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剂清洁度对轴承使用性能的影响

润滑剂清洁度对轴承使用性能的影响
润滑剂清洁度对轴承使用性能的影响

清洁度检验操作规程

零件清洁度检验作业指导书 1 检验目的: 1.1 为了明确零件清洁度要求,便于总装车间及外协厂家对零件清洗效果的有效控制。 1.2 此操作指导书规定了零部件清洁度的检查、评定及操作方法。 2 检验范围: 2.1 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汽车零部件清洁度的检查和评定。 3 检验环境: 3.1 检测室内要干燥、通风,室温保持20±5℃。 3.2 检测室要有良好的防尘设施,清洗间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 4 检验方式:检查员抽检。 5 检验人员:清洁度检查员。 6 检验频次:1件/每周。 7 作业准备: 7.1 仪器设备:烘干炉、干燥瓶、滤膜过滤装置、电子天平、托盘; 7.2 检验工具:蒸馏水、喷壶、孔径为5um的微孔滤膜; 7.3 检验工具:无齿镊子、清洁放膜干燥皿。 8 检验方法: 8.1 将零件放置于器皿内,用喷壶冲刷零件清洗部位,将冲刷下来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冲洗不掉的残留物,各种器具清洗时,应防止将带有杂质的清洗液飞溅到容器外; 8.2 用无齿镊子夹取滤膜一片,用电子天平称下滤膜质量,做记录。

8.3 将滤膜放于过滤装置上,将收集后的所有容器中的溶液轻轻倒入真空泵的漏斗进行过滤,真空抽滤烧杯中的溶液,过滤完成后用喷壶沿着漏斗壁清洗漏斗里的残余杂质,采集所有杂质; 8.4 待所有滤液过滤干净后,将含有所有杂质的滤膜拿下放入清洁放膜干燥皿中置于烘干炉中干燥; 8.5 将烘干炉中的烘干温度控制在105°±5℃之间。烘干15分钟后,将滤纸取出,放入干燥瓶内干燥15分钟后,将滤膜放入电子秤称重,做记录。 8.6 杂质质量即为:杂质重量=过滤后总量-过滤器重量 9 注意事项: 9.1 操作者衣着、双手应清洁; 9.2 所有取样工具和容器均应清洗干净,目测无异物; 10 采用标准: 摩丁铝铸件清洁度标准规范:CP0012 11评价标准及结果判断: 11.1评价标准:杂质最大重量:5.8mg, 最大长度:levei4:3.175mm 最大面积;2.58mm2 11.2结果判断:根据实验结果,填写清洁度记录,并通知相关总装车间。 编制:校对:审核:

润滑剂种类

润滑剂的作用 润滑剂是能够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一种添加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外润滑剂能在加工时增加塑料表面的润滑性,减少塑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使其受到机械的剪切力降至最少,从而达到在不损害塑料性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加工成型的目的。内润滑剂则可以减少聚合物的内摩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和熔体变形性,降低熔体黏度及改善塑化性能。实际上每一种润滑剂都有可以实现某一要求的作用,总是内外润滑的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同一种润滑剂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滑作用,如高温、高压下,内润滑剂会被挤压出来而成为外润滑剂。 一般润滑剂的分子结构中,都会有长链的非极性基和极性基两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聚合物中的相容性是不一样的,从而显示不同的内、外润滑的作用。 通常润滑剂均兼具有内、外润滑剂的功能,不过,不同的润滑剂其内、外润滑性能不同,有的润滑剂内润滑性较差,而外润滑性能较好;有的润滑剂外润滑性较差,而作为内润滑剂性能较好。通常认为,与聚合物相容性好、极性基团极性大的润滑剂多用作内润滑剂;反之,则用作外润滑剂,但也有内润滑及外润滑剂性能均佳的品种。 理想的润滑剂应具备如下性能: ①必须具有优异的、效能持久的润滑性能。 ②与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内部、外部润滑作用要平衡,不影响树脂的透明性,不起霜、不易结垢,不与其他助剂反应。 ③黏度小,表面引力小,在界面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 ④热稳定性能优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不分解、不挥发、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制品第二次加工性能。 ⑤无毒,无污染,不腐蚀设备,价格便宜。 润滑剂的分类 润滑剂按化学结构可划分为脂肪酸酰胺类、烃类、脂肪酸类、酯类、醇类、金属皂类、复合润滑剂类。按用途类型可划分为内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等)、外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酰胺、石蜡等)和复合型润滑剂(如金属皂类硬脂酸钙、脂肪酸皂、脂肪酰胺等)。

电机轴承型号大全

世界各地轴承代号的辅助记号、前后缀代号说明(汇集) 世界各地轴承代号的辅助记号、前后缀代号说明(汇集) 轴承前后置代码查询 SKF公司 (1)内部设计 ACD——接触角为25度。 B——接触角为40度。 CC——接触角为12度。 CD——接触角为15度。 BE——接触角为40度的BE型轴承,钢球加大,以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保持架。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A——外径小于等于90毫米轴承的标准设计,没有装球缺口,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保持架。 E——轴承一侧有装球口,可装较多钢球,因此具有较高的径向及轴向承载能力。 调心滚子轴承 CAC,ECAC,CA,ECA——这些设计用于大尺寸的轴承,滚子呈对称型。 CC,C,EC——这类轴承滚子呈对称型,内圈无挡边。 E——是SKF公司采用最新标准设计。E型轴承外圈带有油槽及三个油孔,则后置代号中须加W,以示区别。 圆柱滚子轴承 B——轴承采用表面经处理的滚子(满装滚子轴承)。 B4——轴承套圈表面及滚子表面均经处理(满装滚子轴承)。 EC——轴承内部几何形状经改进,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挡边和滚子端面具有良好的接触和润滑条件,能承受较高的轴向载荷。 (2)外部设计 CA,CB,CC——通用配对型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可任意(串联,面对面或背靠背)配对安装。背靠背或面对面排列时,轴向安装前内部间隙与正常值比:小(CA),正常(CB),较大(CC)。 -2F——外球面球轴承两侧带甩尘挡圈。 -2FF——外球面球轴承两侧带组合甩尘挡圈。 G——通用配对单列角接触球轴承。面对面或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一定的安装前预载荷。 GA——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较轻的预载荷。 GB——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中等预载荷。 GC——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较重的预载荷。 K——圆锥孔,锥度1:12。 K30——圆锥孔,锥度1:30。 -LS——轴承一面具有接触式密封,内圈无密封凹槽。 -2LS——轴承两面具有LS密封。 N——轴承外圈上有止动槽。 NR——轴承外圈上有止动槽并有止动环。 N2——外圈倒角上有两个直径方向上相对的槽口。 PP——轴承(支承滚轮轴承,凸轮随动轴承)两面具有接触式密封。 RS——轴承(滚针轴承)一面具有合成橡胶或聚氨基甲酸酯接触式密封。 -RS1——轴承一面具有衬钢板合成橡胶接触式密封。 -2RS1——轴承两面具有RS1密封。

常用轧辊轴承的配置形式

1)调心滚子轴承,晚期轧机轴承在轧机上的配置型式与如今不同,事先重要采用两套调心滚子轴承并列装置于同一辊颈上。这种配置型式根本满足了事先的消费要求,轧制速率可达600rpm。但随着速率的进步,其缺陷越发突出:轴承寿命短、耗费量大、成品精度低、辊颈磨损严重、轧辊轴向窜动大等。 2)四列+ 止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内径与辊颈采用紧配合,接受径向力,具有负荷容量大、极限转速高、精度高、内外圈可别离且能够互换、加工轻易、消费本钱昂贵、装置装配方便等长处;止推轴承接受轴向力,详细构造型式可按照轧机的特点去选用。重载低速时,配以推力滚子轴承,以较小的轴向游隙来接受推力负荷。当轧制速率高时,配以角接触球轴承,不只极限转速高,并且任务时轴向游隙可严厉控制。使轧辊失掉严密的轴向引导,并可接受普通的轴向负荷力。这种轴承配置型式不只具有轴承寿命长,牢靠度高,并且具有轧制成品精度高、易控制等诸多长处,因此目前使用最为普遍,多用于线材轧机、板材轧机、箔材轧机、双支撑辊轧机冷轧机和热轧机等的支撑辊。 3)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既可接受径向力,又可接受轴向力,无须配置止推轴承,因而主机显得愈加紧凑。圆锥滚子轴承内径与辊颈采用松配合,装置和装配十分方便,但有时会因松配合而引发滑动蠕变,因而内径常加工有螺旋油槽。这种配置型式目前使用依然是比拟广的,如四辊热轧机和冷轧机的任务辊、开坯机、钢梁轧机等场所的轧辊。 轴承的配合 1.轴承配合选择 (1)圆柱形内孔的轴承 选择轴承的配合应思索的几个重要要素如下: ①负荷的类型 按照作用于轴承上的负荷,对套圈旋转状况,可将套圈所接受的负荷分为固定负荷、回转负荷和摆动负荷三种。 a.固定负荷 分解的径向负荷由套圈滚道部分区域所接受,并对应传递至轴或外壳配合外表的对应部分区域风。这种负荷称为固定负荷。 固定负荷的特点是分解的径向负荷量与套圈绝对运动。接受固定负荷的套圈普通可选用较松的配合。 b.回转负荷 作用于轴承套圈上的分解径向负荷向量沿着滚道圆周方向旋转,顺次由滚道的各个部位所接受,并对应地传递至轴外壳孔外表的各个部位。这种负荷称为回转负荷,又称循环负荷。回转负荷的特点是分解径向负荷向量与套圈绝对旋转。接受回转负荷的套圈与轴或外壳孔应选用过滤或过盈配合。若采用间隙配合装置,彼此之间会出现打滑景象,从而会招致接触面摩损、摩擦发热,使温度急剧降低,轴承很快损坏。想合过盈量的大小根据运转状况而定,以轴承在负荷作用下任务时,不致引发套圈在轴或外壳孔内的配合外表上显示“匍匐”景象为准绳。 C.摆动负荷 作用于轴承套圈上的分解径向负荷向量在套圈滚道的一定区域内绝对摆动,为滚道一定区域所接受,并相地传递至轴或外壳孔外表的一定区域,或作用于轴承上的负荷是冲击负荷、震动负荷,其负荷方向或数值常常变化者,这种负荷称为摆动负荷,又称不是方向负荷。 轴承接受摆动负荷时,特殊是在接受重负荷时,内外圈均应采用过盈配合。内圈摆动旋转时,通常内圈采用回转负荷时的配合。但是,有时外圈必需在外壳外内可以轴承向游动或其负荷

史上最全的轴承编号大全

轴承的分类 从左往右数第一个或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字加在一起 “6”表示深沟球轴承(0类) “4”表示双列深沟球轴承(0类) “2”或“1”表示调心球轴承(基本型号共四个数字)(1类)“21”“22”“23”“24”表示调心滚子轴承。(3类) “N” “NU” “NJ” “NF” “N” “NN” “NNU” “NA” “NK” “K” “7” “3” “81” “29” GB-T 305-1998 滚动轴承外圈上的止动槽和止动环尺寸和公差GB-T 308-2002 滚动轴承钢球 GB-T 309-2000 滚动轴承滚针 GB-T 4661-2002 滚动轴承圆柱滚子 GB-T 4662-2003 滚动轴承额定静载荷 GB-T 6391-2003滚动轴承额定动载荷和额定寿命 JB-T 3034-1993 滚动轴承油封防锈包装 JB-T 3573-2004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JB-T 6639-2004 滚动轴承零件骨架式丁腈橡胶密封圈技术条件 JB-T 6641-2007 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 6642-2004 滚动轴承零件圆度和波纹度误差测量及评定方法 JB-T 7048-2002 滚动轴承零件工程塑料保持架 JB-T 7050-2005 滚动轴承清洁度评定方法 JB-T 7051-2006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JB-T 7361-2007 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JB-T 7752-2005 滚动轴承密封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 JB-T 8196-1996 滚动轴承滚动体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GS. K.—— R—— WS A 、 例: 接触角。例:圆柱滚子、调心滚子及推力调心滚子轴承N309E 、21309 E 、29412E——加强型设计,轴承负载能力提高。 VH——滚子自锁的满滚子圆柱滚子轴承(滚子的复圆直径不同于同型号的标准轴承)。 例:NJ2312VH 。 后置代号—轴承外形尺寸及外部结构 DA——带双半内圈的可分离型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例:3306DA 。 DZ——圆柱型外径的滚轮轴承。例:ST017DZ 。 K——圆锥孔轴承,锥度1 :12 。例:2308K 。

滚动轴承润滑剂的作用和性能

滚动轴承润滑剂的作用和性能 1.轴承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1)减少相对运动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增大零件接触承载面积,减小接触应力,延长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 (2)润滑剂具有防锈、防腐蚀、防尘和密封性能; (3)油润滑具有散热作用,可带走轴承运转中产生的磨损颗粒或侵人的污染物; (4)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 2.润滑油的性能质量指标 (1)黏度 润滑油的私度可以定性的定义为其内部层与层之间相互移动或流动的阻力,它是润滑油 最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决定着轴承润滑油膜的承载能力。 (2)黏度指数 黏度指数表示温度改变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程度。油品的黏度指数越大,粘温特性越好, 黏温特性是指a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能,其值越大说明a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越小。 (3)水分 水分是润滑油中水分的比例。水分过多会使润滑油乳化变质,丧失润滑性能。一般润滑油中水分应控制在3%以下。 除了黏度和黏度指数外,还有闪点与燃点、酸性、凝点和炭分等润滑性能质量指标。 3.润滑脂的性能质量指标 (1)针入度 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稠度。稠度采用针人度或锥人度来度量。针入度越小说明润滑脂的稠度越大、脂的硬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2)滴点 润滑脂按规定的加热条件加热,其在滴点计的脂杯中滴落下第一滴油时的温度。润滑脂的滴点确定了脂的工作温度(或耐热性),一般润滑脂的工作温度应低于滴点20℃以上。 (3)极压性能 极压性能是润滑脂承受重载荷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上维持完整油膜的能力。

(4)机械稳定性 润滑脂在承受机械作用时抵抗稠度改变的能力称为机械稳定性。润滑脂在机械力长期作用下,稠度将会下降,严重时会变成液体而丧失润滑脂特有的性能。 (5)氧化安定性 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氧化安定性。润滑脂氧化后将使基础油的黏度变大、稠度变小、滴点下降.而丧失润滑作用。轴承工作温度升高会加快润滑脂的氧化。 4.添加剂 一般基础油很难满足摩擦副润滑的综合性能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油品的使用性能,必须在基础油中加人一定量对润滑剂性能改善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即添加剂,以适应各种特殊工作条件的需要。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有: (1)提高基础油的油性和极压性,增加润滑油或脂的工作能力; (2)延缓润滑油或脂受环境影响老化变质,提高使用寿命; (3)改善润滑油或脂的物理性能,如降低凝点、消除泡沫、提高钻度等; (4)保护零件表面不受燃油腐蚀或其燃烧产物的污染。 5.稠化剂 稠化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持润滑脂呈半固体状态,而润滑脂的一些性能也是由稠化剂来决定,如润滑脂的使用温度、机械稳定性、耐热性、耐水性等性能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性能。 使用不同的稠化剂,润滑脂的性能也不同。稠化剂有金属皂基和非皂基之分,金属皂基如铿、钠、钙、钡、铝等,非皂基如硅胶、膨胀润土、尿素等。 6.润滑剂性能比较 用于轴承的润滑剂有许多种,但性能各异,使用的工作条件也不同。因此,在选择润滑剂时,应了解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它们在性能上的差异,从中选出符合使用要求的润滑剂。

轴承配置及轴承选用.

黑龙江科技大学王龙 轴承配置不仅包括滚动轴承,而且包括同轴承有关的部件,如轴和轴承座。润滑剂也是轴承配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润滑剂要防磨损防腐蚀,这样轴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外,密封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密封件的性能对润滑剂的清洁至关重要。保持清洁对轴承的使用寿命有深远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润滑剂和密封件已成为SKF业务一部分的原因所在。 为了设计滚动轴承配置,需要 –选择合适的轴承种类并 –决定适当的轴承尺寸, 但这还不够。还要考虑其它几个方面: –例如轴承配置中其它部件的适当形式和设计、 –正确的配合和轴承的内部游隙或预载荷、 –固定装置、 –适当的密封件、 –润滑剂的种类和剂量,以及 –安装和拆除方法等。 每个单独的决定都会影响到轴承配置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所需工作量取决于是否具备类似的轴承选配经验。遇上缺乏经验、有特殊要求、或需要对轴承配置的成本及任何其它随后的外形给予特殊考虑时,就需要做更多工作,例如更精确的计算和/或测试。 在综合技术介绍之后的章节,轴承配置的设计人员会看到按照一般要求的顺序而提供的必要基本信息。显而易见,不可能将每一种可以想到的轴承应用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包括在内。基于这个理由,我们会在多处提到全面的SKF应用工程服务,该服务包括正确选择轴承以及如何进行完整的轴承配置计算等技术支持。对于轴承配置的技术要求越高、在特定应用中使用轴承的经验越有限,就越应该利用这一服务。 在综合技术章节中所包括的信息通常适用于普通滚动轴承,或至少适用于一组轴承。如果只需要某种特定轴承的确切信息,可在相应的分类表格章节之前的有关文字中找到。 应注意,在产品表中出现的载荷和速度数值以及疲劳载荷极限值都是四舍五入后的近似值。 轴承材料

Xylan1000系列干膜润滑剂卓越高性能涂料

Xylan ? 1000 系列干膜润滑剂 卓越高性能涂料Xylan 涂料耐化学品和常规腐蚀...... 提供恒定的和可重复的扭矩...... 提供低摩擦系数... ...自 1969年已被工程师选定.

概述 美国华福的第一个产品是Xylan 1010。该系列涂 料一推出就被接受作为工程材料。至今,Xylan 1010 仍然是最通用、最可靠与最成功的工业含 氟聚合物涂料。Xylan 1000 系列 Xylan 1000 系列涂料,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在工业及机械行业(但不仅仅限于)有广泛应用。 华福公司同时提供水性的、低挥发物的涂料,干 膜润滑性能与下列涂料相类似。 Xylan 1006 是 Xylan 系列里含有最高PTFE润滑剂比例的。 Xylan 1010 提供低摩擦,耐磨性和高温不粘的最佳组合。 Xylan 1014 改变 PTFE 润滑油与聚合物的比例, 以达到较难的,更耐磨的涂料但不牺牲摩擦值。 Xylan 1052 包含了大量的高压力(EP) 润滑固体,为增加承载能力和涂料的寿命,同时保持一个非 常低的摩擦系数。 Xylan 1070 具有腐蚀抑制剂,因此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该涂料最适作为一个能抗广谱的化学品 与腐蚀剂的干膜润滑剂而使用。 Xylan 1088是内部增强版的 Xylan 1010,耐磨性 能进 一 步加强。 适用基材 Xylan 1000 系列涂料在大多数基材上都有很好的附着力。即使是新的基材,也可以通过很简便的 方法来确定该系列涂料是否有很好的附着力。 耐化学性下图表仅用于参考。您所选择的Xylan涂料必须先经过您的测试程序才能在何化学环境使用。所有的试验都在室温下进行除非另有指示。所有测试结果均假定无针孔涂层膜。 欲知详情,请联系您的美国华福代表(或发电邮 至sales@https://www.360docs.net/doc/515593137.html, 。也敬请您浏览华福的 网站参阅与下载其他产品的宣传单。 Non-Warranty: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publication is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of Whitford.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is made, however, concerning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publication. Whitford makes no warranty or representation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any warranty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ny particular purpose, and no warranty or represen-tation shall be implied by law or otherwise. Any products sold by Whitford are not warranted as suitable for any particular purpose to the buyer. The suit-ability of any products for any purpose particular to the buyer is for the buyer to determine. Whitford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d-ucts suitable to the particular purposes of any particular buyer. Whitford shall in no event be liable for any special, incidental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Where good ideas come to the surface https://www.360docs.net/doc/515593137.html, ? sales@https://www.360docs.net/doc/515593137.html, ? ? Whitford 2016-02 Xylan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Whitford.

轴承装配指南

在开始安装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确保环境清洁。确认轴颈尺寸和形状精度。 2.核查支承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12.5 μm。平面性(平面度)公差应当达到IT7。 3.对于装在紧定套上的轴承来说,确定轴承座相对于轴上紧定套的位置。对于必须从侧 面再润滑的轴承(所有自调心球轴承和CARB轴承)来说,轴承座盖上的油嘴应始终背向紧定套上的锁紧螺母。在轴承座安装在轴端的场合,应当在端盖一侧供应油脂。由于顶盖只在一个方向上安装固定,因此必确保将底座正确定位。 4.将轴承座定位在支撑表面上。安装连接螺栓但不拧紧(图1)。 5.在轴承座底座的每个槽内嵌入半个密封件。用油脂填充两个内部密封唇间的空间(图 2)。如果轴承座要用在轴端,在一侧嵌入端盖,而不是半个密封件。

6.将轴承安装在轴上——直接装在阶梯轴上或使用紧定套。用油脂完全填满轴承(图3)。 剩余的建议油脂量应放入轴承两侧的轴承座底座内(表)。

7.将带轴承的轴安装在轴承座底座内(图4)。

8.对于固定端轴承配置和CARB轴承配置,要在轴承两侧放置一个定位环(图4)。 9.仔细对中轴承座底座。位于轴承座底座侧面和端面中间的垂直标识便于对中轴承座底 座。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栓(图5)。 10.密封件的剩余一半应该嵌入轴承座顶盖中的密封槽内,两个内部密封唇间的空间应用油 脂填充(图6)。

11.核查顶盖和底座,看是否具有相同的标示。将顶盖安装在底座上(图7),并将顶盖螺 栓拧紧至表中规定的扭矩。

12.将联接螺栓完全拧紧在轴承座底座内(图7)。建议的锁紧扭矩,参见表。 初次润滑和再润滑所需油脂数量 在大部分应用中,安装(初次填充)SNL轴承座时填充的油脂量足够用到下一次例行检查。 在某些工作条件下,可能需要频繁再润滑。表中提供首次填充及再润滑所用油脂量的指导值。首 次填充量会占据轴承座内自由空间的40%。

轴承清洁度检测规程

Document edit information文件修订信息 Review 审核 Approval 批准

1 Purpose 目的 为规范成品轴承装配后的清洁度检测操作程序。 To regulate the assembly of finished bearing after the dirt count test procedures. 2 Scope 使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成品轴承涂油包装后的清洁度检测。 The procedure applied to bearings dirt count testing after packaging. 3 Responsibility 职责 工流体实验室负责各单元的清洁度检测工作。 Fluids lab is responsible for dirt count test.. 4 Definition 术语(无) 5 Procedures 过程及要求 (浸没法)方法适用于外径0 到12英寸的轴承和零部件,检测频次及数量参照附录1。 (Dip Method)Test for contaminant content of 0 to 12 inch OD bearing components,test frequency and quantity per addendum 1. 仪器设备 Apparatus 5.1.1.1 微孔耐热玻璃支架(xx10 047 20 ) Millipore pyrex filter holder xx10 047 20 5.1.1.2 标准微孔滤膜微米孔隙HAWP 04700 20 Standard Millipore micrometer pore size HAWP 04700 5.1.1.3 微孔玻璃密封装置,显示屏和制动器xx10 0470 32 Millipore glass seal base, screen, and stopper xx10 0470 32 1-2L规格的弯臂抽气瓶(1公升微孔xx10 047 05) One or two liter side arm filter flasks(Millipore one liter xx10 047 05)5.1.1.4塑料管 Plastic tubing 5.1.1.5 防爆炸真空泵(适当的防止粉碎就可以)。 Vacuum pump Fisher Scientific 5.1.1.6塑料洗瓶 Plastic Wash bottle 5.1.1.7不锈钢容器或玻璃烧杯(必须足够大,可让部件平放到容器底部,并与容器有一定间隙)。 Stainless container or glass beaker(must be large enough to allow components to lay flat on bottom with room to spare) 5.1.1.8不锈钢镊子 Stainless steel forceps 5.1.1.9干燥箱 Drying oven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

润滑油主要性能指标 (1)黏度是指润滑油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表示油液内部产生相对运动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黏度越大、内摩擦阻力愈大、流动性愈差。黏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也是润滑油选用的主要依据。 常用润滑油的黏度主要有三种: ①动力黏度(绝对黏度)η。常用单位是Pa·s(帕·秒)。 ②运动黏度υ。工业上常用动力黏度η与同温下该流体密度ρ的比值称运动黏度υ,国际单位制中运动黏度υ的单位是m2/s,物理单位制中运动黏度υ的单位是斯(St)或厘斯(cSt)(1mm2/s称St),1m2/s=106mm2/S=104st(斯)=106cst(厘斯)。一般现行标准中润滑油的牌号是指该油在40℃时运动黏度以厘斯为单位的平均值。 ③相对黏度(条件黏度)除运动黏度以外还经常用比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中国用恩氏黏度,代表符号°E;美国常用塞氏通用秒,代表符号SUS。 (2)油性是指润滑油中极性分子湿润或吸附于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边界油膜的性能,是影响边界润滑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吸附能力愈强,油性愈好。 (3)极压性能。普通润滑油的极压性能都不好,需要依靠添加抗磨极压剂(含硫、氯、磷的有机极性化合物)来改善这种性能。 (4)闪点和燃点。润滑油在火焰下闪烁时的最低温度点为闪点。闪烁持续5s以上的最低温度称燃点,这是衡量润滑油易燃性的尺度。在较高温度和易燃环境中的润滑,应选用闪点高于工作温度20~30℃的润滑油。 (5)凝固点是指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不能自由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润滑油在低温下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低温润滑时应选用凝固点低的油。

(6)其它。包括反映腐蚀性能的酸值;反映氧化变质的氧化稳定性;反映与水混合的抗乳化性;反映激烈搅动而不起泡的抗泡性等。其中有许多性能需用添加剂加以改善,如抗氧化防腐剂、抗乳化剂、抗泡剂、降凝剂、增粘剂等。在实际生产中,在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润滑油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也可成倍的延长。

轴承装后质量分析及解决方法

轴承装后质量分析及解决方法 1、内、外径尺寸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前工序的产品漏检;(2)装配检查环境温度变化大;(3)标准件与套圈恒温不够;(4)磨加工与装配用的标准件不合格。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产品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2)严格控制产品温度,尽量不使产品带温度检测;(3)装配检查环境温度要稳定,实现恒温;(4)标准件与套圈必须等温检测;(5)磨工标准件与装配标准件的误差不应大于0.001mm,否则送检定部门重新检定;(6)内径尺寸大、外径尺寸小的产品为废品要剔出;(7)内径尺寸小的、外径尺寸大的产品应返工修磨成为合格品。 2、套圈宽度及平行差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前工序的产品漏检;(2)宽度标准件磨损或超过使用有效期;(3)食品平台已磨损;(4)仪表出现“表跑”现象;(5)磨工与装后的标准件之间有误差,不合格;(6)产品端面有伤。 解决方法:(1)前工序要做好产品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2)宽度标准件要及时检定;(3)仪器平台要定期检定,损坏要及时修磨,(4)在检测中要及时校对仪表,杜绝“表跑”现象;(5)前工序标准件与装后标准件的误差超过0.001mm时,应送检定部门重新检定;(6)修磨掉产品端面伤痕后再检测。 3、圆锥滚子轴承装配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内、外圈宽度超差;(2)内、外圈、滚动体直径及角度超差;(3)滚子相互差超差;(4)内圈大挡边宽度超差;(5)外圈、内圈及滚子相互接触不良;(6)对装配高抽检时因漏检造成。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前工序零件尺寸精度的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防止混串;(2)在检测产品装配高时,在外圈上施加一个平稳的向下负荷,保证测量时外圈、内圈及滚子相互接触良好;(3)加强装后工序对装配高的抽检频次,尽量杜绝漏检现象。 4、角接触球轴承装后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内、外圈宽度超差;(2)沟道曲率及位置不好造成滚道接触角超差,从而使装配高超差;(3)内、外圈沟道接触角超差;(4)外圈、内圈及钢球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上工序产品尺寸的百检;(2)对本工序发现的套圈宽度尺寸小产品为废品应剔出,套圈宽度尺寸大的产品应交上工序返工修磨为合格品;(3)对沟道曲率及位置不好的产品,内、外圈沟道接触角超差的产品交上工序分选或返工修磨为合格品;(4)在检测产品装配高时,要在外圈上施加一稳定的向下负荷块,保证产品外圈、内圈及钢球相互接触良好。 5、推力轴承装配高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推力球轴承套圈底面厚度超差,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套圈宽度超差,内圈大挡边宽度超差为上工序漏检;(2)滚道曲率及位置不好;(3)滚动体相互差超差;(4)滚子曲率超差;(5)套圈端面有伤。 解决方法:(1)认真做好上工序百检,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分开,并有标识,防止混串;(2)修磨套圈端面伤痕后再检测;(3)滚道曲率及位置不好产品,滚子曲率超差的产品交上工序分选或修磨为合格品。 6、轴承径摆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套圈壁厚超差;(2)内、外径对基准端面倾斜度变动量超差;(3)内、外椭圆严重超差;(4)内、外圈滚道及滚动体有伤;(5)滚动体相互差超差;(6)产品清洁度不好;(7)残磁超差。 解决方法:(1)对壁厚及椭圆超差的产品交上工序剔出废品或返工修磨为合格品;(2)认真做好前工序产品的百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品漏检;(3)在产品退磁时,不要摆放过多,防止磁退不净;(4)加强产品外观的检查,发现产品卡磕伤要修掉伤痕后再合套,对严重卡磕伤的产品要剔出;(5)保持零件清洁,合套后的产品要清洗干净,经常更换清洗剂;(6)重新分选滚子;(7)Sd、SD超差剔出报废。 7、轴承沟摆超差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滚道中心平面对基准端面平行度超差;(2)内、外滚道对基准端面倾斜度变动量超差;(3)内圈大端挡边平行差及角度超差;(4)内、外圈端面平行差严重超差;(5)内、外圈端面有伤;(6)滚子端面侧摆超差;(7)套圈滚道角度与滚子角度不吻合;(8)保持架变形;(9)产品清洁度不好;(10)残磁超差;(11)内、外圈滚、沟道有伤滚动体有伤。 解决方法:(1)滚道中心平面对基准端面平行度超差,内、外圈端面超差,内圈大挡边角度及平行差超差的产品交上工序返工,报废或修磨为合格品;(2)将滚道对基准端面倾斜度变动量超差产品交上工序返工修磨为合格品;(3)对滚子端面侧摆或角度超差的产品交零件工序返工修磨为合格品;(4)修掉套圈端面、滚、沟道及滚动体伤痕;严重卡磕伤应剔出报废;(5)对变形的保持架交上工序,整形为合格品;(6)产品清洗

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标准

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标准 在分析技术清洁度时,必须考虑标准(VDA-19.1、ISO-16232)以及客户特定的测试 规定。这些标准规定了分析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提取方法和测试设备。客户规范或图纸中 规定了特定部件的清洁度要求,基于我们多年了经验,我们收集和整理了部分相关标准, 下面是部分可供参考/选择的清洁度检测标准和试验规范。 AGCO GF10750201 Global Hydraulic Cleanliness Practice Materials KG PML 00419 Behr GmbH & Co. KG BKA doc00981120120724112202 Test Specifica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Gunshot Powder Residues

BMW AG 10283184-000-03 Refrigerant Compressor BMW AG DIN73411-2 Hoses and Compounds BMW AG QV11111 Technical Cleanliness BMW AG QV17006 Components in the coolant circuit BMW AG QV33019 Front and rear axle BMW AG QV64037 capacitor Borg Warner APN-002-F Cleanliness of transmission parts Borg Warner APN-096 Cleanliness of transmission parts

SKF轴承选型说明

.9SKF单列深沟球轴承常用后缀 CN:普通组径向游隙;通常仅用于与以下字母组合来表示较窄或偏移的游隙范围H:缩窄的游隙范围,相当于原来游隙范围的上半部分L:缩窄的游隙范围,相当于原来游隙范围的下半部分P:偏移的游隙范围,相当于原来游隙范围的上半部分和下一组游隙范围的下半部分的组成以上字母同时适用于与以下的游隙组别组合成对应的意义:C2、C3、C4、和C5,例如C2 C2:径向游隙小于普通组C3:径向游隙大于普通组C4:径向游隙大于C3 C5:径向游隙大于C4 2.10SKF轴承型号结构及相关参数说明 (1)内部设计 ACD——接触角为25度。 B——接触角为40度。 CC——接触角为12度。 CD——接触角为15度。 BE——接触角为40度的BE型轴承,钢球加大,以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保持架。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A——外径小于等于90毫米轴承的标准设计,没有装球缺口,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保持架。 E——轴承一侧有装球口,可装较多钢球,因此具有较高的径向及轴向承载能力。 调心滚子轴承 CAC,ECAC,CA,ECA——这些设计用于大尺寸的轴承,滚子呈对称型。 CC,C,EC——这类轴承滚子呈对称型,内圈无挡边。 E——是SKF公司采用最新标准设计。E型轴承外圈带有油槽及三个油孔,则后置代号中须加W,以示区别。 圆柱滚子轴承 B——轴承采用表面经处理的滚子(满装滚子轴承)。

B4——轴承套圈表面及滚子表面均经处理(满装滚子轴承)。 EC——轴承内部几何形状经改进,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挡边和滚子端面具有良好的接触和润滑条件,能承受较高的轴向载荷。 SKF(2)外部设计 CA,CB,CC——通用配对型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可任意(串联,面对面或背靠背)配对安装。背靠背或面对面排列时,轴向安装前内部间隙与正常值比:小(CA),正常(CB),较大(CC)。 -2F——外球面球轴承两侧带甩尘挡圈。 -2FF——外球面球轴承两侧带组合甩尘挡圈。 G——通用配对单列角接触球轴承。面对面或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一定的安装前预载荷。 GA——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较轻的预载荷。 GB——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中等预载荷。 GC——面对面,背靠背排列时,轴承内有较重的预载荷。 K——圆锥孔,锥度1:12。 K30——圆锥孔,锥度1:30。 -LS——轴承一面具有接触式密封,内圈无密封凹槽。 -2LS——轴承两面具有LS密封。 N——轴承外圈上有止动槽。 NR——轴承外圈上有止动槽并有止动环。 N2——外圈倒角上有两个直径方向上相对的槽口。

如何选择轴承

如何选好轴承 轴承选定概要 滚动轴承的种类、类型及尺寸多种多样的。为使机械装置发挥出预期的性能,选择最适宜的轴承是至关重要的。 为选定轴承,需要分析诸多要因,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评价有关选择轴承的程序,并无特殊规格,但一般顺序如下: (1)掌握机械装置和轴承的使用条件等 (2)明确对轴承的要求 (3)选定轴承的类型 (4)选定轴承配置方式 (5)选定轴承尺寸 (6)选定轴承规格 (7)选定轴承的安装方法 轴承的使用条件与环境条件 正确把握轴承在机械装置的使用部位及使用条件与环境条件是选择适宜轴承的前提。为之,需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1)机械装置的功能与结构 (2)轴承的使用部位 (3)轴承负荷(大小、方向) (4)旋转速度 (5)振动、冲击 (6)轴承温度(周围温度、温升) (7)周围气氛(腐蚀性,清洁性,润滑性) 轴承配置方式的选择

通常,轴是以两个轴承在径向和轴向进行支撑的,此时,将一侧的轴承称为固定侧轴承,它承受径向和轴向两种负荷,起固定轴与轴承箱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移的作用。将另一侧称之为自由侧,仅承受径向负荷,轴向可以相对移动,以此解决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轴的伸缩部题和安装轴承的间隔误差。 对于固定侧轴承,需选择可用滚动面在轴向移动(如圆柱滚子轴承)或以装配面移动(如向心球轴承)的轴承。在比较短的轴上,固定侧与自由侧无甚别的情况下,使用只单向固定轴向移动的轴承(如向心推力球轴承)。 轴承类型的选定 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 分析项目选择方法 1)轴承的安装空间能容纳于轴承安装空间内的轴承型由于设计轴系时注重轴的刚性和强度,因此一般先确定轴径,即轴承内径。但滚动轴承有多种尺寸系列和类型,应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轴承类型。 2)负荷轴承负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轴承的负荷能力用基本额定负荷表示,其数值载于轴承尺寸表] 轴承负荷富于变化,如负荷的大小、是否只有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是单向还是双向、振动或冲击的程度等等。在考虑了些因素后,再来选择最为合适的轴承类型。一般来说,相同内径的轴承的径向负荷能力按下列顺序递增: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 3)转速能适应机械转速的轴承类型[轴承转速的界限值基准用极限转速表示,其数值载于轴承尺寸表] 轴承的极限转速不仅取于轴承类型还限于轴承尺寸、保持架型式、精度等级、负荷条件和润滑方式等,因此,选择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下列轴承大多用于高速旋转: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 4)旋转精度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 机床主轴、燃汽轮机和控制机器分别要求高旋转精度、高转速和低摩擦,这时应该使用5级精度以上的轴承。一般使用下列轴承:深沟球轴承、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 5)刚性能满足机械轴系所需刚性的轴承类型[轴承承受负荷时,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部分会产生弹性变形。

轴承的润滑方式

轴承润滑的七种方式 1.油杯滴油润滑 通过油杯中的节油口向轴承滴油进行润滑的一种润滑方式.油杯滴油润滑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油。而且供油量可以由节油口进行调节,一般滴油量以每3~8秒一滴为宜,因为,过多的油量会引起轴承温升增加。缺点是对润滑油的粘度有一定要求,不能使用粘度大的润滑油,没有散热功能。油杯滴油润滑适用于低速轻载工作温度较低的场合。 2.油浴(浸油)润滑 把轴承部分浸入润滑油中,通过轴承运转后将油带入到轴承其它部分的一种润滑方式。油浴润滑是使用最为普遍而简便的润滑方式之一。 考虑到油浴润滑时的搅拌损耗及温升,对于水平轴,轴承部分侵入润滑油中的高度应有一定限制,一般将油面控制在轴承最下面滚动体的中心附近。油浴(浸油)润滑,润滑充分,但供油量不易调节,若油箱中没有过滤装置容易把杂质带入轴承内部损伤轴承,油浴(浸油)一般适用于低速或中速场合,在低转速轴承上使用较为普遍。 经验:可分离的加强肋可装在轴承座的底部以减少搅动和/或散热。静态油位应稍低于应用于水平轴的轴承最低滚动体的中心,对于垂直轴,静态油位应覆盖50%-80%的滚动体。如果使用油浴系统轴承的温度比较高可以改为使用滴漏方式,飞溅或循环油系统。 3.飞溅润滑 通过其它运转零件将油飞溅后带入轴承的一种润滑方式。 飞溅润滑供油量不易调节,润滑油面也不能太高,否则容易产生搅拌损耗及温升,还容易将油箱中的杂质带入轴承内部损伤轴承。 在飞溅润滑中,油通过装在轴上的旋转体(叶轮或“抛油环”)飞溅到轴承上,轴承不浸没在油中。 经验:在齿轮箱中,齿轮和轴承经常与作为抛油环的齿轮共用一台油箱。由于齿轮用油的粘度可能与轴承要求的不同,而且油中含来自齿轮的磨损微粒,可分离的润滑系统或方法可供改善轴承寿命。 4.循环油润滑 通过油泵将润滑油从油箱吸油后输送到轴承需要润滑的部位,然后从回油口返回油箱,经过滤后重新使用的一种润滑方式。 循环油润滑润滑充分、供油量容易控制、散热和除杂质能力强。循环油润滑适用于以散热或除杂质为目的的场合,以及高速高温、重载的场合,使用可靠性高。循环油润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润滑方式。但需要独立的供油系统,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供油系统由油泵、冷却器、过滤器、油箱、输油管道等组成。

零件清洁度测定方法

清洁度的测定方法 清洁度检测 清洁度测定方法对过程控制、品质保证和失效分析非常重要,是概括用于获得有关测定主体如各种机械设备、电子零件等清洁度数据的详细过程。 检测清洁度时对取样有要求,取样的基本要求决定于样品的数量和取样位置。零件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大、清洁度偏低,则样品数量相应减少。应该从生产中随机抽取零件,并且采样过程和后面的检查过程中不能造成零件的污染。 典型污染物类型 检测清洁度时,一要环境清洁,其清洁程度应与检测的要求相适应;二要检测人员的衣帽和双手清洁;三要所用器具也必须清洁。清洁度的测定方法 清洁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分成油污污染物和颗粒物污染物2大类测试,主要有如下几种:*目视检查法 目视检查法即由人工直接用眼睛在显微镜下对零件可以看到的外表面或内腔表面进行检查。调节显微镜的照明亮度和放大倍数,人工可以判断污染颗粒是金属、非金属、或纤维以及尺寸大小。目测法可以检查残留在零件表面的比较大而明显的颗粒、斑点、锈斑等污染,但检查的结果与人为的因素关系很大。 * 接触角法(也叫水滴角法)-------测油脂类污染物

所谓接触角,就是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热力学平衡时所持有的角。对固体和液体之间形成的接触角的测量,是在表面处理及聚合体表面分析等众多类似领域广为知晓的分析技术,是对多个单位的单层变化十分敏感的表面分析技术。测量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来评估表面的可湿润特性。如果液滴可湿润表面,则接触角小,反之液滴不能湿润表面,而在表面倾向于形成圆珠或气泡,则接触角大。这就是“水膜残迹”测试的原理。接触角大,表示表面被憎水性的污物(油/脂等)污染,反之,接触角小,液滴破裂或摊薄,表示该表面清洁。这种测试方法受底材的材质、底材的粗糙度及人为因素影响也很大,而且这种方法对非常轻小或分散的污物不易识别。尤其是有些特殊材料(如PTFE 塑料)即使表面很清洁,对大多数液体的接触角也很大。所以,接触角法不适合对某些底材或关键重要的表面清洁度测试。 *荧光发光法-------测油脂类污染物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利用紫外线来检测零件表面的清洁度。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面的污染物颗粒会发出荧光。因为紫外线的能量被污物吸收,污物颗粒电子被激化并跃进到高能级的电子层,处于高能级的不稳定的电子随即会返回原低能级电子层,在此过程中原来吸收的能量以发热发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荧光。这种激活释放的频率达每秒几千次,所以在紫外线下的荧光不是闪烁的而是持续稳定的,根据发荧光即可目测污物在零件表面的位置,荧光强度也是可以应用信号检测仪器测定从而表示表面被污染的程度。但如果要识别污染物的成分等特性,必须借助其他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