测试结果,将被测试者的肌力水平分为不同的级别。
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优秀:力量水平非常强,达到或超过同龄人的平均水平;2. 良好:力量水平较强,超过同龄人的大部分;3. 一般:力量水平一般,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相当;4. 较弱:力量水平较弱,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5. 极弱:力量水平非常弱,低于同龄人的大部分。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7897a73453610661fd9f40c.png)
肌力评定肌力(muscle strength)就是指肌肉收缩得力量。
肌力评定就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与肌群产生得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就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得一种检查方法,也就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与范围得一种重要手段、肌力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与器械肌力测定。
1.徒手肌力检查(1)概念徒手肌力检查(MMT)就是根据受检肌肉与肌群得功能,让受试者处于不同得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与抗阻力得条件下做一定得动作,按照动作得活动范围及抗重力与抗阻力得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特点①简便,不需要特殊得检查器具。
②以自身各肢体得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得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③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
④只能表明肌力得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3)检查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得徒手肌力检查就是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Lovett教授得6级分级法(表3-1)。
表3-1 MMT肌力分级标准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Lovett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2)。
表3-2 MRC肌力分级法(4)人体主要肌肉或肌群得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表3-3)表3-3 上肢与下肢主要肌肉得手法肌力检查角肌收缩远端,能抗中等阻力抗较大阻力屈肘肌群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同左,肘可主动屈曲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可克服重力屈肘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中等阻力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屈髋肌群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髋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可充分完成该动作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前面,能抗中等阻力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股骨远端前面,能抗较大阻力伸髋肌群仰卧,试图伸髋时于臀部及坐骨结节可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与股后肌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与股后肌群),伸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与股后肌群),伸髋骨结节可触及肌活动髋肌与股后肌群),可克服重力伸髋10°~15°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中等阻力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较大阻力伸膝肌群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可克服重力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中等阻力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较大阻力踝跖屈肌群仰卧,试图踝跖屈时可触及跟腱活动同左,踝可主动跖屈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能克服重力踝跖屈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抗中等阻力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抗较大阻力2、器械肌力测定当肌力超过3级时,为进一步作准确得定量评定,可采用器械进行肌力测定。
肌力评级标准
![肌力评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37dc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3.png)
肌力评级标准肌力评级是对人体肌肉力量进行客观评定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健身教练更好地了解患者或训练者的肌肉状态,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或训练方案。
肌力评级标准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运动需求而制定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肌力评级标准。
一般成年人的肌力评级标准通常采用了美国康复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Medicine)的标准,其评级分为6级,具体如下:1. 0级,无肌肉收缩。
2. 1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法产生关节活动。
3. 2级,肌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关节活动,但无法对抗重力。
4. 3级,肌肉能够对抗重力,但无法对抗外加阻力。
5. 4级,肌肉能够对抗轻度阻力。
6. 5级,肌肉能够对抗重度阻力。
这种评级标准主要用于评估病患的肌力状态,对于一般健康人群也可以作为参考。
但对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来说,通常需要更精细的肌力评级标准。
在体育医学领域,常用的肌力评级标准包括了肌肉最大力量、肌耐力、肌爆发力等多个方面。
肌肉最大力量是指肌肉在最大程度下产生的力量,通常用一次最大抵抗(1RM)来表示。
评定肌肉最大力量的标准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力量训练动作,比如深蹲、卧推、硬拉等,来测试肌肉在不同部位的最大力量。
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肌肉最大力量的评级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肌耐力是指肌肉在持续时间内产生力量的能力,通常通过做多组、多次重复的力量训练动作来测试。
评定肌耐力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肌肉在不同负荷下的持续时间和重复次数来确定的,比如做哑铃卧推时,能够连续做多少个重复动作就是评定肌耐力的一个指标。
肌爆发力是指肌肉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通常通过做跳跃、冲刺等爆发性动作来测试。
评定肌爆发力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肌肉在极短时间内产生的力量大小和速度来确定的,比如做垂直跳跃时,能够跳多高就是评定肌爆发力的一个指标。
总的来说,肌力评级标准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运动需求而制定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和健身教练更好地了解患者或训练者的肌肉状态,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或训练方案。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ef59b1d14791711cc7917f7.png)
肩关节后伸
【主动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 【辅助肌】小圆肌、肱三头肌
肩关节后伸
5-3级 检查者一手固 定被检者肩胛 骨,另一手置 于上臂远端, 向肩关节前屈 方向施加阻力 , 令被检者肩关 节后伸。
肩关节后伸
检查2~0级,被 检者对侧卧位, 检查者一手固定
被检者肩胛骨,
另一手置于上臂 远端支托。
肘关节伸展
【主动肌】肱三头肌 【辅助肌】肘肌、前臂伸肌群
肘关节伸展
5-3级 检查者一手固 定被检者上臂, 另一手置于前 臂远端,向肘 关节屈曲方向 施加阻力,令 被检者肘关节 伸展。
肘关节伸展
检查2~0级,被 检者坐位,肩关 节外展90°,肘 关节屈曲,检查 者一手置于被检 者肘关节内侧支 托,另一手置于 前臂远端支托。
三角肌
喙肱肌 coracobrachialis
肩关节前屈
【主动肌】三角肌(前部纤维) 喙肱肌 【辅助肌】三角肌(中部纤维)、胸大肌 (锁骨部纤维)、肱二头肌
肩关节前屈
5-3级
检查者一手固定 被检者肩胛骨,
另一手置于上臂
远端,向肩关节 后伸方向施加阻 力,令被检者肩 关节前屈。
肩关节前屈
检查2~0级,被 检者对侧卧位, 肩、肘关节屈曲 90°,检查者一 手固定被检者肩 胛骨,另一手置 于上臂远端支托。
踝关节背伸
【主动肌】胫前肌
踝关节跖屈
【主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辅助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 骨短肌、长屈肌、趾长屈肌、跖肌
踝关节背伸
5-3级
检查者一手固定
被检者小腿远端, 另一手置于足背 内侧,向踝关节 跖屈方向施加阻 力,令被检者踝 关节背伸。
踝关节跖屈
5-3级
肌力评估标准
![肌力评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4cae3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e.png)
肌力评估标准肌力评估是评估个体肌肉力量和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肌力评估通过各种量化参数来衡量肌肉的力量,以了解个体肌肉功能的水平。
以下是肌力评估的标准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手动肌力测试1. 手动重复试验法:通过手动计算被评估肌群在重复性运动中能够完成的次数,以评估肌力。
2. 手动抵抗法:通过手动应用阻力,评估被评估肌群在克服阻力下的肌力。
3. 手动Grip测力仪:通过手握测力仪进行手握力测试,评估上肢肌肉力量。
二、肌电图评估1. 肌电图表面电极:通过表面电极采集肌电信号,评估肌肉的活动水平和肌肉收缩力量。
2. 计算机化运动分析系统:通过电脑化运动分析系统分析不同肌肉群在运动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评估肌力的水平。
三、仪器评估1. 医疗电子动力学测试:通过医疗仪器进行肌肉的力量测试,评估肌肉功能的水平。
2. 同步收集肌肉活动与运动力学数据:通过各种传感器,如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进一步评估肌肉活动和力学参数。
四、常用的肌力评估量表1. BMRC肌力分级量表:采用六级分级法,评估下肢肌肉力量。
2. MRC评分法:采用六级分级法,评估各个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
3. 手握力量测试:通过测力仪测量手握力量,评估上肢肌肉力量。
五、参考标准1. 年龄和性别:正常成年人的肌肉力量通常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可以参考相应年龄和性别的肌力标准。
六、常见的肌力评估项目1. 俯卧撑测试:测试上肢和胸肌力量。
2. 双脚跳远测试:评估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3. 坐起身卧起坐测试:评估腹肌力量。
4. 单腿平衡测试:评估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肌力评估标准和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估目的和需求来确定,常用的手动肌力测试、肌电图评估、仪器评估以及相关的评估量表和参考标准可以帮助评估者对个体的肌力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
同时,对于肌力评估的结果也应综合考虑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肌力水平。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78cc4e3f61fb7360b4c6567.png)
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关 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禁忌
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
肩关节前屈
三角肌前部
肩关节前屈肌群肌力的评定方法
肩关节后伸
背阔肌 大圆肌 三角肌后部
肩关节后伸肌群肌力的评定方法
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中部 冈上肌
3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3-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2+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
2
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2- 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
1
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无肌肉收缩
NO YES
髋关节后伸
髋关节后伸
臀大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股二头肌长头
髋关节后伸肌群肌力的评定方法
髋关节外展
髋关节内收
大收肌 长收肌 短收肌 股薄肌 耻骨肌
膝关节屈曲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腘肌
膝关节屈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群肌力的评定方法
膝关节伸展
股四头肌
股外 侧肌
股直肌
股中肌
股内 侧肌
膝关节伸展肌群肌力的评定方法
踝关节背屈(背伸)
胫骨前肌 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浅 层,为梭形肌。 起点:起于胫骨体外侧的 上2/3。 止点:肌腱从内踝前方通 过,止于内侧(第1)楔骨 和第1跖骨底。 功能:维持足弓
踝关节跖屈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肩关节外展肌群肌力的评定方法
肩关节外旋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270a218581b6bd97f19eaa9.png)
三、检查方法
(一)躯干主要肌 肉手法检查
1.颈前屈
主要动作肌:胸锁乳 突肌。 辅助肌:头长肌、颈 长肌、前斜角肌、舌 骨下肌群、中斜角肌、 后斜角肌、头前直肌
运动范围:颈椎伸直后再稍向前方屈曲。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固定胸廓下部,肩部放松。令其完成颈椎 屈曲运动。检查者在前额部施加抵抗。(两侧胸 锁乳突肌不对称者,使其头部向侧方旋转,完成 屈颈动作,抵抗施于耳部)。 评级:
(3)肌肉收缩运动形式区别:
等长运动
肌肉长度 不发生变化
等张运动
肌肉变长或缩短
肌肉张力
关节运动 适用 方法
加强
无 骨折后石膏固定、疼 痛、肿胀 肌肉全力收缩并维持 数秒
不变
有 主动运动、抗阻运 动 肌肉反复收缩、放 松
(四)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发达程度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的募集 4.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协调性 5.杠杆效率
1级与0级 不能完成以上动作,仅在髂前下棘下方触到缝匠 肌收缩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级。
(三)肌肉收缩类型
1.等长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间的 距离不变,即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也不发 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2)作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2.等张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 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2)分类:
a)向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缩短,称为向心性收缩。 b)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逐渐加大,主要作用使动作的快慢或肢 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称为离心性收缩。
肌力评定操作心得
![肌力评定操作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c1ca2c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a.png)
肌力评定操作心得肌力评定,即肌力的测量和评定,是评定运动功能及评定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
肌力评定又可分为肌力强度和肌力控制两大类。
肌力强度是指被评定肌体对外部力量的适应能力,包括肌张力、肌收缩、关节活动度等3个方面,即:肌力强度、肌力控制和肌张力控制等。
肌力评定主要用于运动损伤、辅助治疗、康复治疗和保健等方面,它可以客观、快速、准确地评估被评定肌体所受力量和作用于各肌肉群所形成的肌肉强度,并提供相应运动损伤恢复治疗与康复训练的评价结果及康复训练计划执行情况。
肌力控制是用于评估人体主动运动功能及参与运动损伤风险因素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损伤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人体运动功能评估一种重要方法。
肌力控制要求在被评定肌体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其操作方法是:将被评定肌体置于被评定位置上以尽可能快速度完成各种动作,直到得到最大肌肉力量或达到标准动作幅度。
这种方法一般被用于临床康复中作肌力分析,用于疾病评价和康复训练计划执行状况分析等方面。
1.准备a.被评定肌体最好选用柔软、弹性好的材料制作,这样可以避免伤到肌体本身。
被评定肌体一般选用4-6块软板制成的夹板作为评定区域及被评定体位。
b.需要确保在被评定肌体的两侧均匀受力。
c.一般要求被评量者采用双手扶住患侧肩部并保持身体稳定。
d.需确保被评量者头部、颈部、背部保持平衡。
e.必要时可配一个或多个夹板。
f.需要提前准备一支长约10 cm的手指型软管进行评估工作。
2.检查受试者应站立,身体正直,双腿并拢伸直并有良好的坐姿。
全身放松,头向后仰,躯干正直,肩关节伸直,背伸90°,臀部略后仰;用肘关节固定住被试人,肘关节不得超过躯干的平面(见图1)。
受试者双手抓住固定物使其尽量紧贴在椅背上,用力要均匀,以使大腿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并将躯干向后倾斜。
双膝屈曲90°,臀部微微后倾。
检查者不应直接注视着被试者的运动进程。
受试者应保持适当的活动及姿势(如深蹲)以使肌肉处于最佳收缩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波
内容提要
基本概念 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评定的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
基本概念
(一)肌力: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一定张力的能力,临床 上检查相关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即绝对肌力作 为临床指标 决定因素: 1.肌肉收缩方式及速度 2.年龄与性别 3.肌肉的横截面积,初长度 4.肌纤维类型 5.骨关节的杠杆效率
腕关节掌屈
【主动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 【辅助肌】掌长肌
腕关节背伸
【主动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
肌力篇:下肢带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髋关节屈曲
【主动肌】腰大肌、髂腰肌 【辅助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
髋关节伸展
【主动肌】臀大肌、半腱肌、 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
5.阻力逐渐递增,使完成全范围ROM,阻力 给在关节的远端而不是肢体的远端。
6.作适当的动员,使受试者积极合作,并处于 适当的兴奋状态。 7.规定适当的测试时机,在锻炼后、疲劳时或 饱餐后不可作肌力测试
8.注意禁忌证 高血压或心脏疾患者慎用,明 显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忌用 局部严重的疼痛 急性扭伤 关节不稳
徒手肌力检查 (manual muscle test,MMT)
肌力的分级 5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且能作 全范围的活动 4 能对抗阻力,但其大小达不到5级的水平 3 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 对抗任何阻力 2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关节 活动范围的活动 1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 活动 0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细化分级 如果活动范围小于50%关节活动度,定义为 下一级别的+,大于50%关节活动度,定义为上 一级别的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2+ 抗重力完成活动范围>50% 3-
肌力:上肢带
肩胸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肩关节 前臂
肩胛骨内收
【主动肌】 斜方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 【辅助肌】 斜方肌(下部和上部纤维)
髋关节内收
【主动肌】大收肌、短收肌、长 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髋关节外展
【主动肌】臀中肌 【辅助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
髋关节屈曲位外展
【主动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臀小肌肉
髋关节内旋
【主动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辅助肌】臀中肌、半腱肌、半膜肌
髋关节外旋
【主动肌】闭孔外肌、闭孔内肌、 股方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 肌、臀大肌 【辅助肌】缝匠肌、股二头肌
膝关节屈曲
【主动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辅助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
膝关节伸展
【主动肌】股四头肌
踝关节跖屈
【主动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辅助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 骨短肌、长屈肌、趾长屈肌、跖肌
踝关节背伸
【主动肌】胫前肌
踝关节内翻
【主动肌】胫骨后肌
【辅助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腓肠肌(内侧 头)
头夹肌
颈后伸
【主动肌】斜方肌、头半棘肌、 头夹肌、颈夹肌、骶棘肌、颈髂 肋肌、头最长肌、头棘肌、颈棘 肌、颈半棘肌 【辅助肌】多裂肌、头上斜肌、 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 直肌、肩胛提肌
多裂肌
腹直肌
腹横肌
躯干前屈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主动肌:腹直肌 辅助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躯干后伸
【主动肌】骶棘肌、胸髂肋肌、胸最长 肌、棘肌、腰髂肋肌、腰方肌 【辅助肌】头半棘肌、旋转肌、多裂肌 腰方肌
(二)肌肉的分类 1.原动肌 2.拮抗肌 3.协同肌肉
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 为了使检查结果准确、稳定、具有较好的 可重复性与可比性,应使操作过程严格规 范化。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是否需要检查. 2.采用正确的测试姿位 体位舒适,稳定 防止替代动作
3.抗重力体位 加阻??去重力体位?? 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换 4.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先健侧后患侧, 先抗重力再加阻。
肩胛骨内收、下压
【主动肌】 斜方肌(下部纤维) 【辅助肌】 斜方肌(中部纤维参与内收)
肩胛骨上提
【主动肌】 斜方肌、肩胛提肌 【辅助肌】 大、小菱形肌
胸大肌
肩胛骨外展、上旋
【主动肌】 前锯肌 【辅助肌】 胸大肌
前 锯 肌
三角肌
喙肱肌 coracobrachialis
肩关节前屈
【主动肌】三角肌(前部纤维) 喙肱肌 【辅助肌】三角肌(中部纤维)、胸大肌 (锁骨部纤维)、肱二头肌
【主动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辅助肌】三角肌(前部纤维)
肱 桡 肌
肘关节屈曲
【主动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辅助肌】其它前臂屈肌群
肘关节伸展
【主动肌】肱三头肌 【辅助肌】肘肌、前臂伸肌群
前臂旋前
【主动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辅助肌】桡侧腕屈肌
前臂旋后
【主动肌】肱二头肌、旋后肌 【辅助肌】肱桡肌
胸最长肌
腰髂肋肌
腹外斜肌
躯干旋转
【主动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辅助肌】背阔肌、半棘肌、多裂肌
腹内斜肌
骨盆上提
【主动肌】腰方肌、腰髂肋肌 【辅助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腰方肌
腰髂肋肌
肩关节后伸
【主动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 【辅助肌】小圆肌、肱三头肌
肩关节外展
【主动肌】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
肩关节水平内收
【主动肌】胸大肌 【辅助肌】三角肌
肩关节水平外展
【主动肌】三角肌 【辅助肌】冈下肌、小圆肌
肩关节外旋
【主动肌】 冈下肌、小圆肌 【辅助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内旋
适应症 :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原发性肌肉疾病 骨关节疾病
评定方法
•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 MMT) 。
• 器械检查:等长肌力检查,等张肌力检查, 等速肌力检查 。
• 等长肌力检查
• 等速肌力测试
• 等张肌力检查 即测定肌肉进行等张(isotonic contraction) 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 力。作1次运动的最大阻力称1次最大阻力 (1 repetition maximum ,IRM),完成10次 连续运动时能克服的最大阻力(10RM)。
踝关节外翻
【主动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辅助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肌力篇:颈和躯干
颈前屈 躯干前屈 躯干旋转 颈后伸 躯干后伸 骨盆上提
颈外侧直肌 头长肌 颈前直肌
斜角肌肌
颈长肌
颈前屈
主动肌:胸锁乳突肌 辅助肌:头长肌、颈长肌、前斜角肌、舌骨下肌、 斜角肌、后斜角肌、头前直肌肉
头半棘肌
多裂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