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赵忠亮(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瓦房店 116300)【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9)49-0016-02 1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指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或心室负荷加重而导致急性心脏排血量显著、急骤的降低,肺循环或体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引起急性肺淤血和组织器官灌注严重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其常见病因如下:
1.先前即存在的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
2.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大范围缺血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等;3.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发作较长时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房扑、房颤或其他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重度的缓慢性心律失常;4.严重心瓣膜狭窄或重度反流:
如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重度狭窄,或重度反流如腱索断裂或瓣膜穿孔等;5.其他常见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脏压塞、重症心肌炎等;6.高心排血量综合征:
如败血症、甲状腺危象、贫血及动静脉分流综合征等;7.其他常见非心血管病因:
1/ 8
如对治疗缺少依从性、容量负荷过重、中毒、感染(特别是肺炎或败血症、大手术后、肾功能减退、哮喘、药物滥用、酗酒、嗜铬细胞瘤等)。
2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各种肺部发展的病变,例如呼吸道阻塞性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胸膜病变、神经中枢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产生缺O2或合并CO2潴留。
因病变发展迅速,机体未能有很好的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分类:急性Ⅰ型呼吸衰竭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两类化验室检查能客观反映呼衰的性质和程度,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均有重要价值。
动脉血氧分压(PaO2)。
PaO2 小于 8kPa(60mmHg)作为 I 型呼衰的诊断指标。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PaO2 小于 8kPa(60mmHg)合并PaCO2gt;6.65kPa(50mmHg)作为 II 型呼衰诊断指标。
pH 值低于 7.35 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 7.45 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Ⅰ型呼吸衰竭晚期严重阶段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而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好转后,可经Ⅰ型呼吸衰竭阶段后最终治愈。
3 急性左心衰竭的血气分析表现一般情况下
---------------------------------------------------------------最新资料推荐------------------------------------------------------ 左心衰发作时,由于伴有急性肺水肿,呼吸功能受损以氧分压下降为主要特征:
由于肺水肿引起呼吸膜增厚,换气功能障碍致氧分压降低致急性I 型呼吸衰竭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急性左心衰时,可否伴发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分压体现患者的通气功能。
在无基础肺病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中,以氧分压下降为主要表现,但伴随着心力衰竭病情加重,会并发呼吸肌疲劳、痰量增加及气道痉挛等致通气功能障碍,进而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是并发 II 型呼吸衰竭。
4 临床意义急性左心衰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 II 型呼吸衰竭较 I 型呼吸衰竭病情更重,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高,需要医生在积极规范药物治疗下,及时有效地进行机械通气及呼吸道护理以改善通气功能,减少二氧化碳潴留,严格掌握机械通气适应症及合适通气方式,注意防治并发症,以期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5 呼吸衰竭总的治疗原则加强呼吸支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等;呼吸衰竭病因和诱发因素的治疗;加强一般支持治疗和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5.1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任何类型的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3/ 8
主要措施有:
①对昏迷患者应使其处于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并将口打开;
②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③若以上方法不能奏效,必要时应建立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的建立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简便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后二者属气管内导管。
简便人工气道主要有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和喉罩,是气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式,在病情危重不具备插管条件时应用,待病情允许后再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气管内导管是重建呼吸通道最可靠的方法。
若患者有支气管痉挛,需积极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可选用beta;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糖皮质激素或茶碱类药物等。
5.2 氧疗(1)高浓度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必须及时使用高浓度或纯氧以缓解缺 O2。
纠正缺氧是保护重要器官和抢救成功的关键。
但要注意吸氧浓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长时期高浓度给氧引起氧中毒。
通常如果能控制吸入纯氧lt;5 小时,80%的氧le;24 小时或吸入氧浓度lt;50%(长期使用)不会导致氧中毒。
吸氧浓度:
确定吸氧浓度的原则是保证 PaO2 迅速提高到 60mmHg 或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达 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氧浓度。
---------------------------------------------------------------最新资料推荐------------------------------------------------------ I 型呼吸衰竭可用较高浓度(>35%)给氧,可以迅速缓解低氧血症而不会引起 CO2 潴留。
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则需要低浓度给氧。
(2)吸氧装置:
①鼻导管或鼻塞:
主要优点为简单、方便;不影响患者咳痰、进食。
缺点为氧浓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的影响;高流量时对局部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 7L/min。
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
吸入氧浓度(%)=21+4times;氧流量(L/min);②面罩:
主要包括简单面罩、带储气囊无重复呼吸面罩和文丘里(Venturi)面罩,主要优点为吸氧浓度相对稳定,可按需调节,该方法对于鼻黏膜刺激小,缺点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咳痰、进食。
5.3 增加通气量、改善 CO2 潴留(1)呼吸兴奋剂;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原则:
必须保持气道通畅,否则会促发呼吸肌疲劳,并进而加重 CO2 潴留;脑缺氧、水肿未纠正而出现频繁抽搐者慎用;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不可突然停药。
主要适用于以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对以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不宜使用。
常用的药物有尼可刹米和洛贝林。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