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蟹的营养价值-食用稻田蟹的注意事项
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禁忌人群
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禁忌人群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禁忌人群螃蟹富含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3的含量高于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
维生素b2是肉的5-6倍,比鱼高10倍,比鸡蛋高2-3倍。
蟹肉鲜嫩, 香甜可口。
它是最受欢迎的海鲜…螃蟹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禁忌人群螃蟹富含营养成分,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3的含量高于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
维生素b2是肉的5-6倍,比鱼高10倍, 比鸡蛋高2-3倍。
蟹肉鲜嫩,香甜可口。
它是最受欢迎的海鲜之一。
据说螃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您对此了解多少?许多人会将其视为保健食品,但是您知道它的功能吗?接下来,让我们与肖一起学习。
螃蟹的营养价值和功效螃蟹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维生素B2为肉类的5-6倍,比鱼高6-10倍,比蛋高2-3倍。
除富含钙外,蟹壳还含有细胞色素和花青素。
螃蟹含有一种特殊的甲壳质。
螃蟹的壳中含有甲壳质。
它的功能是激活免疫力并帮助我们预防癌症。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口质和微量元素螃蟹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冷却元素,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同时,螃蟹还具有抗结核作用,吃螃蟹可以大大有利于结核病的康复。
螃蟹的卡路里,每100克螃蟹可食用部分的平均卡路里约为95 卡路里,这个卡路里相对较低,但是如果每100克螃蟹吸收的卡路里被消耗掉,我们需要游泳约5分钟,或跳绳13分钟,或慢跑9分钟。
螃蟹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补气,疏通经络。
营养价值lo螃蟹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少。
2o蟹籽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
3o螃蟹富含钙,磷,钾,钠,镁,硒和其他微量元素。
4o螃蟹富含维生素D。
螃蟹富含维生素谁不能吃螃蟹lo孕妇孕妇不宜吃螃蟹。
螃蟹的作用会引起流产。
2o老人老人不应该多吃螃蟹。
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器官的下降和消化吸收能力差,应以品尝为基础吃螃蟹,而不应多吃。
由于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差,幼儿不宜多吃螃蟹。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摘要:河蟹又名毛蟹、大闸蟹等,因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河蟹上席百味淡”之说。
河蟹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对体内火大的人,有清热祛火之用。
河蟹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丰富,营养价值高于各种鱼类。
关键词:稻田;养蟹;技术中图分类号:S966.16;S51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04.020白艳鹏1,高金环2,赵赴越3,陈雷4(1.白城市洮北区特产发展服务中心;2.白城市洮北区特产发展服务中心;3.白城市洮北区农业综合执法队;4.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吉林白城137000)xu mu shui chan1稻田养蟹的基本原理水稻为禾本科植物,原产于沼泽地,并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水稻和河蟹是完全可以共同生存的,而且有很好的互补效应,使稻田养蟹转变成农业综合生产实现科学高产增效和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
稻田养蟹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稻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载力。
1.1暂养池的建设从外地购回的蟹苗首先要暂养池中进行喂养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蟹苗的成活率。
一般每公顷的暂养池面积在950平方米以上。
暂养池可安置在稻田沟边等地,最好750平方米为一方格,要进排水形成体系,池深1.4米左右,保持水位30~50厘米,以便蟹苗的栖息和活动。
1.2田间工程管理田间地块平整时要挖田字形、大环形沟。
通常1米左右大环沟埝埂,大环沟深0.4米,宽0.5~1米,面积占5%~10%。
挖大环沟的土方垒到埝埂上做成坝埂,并夯实。
1.3防逃设施管理防止河蟹逃走是养蟹的重要环节之一。
坝埂要夯实,高1米左右,顶宽0.6米,坡度1∶1.3,不能过陡。
选用100厘米宽塑料薄膜作为防逃墙安放在稻田的四面,地上部剩60厘米。
在塑料薄膜外面每隔1米左右插入竹片或细竹竿等,用细铁丝捆绑固定,塑料薄膜接头不设置在拐角处,以防河蟹攀爬。
防逃墙一定要牢固,向内侧稍有倾斜,不出褶,选用铁丝网或镀锌网和直径20厘米塑料管,在每个出入水口的内外及两侧都要设置防逃网。
北方稻田养蟹的技术
北方稻田养蟹的技术在东北稻田养殖的蟹,主要以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为主,因原产地于中国,且两只大螯上密生绒毛而得名。
水稻和河蟹可以共生并且有很好的互补效益。
首先水稻是多分蘖植物,植株繁茂,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和栖息场所。
而河蟹的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摄食水稻杂草,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其次,水田的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同时,水稻施用的肥料促进了水草、水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繁殖,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而河蟹的排泄物和剩余的饵料,在经水稻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土壤改良,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再次,稻田养殖河蟹时,经常用生石灰、高锰酸钾等消毒剂,也减少了水稻病害的发生;最后,河蟹对农药非常敏感,因此养河蟹的稻田有利于生产有机稻谷,从而提高了水稻的商品价值。
但是北方稻区养蟹时,因为春季水温低,水稻的生育期短,河蟹的生长期受到限制,河蟹长得小,其商品价值低。
而且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环境的设施要求严格,成本增加。
具体做法如下:一、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养蟹稻田的工程建设有两项,一是放蟹到稻田前暂养的暂养池工程,二是稻田的田间工程。
1.暂养池工程。
为了提高河蟹的成活率,从外地购来的扣蟹先进行暂养。
一般准备的暂养池面积是养蟹水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
暂养池可利用稻田边沟、小池坑塘等地。
暂养池要平整,池深1.5米,保持30~50厘米水位,以便扣蟹栖息和活动。
暂养池最好700平方米为一格,进排水要自成体系。
2.稻田田间工程。
田间整地时,要挖环形、田字或井字形沟。
一般在离稻田埂1米处,挖0.5米深、0.5~1米宽的环形沟,环沟面积占整个水稻面积的5%~10%。
挖环沟的土方叠在埂上形成坝埂,并夯实。
田间工程的目的是增加水深和水量,调节水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设置防逃避墙、防涝、巡池、投饵和河蟹栖息,便于回捕。
3.防逃设施工程。
防逃是稻田养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坝埂要坚实,高0.7~0.8米、顶宽0.5米、坡度1︰1.25。
怎么在稻田养螃蟹: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怎么在稻田养螃蟹:稻田螃蟹养殖技术螃蟹是很多人爱吃的一种水产,而且它主要的上市时间是在秋季之间,所以就显的更加的宝贵和珍惜。
螃蟹的营养也是很高的,味道十分的鲜美,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现在很多人都选择稻田养殖螃蟹,因为这种方式投入的成本比较小而且对于螃蟹的养殖效果十分好,能够有很好的产量,很多人选择的方式,所以在稻田怎样养螃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稻田螃蟹养殖技术。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交通便利保水力强的田块,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
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
二、稻蟹工程的建设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应按蟹、稻共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养殖技术等条件,合理设计、科学施工。
其主要是挖好一套蟹沟,加高加固四周田埂。
1、开挖一套蟹沟。
蟹沟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
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2一3米左右开挖,沟宽2mdash;4米,深1mdash;1.5米,坡比1:2,其总面积占大田面积的10一15%左右。
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视田块的大小在稻田中间开挖3mdash;5条宽50mdash;70Cm,深30mdash;40cm的田间沟,田间沟与环构相通,其形状可为十、井、半等形。
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的。
有条件的可利用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蟹的暂养池,也可利用稻田的进排水渠道改造而成,其方法是将排水渠道外一侧的渠边加高加固,达标准后便可结合使用。
没有的话就在稻田的一端或一角开挖100-150m2,深1.5m左右的暂养池。
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的总面积不超过大田总面积的20%。
2、一般的田埂低。
矮、小,保持的水位低,为了养好河蟹须将田埂加高加固,并压实夯牢,大块的土要粉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
加高加固的田埂可防止汛期溢水和鱼蟹逃逸。
3、进排水系统建设。
进排水口用管道较好,水管内外都要用网包好,中间更换两次,网眼大小根据河蟹个体大小确定。
稻田养蟹管理技术要点
稻田养蟹管理技术要点作者:程晓霞郑远洋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8年第3期稻田养蟹是一种生态种养殖技术,水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优良安全的生长与栖息环境,稻田中施肥可直接或间接为河蟹培育天然饵料。
同时,河蟹在稻田中觅食活动,可起到松土、除草、灭虫、防病、增温、增肥、增氧等作用,促进水稻生长,免用或少用除草剂、化肥。
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系统,达到了蟹稻共生、互利双赢的目的。
这样既促进了水稻增产, 减少了农药、除草剂、化肥的使用, 降低了生产成本,又生产出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稻。
因此,稻田养蟹实现了“一地双收,一水两用,水稻增产、稻田增效,品质提高”,综合效益显著,是水田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好技术。
但稻田要养好蟹,还需加强日常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做好防逃防害河蟹易逃,在稻田插完秧后,扣蟹放养之前建好防逃墙。
防逃墙材料可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
防逃墙建在田埂上,在田埂上挖沟,将防老化塑料薄膜对折,上端加绳作为上纲,下端埋入泥土中10 ~ 20cm,出土部分高45 ~ 55cm。
将塑料薄膜拉直,与地面垂直或向田内倾斜。
紧贴塑料薄膜的外侧,每隔50 ~ 100cm 插一个木棍、竹竿或粗竹片作桩,用细铁丝绳将塑料薄上端膜固定于木桩的顶端。
另外,要注意建设的防逃墙不能有褶皱,接头处要光滑无缝隙,拐角处要呈弧形。
还要注意的是进水口(管)要加防逃网。
二、重视河蟹病害防治重点做好田块及蟹沟消毒,用漂白粉对田块进行消毒。
漂白粉用量为每亩5kg。
蟹病应以防为主,严格做好蟹种消毒、底质消毒、水质消毒等三项消毒工作。
三、合理用药、施肥1. 施药:在插秧以前可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封闭除草,插秧以后最好不再使用除草剂。
田中放入扣蟹后,一些细嫩的杂草可以被河蟹吃掉,大型的杂草建议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
水稻虫害的防治应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河蟹对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
另外,还要注意施药的方式,喷药时将喷嘴向上喷洒,尽量使药物落在叶面上,减少落入水中的药量;施药前应将田间的水灌满,施药后应及时换新水。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归纳如何在稻田里养螃蟹?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归纳如何在稻田里养螃蟹?稻田养蟹技术要点归纳如何在稻田里养螃蟹?【常见问题】如何在稻田里养螃蟹?【专家解答】稻田养蟹,稻蟹共生,好处很多。
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牛长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国稻田面积广阔,发展稻田养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稻田养蟹的主要技术要点有:1、选好田块,搞好养蟹配套设施建设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
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1.5-2m,沟深lm,呈田字形。
稻田四周用钙塑板或其他材料建好防逃墙,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布密封,冉建.道竹栅,并加盖网,防止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所有这些设施建设都要在幼蟹放养前搞好。
2.栽好水稻,适时放养蟹种养蟹的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采用宽行密株栽插,并适当增加田边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增加水稻产量。
蟹种的放养规格以每千克40-60只的为好,亩放20-30kg,也可放规格为每千克lOO-200只的,亩放10-15kg,要求当年都能达到上市规格:幼蟹要求规格整齐,肢体齐全,体质健壮,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3.稻田养蟹的饲养管理,调控好水质稻田养蟹的饵料投喂方法、全年投饵量、每天投饵量、投喂次数,均可参照池塘养蟹的办法进行规划布局和组织实施。
要在稻田中增放~些绿萍、浮萍等,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有计划地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的需要。
稻田养蟹的稻田应保持水深20-30cm,蟹沟水深1m,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高温季节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每2-3天换1次,每次换水20cm左右。
稻田水浅埂薄,河蟹打洞常会造成田埂漏水,容易引起逃蟹。
稻田养蟹的技术措施
稻田养蟹的技术措施稻田养蟹是一种整合了水稻种植和蟹类养殖的农业生产技术。
利用水稻田作为蟹类的活动场所和觅食场所,通过水稻的生长和蟹类的捕食、肥料利用等相互作用,实现了水稻和蟹类的良性互惠共生。
下面将介绍稻田养蟹的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品种:稻田养蟹宜选用适应田间湿润环境的蟹种,如稻田蟹、沟蟹等。
这些蟹种对湿润环境适应性强,能更好地在稻田中生存和繁殖。
2.育苗阶段管理:在稻田中进行蟹苗育苗时,应选用适应水质环境的蟹苗,并通过降低水稻密度以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避免植株对蟹苗的影响。
同时,加强水质管理,保持稻田水质清洁。
3.适时放蟹:在稻田中适时放养成蟹后,需加强水稻田泥土和根系保护。
在蟹开始活动之前,可以加盖网罩或搭建简易栅栏,隔离蟹类对水稻的破坏。
4.控制水位:稻田养蟹过程中,需要适时控制水位。
在蟹类换壳、产卵、抓食等特定阶段,适当提高水位,创造适宜环境;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降低水位,以避免蟹类对水稻造成损害。
5.饲料管理:适当控制稻田中的水稻密度,使水稻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蟹类活动和觅食。
可以适量添加水稻秸秆、麦麸和其他植物残渣作为蟹类的饲料。
同时,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提供蟹类觅食和藏身的场所。
6.疾病防治:加强对稻田养蟹中的常见疾病的防治。
定期检查稻田水质、蟹体健康状况和稻田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水质、加强水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7.垂直管理:利用稻田中不同生长层次的空间特征,实现稻田与蟹类的垂直管理。
比如,在水面上层放养螃蟹,而在水下层放养鲫鱼等鱼类,使稻田生态更加丰富和复杂。
8.高效循坏利用:利用稻田中蟹类的活动和排泄物以及蟹苗的剩余部分,作为肥料供给给水稻。
通过将蟹苗养在稻田中,将水稻田变为一个生态循环的农田系统。
总之,稻田养蟹是一种能够实现水稻和蟹类共生的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水稻和蟹类,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达到增加农田产值、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和水稻健康生长的目的。
稻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稻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稻田中蟹的养殖是一种兼顾水稻和增加收入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本文将介绍稻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蟹种、稻田改造以适应蟹的生态需求、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
正文:稻蟹在农业养殖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和资源,且与水稻具有共生关系。
然而,要成功养殖稻蟹,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蟹种不同的稻田环境可能适合不同的蟹种养殖。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稻蟹有中华细蟹、澳洲红蟹、河蟹等。
在选择蟹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水质、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同时,要确保蟹种健康、品质好,以提高养殖效益。
二、进行稻田改造稻蟹养殖需要对现有的稻田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满足蟹的生态需求。
首先,稻田需要有适量的水源供给,蟹类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繁殖。
其次,选择合适的稻田排水和灌溉系统,保持适宜的水位和湿度,同时要注意防止稻田过度淤泥。
最后,栽培适合蟹类生长的作物植被,提供足够的食物供应。
三、饲养管理稻蟹的饲养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蟹塘的卫生清洁,定期清理残留物、杂草和水生植物等,防止污染和疫病传播。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投饲,以保证蟹类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依靠稻谷、水稻秸秆、蚯蚓、浮游生物等作为蟹的主要饵料。
此外,要定期检查蟹塘水质,确保养殖环境良好。
四、病害防治稻蟹养殖中常常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正确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损失。
首先,要做好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避免过度密封。
其次,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投喂蟹体健康的食物,保持合理的营养均衡。
另外,定期检查观察蟹类的生长和行为,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总结:稻蟹的养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养殖方式,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稻田环境和资源,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成功养殖稻蟹,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蟹种、进行稻田改造、注重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
养殖者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稻田蟹养殖如何在稻田中同时饲养螃蟹和河虾
稻田蟹养殖如何在稻田中同时饲养螃蟹和河虾稻田蟹养殖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增加农田产值,同时还可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然而,如何在稻田中同时饲养螃蟹和河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稻田蟹养殖的方法,实现稻田中螃蟹和河虾的共存和良性互动。
1. 养殖环境准备稻田蟹养殖需要选择沟渠宽阔,水质清洁的稻田作为养殖场地。
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水质的良好,这对于螃蟹和河虾的生长至关重要。
2. 种苗选用为了达到同时饲养螃蟹和河虾的目的,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螃蟹和河虾种苗。
螃蟹可以选择饲养性比较强、适应性广泛的大闸蟹。
而对于河虾,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河虾种类。
3. 养殖方式3.1 病虫害防治稻田蟹养殖中,病虫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确保螃蟹和河虾的健康生长,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繁殖,使用无毒的草鱼等鱼类来控制螃蟹的疾病传播。
3.2 饵料供给为了螃蟹和河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可以结合饲料投喂和自然饵料补给的方式。
合理投喂含有丰富营养的饲料,同时利用稻田中的生物底物,例如杂草、水葫芦等作为天然饵料。
这样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3.3 垂直空间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稻田的垂直空间,可以在水面上方搭建适当高度的网箱,供螃蟹和河虾生活和觅食。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养殖密度,还可以提供螃蟹和河虾活动的空间。
4. 水质管理稻田蟹养殖中,水质的良好是螃蟹和河虾生长的重要保证。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可以利用生态循环技术,例如建立稻田和蟹塘之间的水质循环系统,使蟹塘中的水逐渐变清。
5. 生物养殖与农业循环利用稻田蟹养殖可以与农田相结合,实现农业循环利用。
例如,螃蟹和河虾的排泄物可以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提高农田的肥力。
同时,农田中的土壤养分也可以通过稻田里的螃蟹和河虾来吸收和利用。
总结而言,稻田蟹养殖同时饲养螃蟹和河虾需要综合考虑种苗选用、养殖方式、水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稻田蟹养殖技术
稻田蟹养殖技术
稻田蟹是一种生长在稻田中的淡水蟹,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稻田蟹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稻田蟹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水质管理
水质是稻田蟹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稻田蟹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稻田蟹适宜生长的水质为PH值在7.0-8.5之间,水温在20℃-30℃之间,水深在20cm-30cm之间。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保证水质稳定。
二、饲料配制
稻田蟹的饲料主要包括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
植物性饲料包括稻草、豆饼、玉米等,动物性饲料包括鱼粉、虾皮、蚯蚓等。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要根据稻田蟹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配制饲料,保证稻田蟹的营养需求。
三、疾病防治
稻田蟹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如白点病、黑斑病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检查稻田蟹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
病。
四、养殖技巧
稻田蟹的养殖技巧包括选种、放养、捕捞等。
在选种过程中,要选择健康、体型健壮的稻田蟹,放养时要注意密度,避免过度放养,捕捞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损伤稻田蟹。
稻田蟹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养殖,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稻田生态养蟹技术要点
稻田生态养蟹技术要点作者:王德生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10期稻田生态养蟹是一项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结合的立体科学种养新模式。
水稻与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里共生互利,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能为河蟹提供部分饵料,繁茂的稻株及其基部则是河蟹的良好栖息场所,而河蟹在稻田里的活动既可疏松土壤,又能减少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使稻、蟹两者相得益彰,从而取得稻丰蟹肥的双重效果。
这项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学种养新技术,是荣获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一等奖的“稻田优质高效立体种养综合技术推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稻田生态养蟹技术推广区域和开发面积正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必将为发展我国“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一条新途径。
一、田块选择与工程设施1. 选择适宜田块。
稻田生态养蟹一定要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蓄水力强、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和水涨不淹的田块。
通常每个田块的面积以2~10亩为宜。
2. 挖好配套水沟。
要把稻田四周挖成1条宽1~2米、深0.5~1米的环状沟,把田块中间挖成数条小沟,将整个田块划成数个小块,做到沟沟相通。
在1/3沟面上培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为河蟹觅食、栖息、躲避敌害袭击提供良好场所。
3. 修建防逃设施。
必须修建高标准的防逃设施,埝埂要坚实牢固,内外坡比例为1∶3,高度和顶宽均为50厘米。
在蟹田四周的坝埝上要围设防逃塑料布,其地上高度为50厘米,地下埋入的深度为20厘米,每隔50厘米宽要用坚硬的木杆或竹竿将其固定,并围好铁丝网,在上、下水口处设置防逃网。
二、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1. 选养优质蟹种,确定合理密度。
最好是选养自己培育的蟹种,并要对其进行严格挑选,即精选个头均匀、色泽一致、肢体完整、性未成熟和健壮无病的优质蟹种。
一定要注意忌用“老头蟹”和性腺已经成熟的小蟹种。
放养日期一般应在6月20日前后。
利用稻田养蟹效益高
疾病防治
建立健全疾病防治体系,注重 预防,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 施,减少疾病对蟹的影响。
产业融合与发展
多元化养殖模式
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探索与其他水产、禽类 等的混合养殖模式,提高整体效益。
深加工与开发
开发蟹壳等副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观光农业
结合生态旅游,开发休闲观光项目,如农家乐、 垂钓等,拓宽产业领域。
合作分成收入
与相关企业合作,按照协议比例分享蟹苗销售收入。
稻米销售收入
优质稻米市场销售收入
由于稻田养蟹技术的实施,稻米的品质和口感得到提升,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从而获得 更好的收益。
订单农业销售收入
与相关企业签订稻米销售合同,按照合同价格进行稻米的生产和销售,获得稳定的收益。
整体经济效益
宜的气候条件。
稻田养蟹模式中,螃蟹在稻田 中自由活动,摄食稻田中的杂 草、昆虫等,同时为稻田提供 天然的肥料,促进水稻生长。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稻田养蟹模式的效益,旨在探索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田的综 合效益。
通过研究稻田养蟹模式对水稻生长、螃蟹产量、土壤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为农业 生产和水产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稻田养蟹效益高
2023-11-07
目录
• 引言 • 稻田养蟹的基本原理 • 稻田养蟹的养殖技术 • 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 • 稻田养蟹的社会效益 • 利用稻田养蟹的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稻田养蟹是一种结合农业生产 和水产养殖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我国,稻田养蟹模式主要分 布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这 些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
合理规划
水稻田成蟹养殖方法
水稻田成蟹养殖方法水稻田成蟹是指通过在水稻田里养殖野生的螃蟹。
这种养殖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田间水稻割晚来的季节,同时也能降低土地利用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田成蟹的养殖方法,包括水稻田准备、养殖螃蟹的种类、养殖过程中的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一、水稻田准备1、水质:水质应该是软水、弱酸性、无污染的。
田间水一般不适合直接使用,需要处理出适宜的水质。
可以在季节较冷的时候添加轻度氯化,或者使用一些消毒剂消毒。
2、底质:蟹需要较细的泥沙和软黏的泥环境,而不是硬底质,所以在水肥条件适宜、水稻生长不错的年份适合选择盖苫的稻田。
当稻苗绿油油时,可以将其堆积在一起微湿保湿,然后盖上苫草或者塑料布片,墙边用泥浆密闭,留几个孔透气。
苫在出苗前7-10天拆开,经过有水的状态,把拆下来的苫草或塑料布片一起顺水推进水稻田中,拍平摊开。
这些苫草和塑料膜,就是酿造出螃蟹适宜的底质。
3、沟渠:为了避免水淤积而使底部出现死亡、水质变差的情况,应在水稻田中铺设坡度0.5%的排水沟,宽度为0.7-1米,深度根据田地地势确定,深度一般应该在0.4-0.5米左右。
沟底应该清理干净。
二、养殖螃蟹的种类在水稻田中养殖螃蟹需要选择耐低氧、易养、易挑逗出洞、体型适中、易吸收饵料的品种。
一般选用的有安平生蚝、黄闸蟹、弓蟹等品种。
因为饵料基本以面粉为主,加上一定的挑逗,即可以吸引它们出洞来觅食。
而此类品种量大、抗病力强、物美价廉等优点使之十分适合水稻田养殖。
三、养殖过程中的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1、控制水质:螃蟹基本可以适应不同水质的环境,但水质过差会对它们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定时施加一些水质调节剂,如复合混菌、PST等。
2、水培:即每日或隔日把部分水分混合少量的泥沙、饵料、草粉加入到田中,以补充养分,这些物质将会被螃蟹自然过滤吸收并分泌出的尿素对底质进行转化。
每次补充的量应该根据不同的水平、产水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饲料:一般饲料的比例应该是20%左右的饲料加上80%的天然食物,如蟹脑、蛋黄、核桃、小鱼虾等。
稻田蟹吃什么食物稻田蟹需要养多长时间
稻田蟹吃什么食物稻田蟹需要养多长时间?稻田蟹吃什么食物?1、螃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以及危害水稻生长的虫类,它的排泄物还可以作为肥料供水稻生长。
2、但养殖量一多,食物来源不够,甚至会啃食水稻茎干,所以就需要投食饵料,前期投喂优质饲料,中期以青饲料为主,搭配小鱼虾,后期投食高蛋白精饲料,让其快速生长。
3、饵料中可加入高钙素、维生素c、骨粉、鱼粉等,防治河蟹微量元素摄取不足而引起蜕壳不遂,还可在饵料中拌入1%的大蒜泥防止河蟹罹患肠炎。
稻田蟹需要养多长时间?一般需要半年时间。
通常春季放养的河蟹,在9月中旬就可以收获了。
整个养殖周期不超过一年,当然,晚点的**迟12月就可以收获了。
稻田养蟹有哪些好处?稻田养蟹,稻蟹共生,好处很多。
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牛长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国稻田面积广阔,发展稻田养蟹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1、利用稻田养殖商品蟹,经济收入可以大幅度提高。
稻田养殖河蟹,改变了传统的农田种植方式,变单一种植业为种植、养殖综合经营,从而提高了稻田的生产力水平。
2、发展稻田养蟹,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
各地在生产商品蟹的同时,一般不影响稻田粮食的产量,这样既起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稳定粮食产量的积极作用,还保证了农民口粮的供应和国家粮食定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3、稻田养蟹,实行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优势互补,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放养河蟹后,河蟹可将杂草、水生昆虫、底栖生物等作为饲料加以利用,河蟹的排泄物、残饵可作为肥料肥田,促进了水稻生长;同时,河蟹所处稻田的环境,水质经常交换,比较清新,稻田土质软硬适中,密集的稻株是河蟹隐蔽、降温、躲避敌害、安全蜕壳的良好场所,这种生态条件有利于河蟹生长。
这种稻护蟹、蟹助稻的种养结合模式是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稻田养蟹技术简介
稻田养蟹技术简介种养结合,是提高稻田利用率的好方法。
我国在稻田中实行种养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
稻田养蟹既可使稻田少施肥、节肥、增产、省工、而且并不妨碍河蟹生长。
稻田养蟹,所养品种为河蟹,学名中华绒螫蟹,俗称毛蟹或螃蟹。
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排水通畅、地势平坦、无污染的稻地。
养蟹稻田用排毛埝、中间埂埝及稻田周围埝,一要宽,一般在0.5m左右;二要坚固、牢实无漏洞;三要高,一般在0.6m左右。
2、防逃设施防逃设施是稻田养蟹成败的关键措施,也是投资重点,一般是周围田埂用水泥板或砖块砌成两面光滑的防逃墙,墙高0.5m左右,墙基入土0.2m左右,注意墙体两侧脱空,使内防蟹逃,外御敌害进田。
3、河蟹放养稻田在放蟹苗一周前,必须停止施用农药和化肥,并将稻田水排干、晾晒一天左右,以达消毒洁田之作用。
并用生石灰乳液全田泼洒,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稻田消毒后,在放养前可先施腐熟的人粪尿,以培肥水质。
然后,在直播三叶期或移栽定植7~1o天后,选择大小规格一致,个体重30g以上的小蟹,每亩放养3000~3500只,若放蟹苗或幼蟹一般每亩可放1.5~3.5万只,放养时要注意均匀分散投放,以避免过于集中,而引起自相残杀,降低成活率。
4、饲养方法河蟹为杂食性动物,既喜食动物性饵料,又爱吃植物性饵料,因此,稻田自然饵料资源对河蟹生长壤为重要。
因为稻田中的底栖生物和浮游物均可被河蟹食用,所以,稻田养蟹投饵量要适宜,如果投喂太少,河蟹饿而不长或自相残杀;投喂太多,既加大成本,又污染水质。
蟹苗期投喂蛋黄、蚕蛹粉、蟹种期后,则以米糠、稻谷、浮萍、谷粉,还有鱼粉、豆类、动物内脏等均可作为河蟹饲料,投料应做到定时、定位,一般一天投喂两次,投喂量每天应掌握在河蟹总体重的3%~5%左右。
还应根据稻田水质好坏、天气情况、剩饵多少灵活掌握确定。
5、水质管理养蟹稻田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并经常维持畦面有5~6cm深的水体,不能任意变化水位或脱水烤田。
厨房美食菜谱:清蒸稻田蟹的做法
厨房美食菜谱:清蒸稻田蟹的做法秋天是吃蟹的季节,这是因为季节与蟹的生长质量有很大的关系,秋季是螃蟹生长最好的时期,它们的肉厚肥嫩,且味美色香,为一年当中最鲜美。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
“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蟹黄”,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营养丰富。
辽宁盘锦出产的稻田蟹,跟南方的阳澄湖大闸蟹个头有些小,但是盘锦河蟹颜色黑而发亮,尤其是河蟹的眼睛。
盘锦河蟹大多生活在稻田里,吃着稻谷还有小虫子,但是它生性好斗,所以盘锦河蟹肉质很紧实,味道很鲜甜。
清蒸,还是吃河蟹最好最原生态的方式。
中秋佳宴,来些“清蒸稻田蟹”是很给力的哟。
食材主料:稻田蟹400g姜适量蒜适量料酒适量陈醋适量海鲜酱油适量步骤1.盘锦稻田蟹,各个很凶猛,拿的时候得注意哟,要捏住蟹壳的两边呀。
2.将稻田蟹倒在盆中,倒入清水用刷子洗干净,包括脚弯和蟹钳上的绒毛都要刷。
3.蒸锅内倒入适量清水,加蒸格,将洗干净的螃蟹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烧上气后蒸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4.下面是稻田蟹蘸汁的制作:先将大蒜、姜,分别捣成泥状装在一个小碗里。
5.依次倒入适量的海鲜酱油、料酒、陈醋。
搅拌调匀即可。
吃蟹肉的时候,蘸食味道相当老爽了。
6.斟上一杯绍兴黄酒,品着秋后的稻田蟹带来的鲜美之味。
真的是舌尖味蕾上的享受呀。
7.秋后的稻田蟹,很给力。
个个都是肉满膏肥的。
但是美味也不能多食也,蟹属寒物,一般食2-3个为宜的。
小贴士:食蟹时,禁忌与啤酒一同食用。
螃蟹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好处
螃蟹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好处1、螃蟹含有多种维生素。
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
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
2、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每100克大闸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
3、螃蟹的蟹壳还含有甲壳质,甲壳质中可提炼出一种称为ACOS-6的物质,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质,动物实验已证实,该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4、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
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淤、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
5、大闸蟹的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
蟹肉对各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又是儿童天然滋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儿童身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且多半以优质蛋白为主,而这些优质蛋白质中还含有氨基酸,可增加淋巴细胞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的功效。
手术后或受伤人群可以适量多吃螃蟹。
解毒功效精氨酸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解毒工作,适量吃蟹可促进肌体能量平衡,对体内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
因此便秘患者可以多吃些蟹肉。
预防肿瘤蟹肉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最高。
这2种维生素可以保护粘膜上皮组织,软化血管和抗衰老。
螃蟹中还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达56.7微克。
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起到预防肿瘤、抗癌的功效。
吃螃蟹千万不要过量,由于螃蟹属于寒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影响肠胃健康,诱发腹泻等症状。
1酒侵生蟹鲜河蟹250g,捣烂,以黄酒煨热,温浸20分钟左右,取汁多次饮之,并用其渣敷患处。
源于《唐瑶经验方》。
本方取蟹之全体,用以续筋活血,以黄酒行血脉、助药力。
兼以外敷,对“骨节离脱”脱臼有较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稻田蟹的营养价值-食用稻田蟹的注意事项
导语:稻田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
稻田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
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稻田蟹的营养价值-食用稻田蟹的注意事项
稻田蟹的简介
稻田蟹是淡水中生长,河水中繁殖蟹类。
在生殖洄游前均为幼蟹,因其壳色偏黄,俗称“黄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发育,肝脏的重量远远大于生殖腺重量。
当它在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就发育为“绿蟹”,壳色墨绿,性腺发育丰满,雄蟹螯足绒毛绸密,步足刚毛粗长,雌蟹腹部完全覆盖头胸甲腹面,腹部边缘的刚毛长而密。
稻田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
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
稻田蟹的营养价值
稻田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研究发现,稻田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稻田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一般认为,药用以淡水蟹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
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