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对比纲要述评与修正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对著名学者潘文国教授的力作《汉英语对比纲要》进行了简要述评,并对书中欠妥之处给予修正。
关键词潘文国汉英对比述评修正
引言《汉英语对比纲要》的著者潘文国教授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中英双语专家,在汉英对比研究、汉语字本位理论、汉语等韵理论、汉语构词法史、中外命名艺术、西方翻译理论、哲学语言学、对外汉语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他的研究以“博古通今”,“兼赅中外”为特色,在学术界独树一帜。
《汉英语对比纲要》于 1997 年 7 月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
付梓以来已经连续印刷 6 次,最近一次的印数高达 10000余册。
此书高屋建瓴,在理论和言语事实上对汉英语进行对比,内容新颖,观点独到,所用语料大多出自近期书刊或名家名著,各章节论述深入浅出,可读性强,而且非常重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既有理论指导作用,又有实用价值,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语言研究与双语比较的方法和选题方向。
下面本文将对该书内容进行简要述评。
述评著者首先在第一章中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汉英对比,为什么要进行汉英对比以及如何进行汉英对比这三个问题。
汉英对比应该包含微观对比与宏观对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但宏观对比在目前更为重要。
汉英对比的目的是满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促进汉语研究和翻译学应用理论的建立。
进行汉英对比有“一个中心,两条途径,三种角度”。
从事汉英对比的研究者应该具备现代英语知识,现代汉语知识,普通语言学知识和汉英语历史文化有关知识这四个方面的条件。
为了解决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作者提出要从哲学上来研究语言,并主张以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作为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这样,承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就明确了语言的本体论地位,这就与把语言仅仅当作工具的语言单纯工具观和索绪尔的语言自足观划清了界限,有利于为开展语言研究提供强大动力,也为我们正确地认识语言的共性与个性,确定对比研究的重点以及正确认识语言影响,语言渗透,语际转换和语际翻译等问题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历史,作者发现汉语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而英语则相对地具有开放性和剧变性的特点。
同时,潘教授还看到了汉英语所采取的文字形式又反过来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比汉英语法研究史,作者提出了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观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找到其能在历史上存在的合理性解释,保持冷静的头脑,吸取经验和教训。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了语言哲学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比如:本世纪以来美国的每一种语言理论背后都存在着一种哲学思想。
与大多数学者不同,潘教授从最本质的角度将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特点概括为两条:汉语语法是隐性的,柔性的;英语语法则是显性的,刚性的。
汉语的隐性和英语的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词类的标记,包括构词词尾,如 - ment,- action,- er 等,动词不定式的记号 to与冠词。
通过它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英语词的词性;而汉语中的“词缀”实际上不如叫做词头,词尾,因为汉语中的词性一般要通过语义分析才能确定。
隐性与显性还表现在语法中的形态标志(构形词尾上),例如,英语动词后的 - ed,名词后的 - s/es,形容词后的 - er, - est 等。
汉语中却没有或极少有这样的标志。
隐性和显性造成了两种语言的一系列特点,例如:英语语法可以以形式为主,甚至脱离语义来进行研究;而汉语的语法则离不开语义,一旦离开语义就毫无意义。
汉语语法的隐性还使得语法单位的界限模糊不清,出现词法和句法并不拢等问题。
英语语法的刚性表现在:形态上和形式上要求有的东西(前者如名词的数,动词的时等,后者一般指虚词)通常不能少;其二,英语的语词在形式和长度上都比较固定,缺乏伸缩性。
汉语语法的柔性是指汉语没有西方语言那种形态,几乎所有汉语单词都有可能形成单双音节的等义词,缩略是现代汉语最具有生命力的造词方法,而且汉语的词又常常可以扩展。
这两个特征的对比可以使我们看到汉语缺乏形态,是一种语义型语言,音足型语言,而英语则是形态型语言,形足型语言。
这样就给汉语和英语定了性,
回答了所讨论的语言是什么样的语言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对比这两种语言的重要视角———从两种语言的音韵特点出发。
潘教授还十分重视音韵和文字两个系统的对比。
他认为英语和汉语在音韵动力上的特点决定了汉英语必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换句话说,汉英在音韵上的差异是造成两种语言差异的根源之一,是汉英对比研究的突破口。
他认为汉英语音韵系统上的最大区别在于英语的元辅音系统和汉语的调声韵系统。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般人所注意不到的两条重要区别:汉语的零声母和英语的词首元音;英汉音节拼读的不同特点,即英语的元辅音都很清晰,其音节有明显的拼合过程,结果造成音节间及至单词间的界限不清,而汉语中元辅音本身不明显,最清晰的单位是音节。
由于汉语音节内部的凝聚力乃至超浓缩力以及音节间明显的离散力,所以汉语音节的孤立性特别强。
有人从形态特征方面把汉语看作孤立语,其实汉语音节的孤立性也是作为孤立语的汉语的重要特点。
经过长期的考证和探索,潘先生明确指出汉语的研究必须抓住以字为本位,正如英语研究必须抓住以词为本位一样。
他将汉语“字”与英语“词”的共性归纳为四条来进行论证,这样就为汉语的研究找到了一条根本的线索和出发点。
在进行汉英句子宏观对比时,作者认为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而汉语的句子则是竹式结构。
树式结构有三层意思:句子有一个基本的主干;所有的枝丫都是从主干上分出来的;句子的复杂化不会影响这个基本主干。
汉语是竹式结构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汉语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枝杈之分;汉语句子的构造方式就像竹子一样是一节一节拔起来的;不存在主干的汉语句子在扩展的时候会引起结构的不断变化。
作者还归纳出了汉语是话题———说明型,采用的是语义标准,而英语是主语———谓语型,采用的是形式标准。
这与前面所说的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是一致的。
在语序方面,潘教授进行了微观和宏观的对比。
从微观出发,作者比较了汉英在构词法,短语,小句和句子层面的异同。
但作者又指出了微观对比的不足,认为这样很难形成真正的对比,容易忽视动态的比较而且这种对比的前提具有未证明性。
在对语序进行宏观对比时,潘先生提出了汉英语的造句规律:汉语的逻辑律对英语的形态律,汉语的音韵律对英语的贴近律。
他指出汉语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汉语是世界上逻辑性最强的语言。
“逻辑律”包括“时间上的先后律”,“空间上的大小律”,“心理上的重轻律”和“事理上的因果律”。
而英语并不是不讲逻辑,只不过它的逻辑性是通过形态来实现的,不必通过语序来强调。
汉语的“音韵律”主要指“调序规律”,“音节奇偶规律”等。
英语的“贴近律”指的是除形态之外影响语序最重要的因素———“邻近原则”:形容词作定语必须尽量靠近所修饰的名词;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时必须紧贴其前;除关系代词、疑问代词及强调前置外,宾语必须紧跟动词之后等。
掌握这些微观和宏观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写出地道的汉英语句子。
对于汉英语的虚词,潘先生主要做的是宏观对比。
他认为英语的虚词是形态的补充和替代,汉语的虚词是语义化的产物和填补语义空缺的语音手段。
此外,英语虚词的使用是刚性的,汉语虚词的使用有相当大的弹性。
可是,现在英语虚词的使用越来越灵活,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则有了一定的强制性。
作者还发现“格式”有帮助汉语句子定型的作用,与虚词有着类似之处。
他进而提出讲汉语的语法,词类可以略讲,句子成分可以不讲或者少讲,虚词要大讲,格式则应着重讲。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是值得尝试的。
潘教授认为英语是形态型语言,使用的形合手段远比汉语要多;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在传统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和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
重形合和重意合的结果是造成了英语显性和汉语隐性的特点。
在英语里,科教文汇句到语段中的连接都偏重于使用形式或形态因素;在汉语里则主要是逻辑和语序在起作用。
接着作者指出英语中的省略是形合的补充,汉语中的省略是意合的极致。
值得注意的是形合和意合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句子和句子以下层面,英语比较稳定而多样的形式(包括语态)可以控制着内部各语素间的关系,因此以形合为主,到了句子以上,为了造成变化,则要用替代的意合手段。
汉语与此恰恰相反,在句子(或相当于句子)的较短的语言片段内,主要靠的是意合,而到了较大的语言片段,为了保持“神”不散,则要用“重复”等形合手段来增加凝聚力。
潘教授在本书第十二章还探索了语言心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很有创意的看法。
他认为汉语民族重悟性而英语民族重理性。
这就构成了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的哲学背景。
悟性的特点是参与意识,理性的特点是距离意识。
与此相应,汉语往往强调主体意识而
英语经常强调客体意识。
语言上的表现为:英语中人和物都可以做动作句的主语,而汉语在这个位置习惯上只放指人的词;汉语中不存在英语中那样的非人称句;英语爱用被动句,汉语不爱用被动句等。
修正在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书中存在许多需要讨论和纠正的地方,暂将它们一一罗列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斧正。
1)作者在 206 页翻译两个小孩子吵架的对话时有这么两句:“敢又怎么样?”/“那你就试试看吧!”这两句读起来也不像小孩子在吵架,尤其是后一句。
现试将原文改译为:“我要揍你。
”/“谅你也不敢。
”/“我就敢。
”/“你就不敢。
”/“我敢”/“你不敢”/“敢!”/“不敢!”。
2)作者在 273 页提供的译文是“他有这样的母亲,他出生在这样的地方,他出生在这样的人中间,要是这些都让她知道的话,他知道该有多丢人。
”这一段译文似乎也太啰嗦。
现试将原文改译为:“要是让她知道他有这样的母亲又出生在这样的地方和这样的人中间,他清楚自己会有多丢人。
3)第 320 页的 a blue one 应译为“蓝钢笔”,原文中为“黑的(黑钢笔)”。
4)原书中的语法错误有:第 200 页的 far more worse war中的 more 应去掉;第 238 页的 the poor boy reply 中的 reply后应加 to;第 270 页的两个 seems 应改为 seem;第 283 页中间theword to be qualifies 里的 qualifies 应为 qualified;第 366 页have someone to make 中的 to应去掉。
5)原著中拼写错误的英文单词有:ancester (应为 ancestor)language(第 1 页),the whole arguement(应为 argument)(第 238 页)。
6)原著中错误的汉字有:化(应为“花”)(第 161 页第七行,第 433 页倒数第八行),关关睢(应为“雎”)鸠(第 191 页第十五行),叠床加(应为“架”)屋(第 201 页第一行),脉胳(应为“络”)(第 288 页第五行,第 322 页第九行),实写(应为“歇”),顺写(应为“歇”)(第297 页第十三行),虚写(应为“歇”),逆写(应为“歇”)(第 297 页第十四行),上阙(应为“阕”)(第 316页第十一行),不加(应为“假”)思索(第 430 页第八行)。
结语《汉英语对比纲要》作为一部学术著作,能多次翻印并脱销,着实不易。
这固然可以说明汉英对比这一新的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及研究者理论兴趣的高涨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也是与该书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观点,原创性的思路和思想,大胆的批判精神和史诗般恢弘的气势直接相关的,更是潘文国教授学贯中西孜孜以求的必然结果。
相信,该著作一定会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使更多的读者获益。
参考文献:
[1]连淑能.汉英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3]潘文国.汉英对比研究一百年[J].世界汉语教学.2002.1.
[4]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8.
[5]潘文国.汉语研究:世纪之交的思考[J].语言研究.2000.1.
[6]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8]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