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几种类型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几种类型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几种类型
水份测定的方法有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干燥法: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并除去水分,通过称量前后样品的重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2. 密度法:利用水的密度与样品中水的含量成正比关系,通过测量样品的密度来计算水分含量。

3. 比色法:利用水对某些试剂的溶液的吸收特性,通过比较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水分含量。

4. 电化学法:利用水的电导性质,通过测量样品的电导率来计算水分含量。

5. 核磁共振法:利用水分子在磁场作用下的共振频率差异,通过测量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来计算水分含量。

6. 红外法: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光谱来确定水分含量。

7. 应用仪器法:利用专用仪器,如滴定仪、天平、电子天平等进行水分测定。

不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测量需求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方法水分是物质中含有的水的量,它是影响物质性质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因此,准确测定水分含量对于许多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水分的测定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水分测定方法之一是干燥法。

这种方法通过加热样品,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根据失去的质量来计算水分含量。

干燥法适用于大多数固体和液体样品,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干燥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高温下可能会导致样品中其他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在选择干燥法时需要谨慎考虑。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是滴定法。

滴定法是通过向样品中滴加一种特定的试剂,使试剂与样品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根据消耗的试剂量来计算水分含量。

滴定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但是,滴定法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巧,且对试剂的纯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是红外干燥法。

红外干燥法利用样品中水分与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来测定水分含量,操作简单,快速高效。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且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低,不会对样品造成损伤。

但是,红外干燥法的设备成本较高,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支持。

最后,还有一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是电子天平法。

电子天平法是通过将样品放在电子天平上,利用电子天平的精密称重功能来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但是,电子天平法需要较为精密的仪器支持,且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总的来说,不同的样品和实验要求会影响选择何种水分测定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实验的要求和设备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水分测定方法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

水份测定方法

水份测定方法

水份测定方法
水份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样品,包括食品、化妆品、药品、纸张等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份测定方法:
1. 干燥法:将样品放入高温下烘干,直到样品重量不再变化,从而确定水份含量。

2. 卡尔·费伯法:通过测量样品中水分产生的氢气量来确定水份含量。

3. 原子吸收法:利用样品中水分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原理,来测定水份含量。

4. 电子平衡法:将样品置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测量样品和环境之间的水分交换量,从而确定水份含量。

5. 密度法:根据样品中水分的密度和样品总质量的比例,来计算水份含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水份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 1 -。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
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干燥法:通过将样品置于高温下,利用干燥仪和失重法测量
样品在干燥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从而计算出水分含量。

2.红外测水仪法:通过样品中的水分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利用红外测水仪对红外光吸收的变化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水分含量。

3.电导法:通过水分对电流的导电性影响,利用电导仪测量样
品中水分溶液的电导率,然后通过标定曲线得到水分含量。

4.阴离子渗透法:通过测量样品表面湿度和渗透压的变化,利
用阴离子渗透仪(如卡尔·费休仪)计算出水分含量。

5.微波法:通过利用水分分子对微波辐射的吸收特性,利用微
波干燥仪测量样品在微波辐射下的质量损失,从而计算水分含量。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仪器法测量水分含量的方法,如核磁共振法、密度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水分含量数据。

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

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

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
中药材的水分含量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中药材的药效和储存寿命。

因此,准确测定中药材的水分含量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干燥法
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中药材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使其失去水分,然后根据干燥前后样品重量的差异计算出样品的水分含量。

通常,干燥法可以分为普通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两种。

普通干燥法需要将样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干燥,而微波干燥法则是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样品进行干燥。

2. 烘箱法
烘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中药材样品放入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其失去水分,然后根据干燥前后样品重量的差异计算出样品的水分含量。

与干燥法不同,烘箱法需要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加热,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测定。

同时,由于烘箱中的温度不易控制,可能会对样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中药材水分测定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中药材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失去水分,并将挥发出来的水分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样品的水分含量。

与干燥法和烘箱法相比,气相色谱法具有测定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较为昂贵的气相色谱仪设备,并且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操作。

总之,中药材水分测定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水分活度测定方法水分活度是指水分在特定条件下对溶质产生影响的能力。

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中,水分活度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分活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一、质量法质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水分活度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定样品在某一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水分活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称为m1;2. 将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直至质量不再变化,称为m2;3. 计算水分活度的公式为aw = (m1 - m2) / m1,其中aw为水分活度。

二、渗透法渗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分活度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定溶液在半透膜上的渗透压来推算水分活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半透膜和一个渗透液,将渗透液放在半透膜的一侧;2. 将待测样品放在渗透液的另一侧;3. 观察渗透液的变化,根据渗透液的渗透压变化来推算水分活度。

三、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利用电导率测定水分活度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根据水分对电导率的影响来判断水分活度的大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电导仪和一定量的待测样品;2. 将待测样品放在电导仪中,测量其电导率;3. 根据电导率的大小来判断水分活度的大小。

四、红外法红外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测定水分活度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红外光的吸收能力来检测水分的存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台红外仪和待测样品;2. 将待测样品放在红外仪中,测量其吸收红外光的能力;3. 根据吸收红外光的能力来判断水分活度的大小。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水分活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通过水分活度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分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

水分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

水分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

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1、热干燥法:①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②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③红外线干燥法;④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2、蒸馏法3、卡尔费休法4、水分活度AW的测定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1、特点与原理⑴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

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⑴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

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水分挥发要完全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

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

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H2O↑还有H2C4H4O6(酒石酸)+2NaHCO3→NaC4H4O6(酒石酸钠)+2H2O+2CO2发酵糖(NaHCO3+KHC4H4O6)△→H2O+CO2+NaKC4H4O6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

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的第一点要求,如果用烘箱法烘,挥发物与水分同时失去,造成分析误差。

此外,啤酒花中的α—酸在烘干过程中,部分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这又造成分析上的误差,但是一般工厂还是用烘干法测定,他们一般采取低温长时间(80~85℃烘4小时),或者高温短时(105℃烘1小时)所以应根据我们所在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当然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有没有挥发物和化学反应等所造成的误差。

水分测定的方法

水分测定的方法

水分测定的方法水分测定是在化工、食品、药品等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分析测试工作。

正确的水分测定方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而错误的水分测定方法则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

因此,选择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对于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水分测定方法之一是烘干法。

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物质的水分测定。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待测样品放入烘箱中,以一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掉,然后再称量样品,通过称量前后的重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但对于一些易挥发性物质的水分测定不太适用。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是卤素水分测定法。

这种方法利用卤素对水的亲和力来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是将待测样品放入卤素水分测定仪中,通过仪器中的卤素和样品中的水分反应生成溴化物,然后通过仪器测定溴化物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易挥发性物质的水分测定效果较好,但仪器的价格较高,操作相对复杂。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是红外干燥法。

这种方法利用样品中水分吸收红外辐射的特性来测定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是将待测样品放入红外水分测定仪中,通过仪器向样品中辐射红外光,然后测定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但对于一些不透明的样品不太适用。

综上所述,不同的水分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分测定。

在进行水分测定时,还应注意样品的制备、测定条件的控制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水分测定方法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提高水分测定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测定生药中水分的方法

测定生药中水分的方法

测定生药中水分的方法测定生药中水分的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析测试工作,在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分是药品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药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疗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药材中的水分含量对于保证药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测定药材中水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是称重法。

该方法适用于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药材。

首先,我们需要将一定量的样品称取到一个干燥的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入恒温干燥炉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干燥。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取出烧杯,进行称重。

称重的结果减去样品的初始重量,就可以得到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其次,还可以采用滴定法。

滴定法适用于含有化学反应的药材样品。

首先,我们需要将一定量的样品溶解或萃取出来,得到一个含有水分的溶液或提取液。

然后,我们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或提取液,滴加到含有指示剂的烧杯中。

根据滴定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终点即为滴定液与被滴定液(溶液或提取液)发生了滴定反应,停止滴定。

通过滴定液的使用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可以使用称差法。

称差法适用于药材的含水量较高或对水分含量要求较高的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称取一定量的药材样品,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炉中进行恒温干燥。

干燥后,我们取出样品进行称重。

通过样品的减重量,即为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恒温干燥的方法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根据样品的减重计算出水分含量。

除了上述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方法,如红外干燥法、气相色谱法、电导率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不同原理的,根据不同的药材特点和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分测定。

总结起来,测定生药中水分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药材的特点和测试要求来确定。

其中,称重法、滴定法和称差法是最常见的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药材中的水分含量,为药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分测定,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水分的简便定位方法

水分的简便定位方法

水分的简便定位方法水分是指物体中所含的水的量,它在很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农业、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准确地测量和定位水分的含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便的方法,用于定位水分的含量。

1. 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物体外部的特征来判断其水分含量。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土壤的颜色和湿润度来推测其含水量。

湿润的土壤通常呈现深色,而干燥的土壤则呈现浅色。

类似地,观察植物的叶子颜色和质地也可以判断其水分状态。

2. 摸感法摸感法是一种通过触摸物体来感受其水分含量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用手触摸土壤的湿度来判断其含水量。

湿润的土壤会让我们感觉潮湿,而干燥的土壤则会感觉干燥。

同样,触摸植物的叶子也可以判断其水分状态,湿润的叶子会感觉柔软而有弹性,而干燥的叶子则会感觉干燥而脆弱。

3.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来判断其水分含量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称量一定量的土壤,然后将其放入烘箱中烘干,再重新称量,通过比较两次称量的差值就可以得到土壤的含水量。

同样,我们也可以称量一定量的植物样品,然后将其放入烘箱中烘干,再重新称量,通过比较两次称量的差值就可以得到植物的含水量。

4. 仪器法仪器法是一种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来测量和定位水分含量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土壤水分仪来测量土壤的含水量。

这种仪器通过测量土壤中水分的电导率来判断其含水量。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使用植物水分仪来测量植物的含水量,这种仪器通过测量植物叶片上的电导率来判断其含水量。

总结起来,水分的简便定位方法包括观察法、摸感法、重量法和仪器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水分的定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定位,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体和环境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定位,因此在选择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需求。

水分测定的常用方法

水分测定的常用方法

水分测定的常用方法水分测定是许多行业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分析测试,其结果对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生产和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以便读者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干燥法。

干燥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水分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样品,使其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量前后的样品重量差异来计算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多数样品,但是需要较长的测试时间,并且在高温下可能会影响样品的性质。

第二种方法是卤素化物法。

卤素化物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水分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样品中水分与卤素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测量反应后的卤素含量来计算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测试速度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试,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样品可能会产生干扰。

第三种方法是红外法。

红外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水分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样品中水分分子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测试速度快,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处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但是设备成本较高。

第四种方法是电导率法。

电导率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水分导电性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样品的电导率来计算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液体样品的快速测试,但是对于固体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水分测定方面有所帮助。

检测水分的方法

检测水分的方法

1、有损检测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

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

2、直接干燥法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标准,在130℃的温度下保持19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

3、电容法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它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

代表仪器为电容法水分仪,其测量精度≤0.3%,测量时间为5s,测水范围为10%~2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品种和紧实度。

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

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综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4、红外线加热干燥法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

代表仪器为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测量精度为±0.1%,测量时间为1200s,测水范围为0~10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

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5、微波加热法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450MHz或915MHz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

代表仪器为实验室微波水分测定仪,测量精度≤0.01%,测量时间为100s,测水范围为12%~100%,主要影响因素为微波炉的功率、谷物质量、密度和介电特性。

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能耗。

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中药胶囊剂水分测定方法

中药胶囊剂水分测定方法

中药胶囊剂水分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烘干法:将中药胶囊剂样品放入烘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计算样品质量损失的百分比来确定水分含量。

2. 热重分析法:将中药胶囊剂样品放入热重分析仪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加热,记录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然后计算样品失重与原质量之比来确定水分含量。

3. 卡尔·费休滴定法:将中药胶囊剂样品中的水分与卡尔·费休试剂反应,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浓度来确定水分含量。

4.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对中药胶囊剂样品进行扫描,根据样品中水分子的特征吸收峰来确定水分含量。

5. 电导法:将中药胶囊剂样品放入电导池中,在一定的电压下测量样品的电导率,然后根据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水分含量。

水分检测方法

水分检测方法

水分检测方法水分是物质中所含的水的量,对于许多行业来说,水分的准确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水分检测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分检测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水分检测方法之一是烘干法。

这种方法利用加热的方式将样品中的水分蒸发掉,然后通过称量前后的重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烘干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许多固体物质的水分检测。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高温下可能会导致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变化,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水分检测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这种方法利用化学反应来确定样品中水分的含量,常见的化学分析法包括卤素含量法、滴定法等。

化学分析法通常对于液体和固体样品都适用,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并且操作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谨慎操作。

另外,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水分检测方法逐渐受到关注,那就是红外线水分检测法。

这种方法利用样品中水分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吸收光谱来确定水分含量。

红外线水分检测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操作简便,而且可以快速得到结果,因此在一些需要快速检测水分的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水分检测方法,如微波烘干法、电阻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水分检测。

总的来说,水分检测是许多行业都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不同的行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水分检测方法。

在进行水分检测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严格按照方法操作,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水分含量数据。

希望本文介绍的水分检测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gb5009.3水分检测方法

gb5009.3水分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13.2:543.7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 5009.3-85方法或食品中水分的测定适用于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干燥方法1原理食品中的水分通常是指在大约100℃直接干燥的条件下损失的物料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不含或几乎不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的食品。

2试剂2.12.26 NX氧化钠溶液:称量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i,2.3海沙:取去已用水去除土壤的海沙或河沙,用6N盐酸煮沸搅拌0.5h,用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用6N氢氧化钠溶液煮沸。

5小时后,用水洗至中性,在105℃下干燥备用。

6 N盐酸:量取100mi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1 O3。

操作方法3.1固体样品:取一个用干净的铝或玻璃制成的扁平称量瓶,放在95℃和0.5℃的干燥箱中。

瓶盖倾斜到瓶的侧面并被加热。

5 ^-1. O H,将其取出并盖上,然后在干燥机中冷却。

5小时,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定量。

称重2.00.10.0g切碎或磨碎的样品,并将其放入该称量瓶中。

样品的厚度为约5mm。

盖好盖子并精确称重后,将瓶子放在95 ^-105℃的干燥箱中,将瓶盖倾斜到瓶子的侧面,干燥2-4小时,盖上盖子并取出,放入瓶中。

干燥器冷却0.5小时,然后称重。

然后将其放入95-1051 C干燥箱中约1个小时,将其取出并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冷却。

5小时后,再次称重。

当两次之间的质量差不超过2 mg时,它是恒定量。

3.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取一个干净的蒸发皿,加入10.0g海沙和一根小的玻璃棒,将其放在95℃-105℃的干燥箱中干燥0.5.1。

O H,然后将其取出并放入干燥机中进行冷却。

5小时后,称重并重复干燥至恒定。

然后精确称量5-10g样品,并将其放在蒸发皿中。

将其与小玻璃棒均匀混合,并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

随时搅拌以擦去菜底的水滴。

将其在95-105'c干燥箱中干燥4h,然后取出。

将其在干燥机中冷却0.5h并称重。

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

食品中水分测定方法

方法有如下几种:1、有损检测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

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

2、直接干燥法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标准,在130℃的温度下保持19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

3、红外线加热干燥法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

代表仪器为SFY-20,测量精度为±0.1%,测量时间为1200s,测水范围为0~10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

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4、微波加热法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450MHz或915MHz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

代表仪器为MMA30,测量精度≤0.01%,测量时间为100s,测水范围为12%~100%,主要影响因素为微波炉的功率、谷物质量、密度和介电特性。

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

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能耗。

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5、电容法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它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

代表仪器为SCY-1A,其测量精度≤0.3%,测量时间为5s,测水范围为10%~20%,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品种和紧实度。

该法可进行在线测量。

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水分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方法水分是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的量的多少。

水分的含量对于很多物质的质量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准确地测定物质中的水分含量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称量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水分测定。

首先,需要将待测物质放入干燥器中,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使得物质中的水分蒸发。

待测物质干燥后,再次称量,根据初始质量和干燥后的质量的差异,就可以计算出物质中的水分含量。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干燥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定一些易挥发物质的水分含量,比如溶剂、油脂等。

首先,需要将待测物质放入干燥器中,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使得物质中的水分蒸发。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来确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定一些难以用物理方法测定的物质的水分含量,比如化合物、药品等。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测定物质中的水分含量,比如滴定法、重量法等。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红外干燥法、微波干燥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物质中有着特殊的应用,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水分测定。

总的来说,水分测定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工作之一,准确地测定物质中的水分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科研实验的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水分测定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水分活度测定方法
水分活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食品中所含水分的有效性。

水分活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常规方法:常用的水分活度测定方法包括冷凝法、干燥法和露点测定法。

- 冷凝法:将待测食品放入密封容器中,通过冷凝器冷却,观
察是否有水珠形成来判断水分活度的高低。

- 干燥法:将待测食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待样品失去水分后,测定残留物的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到水分活度的数值。

- 露点测定法:将待测食品放入特定条件下的试验室中,通过
测量空气中的露点温度,利用露点温度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水分活度的数值。

2.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主要利用电极与待测样品间的电活性差异来测定水分活度。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电解法和电导法。

- 电解法:将待测样品作为电解质,通过测量电解质的电导率
来计算水分活度。

- 电导法:将待测样品放入电导池中,通过测量样品与电解质
间的电导率差异来计算水分活度。

3.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利用样品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差异来测定水分活度。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介电常数法和红外光谱法。

- 介电常数法:通过测量待测样品的介电常数来计算水分活度。

不同水分活度下的样品会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 红外光谱法:通过测量待测样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特
征来计算水分活度。

不同水分活度下的样品会有不同的红外光
谱吸收谱线。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食品和实际应用场景。

选择合适的水分活度测定方法,可以准确评估食品中水分的有效性,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烟叶水分检测的标准方法

烟叶水分检测的标准方法

烟叶水分检测的标准方法
烟叶水分检测的标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烘箱法:这是测定烟叶及烟丝含水量的常用方法,通过105℃下烘3h的方法制样,然后进行粉碎、过筛、称量,最后计算出含水量。

2. 快速干燥法:利用干燥箱在特定温度和大气压力下对试样进行干燥,以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水分含量。

3. 红外线干燥法:利用红外线辐射能照射在烟叶表面,使表面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4. 电测法:利用物质的电学性质,测定物质含水量。

5. 热重分析法: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一种方法,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热性质及反应动力学。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分离并检测复杂有机化合物。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应用需根据样品情况及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检测的几种方法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

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1、热干燥法:①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②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③ 红外线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④ 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2、蒸馏法3、卡尔费休法4、水分活度AW的测定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1、特点与原理⑴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

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⑴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

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 水分挥发要完全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

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

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 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H2O↑还有 H2C4H4O6(酒石酸)+ 2NaHCO3→ NaC4H4O6(酒石酸钠)+2H2O+2CO2发酵糖(NaHCO3+KHC4H4O6) △→H2O+CO2+ NaKC4H4O6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

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的第一点要求,如果用烘箱法烘,挥发物与水分同时失去,造成分析误差。

此外,啤酒花中的α—酸在烘干过程中,部分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这又造成分析上的误差,但是一般工厂还是用烘干法测定,他们一般采取低温长时间(80~85℃烘4小时),或者高温短时(105℃烘1小时)所以应根据我们所在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当然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有没有挥发物和化学反应等所造成的误差。

3、烘箱干燥法的测定要点⑴ 取样(称样)在采样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水分的变化,对有些食品例如奶粉、咖啡等很容易吸水,在称量时要迅速,否则越称越重。

⑵ 干燥条件的选择三个因素:①温度;②压力(常压、真空)干燥;③时间。

一般是温度对热不稳定的食品可采用70~105℃;温度对热稳定的食品采用120~135℃。

4、操作方法清洗称量皿→烘至恒重→称取样品→放入调好温度的烘箱(100~105℃)→烘1.5小时→于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烘0.5小时→称至恒重(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油脂或高脂肪样品,由于脂肪氧化,而后面一次重量反而增加,应以前一次重量计算。

*对于易焦化和容易分解的食品,可以选用比较低的温度或缩短干燥时间。

*对于液体与半固体样品,要在称量皿中加入海砂,使样品疏松,扩大蒸发的接触面,并且用一个玻璃棒作为容器。

先放到沸水浴中烘,烘的差不多,再放到烘箱烘,否则不加海砂样品容易使表面形成一层膜,造成水分不易出来,另外易沸腾的液体飞沫使重量损失。

计算:水分= G2-G1 /W固形物(%)=100 -水分%G1——恒重后称量皿重量(g)G2——恒重后称量皿和样品重量(g)W ——样品重量(g)固形物——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以后的全部残留物。

其组分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氮抽出物和灰分等。

5、烘箱干燥法产生误差的原因⑴ 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精油、磷脂等);⑵ 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使测的结果偏低(如蔗糖水解为二分子单糖),主要是限制水分挥发;⑶ 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重;⑷ 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果糖对热敏感);果糖 C6H12O6大于70℃△→C6H6O3+ 3H2O⑸ 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妨碍水分的扩散;尤其是对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⑹ 烘干到结束样品重新吸水。

二、真空干燥法1、原理:利用较低温度,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以排除水分,样品中被减少的量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本法适用于在100℃以上加热容易变质及含有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

其测定结果比较接近真正水分。

2、操作方法准确称2.00~5.00g样品→于烘至恒重的称量皿→至真空烘箱→70℃、真空度93.3~98.6KPa(700~740mmHg)→烘5小时→于干燥皿冷却→称至恒重W计算:水分= G/G ——样品中干燥后的失重(g)W ——样品重量(g)真空干燥法测水分,一般用于100℃以上容易变质、破坏或不易除去结合水的样品,如糖浆、味精、砂糖、糖果、蜂蜜、果酱和脱水蔬菜等样品都可采用真空干燥法测定水分。

三、蒸馏法测定水分(迪安—斯达克)蒸馏发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当时它采用沸腾的有机液体,将样品中水分分离出来,此法直到如今仍在适用。

1、原理:把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和样品放入蒸馏式水分测定装置中加热,试样中的水分与溶剂蒸汽一起蒸发,把这样的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由水分的容量而得到样品的水分含量。

2、步骤准确称2.00~5.00g样品→于250ml水分测定蒸馏瓶中→加入约50~75ml有机溶剂→接蒸馏装置→徐徐加热蒸馏→至水分大部分蒸出后→在加快蒸馏速度→至刻度管水量不在增加→读数计算:水分=V/WV ——刻度管中水层的容量mlW ——样品的重量(g)3、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选择依据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比水清的,也有比水重的。

苯甲苯二甲苯 CCl4密度 0.88 0.86 0.86 1.59沸点80℃80℃140℃76.8℃选择依据:对热不稳定的食品,一般不采用二甲苯,因为它的沸点高,常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如苯。

对于一些含有糖分,可分解释放出水分的样品,如脱水洋葱和脱水大蒜可采用苯,要根据样品的性质来选择有机溶剂。

4、蒸馏法的优缺点优点:⑴ 热交换充分⑵ 受热后发生化学反应比重量法少⑶ 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缺点:⑴ 水与有机溶剂易发生乳化现象⑵ 样品中水分可能完全没有挥发出来⑶ 水分有时附在冷凝管壁上,造成读数误差对分层不理想,造成读数误差,可加少量戊醇或异丁醇防止出现乳浊液。

这种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除水分外,还有大量挥发性物质,例如,醚类、芳香油、挥发酸、CO2等。

目前AOAC规定蒸馏法用于饲料、啤酒花、调味品的水分测定,特别是香料,蒸馏法是唯一的、公认的水分检验分析方法。

四、卡尔—费休法众所周知,卡尔费休法是测定各种物质中微量水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自从1935年由卡尔费休提出后,一直采用I2、SO2、吡啶、无水CH3OH(含水量在0.05%以下)配制而成,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这个方法定为国际标准测微量水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1、原理:在水存在时,即样品中的水与卡尔费休试剂中的SO2与I2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I 2 + SO2+ 2H2O → 2HI + H2SO4但这个反应是个可逆反应,当硫酸浓度达到0.05%以上时,即能发生逆反应。

如果我们让反应按照一个正方向进行,需要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以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

经实验证明,在体系中加入吡啶,这样就可使反应向右进行。

3 C5H5N+H2O+I2+SO2→ 2氢碘酸吡啶+硫酸酐吡啶生成硫酸酐吡啶不稳定,能与水发生反应,消耗一部分水而干扰测定,为了使它稳定,我们可加无水甲醇。

硫酸酐吡啶 + CH3OH(无水)→甲基硫酸吡啶我们把这上面三步反应写成总反应式为:I 2+SO2+H2O+3吡啶+CH3OH 2氢碘酸吡啶+甲基硫酸吡啶从反应式可以看出1mol水需要1mol碘,1mol二氧化硫和3mol吡啶及1mol甲醇而产生2mol氢碘酸吡啶、1mol甲基硫酸吡啶。

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但实际上,SO2、吡啶、CH3OH的用量都是过量的,反应完毕后多余的游离碘呈现红棕色,即可确定为到达终点。

I 2︰SO2︰C5H5N = 1︰3︰102、卡尔费休试剂的配制与标定若以甲醇作溶剂,则试剂中I2、SO2、C5H5N(含水量在0.05%以下)三者的克分子数比例为I 2︰SO2︰C5H5N = 1︰3︰10这种试剂有效浓度取决于碘的浓度。

新配制的试剂其有效浓度不断降低,其原因是由于试剂中各组分本身也含有一些水分,但试剂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一些副反应引起的,较高消耗了一部分碘。

这也说明了配制这种试剂要单独配,分甲乙两种试剂并且分别贮存,临用时再混合,而且要标定。

甲液 I2的CH3OH溶液乙液 SO2的CH3OH吡啶溶液这种方法对试剂要求严格,要求甲醇、吡啶都是无水的,并且要求有KF水分测定仪(上海化工研究所制)配制:称85gI2→于干燥的有塞棕色烧瓶中→加670ml无水CH3OH→塞上瓶塞→振摇使I 2全部溶解→加270ml吡啶→混匀→于冰水浴冷却→通干燥的SO2气体60g→塞上瓶塞→于暗处24小时后标定使用标定:先加50ml无水甲醇→于反应器中→接通电源→启动电磁搅拌器→用KF试剂滴入甲醇中使甲醇中尚残留的痕量水分与试剂达到终点(即指针到达一定刻度,不记录KF试剂用量)→保持一分钟→用10μl注射器从反应器加料口注入10μl 蒸馏水(相当于0.01g水)→电流表指针接近零点→用KF试剂滴定到原定终点→记录F =G*100/VF —— KF试剂的水当量(mg/ml)V —— KF滴定消耗试剂的体积(ml)G ——水的重量(g)3、步骤对于固体样,如糖果必须预先粉碎,称0.30~0.50g样于称样瓶中取50 ml甲醇→ 于反应器中,所加甲醇要能淹没电极,用KF试剂滴定50 ml 甲醇中痕量水→ 滴至指针与标定时相当并且保持1min不变时→ 打开加料口→ 将称好的试样立即加入→ 塞上皮塞→ 搅拌→ 用KF试剂滴至终点保持1min不变→ 记录计算:水分=FV/WF —— KF试剂的水当量(mg/ml)V ——滴定所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ml)W ——样品重量(g)注:① 此法适用于食品中糖果、巧克力、油脂、乳糖和脱水果蔬类等样品;② 样品中有强还原性物料,包括维生素C的样品不能测定;③ 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得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测出结合水,即此法测得结果更客观地反映出样品中总水分含量。

④ 固体样品细度以40目为宜,最好用粉碎机而不用研磨,防止水分损失。

五、水分活度值的测定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检验方法很多,如蒸汽压力法、电湿度计法、附感敏器的湿动仪法、溶剂萃取法、扩散法、水分活度测定仪法和近似计算法等。

一般常用的是水分活度测定仪法(AW测定仪法)、溶剂萃取法和扩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