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强与弱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PPT
![声音的强与弱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07544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8.png)
物体振动幅度越 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幅度越 小,声音越弱。
2.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 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1
轻轻敲击
振幅小
声音弱
重重敲击 振幅大 声音强
2.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 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我们可以借助泡沫塑料,
2
来观察音叉的振动幅度变化。
敲击音叉的力度不同,悬 挂的小泡沫球摆动的幅度也不 同。这一现象能形象地反映出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 关系
总结
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 弱不同。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物体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的幅度 越小,声音越弱。
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可用 示意图表示)
轻轻拨动 振动幅度小 橡皮筋
用力拨动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强弱
声音弱 声音强
探索三:击鼓实验
2 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 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探索三:击鼓实验
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可用 示意图表示)
感谢您的聆听
声音强弱轻轻击鼓 鼓ຫໍສະໝຸດ 用力击鼓探索三:击鼓实验
声音强弱与振动物体的关系记录表
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可用 示意图表示)
声音强弱
鼓面
轻轻击鼓 用力击鼓
振动幅度小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声音强
1.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与声音的关系吗?
1.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与声音的关系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高与低(ppt课件)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高与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fbf6d8bcd126fff6050b6b.png)
科学
科学
(kēxué)
(kēxué)零
拓展根据声音判断物体运动的方距向 离
当一辆鸣着笛的汽车或火车向你驶来时,鸣笛 声就会变得越来越高;当一辆鸣着笛的汽车或火
车离你而去时,鸣笛声就会变得越来越低。这是因 为声源相对于我们发生运动时,会使人 耳感受到音高在发生变化。同理,有经验的炮兵 会根据炮弹在空中音高的变化来判断炮弹是飞向 他还是远离他。
(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 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 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
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
第十一页,共25页。
科学 (kēxué)探 索
探索三:钢尺 (ɡānɡ chǐ)实验
(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钢尺发出声音的高 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音高用高、较高、 较低、低来描述,振动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 (4)把钢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1.6 声音(shēngyīn)的高与低
科学(kēxué)科教版 四年级 上册
第一页,共25页。
科学 (kēxué) 聚焦
观
看
视
频
《月光(yuèguāng)奏鸣曲》钢琴演奏
第二页,共25页。
科学
(kēxué)聚 声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zěnyàng)
焦
产生的?
钢琴能弹奏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高,有的 声音低; 生活中一般来说,女性的声音比男性的声音要高, 大人比小孩的声音要低一些。
声音越高; 振动(zhèndòng)越慢, 声音越低;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声音的高与低(课件)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的高与低(课件)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cfe5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0.png)
活动二:吹奏口琴
声音高低与簧片振动有什么关系?
簧片:长
短
声音:低
振动快慢?
高
我们的发现
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
物体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物体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思考
怎样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钢尺
硬皮书
活动三:钢尺振动实验
改变钢尺伸出硬皮书的长度
预测:钢尺振动的快慢会有什么变化? 声音的高低会怎样改变?
声音的高与低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物体振动快慢和产生声 音高低的联系。
学习准备
铝片琴及棒槌
口琴
书本及文具
钢尺
两本硬皮书
竖琴演奏
聚焦
聚焦
高低不同的声音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
竖琴
活动一:敲击铝片琴
铝片琴
活动一:敲击铝片琴
声音高低与铝片振动有什么关系?
听:声音的高低 看:铝片的特点 想:与振动的关系
活动一:敲击铝片琴
活动一:敲击铝片琴
声音高低与铝片振动有什么关系?
振动快慢?
活动二:吹奏口琴
口琴里面的发声物体会不会也是长短排列的?
口琴
活动二:吹奏口琴
观察口琴里面的发声物体
簧片:长
短
活动二:吹奏口琴
声音高低与簧片振动有什么关系?
听:声音的高低 看:簧片的特点 想:与振动的关系
音高变化柱形图
我们的发现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的 振动快慢有关。
研讨
观察下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 样变化?并说说理由。
音叉:小→大 声音:高→低
研讨
观察下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 样变化?并说说理由。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强与弱》优质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强与弱》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065c4ac77da26924c5b0b3.png)
《声音的强与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声音的强弱是声音的一个重要属性。
在第1课“听听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强与弱的变化。
这一课的活动学生将用熟悉的钢尺、橡皮筋和鼓,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认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在学生收集了多种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声音强弱也不同的信息对比中实现的。
本课教材围绕“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这一核心概念,设计了3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尺子发出的声音强弱的变化。
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拨动钢尺,观察尺子振幅变化,建立声音强弱与振幅的联系。
钢尺是声音单元重要的实验材料,它能很好地展示物体发声时的运动状态,用它来探究影响声音的强弱的因素,实验效果明显,学生容易得出结论。
第二和第三个活动是用橡皮筋和鼓来进一步探究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橡皮筋的振动幅度相对容易观察,但是不易听声音,而鼓的声音变化容易区分,但振动现象不明显。
因此这两个活动要在钢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研讨部分有两个问题。
问题一: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观察和描述中发现物体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问题二:我们还能举出那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这个问题既能考核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有利于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以后的生活中,当学生听到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就会将它与物体的振动幅度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研讨环节还有一个拓展实验,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演示实验。
这个实验中,音叉将振动传递给乒乓球,乒乓球弹起的幅度随着音叉声音的变化而变化,将看不见的东西变成可以直接观察的现象。
【学情分析】判断声音的强弱对学生而言是没有难度的,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声音有强弱变化,大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
在3个探究活动之后,学生容易得出“声音的强弱跟力度有关”这样的结论,确实,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改变“力度”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振动幅度”,而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居多,主要是凭借感官对现象进行直观解释,缺乏对现象的分析、归纳及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的高与低》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的高与低》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44d0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f.png)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声音的高与低》教科版。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声音高低的产生原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态度;4.科学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围绕这些核心素养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生活中的高低音应用:学生可能对高低音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进行分析。
举例:针对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频率的振动产生不同音调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对于音阶的理解,可以通过音乐课堂上的实际演奏和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阶与音调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声音的高与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声音的高低变化?”比如,当我们把一根橡皮筋拉得紧紧的,拨动它时,发出的声音和放松后拨动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声音高低的奥秘。
综合今天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继续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更多直观、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4.优化课堂讨论环节,提高讨论效果。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后辅导和巩固。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d8238ab14e852458fb576d.png)
橡皮筋松紧不同
温馨提示:
(为公平起见) 1、用力大小要一样
(控制拉开的距离相同)
2、拨动橡皮筋的部位要固定 (操作规范) 1、不能用力过猛,橡皮筋会断
2、固定木板
3、拉同一根靠近边缘的橡皮筋,水平着拉
听声音 观察振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A2
振动幅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2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为什么声音会有强、 弱、高、低的变化呢?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振动A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探究二: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优秀课件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优秀课件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aa610c04a1b0717ed5dd3c.png)
实验操作
振动幅度
轻轻拨动尺子 小 用力拨动尺子 大
声音强弱 弱 强
振动幅度
声音的高低变化可能和物体的什桌上的弦乐,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 琴弦。 2、用相同的力量分别弹拨琴弦,仔细观 察琴弦的变化。 3、完成记录单二,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实验记录单二:拨动琴弦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声音的强弱变化可能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我们的猜想是……
要求:
1、把钢尺从套内拉出约10厘米~12厘米, 用一只手压稳套内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 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 仔细观察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3、操作时注意安全。 4、完成记录单一,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实验记录单一:拨动尺子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我们的猜想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仔细观察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实验记录单三:敲击铝琴片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操作 敲击长铝琴片 敲击短铝琴片
声音高低 低 高
拓展与应用:
所却发听一出不只的见蜜声。蜂音这从,是你可 为耳是 什旁一 么飞只 ?过蝴,蝶你飞能过听人到的它耳翅旁膀时振,动你 声实4421声声211444声11实42132声2声4实424214声声 4声实实声2声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音验音音音验音音验音音音验验音音完完先把先用用完完完用用完用用完先把先完完用完用用完完用用把的 记 的 的 的 记 的 的 记 的 的的 记 记 的 的成成轻钢轻桌桌成成成桌桌成相桌成轻钢轻成成相成相桌成成相桌钢高录高强强录强强强录高强 高录录强强记记轻尺轻上上记记记上上记同上记轻尺轻记记同记同上记记同上尺低单低弱弱单弱弱弱单低弱 低单单弱弱录录拨从拨的的录录录的的录的的录拨从拨录录的录的的录录的的从变一变变变一变变一是变 变一二变变单单动套动弦弦单单单弦弦单力弦单动套动单单力单力弦单单力弦套化:化化化:化化:否化 化::化化一一钢内钢乐乐一一一乐乐一量乐二钢内钢一一量一量乐一一量乐内可拨可可可拨可可拨与可 可拨拨可可,,尺拉尺,,,,,,,,分,,尺拉尺,,分,分,,,分,拉能动能能能动能能动物能 能动动能能听听,出,拨拨听听听拨拨听别拨听,出,听听别听别拨听听别拨出和尺和和和尺和和尺体和 和尺琴和和到 到 再 约 再 动 动 到 到 到 动 动 到 弹 动 到 再 约 再 到 到 弹 到 弹 动 到 到 弹 动 约物子物物物子物物子的物物子弦物物音音用用两两音音音两两音拨两音用用音音拨音拨两音音拨两111体观体体体观体体观长体 体观观体体000乐乐力力根根乐乐乐根根乐琴根乐力力乐乐琴乐琴根乐乐琴根厘厘厘的察的的的察的的察短的 的察察的的声声拨拨粗粗声声声粗粗声弦粗声拨拨声声弦声弦粗声声弦粗米米米什比什什什比什什比有什 什比比什什实实动动细细实实实细细实,细实动动实实,实,细实实,细~~~么较么么么较么么较关么 么较较么么验验钢钢不不验验验不不验仔不验钢钢验验仔验仔不验验仔不111有声有有有声有有声有 有声声有有222结结尺尺同同结结结同同结细同结尺尺结结细结细同结结细同厘厘厘关音关关关音关关音关 关音音关关束束,,的的束束束的的束观的束,,束束观束观的束束观的米米米强强强强高。。仔仔琴琴。。。琴琴。察琴。仔仔。。察。察琴。。察琴,,,弱弱弱弱低细细弦弦弦弦琴弦细细琴琴弦琴弦用用用的的的的的观观。。。。弦。观观弦弦。弦。一一一变变变变变察察的察察的的的只只只化化化化化尺尺变尺尺变变变手手手子子化子子化化化压压压上上。上上。。。稳稳稳下下下下套套套振振振振内内内动动动动尺尺尺的的的的子子子幅幅幅幅的的的度度度度一一一。。。。端端端,,,另另另外外外一一一只只只手手手拨拨拨动动动尺尺尺子子子的 的 的另另另一一一端端端。。。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说课稿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5b93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d.png)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6.声音的高与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高与低》是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声音的高低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音调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高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a.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振动快慢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
b.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实践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声音的高低2.振动快慢3.关系:振动快慢→ 声音的高低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83888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6.png)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强与弱》这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第5课。
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细节和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增强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实验法、问题引导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实验法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问题引导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声音实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介质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强弱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喇叭的音量调节、电话的听筒等。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知识点)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86db6fce2f0066f4332239.png)
试弹结果
粗细
粗
声音低
声音低
细
声音高
声音高
松紧
松
声音低
声音低
紧
声音高
声音高
长短
长
声音低
声音低
短
声音高
声音高
4、如果声音过高,应该把弦调长、调粗、调松。如果声音过低,应该把弦调短、调细、调紧。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知识点)
1、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2、弦的声音高低变化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弦长发声低,弦短发声高。弦粗发声低,弦细发声高。弦松发声低,弦紧发声高。
3、琴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课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50e2d71fe910ef02df888.png)
□长 □短
□长 □短
青蛙刮鼓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尤克里里
猜测 实测
□松 □紧
□松 □紧
古琴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水杯打击乐
猜测 实测
□多 □少
□多 □少
我们的发现:
吉
尤
编
他
克
钟
里
里
水杯打击乐 青蛙刮鼓
钢片琴
古琴
乐器品析会
• 安静倾听 • 认真观察 • 积极思考
乐器研究区
实验要求:
声音的强弱
(填“强”或“弱 ”)
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 声音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吉
尤
编
他
克
钟
里
里
水杯打击乐 青蛙刮鼓
钢片琴
古琴
用相同的力度 活动二:声音高低研究记录表
使乐器发出声 乐器
声音高
声音低
音。
吉他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编钟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钢片琴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钢片琴
猜测 实测
□长 □短
□长 □短
青蛙刮鼓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尤克里里
猜测 实测
□松 □紧
□松 □紧
古琴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水杯打击乐
猜测 实测
□多 □少
□多 □少
我们的发现: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乐器吗?
玻璃瓶和水 皮筋和铁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3 声音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3 声音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514a7410a6f524cdbf8522.png)
第3课声音的变化背景和目标在第1课“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
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音叉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振动幅度太小频率太高以至于很难看到。
这一课的活动将为学生们提供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
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粗细不同的琴弦、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
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将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科学概念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1.按教科书要求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2.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3.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4.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3根铁管、1把六弦琴。
教科书说明第一部分: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拨动钢尺,让学生听听尺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尺子的振动状态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将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尺子振动的幅度描述出来。
在反复的观察和描述中,学生将声音的强弱(大小)与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大),振动幅度小声音弱(小)的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把声音高低的变化和物体振动的频率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难点。
这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声音PPT说课教学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声音PPT说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20e5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7.png)
观察声音的强弱,以及振动的幅度。
声音的强弱,我们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1、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预 测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它 们的变化。 3、填写记录表。
1
2
3
4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记录表
唱一唱
1234567i
思考: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
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振动幅度
音调
小实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将一把钢尺紧 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 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 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声音的高低是用音高来描述的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 音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 音越低。
3
音调高 短、物体紧、薄、细 音调低 长、物体松、厚、粗
2.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 述它们的变化。
3.填写记录表。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出的 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1
2
3
4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发声实验记录
杯子序号 1
2
34
预测
第一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二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三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鼻腔是人体的一个共鸣系统。由于鼻腔、 鼻窦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把鼻窦比为 小提琴或胡琴的共鸣箱,有共鸣箱就能使声 音悦耳、和谐。反之,感冒时鼻窦有疾患, 失去了“共鸣箱”作用,悦耳的声音将会改 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46aad6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1d.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同步练习
1、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
2、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指的是声音音调。
4、楼道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指的是声音幅度。
5、用力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
6、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8、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二、判断题
9、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10、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
11、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高。
(×)
12、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
1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1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
三、实验题
15、设计实验证明“尺子伸出得长短,音高会发生变化?”
答:实验材料:尺子
实验过程:先将尺子伸出8厘米,拨动尺子,将尺子伸出16厘米,将尺子伸出24厘米,将尺子伸出32厘米,用相同的力拨动,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尺子伸出得越短,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尺子伸出得越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0612a40242a8956bece48c.png)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第1题【单选题】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 )A、dou.1B、ruai.2C、mi.3D、fa.4【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 )范围之内。
A、1~15B、40~60C、70~90【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时,描述正确的是( )A、水越满,音越高B、水越满,音越低C、水的多少和声音的高低无关【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影响钢琴发音不同的条件是弹琴的速度快慢。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没有关系。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
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这是因为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
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强与弱》教案
![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强与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4ef0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8.png)
7.教师提问:这时,我们的出什么实验结论呢?正像大家所说的物体振幅大小与声音的强弱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分钟拓展1.教师谈话:应用这个科学结论,你能解释一些现象吗?我们曾经用音叉做过实验,像图中这样,如果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悬挂的小球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如果老师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后分别去接近小球又会有什么不同呢?请你用刚刚得到的结论预测一下即将发生的现象。
2.同学发言:我预测,如果拿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小球,小球会被振动起来。
就跟鼓面的豆子跳起来是一样的。
如果老师使劲儿敲了音叉后,音叉振幅会大,接近小球后小球也会振得高。
用小劲儿敲音叉后,音叉振幅小,接近小球后,小球也会被振的低一些。
(视频)真的像同学的预测一样,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这个声音规律。
3.教师谈话: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音箱,音箱是可以调节音量大小的。
下面为大家播放一首《闪闪红星》,请你仔细观察音箱喇叭前的小纸条发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4.同学发言:我发现音量逐渐变大以后,喇叭前面的小纸条就逐渐振动起来了,这是喇叭的振幅变大引起的。
音量逐渐变小后,喇叭前面的小纸条振动就不明显了,这是因为喇叭的振幅也减小了。
5.教师总结: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物体振动幅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1分钟材料准备1.教师讲解: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声音的高与低》。
请同学们提前准备一下能够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像铝片琴、口琴。
---------------------学习小技巧---------------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
有的人会有疑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1、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声音单元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声音单元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df836926fff705cd170ab0.png)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声音单元实验报告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
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步骤: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3)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实验四: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带橡胶锤)、水。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 声音的高与低( ppt精品课件)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 声音的高与低( 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ceabb410a6f524ccbf85d4.png)
科学探索
研讨二:通过以上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探索 研讨三:推测声音高低变化,并说明理由
不同粗细、长短
长短相 同 粗细不 同
粗细相同,长短不 同
科学探索
探索一: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琴片 敲琴棒
科学探索
探索一: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 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2)反复实验3次,描述听到的 声音有什么不同。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现象 琴片越长,声音越低;琴片越短,声音越高。
同样材料由于大小不同,当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的时候,就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小提琴
古筝
吉他
科学聚焦
不同乐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胡是最常见的 民间乐器,有两 根琴弦,分里弦 和外弦,依靠琴 弓与弦的摩擦发 出声音。
吉他是一种弹拨 乐器,通常有六 条弦,形状与小 提琴相似,依靠 手指或拨片弹拨 弦发出声音。
科学聚焦
不同乐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6 声音的高与低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科学聚焦
观 看 视 频
《月光奏鸣曲》钢琴演奏
科学聚焦
声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钢琴能弹奏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高, 有的声音低; 生活中一般来说,女性的声音比男性的声音要 高,大人比小孩的声音要低一些。 声音的高低简称音高。 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 有四根弦,依靠琴弓与弦的 摩擦发出声音。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目前古筝 多为21根弦,依靠手指弹拨发 出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感冒时人的声音会改变?
鼻腔是人体的一个共鸣系统。由于鼻腔、
鼻窦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把鼻窦比为
小提琴或胡琴的共鸣箱,有共鸣箱就能使声
音悦耳、和谐。反之,感冒时鼻窦有疾患,
失去了“共鸣箱”作用,悦耳的声音将会改
变。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向暖瓶中倒水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
在倒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 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 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 就越来越高,所以根据声音音调的高低 就能知道水是否已灌满。 无忧PPT整理发布
音色
音色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 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无忧PPT整理发布
由于每个人的声音千差万别,因此声音
可以用作安全认证的依据之一。美国的一座
智能化大厦 就采用了声音识别的方式。到
大公司门口时,你必须通过安全检查。电子
声控门卫将问候“早上好”,你也该回答
“你好!”或“早上好”之类的礼貌用语。此
无忧PPT整理发布
唱一唱
1234567i
思考: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
高,有的听起来音调无忧低PPT整呢理发?布
振动幅度
无忧PPT整理发布
音调
小实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将一把钢尺紧 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 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无种忧情PPT况整理下发布 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1.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
预测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
述它们的变化。 3.填写记录表。
无忧PPT整理发布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出的 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1
2
3
4
无忧PPT整理发布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发声实验记录
杯子序号 1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振动幅度 振动小 振动大
声音强弱 声音弱 声音强
无忧PPT整理发布
我知道了
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
一个量,单位是:分贝
(dB)。振动幅度越大,声
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音越弱。
无忧PPT整理发布
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 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越高,振动越小,声音越
低。
无忧PPT整理发布
2、超声波和次声波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
叫做次声波
思考:为什么有时我们认为很静、没有任 何的声音,而狗却突然表现非常警觉?
提示:狗的听觉范围是:15——65000HZ
预测 第一次实验 低 第二次实验 低 第三次实验 低
2
34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高 高 较高 高
较高 高
无忧PPT整理发布
拨动像皮筋
绷紧
放松
无忧PPT整理发布
振动快
无忧PPT整理发布
振动慢
无忧PPT整理发布
我知道了
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的一个量,单位是:赫兹
(Hz)。振动越快,声音
时电子门卫通过你的声音来辨别你是不是该
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果确认你是,它将主动
为您打开门,但如果不是,电子门卫将客气
地将你“拒之门外”。
无忧PPT整理发布
? 问题:电子门卫靠什么辨别每个人的声音
小结
含义
音 声音 高 的高
低
决定因素
发声体 振动的 频率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音声音的 发声体振 量强弱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声音的 色特色
发声体本 身的材料、
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 体的依据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